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四書類
書類
易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史評類
目錄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门请立
嗣君太后下令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
统庚寅威率百官诣明德门请立泰宁军节度使赟为
嗣遣 太师冯道 迎赟于徐州辛卯请太后临朝听政以
王峻为枢密使翰林学士尚书兵部侍郎范质为副使
十二月甲午朔威北伐契丹军 …… (第 4b 页)
后尊号曰昭圣皇太后戊寅汉刘崇自立于
太原(吴蜀诸国自立皆绝而不书此书与其不屈于周语在十国年谱论)已卯 冯道 为中
书令二月辛丑西州回鹘使都督来丁未契丹使尼古
察来癸丑寒食望祭于蒲池(蒲池佛寺名也)丁已尚书左丞 …… (第 5a 页)
王仁镐为
右卫大将军枢密副使夏六月大雨水秋七月契丹卢
台军使张藏英来奔九月吐浑党富达等来冬十月庚
申 冯道 为奉迎神主使十一月癸未党项使吴帖磨五
等来十二月戊申四庙神主至自西京迎之于西郊祔
于太庙壬申杀天雄军 (第 6a 页)
嗣君太后下令文武百寮六军将校议择贤明以承大
统庚寅威率百官诣明德门请立泰宁军节度使赟为
嗣遣 太师冯道 迎赟于徐州辛卯请太后临朝听政以
王峻为枢密使翰林学士尚书兵部侍郎范质为副使
十二月甲午朔威北伐契丹军 …… (第 4b 页)
后尊号曰昭圣皇太后戊寅汉刘崇自立于
太原(吴蜀诸国自立皆绝而不书此书与其不屈于周语在十国年谱论)已卯 冯道 为中
书令二月辛丑西州回鹘使都督来丁未契丹使尼古
察来癸丑寒食望祭于蒲池(蒲池佛寺名也)丁已尚书左丞 …… (第 5a 页)
王仁镐为
右卫大将军枢密副使夏六月大雨水秋七月契丹卢
台军使张藏英来奔九月吐浑党富达等来冬十月庚
申 冯道 为奉迎神主使十一月癸未党项使吴帖磨五
等来十二月戊申四庙神主至自西京迎之于西郊祔
于太庙壬申杀天雄军 (第 6a 页)
其馀假窃嗣君之礼不待讥贬而可知故皆无异辞)右监门卫大将
军魏仁浦为枢密副使二月庚戌回鹘遣使者来丁卯 冯道 为大行皇帝山陵使太常卿田敏为礼仪使兵部
尚书张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张煦为仪仗使开封少
尹权判府事王敏为 …… (第 2a 页)
禦使董希颜叛
于汉来附丙辰辽州刺史张汉超叛于汉来附辛酉取
岚宪州壬戌立卫夫人符氏为皇后取石沁州乙丑 冯道 薨庚午赦潞州流罪以下囚如太原忻州监军李 …… (第 2b 页)
立)
(符氏为皇后嫌同于不正也盖其位先定而后娶故书曰立皇后符氏文理宜然无褒贬也)封子宗
训为梁王宗谊 燕国公 戊子占城使莆诃散来已丑范
质王溥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癸
已皇帝崩于滋德殿(年三十九) (第 6b 页)
军魏仁浦为枢密副使二月庚戌回鹘遣使者来丁卯 冯道 为大行皇帝山陵使太常卿田敏为礼仪使兵部
尚书张昭为卤簿使御史中丞张煦为仪仗使开封少
尹权判府事王敏为 …… (第 2a 页)
禦使董希颜叛
于汉来附丙辰辽州刺史张汉超叛于汉来附辛酉取
岚宪州壬戌立卫夫人符氏为皇后取石沁州乙丑 冯道 薨庚午赦潞州流罪以下囚如太原忻州监军李 …… (第 2b 页)
立)
(符氏为皇后嫌同于不正也盖其位先定而后娶故书曰立皇后符氏文理宜然无褒贬也)封子宗
训为梁王宗谊 燕国公 戊子占城使莆诃散来已丑范
质王溥参知枢密院事魏仁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癸
已皇帝崩于滋德殿(年三十九) (第 6b 页)
任
赞已下皆走出定鼎门牙兵劫嘉善坊而溃从荣夫妻
匿床下从益杀之明宗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
而苏者再 冯道 率百寮入见明宗曰吾家事若此惭见
群臣君臣相顾泣下沾襟从荣二子尚幼皆从死后六
日而明宗崩
明宗兄弟皆不 (第 12a 页)
赞已下皆走出定鼎门牙兵劫嘉善坊而溃从荣夫妻
匿床下从益杀之明宗闻从荣已死悲咽几堕于榻绝
