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尽下山去知我是谁人公周紫芝题净空泉二绝谁/穿巨石贮清泉不见超 旧讲筵龙伴白云归宝藏)
 (鱼随流水下春田空欲寻遗事苦无碑老宿犹传古/律师尚恐蜿蜒在 谷水清不敢唾方池 僧 济颠)
 (
题云千章老木冷涵秋今日重耒话旧游一池寒水/浸虚碧清光莹澈凝不流中有神龙隐头角为雨为)
 (霖滋旱涸圣 (第 2a 页)
王道济(武进人万历武进士初/授江阴把总以五百人)
(杀倭江上江水尽赤擢盐城守备历迁广东总兵/黎蛮叛 道济
战败之追至九星洋斩其渠俘数百)
(人黎蛮平授都督同知以忧/归闻京师己失不食而卒)浦邵(无锡人贼缚其 (第 52a 页)
   县(在安义县东北唐武德五年析建昌县地置龙/安县属南昌州八年废宋庆历中置龙安驿于)
(此元废明统志龙安城在建昌县南/六十里府志在安义县东北三十里)左里城(在都/昌县)
(西北今作左蠡元和志左里故城在都昌县西南/九十五里卢循为宋祖所败自蔡州南走还止浔)
(阳闻大军将至欲走豫章乃悉力栅断左里及大/军至高祖进攻栅贼遂大破寰宇记在县西北四)
(十里晋卢循所筑在湖左因名城基犹在县志/左蠡城在县西北五十里宋郡守黄桂所筑)

  道济城(在都昌县西北七十里相传 道济
讨/谢晦时筑城于山上即今城子山也)昌邑
  城(明统志在建昌县北六十里汉废昌邑王为海/昏侯此其处/按 (第 14b 页)
  王正妻任氏(龙州人夫殁守节同州高嵩妻刘氏/李炳妾石氏石泉蹇俊妻李氏并以)

(节/旌)王世英妻张氏(青川人夫卒二子继亡遗孙廷/用甫一岁抚之成立百有三岁)
(乃终有司表其门曰节寿同所李南山/妻柴氏龙安严某妻张氏并以节旌)梁道济妻
  杨氏(龙安人崇祯末贼将张化龙陷龙安夫妇避/乱山中皆为贼执胁使跪 道济
曰我读圣贤)
(书岂为贼屈膝耶欲犯杨杨曰尔速杀我/随夫地下足矣贼缚剐之并骂不绝口死)
 ︹本朝︺舒继 (第 71b 页)
德丨丨生轩辕)含灵(晋书左贵嫔传/丨丨握文异于)
(庶姜和畅春日操厉秋霜又桓灵宝传论夫帝王者功高宇内 道/济
丨丨宋书符瑞志体睿穷几丨丨独秀谓之圣人所以能君四)
(海而役万物宋史乐志大辂逶迤卿云纷郁佑我丨丨锡兹 (第 10a 页)
 (唐永传永为北地太守与贼数十战未/尝败北永所营处至今犹称丨丨丨也)屈贾垒(杜甫诗气劘丨丨/丨目短曹刘墙)

