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目錄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言教言教者即诸法也法以约人使革恶

 为善垂之训俗事有多门故云诸法尔因
 有法故得悟于 道悟
既得道诸法亦无教
 立权门国垂权法权以化俗除其恶根恶
 既已除俗归正理因正为善权法亦忘若
 执权实而 (第 009a 页)
 神凭何便动这形骸仗甚后教他语话一
 息不来后四大撇然休
   颂曰
 分明身内隐玄微 休起悭贪著境迷
 大 道悟
时真有兴 世情省后只堪悲
 莫因浊滥耽诸恶 且好清心变五衰
 神性俱无尘垢染 廓开天地显灵基 (第 011b 页)
老君悯时浇薄大道不行委迹生神以救
于世第十二以愚迷难化正道难宣降生之
时故显殊祥令人信悟第十三欲明妙 道悟
即长生故鍊金丹以劝修习今宫中有鍊丹
井并桧存焉第十四老君教人学道内外俱
修既鍊金丹又习真气今有虚无堂 (第 002b 页)
 静故圣人遗其经文以正其义施大法桥
 开其径路教化未悟令入妙门此明人皆
 自失真元故非为至道不慈者也
真常之 道悟
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真道者常存非古非今非生非灭外包天 (第 021b 页)
 能返照自觉妙中玄
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烦恼缘兴念何曾觉自心茫茫遭苦辱扰
 扰肯沉吟浪死无休息虚生直至今因而
 真道失梦想转来侵
真常之 道悟
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人若通天地俱蒙道气存藏根深固蒂灭
 魄返安魂得悟长生路须开久视门全真
 神 (第 008a 页)
 以有为有形体无为无形以空色可名体

 真空常 道悟
达元基渊明真主者其惟道
 人矣颂曰以像观真体任真真全方可
 秘黄庭九泉应我无名姓金阙须当立證
 明杳 (第 020a 页)
者亦是
天尊身所以尔者十方世界中众生心行各
异不知有鬼神故恶以化恶方便导之善劝
悟之随顺其本心渐令知 道悟
审上道为正
一者无内无外无表无里无精无粗无二亦
无三无十亦无百以行求之求之由心幽明 (第 022a 页)
   又
遇予便合认真常性月灵灵圆更方忻处茅
庵辞峻宇喜陪篱障弃高墙勤修元首三清
举远胜名魁四选场定是将来仙得做何须
求问治膏盲
   述怀藏头拆字
蟠吉髻古今希衲蒙头敦敢依爱世华增我
相观天 道悟
乌飞仪流转成玄宝脉冲和应
妙机上金花长久放今知是觉前非(拆三/字起)
   自咏 (第 020b 页)
故也已忘以明了悟之
际所知所见悉是真知真见然真见无所不
见虽见而无心妙达神识智性一相流通则
曰真常之 道悟
一也忘一也守一也乃曰真

夫乱心多故方今守一然所修之者须要旨
归契理则至妙可通失所则劳而徼矣虚妄 (第 004a 页)
脱心八曰钦命钦命者帝命浩浩广示
将来须尽伦尽性尽理尽物方不负本来一气之初天帝生育
之始然后可以入自然 道悟
大通身命与帝符性与天一读书 …… (第 3p002a 页)
精守相附形参精得道得 道悟
神神居元始若亡若存悟见真
体洞知无名贯彻五中三田皆明仙仙三宝正阳之精精即是
火所以炼金金即是水所以得 (第 3p045a 页)
自持宝藏。更向他求。一言指出。应用自由。越有大珠。
圆明通透。随方照耀。不落窠臼。

** 天皇 道悟禅师
(第 0717a 页)
五灯会元卷第七


** 青原下二世

*** 石头迁禅师法嗣

**** 荆州天皇 道悟禅师

婺州东阳张氏子。神仪挺异。幼
而生知。年十四。恳求出家。父母不听。遂损减饮膳。日
才一食。形体羸悴。 …… (第 0141b 页)
么。曰。如何明得。头曰。汝还撮得虚空么。曰。恁么则不
从。今日去也。头曰。未审汝早晚从那边来。曰。 道悟

