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与圭语有美人侍侧指示圭曰此庐江王瑗之姬也/瑗杀其夫而纳之圭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
 (邪非邪上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对曰昔 齐/桓公
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 (第 35a 页)
 乃名为郑(宋衷/注)华州东有拾村里今俗讹为石(华州/新志)
棫林 晋会诸侯伐秦渡泾至棫林还(史记秦本纪棫/按诸说俱谓)
 (林即桓公采地在今华州第观史记渡泾之文则/棫林在泾水南似别为一地 桓公
采地乃咸林也)
武城 文公八年秦伐晋取武城(史记秦/夲纪)武城一名武 (第 44a 页)
 居此故名野人峪又为唐董景道隐处(贾/志)

熊耳山 在州西四十里(雍胜/略)上洛县有熊耳山(隋书/地理)
 (志/)山在上洛县西四十里 齐桓公
登之以望江汉(括/地)
 (志/)两峰插汉以形似名又州西五十里有香炉山(州/志)
 (卢按州属熊耳山 (第 48b 页)
   (武王侵伐诸国成文王灭邓成文王灭息入蔡/ 文王之贤 王之彊 王灭弦黄夔)
   (穆王灭江六蓼/)
 卷四十三
  卫懿公亡国
   (文公灭邢附/)
 卷四十四
   齐桓公
霸业一 (第 14a 页)
    (桓公
得国总管仲归齐 (第 14b 页)
桓公
用管仲/用诸臣 记管仲事 管仲对问)  (第 14b 页)
(桓公/
)
   (第 14b 页)
齐桓公
霸业二
    (第 14b 页)
(桓公
会盟征伐/) (别记事迹异同/) (杂记/)
   (第 14b 页)
齐桓公
霸业三
   (管子著书上/)
  (第 14b 页)
齐桓公
霸业四
   (管子著书下/)
 卷四十五 (第 14b 页)
地之宜而接远迩之期也
龟为前列先知也以钟次之以和居参之也虎豹之皮
示服猛也束帛加璧往德也 庭燎之百由 齐桓公

也大夫之奏肆夏也由赵文子始也朝觐大夫之私觌
非礼也大夫执圭而使所以申信也不敢私觌所以致
敬也而庭 (第 265a 页)
史记楚彊陵江汉閒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 齐桓公
始霸楚亦始大
淮南子楚文王好服獬冠楚国效之 文王污膺鲍申
伛背以成楚国之治
说苑荆文王得如黄之狗箘簬 …… (第 9a 页)
 嗣立荐食上国春秋书之曰荆成王享国长久身历

 二霸春秋书之曰楚楚之渐进为彊大也 齐桓公

 于贯管仲欲舍江黄晋文战胜城濮以为得臣不死
 忧尚未艾中国有霸主犹且避楚况桓文没而穆王
 弑立复 (第 16a 页)
召众散而归高克奔陈公子素恶高克进之不以)
(礼文公退之不以道危国/亡师之本故作是诗也)
左传僖之元年 齐桓公
迁邢于夷仪二年封卫于楚丘
邢迁如归卫国忘亡卫文公大布之衣大帛之冠务材训农 …… (第 5b 页)
桑田匪直也人秉心塞渊騋牝三千(诗序木瓜美 齐桓/公
也卫国有狄人)
(之败出处于漕 (第 6b 页)
齐桓公
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焉卫/人思之欲厚报之而作是诗也 定之方中美卫文公)
(也卫为狄所灭东徙渡河野处 (第 6b 页)
漕邑 齐桓公
攘戎狄而/封之文公徙居楚丘始建城市而营宫室得其时制百)
(姓说之国/家殷富焉)
史记初翟杀懿公也卫人 …… (第 6b 页)
 之有国伋寿无后则凡可以立为君者无不可以代
 懿公也矧懿公拒諌贵优复无干蛊之德而昭伯实
 伋子之母弟有子而立足以慰民望焉 齐桓公
因民
 所欲益之民而封其国于是存亡继绝之义昭然于 (第 9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齐桓公
霸业(一/)
管子齐僖公生公子诸儿公子糺公子小白使鲍叔傅
小白鲍叔辞称疾不出管仲与召忽往见之曰何故不 …… (第 1a 页)
(及大夫大夫不名无君也盟纳子纠也不日其盟渝/也当齐无君制在公矣当可纳而不纳故恶内也)
公伐齐纳子纠 桓公
自莒先入(公羊传纳者何入辞也/其言伐之何伐而言纳)
(者犹不能纳也纠者何公子纠也何以不称公子君前/臣 …… (第 4a 页)
以为言
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为
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鲍叔遂进管仲管仲既用任
政于 齐齐桓公
以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 (第 13a 页)