而苏者再 冯道 率百寮入见明宗曰吾家事若此惭见
群臣君臣相顾泣下沾襟从荣二子尚幼皆从死后六
日而明宗崩
明宗兄弟皆不 (第 12a 页)
追封魏王承祐次立是谓隐帝承勋为开封
尹周太祖已败汉兵于北郊隐帝遇弑太祖入京师以
谓汉大臣必相推戴及见 宰相冯道 等道殊无意太祖
不得已见道犹下拜道受太祖拜如平时徐劳之曰公
行良苦太祖意色皆沮以谓汉大臣未有推立已意 …… (第 3a 页)
承勋视起
居太后命以卧榻舁承勋出见群臣群臣视之信然乃
共奏曰徐州节度使赟高祖爱之以为子宜立为嗣乃
遣 太师冯道 率群臣迎赟道揣周太祖意不在赟谓太
祖曰公此举由衷乎太祖指天为誓道既行谓人曰吾
平生不为缪语人今缪语矣 …… (第 3b 页)
郭崇以兵七百骑卫赟崇
至宋州赟登楼问崇所以来之意崇曰澶州军变惧未
察之遣崇护卫非恶意也赟召崇崇不敢进 冯道 出与
崇语崇乃登楼见赟已而夺赟部下兵太祖以书召道
先归留其副赵上交王度奉赟入朝太后道乃先还赟
谓道曰 (第 4a 页)
尹周太祖已败汉兵于北郊隐帝遇弑太祖入京师以
谓汉大臣必相推戴及见 宰相冯道 等道殊无意太祖
不得已见道犹下拜道受太祖拜如平时徐劳之曰公
行良苦太祖意色皆沮以谓汉大臣未有推立已意 …… (第 3a 页)
承勋视起
居太后命以卧榻舁承勋出见群臣群臣视之信然乃
共奏曰徐州节度使赟高祖爱之以为子宜立为嗣乃
遣 太师冯道 率群臣迎赟道揣周太祖意不在赟谓太
祖曰公此举由衷乎太祖指天为誓道既行谓人曰吾
平生不为缪语人今缪语矣 …… (第 3b 页)
郭崇以兵七百骑卫赟崇
至宋州赟登楼问崇所以来之意崇曰澶州军变惧未
察之遣崇护卫非恶意也赟召崇崇不敢进 冯道 出与
崇语崇乃登楼见赟已而夺赟部下兵太祖以书召道
先归留其副赵上交王度奉赟入朝太后道乃先还赟
谓道曰 (第 4a 页)
皇子在者皆不封六年北复
三关遇疾还京师六月癸未皇子宗训特进左卫上将
军封梁王而宗让亦拜左骁卫上将军封 燕国公 后十
日而世宗崩梁王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宗让更
名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皆前未封爵遂拜熙谨右武
卫大将 (第 5a 页)
三关遇疾还京师六月癸未皇子宗训特进左卫上将
军封梁王而宗让亦拜左骁卫上将军封 燕国公 后十
日而世宗崩梁王即位是为恭皇帝其年八月宗让更
名熙让封曹王熙谨熙诲皆前未封爵遂拜熙谨右武
卫大将 (第 5a 页)
程辞不能其后战胡柳掌书记
王诚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
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卮属巡官 冯道 程位在道 …… (第 4a 页)
人而谗夫巧沮忌害其能若舍琪而相恊如弃
苏合之丸而取蜣螂之转也重诲笑而止然重诲终以
循言为信居月馀恊与 冯道 皆拜相恊在相位数年人
多嗤其所为然圜与重诲交恶自恊始故时使臣出四
方皆自户部给劵重诲奏请自内出圜以故 …… (第 8b 页)
使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
称旨孔循教重诲求儒者置之左右而两人皆不知唐
故事于是置端明殿学士以 冯道 及凤为之凤好直言
而性刚强素与任圜善自圜为相颇荐进之初端明殿
学士班在翰林学士下而结衔又在官下明年凤 …… (第 10a 页)
郊前斋一日群臣习仪于殿廷 宰相冯道 赵凤河南尹
秦王从荣枢密使安重诲候班于月华门外希甫与两
省班先入道等坐廊下不起既出希甫召堂头直省朝 …… (第 18a 页)
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
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已而秦王果败死唐
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 冯道 曰元帅判官任赞与秦王
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
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 (第 19a 页)
