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孟子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器用類
列傳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醫家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太清部
太玄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庙制有多寡而其祭及高祖一也意以大夫士本不
当有祫祭之礼故谓之干祫与徐氏师曾曰干祫必
汉儒之言彼见鲁祭有禘由 成王 以周公有勋劳于
天下而命之遂起此论不知鲁禘非礼则大夫士之
干祫岂礼所得为乎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 (第 2b 页)
当有祫祭之礼故谓之干祫与徐氏师曾曰干祫必
汉儒之言彼见鲁祭有禘由 成王 以周公有勋劳于
天下而命之遂起此论不知鲁禘非礼则大夫士之
干祫岂礼所得为乎
牧之野武王之大事也既 (第 2b 页)
(之刺谓之变雅可也鸿雁庭燎之美宣王崧高烝民/之美宣王亦可谓之变乎诗之次第皆以后先为序)
(文武成康其诗最在前故二雅首之厉王继 成王 之/后宣王继厉王之后幽王继宣王之后故二雅皆顺)
(其序国风亦然则无有正变之说断断乎不可易也/ 乃 (第 23a 页)
(文武成康其诗最在前故二雅首之厉王继 成王 之/后宣王继厉王之后幽王继宣王之后故二雅皆顺)
(其序国风亦然则无有正变之说断断乎不可易也/ 乃 (第 23a 页)
(自不类且来朝者岂必终王世告至耶其论覈矣/子贡传谓天子燕诸侯之作玩本文何曾涉燕字)
(一语朱子谓天子所以答鱼藻则彼言/岂乐此言来朝绝不相蒙皆不足信)
昊天有成命祀 成王 之诗(出朱/传)道 (第 11b 页)
成王 之德也 (第 11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出国语诗朱子云此康王/以后之 邹忠胤云竹书)
(纪康王三年吉禘于先王更定乐 (第 11b 页)
章此类是已此诗/为颂成虽微国语亦自晓然而證之国语尤信黄佐)
(云此为祀 成王 之颂大雅下武篇为此颂受釐之雅/其为一时之乐无疑也按穆天子传祭公饮天子酒)
(乃歌□天之诗旧注谓□天 (第 11b 页)
即昊天也篇中/有 成王 不敢康之语疑祭公以此规谏也)
昊(穆天子/传作□)天有成命二后受 (第 11b 页)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礼/记) (第 11b 页)
(陆德明本/俱作其)命宥密(贾谊新/书作谧)于(音乌国语/无此字)缉熙单(国语/作亶)厥
心肆其靖之(通章俱无韵大赋也昊本作昊孔安国云/元气昊然广 也成命季本云谓不易之)
(定命也二后毛公贾谊皆云文武也受说文云相付也/徐锴云取上下相受也 成王 名诵康尔雅云安也夙夜)
(谓朝夕也基者朱子云积累乎下以承藉乎上者也命/即有成命之命陆化熙云德立于此命 …… (第 12a 页)
云继世之君多以成)
(命可徼于是心安逸豫无以为承藉天命之基如筑室/者基址不固虽栋宇巍然已有土崩之势矣 成王 以不)
(敢康为心故其所以基命于夙夜者如是宥如是密郑/玄云宽仁所以止苛刻也安静所以止暴乱也礼仲尼) …… (第 12a 页)
和悦/各得其所乐孰加焉是之谓无声之乐也又贾谊云夫)
(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谧谧者宁也亿也命者制)
(令也基者经也势也夙早也康安也后王也二后文王/武王 (第 12b 页)
成王 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也文王有大德而功)
(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 (第 12b 页)
成王 承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不敢怠安蚤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布文陈)
(纪经制度设牺牲使四海之内懿然葆德各遵 …… (第 12b 页)
肆其靖之主/天命而言谓天之眷周安固而不移也与首句及基命)
(句相应徐光启云武王未受命故武王之后不可无 成/王 历观三代以至今日继世而后必有变更天心人事)
(其势自尔寻其所以殆未易言独周家不然以此知 (第 13a 页)
成/王 之功大矣一说闵光德云肆其靖之还指祭时说言)
(时王之能靖正见 (第 13a 页)
成王 保命之悠久也亦通又周语晋/羊舌肸聘于周单靖公享之俭而敬语说昊天有成命)
(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昔史 …… (第 13a 页)
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单子之况我礼也皆有)
(焉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 …… (第 13a 页)
(是道 成王 之德也 (第 13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第 13b 页)
成王)
( 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
(上德让而 …… (第 13b 页)
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
(曰成此与贾说虽于诗意未必尽合/然亦可以證是诗为祀 成王 之诗矣)
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序及蔡邕独断皆云郊祀/天地之所歌也汉儒惑其)
(说至苏子瞻辈犹 …… (第 13b 页)
(故及之则惟文王有季秋大飨之配未闻武王曾/配帝也推原其故皆繇毛郑辈定以颂为成王之)
(时周公所作康王而后不容有颂然则执竞篇以/不显成康并言非明指 成王诵 康王钊而何善乎)
(范蜀公之言曰扬雄所谓康王之时颂夸作于下/班固亦谓成康没而颂声寝言自成康之后不 (第 14a 页)
复)
(有见于颂也此可以破从前诸儒之瞽说矣朱子/云昊天有成命之类便是康王诗而今却要解那)
(成王 做 (第 14a 页)