是那边人。头曰。我早知汝来处也。曰。师何以赃诬于
人。头曰。汝身见在。曰。虽然如是。毕竟如何示于 …… (第 0141b 页)
悟同时有二人。一住荆南城西天王寺。嗣马祖。一住荆南城东天皇寺。嗣石头。其下出龙潭信者。乃马祖
下天王 道悟。
非石头下天皇 (第 0141c 页)
道悟
也。何以明之。按唐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丘玄素所
撰天王 (第 0141c 页)
道悟禅师
碑云。 (第 0141c 页)
道悟。
渚宫人。姓崔氏。子玉之后胤也。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诣
嵩山受戒。三十参石头频沐指示。曾 …… (第 0141c 页)
对。便入灭。当元和三年戊子十月十三日也。年八十二。坐六十三夏。嗣法一人。曰
崇信。即龙潭也。城东天皇 道悟禅师
者。协律郎符载撰碑。乃与景德传灯合其碑云。 (第 0141c 页)
道悟。
姓张氏。婺州东
阳人。十四出家。依明州大德祝发。二十五受戒于杭州竹林寺。初参国一。留五年。大历十一年 …… (第 0141c 页)
曰慧真。曰文赍。曰幽闲。今荆南
城东有天皇巷存焉。唐闻人归登。撰南岳让禅师碑。列法孙数人于后。有天王 道悟
名。圭峰答裴相国宗
趣状。列马祖法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权德舆撰马祖塔铭。载弟子慧海智藏等十一人。 (第 0142a 页)
道悟
其一也。又
吕夏卿张无尽著书皆称 (第 0142a 页)
道悟
嗣马祖。宗门反以为误。然佛国白续灯录。叙雪窦显为大寂九世孙。祖源
通要录中。收为马祖之嗣。达观颖以丘 (第 0142a 页)
玄素碑證之。疑信相半。盖独见丘玄素碑。而未见符载碑耳。今以
二碑参合。则应以天皇 道悟
嗣石头。以慧真.文责.幽闲嗣之。而于马祖法嗣下增入 (第 0142a 页)
道悟。
以龙潭.崇
信嗣之。始为不差误矣)


** 青原下三世

*** 天皇悟禅师法嗣

**** 澧州 (第 0142a 页)
闾丘令遗赠。寒山见使至骂曰。贼贼。遂隐
入岩石。拾得亦潜去。后不知终。

(四 子亥) 荆州城东天皇 道悟禅师。
协律郎符载
撰碑。其略云。姓张氏。婺州东阳人。十四出
家。依明州大德祝发。二十五受戒于杭州
竹林寺。 …… (第 0615a 页)
法嗣三世。曰惠
真。曰幽间。曰文贲。实元和二年四月十三
日也。

(五) 元和十三年四月十三日。天王 道悟禅师
入寂。唐正议大夫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
节度使丘玄素。撰碑云。 (第 0615a 页)
道悟
渚宫人。姓崔
氏。子玉之后胤也。年十五依长沙寺昙翥
律师出家。二十三诣嵩山受戒。三十三参
石头。频沐 …… (第 0615a 页)
无对。便入灭。寿
八十二。夏六十三。嗣法一人。曰崇信。即
龙潭也○论曰。

(寂音尊者曰。荆州天王寺 道悟禅师。
如传灯所载。
则曰 (第 0615b 页)
道悟
得法于石头。所居寺曰天皇。婺州东阳
人。姓张氏。年十四出家。依明州大德披剃。年二十
五。杭州竹林寺受 …… (第 0615b 页)
谒马大师。经二夏。乃造石头。
元和丁亥四月示寂。寿六十。腊三十五。及观达观
颖禅师所集五家宗派。则曰 道悟
嗣马祖。引唐丘玄
素所撰碑文几千言。其略曰。师号道悟。渚宫人。姓
崔氏。即子玉后胤也。年十五于长沙寺 …… (第 0615b 页)

