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書類
詩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政書類
詔令奏議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清代道教文獻
(于是可见邹季友按此篇祖伊之言危迫之甚必在周/师既渡河之后若文王时必 无殷
之既丧不无戮于尔)
(邦之语篇次不/当在微子之前)音释经(丧去/声)(以语去声/与去声)
  微 (第 51a 页)
  (北太行鄙谓都鄙近岳之地粤/音越复音覆諴音咸其为去声)
惟二月既望越六日乙未王朝步自周则至于丰(日月/相望)
(谓之望既望十六日也乙未二十一日也周镐京也去/丰二十五里文王庙在焉成王至丰以宅洛之事告庙)
(也/)惟太保先周公相宅越若来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
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则经营(成王在丰/使召公先)
(周公行相视洛邑越若者𤼵语辞朏孟康曰月出也三/日明生之名戊申三月五日也卜宅者用龟卜宅都之)
(地既得吉卜则经营规度其/城郭宗庙郊社朝市之位)音释经(先先见反相去声/朏敷尾反人滂旆)

(反戊音/茂下同)(度达各反/朝驰遥反)越三日庚戌太保乃以庶殷攻位
于洛汭越五日甲寅位成 (无殷
殷之众庶也意是时殷/民已迁于洛矣自戊申至庚)
(戌太保乃以殷之众庶攻治其祖社朝市之位于洛之/汭自庚戌 (第 2a 页)
结如齐而私于齐侯曰执结以侵我齐侯从之/乃盟于琐琐即沙也许氏曰伯道堕诸侯散离盟始复)
(志此盖自是中国 无殷
会矣见此特相盟也特相盟自/齐桓以来未之有也于是再 诸侯无主盟矣是故书)
(石门以志诸侯之合书咸以志 (第 7b 页)
秋齐侯郑伯盟于咸(传齐/侯郑)
(伯盟于咸徵会于卫中襄陵许氏曰霸道隳诸侯散离/盟始复志此盖自是 国 无殷
会矣齐郑之盟叛晋也)
齐人执卫行人北宫结以侵卫齐侯卫侯盟于沙(公羊/作沙)
(泽杜氏注阳平元城县东南 (第 12a 页)
 修德之功自求多福即修德之效永言则不息矣配
 命则无间矣命则天之与我而我所以为德者德之
 本也配命则德既成而即文王矣多福则福在我而
  无殷
祸矣修德之本效二语尽之可谓简而要矣非 (第 5a 页)
  皇矣

论曰据序但言文王修德最盛而考诗则上述大伯玉
季又多言文王征伐之事盖诗人言周世德所积至文
王又著功业而德最盛也诗谓二国者毛以为夏殷者
非也且诗述文王何因远及夏世而终篇 无殷
事则毛
说非矣郑谓二国为纣及崇侯者崇侯是其一也纣亦
非也诗谓四国者毛以为四方郑以为密阮徂共者郑
亦非 (第 10a 页)
也春秋著其事于初隐其文于次皆不可得则末流其
可胜救哉考之周典诸侯未尝 无殷
聘世朝之法然而
有天子在不朝王室而朝诸侯意谓何哉入春秋九十
有二年未尝北面京师践土河阳天威咫尺不得不 (第 5a 页)
   右章钞(三十二部三/百四十八卷)
十种读经仪一卷(唐僧元/琬撰)无尽藏仪一卷 发戒缘起
二卷 法界僧图一卷 十不论一卷(并同/上)百愿文一
(元恽/撰)忏悔罪法一卷 礼佛仪式一卷(并元/琬撰)注戒本
二卷(唐僧道/宣撰)又疏记四卷 注羯磨二卷 又疏三卷
(僧法/砺撰)又疏记四卷 行事删补律议三卷 释门正行
忏悔仪三卷 释门立物轻重仪二卷 释门章服仪

二卷 释门归敬仪二卷 释门护法仪二卷 舍忏
悔仪一卷 轻重仪一卷 十诵私记十三卷(唐僧慧/旻撰)
僧尼行事三卷(慧旻/撰)尼众羯磨二卷 菩萨戒义疏四
卷 禅门规式一卷(僧怀/海撰) 无殷
垂诚十卷 水陆法事
仪式一卷 圆觉道埸修證仪十八卷(唐僧宗/密撰)
   右仪律(二十九部/九十二卷 (第 45b 页)
骀而不及矣遇与不遇又何疑哉呜呼见贤非难知之
难知之非难用之难用之非难特达难君人者诚以特
达为心假 无殷
宗之梦必自得说不然则虽使咎夔稷
契尽入其庭亦叶公之见龙反疑惧矣况氤氲之中乎
恍惚之际乎贞元九年予自镐 (第 42a 页)
 夏立尸而卒祭(夏礼尸有/事乃坐)殷坐尸(无事/犹坐)周坐
尸诏侑武方其礼亦然其道一也(侑音又武音 无殷
言/此亦周所因于 也)
(武当为无声之误也方犹常也告尸行节劝尸饮/食无常若孝子之为也孝子就养无方养 (第 27a 页)
  至诚泰和人少于荆南当阳山玉泉寺事神秀秀之徒
众往往讥南宗曰能大师不识一字有何所长秀曰
他得无师之智深悟上乘吾不如也且吾师五祖亲
付衣法岂徒然哉吾不能远去汝等可往曹溪质疑

