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历
地图
人物
专题
唐宋文学编年地图
汉魏六朝文学编年地图
丝绸之路诗词地图
方舆胜览
历代僧传
古籍
诗文
诗文库
词谱
曲谱
类书
词汇
韵典
工具
自动笺注
简繁转换
出处与化用分析
人物
关键词
姓
字
号
谥号
封号
籍贯
类别
时段
至
朝代
任意
远古
夏朝
商朝
周朝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秦朝
汉朝
西汉
新朝
东汉
三国
晋朝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初唐
盛唐
中唐
晚唐
五代十国
宋朝
北宋
南宋
辽朝
西夏
金朝
元朝
明朝
清朝
晚清
民国
现代
当代
检索
僅包含已收録作家
人物库
126793
“僧休复” 相关资源
诗文库
3
题目
3
人物库
2
唐朝
2
古籍库
1170
经部
391
史部
129
子部
207
集部
277
道部
26
佛部
140
古籍库
易類
大易通解(清)魏荔彤
4
大易择言(清)程廷祚
3
读易大旨(清)孙奇逢
2
读易日钞(清)张烈
2
丰川易说(清)王心敬
7
合订删补大易集义粹言(清)纳喇性德
8
惠氏易说(清)惠士奇
3
日讲易经解义(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3
田间易学(清)钱澄之
2
学易初津(清)晏斯盛
2
易笺(清)陈法
3
易经通注(清)傅以渐
2
易经衷论(清)张英
2
易俟(清)乔莱
2
易图明辨(清)胡渭
3
易象大意存解(清)任陈晋
1
易翼述信(清)王又朴
9
易翼说(清)晏斯盛
1
易翼宗(清)晏斯盛
3
易原就正(清)包仪
3
易酌(清)刁包
4
御纂周易述义(清)乾隆
3
御纂周易折中(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6
仲氏易(清)毛奇龄
2
周易辨画(清)连斗山
5
周易传义合订(清)朱轼
2
周易传注(清)李塨
2
周易观彖(清)李光地
3
周易函书约存(清)胡煦
5
周易孔义集说(清)沈起元
3
周易浅释(清)潘思矩
5
周易浅述(清)陈梦雷
2
周易筮述(清)王弘撰
2
周易述(清)惠栋
7
周易通论(清)李光地
1
周易图书质疑(清)赵继序
2
周易玩辞集解(清)查慎行
2
周易洗心(清)任启运
5
周易象辞(清)黄宗炎
3
周易章句證异(清)翟均廉
2
读易纪闻(明)张献翼
1
读易述(明)潘士藻
7
读易馀言(明)崔铣
2
儿易内仪以(明)倪元璐
3
古周易订诂(明)何楷
4
像象管见(明)钱一本
3
叶八白易传(明)叶山
2
易经存疑(明)林希元
4
易经蒙引(明)蔡清
4
易象钩解(明)陈士元
2
易象正(明)黄道周
2
易像钞(明)胡居仁
4
易义古象通(明)魏浚
3
易用(明)陈祖念
2
周易辩录(明)杨爵
3
周易禅解(明)释智旭撰
2
周易传义大全(明)胡广
9
周易集注(明)来知德
5
周易玩辞困学记(明)张次仲
6
周易象旨决录(明)熊过
4
周易像象述(明)吴桂森
2
周易易简说(明)高攀龙
2
周易劄记(明)逯中立
1
大易缉说(元)王申子
4
学易记(元)李简
3
易附录纂注(元)胡一桂
4
易精蕴大义(元)解蒙
3
易学变通(元)曾贯
1
易源奥义(元)保巴
2
易纂言外翼(元)吴澄
2
周易本义集成(元)熊良辅
4
周易本义通释(元)胡炳文
5
周易参义(元)梁寅
2
周易程朱传义折衷(元)赵采
4
周易会通(元)董真卿
8
周易集传(元)龙仁夫
2
周易文诠(元)赵汸
2
周易衍义(元)胡震
5
周易爻变易缊(元)陈应润
4
诚斋易传(宋)杨万里
3
淙山读周易(宋)方实孙
2
大易粹言(宋)方闻一
3
东坡易传(宋)苏轼
3
读易详说(宋)李光
3
复斋易说(宋)赵彦肃
3
郭氏传家易说(宋)郭雍
2
汉上易传(宋)朱震
3
横渠易说(宋)张载
2
厚斋易学(宋)冯椅
8
童溪易传(宋)王宗传
3
温公易说(宋)司马光
2
文公易说(宋)朱鉴
3