人。然玄素所载曰。有传法一人崇信。住澧州龙潭。
南岳让禅师碑。唐闻人归登撰。列法孙数人于后。
道悟
名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
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兼禀径山。今妄以云
门临济二宗竞 …… (第 0615c 页)
山得云岩晟。晟得洞山价。价得曹山章。是为曹洞
宗。今传灯。却收云门法眼两宗。归石头下误矣。缘
同时 道悟
有两人。一曰。江陵城西天王寺 (第 0615c 页)
道悟
者。
渚宫人也。崔子玉之后。嗣马祖。元和十二年四月
十三日化。正议大夫丘玄素撰塔铭。文几千言。
其略 (第 0615c 页)
云。马祖祝曰。他日莫离旧处。故复还渚宫。
一曰。江陵城东天皇寺 道悟
者。婺州东阳人也。姓
张氏。嗣石头。元和二年丁亥化。叶律郎符载撰塔
铭。二碑所载。生缘出处甚详。但缘 …… (第 0615c 页)
士张公及吕夏卿二君子。每会议宗门中事。
尝曰。石头得药山。药山得曹洞。一宗教理行果言
说宛转。且天皇 道悟
下出个周金刚。呵风骂雨。
虽佛祖不敢婴其锋。恐自天皇处或有差误。寂音
尊者亦尝疑之云 (第 0615c 页)
道悟
似有两人。无尽居士后于达
观颖禅师处。得唐符载所撰天 (第 0615c 页)
道悟
塔记。又讨 …… (第 0615c 页)
得丘玄素所作天王 道悟
塔记。赍以遍示诸方曰。
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示处作用杀
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證之。朗然明 (第 0616a 页)
颐方口。长六尺五
寸其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
灵之耳目。固必有殊相奇表与。殆十岁依
崇福寺 道悟禅师
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
丘。隶安国寺。具威仪于西明照律师。禀持
犯于崇福寺升律师。传涅槃唯识大义于
(第 0634a 页)
颐方口。长六尺五寸。其
音如钟。夫将欲荷如来之菩提凿生灵之
耳目。固必有殊祥奇表欤。始十岁依崇福
道悟禅师
为沙弥。十七正度为比丘。隶
安国寺。受具于西明寺照律师。学毗尼于崇
福寺升律师。传唯识于安国寺素法师 (第 0741b 页)
七十二。
法腊四十一。高僧志闲道行峭拔文辞婉丽。
亦江左之英达。为默行录焉。

*** 唐荆州天皇寺 道悟
(崇信) (第 0769a 页)
释道悟。
姓张氏。婺州东阳人也。受天粹气
为王子。生而神俊长而谨愿。年十四金翅
始毛麒麟方角。启白尊老将求出家 (第 0769a 页)
 元和二年二月。制法师端甫掌内殿
法事仪。注录左右街僧事。僧录自甫而始(唐书旧史)
荆南城东天皇寺 道悟禅师。
唐协律郎符
载撰碑曰 (第 0831b 页)
道悟。
姓张氏。婺州东阳人。年十 …… (第 0831b 页)

每召对麟德殿论道。是年入寂。敕谥大觉禅
师。师泉州谢氏子。嗣马祖(传灯录)

荆南城西天王寺  道悟禅师。
唐正议大夫
户部侍郎平章事荆南节度使丘玄素撰师碑
曰。 (第 0831c 页)
道悟
渚宫人。姓崔氏。子玉之后胤也。年
十五依长沙寺昙翥律师出家。二十三诣嵩
山受戒。三十参石头。赖沐指示 (第 0831c 页)
.就理.入就.事理出就。事
理之外。宗门又有四藏锋之用。亲近以自治。藏锋之
用以治物。

荆州天皇寺 道悟禅师。
如传灯录所载则曰 (第 0248b 页)
道悟
得 …… (第 0248b 页)
如两人。然玄素所载曰。有传法一人崇信。住澧州
龙潭。南岳让禅师碑。唐闻人归登撰。列法孙数人于
后。有 道悟
名。圭峰答裴相国宗趣状。列马祖之嗣六
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兼禀径山。今妄以云门.
临济二宗竞者 (第 0248c 页)
善聚。愿我未来。不闻恶声。不见恶人。乃至
我今乐生极乐世界。即此中之意也。】

「但能念佛求往彼方。 道悟
无生。当来作佛。意专广度
法界众生。能运此心。定生妙刹。有斯胜解。故非愚也。」

【大经。三辈皆曰发 (第 0103c 页)
天皇和尚,嗣石头,在荆南。师讳 道悟。
未睹行状,不决终始之要。师初问石头:「离却智慧,何法示人?」
石头曰:「老僧无奴婢,离什摩?」

(第 115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