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以言易
右明占
杨中立曰居尊位而下求九二之臣不挟贵也以
童蒙自居不挟长挟贤也 成王 之于周公用此道
也
李子思曰此以少主当极者也能孙志务学俯从
道德之士学焉而后臣之故传曰顺 (第 48a 页)
右明占
杨中立曰居尊位而下求九二之臣不挟贵也以
童蒙自居不挟长挟贤也 成王 之于周公用此道
也
李子思曰此以少主当极者也能孙志务学俯从
道德之士学焉而后臣之故传曰顺 (第 48a 页)
阴天下之动贞夫一故无险阂之象大畜上有二
阴六四居近君之位而下畜三阳是以有大川之
象也昔周公相 成王 而群叔流言几丧王室故曰
予小子若涉渊冰予唯往求朕攸济
都圣与曰以刚居上而畜贤高宗之于傅说用汝 (第 7a 页)
阴六四居近君之位而下畜三阳是以有大川之
象也昔周公相 成王 而群叔流言几丧王室故曰
予小子若涉渊冰予唯往求朕攸济
都圣与曰以刚居上而畜贤高宗之于傅说用汝 (第 7a 页)
也弗戢将自焚也嘉之义差
右明象占
李季辩曰继体之君自当出征有扈之战启所以
承禹商奄淮夷之征 成王 所以继武王周公作立
政终之曰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召公毕公
命康王唯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之寡 (第 36a 页)
右明象占
李季辩曰继体之君自当出征有扈之战启所以
承禹商奄淮夷之征 成王 所以继武王周公作立
政终之曰其克诘尔戎兵以陟禹之迹召公毕公
命康王唯曰张皇六师无坏我高祖之寡 (第 36a 页)
守而不可以有为往则为主所疾而众且疾之矣
能以忠信发其疑疾如 成王 之悔悟则保其终吉
矣周公其人也
右明占
冯当可曰六二过初则已丰矣故𧰼言丰
郭子和 (第 11a 页)
能以忠信发其疑疾如 成王 之悔悟则保其终吉
矣周公其人也
右明占
冯当可曰六二过初则已丰矣故𧰼言丰
郭子和 (第 11a 页)
乎城复于隍则无及矣九三下体之上位已过中故
以平陂往复而思戒也艰若周公之无逸也贞若 成
王 之持守也能艰能贞则无咎矣君子能为可信之
道以无咎何恤人之必信否也艰贞无咎邦有道谷
之时是以于食有 (第 16b 页)
以平陂往复而思戒也艰若周公之无逸也贞若 成
王 之持守也能艰能贞则无咎矣君子能为可信之
道以无咎何恤人之必信否也艰贞无咎邦有道谷
之时是以于食有 (第 16b 页)
中无为以守至正其止之有素也必也好恶之已形
嗜欲之已著而欲面折廷争撄龙鳞犯严颜自谓曰
我能事君我能事君何知之晚也故 成王 剪桐之戏
而唐叔以封非周公孰为之盖将顺之于其早正救
之于其小故也然则六五畜天下者如之何书曰无
(第 20a 页)
嗜欲之已著而欲面折廷争撄龙鳞犯严颜自谓曰
我能事君我能事君何知之晚也故 成王 剪桐之戏
而唐叔以封非周公孰为之盖将顺之于其早正救
之于其小故也然则六五畜天下者如之何书曰无
(第 20a 页)
之则太平之民自受其病矣故与其勤师远伐不若
脩德以待其来之为愈也若夫三监之叛其变起王
室非可以夷狄待之也况又 成王 幼冲涖政之初君
子之道不胜小人不诛而纵之其祸将不胜救矣当
是之时虽无十夫之助周公亦不可已此所以必 (第 15a 页)
脩德以待其来之为愈也若夫三监之叛其变起王
室非可以夷狄待之也况又 成王 幼冲涖政之初君
子之道不胜小人不诛而纵之其祸将不胜救矣当
是之时虽无十夫之助周公亦不可已此所以必 (第 15a 页)
丘匪夷之思其可一日忘乎此虽已济难不敢忘难
之意也是亦其亡苞桑之义昔禹平水土成汤伐夏
救民皆涣其群者也 成王 惩而毖后患所谓匪夷之
思也元吉光大之义于夏商可见然易之象变屡见
于彖至涣尤明见于二爻之辞不然则九 (第 9b 页)
之意也是亦其亡苞桑之义昔禹平水土成汤伐夏
救民皆涣其群者也 成王 惩而毖后患所谓匪夷之
思也元吉光大之义于夏商可见然易之象变屡见
于彖至涣尤明见于二爻之辞不然则九 (第 9b 页)
白云郭氏曰水性下而居上火性上而居下交则相
济是为既济也既济虽非有患之时而患必生于既
济之后故君子思患而豫为之防也成汤之危惧 成
王 之小毖皆思患豫防之谓也故卦言终乱象言豫
防爻有濡首之厉其义一也(易/说) (第 5a 页)
济是为既济也既济虽非有患之时而患必生于既
济之后故君子思患而豫为之防也成汤之危惧 成
王 之小毖皆思患豫防之谓也故卦言终乱象言豫
防爻有濡首之厉其义一也(易/说) (第 5a 页)
其曰朕弟寡兄者皆为武
王之自言乃得事理之实而其地證亦多小序之
言不足深信于此可见(文集曰康诰小序以为 成王 封康叔之书今考其词 …… (第 62b 页)
予既为赵君序大学章句疏矣赵君又疏中庸章句以
胥教诲呜呼士惟无志则已苟有志焉则何书之不可
读也予至是益叹赵君之用工何其专而工夫至到文
理密察又何其不苟也然尝伏读中庸章句之书因有
以见孔门传授之正本朝诸子解说之详矣盖自皇王
以来继天立极丁宁告戒不出是道今观尧之告舜则
曰允执其中舜之命禹则曰人心道心汤之诰民则曰
民有常性武之誓师则曰人为物灵以至 成王 之言生
厚尹吉甫之言秉彝刘子之言天地中世之相去有久
