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總集類
別集類
詞曲類
詩文評類
今虽异于
古矣而道之本于人心见于日用载之圣贤之经者固
无古今也学之士顾名以求实离暗以即明孝慈脩而
道隆
明良合而朝廷安天下治举而措之耳夫何远
之有新昌刘恭礼为明伦之堂于其邑庠佥宪陈君粹
之曰是全生民之彝裨 (第 10b 页)
  端州石凤记
端北石岩中有石肖凤者二郡人因以双凤目之亦岭

外一奇观也庚戍十有一月偶以公暇载酒造焉觞既
洁座客陈冕子文氏挥手离席指顾凤处且曰近为盗
窃其一求而不获视之果然其存者昂首振羽不跱不
翥仪章奕然与凤无异因叹窃取者之不仁独秘以为
己私不与众人公之也夫凤灵物也其见其隐瞷 道隆
污盖矰缴所不能逮豢养所不能驯兹猎于匹夫匹妇
之手非以其质非耶韪其声而羸其实其弗克独完也
则宜使是石也 (第 2a 页)
   宪副吴公墓志铭

嘉靖十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致仕山西按察司副使吴
公以寿终于正寝子守诚等卜以十二年春二月二十
九日葬公于祖茔之次先期以状请瑭铭公圹中之石
瑭于公为后进公以名德爵齿为乡达尊乃折辈行与
交閒居相见教爱备至瑭虽疏懒不能日侍杖履然心
实归仰焉今公不可见矣铭又安忍辞邪公讳道宁字
世安别号继公按状公之先为浙温州之潭头人国初
徙居南京晚市父维成化初任温县教谕尝梦于黄河

中流盖楼因曰吾当于河内起家遂占籍河内焉公自
幼笃实无妄言与弟 道隆
同受学惟务穷理不尚词章
枝叶教谕公尝曰道宁为学如锤钻毡迟透终不迷也 (第 10a 页)
道隆
为学如锥钻毡即透即迷也成化丁酉中河南乡
试礼魁戊戍登进士第授盐山县知县迎教谕公以养
政馀定省教谕公每 (第 10a 页)
 郑元祐辱交于父子四十年矣乃为铭其堂铭曰

(原缺/二字)之山实系地肺山明川媚聿钟人瑞卓哉定轩
康济(原缺/二字)弗施当宋之季身跻上寿名高一世有子
有孙俱享遐龄(原缺/一字)何所闻惟其德馨德馨苾芬 (第 4b 页)
   与陈一泉外翰书
楠闻往年执事受职走马来浚县时县主尊重廉隅豪
习高其才不轻与物接明日始乘轿邸见执事之任既
数日始戒官僚从事属兴礼进贺踰年楠或因执事春
秋祭飨会食入公门于圜墙窥视则县主肃而入拱而
出周旋委蛇宾主轻重之仪罔敢坠逸与前所闻者大
异窃独不知何为而然也既而浚士大夫有所存问于
楠者私道执事盛德恭爱仁贤 道隆
而思谦行颛而体 (第 23b 页)
   送谦上人诗序
万岁报恩吴城之首刹在其宗又五大山之一也故湖
海之士多趋向之得叙于清班之列则为光宠然其班
亦不易得以叙也虽不易得苟主是山之名德业精而 道隆
量宏而望重则趋向之者皆忘其不易而必蕲亲
于座下也吾观西林行公之主是山也列兹班者必端
厚而明秀修学而有 (第 8a 页)
  元旦翰林国史院贺皇太后表(延祐三年/)
天子当阳八表奉夏时之历皇闱献岁万年称元日之
觞云气蓬莱春风宇宙(中贺/)钦惟尊号陛下德含坤育
运启泰亨推福庆以致崇日星显号溥慈仁而洽治雨
露群生阴教修而母 道隆
孝理彰而圣功远臣某等欣
逢盛旦忝缀周行玉署日和愿播思齐之美瑶图天广
永居长乐之尊
  天寿节代蒙古国 (第 8a 页)
沙朔南暨声教讫于四海盖三圣人者德盛而 道隆