吴园周易解(宋)张根
2
西溪易说(宋)李过
2
杨氏易传(宋)杨简
3
伊川易传(宋)程颐
2
易变体义(宋)都絜
3
易说(宋)司马光
3
易通(宋)赵以夫
2
易象义(宋)丁易东
3
易小传(宋)沈该
4
易翼传(宋)郑汝谐
3
用易详解(宋)李杞
3
赵氏易说(宋)赵善誉
1
周易传义附录(宋)董楷
5
周易赴爻经传训解(宋)蔡渊
2
周易集说(宋)俞琰
6
周易辑闻(宋)赵汝梅
2
周易经传集解(宋)林栗
4
周易口义(宋)胡瑗
2
周易窥馀(宋)郑刚中
2
周易玩辞(宋)项安世
2
周易新讲义(宋)耿南仲
2
周易要义(宋)魏了翁
2
周易义海撮要(宋)李衡
3
周易总义(宋)易祓
6
紫岩易传(宋)张浚
4
周易集解(唐)李鼎祚
2
周易口诀义(唐)史徵
3
五經總義類
经稗(清)郑方坤
1
七经孟子考文补遗 (日本)山井鼎
1
朱子五经语类(清)程川
3
詩類
钦定诗经传说汇纂(清)圣祖仁皇帝
1
待轩诗记(明)张次仲
4
書類
日讲书经解义(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四書類
论语全解(宋)陈祥道
1
禮類
泰泉乡礼(明)黄佐
1
小學類
易音(清)顾炎武
1
易韵(清)毛奇龄
1
孝經類
御定孝经衍义(清)世祖章皇帝特诏儒臣
1
編年類
皇清开国方略(清)梁国治
1
御定资治通鉴纲目三编(清)乾隆诏廷臣就乾隆
1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清)乾隆
4
资治通鉴后编(清)徐乾学
4
御批续资治通鉴纲目(明)成化中史臣
4
宋史全文(元)
3
通鉴续编(元)陈桱
3
皇王大纪(宋)胡宏
1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李心传
2
九朝编年备要(宋)陈均
2
续资治通鉴长编(宋)李焘
4
资治通鉴(宋)司马光
1
別史類
十国春秋(清)吴任臣
4
宋史纪事本末(明)冯琦
3
郝氏续后汉书(元)郝经
2
东都事略(宋)王称
3
通志(宋)郑樵
2
地理類
大清一统志(清)和珅
1
广东通志(清)鲁曾煜
2
广西通志(清)金鉷
1
河南通志(清)孙灏
2
江南通志(清)黄之隽
2
山西通志(清)储大文
2
陕西通志(清)沈清崖
8
浙江通志(清)沈翼机
2
蜀中广记(明)曹学佺
2
至大金陵新志(元)张铉
2
赤城志(宋)陈耆卿
1
淳熙三山志(宋)梁克家
3
方舆胜览(宋)祝穆
1
景定建康志(宋)周应合
3
六朝事迹编类(宋)张敦頣
2
故事類
文献通考(宋)马端临
5
政書類
钦定续通典(清)嵇璜
1
钦定续文献通考(清)嵇璜
1
唐会要(宋)王溥
1
紀事本末類
绎史(清)马骕
3
目錄類
经义考(清)朱彝尊
2
郡斋读书志(宋)晁公武
1
職官類
礼部志稿(明)俞汝楫
1
宋宰辅编年录(宋)徐自明
3
詔令奏議類
名臣经济录(明)黄训
1
王端毅奏议(明)王恕
1
唐大诏令集(宋)宋敏求
2
五朝名臣言行录(宋)
2
傳記類
史传三编(清)朱轼
1
名臣碑传琬琰之集(宋)杜大圭
3
入蜀记(宋)陆游
2
雜史類
鲍氏战国策注(宋)鲍彪
1
战国策校注(宋)鲍彪
1
史鈔類
两汉博闻(宋)杨侃
1
正史類
清史稿[维基](近现代)赵尔巽等撰
2
宋史[维基](元)托克托
8
新唐书[维基](宋)北宋欧阳修、宋祁、范镇、吕夏卿等
3
旧唐书[维基] (后晋)刘煦
5
類書類
宋稗类钞(清)潘永因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草木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禽虫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神异典[维基](清)陈梦雷
1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博物汇编.艺术典[维基](清)陈梦雷
