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醫家類
釋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似鹤游大士传心逢少室南天建刹乐佳丘至今明觉山前过吊古因师起暮愁」 济颠
罗汉

#+BEGIN_VERSE
「 布袋定光之亚侣寒山拾得之同流翩翩云外孤鹤汎汎海中野鸥懒修八定 (第 0379b 页)
布袋和尚

山月未出海云忽飘。瞑目而坐归路迢迢。布袋里头
无长物。许谁胡蝶梦溪桥。 济颠
书记

毁不得。赞不得。天台出得个般僧。一似青天轰霹雳。
走京城。无处觅。业识忙忙。风流则剧。末后筋 (第 0121a 页)
斗。背翻
煅出。水连天碧。稽首 济颠。
不识不识。挟路相逢捻鼻
头。也是普州人送贼。

* 颂古

** 世尊指天地

自谓五更侵早起。谁知 (第 0121a 页)
山净慈寺住持比丘德辉。稽首师兄昌公法
座前。即晨新篁渐长绿树成阴。恭惟尊候安享禅
规倍增清福。上刹散 僧道济
到毙寺言。蒙差作盐
菜化主。醉时应允。醒却难行。避于侧室。无面回还。
特奉简板伏望慈悲。念此僧素多酒 (第 0606c 页)
症。倘觑薄面。
明日自当送上。

昌长老一见大怒曰。 道济
受某三拜。不曾化得半文
钱。便来讨钱。我寺决不用他。令侍者取笔。就简板后。
批八字云。

似此颠僧无 …… (第 0606c 页)
官长者。欢喜舍金赐钞。须休心下踌
蹰。运木担泥。且便眼前成就。轮转无休。檀那永固。
募缘化主书记僧。 道济
谨题。

写罢长老大喜。次早济公。到方丈别了长老。出门径
投万松岭来。忽听一声喝道言太尉朝回。少顷毛 …… (第 0607c 页)
 小心伏事小西堂」
#+END_VERSE


济公别了行童自回寺。却说灵隐寺。有人入白。长老
怒曰。临安府赵太守。是我故交。浼他砟去净慈寺门
外。两傍松树。破他风水。却说德辉长老。一日共济公
在方丈中。忽见侍者报曰。山门外赵太守。带百馀人。
要砍两傍松木。长老曰。如何是好。济公曰。长老休慌。
待我去见他。长老曰。这官人十分利害。汝去见他。须
用小心。济公曰。我师宽心。言讫。出山门。太守在外叫
和尚。济公向前施礼。太守曰。你便是甚么 济颠。
久闻
你善赋诗。今来见我有何话说。济公曰。闻知相公要
伐敝寺松木。有诗呈上。 …… (第 0610a 页)
上。一把采住。把济公推到厅上跪下。安抚曰。这秃驴
敢如此大胆。济公曰。贫僧是净慈寺。书记僧 济颠。

段姻缘。只有相公省得。特来计较。安抚听得。便令放
起。你若说得好。便饶你打。若说得不好。加倍重打 …… (第 0613a 页)
 说禅不用安排」
#+END_VERSE


𦘕工大笑。济公将了神子。入城。径到裱褙铺徐家。见
济公千欢万喜。道连日少会。且请坐吃三杯。济公曰。
难消。一连吃了三四十碗。大醉起身。脚高步低。撞到
清河坊。正值冯太尉过。虞候喝济公曰。你自过去。管
我怎的。渐渐太尉至近。喝道你这和尚。系是出家人。
如此无礼。济公曰。多吃了一碗。在此眠一觉。干你甚
事。管我不著。太尉大怒曰。且看管得你著否。四五个
虞候。把济公扛到府中。当厅跪下。太尉曰。你这和尚。

既入空门。须持五戒。却恣意嗜酒。醉卧街坊。是何处
僧。好好供来。济公接过纸笔供云。

南屏山。净慈寺。 书记僧道济。
幼生宦室。长习儒风。
自威音王巳前。神通三昧。至传灯佛下世。语戏辨
才。暗通三藏法。背记十车经。善绎 …… (第 0615a 页)
横张大口。终朝
撒手痴颠。万事并无一有。休笑这个规模。真乃僧
家之首。

咦  现在曾过天台  认得 济颠
面否。

宁棘庵长老念罢。鼓乐喧天。迎丧入虎跑。山门烧化。
宣石桥长老。与济公下火。手拿火把道。大众 (第 0619b 页)
听著。 济颠
(第 0619b 页)
济颠。
落托多年。喝佛骂祖。唤死如眠。是天台
山李附马之裔。得灵隐寺远瞎堂之禅。以护身符
牒为常物。一火还能 …… (第 0619b 页)