成王 业费尽气力要从王业上说去不知/怎生地乃申培说则以为康王禘 (第 14a 页)
成王 于明堂之)
(诗即子贡传有缺文亦于 (第 14a 页)
成王 下空二字而尚/存一堂字盖亦同申培说之意不知其所谓禘者) (第 14a 页)
(大禘乎吉禘乎大禘则 成王 无独配始祖所自出/之理吉禘则于大庙不宜于明堂倘谓亦如严父)
(配天之说乎果此礼世世可以通行则若厉 (第 14b 页)
若幽/将何以处之愚已详晰此礼于清庙我将二小引)
(之下有以深著其不然矣鄙儒无/识伪作古书多见其不知量耳)
下武康王祭 成王 庙受釐陈戒之诗(朱子云此诗有 (第 14b 页)
成王 字当为康)
(王以后之诗愚按此与昊天有成命篇同为一时/之作知为受釐陈戒诗者以昭兹来许二章知之) …… (第 14b 页)
其义可想陆燧云/京字重看见化国为天下有极难配处) 王配于京
世德作求(尤韵亦叶虞/韵举朱翻)永言配命 成王 之孚(虞韵亦叶/尤韵芳尤)
(翻说赋也世德谓先世之德依本篇经文但指三后言/作 文云起也求犹索也当通 …… (第 15b 页)
述意本此皆所以白圣人之心迹)
(扶万世之名教周昌年云求有参经权通常变无方以/求之意永言配命解见文王篇 成王 武王之子名诵鸟)
(抱子曰孚取抱持不失之义武王受命繇于作求三后/之德此武王之孝也再传 (第 16a 页)
成王 克配天命与之相副则)
(以 (第 16a 页)
成王 亦潜孚于武王之德故耳武王述三 (第 16a 页)
成王 又/能述武王故诗人长言以美之此章兼美武 (第 16a 页)
成王 按) …… (第 16a 页)
(昊天有成命篇有 成王 不敢康之句朱子以为康王以/后祀 (第 16b 页)
成王 之诗此诗明称 (第 16b 页)
成王 其为 (第 16b 页)
成王 而作无可)
(疑者与周书言维助成王德/显及 (第 16b 页)
成王 畏相等语不同) (第 16b 页)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职/韵)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职韵天赋也下土兼臣民而言君/尊如 故目四方之人为下土式) (第 16b 页)
(说文云法也 成王 潜孚于武王之德抱持不失故下土/之人咸归心于 (第 16b 页)
成王 而以之为法谓遵其命服其化也)
(韩诗外传云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返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禘祭不敬山川 …… (第 16b 页)
好恶喻乎百姓则下应其)
(上如影响矣是以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明王圣主之所不能须臾而舍也诗曰 成王 之孚下土)
(之式礼记缁衣篇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大雅曰 (第 16b 页)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按二书引诗之意皆) …… (第 16b 页)
以守成皆此具也孝根于思/谓之孝思即孚字意书曰奉先思孝则者裁制之义故)
(亦训法维则属康王言诗人长言此 成王 之孝一本于/其真切之思如此孝思乃后王之所当取法也与下土)
(之式句判不相涉旧说合看甚误孟子赞舜孝而引 (第 17a 页)
诗乃是就孝发论谓凡为人子者所当取法耳此章专)
(美 成/王) 媚兹一人应侯顺(家语淮南子定本/俱作慎丰本作慎)德(职韵亦/叶屋韵)
(都木/翻)永言孝思昭哉嗣 …… (第 17a 页)
服武王当其为诸侯之日即相与/起而应之者亦顺其有作求三后之德耳此二句申美)
(武王昭明嗣继服事也长言此 成王 之孝思与武王之/德相为孚契显明哉其能继续武王之事也此二句申)
(美 (第 17b 页)
成王 皆所以歆动康王也又大戴礼将军文子篇美/颜渊荀子仲尼篇美吉人悉引此诗以其迂远太甚故)
(置不/录) 昭 …… (第 17b 页)
后同)万斯年受天之祜(麌韵下赋/也此 二)
(章以孝思勉康王而致其期望之意昭即上章昭哉嗣/服之昭指 成王 也兹此也谓今日也来来康王也许说)
(文云听也绳如绳索之相续不断故朱子以为继也武/指武王也武王乃康王之 …… (第 17b 页)
武按周颂武篇云)
(嗣武受之亦单称武王为武也于叹美辞受说文云相/付也徐锴云取上下相受也祜说文云福也言 成王 嗣) …… (第 17b 页)
(服之德于今为昭我言及此康王尚来而听之当以 成/王 为法而继尔祖武王之德又叹而美之言果能如此)
(则庶乎自今以往至于万年受天之福无有纪极矣篇/中所举有三 (第 18a 页)
后有 成王 此独言绳其祖武者三后之德)
(总会于武王即 (第 18a 页)
成王 亦不过嗣武王之德耳绳武王则/三后与 (第 18a 页)
成王 悉包括其中矣周有天下自武至康已历)
(三世而积德不替如一日基厚则难倾根深/则不拔万年子子孙孙永保民固 …… (第 18a 页)
指来贺言四方之远皆为/我周之屏翰也亦通韩诗外传云成王之时有三苗贯)
(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满车长几充箱 成王 问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
(期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止献白雉于周公道路 …… (第 18b 页)
岂小哉)
下武六章章四句(子贡传申培说丰氏本篇名俱/作大武 申培说以为康王大)
(禘报祀 成王 奏大武六成既毕受釐陈戒之诗今/按申说近之然祭礼有五禘郊祖宗报既曰大禘)
(矣又曰报祀何也且大禘之 …… (第 19a 页)
(此即大武之乐章则武赉桓诸篇将安所置之二/书皆伪出其以下武为大武犹之朱子以下武为)
(文武也皆求下之解而不得者也乃传又以此为/训 成王 之诗则愚将执祖武二字正之知此诗作)
(于康世不作/于成世明矣)
噫嘻康王春祈谷也既得卜于祢庙因 …… (第 19b 页)
(嘻之诗为咏祈谷卜郊之事者以篇中专言劝农而/章首有成王昭假之语明此诗作于康王之世乃主)
(作龟祢宫而言不然周自后稷以农事开国即欲敕/农官何不于始祖之庙举始祖为辞而顾于 成王 何)
(取乎序及蔡邕独断亦皆云春夏祈谷于上帝之所/歌也此说相传必非无本今观诗中虽言耕事而绝)
( …… (第 21a 页)
(不同仲夏大雩帝用盛乐以祈谷实无作龟祢宫之/事序不应兼夏而言疑传说之误或夏字衍也又竹)
(书载康王三年申戒农官告/于庙是诗之作其在此时乎)