6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坤舆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山川典[维基](清)陈梦雷
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方舆汇编.职方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考工典[维基](清)陈梦雷
4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戎政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经济汇编.食货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经籍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学行典[维基](清)陈梦雷
5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理学汇编.字学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乾象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历象汇编.庶徵典[维基](清)陈梦雷
3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宫闱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官常典[维基](清)陈梦雷
1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皇极典[维基](清)陈梦雷
2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人事典[维基](清)陈梦雷
1
钦定古今图书集成.明伦汇编.氏族典[维基](清)陈梦雷
3
御定分类字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御定佩文韵府(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1
御定骈字类编(清)圣祖仁皇帝
5
御定渊鉴类函(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4
御定韵府拾遗(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御定子史精华(清)圣祖仁皇帝
3
经济类编(明)冯琦
1
说略(明)顾起元
2
同姓名录(明)余寅
1
图书编(明)章潢
1
万姓统谱(明)凌迪知
1
永乐大典[维基](明)解缙
7
册府元龟(宋)王钦若
6
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宋)谢维新
2
古今姓氏书辩證(宋)邓名世
1
记纂渊海(宋)潘自牧
1
太平御览(宋)李昉
3
蒙求集注(唐)李瀚
1
藝術類
六艺之一录(清)倪涛
4
醫家類
證治准绳(明)王肯堂
1
小說家類
北梦琐言(宋)孙光宪
3
挥尘录(宋)王明清
1
茅亭客话(宋)黄休复
22
太平广记(宋)李昉
22
陶朱新录(宋)马纯
1
儒家類
御纂朱子全书(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4
榕坛问业(明)黄道周
1
黄氏日抄(宋)黄震
1
孙子集注(宋)
1
西山读书记(宋)真德秀
1
张子全书(宋)张载
2
朱子语类(宋)黎靖德
3
農家類
御定广群芳谱(清)汪灏
1
雜家類
居易录(清)王士祯
1
齐东野语(宋)周密
1
容斋随笔(宋)洪迈
1
事实类苑(宋)江少虞
2
学斋佔毕(宋)史绳祖
1
野客丛书(宋)王楙
1
術數類
天原发微(宋)鲍云龙
1
六壬大全
1
兵家類
武经总要(宋)曾公亮
1
道家類
