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禮類
小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震为足足以上皆身也身以外皆远也动而以顺行
 不远之复非修身而何哉能修身便为有道仁人故
 二下之而四从之
六二 休复
(之临/) (第 9a 页)
 备四德以为复非复之休美者耶未至于八月而利
 有攸往吉之道也
象曰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二何以 (第 9b 页)
休复
吉哉初为复主而天良不失元善生成
 仁者也柔顺而中正者既近之容弗下之耶
六三频复厉无咎(之明夷/)
  (第 9b 页)
 修业为本曰修身曰下仁曰从道曰自考养成德业

 然后为临为泰为壮为夬方有本领方有事业不然
 何以谓之君子哉
六二 休复

 本义柔顺中正近于初九而能下之复之休美吉之
 道也
象曰 (第 27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南轩张氏曰克己复礼为仁颜子也二去初未远能
 从初而复所以为下仁也 (第 27a 页)
 (天地之心其曰元吉吉孰大焉愚谓复小而辨于物/颜子惟察乎至善之体故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
 (尝复行否且真妄不分焉知/所复此复所以贵自知也)
  六二 休复
(变兑为临互体坤变震许慎云休息/止也从人依木人于劳暍之时得依)
(木之芘荫以息至美也故休亦有美义复 (第 68a 页)
有震之竹与/雈苇为芘荫可休之处六二得位处中最比于初上无)

(阳爻以疑其亲在初之上而附顺之有休之象大凡人/心所以不纯乎天理者祇以有所驰而未休二不能不)
(涉于阴与初之不远复异矣幸其以初为辅仁之友因/往依之用以息其劓而补其黥则二亦从此能复吉道)
(也文中子云学莫便乎近其人初九己自为复者也颜/子之克己复礼以之六二依人而复者也曾子之从事)
(吾友以之六爻皆以自复言必谓指初非或云休读如/休休有容之休阴多忌阳六二柔顺中正见一阳之复)
(其心休休焉乐与之比故曰 休复
亦通变兑有悦/而就下之义卦变临二阳同德刚方长故克 (第 68b 页)
休复)
 象传曰 (第 68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仁谓仁人指初言震本/为仁二在初上何得云)
 (下仁王肃谓下附于仁是也易六十四卦未尝言仁 (第 68b 页)
 然之理何咎之有其义当吉矣复字虽与复卦之复
 不同然复卦惟初与二言吉小畜惟初与二言复言
 吉初之复自道似不远复二之牵复似 休复休复

 其下于初牵复以其连于初也彼则于六阴已极之
 时喜阳之复生于下此则于一阴得位之时喜阳之
 复升于 …… (第 53a 页)
 远而即复所以不扺于悔元吉本义云大善而吉是
 从事上说一本作向善而吉是从心上说读者详焉
  本心呈露之初
六二 休复