齐不死而用齐将何报我曰如子之言我且贤之用能
之使劳之论我何以报子封人怨之(已上管/仲归齐)
说苑 齐桓公
使管仲治国管仲对曰贱不能临 (第 14b 页)
桓公

以为上卿而国不治 (第 14b 页)
桓公
曰何故管仲对曰贫不能使
(第 15a 页)
桓公
赐之齐国市租一年而国不治 (第 15a 页)
桓公
曰何故对
曰疏不能制亲 (第 15a 页)
桓公
立以为仲父齐国大安而遂霸天
下孔子曰管仲之贤不得此三权者亦不能使其君南
面而霸矣
韩非子 (第 15a 页)
桓公
解管仲之束缚而相之管仲曰臣有宠矣
然而臣卑公曰使子立高国之上管仲曰臣贵矣然而
臣贫公曰使子有三归之家 …… (第 15a 页)
非贪以便治也或曰今使臧
获奉君令诏卿相莫敢不听非卿相卑而臧获尊也主
令所加莫敢不从也今使管仲之治不缘 桓公
是无君
也国无君不可以为治若负 (第 15b 页)
桓公
之威下 (第 15b 页)
桓公
之令是
臧获之所以信也奚待高国仲父之尊而后行哉当世
之行事都丞之下徵令者不辟尊贵不就卑贱故行之 …… (第 15b 页)
也故曰管仲有失行霄略有
过誉 管仲父出朱盖青衣置鼓而归庭有陈鼎家有
三归孔子曰良大夫也其侈偪上
管子 桓公
谓管仲曰请致仲父公与管仲父而将饮之
掘新井而柴焉十日斋戒召管仲管仲至公执爵夫人
执尊觞三行管仲趋出公 …… (第 16a 页)
怠老者无偷顺天之道必以善终者也三王失之
也非一朝之萃君奈何其偷乎管仲走出君以宾客之
礼再拜送之
说苑 桓公
立仲父致大夫曰善吾者入门而右不善吾
者入门而左有中门而立者 (第 17a 页)
桓公
问焉对曰管子之知
可与谋天下其强可与取天下君恃其信乎内政委焉
外事断焉驱民而归之是亦可夺也 (第 17a 页)
桓公
曰善乃谓管
仲政则卒归于子矣政之所不及唯子是匡管仲故筑 …… (第 17a 页)
三归之台以自伤于民(韩非子 齐桓公
将立管仲令群/臣曰寡人将立管仲为仲父善)
(者入门而左不善者入门而右东郭牙中门而立曰以/管仲之智为能 …… (第 17b 页)
乃令隰朋治内管仲治外以相参○据此/则是君臣猜忌难以成霸矣此诬罔之言)
韩非子齐桓公之时晋客至有司请礼 桓公
曰告仲父
者三而优笑曰易哉为君一曰仲父二曰仲父 (第 17b 页)
桓公

吾闻君人者劳于索人佚于使人吾得仲父已难矣得
仲父之后何为不易乎哉或 (第 17b 页)
桓公
之所应优非君人 …… (第 17b 页)
者之言也 桓公
以君人为劳于索人何索人为劳哉伊
尹自以为宰干汤百里奚自以为虏干穆公虏所辱也
宰所羞也蒙羞辱而接君上贤 …… (第 18a 页)
可释也君人者焉佚哉索人不劳使人不佚而 桓公

劳于索人佚于使人者不然且 (第 18b 页)
桓公
得管仲又不难管
仲不死其君而归桓公鲍叔轻官让能而任之桓公得
管仲又不难明矣已得管仲之后奚遽易哉管仲非 …… (第 18b 页)
知臣欺主与不欺主已明矣而任臣如彼其专也
故曰桓公闇主(○议论不竭已/上桓公用管仲)
吕氏春秋宁戚欲干 齐桓公
穷困无以自进于是为商
旅将任车以至齐暮宿于郭门之外 (第 19b 页)
桓公
郊迎客夜开
门辟任车爝火甚盛从者甚众宁戚饭牛居车下 (第 19b 页)