冲虚至德真经解(宋)江遹
2
云笈七签(宋)张君房
1
釋家類
宋高僧传(宋)释赞宁
1
五灯会元(宋)释普济
1
總集類
皇清文颖(清)圣祖仁皇帝
2
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维基](清)严可均辑
2
全唐文(清)周绍良
9
御定历代赋汇(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4
御选古文渊鉴(清)康熙圣祖仁皇帝
1
粤西诗载(清)汪森
2
陈文纪(明)梅鼎祚
1
汉魏六朝百三家集(明)张溥
1
明文衡(明)程敏政
2
四六法海(明)王志坚
1
宋文纪(明)梅鼎祚
1
文章辨体汇选(明)贺复徵
1
吴都文粹续集(明)钱谷
1
新安文献志(明)程敏政
1
中州名贤文表(明)刘昌
4
元文类(元)苏天爵
4
三国志文类(宋)
1
文苑英华(宋)李昉
7
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宋)魏齐贤
1
別集類
八友轩集(清)赵普阳
1
弼云稿(清)金令行
1
槎川诗抄(清)李秉渊
1
川沙集(清)金宗德
1
存斋集(清)李徽逸
1
遁窝遗稿(清)任守干
1
而已广集(清)张混
1
耳溪集(清)洪良浩
2
艮斋集(清)田愚
2
鼓山集(清)任宪晦
2
寒洲集(清)李震相
1
鹤栖集(清)柳台佐
1
鹤塘遗稿(清)赵尚絅
1
后山集(清)李宗洙
1
花溪集(清)柳宜健
3
悔窝集(清)安重观
5
晦屏集(清)申体仁
5
济庵集(清)金宗燮
2
嘉梧藁略(清)李裕元
1
鲒埼亭集(清)全祖望撰
3
鲒埼亭集选辑(清)全谢山
1
近庵集(清)柳致德
1
敬庵遗稿(清)尹东洙
1
可庵遗稿(清)金龟柱
1
立斋集(清)宋近洙
1
立斋集(清)郑宗鲁
1
立斋遗稿(清)姜再恒
1
龙耳窝集(清)权𡋃
2
茅洲集(清)金时保
2
密庵集(清)李栽
1
俛宇集(清)郭钟锡
1
明谷集(清)崔锡鼎
1
牧斋初学集(清)钱谦益撰
14
牧斋有学集(清)钱谦益撰
4
瓶窝集(清)李衡祥
1
谦斋集(清)赵泰亿
1
秋斋集(清)赵秀三
1
榕村集(清)李光地
1
三渊集(清)金昌翕
1
沙厓集(清)闵冑显
2
石涧集(清)徐孝源
6
寿斋遗稿(清)李昆秀
1
双溪遗稿(清)李福源
1
松沙集(清)奇宇万
1
损窝遗稿(清)崔锡恒
1
太华子稿(清)南有常
2
退堂集(清)柳命天
2
退忧堂集(清)金寿兴
2
拓庵集(清)金道和
4
晚谷集(清)赵述道
1
晚求集(清)李种杞
1
文端集(清)张英
1
午亭文编(清)陈廷敬
1
西河集(清)毛奇龄
2
息山集(清)李万敷
1
夏园诗钞(清)郑芝润
1
小讷集(清)卢相稷
2
性斋集(清)许传
2
研经斋全集(清)成海应
2
颐斋遗藁(清)黄胤锡
1
逸圃集(清)朴时源
2
迂斋集(清)赵持谦
1
馀窝集(清)睦万中
1
与犹堂全书(清)丁若镛
5
御制乐善堂全集定本(清)乾隆
2
约轩集(清)宋徵殷
1
云庵集(清)朴文一
3
芝村集(清)李喜朝
2
重庵集(清)金平默
2
竹下集(清)金熤
2
白轩集(明)李景奭
2
沧洲集(明)沈之汉
3
大观斋乱稿(明)沈义
1
钓隐集(明)韩梦参
5
东岳集(明)李安讷
1
汾西集(明)朴㳽
1
高峰集(明)奇大升
1
龟岩集(明)李桢
1
寒冈集(明)郑逑
1
湖阴杂稿(明)郑士龙
2
怀麓堂集(明)李东阳
1
畸庵集(明)郑弘溟
2
霁峰集(明)高敬命
2
涧松集(明)赵任道
4
久堂集(明)朴长远
1
企斋集(明)申光汉
1
琴岩集(明)宋梦寅
1
清江集(明)李济臣
1
清阴集(明)金尚宪
1
忍斋集(明)洪暹
1
少墟集(明)冯从吾
1
升庵集(明)杨慎
1
睡隐集(明)姜沆
1
四佳集(明)徐居正
1
松谷集(明)赵复阳
2
松坡逸稿(明)朴全
1
宋学士文集(明)宋濂
2
稣斋集(明)卢守慎
1
陶隐集(明)李崇仁
1
同春堂集(明)宋浚吉
1
忘窝集(明)金荣祖
1
文宪集(明)宋濂
1
五峰集(明)李好闵
1
希庵遗稿(明)玄德升
1
溪隐遗稿(明)李廷立
1
象村稿(明)申钦
1
玄洲集(明)赵缵韩
1
学古绪言(明)娄坚
