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曰何以言之对曰尚书令
陈蕃任事则治中常侍黄门与政则乱(与读/曰豫)是以陛下
可与为善可与为非(前书曰 齐桓公
管仲相之则霸竖/刁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
(是谓/中人)帝曰昔朱云廷折栏槛(折而/设翻)今侍中面 (第 21b 页)
 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讨凉州故中山相渔
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辽西公孙瓒将之(涿/郡)
(治涿县瓒/藏旱翻)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县读曰悬牢价/直也禀给也贤)
(曰前书音义牢廪食/也古者名廪为牢)多叛还本国张纯忿不得将(将即/亮翻)
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桓大人邱力居等连

盟劫略蓟中(蓟音/计)杀护乌 桓校尉公
綦稠(公綦/复姓)右北平
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馀万屯肥如(肥如/县属)
(辽西郡应劭曰肥子奔 (第 31a 页)

 徐众评曰允于曹公未成君臣母至亲也于义应去
 卫公子开方仕齐积年不返管仲以为不怀其亲安
 能爱君 (齐桓公
问管仲曰开方何如对/曰弃亲以适君非人情难亲)是以求忠臣
 必于孝子之门允宜先救至亲徐庶母为曹公所得 …… (第 5b 页)
策闻之欢笑曰昔管子相齐一则仲父二则仲父而
为霸者宗(新序曰有司请吏于 (第 29b 页)
齐桓公
公曰以告仲/父有司又请公曰以告仲父在侧者曰一)
(则告仲父二则告仲父易哉为君公曰吾未得仲父则/难已得 (第 29b 页)
(国语管仲相 齐桓公/
作内政以寄军令)有事则用之军旅是谓秉威赏
罚政之柄也人主不妄赏非爱其财也赏妄行则善不
劝矣不妄罚非矜 (第 28b 页)
 (邦则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之一邦则又曰犹吾/大夫崔子也违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
 (焉得仁子贡曰管仲非仁者与桓公杀公子纠不能/死又相之子曰管仲相 桓公
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
 (于今受其赐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子 (第 22b 页)
路曰 桓公)
 (
杀公子纠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第 22b 页)
桓公/
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如其仁如其仁)
 齐桓之行若狗彘管仲不羞而相之(行下孟翻/相息亮翻)其志 (第 22b 页)
 盖以非 桓公
则生民不可得而济也汉末大乱群生
 涂炭自非高世之才不能济也然则荀彧舍魏武将
 谁事哉齐桓之时周室虽衰 (第 22b 页)
(左传楚箴尹克黄自拘/于司败司败即司寇也)夫射钩斩祛在君为君 (齐桓/公
与)
(公子纠争国管仲射 (第 23b 页)
桓公
中带钩子纠死 (第 23b 页)
桓公
以管仲/为相遂霸诸侯晋献公使寺人披伐蒲公子重耳踰垣)
(而走披斩其袪及重耳反国与披谋国/事发吕郤之谋 (第 23b 页)
兆矣 (齐桓公
与鲍叔牙管夷吾宁戚饮酒酣叔牙为寿/曰愿君无忘在莒时愿管子无忘束缚于鲁时宁)
(子无忘饭牛车下时/嵇绍 (第 24b 页)
冬蒸祭太庙诏归胙于司徒
(礼记冬祭曰烝史汉亦作蒸/祭馀肉曰胙今谓之祭福肉)且命无下拜(晋以周之/礼 齐桓公)
(
者礼/王导)导辞疾不敢当初帝即位冲幼每见导必拜与导 (第 36b 页)
其臣寒浞杀羿而灭夏后相后缗逃归有仍生少康焉/靡奔有鬲氏自有鬲收众以灭浞而立少康祀夏配天)
(不失旧物 齐桓公
北伐山戎南伐楚晋文公胜楚于城/濮皆率诸侯以尊周室孔子曰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
(矣/)慕容镇军枕戈待旦 (第 34b 页)
先是命猛以便/宜选贤俊补六州郡县守令)别乞一州
自效坚报曰朕之于卿义则君臣亲踰骨肉虽复桓昭
之有管乐 (齐桓公
有管仲/燕昭王有乐毅)玄德之有孔明自谓踰之夫
人主劳于求才逸于得士(王褒圣主得贤臣颂曰君人/者勤于求 (第 13a 页)
  烈宗孝武皇帝上之中
太元元年春正月壬寅朔帝加元服皇太后下诏归政
(太后摄政见/上卷上年)复称崇德太后甲辰大赦改元丙午帝始
临朝(朝直/遥翻)以会稽内史郗愔为镇军大将军都督浙江