而悲击牛角疾歌 (第 19b 页)
桓公
闻之抚其仆之手曰异哉之
歌者非常人也命后车载之 (第 20a 页)
桓公
反至从者以请 (第 20a 页)
桓公
赐之衣冠将见之宁戚见说 (第 20a 页)
桓公
以治境内明日复见
(第 20a 页)
桓公
以为天下 (第 20a 页)
桓公
大说将任之群臣争之曰客卫
人也卫之去齐不远君不若使人问之而固贤者也用
之未晚也 (第 20a 页)
桓公
曰不然问之患其有小恶以人之小恶
亡人之大美此人主之所以失天下之士也已(宁戚饭/牛歌南)
(山矸白石烂 …… (第 20a 页)
所拟也后汉书注引说苑云宁/戚饭牛于庸衢击牛角而歌硕鼠高诱注吕览亦云歌)
(硕鼠/也)
列女传宁戚欲见 桓公
乃为人仆将车宿齐东门之外 (第 20b 页)
桓公
因出宁戚击牛角而商歌甚悲 (第 20b 页)
桓公
异之使管仲
迎之宁戚称曰浩浩乎白水管仲不知所谓不朝五日
而有忧色其妾婧进曰君不朝五日而有忧色敢问国 …… (第 20b 页)
之诗云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
未定从我焉如此宁戚之欲得仕国家也管仲大说以
桓公
公乃修官府斋戒五日因以为相齐国以治
管子 (第 21b 页)
桓公
使管仲求宁戚宁戚应之曰浩浩乎管仲不
知至中食而虑之婢子曰公何虑管仲曰非婢子之所
知也婢子曰公其毋少少 …… (第 21b 页)
乎吾不识婢子曰诗有之浩浩者水育育者鱼未
有室家而安召我居宁子其欲室乎(○秦穆公之/霸在此后)
韩非子 桓公
问置吏于管仲管仲曰辩察于辞清洁于
货习人情夷吾不如弦商请立以为大理登降肃让以
明礼待宾臣不如隰朋请立 …… (第 22a 页)
如东郭牙请立以为谏臣治齐此五子足矣将欲霸王
夷吾在此(吕氏春秋 桓公
曰善令五子皆任其事以受/令于管子管子人臣也不任己之不能而以)
(尽五子之能/况于人主乎)
管子 (第 22b 页)
桓公
管仲鲍叔牙宁武四人饮饮酣 (第 22b 页)
桓公
谓鲍叔
牙曰盍不起为寡人寿乎鲍叔牙奉杯而起曰使公毋
忘出如莒时也使管子毋忘束缚在鲁也使宁戚毋忘
饭牛 (第 22b 页)
下也 桓公
辟席再拜曰寡人与二大夫能无忘
夫子之言则国之社稷必不危矣(尸子宁戚 (第 22b 页)
桓公
祝/曰使公无忘在莒管) …… (第 22b 页)
(子无忘在鲁臣无忘车下○管子书以为鲍/叔言此谓宁戚言不同也已上 桓公
用诸臣)
国语比至三衅三浴之 (第 23a 页)
桓公
亲逆之于郊而与之坐问
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毕弋不听国
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九妃六嫔陈妾数 …… (第 23a 页)
比校民之有道者设象以为民纪式权以相应比缀以
度竱本肇末劝之以赏赐纠之以刑罚班序颠毛以为
民纪统 桓公
曰为之若何管子对曰昔者圣王之治天
下也参其国而伍其鄙定民之居成民之事陵为之终
而慎用其六柄焉 (第 23b 页)
桓公
曰成民之事若何管子对曰四
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公曰处士农工
商若何管子对曰昔圣王之处士也使 …… (第 23b 页)
学不劳而能夫是故农之子恒为农野处而不昵其秀
民之能为士者必足赖也有司见而不以告其罪五有
司已于事而竣 桓公
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曰制国
以为二十一乡 (第 25a 页)
桓公
曰善管子于是制国以为二十一
乡工商之乡六士乡十五公帅五乡焉国子帅五乡焉 …… (第 25a 页)
高子帅五乡焉参国起案以为三官臣立三宰工立三
族市立三乡泽立三虞山立三衡 桓公
曰吾欲从事于
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国未安 (第 25b 页)
桓公
曰安国若何
管子对曰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
而敬百姓则国安 (第 25b 页)
桓公
曰诺遂修旧法择其善者而
业用之遂滋民与无财而敬百姓国既安矣 (第 25b 页)
桓公
曰国
安矣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君若正卒伍修甲兵则大
国亦将正卒伍修甲兵则难以速得志矣君有攻伐之 …… (第 25b 页)
器小国诸侯有守禦之备则难以速得志矣君若欲速
得志于天下诸侯则事可以隐令可以寄政 桓公
曰为
之若何管子对曰作内政而寄军令焉 (第 26a 页)
桓公
曰善管子
于是制国五家为轨轨为之长十轨为里里有司四里
为连连为之长十连为乡乡有良人焉以为军令五家
为 …… (第 26a 页)
曰于子之乡有居处好
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
而不以告谓之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 桓公