王诚殁于阵庄宗还军太原置酒谓监军张承业曰吾
以卮酒辟一书记于坐因举卮属巡官 冯道 程位在道 …… (第 4a 页)
人而谗夫巧沮忌害其能若舍琪而相恊如弃
苏合之丸而取蜣螂之转也重诲笑而止然重诲终以
循言为信居月馀恊与 冯道 皆拜相恊在相位数年人
多嗤其所为然圜与重诲交恶自恊始故时使臣出四
方皆自户部给劵重诲奏请自内出圜以故 …… (第 8b 页)
使安重诲读之重诲亦不知书奏读多不
称旨孔循教重诲求儒者置之左右而两人皆不知唐
故事于是置端明殿学士以 冯道 及凤为之凤好直言
而性刚强素与任圜善自圜为相颇荐进之初端明殿
学士班在翰林学士下而结衔又在官下明年凤 …… (第 10a 页)
郊前斋一日群臣习仪于殿廷 宰相冯道 赵凤河南尹
秦王从荣枢密使安重诲候班于月华门外希甫与两
省班先入道等坐廊下不起既出希甫召堂头直省朝 …… (第 18a 页)
秦王恶之后戒左右赞来不得通赞亦不往月
一至府而已退则杜门不交人事已而秦王果败死唐
大臣议王属官当坐者 冯道 曰元帅判官任赞与秦王
非素好而在职不逾月詹事王居敏及刘赞皆以正直
为王所恶河南府判官司徒诩病告家居久 (第 19a 页)
五代史卷五十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三十八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也父丰为乐营将峻少以善
歌事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巳下魏博筠弃相州走归
京师租庸使赵岩过筠家筠命峻歌佐酒岩见而悦之
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遗岩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
间久之事三司使张延朗延朗不甚爱之晋高祖灭唐
杀延朗是时汉高祖从晋起兵因悉以延朗赀产赐之
峻因得事汉高祖高祖镇河东峻为客将高祖即位拜
峻客省使汉遣郭从义讨赵思绾以峻监其军累迁宣
徽北院使周太祖镇天雄军峻为监军汉隐帝已杀大
臣史弘肇等又遣人杀周太祖及峻等峻等遂与太祖
举兵犯京师太祖监国以汉太后命拜峻等枢密太祖
将兵北出至澶州返军向京师是时太祖巳遣 冯道 迎 …… (第 1b 页)
峻争
不已是时寒食假太祖曰俟假开当为卿行峻乃退太
祖遂不能忍明日御便殿召百官皆入即幽峻于别所
太祖见 冯道 泣曰峻凌朕不能忍即贬商州司马卒于
贬所峻已被黜太祖以峻监修国史意其所书不实因
召史官取日历读之史官以 (第 4a 页)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三十八
王峻字秀峰相州安阳人也父丰为乐营将峻少以善
歌事梁节度使张筠唐庄宗巳下魏博筠弃相州走归
京师租庸使赵岩过筠家筠命峻歌佐酒岩见而悦之
是时岩方用事筠因以峻遗岩梁亡岩族诛峻流落民
间久之事三司使张延朗延朗不甚爱之晋高祖灭唐
杀延朗是时汉高祖从晋起兵因悉以延朗赀产赐之
峻因得事汉高祖高祖镇河东峻为客将高祖即位拜
峻客省使汉遣郭从义讨赵思绾以峻监其军累迁宣
徽北院使周太祖镇天雄军峻为监军汉隐帝已杀大
臣史弘肇等又遣人杀周太祖及峻等峻等遂与太祖
举兵犯京师太祖监国以汉太后命拜峻等枢密太祖
将兵北出至澶州返军向京师是时太祖巳遣 冯道 迎 …… (第 1b 页)
峻争
不已是时寒食假太祖曰俟假开当为卿行峻乃退太
祖遂不能忍明日御便殿召百官皆入即幽峻于别所
太祖见 冯道 泣曰峻凌朕不能忍即贬商州司马卒于
贬所峻已被黜太祖以峻监修国史意其所书不实因
召史官取日历读之史官以 (第 4a 页)
五代史卷五十四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四十二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
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
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