噫嘻 成王 既昭假(丰氏本/作格)尔(纸/韵)率(韩诗/作帅)时农夫播厥百
谷(叶宥韵/居侯翻)骏(陆德明/本作 (第 21b 页)
浚)发尔私终三十里(纸/韵)亦服尔耕十
千维耦(叶宥韵牛遘翻里与尔叶耦与谷叶盖辘轳体/ 赋也噫说文云饱食息也嘻本作嘻说文云)
(痛也今皆以为叹声郑玄云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孔/颖达云孔子见颜渊死曰噫天丧予成汤见四面罗者)
(曰嘻尽之矣则噫嘻皆是叹声作者有所褒多美大而/为声以叹之也 成王 名诵康王父也既者已事之辞昭)
(明也假通作徦说文云至也尔尔农官也以率时农夫/之语推之可见与下文尔私尔 …… (第 21b 页)
夫也康王将祈谷于上帝先灼龟祢宫既得吉卜郊/且有日乃召农官叹息而告之曰祈谷而郊重事也顷)
(者卜日于我 成王 受命如响是我 (第 22a 页)
成王 于冥冥之中其/神灵贯彻已昭昭至于尔之所事矣尔农官可不思所)
(以副 (第 22a 页)
成王 之意乎率是农夫以下敕勉农官之辞也率/通作□说文云将□也盖统领士卒以行者故有统领)
(之义时之言是音之 …… (第 22a 页)
噫嘻一章八句(朱子以为亦戒农官之词则此诗/宜在雅不宜在颂辨已在臣工篇)
(矣申培说谓康王孟春祈谷于东郊以 成王 配享/之诗愚不知 (第 25a 页)
成王 配享祈谷载在何典闻以后稷)
(配矣未闻以祢配也岂亦将依仿于明堂严/父之说耶诞妄如此大是可笑子贡传 (第 25a 页)
(一语朱子谓天子所以答鱼藻则彼言/岂乐此言来朝绝不相蒙皆不足信)
昊天有成命祀 成王 之诗(出朱/传)道 (第 11b 页)
成王 之德也 (第 11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出国语诗朱子云此康王/以后之 邹忠胤云竹书)
(纪康王三年吉禘于先王更定乐 (第 11b 页)
章此类是已此诗/为颂成虽微国语亦自晓然而證之国语尤信黄佐)
(云此为祀 成王 之颂大雅下武篇为此颂受釐之雅/其为一时之乐无疑也按穆天子传祭公饮天子酒)
(乃歌□天之诗旧注谓□天 (第 11b 页)
即昊天也篇中/有 成王 不敢康之语疑祭公以此规谏也)
昊(穆天子/传作□)天有成命二后受 (第 11b 页)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礼/记) (第 11b 页)
(陆德明本/俱作其)命宥密(贾谊新/书作谧)于(音乌国语/无此字)缉熙单(国语/作亶)厥
心肆其靖之(通章俱无韵大赋也昊本作昊孔安国云/元气昊然广 也成命季本云谓不易之)
(定命也二后毛公贾谊皆云文武也受说文云相付也/徐锴云取上下相受也 成王 名诵康尔雅云安也夙夜)
(谓朝夕也基者朱子云积累乎下以承藉乎上者也命/即有成命之命陆化熙云德立于此命 …… (第 12a 页)
云继世之君多以成)
(命可徼于是心安逸豫无以为承藉天命之基如筑室/者基址不固虽栋宇巍然已有土崩之势矣 成王 以不)
(敢康为心故其所以基命于夙夜者如是宥如是密郑/玄云宽仁所以止苛刻也安静所以止暴乱也礼仲尼) …… (第 12a 页)
和悦/各得其所乐孰加焉是之谓无声之乐也又贾谊云夫)
(昊天有成命颂之盛德也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谧谧者宁也亿也命者制)
(令也基者经也势也夙早也康安也后王也二后文王/武王 (第 12b 页)
成王 者武王之子文王之孙也文王有大德而功)
(未就武王有大功而治未成及 (第 12b 页)
成王 承嗣仁以临民故/称昊天焉不敢怠安蚤兴夜寐以继文王之业布文陈)
(纪经制度设牺牲使四海之内懿然葆德各遵 …… (第 12b 页)
肆其靖之主/天命而言谓天之眷周安固而不移也与首句及基命)
(句相应徐光启云武王未受命故武王之后不可无 成/王 历观三代以至今日继世而后必有变更天心人事)
(其势自尔寻其所以殆未易言独周家不然以此知 (第 13a 页)
成/王 之功大矣一说闵光德云肆其靖之还指祭时说言)
(时王之能靖正见 (第 13a 页)
成王 保命之悠久也亦通又周语晋/羊舌肸聘于周单靖公享之俭而敬语说昊天有成命)
(单之老送叔向叔向告之曰昔史 …… (第 13a 页)
若敬/居莫若俭德莫若让事莫若咨单子之况我礼也皆有)
(焉且其语说昊天有成命其诗曰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 成王 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缉熙亶厥心肆其靖之) …… (第 13a 页)
(是道 成王 之德也 (第 13b 页)
成王 能明文昭能定武烈者也夫道/成命者而称昊天翼其上也二后受之让于德也 (第 13b 页)
成王)
( 不敢康敬百姓也夙夜恭也基始也命信也宥宽也密/宁也缉明也熙广也亶厚也肆固也靖和也其始也翼)
(上德让而 …… (第 13b 页)
也/广厚其心以固和之始于德让中于信宽终于固和故)
(曰成此与贾说虽于诗意未必尽合/然亦可以證是诗为祀 成王 之诗矣)
昊天有成命一章七句(序及蔡邕独断皆云郊祀/天地之所歌也汉儒惑其)
(说至苏子瞻辈犹 …… (第 13b 页)
(故及之则惟文王有季秋大飨之配未闻武王曾/配帝也推原其故皆繇毛郑辈定以颂为成王之)
(时周公所作康王而后不容有颂然则执竞篇以/不显成康并言非明指 成王诵 康王钊而何善乎)
(范蜀公之言曰扬雄所谓康王之时颂夸作于下/班固亦谓成康没而颂声寝言自成康之后不 (第 14a 页)
复)
(有见于颂也此可以破从前诸儒之瞽说矣朱子/云昊天有成命之类便是康王诗而今却要解那)
(成王 做 (第 14a 页)
成王 业费尽气力要从王业上说去不知/怎生地乃申培说则以为康王禘 (第 14a 页)
成王 于明堂之)
(诗即子贡传有缺文亦于 (第 14a 页)
成王 下空二字而尚/存一堂字盖亦同申培说之意不知其所谓禘者) (第 14a 页)
(大禘乎吉禘乎大禘则 成王 无独配始祖所自出/之理吉禘则于大庙不宜于明堂倘谓亦如严父)
(配天之说乎果此礼世世可以通行则若厉 (第 14b 页)
若幽/将何以处之愚已详晰此礼于清庙我将二小引)
(之下有以深著其不然矣鄙儒无/识伪作古书多见其不知量耳)
下武康王祭 成王 庙受釐陈戒之诗(朱子云此诗有 (第 14b 页)
成王 字当为康)
(王以后之诗愚按此与昊天有成命篇同为一时/之作知为受釐陈戒诗者以昭兹来许二章知之) …… (第 14b 页)
其义可想陆燧云/京字重看见化国为天下有极难配处) 王配于京
世德作求(尤韵亦叶虞/韵举朱翻)永言配命 成王 之孚(虞韵亦叶/尤韵芳尤)