增多垒(礼记四郊丨丨此卿大夫之辱也注数见侵伐则丨/丨柳宗元题临川驿诗丨丨非予耻无谋终自怜)固垒
(左传乐书曰楚师轻窕丨丨而待之三日必退退而击之必获胜/焉晋书姚泓载记姚绍方阵而前以拒 道济道济
丨丨不战绍谓)
(诸将曰 (第 13a 页)
道济
众旅不多婴垒自固/者正欲旷日持久以待继援耳)婴垒(见/上)入垒(左传摄叔曰吾闻/致师者右丨丨折)
( (第 13a 页)
尾炬(梁书羊侃传侯景为尖项木驴攻城侃作丨/丨丨施铁镞以油灌之掷驴上焚之俄尽)
目光如炬(南史擅道济传 道济
见收愤怒气盛丨/丨丨丨脱帻投地曰乃坏汝万里长城)
增传炬(后汉书礼仪志持炬火送疫出端门门外驺骑丨/丨 (第 14b 页)
曹氏必/丨丨亲姻务令周给家无馀赀)惊散(晋书姚泓载记道济固垒/不战绍乃攻其西营不尅)
(遂以大众逼之 道济
率王敬沈林子等逆衡绍军将士丨丨引还/定城绍留姚鸾守险绝 (第 21b 页)
道济
粮道梁武帝诗飞鸟起离离丨丨忽)
(差池白居易诗中宵把火行人发丨丨双栖白鹭鸶贡师泰诗他/日重来须舣棹莫 (第 21b 页)
昔岁作浦里塘功/费无数而田不可成士卒丨丨或自贼杀百姓愁怨阴气盛也)
(晋书姚泓载记姚鸾遣将尹雅与 道济
司马徐琰战于潼关南/为琰所𫉬送之刘裕裕以丨丨欲杀之雅曰前活本出望外今) (第 25a 页)
得凌风翰肃肃宾丨丨生孙蕡骊山/老妓吟忆昔开元正太平儿家 长在丨丨)
天邦(储光羲哥舒大夫颂德诗/直 道济
时宪丨丨遂轻刑)
天国(明一统志丨丨山在成都府灌县西南九十里上/有融照寺青城山记青城山有八大洞此乃第 (第 37b 页)
(将军沈敞之就粹自陆道向江陵粹以 道济
行竟陵内/史与敞之及南阳太守沈道兴步骑至丨丨为晦司马)
(周超所败又又邓琬传荆州闻浓湖平议欲更遣军与 (第 15b 页)
言也容居鲁人也不/敢忘其祖 宋书武帝纪义熙十一年正月率众军丨)
(丨复加黄钺领荆州刺史司又谢晦传诏 道济
入朝授/之以众委之丨丨 魏书 马德宗附传庾楷密使自)
(结于元显说朝廷用兵已当内应元显得书大喜遣 (第 59b 页)
  平赐群公(陆复礼中和节诏赐公卿尺/诗皇恩贞百度宝尺丨丨丨) 里可量(高迈度/赋钦若)
  (伯禹圣哉为王 道济
天下爰敕大章投足/既广行地无疆彼丨之难测用度之丨丨) 仰裁成(裴度/中和) (第 26b 页)
时与朝士王劭辛德源陆开明唐
怡等情同琴瑟号为文外玄友(续/)
名高十地唐太宗为秦王时书慰什吉藏曰法师 道济
三乘名高十地方当树德净土阐教禅林岂意湛露晞
晨业风飘世长辞柰苑遽掩松门(续/)
佛法栋梁刘孝孙为惠净 (第 75b 页)
 而不遗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故神无方而易无体朱
 子曰易道之大圣人用之如此○天地之道知仁而
 已知周万物者天也 道济
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则知
 而不过矣旁行者行权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也
 既乐天理而又知天命故能无忧而其知 (第 23b 页)
       监察御史(臣/)柴潮生
  本义曰此圣人尽性之事也天地之道知仁而已
  知周万物者天也 道济
天下者地也知且仁则知
  而不过矣旁行者行权之知也不流者守正之仁 …… (第 21a 页)
  阳之道知仁是也天之知不可见而含宏光大品

  物咸亨无非知也所为周乎万物也地之仁不可
  见而坤厚载物德合无疆无非仁也所谓 道济

  下也圣人义合乎仁所知者皆济天下之道而不
  过仁合乎义所行者皆合中正之则而不流仁义
  合德 (第 22a 页)
(开用可/以不毛)
笋供 林洪曰霍如庵以方片笋和白米煮因举 济颠
曰拖油盘里煿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肰参玉版禅正
在独味谓之傍林鲜文与可守临川正煨笋午饭忽得
坡诗想见清贫 (第 15b 页)
冬复病仍服前方而愈溪南吴道济妻
年踰三十无子诊视其脉近和惟尺部觉洪滑耳问得
何病曰子宫有热血海不固尔 道济
曰然每行人道经
水则来乃喻以丹溪大补丸加山茱萸白龙骨止涩之
药以治其内再以乱发及白矾灰黄连五倍子为末 (第 31a 页)
  □金煮玉

笋取鲜嫩者以料物和薄面拖油□如黄金色甘脆可
爱旧好莫友访霍如庵延早供以笋切作方片和白米
煮粥佳甚因戏之曰此法制惜精气也 济颠
笋疏云拖
油盘内□黄金和米铛中煮白玉二者兼得之矣霍北
司贵公也乃甘山林之味异哉
  土芝丹
芋名土芝 (第 11a 页)
而忘世之不我用也吾闻之葛勾漏云周孔之道本与
偓佺安期同体而异用周孔以道济天下故捐其身偓
佺安期以 道济
身故捐天下捐身者其用大捐天下者
其用久先生乃不复梦周孔哉其于偓佺安期之所谓
久将庶几也勾漏字稚川与先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