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 冯道长乐老 叙 …… (第 1a 页)
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
之风宜少知愧哉 冯道 字 (第 2b 页)
可道 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
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为巡官以其文学
荐之晋王为河东节度掌书 (第 2b 页)
记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充 翰林学士道 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
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巳所 …… (第 2b 页)
京师孔循劝道少留以待道曰吾奉诏赴阙
岂可自留乃疾趋至京师庄宗遇弑明宗即位雅知道
所为问安重诲曰先帝时 冯道 何在重诲曰为学士也 …… (第 3a 页)
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
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 燕国公 罢为匡国军节度
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
师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 …… (第 4b 页)
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 中书令道 少能矫行以取
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 …… (第 5a 页)
缓之终不以晋汉之
亡责道也然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当是时天
下大乱外患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 长乐
老 著书数百言陈巳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
以为荣自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司长 …… (第 5b 页)
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
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 文懿 追封 (第 6b 页)
瀛王道 既卒时
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道有子吉
李琪字台秀河西燉煌人也其兄珽唐末举进士 …… (第 6b 页)
彦威在梁事不曰伪为 冯道 所駮琪为人重然诺喜称
人善少以文章知名亦以此自负既贵乃刻牙版为金
字曰前乡贡进士李琪常置之坐侧为人少 …… (第 11b 页)
难则止今大
军涉险人心易摇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中无敢言留
者明宗即位累迁兵部侍郎承旨明宗祀天南郊愚为 宰相冯道 赵凤草加恩制道鄙其辞罢为太常卿任圜
罢相乃拜愚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愚为相不治第宅借
延宾馆以居愚有疾明宗 …… (第 14a 页)
四壁萧然明宗嗟叹命以供帐物赐之潞王反兵犯京
师悯帝夜出奔明日愚与 冯道 至端门闻帝巳出而朱
弘昭冯赟皆巳死愚欲至中书候太后进止道曰潞王
巳处处张榜招安今即至矣何暇俟太后旨邪 (第 14b 页)
乃相与
出迎废帝入立罢道出镇同州以刘煦为相煦性褊急
而愚素刚介动辄违戾煦与 冯道 姻家愚数以此诮煦