(翻说赋也世德谓先世之德依本篇经文但指三后言/作 文云起也求犹索也当通 …… (第 15b 页)
述意本此皆所以白圣人之心迹)
(扶万世之名教周昌年云求有参经权通常变无方以/求之意永言配命解见文王篇 成王 武王之子名诵鸟)
(抱子曰孚取抱持不失之义武王受命繇于作求三后/之德此武王之孝也再传 (第 16a 页)
成王 克配天命与之相副则)
(以 (第 16a 页)
成王 亦潜孚于武王之德故耳武王述三 (第 16a 页)
成王 又/能述武王故诗人长言以美之此章兼美武 (第 16a 页)
成王 按) …… (第 16a 页)
(昊天有成命篇有 成王 不敢康之句朱子以为康王以/后祀 (第 16b 页)
成王 之诗此诗明称 (第 16b 页)
成王 其为 (第 16b 页)
成王 而作无可)
(疑者与周书言维助成王德/显及 (第 16b 页)
成王 畏相等语不同) (第 16b 页)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职/韵)
永言孝思孝思维则(职韵天赋也下土兼臣民而言君/尊如 故目四方之人为下土式) (第 16b 页)
(说文云法也 成王 潜孚于武王之德抱持不失故下土/之人咸归心于 (第 16b 页)
成王 而以之为法谓遵其命服其化也)
(韩诗外传云上不知顺孝则民不知返本君不知敬长/则民不知贵亲禘祭不敬山川 …… (第 16b 页)
好恶喻乎百姓则下应其)
(上如影响矣是以兼制天下定海内臣万姓之要法也/明王圣主之所不能须臾而舍也诗曰 成王 之孚下土)
(之式礼记缁衣篇子曰禹立三年百姓以仁遂焉岂必/尽仁大雅曰 (第 16b 页)
成王 之孚下土之式按二书引诗之意皆) …… (第 16b 页)
以守成皆此具也孝根于思/谓之孝思即孚字意书曰奉先思孝则者裁制之义故)
(亦训法维则属康王言诗人长言此 成王 之孝一本于/其真切之思如此孝思乃后王之所当取法也与下土)
(之式句判不相涉旧说合看甚误孟子赞舜孝而引 (第 17a 页)
诗乃是就孝发论谓凡为人子者所当取法耳此章专)
(美 成/王) 媚兹一人应侯顺(家语淮南子定本/俱作慎丰本作慎)德(职韵亦/叶屋韵)
(都木/翻)永言孝思昭哉嗣 …… (第 17a 页)
服武王当其为诸侯之日即相与/起而应之者亦顺其有作求三后之德耳此二句申美)
(武王昭明嗣继服事也长言此 成王 之孝思与武王之/德相为孚契显明哉其能继续武王之事也此二句申)
(美 (第 17b 页)
成王 皆所以歆动康王也又大戴礼将军文子篇美/颜渊荀子仲尼篇美吉人悉引此诗以其迂远太甚故)
(置不/录) 昭 …… (第 17b 页)
后同)万斯年受天之祜(麌韵下赋/也此 二)
(章以孝思勉康王而致其期望之意昭即上章昭哉嗣/服之昭指 成王 也兹此也谓今日也来来康王也许说)
(文云听也绳如绳索之相续不断故朱子以为继也武/指武王也武王乃康王之 …… (第 17b 页)
武按周颂武篇云)
(嗣武受之亦单称武王为武也于叹美辞受说文云相/付也徐锴云取上下相受也祜说文云福也言 成王 嗣) …… (第 17b 页)
(服之德于今为昭我言及此康王尚来而听之当以 成/王 为法而继尔祖武王之德又叹而美之言果能如此)
(则庶乎自今以往至于万年受天之福无有纪极矣篇/中所举有三 (第 18a 页)
后有 成王 此独言绳其祖武者三后之德)
(总会于武王即 (第 18a 页)
成王 亦不过嗣武王之德耳绳武王则/三后与 (第 18a 页)
成王 悉包括其中矣周有天下自武至康已历)
(三世而积德不替如一日基厚则难倾根深/则不拔万年子子孙孙永保民固 …… (第 18a 页)
指来贺言四方之远皆为/我周之屏翰也亦通韩诗外传云成王之时有三苗贯)
(桑而生同为一秀大几满车长几充箱 成王 问周公曰/此何物也周公曰三苗同一秀意者天下殆同一也比)
(期三年果有越裳氏重九译而止献白雉于周公道路 …… (第 18b 页)
岂小哉)
下武六章章四句(子贡传申培说丰氏本篇名俱/作大武 申培说以为康王大)
(禘报祀 成王 奏大武六成既毕受釐陈戒之诗今/按申说近之然祭礼有五禘郊祖宗报既曰大禘)
(矣又曰报祀何也且大禘之 …… (第 19a 页)
(此即大武之乐章则武赉桓诸篇将安所置之二/书皆伪出其以下武为大武犹之朱子以下武为)
(文武也皆求下之解而不得者也乃传又以此为/训 成王 之诗则愚将执祖武二字正之知此诗作)
(于康世不作/于成世明矣)
噫嘻康王春祈谷也既得卜于祢庙因 …… (第 19b 页)
(嘻之诗为咏祈谷卜郊之事者以篇中专言劝农而/章首有成王昭假之语明此诗作于康王之世乃主)
(作龟祢宫而言不然周自后稷以农事开国即欲敕/农官何不于始祖之庙举始祖为辞而顾于 成王 何)
(取乎序及蔡邕独断亦皆云春夏祈谷于上帝之所/歌也此说相传必非无本今观诗中虽言耕事而绝)
( …… (第 21a 页)
(不同仲夏大雩帝用盛乐以祈谷实无作龟祢宫之/事序不应兼夏而言疑传说之误或夏字衍也又竹)
(书载康王三年申戒农官告/于庙是诗之作其在此时乎)
噫嘻 成王 既昭假(丰氏本/作格)尔(纸/韵)率(韩诗/作帅)时农夫播厥百
谷(叶宥韵/居侯翻)骏(陆德明/本作 (第 21b 页)
浚)发尔私终三十里(纸/韵)亦服尔耕十
千维耦(叶宥韵牛遘翻里与尔叶耦与谷叶盖辘轳体/ 赋也噫说文云饱食息也嘻本作嘻说文云)
(痛也今皆以为叹声郑玄云噫嘻有所多大之声也孔/颖达云孔子见颜渊死曰噫天丧予成汤见四面罗者)
(曰嘻尽之矣则噫嘻皆是叹声作者有所褒多美大而/为声以叹之也 成王 名诵康王父也既者已事之辞昭)
(明也假通作徦说文云至也尔尔农官也以率时农夫/之语推之可见与下文尔私尔 …… (第 21b 页)
夫也康王将祈谷于上帝先灼龟祢宫既得吉卜郊/且有日乃召农官叹息而告之曰祈谷而郊重事也顷)
(者卜日于我 成王 受命如响是我 (第 22a 页)
成王 于冥冥之中其/神灵贯彻已昭昭至于尔之所事矣尔农官可不思所)
(以副 (第 22a 页)
成王 之意乎率是农夫以下敕勉农官之辞也率/通作□说文云将□也盖统领士卒以行者故有统领)
(之义时之言是音之 …… (第 22a 页)
噫嘻一章八句(朱子以为亦戒农官之词则此诗/宜在雅不宜在颂辨已在臣工篇)
(矣申培说谓康王孟春祈谷于东郊以 成王 配享/之诗愚不知 (第 25a 页)
成王 配享祈谷载在何典闻以后稷)
(配矣未闻以祢配也岂亦将依仿于明堂严/父之说耶诞妄如此大是可笑子贡传 (第 25a 页)
周昭王之世诗二篇
执竞祭成康也昭王之世始以成康备七庙此其日
祭之诗也(朱子云此昭王以后之诗昭王名瑕 成王/ 孙康王子按天子庙制先儒所说不同有)
(谓代各异制者礼纬稽命證及春秋钩命决皆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 …… (第 1a 页)