近而圣贤之言先后一揆未尝少殊也吾夫子生于春
秋之 (第 152b 页)
王之自言乃得事理之实而其地證亦多小序之
言不足深信于此可见(文集曰康诰小序以为 成王 封康叔之书今考其词 …… (第 62b 页)
予既为赵君序大学章句疏矣赵君又疏中庸章句以
胥教诲呜呼士惟无志则已苟有志焉则何书之不可
读也予至是益叹赵君之用工何其专而工夫至到文
理密察又何其不苟也然尝伏读中庸章句之书因有
以见孔门传授之正本朝诸子解说之详矣盖自皇王
以来继天立极丁宁告戒不出是道今观尧之告舜则
曰允执其中舜之命禹则曰人心道心汤之诰民则曰
民有常性武之誓师则曰人为物灵以至 成王 之言生
厚尹吉甫之言秉彝刘子之言天地中世之相去有久
近而圣贤之言先后一揆未尝少殊也吾夫子生于春
秋之 (第 152b 页)
易但其散
居本庙各自为主而不相厌则武王进居王季之位而不嫌尊于文王及其合食于祖则王季虽迁
而武王自当与 成王 为偶未可以遽进而居王季之处也)唯四时之祫不陈毁
庙之主(愚谓祫祭有二曾子问曰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王 …… (第 56a 页)
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于殷有三宗周
公举之以劝 成王 由是言之宗无数也)虽其数之不同然其位置迁
次宜亦与诸侯之庙无甚异者但如诸儒之说则
武王初有天下之时后 …… (第 57b 页)
庙王季居昭之南庙文王居
穆之南庙犹为五庙而已至成王时则组绀祧王
季迁而武王祔至康王时则太王祧文王迁而 成
王 祔至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康王祔自此 …… (第 57b 页)
亦皆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
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
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 成王 迁昭王祔而
为六庙矣至共王时则武王亲尽当祧而亦以有
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
王迁穆王 (第 58a 页)
居本庙各自为主而不相厌则武王进居王季之位而不嫌尊于文王及其合食于祖则王季虽迁
而武王自当与 成王 为偶未可以遽进而居王季之处也)唯四时之祫不陈毁
庙之主(愚谓祫祭有二曾子问曰祫祭于祖则祝迎四庙之主王 …… (第 56a 页)
者其正法数可常数者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于殷有三宗周
公举之以劝 成王 由是言之宗无数也)虽其数之不同然其位置迁
次宜亦与诸侯之庙无甚异者但如诸儒之说则
武王初有天下之时后 …… (第 57b 页)
庙王季居昭之南庙文王居
穆之南庙犹为五庙而已至成王时则组绀祧王
季迁而武王祔至康王时则太王祧文王迁而 成
王 祔至昭王时则王季祧武王迁而康王祔自此 …… (第 57b 页)
亦皆且为五庙而祧者藏于太祖之庙至穆
王时则文王亲尽当祧而以有功当宗故别立一
庙于西北而谓之文世室于是 成王 迁昭王祔而
为六庙矣至共王时则武王亲尽当祧而亦以有
功当宗故别立一庙于东北谓之武世室于是康
王迁穆王 (第 58a 页)
三家鲁大夫孟孙叔孙季孙之家也(胡氏曰三家皆鲁桓公庶子初
以仲叔季为氏其后加以孙字公子之子称公孙也仲改为孟者庶子自为长少不敢与庄公为伯仲叔
季公孙不敢祖诸侯也故自以庶长为孟详见疏文至杜预作公子谱则云仲庆父弑君故改为孟恐或
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
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诸侯
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词孔子引
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
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语录曰天子宗庙之祭歌舞雍诗以彻其
俎今三家亦歌此以祭圣人但举雍诗之辞以讥之曰汝之祭亦有诸侯之助乎亦有天子穆穆深远之
容乎既无此事奚用此诗)○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
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 成王 之赐伯禽
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 …… (第 3a 页)
雍彻故仲尼讥之(语录曰当初 成王 不赐伯禽不受则后人虽欲僭亦无样子他也做