1
雪汀集(明)李忔
1
弇州四部稿(明)王世贞
1
药圃遗稿(明)李海寿
2
颐庵遗稿(明)宋寅
3
于于集(明)柳梦寅
1
愚伏集(明)郑经世
1
愿学集(明)邹元标
6
月沙集(明)李廷龟
1
震泽集(明)王鏊
1
芝川集(明)黄廷彧
1
芝峰集(明)李睟光
1
忠靖集(明)夏原吉
1
竹轩集(明)崔恒庆
1
待制集(元)柳贯
2
龟巢稿(元)谢应芳
1
陵川集(元)郝经
4
牧庵集(元)姚燧
6
秋涧集(元)王恽
1
桐江续集(元)方回
3
遗山集(金)元好问
1
东莱集(宋)吕祖谦
1
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欧阳修
1
渭南文集(宋)陆游
2
雪窦显和尚明觉大师颂古集(宋)释重显
1
詩文評類
宋诗纪事(清)厉鹗
2
诗话总龟(宋)阮阅
1
禪宗部類
北京楚林禅师语录(清)上睿
1
观涛奇禅师语录(清)大奇
1
广福山胜觉寺密印禅师语录(清)真传
2
弘觉忞禅师语录(清)显权
1
莲峰禅师语录(清)素
1
山晖禅师语录(清)璧
1
神鼎一揆禅师语录(清)元揆
1
圣箭堂述古(清)道霈
1
石霜尔瞻尊禅师语录(清)达尊
2
天岸升禅师语录(清)升
2
五灯全书(清)超永
1
五灯全书目录(清)超永
1
续指月录(清)聂先
1
远庵僼禅师语录(清)本僼
1
云叟住禅师语录(清)住
1
昭觉丈雪醉禅师语录(清)通醉
1
蔗庵范禅师语录(清)净范
2
知空蕴禅师语录(清)学蕴
1
宗鉴法林(清)集云堂
1
禅宗正脉(明)如卺
1
费隐禅师语录(明)通容
1
浮石禅师语录(明)通贤
2
教外别传(明)黎眉
4
三峰藏和尚语录(明)法藏
1
石雨禅师法檀(明)明方
1
天隐和尚语录(明)圆修
1
天隐修禅师语录(明)通琇
1
五灯严统(明)通容
1
五灯严统目录(明)通容
1
指月录(明)瞿汝稷
2
愚庵智及禅师语录 (门人)观通
1
大慧普觉禅师普说(宋)蕴闻
1
景德传灯录(宋)道原
5
联灯会要(宋)悟明
2
林泉老人评唱丹霞淳禅师颂古虚堂集(宋)子淳
1
林泉老人评唱投子青和尚颂古空谷集(宋)义青
1
五灯会元目录(宋)普济
1
祖庭事苑(宋)善卿
1
北涧居简禅师语录 (参学)大观
1
了庵清欲禅师语录 (参学)一志
3
穆庵文康禅师语录 (嗣法)清逸
1
天目明本禅师杂录
1
天如惟则禅师语录 (小师)善遇
1
中觀部類
肇论新疏游刃(宋)文才
1
論集部類
起信论疏记会阅(清)续法
1
起信论疏笔削记(宋)子璿
1
史傳部類
禅灯世谱(明)道忞
1
佛法金汤编(明)心泰
1
佛祖纲目(明)朱时恩
1
禅苑蒙求瑶林(金)志明
1
传法正宗记(宋)契嵩
2
罗湖野录(宋)晓莹
1
宗门统要正续集(宋)宗永
1
經集部類
阅经十二种(清)净挺
1
密教部類
楞严经观心定解(清)灵耀
2
楞严经贯摄(清)刘道开
2
楞严经指掌疏(清)通理
2
楞严经合辙(明)通润
2
楞严经讲录(明)乘时
1
楞严经精解评林(明)焦竑
1
楞严经秘录(明)一松
1
楞严经如说(明)钟惺
2
楞严经疏解蒙钞(明)钱谦益
8
楞严经述旨(明)陆西星
1
楞严经通议(明)德清
2
楞严经文句(明)智旭
1
楞严经正脉疏(明)真鉴
3
楞严经證疏广解(明)凌弘宪
1
楞严经直解(明)广莫
4
楞严经直指(明)函是
1
楞严经宗通(明)曾凤仪
1
楞严经纂注(明)真界
2
楞严经圆通疏(元)惟则
4
楞严经合论(宋)德洪造
1
楞严经集注(宋)思坦
2
楞严经笺(宋)惟悫
1
楞严经熏闻记(宋)仁岳
1
楞严经要解(宋)戒环
2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宋)怀远
1
首楞严义疏注经(宋)子璿
3
大佛顶如来密因修證了义诸菩萨万行首楞严经(唐)般剌蜜帝
1
大佛顶万行首楞严经会解 (唐宋)九师
1
首楞严经义海(唐)怀迪
3
律部類
佛说斋经科注(明)智旭
1
事彙部類
御录经海一滴(清)胤祯
1
御选语录(清)世宗皇帝
1
御制莲华心轮回文偈颂(宋)太宗赵炅
1
诸经要抄
1
般若部類
仁王经科疏(明)真贵
1
般若心经三注(宋)道楷
1
般若心经注(宋)道隆
1
洞真部