两人遂相諠诟乃俱罢愚守左仆射是时兵革方兴天 …… (第 14b 页)
犯京师悯帝出奔于卫州 宰相冯道 李愚集百官于天
宫寺将出迎潞王于郊京师大恐都人藏窜百官久而
不集惟导与舍人张昭先至 (第 15b 页)
冯道 请导草笺劝进导曰
潞王入朝郊迎可也若劝进之事岂可轻议哉道曰劝
进其可巳乎导曰今天子蒙尘于外遽以大位劝 (第 15b 页)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四十二
传曰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善乎管
生之能言也礼义治人之大法廉耻立人之大节盖不
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人而如此则祸乱败
亡亦无所不至况为大臣而无所不取无所不为则天
下其有不乱国家其有不亡者乎予读 冯道长乐老 叙 …… (第 1a 页)
主人者呜呼士不自爱其身而忍耻以偷生者闻李氏
之风宜少知愧哉 冯道 字 (第 2b 页)
可道 瀛州景城人也事刘守光为参军守光败
去事宦者张承业承业监河东军以为巡官以其文学
荐之晋王为河东节度掌书 (第 2b 页)
记庄宗即位拜户部侍郎
充 翰林学士道 为人能自刻苦为俭约当晋与梁夹河
而军道居军中为一茅庵不设床席卧一束刍而巳所 …… (第 2b 页)
京师孔循劝道少留以待道曰吾奉诏赴阙
岂可自留乃疾趋至京师庄宗遇弑明宗即位雅知道
所为问安重诲曰先帝时 冯道 何在重诲曰为学士也 …… (第 3a 页)
年拜司空晋灭唐道又事晋晋高祖拜道
守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司徒兼侍中封鲁国公
高祖崩道相出帝加太尉封 燕国公 罢为匡国军节度
使徙镇威胜契丹灭晋道又事契丹朝耶律德光于京
师德光责道事晋无状道不能对又问曰何以来朝 …… (第 4b 页)
从至常山汉高祖立乃归汉以太师奉朝请周灭汉道
又事周周太祖拜道太师兼 中书令道 少能矫行以取
称于世及为大臣尤务持重以镇物事四姓十君益以
旧德自处然当世之士无贤愚皆仰道为元老而喜为 …… (第 5a 页)
缓之终不以晋汉之
亡责道也然道视丧君亡国亦未尝以屑意当是时天
下大乱外患交侵生民之命急于倒悬道方自号 长乐
老 著书数百言陈巳更事四姓及契丹所得阶勋官爵
以为荣自谓孝于家忠于国为子为弟为人臣为司长 …… (第 5b 页)
自高平始其击旻也鄙道不以从行以为太祖山陵使
葬毕而道卒年七十三谥曰 文懿 追封 (第 6b 页)
瀛王道 既卒时
人皆共称叹以谓与孔子同寿其喜为之称誉盖如此
道有子吉
李琪字台秀河西燉煌人也其兄珽唐末举进士 …… (第 6b 页)
彦威在梁事不曰伪为 冯道 所駮琪为人重然诺喜称
人善少以文章知名亦以此自负既贵乃刻牙版为金
字曰前乡贡进士李琪常置之坐侧为人少 …… (第 11b 页)
难则止今大
军涉险人心易摇正可斩之以徇由是军中无敢言留
者明宗即位累迁兵部侍郎承旨明宗祀天南郊愚为 宰相冯道 赵凤草加恩制道鄙其辞罢为太常卿任圜
罢相乃拜愚中书侍郎同平章事愚为相不治第宅借
延宾馆以居愚有疾明宗 …… (第 14a 页)
四壁萧然明宗嗟叹命以供帐物赐之潞王反兵犯京
师悯帝夜出奔明日愚与 冯道 至端门闻帝巳出而朱
弘昭冯赟皆巳死愚欲至中书候太后进止道曰潞王
巳处处张榜招安今即至矣何暇俟太后旨邪 (第 14b 页)
乃相与
出迎废帝入立罢道出镇同州以刘煦为相煦性褊急
而愚素刚介动辄违戾煦与 冯道 姻家愚数以此诮煦
两人遂相諠诟乃俱罢愚守左仆射是时兵革方兴天 …… (第 14b 页)
犯京师悯帝出奔于卫州 宰相冯道 李愚集百官于天
宫寺将出迎潞王于郊京师大恐都人藏窜百官久而
不集惟导与舍人张昭先至 (第 15b 页)
冯道 请导草笺劝进导曰
潞王入朝郊迎可也若劝进之事岂可轻议哉道曰劝
进其可巳乎导曰今天子蒙尘于外遽以大位劝 (第 15b 页)
往时吏幸积年之负盖而不发因以把持州县求贿赂
及煦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先
是 冯道 与煦为亲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
