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小學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孟子類
論語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法制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釋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楚辭類
詔令奏議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斯之矣此人不良则国人知之矣国人知之犹不自
 改则自畴昔而已然非一日之积矣所谓不良之人
 亦不知其何所指也(庆源辅氏曰人之为恶初动于 隐微
之中犹有惧人之知之心)
 (至于公然形肆于外则已无所忌惮矣然犹幸其为/人所规正刺讥而有改也今其为恶至 (第 7a 页)
 (到之地须是戒惧方无愧怍君子不待于动而应事/接物方始敬未接物之前已无非敬矣不待发言而)
 (后信实未发言之前/本来真实无非信矣)又曰夫微之显诚之不可掩如
 此(北溪陈氏曰此理虽 隐微
而甚显以阴阳之往来/屈伸皆是真实而无妄所以发见之不可掩如此) (第 14b 页)
子近学程子者也
而作中庸或问辨程子之言不少假其辨修道谓程子
养之以福修而求复之云未合子思本文之意其辨
谓以心言之则程子不若吕游杨三家之密其辨程
吕中字问答则曰圣贤之言固有发端而未竟者学者 (第 76a 页)
 述曰居其室即在阴之义出其言即鸣鹤之义千里
 之外应之即其子和之之义在阴者鸣鹤隐微之地
 也居室者君子 隐微
之地也质卿曰言之善否在居
 室而言之应违在千里此何以故盖君子之言非徒
 出乎身也出乎身者一定加乎民言 (第 5b 页)
 卦虽爻有小大及系辞其爻必告以君子之义○程
 子曰有理而后有象有象而后有数得其义则象数
 在其中矣必欲穷象之 隐微
尽数之豪忽乃寻流逐
 末术家之所尚非儒者之所务也管辂郭璞之学是
 也○理无形也故因象以明理理见乎辞矣 (第 18b 页)
以示至公此非圣人之意也古人有德行道艺正欲知
其名而举之知其人而书之独行于 隐微
之地而书之
于昭昭之表风行海流人必向化矣何糊名易书之有
此科举之法所以与古大悖也所以然者以六行无全 (第 8b 页)
  文此独言公败宋师故于取郜取防之传皆以郑
  师入而归于我以会于经且夫子作经非有意后
  之有传也文虽 隐微
必使人以意求之设谓宋之
  二邑自郑取之而归我宜若宛来归祊齐来献捷 (第 23a 页)
 不遐遗泰宁之时人心狃于泰则苟安逸而已恶能
 复深思远虑及于遐远之事哉治夫泰者当周及庶
 事虽遐远不可遗若事之 隐微
贤才之在僻陋皆遐 (第 21b 页)
 才之道两仪之德吻合无间和顺于道德也此统言
 其体也理条理也其节目之详事事物物莫不秩然
 各得其宜理于义也此析言其用也天命之谓性性
 其 隐微
难见者乎然而天地万物之理则灿然可见 (第 3a 页)
 何闽儒曰所谓辩者亦于细微之际人所易忽者明
 别之耳人知主威不可犯而不知路马不可齿知兄
 臂不可紾而不知疾行为不弟君子欲移风易俗必
 于 隐微
疑似之间区分缕析使民凛然畏惧不敢踰
 越尺寸乃可定其心志若徒曰天尊地卑君上臣下
 则古之奸雄僭逆悍然 (第 26b 页)
 既平无事可虑则必不能为深思久远之计故事之

  隐微
者人材之在下僚者未必加之意非有不遐遗
 之智则亦不能以治泰观周王巡侯甸以征弗庭归
 于宗周董正治官其 (第 4a 页)
干者正在此爻又位与上九相应正能干父之蛊者小有悔无大咎此小大非常解小大之义按易中大小皆以阴阳言小者言其 隐微
幽独之中阴之象也大者言其耳目众著之地阳之象也悔以心言咎以事言九三干父之蛊原非乐为之事其 (第 15a 页)
隐微
幽独之中委曲周旋以求盖父之愆不免于小有悔而要其所以干之者作为一出于无形耳目众著之地其父之大咎则无也此 (第 15a 页)
 其家则治国平天下何不顺之有寡妻犹言寡小君
 御犹御车御马皆治之谓也所谓事神治人两尽其
 道者如此说者曰毫发不愧于 隐微
然后近者孚故
 神罔怨恫始可以刑寡妻此论尤足以见文王
雍雍(于/容)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 (第 31a 页)
 所举者此一卦皆足以象之如初九一爻则如阳气
 之潜伏于地中日月寒暑之屈而未伸在人如王公
 贵人下至农工商贾之当 隐微
谨密在物如龙蛇之 (第 9a 页)
 张氏曰言接神人之得
 其道 孟子曰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
 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巳
  毫发不愧于 隐微
然后近者孚故神罔时怨 (第 36a 页)
典止言釐降嫔虞之事故先儒
偏重之而不知试之为历试也然则所谓观厥刑于二
女者亦岂无试之之意乎曰夫妇之间 隐微
之际正始
之道所系尤重于此可以观人而益见其贤非谓于此
可以试人而才见其实也○古次女有从行之礼不用
(第 45a 页)
 瀚无实心也以之任事安能有实绩乎夫放齐驩兜
 之举何异后世奸邪小人互相汲引者惟尧知人之
 明如日中天万象毕照片言之发洞中 隐微
不但观
 之形迹而直见其心术此其所以为大圣与
帝曰咨四岳汤汤洪水方割荡荡怀山襄陵浩浩滔天 …… (第 12b 页)
 友不至于大为奸恶非盛德其孰能之尧曰我既闻
 其名尚试之以实嫁女与舜观其仪刑二女何如盖
 人之常情或勉强于父母兄弟之间而不能掩饰于
 夫妇 隐微
之际若能正始有道则舜德益徵而四岳
 之所荐为不虚矣于是治装下嫁二女于沩水之北
 使为舜妇于虞氏之家尧 (第 15b 页)
 之则圣人一宪天而公道之感通不期然而然者有
 如此盖好恶赏罚人主之大柄令出而臣共政行而
 民信非有他故也亦自尽其心于 隐微
之地而已心
 清明则事之丛而至者有以察其几心精一则人之
 环而伺者无所投其隙以纯王之心行纯王之政何 (第 45a 页)
 以为王之病而已(集/解)盖始以姑息酿其奸欺继以猜

 疑任为耳目而又好闻悦耳之言此皆王 隐微
深锢
 之疾诗人一一为之施其针砭也以下乃言小人性
 情浮露伎俩浅薄不过盗贼之靡者耳非有心腹不
 可除 (第 47a 页)
 人各得其道也(张/子)文王上顺先公推其心以事天地
 百神无有怨恫下治室家推其道以御宗族邦国无
 有不顺(苏/氏)诗记曰毫发不愧于 隐微
然后近者孚故
 神罔怨恫始可以刑于寡妻(疏曰嫡妻惟/一故曰寡)三章言纯
 亦不已也(诗/缉)雍雍在宫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