问焉曰于子之乡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
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 (第 27a 页)
桓公
又问焉曰于子之乡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弟于
乡里骄躁淫暴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
之下比其罪五有司 …… (第 27a 页)
进贤 桓公
亲见之遂使役官 (第 27b 页)
桓公
令官长期而书伐以
告且选选其官之贤者而复用之曰有人居我官有功
休德惟慎端悫以待时使民以劝绥谤言足以补 (第 27b 页)
官之
不善政 桓公
召而与之语訾相其质足以比成事诚可
立而授之设之以国家之患而不疚退问其乡以观其
所能而无大厉升以为上卿 …… (第 27b 页)
不如为善于里与其为善于里也不如为善于家是故
士莫敢言一朝之便皆有终岁之计莫敢以终岁之议
皆有终身之功 桓公
曰伍鄙若何管子对曰相地而衰
征则民不移政不旅旧则民不偷山泽各致其时则民
不苟陆阜陵墐井田畴均则民不憾 (第 28a 页)
无夺民时则百姓
富牺牲不略则牛羊遂 桓公
曰定民之居若何管子对 …… (第 28a 页)
有县帅十县为属属有大
夫五属故立五大夫各使治一属焉立五正各使听一
属焉是故正之政听属牧政听县下政听乡 桓公
曰各
保治尔所无或淫怠而不听治者 正月之朝五属大
夫复事 (第 28b 页)
桓公
择是寡功者而谪之曰制地分民如一何
故独寡功教不善而政不治一再则宥三则不赦 (第 28b 页)
桓公
又亲问焉曰于子之属有居处为义好学慈孝于父母 …… (第 28b 页)
聪慧质仁发闻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
蔽明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 桓公
又问焉曰于子之
属有拳勇股肱之力秀出于众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
告谓之蔽贤其罪五有司已于事而竣 (第 29a 页)
桓公
又问焉曰
于子之属有不慈孝于父母不长弟于乡里骄躁淫暴
不用上令者有则以告有而不以告谓之下比其罪五
有 …… (第 29a 页)
是故匹夫有善可得而举也匹夫有不善可得而诛也
政既成以守则固以征则彊
管子 桓公
践位十九年弛关市之征五十而取一赋禄
以粟案田而税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
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岁 (第 29b 页)
饥弛而税 桓公
使鲍叔识君
臣之有善者晏子识不仕与耕者之有善者高子识工
贾之有善者国子为李隰朋为东国宾胥无为西土弗 …… (第 29b 页)
国语 桓公
曰吾欲从事于诸侯其可乎管子对曰未可
邻国未吾亲也君若欲从事于诸侯则亲邻国 (第 32b 页)
桓公

若何管子对曰审吾疆埸而反其侵地正其封疆无受
其资而重为之皮币以骤聘頫于诸侯以安四邻则四
邻之国亲 …… (第 32b 页)
衣裘多其
资币使周游于四方以号召天下之贤士皮币玩好使
人鬻之四方以监其上下之所好择其淫乱者而先征
桓公
问曰夫军令则寄诸内政矣齐国寡甲兵为之 …… (第 32b 页)
若何管子对曰轻过而移诸甲兵 桓公
曰为之若何管
子对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戟小
罪谪以金分宥閒罪索讼者三禁而不可上下坐成以 (第 33a 页)
束矢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锄夷斤欘试
诸壤土甲兵大足 桓公
曰吾欲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
鲁为主反其侵地堂潜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
于有牢 (第 33a 页)
桓公
曰吾欲西伐何主管子对曰以卫为主反
其侵地台原姑与漆里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 …… (第 33a 页)
于有牢 桓公
曰吾欲北伐何主管子对曰以燕为主反
其侵地柴夫吠狗使海于有蔽渠弭于有渚环山于有
牢四邻大亲既反侵地正封 …… (第 33b 页)
属六乘车之会三诸侯甲不解累兵不解
翳韬无弓服无矢隐武事行文道帅诸侯而朝天子葵
丘之会天子使宰孔致胙于 桓公
曰余一人之命有事
于文武使孔致胙且有后命曰以尔自卑劳实谓尔伯 …… (第 34a 页)
舅无下拜 桓公
召管子而谋管子对曰为君不君为臣
不臣乱之本也 (第 34b 页)
桓公
惧出见客曰天威不违颜咫尺 (第 34b 页)