 柔顺中正近于初九而能下之复之休美吉之道也 (第 126a 页)
  通曰遁贵远莫远于上九而九五能比之故曰嘉
 遁遁之美者也复贵不远初九曰不远复而六二能
 比之故曰 休复
复之美者也里仁为美亦此意欤
 似剥五
六三频复厉无咎
 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又处动极复而不固屡失屡复
  …… (第 126b 页)
 甚者爻之辞未有如此之烦而不杀者甚言迷复之
 不可也迷复与不远复相反初不远而复迷则远而
 不复敦复与频复相反敦无转易频则屡易独复与
  休复
相似休则比初独则应初也十年不克征亦七 (第 128b 页)
 安静以养微阳也月令曰是月斋戒掩身以待阴阳
 之所定 通曰安静以养微阳大象从事上说本义
 引月令从身上说其教人之意深矣
不远之复以脩身也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频复之厉义
无咎也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第 24a 页)
 大咎以此修身颜子之分矣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5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王弼曰得位居中比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
 既处中位亲仁善邻复之休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第 5a 页)
 得入道之门所谓不远复者则吾之三字符也因作
 复斋铭曰学易者必有门户复卦易之门户也入室
 者当自户始学易者当自复始 休复
之吉以下仁薛君采曰后世不务修身故亦不知
 亲贤之为务君子是以知世俗之日陵夷也
复初曰仁剥上曰果凡果必 …… (第 6b 页)
 初之仁天地从来无此造化
阳以进为复阴便当以退为复此王氏说如二乘初有
 以下乎初而无敢上乎初俾进在初退在己便象
 复
三隔二一层退不勇便象频复四初应爻象独复
 五居顺中象敦复上无退步初何由进便象迷复
复六四曰独复复惟一 …… (第 7a 页)
 俱未易几邹尔瞻曰复亨曰刚反人心之虚属阳阳
 必刚刚为果决为直遂不反则神不入神不入滔滔
 东注何虚之与有反则专而翕专而翕所谓不远复
  休复
敦复独复与先王之不省方皆刚反义也
复四中行独复四初正应一线不移中行由地中自有
 之动以成顺不缘初以能 …… (第 11b 页)
 人亦来何咎之有
复刚反此人人方萌之果核六爻便是六样有事于复

 工夫不远复无祇悔近求诸身须臾不离不适于悔
 无之不贞此几于性安一路故元吉休止息也 休复
 
如果核既已下地一下便定略无些子震撼移动故
 吉频急也连也频复连二初为一体持之以危危以
 为安故无咎中 (第 15b 页)
 者吉之至善故曰无祗悔元吉夫几者动之微吉之
 先见也颜子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无祗悔
 也故夫子赞之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六二 休复
吉象 (第 24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息也初九刚复克己复礼为仁者也六二正中在 …… (第 24b 页)
 以生中则正正则大大者仁之体仁岂外求哉在我
 而已矣初九知几知至至之者也六二不动即至于
 正中动则失正因是休矣休则吉所谓吉祥止止也
 故曰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荀卿曰学莫便于近其人
 六二之谓乎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第 25a 页)
 夫方是时时常在地中

初九不远复无袛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16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 (第 16b 页)
  (二十/九)祗悔有数音九家本作多韩训大
祗音支辞也马同音之是反韩伯祁支反云大也郑云
病也王肃作禔时支反陆云禔安也九家本作多字音
㩼几音机正义曰不远复者最处复初是始复者也既
在阳复即能从而复之是迷而不远即能复也无祗悔
元吉者韩氏云祗大也既能速复是无大悔所以大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者释不远之复也

  (三/十)二得位处中而比阳故曰下仁
六二 休复
吉得位处中最比于初上无阳爻以疑其亲
阳为仁行在初之上而附顺之下仁之谓也既处中位
亲仁善邻复之休也象曰 (第 15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正义曰
下如字王肃云下附于仁徐户嫁反
  (三十/一)频复道贵速频蹙而复故厉
六三频复厉 (第 15a 页)
 复行是自反于身也身修心正道本不远复礼为仁
 即是此道故不至于悔大善而吉初九可谓君子之
 复者也与小人之既有失而后复者不同
六二 休复
吉象 (第 9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伊川曰二虽阴/爻处中正而切) (第 9b 页)
 善之实是以纵欲妄行而悔至于不可追善用力者
 因是心而速反之使不底于悔则人欲去天理还所
 以修身也
六二 休复

 柔顺中正质能为善又近得初九而下之以取资复
 之休善吉道也
象曰 (第 26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程传曰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初复于仁二能亲 (第 26b 页)
 念初动心即知之知其不善即止不动失未远而已
 复则不至于悔矣不善之念皆止是复于元善之初
 也吉孰大焉
六二 休复

 六二虚中天良内涵比初而能下之是亲师取友以
 成其德也切磋观摩恶念潜消善心日生事不劳而 …… (第 26b 页)
 五得中故能复坤德厚故敦也以其虚明内守其中
 自觉其失而复之既复矣又积之以至于厚一复而
 不再失故无悔也初知之明五守之固常有 休复