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元)赵道一
3
太华希夷志 张辂
1
洞神部
大明太祖高皇帝御注道德真经(明)太祖
1
正一部
卢山太平兴国宫采访真君事实(宋)叶义问
1
三洞群仙录 陈葆光
5
太清部
孙子注解
1
太平部
云山集(元)姬志真
1
清代道教文獻
雅宜集
1
續道藏
易因上下经(明)李贽
5
«
4
5
6
7
8
9
10
»
读易详说 卷五
复以修身也孔子称其不贰过韩子以为见不善之
端而能止之也与此意同
六二
休复
吉
象曰
(第 5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复卦以初九为主处群阴之中而能速复者也二虽
阴柔在上而切近于初能因之而复不忌不嫉知善
(第 5a 页)
之可从屈已以下之美之至也吉孰如之故象言
休
复
之吉以下仁也
六三频复厉无咎
(第 5a 页)
易变体义 卷五
动而坤静也以二体有震故初九潜萌而动然五阴
犹盛于其外故不远而复方动而遽复故震不足坤
有馀而全体为坤焉
六二
休复
吉
此复之临也而爻辞云尔者盖六阴既纯已为坤矣
一阳生而为复二阳长而为临复之本体一阳虽生
而其辰 ……
(第 17a 页)
者以初为复之先至而二则继之皆阳之朋而二则
下比之也智言动而仁言静知仁者之能静而与之
同志休息以待时而不干时以犯难则
休复
之义可
知矣自君子出处言之则道虽可以渐进而小人犹
盛故初九一阳为复矣姑为六阴之坤盖与知雄守 ……
(第 17b 页)
过中故曰甘临无攸利复之六二变体为临则是方
一阳之时已有二阳之义是亦先时而起矣然所以
异于甘临者以其柔顺中正退而下比乎内尔此其
所以言
休复
吉也然则初九退而为复之坤六二进
而为复之临故与二卦之本体异矣
(第 18a 页)
易图明辨 卷十
子著指玄篇八十一章言导养及还丹
之事宰相王溥亦著八十一章以笺其指抟能逆知人
意斋中有大瓢挂壁上道士贾
休复
心欲之抟已知其 ……
(第 5a 页)
意谓
休复
曰子来非有他盖欲吾瓢耳呼侍者取以与
之
(第 5b 页)
休复
大惊以为神有郭沆者少居华阴夜宿云台观
抟中夜呼令趣归沆未决有顷复曰可勿归矣明日沆
还家果中夜母暴得心
(第 5b 页)
周易爻变易缊 卷四
吏民喜见天理之复还其吉可胜言哉项羽亦能并
力灭秦不鉴暴秦之失焚咸阳悬府库所以随得而
随失至于大悔矣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24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美也仁人心也阳之失久矣一旦复还初爻如桀
之后而得汤纣之后而得武人心未定未知其为休
(第 24b 页)
美也仅能无祗悔耳至于汤武拯民水火去桀纣之
恶反夏商之政人心至此如失物之久而复得矣谓
之
休复
不亦宜乎六二变阳通卦为临临下之君以
仁为心则在下之民同归于仁传曰一日克巳复礼
天下归仁焉象曰
(第 25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者其义若此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频数也厉危厉也复之三爻阳气上升比之二爻其
(第 25a 页)
周易传义合订 卷五
(曰不知其仁二四所得有浅深故象传分别言之/○又按求仁必先体道曾子躬行实践至于真积)
(日久乃悟一贯之旨一即仁也学者体道以/修身必至于仁而后道全德备而身修矣)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6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谨按六二下比初阳复之休美者也初不远复仁/也二比初下仁也○又按休训为美者惟休乃美)
(第 6a 页)
易经通注 卷三
于善不祗于悔大善而吉之道也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秉天地之心以为身一阳为主形色皆天矣
六二
休复
吉
凡由剥入复者省察克治功力艰难六二柔顺中正