师遂至韶阳随众参谒不言来处时六祖告众曰今
有盗法之人潜在此会师出礼具陈其事即誓依归
乃呈一偈祖然之寻回玉泉(同上)

  南唐

   无殷
福州人姓吴氏七岁依雪峰真觉出家年满受戒
游方抵筠阳谒九峰峰许入室初住禾山大智院学
徒济济述垂戒十篇江 (第 8b 页)
  至三百四十五斤之多似难定经制垂永久也合
  无仍遵旧例照票行盐按盐徵税盖蜀省当兵燹
  之馀地方 无殷
实之商不能骤行大引是以照旧
  暂行小票以八百八十六万四千有零之盐徵税
  银六千三十六两有零之数为 (第 28a 页)
招商亦不过令其承办至运脚仍须取给于官是
官运商运名虽异而实同且以官加之价而令商居
其名殊觉非体川省并 无殷
商恐其中转不无藉以
牟利何如官为明增价值俾小民知恩出自上踊跃
乐从乎著桂林即速据实覆奏 (第 21a 页)
  恩出自上踊跃乐从(臣)再四思维通盘合计现在各路
所用民夫不下数万今若官为加价势必三路军
粮全行照办以数万人之众按站加添所费实浮
于啇运查该啇等承领运值凡一切无业之人均
可雇觅设有逃失亦惟该啇等自行弥补非若各

州县之必需派拨有业粮民者可比且啇运之夫
并无口粮较之官运之按日支给米粮者亦为莭
省虽川省并 无殷
实之啇因脚价足敷雇觅俱愿
承充第该啇领价雇夫若复从中剋扣实非仰体

  皇上加惠闾阎之意(臣)分饬地 (第 10a 页)
      李冠
    彭利用
  卷三十三
   南唐十九(列传/)
    僧休复       僧无殷
    
僧缘德      木平和尚 (第 25a 页)
库全书
 十国春秋卷三十三
             检讨吴任臣撰
南唐十九
 列传
  僧休复   僧无殷  
僧缘德  木平和尚
  僧应之  僧文益  僧深   僧慧朗
  僧智明  行因禅师 僧清禀  僧行 …… (第 1a 页)
  僧玄寂  小长老
僧休复北海王氏子也幼出家十九纳戒烈祖创清凉
道场延居之保大元年十月朔致书辞元宗取三日夜
子时入灭元宗令本院至时击钟及期众集休复端坐
警众曰无弃光影语绝而逝时元宗闻钟声登高台遥
礼深加哀慕收舍利建塔焉 僧无殷
福州人俗姓吴氏七岁从雪峰出家后往吉州 (第 1b 页)
禾山学徒云集元宗召而问曰师从何处来 无殷
曰禾
山来曰山在甚处 (第 2a 页)
无殷
曰人来朝凤阙山岳不曾移元
宗重之诏居东都祥光院复乞入山以翠岩栖止焉建
隆元年卒谥法性禅师
僧缘德临安 (第 2a 页)
 方曰弥勒为甚么却遣见文殊师曰道广无涯逄人

 不尽至唐大顺正月初告众曰吾本约住此十年今
 化事既毕当即行矣斋毕声钟端坐长往谥元贞禅
 师 禾山 无殷禅师
从雪峰出家依之后具谒九峰
 许以入室南唐李主昪召见特蒙礼遇嗣主璟赐号
 澄源命居洪州翠岩时上蓝亦虚其 (第 17a 页)
不畏不仁或不安不便诚须矫过必任仗贤而前此使
辇下 无殷
鉴事皆制时务欲总权小有举于毫发大莫
振于纲领本命条举却用烦苛永言所期岂云自弊今
既各膺重寄允于通才以 (第 14b 页)
结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
圣人极有刑法而死无螫毒故奸人服发矢中的赏罚
当符故尧复生羿复立如此则上 无殷
夏之患下无比
干之祸君高枕而臣乐业道蔽天地德极万世矣
五蠹篇 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 (第 44b 页)
司空府欲复更太尉府时公赵熹也西曹掾安众/郑均素好名节以为朝廷新造北宫整饬宫寺旱魃为)
(虐民不堪命曾 无殷
汤六事周宣云汉之辞今府本馆/陶公主第舍负职既少自足相容熹表陈之即听许其)
(冬临辟雍历二府见皆壮丽而 (第 3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