余敢承天子之命曰尔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为天
子羞遂下拜升受命赏服大路龙旂九旒渠门赤旂诸
侯称顺焉 (第 34b 页)
桓公
忧天下诸侯鲁有夫人庆父之乱二君
杀死国绝无嗣 (第 34b 页)
桓公
闻之使高子存之翟人攻邢 (第 34b 页)
桓公
筑夷仪以封之男女不淫牛马选具翟人攻卫卫人出
庐于曹桓公城楚丘以封之其畜散而无育桓公与之 …… (第 34b 页)
列国之君 桓公既得管仲与鲍叔隰朋
高傒修齐国政连五家之兵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
穷禄贤能齐人皆说(诗传 齐桓公
相管仲以匡天下齐/人美之赋风雨已上总记管仲事)
(功/)
管子(四/称) (第 36b 页)
桓公
问于管子曰寡人幼弱惛愚不通诸侯四
邻之义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 …… (第 36b 页)
管子对曰夷吾之所能与所不能尽在君所矣君胡有
辱令 桓公
又问曰仲父寡人幼弱惛愚不通四邻诸侯
之义仲父不当尽告我昔者有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
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 …… (第 37a 页)
受其令以为法式此亦可谓昔者有道之君也 桓公

善哉 (第 37b 页)
桓公
曰仲父既已语我昔者有道之君矣不当尽
语我昔者无道之君乎吾亦鉴焉管子对曰今若君之
美好而宣通也既官职美 (第 37b 页)
道又何以闻恶为 桓公
曰是
何言邪以繬缘繬吾何以知其美也以素缘素吾何以
知其善也仲父已语我其善而不语我其恶吾岂知善
之为善 …… (第 37b 页)
弋暴遇诸父驰骋无度戏
乐笑语式政既輮刑罚则烈内削其民以为攻伐辟犹
漏釜岂能无竭此亦可谓昔者无道之君矣 桓公
曰善 (第 38a 页)
桓公
曰仲父既已语我昔者有道之君与昔者无道
之君矣仲父不当尽语我昔者有道之臣乎吾以鉴焉 …… (第 38a 页)
者有道之臣矣 桓公
曰善哉 (第 39a 页)
桓公
曰仲父既已语我昔
者有道之臣矣不当尽语我昔者无道之臣乎吾亦鉴
焉管子对曰夷吾闻之于徐伯曰昔者无道之臣 …… (第 39a 页)
贵宠矜迁损善士捕援货人入则乘等出则党骈货
贿相入酒食相亲俱乱为君君若有过各奉其身此亦
谓昔者无道之臣 桓公
曰善哉  (第 39b 页)
(桓公/
问) (第 39b 页)
齐桓公
问管子
曰吾念有而勿失得而勿忘为之有道乎对曰勿创勿
作时至而随毋以私好恶害公正察民所恶以自为戒
黄帝 …… (第 39b 页)
而备讯唉汤有总街之庭以观人诽也武王有灵台之
复而贤者进也此古圣帝明王所以有而勿失得而勿
忘者也 桓公
曰吾欲效而为之其名云何对曰名曰啧
室之议曰法简而易行刑审而不犯事约而易从求寡
而易足人有非上之所过谓 …… (第 40a 页)
正士内于啧室之议有
司执事者咸以厥事奉职而不忘为此啧室之事也请
以东郭牙为之此人能以正事争于君前者也 桓公

善 (臣乘/马 (第 40a 页)
桓公
问管子曰请问乘马管子对曰国无储 …… (第 40a 页)
在令 桓公
曰何谓国无储在令管子对曰一农之量壤
百亩也春事二十五日之内 (第 40b 页)
桓公
曰何谓春事二十五
日之内管子对曰日至六十日而阳冻释七十日而阴
冻释阴冻释而秇稷百日不秇稷故春事二十五 …… (第 40b 页)
其时君之衡藉而无止民食什五之榖
则君已藉九矣有衡求弊焉此盗暴之所以起刑罚之
所以众也随之以暴谓之内战 桓公
曰善哉筴乘马之
数求尽也彼王者不夺民时故五榖兴丰五榖兴丰则
士轻禄民简赏彼善为国者使农夫寒耕暑耘力归 (第 41a 页)

