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經解類
五經總義類
春秋類
樂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法制類
史評類
職官類
詔令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醫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宗教類
禪宗部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阿含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说十信名位故)影显示故即初品意二
举一位下亦开十信合等觉即贤首品意三举初
下即梵行品意此有三文故为三 义问 前初后中
既有二义今何合为一义答虽总别二义皆是以
初摄后亦约證文同故故合为一 (第 0159b 页)
义问 一多二义
亦皆以一摄多何不合为一义答约义少异證文
亦异故不合为一义也。
▲钞复应下约义应然故
然由前 (第 0159b 页)
举一位下亦开十信合等觉即贤首品意三举初
下即梵行品意此有三文故为三 义问 前初后中
既有二义今何合为一义答虽总别二义皆是以
初摄后亦约證文同故故合为一 (第 0159b 页)
义问 一多二义
亦皆以一摄多何不合为一义答约义少异證文
亦异故不合为一义也。
▲钞复应下约义应然故
然由前 (第 0159b 页)
仪收圆别二教馀三仪各具收四教然智者于妙
玄初亦同南中诸师唯立顿渐不定三教后方开于
不定复成秘密故有四 义问 探玄云一三藏教亦名
小乘教二通教亦名渐教三别教亦名顿教四圆教
亦名秘密教其故何耶答复是一理亦但傍义立 (第 0241b 页)
玄初亦同南中诸师唯立顿渐不定三教后方开于
不定复成秘密故有四 义问 探玄云一三藏教亦名
小乘教二通教亦名渐教三别教亦名顿教四圆教
亦名秘密教其故何耶答复是一理亦但傍义立 (第 0241b 页)
无二。而觉任自惑见名为惑耳。具如香象
问答。问。一成一切成其义何。答。可有二义。
一约人。一约位。初 义问 答云。约缘起人说。故
一人即一切人是一人。一切人即一人是一
切人。故修言亦然。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 (第 0791b 页)
问答。问。一成一切成其义何。答。可有二义。
一约人。一约位。初 义问 答云。约缘起人说。故
一人即一切人是一人。一切人即一人是一
切人。故修言亦然。一修一切修。一切修一修 (第 0791b 页)
故是
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焰非唯
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断前中
后相续取可有断 义问 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
此和合岂成断耶如一沙无油多沙亦无云何断
约罪性空故本净故谓此实教断惑必性相双明 (第 0361c 页)
故三时皆无断义若尔云何断论云如灯焰非唯
初中后前中后取故此即唯中等不可有断前中
后相续取可有断 义问 既三时单取各不成断纵
此和合岂成断耶如一沙无油多沙亦无云何断
约罪性空故本净故谓此实教断惑必性相双明 (第 0361c 页)
言唯有一乘更无馀也。】
「二以一乘至下同教中辨。」
【释曰隐显四句反上思之者应须例前问答方见
其 义问 若据次门一即三者未知彼一为显为隐
若显如何唯三若隐彼一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
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隐 (第 0191a 页)
「二以一乘至下同教中辨。」
【释曰隐显四句反上思之者应须例前问答方见
其 义问 若据次门一即三者未知彼一为显为隐
若显如何唯三若隐彼一乘机更依何法而得进
修答有四句一由即三故不待隐 (第 0191a 页)
名既中边通有四枯之名亦可
例同否故云出世亦然耶答意可了。
问有下四句分别初且约四双徵问。
初约名 义问 者此问由前而生既许枯荣之名通界
内外且如经云世间法者有字无义等复云何约内
外分别耶。
云云者应以四 (第 0380b 页)
例同否故云出世亦然耶答意可了。
问有下四句分别初且约四双徵问。
初约名 义问 者此问由前而生既许枯荣之名通界
内外且如经云世间法者有字无义等复云何约内
外分别耶。
云云者应以四 (第 0380b 页)
命
众生大善为子命大善若尽即子命断子命断则
化功亦废即父命断前言苦痛切巳犹是未死今
云必为所焚即有死 义问 上文于所烧之门安隐
得出今云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此义云何答前得
出者即是法身得出也今言若不时出即是应身 (第 0696c 页)