惊曰。济公临终时无僧鞋。老僧取此一双与他穿。今
巳烧化。如何又将原物还我。且拆书看书云。

愚徒 道济
稽首。焚香拜手少林大和尚座右。伏以
山遥水远。急难会面。即辰仲秋。桂子将残。黄花欲
放。城中车马人烟 …… (第 0619c 页)
 天台南岳旧家风」
#+END_VERSE


少林长老曰。济公如此来去明白。走使惊曰。小人只
道是活的却乃死了。不在话下。后五十年来。净慈寺
崩损。无人去化木植修葺。忽一日。有一范村人送木
植来。言说济书记募化来的。长老大骇。遂令监寺收
了。一寺僧人。无不感仰。后济公徒弟沈万法。升至本
寺监寺。寿年九十三岁而终。济公累累显应。书不能
尽。有诗为證云。

#+BEGIN_VERSE
「 黄金百炼费工夫
 下得工夫价自无
 若是昔年留得种
 任君千遍去耕锄」
#+END_VERSE


钱塘湖隐 济颠
禅师语录(终) (第 0620a 页)
湖隐
(第 0620b 页)
方圆叟
舍利铭 (出于北涧文集)

舍利。凡一善有常者。咸有焉。不用阇维法者。故未之
见。都人以 (第 0620b 页)
湖隐
(第 0620b 页)
方圆叟
舍利晶莹。而耸观听。未之知
也。叟天台临海李都尉文和远孙。受度于灵隐佛海
禅师。狂而疏。介而洁。著语 …… (第 0620b 页)
罪于斯人。不足以为灵。所谓道也。叟曰。
嘻亦可以祭我。逮其往也。果不下觉。举此以祭之。践
言也。叟名 道济。
(第 0620b 页)
湖隐。
(第 0620b 页)
方圆叟。
皆时人称之。嘉定 (第 0620b 页)
跋名公帖

紫溪真逸。楷法外。兼臻草圣之妙。此书。恐非得意者。

蓬居事母。以孝闻当时。 济颠
灵迹甚异。泉大道之流
也。

朴翁学诗蓬居。而青于蓝。由鄮峰悟旨之后。开口
动舌。无非歌咏本地风光。 (第 0545b 页)
坐道场。嫌佛不做。一生担片板。无地容锥。江月照松
风吹。行此 道济
斯时。敌胜还他狮子儿。

** 台州明因圭长老请

咄者漆桶。全无鼻孔。拈起本色钳锤。解钉虚空一缝。 (第 0145b 页)
耶。予乃晒之曰。如果大事巳明。食肉无碍。则于
镕铜。热铁。亦当无碍。能吞镕铜热铁者。自可食肉
矣。如 宋济颠
募装佛金。尽以其赀食酒食肉。向后
从口吐金得装佛相。是真无阂。志公食鸽。一日从
口尽吐活鸽。齐飞而去 (第 0847b 页)
酒中说。

忏悔者。事饮。作法。理饮。无生。

修證者。得法自在人。饮无迷乱。

性恶者。用事饮。如 济颠
等。用理饮。即法性真酒。耽
荒无厌。

○第三食肉戒。】

「若佛子。故食肉。一切众生肉不得食。夫食 (第 0664b 页)
泐潭禅师晓月。字公晦。得法于琅玡广照。住洪之泐
潭宝峰精舍。晚年引退于卢仙山之 道济
庵。与其徒
论楞严旨诀。依长水义疏科目。掇其要义于科文之
下。题曰标指要义。时有开士应乾。从师参学。 (第 0858b 页)
国养民。愚人出家
修道。只图圣智果报。无心忧道济物。无心忧
国养民者。必矜名谄佞而毁谮忠良。无心忧 道济
物者。必求名謟曲而诽谤正道。故以富
贵为怀者。得富贵必起侈心。以圣智为念者。 (第 1229a 页)
瞎堂。