上女勤于纤微而织归于府者非怨民心伤民意高下
之筴不得不然之理也 桓公
曰为之奈何管子曰虞国 …… (第 41a 页)
得筴乘马之数矣 桓公
曰何谓筴乘马之数管子曰百
亩之夫予之筴率二十七日为子之春事资子之币春
秋子榖大登国榖之重去分谓农夫曰 …… (第 41b 页)
奉器械备曰国无币以榖准
币国榖之扩一切什九还榖而应榖国器皆资无藉于
民此有虞之筴乘马也 (乘马/数) 桓公
问管子曰有虞筴
乘马已行矣吾欲立筴乘马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战国 …… (第 41b 页)
修其城池之功故其国常失其地用王国则以时行也 桓公
曰何谓以时行管子对曰出准之令守地用人筴
故开阖皆在上无求于民霸国守分上分下游于分之
间而用足王国守始 …… (第 42a 页)
相泄轻重之家相夺也至于王国则持流而止矣 桓公
曰何谓持流管子对曰有一人耕而五人食者有一人
耕而四人食者有一人耕而三人食者有一人耕而二
人食者此齐力 (第 43a 页)
而功地田筴相圆此国筴之时守也君
不守以筴则民且守于上此国筴流已 桓公
曰乘马之
数尽于此乎管子对曰布织财物皆立其赀财物之赀
与币高下榖独贵独贱 (第 43a 页)
桓公
曰何谓独贵独贱管子对
曰榖重则万物轻榖轻则万物重公曰贱筴乘马之数 …… (第 43a 页)
上故以上壤之满补下壤之众章四时守诸开阖
民之不移也如废方于地此之谓筴乘马之数也 (山/国)
(轨/) 桓公
问管子曰请问官国轨管子对曰田有轨人有
轨用有轨乡有轨人事有轨币有轨县有轨国有轨不
通于轨数而欲为国不 (第 43b 页)
桓公
曰行轨数奈何对曰某
乡田若干人事之准若干榖重若干曰某县之人若干 …… (第 43b 页)
人食
其馀若干曰某乡女胜事者终岁绩其功业若干以功
业直时而扩之终岁人已衣被之后馀衣若干别群轨
相壤宜 桓公
曰何谓别群轨相壤宜管子对曰有莞蒲
之壤有竹箭檀柘之壤有汜下渐泽之壤有水潦鱼鳖
之壤今四壤之数君皆善官 (第 44a 页)
而守之则籍于财物不籍
于人亩十亩之壤君不以轨守则民且守之民有过移
长力不以本为得此君失也 桓公
曰轨意安出管子对 …… (第 44a 页)
曰不阴据其轨皆下制其上 桓公
曰此若言何谓也管
子对曰某乡田若干食者若干某乡之女事若干馀衣
若干谨行州里曰田若干人若干人众田不度食 …… (第 44b 页)