众生大善为子命大善若尽即子命断子命断则
化功亦废即父命断前言苦痛切巳犹是未死今
云必为所焚即有死 义问 上文于所烧之门安隐
得出今云若不时出必为所焚此义云何答前得
出者即是法身得出也今言若不时出即是应身 (第 0696c 页)
是总别。开
佛知见。双开示者取开佛中法身理别分也。故名三
果入因不合。更分有垢无垢。
言三悟者不知 义问 经中言悟。悟者知义。论家解经。
言悟者不知义。何故不同。答经言者正知义。不是不
知义。论言不知。举示 (第 0591a 页)
佛知见。双开示者取开佛中法身理别分也。故名三
果入因不合。更分有垢无垢。
言三悟者不知 义问 经中言悟。悟者知义。论家解经。
言悟者不知义。何故不同。答经言者正知义。不是不
知义。论言不知。举示 (第 0591a 页)
不可聊尔故释
之称为玄义各有收致故不同也又世人虽释名未
知立名之所从故但云释名今彰玄名之要故呼为
玄 义问 诸家章疏文前皆明翻译时事今独不明者
何答名缘一部精要之旨古今未显故须委以明之
翻译世所常谈皆所共知非 (第 0153a 页)
之称为玄义各有收致故不同也又世人虽释名未
知立名之所从故但云释名今彰玄名之要故呼为
玄 义问 诸家章疏文前皆明翻译时事今独不明者
何答名缘一部精要之旨古今未显故须委以明之
翻译世所常谈皆所共知非 (第 0153a 页)
而自致不加功用行故云自
然故经云不断而入即其义矣云云之意略尔广如
成佛玄中可寻。
次料简显成真自然 义问 意则如真不藉因故此问
也答中有喻合例喻中四义合中略明二例中具明
四义可寻有云任运七生者九品之惑润于七 …… (第 0372a 页)
即令去三止为枝叶未去是也(云云)此正当受旨之
文后更出者恐晚人加足。
此下料简释成前 义问 答两番初会昔两说初问言
慈悲者为下二事之本无则应尔有不应然今既遣
去似不仁慈不住为说似无慈悯亦可初无 …… (第 0375b 页)
缘今巳为缘不
欲伤失故须遣也以慈者远令得乐故以悲者不令
谤堕苦故此是各有其所以也。
次更释前住益之 义问 可知答中先正显其义次引
诸例显初结缘者巳作妙乐之缘不令更作极苦之
因此则幸令得智断三德大涅槃常乐之果 (第 0375c 页)
然故经云不断而入即其义矣云云之意略尔广如
成佛玄中可寻。
次料简显成真自然 义问 意则如真不藉因故此问
也答中有喻合例喻中四义合中略明二例中具明
四义可寻有云任运七生者九品之惑润于七 …… (第 0372a 页)
即令去三止为枝叶未去是也(云云)此正当受旨之
文后更出者恐晚人加足。
此下料简释成前 义问 答两番初会昔两说初问言
慈悲者为下二事之本无则应尔有不应然今既遣
去似不仁慈不住为说似无慈悯亦可初无 …… (第 0375b 页)
缘今巳为缘不
欲伤失故须遣也以慈者远令得乐故以悲者不令
谤堕苦故此是各有其所以也。
次更释前住益之 义问 可知答中先正显其义次引
诸例显初结缘者巳作妙乐之缘不令更作极苦之
因此则幸令得智断三德大涅槃常乐之果 (第 0375c 页)
者结缘之众俟其起去即令去三止为枝叶未去
是也(云云)此正当受旨之文后更出者恐晚人加足
此下料简释成前 义问 答两番初会昔两说初问言
慈悲者为下二事之本无则应尔有不应然今既遣
去似不仁慈不住为说似无慈悯亦可初无 …… (第 0427c 页)
因缘今巳为缘不
欲伤失故须遣去也以慈者远令得乐故以悲者不
令谤堕苦故此是各有其所以也次更释前住益之 义问 可知答中先正显其义次引诸例显初结缘者
巳作妙乐之缘不令更作极苦之因此则幸令得知
断三作大涅槃常乐之果 (第 0428a 页)
是也(云云)此正当受旨之文后更出者恐晚人加足
此下料简释成前 义问 答两番初会昔两说初问言
慈悲者为下二事之本无则应尔有不应然今既遣
去似不仁慈不住为说似无慈悯亦可初无 …… (第 0427c 页)
因缘今巳为缘不
欲伤失故须遣去也以慈者远令得乐故以悲者不
令谤堕苦故此是各有其所以也次更释前住益之 义问 可知答中先正显其义次引诸例显初结缘者
巳作妙乐之缘不令更作极苦之因此则幸令得知
断三作大涅槃常乐之果 (第 0428a 页)
文之下即云福乐无极人
天之乐岂无极耶经文义深不可肤受大纲如此
网目可寻。
* 初𦦨正义
法华玄 义问 曰大论三处明初𦦨约别圆皆取发真
为初𦦨通教何意取乾慧为初𦦨答别圆各逗一种
根性故用发真为初𦦨 (第 0080c 页)
天之乐岂无极耶经文义深不可肤受大纲如此
网目可寻。
* 初𦦨正义
法华玄 义问 曰大论三处明初𦦨约别圆皆取发真
为初𦦨通教何意取乾慧为初𦦨答别圆各逗一种
根性故用发真为初𦦨 (第 0080c 页)
第一义悉檀如自觉智开趣一切智皆见理也亦应合有随俗令喜世界悉
檀以益近故此中不说横竖无碍是此中意四悉檀 义问 明当辩)。】
「时一切世间主并其眷属无量百千蒙佛光
明所开觉故悉诣佛所头面礼足。」
【第五当机云 (第 0477b 页)
檀以益近故此中不说横竖无碍是此中意四悉檀 义问 明当辩)。】
「时一切世间主并其眷属无量百千蒙佛光
明所开觉故悉诣佛所头面礼足。」
【第五当机云 (第 047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