* 疏山如本

* 华严〔秘〕(卐秘进本作权)
* 东山齐己 济颠
书记
* 尧首座
* 日本觉阿
* 上蓝了乘
* 公安慧冲
* 内翰曾开 (第 0386a 页)
道。此皆皇宋之宗臣,社稷之镇卫,而谗人倾覆,妄生国衅,天威震怒,加以极刑,并及臣门,同被孥戮。虽未知 臣道
济问,推理即事,不容独存。先帝顾托元臣翼命之佐,剿于佞邪之手,忠贞匪躬之辅,不免夷灭之诛。陛下春秋方 ……遂遣萧欣、到彦之等轻舟见袭,奸伪之甚,一至于斯。羡之及亮,或宿德元臣,姻娅皇极,或任总文武,位班三事 ,道
济职惟上将,捍域是司,皆受遇先朝,栋梁一代。臣昔因时幸,过蒙先眷,内闻政事,外经戎旅,与羡之、亮等同 ……张武之疑,入邸龙飞,非俟宋昌之议,斯乃主臣相信,天人合契,九五当阳,化形四海。羡之及亮,内赞皇猷,臣 与道
济,分翰于外,普天之下,孰曰不宜。遂蒙宠授,来镇此方,分留弟侄,以侍台省。到任以来,首尾三载,虽形在
  余与从甥孙道济,交好特至。昔寓荆州,同处一室,冬多闲暇,长共学书。余收而录之,欲以为索居之爱, 道济
因记纸末曰:舅还山之日,览此相存。阅书见其手迹,皎若平日,凄怅伤心。(《御览》七百四十九作「升之」。
撰。重编图绘宝鉴八卷。冯仙湜撰。月湖读画录一卷。王梁撰。画学钩深一卷。汪曰桢撰。苦瓜和尚画语录一卷。 释道济
撰。画诀一卷。龚贤撰。画筌一卷。笪重光撰。题画诗一卷,画跋一卷。恽格撰。雨窗漫笔一卷。王原祁撰。东庄 ……廷济撰。仪顾堂题跋十六卷,续十六卷。陆心源撰。退庵金石书画题跋二十卷。梁章钜撰。大涤子题画诗跋一卷。 释道济
撰。南田画跋一卷。恽格撰。墨井题跋一卷。吴历撰。画梅题跋一卷。查礼撰。画竹题记一卷,画梅题记一卷,画
朱筠藁书,朱圭真书,邓石如行书,宋镕行书;逸品下十六人,王时敏行及分书,朱彝尊分及行书,程京萼行书, 释道济
行书,赵青藜真及行书,钱载行书,程瑶田小真书,巴慰祖行书,汪中行书,毕涵行书,陈淮行书,姚鼐小真书,
列传二百九十一 艺术三
王时敏族侄鉴子撰孙原祁原祁曾孙宸

陈洪绶崔子忠禹之鼎余集改琦费丹旭 释道济
髡残朱耷弘仁王翚吴历杨晋黄鼎方士庶

恽格马元驭王武沈铨龚贤赵左项圣谟查士标

高其佩李世倬朱伦瀚张 ……楼,浙江乌程人。工写真,如镜取影,无不曲肖。所作士女,娟秀有神,景物布置皆潇洒,近世无出其右者。 释道济,
字石涛,明楚籓裔,自号清湘老人。题画自署或曰大涤子,或曰苦瓜和尚,或曰瞎尊者,无定称。国变后为僧,画
君子不以所能病于人,不以所不能愧人,要之成人道而已。故易知周乎万物而道济乎天下知周乎万物者极高明也。 道济
乎天下者,道中庸也。极高明,则己之所能。人有所不能道中庸,则能者知所劝勉,不能者知所愧耻,此人道所以
即奉米千斛,请受三归。永明八年卒,春秋七十有五。时有僧谦超志法达慧胜,并业禅。亦各有异迹。
法悟〈附 道济〉
按《高僧传》:法悟,齐人家,以田桑为业。有男六人,并皆成长,悟年五十丧妻,举家郁然慕道,父子七人悉 ……时行道,头陀山泽不避。虎兕有时在树下坐禅,或经日不起,以齐。永明七年卒,于山中春秋七十有九。后有沙门 道济
踵其高业,今武昌谓其所住,为头陀寺焉。
法匮〈附法楷〉
按《高僧传》:法匮,本姓阮,吴兴于潜人。少出
诸孙列拜笑而逝。
郭圣与
按《万安县志》:圣与字行中,万安人,风标清粹,萧然高寄,人交服其道素。
道济
按《万安县志》 道济,
万安人,字豫庵,补邑弟子员。善诗,复善书。著有《漪霞集》,自号文隐。
郭咸和
按《赣县志》:咸和,号
司马飞龙
按《宋书·刘粹传》:粹子道济,迁益州刺史。初有司马飞龙者,自称晋之宗室,晋末走仇池。元嘉九年,闻 道济
绥抚失和,遂自仇池入绵竹,崩动群小,得千馀人,破巴兴县,杀令王贞之。进攻阴平,阴平太守沈法兴焚城遁去。 道济
遣军击飞龙,斩之。
司马龙伸
按《宋书·刘粹传》:粹子 道济,
迁益州刺史。元嘉九年,帛氐聚奴党为盗,逼成都, 道济
遣将裴方明击破之,生擒伪骠骑将军、雍秦二州刺史司马龙伸。
司马飞燕
按《宋书·刘粹传》:元嘉十三年,
英悼太子,送至乌口黑水而还。命工塑其像于储庆寺,上与皇后幸寺安置之。海陵毁上京宫室,寺亦随毁。
完颜 道济
按《金史·熙宗二子传》:熙宗子道济,皇统三年,命为中京留守。封魏王,封其母为贤妃。初居外,至是养之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