深而泽溥故其所及之远如此岂若后世不务德而徒
勤兵以服远者之为哉洪惟我太祖高皇帝以圣神文
武之资应 (第 27b 页)
    荥阳公家塾广记
文靖公尹京时梁丞相适为掾属公语诸子曰梁君异
日必为辅相问何以知之曰府掾皆京官他人方拜于

庭下皆有自耻之色独适容猊自若是以知之尚书公
为闽领监司自北地市建荈以往其清谨皆类此故所
至未尝扰人其自毗陵郡归门人 宋道隆
献诗曰一芥
绝无淮甸物满船唯载惠山泉
正献公每事持重近厚然去就之际极于介洁其在朝
廷小不合便脱然无留 (第 4a 页)
   皇后册宝礼成贺皇帝表(至元元年乙亥作/)
天眷皇图侈椒宫之缛典星辉帝座享枫陛之多仪吉
礼庆成令辰集福(中贺/) 道隆
熙代德契前王原易象以
正家法春秋而谨始宝章玉册肆昭名器之尊褕狄翚
衣允藉忧勤之笃日月恒久乾坤清夷(臣 (第 3a 页)
  登泰山记
吴江有沈彤者好游而迂自始冠寻泰山之胜槩于群
籍知其山为五岳宗北当京师东濒海南直河淮江西
阻太行周三千馀里叠嶂层峰以百千数高之里可五
十古帝王登封之台纪功德之碑皆在焉其神气能降
生一人而 道隆
千古其云腾能不崇朝而雨遍乎天下
登其巅不知二曜之高八荒之大且远遂神游其中者
一二十年彤雍正中客南阳而 (第 11a 页)
  成周之制凡国野之道有庐室候馆以为朝聘往来之
宿食其后为置邮为亭传为驿递所由来尚矣至国朝
尤以是为重盖使九州四海之广大穷边辅邑之远近
文书期会络绎周流如人之血脉贯通于一身诚有国
者之要务也吉安螺川驿实当江广之正途驲骑之要
会而馆宇岁久摧挠圯漏其黝垩者漫漶而不鲜其甃
甓者沮洳而不治监郡按达拉嘉议视篆之数月始命

葺而新之内则厅事完美堂房邃严棂牖虚明轩沟靓
莹使之处者可游可息无周单子客不授馆之叹焉外
则廊庑洞夷重门翚翼庭 道隆
高马厩通敞而又前植
花竹环以栏楯使之来者下马周旋无郑子产门不容
车之诮焉盖能上体朝廷优崇使臣之意故非 (第 30b 页)
寡小之足忧而凡广之以疆宇厚之以凭藉增
之以势焰皆所以滋其毒而降之罚故仁积之谓富德
胜之谓强义行之谓威 道隆
之谓盛昔之所以世大其
业而因有天下于长久者用此道也不然则其所谓一
时之大邦者其根本元气已斩然消灭久矣 …… (第 24a 页)
  拟文华殿新造九五斋恭默室成廷臣贺表(会试/)
伏以日新圣学昭龙德之正中天启宸居仰明哲之作
则大人已孚于利见良弼冀协于旁求欢洽臣民光昭
海宇臣等诚欢诚忭稽首顿首窃惟宫室之营实系国
家之重诗歌筑室书美肯堂礼谨月令之居易兆栋隆
之吉禹卑宫而民悦文作台而子来顾后王之汰无穷

而离宫之营益广未央壮丽昭俭德以何裨仁寿纷华
敝侈心于无用惟一人之立极以四海而为家动必有
成书皆可法恭惟皇帝陛下德懋重华 道隆
峻极阐孝
思于明伦之典邃帝学于敬一之箴礼举耕蚕复千年
之旷典祀分丘泽决数代之疑文爰观土木之兴每见
(第 40b 页)
  木之能生于春以其当天地闭塞万物藏蛰之时乃能