东五郡诸军事(浙江东五郡会稽东阳临海永嘉新/安也会工外翻郗丑之翻愔挹淫翻)
州刺史桓冲为车骑将军都督豫江二州之六郡诸军
(豫州之历阳淮南庐江安丰襄城/及江州之寻阳共六郡骑奇寄翻)自京口徙镇姑孰
谢安欲以王蕴为方伯故先解冲徐州乙卯加谢安中
书监录尚书事 二月辛卯秦王坚下诏曰朕闻王者
劳于求贤逸于得士 (齐桓公
用/管仲之言)斯言何其验也往得丞
相常谓帝王易为(易以/䜴翻)自丞相违世须发中白(丞相谓/王猛中) …… (第 1b 页)
以此众战谁能敌之(用左传 齐桓公
之言/铿丘耕翻虓虚交翻)虓曰戎狄以
来未之有也(周虓拘执于秦其尊本朝之心虽造次不/忘也 考异曰虓传 …… (第 3a 页)
众咸以为不然超曰吾尝与玄共在 桓公
(第 14a 页)
(桓公
谓桓/温超玄同)
(府事见一百一卷/哀帝兴宁元年)见其使才虽履展间未尝不得其任
是以知之(履以皮为之 (第 14a 页)
 配庄公也(鲁庄公夫人姜氏成风者庄公之妾僖公/之母也姜氏通于共仲弑闵公而欲立共)
 (仲不克遂孙于邾 齐桓公
杀之僖/公既立请其丧以夫人之礼葬之)君父之所为臣子
 必习而效之犹形声之于影响也宝之逼杀其母(事/见 …… (第 26b 页)
 (后一百八卷太/元二十一年)由垂为之渐也尧舜之让犹为之哙
 之祸(事见二卷周/慎靓王五年)况违礼而纵私者乎昔文姜得罪
 于 桓公
春秋不之废(鲁桓公之夫人曰文姜通于齐/襄公桓公谪之夫人以告襄公)
 (遂杀桓公至庄公二十一年春秋书夫 (第 26b 页)
乎君如今日战胜则倾宗战败则覆族欲以此安归乎
不若翻然改图则可以长保富贵矣古人射钩斩袪犹
不害为辅佐 (齐桓公
与子纠争国管仲射 (第 26a 页)
桓公
中带钩/子纠死 (第 26a 页)
桓公
释管仲之囚而以为相晋献)
(公使寺人披伐公子重耳于蒲城重耳踰垣而/走披斩其袪重耳反国披屡纳忠射而亦翻 …… (第 26a 页)
袭曰事之不可者莫大于反将
军往年反王兖州(王兖州/谓王恭)近日反司马郎君(司马郎君/谓元显)
今复反 桓公(复扶又翻/下复推同)
一人三反何以自立语毕趋出
佐吏多散走牢之惧使敬宣之京口迎家失期不至牢
之以为事已泄为玄所杀乃率部曲北 (第 29a 页)
矣何用见之握节将出凉王使定归追止
之曰太常既雅恕衰疾(雅素/也)传闻朝廷有不拜之诏是
以敢自安耳顺曰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周天子
赐胙命无下拜 (第 19a 页)
桓公
犹不敢失臣礼下拜登受 (第 19a 页)
(齐桓公/
合诸侯)
(于葵丘王使宰孔赐胙齐侯将下拜孔曰天子以伯舅/耄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小白) (第 19a 页)
 裴子野论曰昔齐桓矜于葵丘而九国叛(公羊传曰/贯泽之会)
  (齐桓公
有忧中国之心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会 (第 2b 页)
桓公
震而矜之叛者九国)曹公不
 礼张松而天下分(见六十五卷汉献/帝建安十三年)一失豪釐其差
 远矣太宗之 (第 2b 页)
世才(王融字/元长)视其败也云曰忧国家者惟有王中书
耳衍曰忧国欲为周召邪欲为竖刁邪(召读曰邵按左/傅 齐桓公
既立)
(子昭为太子易牙有宠于卫姫卫姫生无亏易牙因竖/刁以荐羞于 (第 9b 页)
桓公
遂有宠公许之立无亏公卒易牙入)
(与竖刁杀群吏而立无亏昭奔宋宋/襄公伐齐杀无亏而立昭是为孝公)云不敢 (第 9b 页)
雨命去盖(去羌/吕翻)见军士病者亲抚慰
之魏主遣使呼城中人丰城公遥昌使崔庆远出应之
庆远问师故(左传 齐桓公
以诸侯之师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
主曰固当有故卿欲我斥言之乎(斥指也直言以指人 (第 2a 页)
禅若凡主不应封禅盖 齐桓公
欲行此事夷吾知其不
可故举怪物以屈之(班志曰 (第 16b 页)
齐桓公
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太山)
(禅梁父者七十二家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太山禅 …… (第 16b 页)
云云尧封太山禅云云舜)
(封太山禅云云禹封太山禅会稽汤封太山禅云云成/王封太山禅于社首皆受命乃得封禅 桓公
曰寡人九)
(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何以异此管仲睹 (第 16b 页)
桓公/
不可穷以辞因设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黍北里禾)
(所以为盛江淮以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东海致比目之/鱼西海致 …… (第 16b 页)
之乌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
(焉今凤凰麒麟不至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鹗群翔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 桓公
乃止)秦始皇 (第 16b 页)
川县本属信都后/汉属清河魏属渤海晋还清)
(河江左侨立广川郡县于济南非旧所也魏收曰齐郡/广川县有牛山 齐桓公
冢管仲冢五代志齐州长山县)
(旧属广/川郡)遂反夜袭青州南郭劫掠郡县夏四月丞相欢
使济州刺史蔡俊讨 (第 7b 页)
(君嗣先君唐叔射鴳不死抟之不得是扬吾君之耻者/也必杀之君忸怩颜乃赦之鴳扈小鸟即鴳雀也左传) (齐桓公
与蔡姬乘舟于囿荡公杜预注曰/荡摇也操七到翻行下孟翻射而亦翻)年既老矣耄
又及之政散民流礼崩乐坏加以用 (第 2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