下万物皆在上万物重十倍府官以市櫎出万物隆而
止国轨布于未形据其已成乘令而进退无求于民谓
之国轨  桓公
问于管子曰不籍而赡国为之有道乎
管子对曰轨守其时有官天财何求于民 (第 45b 页)
桓公
曰何谓
官天财管子对曰泰春民之功䌛泰夏民之令之所止
令之所发泰秋民令之所止令之所发泰冬民令之所 …… (第 45b 页)
止令之所发此皆民所以时守也此物之高下之时也
此民之所以相并兼之时也君守诸四务 桓公
曰何谓
四务管子对曰泰春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夏
民之且所用者君已廪之矣泰秋民之且所用者君已
廪之 …… (第 46a 页)
夏十日不害耘事秋十日不害敛实冬二十日不害除
田此之谓时作 桓公
曰善吾欲立轨官为之奈何管子
对曰盐铁之筴足以立轨官 (第 46b 页)
桓公
曰奈何管子对曰龙
夏之地布黄金九千以币赀金巨家以金小家以币周
岐山至于峥丘之西塞丘者山邑之田也布币称 …… (第 46b 页)
室奉三围以上为棺椁之奉柴楂之租若干室奉之租
若干棺椁之租若干 (海/王) 桓公
问于管子曰吾欲籍于
台雉何如管子对曰此毁成也吾欲籍于树木管子对
曰此伐生也吾欲籍于六蓄管子对曰此杀生 (第 47b 页)
也吾欲
籍于人何如管子对曰此隐情也 桓公
曰然则吾何以
为国管子对曰惟官山海为可耳 (第 47b 页)
桓公
曰何谓官山海
管子对曰海王之国谨正盐筴 (第 47b 页)
桓公
曰何谓正盐筴管
子对曰十口之家十人食盐百口之家百人食盐终月 …… (第 47b 页)
重加六五六三十五刀一人
之籍也耜铁之重加七三耜铁一人之籍也其馀轻重
皆准此而行然则举臂胜事无不服籍者 桓公
曰然则
国无山海不王乎管子曰因人之山海假之名有海之 …… (第 48b 页)
国售盐于吾国釜十五吾受而官出之以百我未与其
本事也受人之事以重相推此人用之数也 (山权/数)
问管子曰请问权数管子对曰天以时为权地以财
为权人以力为权君以令为权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
(第 49a 页)
桓公
曰何谓失天之权则人地之权亡管子对曰汤
七年旱禹五年水汤以庄山之金铸币而赎民之无𥼷
卖子者禹以历山之 …… (第 49a 页)
年与少半藏参之一
不足以伤民而农夫敬事力作故天毁地凶旱水泆民
无入于沟壑乞请者也此守时以待天权之道也 桓公
曰善吾欲行三权之数为之奈何管子对曰梁山之阳
綪线夜石之币天下无有管子曰以守国榖岁守一分
以行五年国榖 …… (第 49b 页)
天权下相求备准下阴相𨽻此刑罚之所起而乱之之
本也故平则不平民富则不如贫委积则虚矣此三权
之失也已 桓公
曰守三权之数奈何管子对曰大丰则
藏分阨亦藏分 (第 50a 页)
桓公
曰阨者所以益也何以藏分管子
对曰隘则易益也一可以为十十可以为百以阨守丰
阨之准数一上十丰之筴数十去九 (第 50a 页)
则吾九为馀于数
筴丰则三权皆在君此之谓国权  桓公
曰今行权奈
何管子对曰君通于广狭之数不以狭畏广通于轻重 …… (第 50a 页)
之数不以少畏多此国筴之大者也 桓公
曰善盖天下
视海内长誉而无止为之有道乎管子对曰有曰轨守
其数准平其流动于未形而守事已成物一也而十是 (第 50b 页)
九为用徐疾之数轻重之筴也一可以为十十可以为
百引十之半而藏四以五操事在君之决塞 桓公
曰何
谓决塞管子曰君不高仁则国不相被君不高慈孝则
民简其亲而轻过此乱之至也则君请以国筴十分之
一者树 …… (第 50b 页)
置高而高仁慈孝财散而轻乘轻而守
之以筴则十之五有在上运五如行事如日月之终复
此长有天下之道谓之准道  桓公
问于管子曰请问
教数管子对曰民之能明于农事者置之黄金一斤直
食八石民之能蕃育六畜者置之黄金一斤直食八 …… (第 51a 页)
使师旅之事无所与此
国筴之者也国用相靡而足相困揲而□然后置四限
高下令之徐疾欧屏万物守之以筴有五官技 桓公

