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禮類
小學類
孝經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雜史類
史鈔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醫家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中觀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再为涉三而弗改灭其顶凶说文曰濒
水厓人所宾附濒蹙不前而止然则濒复者不涉也濒
蹙不前而复反谓之濒复虽无 休复
之吉亦无灭顶之
凶其所以无凶者不涉故也涉则灭其顶矣焉得无凶
乎复三虽有过中道而复故曰一为过大过上六固 (第 14a 页)
潜龙潜则深极深故能研几
六五之敦复无悔以中也四应于初故曰中行独复三
与初同体故曰频复无咎二比于初故曰 休复
吉上远
于初故曰迷复凶以心之得失言不以祸福言也至曰
有灾青曰师败曰君凶则言祸以惕之矣
子夏传曰伤害曰 (第 41a 页)
 之数也故入冬至凡涉七日而复之气应也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 休复

象曰 (第 27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复者过而能复之谓也不慎其始频过而复亦已危
 矣 (第 27b 页)
噬肤灭鼻无咎象曰噬肤灭鼻乘刚也贲贲其须象曰贲其须与上兴)
(也剥剥床以辨蔑贞凶象曰剥床以辨未有与也复 休复
吉象曰 (第 26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无妄不耕穫不菑畬则)
(利有攸往象曰不耕穫未富也颐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第 26a 页)
  复
复者阳虽孤处方盛之时阴虽众处将退之时而且震
动于下坤顺于上动而以顺行故为复也彖辞言气化

之消息爻辞言人事之得失气化以人事为转移也复
者天地阴阳之候人心善恶之机循环而不已者也微
复则天人之理几息矣在天地为冬至一阳之候在人
心为平旦之气其好恶与人相去也者几希但天地无
往而不返之时故以七日来复为期所以复而亨也人
心有失而不返之理故以十年不克为戒所以不远复
而吉迷复而凶也六爻以初阳为主不远复为元吉终
不复为最凶二五得中故一则 休复
而吉一则敦复而 …… (第 41b 页)
谓之迷也不亦宜乎 复有五等复之最初
者善也不远复是也复之始终不渝者善也敦复是也
资于人以为复者亦善也 休复
是也处流俗之中而克
自振奋者亦善也中行独复是也见之不真守之不固 (第 43a 页)
 二三四五则即就一阳而渐进渐长以驯至于乾何

 复之有后儒因文立义但见每爻有复字以为在在
 可复于二曰美其复于五曰厚其复冤哉如易义何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4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少息则如所复矣盖一既复则二自随之而进而未
 可遽也有待也夫四德于元属仁四时于春四方于 (第 4b 页)
  往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
  不省方
 初九不远复无祗悔元吉 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六二 休复
吉  (第 17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六四中行独复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六五敦复无悔  (第 17b 页)
 (不复之复○厚斋冯氏曰阳本在上之物故自下升/上曰复此言由其所复之故道也○云峰胡氏曰复)

 (字虽与复卦之复不同然复卦惟初与二言复言吉/小畜惟初与二言复言吉复自道似不远复二之牵)
 (复似 休复休复
以其下于初牵复以其连于初也彼/则于六阴已极之时喜阳之复生于下此则于一阴)
 (得位之时喜阳之/复升于 (第 37b 页)
 (善之实是以纵欲妄行而其悔至于不可追也善用/力者诚能因是心之萌而速反之使不厎于悔焉则)
 (人欲去而天理还矣此/不远之复以脩身也)
六二 休复

 传二虽阴爻处中正而切比于初志从于阳能下仁
 也复之休美者也复者复于礼也复礼则为仁初阳 (第 43b 页)
 复复于仁也二比而下之所以美而吉也本义柔顺
 中正近于初九而能下之复之休美吉之道也(哉问 休复)
 (
之吉以下仁也朱子曰初爻为仁人之体六二爻能/下之谓附下于仁者学莫便于近乎仁既得仁者而)
 (亲之资其善 (第 44a 页)
以自益则力不劳而学美矣故曰 休复/
吉○建安丘氏曰人不能皆贤亲贤则贤矣六二下)
 (仁之谓也卦惟初九一爻为阳二非阳而能下之则/阴变而阳小 …… (第 44a 页)
 (九二矣乌得而不吉哉○云峰胡氏曰遁贵远远莫/远于上九而九五能比之故嘉遁遁之美者也德贵)
 (不远初曰不远复而六二能比之故曰 休复
复之美者也里仁为美亦此意欤)
(第 44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 (第 44a 页)
 (也迷不特凶又有天灾有人眚用行师终有大败及/其国君亦凶至于十年终不能行甚言迷复之不可)
 (也迷复与不远复相反初不远而复迷则远而不复/敦复与频复相反敦无转易频则屡易独复与 休复)
 (
相似休则比初独则应初也十年不克征亦七日来/复之反乾无十坤无一阴数极于六而七则又为乾)
 (之始阳数极 …… (第 49a 页)
 (出入无疾朋来无咎皆是复之亨处其所以然者以/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故也此是气数之常自然如此)
 (若以人事言则须不远复与 休复
方吉敦复方无悔/独复亦可以免凶咎若频复则虽厉而亦可以无咎) (第 50a 页)
 (落底便是好人昏昩迷暗底便是不好人所以谓卦/有小大辞有险易大卦辞易小卦辞险即此可见○)
 (问卦有小大辞有险易阳为大阴为小观其爻之所/向而为之辞如 休复
吉底辞自是平易如困于葛藟)
 (底辞自是险曰这般处依约看也是恁地自是不曾/见得他底透只是依众说如所谓 (第 21a 页)
 君子体而用之所以修身之故学问之道无他唯知