(杀示有终也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非有后)
(稷始封文王受命之功者皆当亲尽而毁 成王 成二/圣之业制礼作乐功德茂盛庙犹不世以行为谥而)
(已郑玄亦同是说马融申郑之意谓天子七庙者有/其人 …… (第 2a 页)
(法数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于殷太甲为太宗太戊曰)
(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为无逸之戒举殷三宗以劝 成王 繇是言之宗无数也然则所以劝帝者之功德)
(博矣而郑玄非之谓七庙自夏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礼器曰周旅 …… (第 3a 页)
(唐中宗时太庙亦仅有六室周之追王止于大王则/自大王而上皆不得登于七庙之列及成康殁而周)
(始备七庙是则执竞之诗所为作也然 成王 崩周人/祀之于庙则有昊天有成命及下武二诗而康王祀)
(庙之诗无闻焉执竞之诗为成康作但一诗而以二/王 …… (第 5a 页)
于光明康之敬忌天威对扬文武之光训是也)
(上帝即天也程子云以形体言谓之天以主宰言谓之/帝皇朱子云君也 成王 康王有丕显之德故天命之继)
(世以君天下也徐士彰云创业之君开天辟地其为天/心之所属有不待言至于守文之 …… (第 6b 页)
(王其必享之是于说亦似可通矣然既以成康二/王为言则此诗必作于昭王之世周公当成王时)
(制礼作乐已极明备不应祀武王之歌至昭王而/后有也朱子据诗词直以为祭武王 成王 康王之)
(诗较为近之子贡传于执竞下空六字复有成康/二字疑亦同朱子之说然三后合祭礼所未闻邹)
(第 9b 页)
执竞祭成康也昭王之世始以成康备七庙此其日
祭之诗也(朱子云此昭王以后之诗昭王名瑕 成王/ 孙康王子按天子庙制先儒所说不同有)
(谓代各异制者礼纬稽命證及春秋钩命决皆云唐/虞五庙亲庙四始祖庙 …… (第 1a 页)
(杀示有终也周之所以七庙者以后稷始封文王武/王受命而王是以三庙不毁与亲庙四而七非有后)
(稷始封文王受命之功者皆当亲尽而毁 成王 成二/圣之业制礼作乐功德茂盛庙犹不世以行为谥而)
(已郑玄亦同是说马融申郑之意谓天子七庙者有/其人 …… (第 2a 页)
(法数可常数者也宗不在此数中宗变也苟有功德/则宗之不可预为设数故于殷太甲为太宗太戊曰)
(中宗武丁曰高宗周公为无逸之戒举殷三宗以劝 成王 繇是言之宗无数也然则所以劝帝者之功德)
(博矣而郑玄非之谓七庙自夏及周少不减五多不/过七礼器曰周旅 …… (第 3a 页)
(唐中宗时太庙亦仅有六室周之追王止于大王则/自大王而上皆不得登于七庙之列及成康殁而周)
(始备七庙是则执竞之诗所为作也然 成王 崩周人/祀之于庙则有昊天有成命及下武二诗而康王祀)
(庙之诗无闻焉执竞之诗为成康作但一诗而以二/王 …… (第 5a 页)
于光明康之敬忌天威对扬文武之光训是也)
(上帝即天也程子云以形体言谓之天以主宰言谓之/帝皇朱子云君也 成王 康王有丕显之德故天命之继)
(世以君天下也徐士彰云创业之君开天辟地其为天/心之所属有不待言至于守文之 …… (第 6b 页)
(王其必享之是于说亦似可通矣然既以成康二/王为言则此诗必作于昭王之世周公当成王时)
(制礼作乐已极明备不应祀武王之歌至昭王而/后有也朱子据诗词直以为祭武王 成王 康王之)
(诗较为近之子贡传于执竞下空六字复有成康/二字疑亦同朱子之说然三后合祭礼所未闻邹)
(第 9b 页)
(于/罪)
(辛平王五十/酉一年崩)三年(齐僖十一晋鄂四卫桓十五蔡宣三/十郑庄二十四曹桓三十七陈桓二)
(十五杞武三十一宋穆九卒/秦文四十六楚武二十一)春王二月(程子传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
(书王二月在三月则书王三月无事则书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事则存天时王朔天时备则岁功 成)
(王
道存则人理立春秋之大义也愚按春秋书王正月/者九十三书王二月者二十三书王三月者十九皆于)
(岁首系王著 …… (第 39b 页)
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应当也礼纪疏谓/南向当朝正门)门左毕
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趋出王反丧服此奔
成王 之丧者安得以为修服于国而可乎(愚按或谓/康王之诰)
(所称诸侯指畿内诸侯而言今考书文曰敢执壤奠/则 (第 45a 页)
(辛平王五十/酉一年崩)三年(齐僖十一晋鄂四卫桓十五蔡宣三/十郑庄二十四曹桓三十七陈桓二)
(十五杞武三十一宋穆九卒/秦文四十六楚武二十一)春王二月(程子传月王月/也事在二月则)
(书王二月在三月则书王三月无事则书时书首月盖/有事则道在事无事则存天时王朔天时备则岁功 成)
(王
(岁首系王著 …… (第 39b 页)
诰太保率西方诸侯入应(应当也礼纪疏谓/南向当朝正门)门左毕
公率东方诸侯入应门右再拜趋出王反丧服此奔
成王 之丧者安得以为修服于国而可乎(愚按或谓/康王之诰)
(所称诸侯指畿内诸侯而言今考书文曰敢执壤奠/则 (第 45a 页)
(云/)能无钟巫之及乎(及谓及于/弑逆之祸)特书观鱼讥之也(不/言)
(如棠观鱼以棠在鲁境张氏曰昔益戒舜曰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佚罔淫于乐周公告 成王 曰毋)
(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又曰无遑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盖兢兢业业非礼勿动然后足以) …… (第 18a 页)
(曰考者成之也成之为夫人非也若成之为夫人/当曰考夫人子氏之宫今但曰仲子非夫人明矣)
初献六羽(左传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
(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祀/公羊谷梁传初始也程子传 成王 赐鲁用天子礼乐)
(周公后世遂群庙皆用仲子别宫故不敢同群庙而用/六羽也书初献见前此用八之僣也仲尼以鲁 (第 23a 页)
之郊禘)
(为周公之道衰用天子之/礼乐祀周公 成王 之过也)
初献六羽者始用六佾也不谓之佾而曰羽者佾干 …… (第 23a 页)
(旧僣八佾也愚按洪范初一曰五行易卦第一爻曰/初善者复其初恶者变其初作事者必慎其初故初)