 吉永无频复之厉矣
上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第 27b 页)
 者坤为国土之象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频复之厉义
无咎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也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迷
复之凶反君道也
 不远之复形色皆 (第 29b 页)
利牝马之贞故不远复而无祇悔也程子曰无祇悔不至于悔也

内二变兑为说故曰休初为主而二乘之阴比于阳故曰 休复
吉重变临刚浸而长二变与初为类 (第 4a 页)
休复
也虽有凶而可吉矣
(第 4a 页)
 缓微过遄复间不容发是之谓修身如或贰过惮改
 须臾不复则理欲之间有介然者而性与习远矣既
 远而后警悟不唯悔吝且多其用力亦难
六二 休复

 休美也
 初不远复而吉二以近于初而美复而有美宜其吉
 也 (第 14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初九仁人在下位而未达六二居臣位之正知初为
 仁人以身下之胥观为善于复为美是以致吉
(第 14b 页)
 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观夫子之所予

 则颜子脩身之学可知矣
六二 休复

象曰 (第 29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仁谓初九也初九有克己复礼之仁而六二能下之
 休休然其如有容以此为复吉之道也舜舍己以从 (第 29b 页)
 人禹闻善言则拜汤用人惟已改过不吝以圣人之
 盛德而能屈已以下从乎仁贤之臣其所谓 休复

 乎 (第 29b 页)
 上  震 下
   □ □ □ □ □ □
   (迷/复) (敦/复) (独/复) (频/复)  (休/复) (
不远/复)
  复之成卦震下坤上自剥而复乎乾之初也乾至
  于剥穷上反下一阳生焉所以为天地生物之心 (第 18a 页)
  在人则为本心几息而复见之端故六爻皆以人
  事言之初之不远复所以为成卦之主二之 休复

  
而言下仁者比乎初之仁以求复也三远于初而
  言频复者得补过之道则于义可以无咎也四之
  独复而言从道 …… (第 18a 页)
  是以君子贵乎修身人之一身苟有未善而能修
  身以复乎善故无祗悔祗多也言无多悔而已惟
  无多悔进德不已所以大善而吉也
六二 休复

 象曰 (第 21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止也二本震体阴居阴位守柔不动止乎中正
  故曰 (第 21a 页)
休复
非无事于复也初之修身在下得克己
  复礼为仁之道而二比之当复之时二能以已下 (第 21a 页)
  仁虽止乎中正不求复而自有不容止之理是以
   休复
而𫉬吉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三以阴居阳不中不正居动之极频动频失频失
   (第 21b 页)
 修之一身其义足以配天地生物之德也修身之道

 大矣哉夫颜子有王佐才孔子系辞以颜子配复初
 许之深也乾初为元君子修身仁及天下为元吉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20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初以一阳动于下为仁下仁而善日长伪日消心休
 然与仁为一曰 (第 20b 页)
休复
且援贤而进之无蔽贤心卒之
 德孚于上而天下被其仁 (第 20b 页)
休复
之功也故吉书曰其
 心休休焉其如有容六二之谓吉二得柔中用能屈
 巳下初 (第 20b 页)
 多也书不同文德明季长以为适所以之辞康伯侯
 果训为大郑氏训为病皆于文义不贯传义皆释云
 至然抵可训至祗非抵也安有至意哉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45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读如休休有容之休二才位俱阴柔顺中正刚之
 来复而无所竞故称 (第 45b 页)
休复
正与下仁之旨符会仁指
 阳所谓天地之心也王应麟曰复之初即乾之元乾 …… (第 45b 页)
 九繇辞矣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敦者坤土而隆其上之象六五阴之方盛然体柔顺
 故能因四之独复而附益以自托也俞氏曰二居下
 卦之中而 休复
四居五阳之中而独复五因二四之
 中自考乎已之中是已考如考中度衷之考以成训 (第 4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