近于初九亲贤乐善以成其复复之休美吉之道也
象曰
(第 21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二岂惟因人以成事哉初为克己复礼之仁吾能下
之胜心客气融化磨砻实有深心以处此也
六三
(第 21a 页)
易义古象通 卷四
道不可离如何远得不远亦只是谨独功夫无间耳
一阳之复即是独境从道上起念独时自不放过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8b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初一阳既复二乃休养之时微茫善端容不得矫揉
造作不休息反伤其和下仁如下种之下其莳之也 ……
(第 8b 页)
阴居阳位而处动极失位故不常动极故能改人心
惟危频复是危处求安不能遽脱之意居安乃深造
之功已至若频复正在危境如日月之至违时尚多
二
休复
优游以俟自化三是助长有急遽忙迫之意
六四中行独复象曰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王辅嗣曰前后各二阴四处其中履
(第 9a 页)
周易章句證异 卷一
至古人训至者惟厎字玉篇之是反致也至也均也
平也亦未闻与祇通况厎从厂亦不从广若朱子又
谓同只古人亦无言及不知何所据也
六二
休复
吉
六三频复厉无咎
频陆德明曰亦作嚬嚬眉也郑玄作卑晁说之曰卑
(第 45b 页)
周易章句證异 卷五
郭京曰六四下有皤如二字
六五之吉有喜也
白贲无咎上得志也
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
剥床以足以灭下也
剥床以辨未有与也
剥之无咎失上下也
剥床以肤切近灾也
以宫人宠终无尤也
君子得舆民所载也小人剥庐终不可用也
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方
不远之复以脩身也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中行独复以从道也
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第 18a 页)
周易浅释 卷一
二言吉小畜惟初与二言复初之复自道似不远复
二之牵复似
休复休复
以其下于初牵复以其连于
初也彼则于六阴已极之时喜阳之复生于下此则
于一阴得位之时喜阳之复升于上也按云
(第 38a 页)
周易浅释 卷二
见人心之复颜子问仁而告以非礼勿视听言动修
身之谓也世之以复为心学而不言身者吾未见其
能复矣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62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第 62a 页)
休复
即休否之休言燠休也坤体纯阴其寒已甚一
阳初动和气上蒸二在初上受其燠休而回春向暖
阴柔自消故为
(第 62a 页)
休复
初得元吉二最近初其吉宜矣
象传明之曰以下仁初不远复则为仁人仁在二下
(第 62a 页)
读易纪闻 卷一
遍九五大君能用九四故曰休否复二下仁亦曰
休复
泰之三泰己改否之上否方倾深九仞而废井遭一折
而覆车初六小人之媒许史是已六二小人之魁石显
是已六三小人
(第 55b 页)
西溪易说 卷五
曰君子知微知彰万夫之望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
几乎有不善未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易曰不远
复无祗悔元吉
六二
休复
吉象
(第 22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善也二取初近从善而复也故吉象曰以下仁也
(第 22a 页)
东坡易传 卷三
始有复矣孔子曰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有不善未
尝不知知之未尝复行也
六二
休复
吉象曰