(者肇事之端/不可不审也)鲁僣天子之礼乐旧矣是 成王 过赐而
伯禽受之非也用于大(音/泰)庙以祀周公已为非礼其
后群公皆僣用焉(杜氏曰鲁唯周公庙得用八 (第 24a 页)
而他/公遂因仍僣而用之祭统 成王 追)
(念周公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以重祭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明堂位 (第 24a 页)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
(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史 (第 24a 页)
成/王 命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愚按刘氏)
(意林谓鲁惠公之世礼坏乐崩请于周天子命史角/往自是鲁始用 (第 24a 页)
(如棠观鱼以棠在鲁境张氏曰昔益戒舜曰儆戒无/虞罔失法度罔游于佚罔淫于乐周公告 成王 曰毋)
(淫于观于逸于游于田又曰无遑曰今日耽乐乃非/民攸训非天攸若盖兢兢业业非礼勿动然后足以) …… (第 18a 页)
(曰考者成之也成之为夫人非也若成之为夫人/当曰考夫人子氏之宫今但曰仲子非夫人明矣)
初献六羽(左传公问羽数于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用六大夫四士二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
(风故自八以下公从之于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祀/公羊谷梁传初始也程子传 成王 赐鲁用天子礼乐)
(周公后世遂群庙皆用仲子别宫故不敢同群庙而用/六羽也书初献见前此用八之僣也仲尼以鲁 (第 23a 页)
之郊禘)
(为周公之道衰用天子之/礼乐祀周公 成王 之过也)
初献六羽者始用六佾也不谓之佾而曰羽者佾干 …… (第 23a 页)
(旧僣八佾也愚按洪范初一曰五行易卦第一爻曰/初善者复其初恶者变其初作事者必慎其初故初)
(者肇事之端/不可不审也)鲁僣天子之礼乐旧矣是 成王 过赐而
伯禽受之非也用于大(音/泰)庙以祀周公已为非礼其
后群公皆僣用焉(杜氏曰鲁唯周公庙得用八 (第 24a 页)
而他/公遂因仍僣而用之祭统 成王 追)
(念周公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以重祭八佾以/舞大夏此天子之乐也明堂位 (第 24a 页)
成王 以周公为有勋)
(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史 (第 24a 页)
成/王 命鲁有天子礼乐者以褒周公之德也愚按刘氏)
(意林谓鲁惠公之世礼坏乐崩请于周天子命史角/往自是鲁始用 (第 24a 页)
(称大庙而左传既称周公之庙又称周庙谓之宗庙/杜预以为文王庙夫王制诸侯之庙二昭二穆与太)
(祖之庙而五郑氏云太祖始封之君如齐之太公卫/之康叔是也 成王 封伯禽于鲁以奉周公故周公为)
(鲁之始祖而祀之于大庙伯禽为始封之君而祀之/于世室也太者大而无上之名 (第 21a 页)
(祖之庙而五郑氏云太祖始封之君如齐之太公卫/之康叔是也 成王 封伯禽于鲁以奉周公故周公为)
(鲁之始祖而祀之于大庙伯禽为始封之君而祀之/于世室也太者大而无上之名 (第 21a 页)
亲之者也是以重之程子)
(传成王尊周公故赐鲁重祭得郊禘大雩大雩雩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川耳 成王 之赐鲁公)
(之受皆失道也故夫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大雩岁之常祀不能皆书也故因其非时则书之遇 …… (第 9a 页)
(六年二十四年皆曰旱也昭二十五年再雩则日旱/甚馀年无传首言不时而后皆言旱其意以互文见)
(义皆以旱而皆不时也然春秋书雩实以旱书而并/著其僭耳○刘氏曰说者皆谓 成王 赐鲁天子礼乐)
(非也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其后在鲁实始为墨翟之学临川吴氏曰刘 (第 11a 页)
氏)
(此说盖欲为 成王 解脱过举之非实则不然当从程/子之说所引惠公使宰让事今载外纪其言厖诞无)
(稽倘使天子之礼诸侯可以请 (第 11b 页)
(传成王尊周公故赐鲁重祭得郊禘大雩大雩雩于上/帝用盛乐也诸侯雩于境内之山川耳 成王 之赐鲁公)
(之受皆失道也故夫子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大雩岁之常祀不能皆书也故因其非时则书之遇 …… (第 9a 页)
(六年二十四年皆曰旱也昭二十五年再雩则日旱/甚馀年无传首言不时而后皆言旱其意以互文见)
(义皆以旱而皆不时也然春秋书雩实以旱书而并/著其僭耳○刘氏曰说者皆谓 成王 赐鲁天子礼乐)
(非也鲁惠公使宰让请郊庙之礼于天子天子使史/角往其后在鲁实始为墨翟之学临川吴氏曰刘 (第 11a 页)
氏)
(此说盖欲为 成王 解脱过举之非实则不然当从程/子之说所引惠公使宰让事今载外纪其言厖诞无)
(稽倘使天子之礼诸侯可以请 (第 11b 页)
(而祭讥不敬也非为不害而书公羊曰不如勿尝而/已按有灾当警惧修饬而改卜何得便阙先君之祀)
(乎又曰祭统云 成王 追念周公赐之重祭郊社禘尝/是也按郊禘天子之礼社与尝诸侯所自有撰礼者)
(见春秋书尝社以为郊禘同遂妄 (第 19b 页)
(乎又曰祭统云 成王 追念周公赐之重祭郊社禘尝/是也按郊禘天子之礼社与尝诸侯所自有撰礼者)
(见春秋书尝社以为郊禘同遂妄 (第 19b 页)
(实未伐而败故不言伐尔又曰我能败之故/言次若然则但书败义不明乎何假言次)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莘所巾反舞榖/作武此荆猾夏)
(之始左传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
(吾求救于蔡而伐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公羊传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
(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榖梁传)