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煦曰此公亲家翁所
为也煦性少容恕而愚 …… (第 2a 页)
辞以祖讳蠡 冯道 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
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煦辄易曰有
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 …… (第 2b 页)
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
仆射立中丞御史下煦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
不能知是时 冯道 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
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序亦皆不能知由是 …… (第 2b 页)
章事胤孙不通世务故事多壅塞是时 冯道 罢匡国军
节度使拜司空司空自唐以来无特拜者有司不知故
事朝廷议者纷然或曰司空三公宰相职也当参与大
政 …… (第 6a 页)
龊龊无所为唐制
吏部分为三铨尚书一人曰尚书铨侍郎二人曰中铨
东铨每岁集以孟冬三旬而选尽季春之月天成中 冯
道
为相建言天下未一选人岁才数百而吏部三铨分
注虽曰故事其实徒繁而无益始诏三铨合为一而尚
书侍郎共行选事 …… (第 7b 页)
告身皆不知受命之所以然非王言所以告诏也请一
切赐之由是百官皆赐告身自岳始也 宰相冯道 世本
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
赞与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
遗下兔 …… (第 9a 页)
子孙专以门望自高为世所嫉明宗崩居俭以故事为
礼仪使居俭以祖讳蠡辞不受 宰相冯道 即徙居俭为
秘书监居俭历兵吏部侍郎尚书左丞户部尚书晋天
福四年卒年七十赠右仆射居俭拙于为生居显官衣 (第 13a 页)
及煦一切蠲除民间欢然以为德而三司吏皆沮怨先
是 冯道 与煦为亲家而同为相道罢李愚代之愚素恶
道为人凡事有稽失者必指以诮煦曰此公亲家翁所
为也煦性少容恕而愚 …… (第 2a 页)
辞以祖讳蠡 冯道 改居俭秘书监居俭怏怏失职中书
舍人李详为居俭诰词有闻名心惧之语煦辄易曰有
耻且格居俭诉曰名讳有令式予 …… (第 2b 页)
传以为笑及为仆射入朝遇雨移班廊下御史台吏引
仆射立中丞御史下煦诘吏以故事自宰相至台省皆
不能知是时 冯道 罢相为司空自隋唐以来三公无职
事不特置及道为司空问有司班序亦皆不能知由是 …… (第 2b 页)
章事胤孙不通世务故事多壅塞是时 冯道 罢匡国军
节度使拜司空司空自唐以来无特拜者有司不知故
事朝廷议者纷然或曰司空三公宰相职也当参与大
政 …… (第 6a 页)
龊龊无所为唐制
吏部分为三铨尚书一人曰尚书铨侍郎二人曰中铨
东铨每岁集以孟冬三旬而选尽季春之月天成中 冯
道
注虽曰故事其实徒繁而无益始诏三铨合为一而尚
书侍郎共行选事 …… (第 7b 页)
告身皆不知受命之所以然非王言所以告诏也请一
切赐之由是百官皆赐告身自岳始也 宰相冯道 世本
田家状貌质野朝士多笑其陋道旦入朝兵部侍郎任
赞与岳在其后道行数反顾赞问岳道反顾何为岳曰
遗下兔 …… (第 9a 页)
子孙专以门望自高为世所嫉明宗崩居俭以故事为
礼仪使居俭以祖讳蠡辞不受 宰相冯道 即徙居俭为
秘书监居俭历兵吏部侍郎尚书左丞户部尚书晋天
福四年卒年七十赠右仆射居俭拙于为生居显官衣 (第 13a 页)
铨事有能名以疾罢卒于常山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光守乱
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 冯道 道为唐庄
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