(第 12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休初九也以阴居阴不争之至也退而休之使复者
得信谓之
(第 12a 页)
休复
六三频复厉无咎象曰频复之厉义无咎也
以阴居阳力不得抗而中不愿故频于初九之复也
外顺而内不平者危则
(第 12a 页)
伊川易传 卷二
陆德明音支玉篇五经文字群经音辨并见衣部
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不远而复者君子所以修其身之道也学问之道无
他也唯其知不善则速改以从善而已
六二
休复
吉
二虽阴爻处中正而切比于初志从于阳能下仁也
复之休美者也复者复于礼也复礼则为仁初阳复
(第 70b 页)
复于仁也二比而下之所以美而吉也
象曰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为复之休美而吉者以其能下仁也仁者天下之公
善之本也初复于仁二能亲而下之是以吉也
六
(第 71a 页)
读易大旨 卷一
即七日得之意复其见天地之心者金汝
白曰观复可以知仁仁者天地生物之心六爻皆为仁
之事初不远复颜子当之二
休复
以友辅仁闵冉之徒
也三频复日月至四独复孟子私淑夫子以从道也五
敦复其曾子与上迷复不仁矣天地之心动后方 ……
(第 57b 页)
则
困心衡虑者也惟自此心而失之又自此心而知之自
此心而知之又自此心而改之则不远即复不至于悔
者也六二
休复
休者休而有容也二比于初虚已好善
(第 58a 页)
周易辩录 卷二
不同刚德胜者多君子之类柔德胜者或流于憸邪
而不自知矣六二有柔顺中正之德于复道固为休
美矣然言吉而不及于元比于初九则有间矣
休复
之吉亦近于初九薰其德而善焉者也否则二之立
身未可知也孔子答子贡曰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
贤者友其士之
(第 55a 页)
仁者亦此爻
休复
之义也六三阴不
中正当复之时上比六四则中行独复者也下近六
二则
(第 55b 页)
休复
下仁者也三居其间独无激劝思善之心
乎盖知或及之而仁不能守之数有所失而数有所
复质本动体动而为善则
(第 55b 页)
易翼传 易翼传 上经下
从程氏
象曰雷在地中复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后不省
方
从程氏
初九不远复无祇悔元吉象曰不远之复以修身也
从程氏
六二
休复
吉象
(第 30a 页)
休复
之吉以下仁也
从程氏 ……
(第 30a 页)
易有得失甚明而不言吉凶者不待言也象曰以从
道也安有独能从道而其义不吉者乎
六五敦复无悔象曰敦复无悔中以自考也
翼传曰卦之主在初二比之曰
休复
四应之曰独复
(第 30b 页)
论语全解 卷八
工之于事待器然后善君子之于仁待器而后成大
夫之贤者则教我者也故事之士之仁者则辅我者
也故友之孟子言仁贤则由仁而后贤春秋传言仁
贤则以佐贤而已是贤者必仁仁者不必贤大夫以
智帅人者也故言贤士则以才者也故言仁于贤者
事之所以尊之也于仁者友之所以亲之也周公诰
康叔于大史内史言友于服休服采言事宓子贱于
五贤则事之于十一人则友之惠公于子思则事之
于颜般则友之皆此意也对而言之则事贤而友仁
通而言之贤可言友仁可言事诗曰友贤不弃易曰
休复
下仁是也子贡好与不如己者处故告之
颜渊问为邦子曰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
韶舞放郑声远佞人
(第 7b 页)
读易馀言 卷一
在上良臣袖手奸人在侧大将回戈陈蕃岳飞是已
身不免于诛胡能锡𩔖
九五大君能用九四故曰休否复二下仁亦曰
休复
然与二相应小人荧惑之祸世道反覆之几图微慎
终苞桑是系非大人其孰能之 ……
(第 20a 页)
用楚师共王丧目至于十年不克征民心离国势弱
也皆由君心迷暗所动俞疾去道俞远盖一阳君子
远处群小之下上无由下之异乎二之
休复
尔
一阳之生曰仁名义深妙求仁者可以自知矣
无妄
无妄者诚也乾交坤初以刚易柔应天而动也故贵
于当
(第 36b 页)
«
4
5
6
7
8
9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