收华反实聚其秀而纳之根及其天地变化雷雨奋作
然后芽萌甲拆生意冲突而不可遏人之为人亦犹是
耳幼而学焉壮而行焉盖幼而不学则无以穷天下之
理而致其知及其壮也不究之用则亦何以为学哉未
有用而不本之学学而不究于用者当其学时若无所
为于世而人以为晦及其用也则人以其有补于世而
谓之显易以龙蛇之蛰譬之精义入神于言学切矣伊
伊之耕于莘太公之钓于渭卒辅汤武之圣君成商周

之大业此始晦而终显者也孔子孟子以大圣大贤而
不见用于当日然 道隆
天地泽被古今此晦于一时而
显于万世者也夫显晦虽有穷达之不同而于圣贤者
无与也此予晦之所以致养而山房之 (第 3a 页)
  常氏云斋诗序
斋以云名寓志也云可以名斋乎夫云之为物也氤氲
磅礴触石飞空或翼丹凤而迎朝阳或从苍龙而雨天
下或无心而出岫或逐风而度溪千变万化乍卷乍舒
散之则漫不可收敛之则退藏于密云之情态不几于
有道者乎自古高人逸士往往以云自况往年余筑道
院于吾鸡山之阳颜曰浮云时揭翰林虞奎章欧阳承
旨许左辖各为诗文以华之今复见常氏云卿以云名

其斋是能与云同心与予同志也云卿世居晋宁之
潞州青年时随其先人仕于临川因家焉至正八年夏
五月其子诚试吏于临江迎以就养云卿尝于所居建
小斋列图书植花竹以为逸老投閒之所今翰林雪坡周
君为书二大字揭其楣郡大夫士咸作诗颂其美其子
诚从予游求予为序予尝观云卿之为人随时頫仰与 道隆
污汪洋游乎玄间飘飘乎随其所止超然自得有
道存焉其或出或处不几与云似乎予欲谂云卿曰子既 (第 3b 页)
  复宪使陈文耀
程子曰古之时公卿求于士后世则士求于公卿盖公
卿求士所以乐善好义之诚故四方莫不感化贤才莫
不登用而治 道隆
矣士求于公卿则廉耻之心丧而世
道降矣居仁人微学寡僻处穷乡苟安愚分虽乡党富
势犹不敢有求况公卿大人乎今 (第 28b 页)
所不得已于心者皇矣下武皆
有僾闻忾见之思斯不亦视于无形者之为道哉且不
谓袭先世之成已也能尽其事然后其 道隆
其规大焉 (第 27a 页)
  客卿无救荒之策援晋人以谢之焉夫仁政不行饥而
发棠其可再乎为晋人搏虎之说孟子殆将去矣且贤
者之在人国也 道隆
则隆否则一言以纾其急亦国之
幸也然使所学不行而喋喋焉为权宜之策虽偶一听
从于百姓奚济焉昔齐饥孟子请发 (第 23a 页)
   三十代天师虚靖真君语录后序
宇宙之间钟光岳灵淑之气者惟人而人修乎身也有
诸内必形诸外故凡蕴蓄之素者其能已于言乎虽老
庄氏之学堕肢体黜聪明凡役乎外者一切斥绝务一
返乎内而至于垂世立教之道亦必因言而后达且著

焉由是观之游方之外者岂以言为无所用也哉盖其
于言也若太虚行云澄渊微澜随其动止而成文不可
以迹求之也欤与儒之于言也达则雄迈放逸之情肆
穷则羁旅感慨之语发者异矣虽然其 道隆
神化之久
与天为徒又岂必以言之有无而后谓之仙哉三十代
祖虚靖真君以灵悟宿植遭熙洽之朝在崇宁靖康间
(第 11b 页)
    足娱清暇
伏愿上梁之后皇图鼎盛萱寿春荣庆衍宗祧福祉所
绥之有永寿绵家室祯祥懋集之天来瑶华茂兰玉之
芳神构冠宇寰之仰束书云坞其乐只于玄珠授训雪
庭尚资崇于文宪 道隆
川岳德著璠玙
   后堂楼上梁文 (第 3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