 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
六二(阴居震中/动之正也) 休复
(柔顺中正近于初九而能下之/复之休善吉之道也仁谓初刚)
(刚复于下在人则恻隐之心仁之端也初不/远复 (第 10b 页)
二从初而复故曰下仁心仁即生矣)象曰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君子体而用之仁者天下之公善之本也初复于仁
 生道之始也二能亲而下之是以吉也
六三(以 (第 10b 页)
 之道而无咎也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天行也消长之
 道自然如此故曰天行处阴之极乱者复治往者复
 还凶者复吉危者复安天地自然之运也问六二
 复
之吉以下仁也曰初爻为仁人之体六二爻能下 (第 29b 页)
 谓附下于仁者学莫便于近乎仁既得仁者而亲之
 资其善以自益则力不劳而学美矣故曰 休复
吉上
 六迷复凶有灾眚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至
 于十年不克征这是个极不好底爻故其终如此凡
 言十 (第 30a 页)
 吉处不知戒惧自是生出吝来虽未至于凶是凶之
 道矣(吕煇录/)
问卦有小大辞有险易阳卦为大阴卦为小观其爻之
 所问而为之辞如 休复
吉底辞自是平易如困于葛
 藟底辞自是险曰这般处依约看也是恁地自是不 (第 34a 页)
  之心因复之动可以见天地之心乎
初九不远复 刚尽即复又居卦初故曰不远
无祗悔 祗者抵也复之不远故无祗于悔
元吉 为复之主善之长也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克巳复礼所以修身也
六二 休复
吉 休者美也以柔中而继刚复之美者也
 象曰 (第 74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仁谓初也
六三频复 频者数也远初而不中故屡复屡失
厉无咎 频故危复故无咎
 象曰频复之 (第 74b 页)
  复
复初爻即是剥上爻岂有阳气俱尽忽于至日便来一
阳须知上面剥下面便生生气只管积趱了去到得一
月便成了那一画故以为一阳来复○剥只不利有攸
往句复则有许多庆幸话头○复见天地之心忒是精
言是圣人特地示人处○不远复先儒谓是觉体最是
盖稍待用力去复相间便远才有不善便觉觉便复还

原体故曰不远复惟颜子足以当之○ 休复
是能从善
频复具自克意中行独复谊力极纯敦复无悔殷太甲
周成王近之○卦彖在气运上说爻在人心上说
  无 (第 23a 页)
 甚众丰卦同此
复七日来复天行(韵)也利有攸往刚长(合)
迷复凶(韵)有灾眚(合)用行师终有大败以其国君凶(合)
至于十年不克征(合)

不远之复以修身(韵) 休复
之吉以下仁(合)
频复之吉义无咎(韵)也中行独复以从道(合)也敦复无
悔中以自考(合)也迷复之凶反 (第 2a 页)
复 不远之复以修身(十七真) 休复
之吉以下仁(十七真)
也频复之厉义无咎(四十四有)也中行独复以从道(三十二皓)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 (第 17a 页)
巩耳无他事也 初邢恕
服丧贬永州丧除赴贬所舟行过京师挚与恕故相善
因以简别挚挚答简其末云为国自爱以俟 休复
持简
者问监东排岸官茹东济恕舟安在东济倾险人也数
有求于挚弗得怨之亟取挚简录其本送郑雍杨畏二
人者方 …… (第 18a 页)
简语并奏之以 休复
为复子明辟之复谓挚劝恕俟太
皇太后他日复辟也 又言挚尝馆章惇之子于府第
太皇太后怒面责挚反复曰公当一 …… (第 18b 页)
刘吕二公上眷之厚薄/知刘不及吕及知刘相欲用己为复辟事遂论刘相与)
(邢恕通简其简辞云永州佳处第往以俟 休复
(第 25b 页)
休/复
为复子明辟之复又论刘相尝馆章惇之子于家太) (第 25b 页)
即解其瑑(服虔曰瑑音卫苏林曰剑鼻/也师古曰瑑字本作彘从玉)
(从彘后转写者讹也瑑/自雕瑑字耳音篆也) 休复
辞让莽曰君嫌其贾邪遂
椎碎之自裹以进休休乃受及莽徵去欲见休休称疾
不见莽还京师岁馀哀帝崩无子而傅太后 (第 4b 页)
男多不养浚乃严其科条宽其徭课其产育者皆与
所全活者数千人转广汉太守垂惠布政百姓赖之
浚夜梦悬三刀于卧屋梁上须臾又益一刀浚惊觉意
甚恶之主簿李毅 (第 1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