(荆者楚也谓之荆狄之也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蔡侯何以名绝之也何为绝之获也中国不言败其)
(言败释蔡侯之获也杜氏曰莘蔡地楚国今南郡枝江/县张氏曰荆楚故号 周成王 封熊绎于丹阳今江陵之)
(枝江县愚按莘在今/河南府路裕州莘县) …… (第 14a 页)
(云刘文公合诸侯伐楚而经仍书公会刘子诸侯/侵楚今既称卑伯会伐则单伯为鲁大夫明矣)
秋七月荆入蔡(左传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
(生堵敖及 成王 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七)
(月楚入蔡谷梁传其曰荆 (第 32b 页)
秋九月荆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莘所巾反舞榖/作武此荆猾夏)
(之始左传蔡哀侯娶于陈息侯亦娶焉息妫将归过蔡/蔡侯止而见之弗宾息侯闻之怒使谓楚文王曰伐我)
(吾求救于蔡而伐之九月楚败蔡师于莘以蔡侯献舞/归公羊传荆者何州名也州不若国国不若氏氏不若)
(人人不若名名不若字字不若子蔡侯何以名绝曷为/绝之获也曷为不言获不与夷狄之获中国也榖梁传)
(荆者楚也谓之荆狄之也圣人立必后至天子弱必先/叛蔡侯何以名绝之也何为绝之获也中国不言败其)
(言败释蔡侯之获也杜氏曰莘蔡地楚国今南郡枝江/县张氏曰荆楚故号 周成王 封熊绎于丹阳今江陵之)
(枝江县愚按莘在今/河南府路裕州莘县) …… (第 14a 页)
(云刘文公合诸侯伐楚而经仍书公会刘子诸侯/侵楚今既称卑伯会伐则单伯为鲁大夫明矣)
秋七月荆入蔡(左传蔡哀侯为莘故绳息妫以语楚子/楚子如息以食入享遂灭息以息妫归)
(生堵敖及 成王 焉未言楚子问之对曰吾一妇人而事/二夫纵弗能死其又奚言楚子以蔡侯灭息遂伐蔡七)
(月楚入蔡谷梁传其曰荆 (第 32b 页)
(哉朱子曰禘是祭之甚大甚远者若时祭及祫祭止/于太祖禘又祭祖之所自出如祭后稷又推稷上一)
(代祭之周人禘喾是也 成王 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诸侯
无所出之帝则止于太祖之庙合群庙之主以食 …… (第 9a 页)
(而大夫亦间有言祫之名皆为合食/于其祖而言尔非别有祫祭之礼)鲁诸侯尔何以
有禘 成王 追念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鲁公以天
子礼乐使用诸太庙以上祀周公鲁于是乎有禘祭
春秋之中所以言禘郊不 (第 10a 页)
言祫也(以上并程子语明/堂位 成王 以周公)
(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祭统周公旦有) (第 10a 页)
(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 成王 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
(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 …… (第 10a 页)
(秋为之见春秋禘于庄公遂以为时祭之名见春秋/唯两度书禘一春一夏所以或谓之春或谓之夏各)
(自著书不相符会郑玄不达其意故主异说且祭统/篇末云 成王 追念周公赐之重祭郊社尝禘是也何)
(得云夏殷礼哉左传云烝尝禘于庙又云禘于武宫/僖宫襄宫又晋人云以寡 …… (第 12a 页)
(袒吕产欲入宫为乱至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勃/尚恐不胜未敢讼言诛之注讼音公云诵说也)况
于庆父巨奸七百之侯国革车千乘(明堂位 成王 封/周公于曲阜地)
(方七百里/革车千乘)而三十年执其兵柄(自庄二/年帅师)其植根深矣
其耳目广 (第 17b 页)
(代祭之周人禘喾是也 成王 赐鲁重祭故得禘/于周公之庙以文王为所出之帝而周公配之)诸侯
无所出之帝则止于太祖之庙合群庙之主以食 …… (第 9a 页)
(而大夫亦间有言祫之名皆为合食/于其祖而言尔非别有祫祭之礼)鲁诸侯尔何以
有禘 成王 追念周公有大勋劳于天下赐鲁公以天
子礼乐使用诸太庙以上祀周公鲁于是乎有禘祭
春秋之中所以言禘郊不 (第 10a 页)
言祫也(以上并程子语明/堂位 成王 以周公)
(为有勋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季夏六月以禘礼祀周公于太庙祭统周公旦有) (第 10a 页)
(勋劳于天下周公既没 成王 追念周公之所以勋劳/者而欲尊鲁故赐之以重祭大尝禘升歌清庙下而)
(管象朱干玉戚以舞大武八佾以舞大 …… (第 10a 页)
(秋为之见春秋禘于庄公遂以为时祭之名见春秋/唯两度书禘一春一夏所以或谓之春或谓之夏各)
(自著书不相符会郑玄不达其意故主异说且祭统/篇末云 成王 追念周公赐之重祭郊社尝禘是也何)
(得云夏殷礼哉左传云烝尝禘于庙又云禘于武宫/僖宫襄宫又晋人云以寡 …… (第 12a 页)
(袒吕产欲入宫为乱至殿门弗得入徘徊往来勃/尚恐不胜未敢讼言诛之注讼音公云诵说也)况
于庆父巨奸七百之侯国革车千乘(明堂位 成王 封/周公于曲阜地)
(方七百里/革车千乘)而三十年执其兵柄(自庄二/年帅师)其植根深矣
其耳目广 (第 17b 页)
神受职焉(见礼运疏天子至尊而犹祭于郊以行臣/礼而事天也百神天之群神郊天而备礼)
(则星辰不忒/故曰受职)鲁诸侯何以有郊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
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故
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音/独)旂十有二旒 …… (第 44a 页)
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见明堂位注大辂殷/之祭天车也弧旌旗)
(所以张幅也其衣曰韣天子之旌旗画/日月郊特牲注鲁公之郊用殷礼也)以人臣而用
天子之礼可乎是 成王 过赐而鲁公伯禽受之非也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是 (第 44a 页)
成王 之赐而伯禽之受皆非) …… (第 44a 页)
命于周作宾王家统承先王修其礼物其得行郊祀