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
庄 (第 12a 页)
龙敏字欲讷幽州永清人也少仕州摄参军刘光守乱
敏避之沧州遂客于梁久不调敏素善 冯道 道为唐庄
宗从事乃潜往依之监军张承业谓道曰闻子有客可
与俱来道以敏见承业承业辟敏监军巡官使掌奏记
庄 (第 12a 页)
五代史卷五十七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四十五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
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以推官李荛掌
书记崧谓掌书吕柔曰魏王皇子天下之望书奏之职
非荛所当柔私使崧代为之以示卢质 冯道 道等皆以
为善乃以崧为兴圣宫巡官拜协律郎继岌与郭崇韬 …… (第 1a 页)
人及入京师谓人曰
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
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满荅弃镇州崧与 冯道
等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
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初汉高
祖入京师以崧 …… (第 3a 页)
人崧恚曰自古岂有不死之人然亦岂有不亡之国乎
乃自诬伏族诛崧素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善后周太
祖立台符告 宰相冯道 请诛葛延遇道以延遇数经赦
宥难之枢密使王峻闻之多台符有义乃奏诛延遇
李鏻唐宗室子也其伯父阳事唐咸通间 …… (第 4a 页)
不学无知不足以备九卿坐贬司农少卿出为
河中节度副使明宗即位以鏻故人召还累迁户部尚
书鏻意颇希大用尝谓 冯道 赵凤曰唐家故事宗室皆
为宰相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鏻虽不才尝事庄宗霸
府识今天子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人而 …… (第 5a 页)
太祖时为左散骑常侍卒赠户部尚书
王延字世美郑州长丰人也少好学尝以赋谒梁相李
琪琪为之称誉荐为即墨县令 冯道 作相与延故人召
拜左补阙迁水部员外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权知贡
举吏部尚书卢文纪与故相崔恊有隙是时协子颀 (第 12b 页)
宋 欧 阳 修 撰
杂传第四十五
李崧深州饶阳人也崧幼聪敏能文章为镇州参军唐
魏王继岌为兴圣宫使领镇州节度使以推官李荛掌
书记崧谓掌书吕柔曰魏王皇子天下之望书奏之职
非荛所当柔私使崧代为之以示卢质 冯道 道等皆以
为善乃以崧为兴圣宫巡官拜协律郎继岌与郭崇韬 …… (第 1a 页)
人及入京师谓人曰
吾破南朝得崧一人而已乃拜崧太子太师契丹北还
命崧以族俱行留之镇州其后满荅弃镇州崧与 冯道
等得还高祖素不悦崧又为怨者谮之言崧为契丹所
厚故崧遇汉权臣常惕惕为谦谨莫敢有所忤初汉高
祖入京师以崧 …… (第 3a 页)
人崧恚曰自古岂有不死之人然亦岂有不亡之国乎
乃自诬伏族诛崧素与翰林学士徐台符相善后周太
祖立台符告 宰相冯道 请诛葛延遇道以延遇数经赦
宥难之枢密使王峻闻之多台符有义乃奏诛延遇
李鏻唐宗室子也其伯父阳事唐咸通间 …… (第 4a 页)
不学无知不足以备九卿坐贬司农少卿出为
河中节度副使明宗即位以鏻故人召还累迁户部尚
书鏻意颇希大用尝谓 冯道 赵凤曰唐家故事宗室皆
为宰相今天祚中兴宜按旧典鏻虽不才尝事庄宗霸
府识今天子于藩邸论才较业何后众人而 …… (第 5a 页)
太祖时为左散骑常侍卒赠户部尚书
王延字世美郑州长丰人也少好学尝以赋谒梁相李
琪琪为之称誉荐为即墨县令 冯道 作相与延故人召
拜左补阙迁水部员外郎知制诰拜中书舍人权知贡
举吏部尚书卢文纪与故相崔恊有隙是时协子颀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