不成○胡氏曰案礼记明堂位云 (第 3b 页)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祭
统又云 (第 3b 页)
成王 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
是也礼运又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 (第 3b 页)
公其衰矣鲁用天子之制三家僭鲁遂至于僭天子以是知非特三
家之僭鲁亦僭矣程子所以谓 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周公立为经制辨君臣上下之分于豪釐间
如天地之不可易今也祀于周公之庙而倒行逆施如此岂 …… (第 3b 页)
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
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
之也(伯循名匡唐河东人○或问禘礼之说独取赵氏何也曰先儒以禘为合祭于太庙上及其祖
之所自出而下及毁庙未毁庙之主祫则各祭于太庙而不及祖之所自出也惟赵伯循引曾子问春秋
传以明袷之为合如诸儒之说禘则直祭其祖之所自出而以其祖配之但设两位而不兼群庙之主为
其尊远不敢亵也此说最为得之而其具于春秋纂例者详矣)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
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
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语录曰周禘帝喾以后稷配 (第 12b 页)
以仲叔季为氏其后加以孙字公子之子称公孙也仲改为孟者庶子自为长少不敢与庄公为伯仲叔
季公孙不敢祖诸侯也故自以庶长为孟详见疏文至杜预作公子谱则云仲庆父弑君故改为孟恐或
然也)雍周颂篇名彻祭毕而收其俎也天子宗庙之祭
则歌雍以彻是时三家僭而用之相助也辟公诸侯
也穆穆深远之意天子之容也此雍诗之词孔子引
之言三家之堂非有此事亦何取于此义而歌之乎
讥其无知妄作以取僭窃之罪(语录曰天子宗庙之祭歌舞雍诗以彻其
俎今三家亦歌此以祭圣人但举雍诗之辞以讥之曰汝之祭亦有诸侯之助乎亦有天子穆穆深远之
容乎既无此事奚用此诗)○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
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 成王 之赐伯禽
之受皆非也其因袭之弊遂使季氏僭八佾三家僭 …… (第 3a 页)
雍彻故仲尼讥之(语录曰当初 成王 不赐伯禽不受则后人虽欲僭亦无样子他也做
不成○胡氏曰案礼记明堂位云 (第 3b 页)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祭
统又云 (第 3b 页)
成王 康王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外祭则郊社是也内祭则大尝禘
是也礼运又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 (第 3b 页)
公其衰矣鲁用天子之制三家僭鲁遂至于僭天子以是知非特三
家之僭鲁亦僭矣程子所以谓 成王 之赐伯禽之受皆非也周公立为经制辨君臣上下之分于豪釐间
如天地之不可易今也祀于周公之庙而倒行逆施如此岂 …… (第 3b 页)
赵伯循曰禘王者之大祭也王者既立始祖之庙又
推始祖所自出之帝祀之于始祖之庙而以始祖配
之也(伯循名匡唐河东人○或问禘礼之说独取赵氏何也曰先儒以禘为合祭于太庙上及其祖
之所自出而下及毁庙未毁庙之主祫则各祭于太庙而不及祖之所自出也惟赵伯循引曾子问春秋
传以明袷之为合如诸儒之说禘则直祭其祖之所自出而以其祖配之但设两位而不兼群庙之主为
其尊远不敢亵也此说最为得之而其具于春秋纂例者详矣)
劳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
帝而周公配之然非礼矣(语录曰周禘帝喾以后稷配 (第 12b 页)
○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
王者谓圣人受命而兴也三十年为一世仁谓教化
浃也程子曰周自文武至于 成王 而后礼乐兴即其
效也(或问此章曰所谓仁者以其天理流行融液洞彻而无一物之不体也举一世而言固无一人
之不 (第 10b 页)
王者谓圣人受命而兴也三十年为一世仁谓教化
浃也程子曰周自文武至于 成王 而后礼乐兴即其
效也(或问此章曰所谓仁者以其天理流行融液洞彻而无一物之不体也举一世而言固无一人
之不 (第 1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