而配以其祖非列国诸侯之比也(张氏曰把宋之郊/则为其为二王之)
(后也鲁用天子礼乐必是 成王 之意不敢臣周公即/以二王之后待鲁然而非周公本意也以 (第 45b 页)
成王 尊德)
(乐道之心则善矣伯禽不当受故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谓周公必不享其祀)是故天
子祭天 …… (第 45b 页)
(周之二月卜三月且辨榖梁以周之十二月卜正月/非是今考宣三年成七年定十五年哀元年之改卜)
(牛皆在正月盖 成王 所赐正是祈榖之郊乃夏之孟/春啖氏所言卜起二月下旬而尽于三旬者礼之正)
(也榖梁所言卜起十二月者礼之 (第 47a 页)
(则星辰不忒/故曰受职)鲁诸侯何以有郊 成王 以周公有大勋
劳于天下命鲁公世世祀周公以天子之礼乐是故
鲁君孟春乘大辂载弧韣(音/独)旂十有二旒 …… (第 44a 页)
帝于郊配以后稷天子之礼也(见明堂位注大辂殷/之祭天车也弧旌旗)
(所以张幅也其衣曰韣天子之旌旗画/日月郊特牲注鲁公之郊用殷礼也)以人臣而用
天子之礼可乎是 成王 过赐而鲁公伯禽受之非也
(程子曰周公之功固大矣皆臣子之分所当为鲁安/得独用天子礼乐哉是 (第 44a 页)
成王 之赐而伯禽之受皆非) …… (第 44a 页)
命于周作宾王家统承先王修其礼物其得行郊祀
而配以其祖非列国诸侯之比也(张氏曰把宋之郊/则为其为二王之)
(后也鲁用天子礼乐必是 成王 之意不敢臣周公即/以二王之后待鲁然而非周公本意也以 (第 45b 页)
成王 尊德)
(乐道之心则善矣伯禽不当受故曰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谓周公必不享其祀)是故天
子祭天 …… (第 45b 页)
(周之二月卜三月且辨榖梁以周之十二月卜正月/非是今考宣三年成七年定十五年哀元年之改卜)
(牛皆在正月盖 成王 所赐正是祈榖之郊乃夏之孟/春啖氏所言卜起二月下旬而尽于三旬者礼之正)
(也榖梁所言卜起十二月者礼之 (第 47a 页)
月伊尹以冕服奉嗣王(太/甲)则免丧从吉之證也(蔡氏/曰丧)
(既除以衮冕吉/服奉迎以归也)然顾命康诰记 成王 之崩其君臣皆
冕服何也当是时成王方崩就殡犹未成服故用麻
冕黼裳入受顾命己受命诰诸侯而后释冕反丧服 (第 3a 页)
(既除以衮冕吉/服奉迎以归也)然顾命康诰记 成王 之崩其君臣皆
冕服何也当是时成王方崩就殡犹未成服故用麻
冕黼裳入受顾命己受命诰诸侯而后释冕反丧服 (第 3a 页)
(晋之县鄙乎夫商人一环而子产不从于强令况先/君所受于王之分地乎使是时季文子复于韩穿曰)
(昔武王克 商成王 定之 (第 3a 页)
周公相成王 以尹天下有大/勋劳于王室 (第 3a 页)
成王 封我先君鲁公于少皞之虚锡之)
(山川土田附庸以昭周公之明德顾敝邑褊小密迩/仇雠惟是先王之封畛疆域莫 …… (第 3a 页)
(而锡命独为得礼乎赐成公命固为失恩锡文公命/独不为失恩乎愚按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故)
(周公称 成王 曰告嗣天子王矣以王与天子兼言之/初非以天子为卑而王为尊也说者以天子为贬辞)
(春秋于天子之事可贬者 …… (第 7b 页)
(而见之矣○刘氏曰公羊云曷为不耻公/幼也非也公即位今十六年岂得云幼哉)
公至自会(石氏曰公之此行内有侨如之/患外不见于霸主故危而致之)○公会尹子
(武/)晋侯(厉/)齐(灵/)国佐邾(定/)人伐郑 (成王 臣始会伐左传/公会尹武公及诸侯)
(伐郑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 …… (第 45a 页)
(罪非也先刺后名是得其/罪先名后刺是不得其罪)
(丁简王十/亥二年)十有七年(晋厉七齐灵八卫献三蔡景十八/郑成十一曹成四陈成二十五把)
(桓六十三宋平二秦景三/楚共十七吴寿梦十二)春卫(献/)北宫括帅师侵郑(成/○)
(括公作结左传郑子驷侵晋虚滑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高氏曰晋命也凡为他人兴师者皆书侵以)
(讥/之)夏公会尹子(武/)单子(襄/)晋侯(厉/)齐侯(灵/)宋公(平/)卫侯
(献/)曹伯(成/)邾(定/)人伐郑(左传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戌郑公会)
(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杜氏曰/单襄公王卿士晋未能服郑故假天子威周使二卿会)
(之愚按 成王 少子臻食邑于单至襄公世为王卿士高/氏曰晋假王命讨郑重以王之二卿士晋主兵先尹单)
(以王命为重也夫晋厉 (第 49b 页)
(昔武王克 商成王 定之 (第 3a 页)
周公相成王 以尹天下有大/勋劳于王室 (第 3a 页)
成王 封我先君鲁公于少皞之虚锡之)
(山川土田附庸以昭周公之明德顾敝邑褊小密迩/仇雠惟是先王之封畛疆域莫 …… (第 3a 页)
(而锡命独为得礼乎赐成公命固为失恩锡文公命/独不为失恩乎愚按天子作民父母以为天下王故)
(周公称 成王 曰告嗣天子王矣以王与天子兼言之/初非以天子为卑而王为尊也说者以天子为贬辞)
(春秋于天子之事可贬者 …… (第 7b 页)
(而见之矣○刘氏曰公羊云曷为不耻公/幼也非也公即位今十六年岂得云幼哉)
公至自会(石氏曰公之此行内有侨如之/患外不见于霸主故危而致之)○公会尹子
(武/)晋侯(厉/)齐(灵/)国佐邾(定/)人伐郑 (成王 臣始会伐左传/公会尹武公及诸侯)
(伐郑诸侯之师次于郑西我师次于督扬不敢过郑子/叔声伯使叔孙豹请逆于 …… (第 45a 页)
(罪非也先刺后名是得其/罪先名后刺是不得其罪)
(丁简王十/亥二年)十有七年(晋厉七齐灵八卫献三蔡景十八/郑成十一曹成四陈成二十五把)
(桓六十三宋平二秦景三/楚共十七吴寿梦十二)春卫(献/)北宫括帅师侵郑(成/○)
(括公作结左传郑子驷侵晋虚滑卫北宫括救晋侵郑/至于高氏高氏曰晋命也凡为他人兴师者皆书侵以)
(讥/之)夏公会尹子(武/)单子(襄/)晋侯(厉/)齐侯(灵/)宋公(平/)卫侯
(献/)曹伯(成/)邾(定/)人伐郑(左传郑大子髡顽侯獳为质于/楚楚公子成公子寅戌郑公会)
(尹武公单襄公及诸侯伐郑自戏童至于曲洧杜氏曰/单襄公王卿士晋未能服郑故假天子威周使二卿会)
(之愚按 成王 少子臻食邑于单至襄公世为王卿士高/氏曰晋假王命讨郑重以王之二卿士晋主兵先尹单)
(以王命为重也夫晋厉 (第 49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