何谓五官技管子曰诗者所以记物也时者所以记岁
也春秋者所以记成败也行者道民之利害也易者所
以守凶吉 …… (第 51b 页)
其于重农任地丰财制用之法可谓详/密矣故为删取其要备存诸说未可以米盐碎细一概)
(弃/之) (国/准) 桓公
问于管子曰国准可得闻乎管子对曰国
准者视时而立仪 (第 52a 页)
桓公
曰何谓视时而立仪对曰黄帝
之王谨逃其爪牙有虞之王枯泽童山夏后之王烧增 …… (第 52a 页)
薮焚沛泽不益民之利殷人之王诸侯无牛马之牢不
利其器周人之王官能以备物五家之数殊而用一也 桓公
曰然则五家之数籍何者为善也管子对曰烧山
林破增薮焚沛泽猛兽众也童山竭泽者君智不足也
烧增薮焚沛泽不益 …… (第 52b 页)
诸侯无牛马之牢不利其器者曰淫器而壹民心者也
以人御人逃戈刃高仁义乘天固以安已者也五家之
数殊而用一也 桓公
曰今当时之王者立何而可管子 …… (第 52b 页)
对曰请兼用五家而勿尽 桓公
曰何谓管子对曰立祈
祥以固山泽立械器以使万物天下皆利而谨操重筴
童山竭泽益利抟流出山金立币存菹丘立骈 …… (第 53a 页)
菹菜之壤非五榖之所生也麋鹿牛马之地春
秋赋生杀老立施以守五榖此以无用之壤臧民之羸
五家之数皆用而勿尽 桓公
曰五代之王以尽天下数
矣来世之王者可得而闻乎管子对曰好讥而不乱亟
变而不变时至则为过则去王数不可豫致 …… (第 53a 页)
国准也
韩非子 桓公
问管仲富有涯乎答曰水之以涯其无水
者也富之以涯其富已足者也人不能自止于足而亡
其富之涯乎  (第 53b 页)
桓公
谓管仲曰官少而索者众寡人忧
之管仲曰君无听左右之请因能而受禄录功而与官
则莫敢索官君何患焉
说苑 (第 53b 页)
齐桓公
谓管仲曰吾欲举事于国昭然如日月无
愚夫愚妇皆曰善可乎仲曰可然非圣人之 (第 53b 页)
桓公
曰 …… (第 53b 页)
则疵其过千已则诓而不信是
故民不可稍而掌也可并而牧也不可暴而杀也可麾
而致也众不可户说也可举而示也  桓公
问于管仲
曰吾欲使爵腐于酒肉腐于俎得无害于霸乎管仲对
曰此极非其贵者耳然亦无害于霸 (第 54a 页)
桓公
曰何如而 …… (第 54a 页)
害霸管仲对曰不知贤害霸知而不用害霸用而不任
害霸任而不信害霸信而复使小人参之害霸 桓公

善 筦子曰权不两错政不二门故曰胫大于股者难
以步指大于臂者难以把本小末大不能相使也
管子管仲复于 (第 54b 页)
桓公
曰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
情也无方而富者生也公亦固情谨声以严尊生此谓
道之荣 (第 54b 页)
桓公
退再拜请若此言管仲复 (第 54b 页)
桓公
曰任之
重者莫如身涂之畏者莫如口期而远者莫如年以重 …… (第 54b 页)
任行畏涂至远期唯君子乃能矣 桓公
退再拜之曰夫
子数以此言者教寡人管仲对曰滋味动静生之养也
好恶喜怒哀乐生之变也聪明当物生之德也是故圣 …… (第 55a 页)
 绎史卷四十四之一
#+PROPERTY: JUAN 卷四十四之二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四十四之二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齐桓公
霸业(二/)
(公羊传庄公九年冬浚洙洙者何水也浚之者何深之/也曷谓深之畏齐也曷谓畏齐也辞杀子纠也 …… (第 57a 页)
传/何以书)
(过我也谷梁传/其志过我也) 十三年春会于北杏以平宋乱遂人
不至夏齐人灭遂而戍之(纪年 齐桓公
会诸侯于北杏/以平宋乱 谷梁传是齐侯)
(宋公也其曰人何也始疑之何疑焉桓非受命之伯也/将以事授之者 …… (第 58b 页)
剑而从之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
曰城坏压境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
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 桓公
曰诺曹子请盟 …… (第 59a 页)

桓公
下与之盟已盟曹子摽剑而去之要盟可犯而 (第 59b 页)

不欺曹子可雠而 (第 59b 页)
桓公
不怨 (第 59b 页)
桓公
之信著乎天下自
柯之盟始焉(谷梁传曹刿之盟也信齐侯/也桓盟虽内与不日信也)
史记曹沬者鲁人也以勇力事 (第 59b 页)
庄公庄公好力曹沬
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鲁庄公惧乃献遂邑之地以和
犹复以为将 齐桓公
许与鲁会于柯而盟 (第 59b 页)
桓公
与庄公
既盟于坛上曹沬执匕首 (第 59b 页)
齐桓公桓公
左右莫敢动
而问曰子将何欲曹沬曰齐彊鲁弱而大国侵鲁亦以 …… (第 59b 页)
甚矣今鲁城坏即压齐境君其图之 桓公
乃许尽归鲁
之侵地既已言曹沬投其匕首下坛北面就群臣之位
颜色不变辞令如 (第 60a 页)
桓公
怒欲倍其约管仲曰不可夫
贪小利以自快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如与之于
(第 60a 页)
桓公
乃遂割鲁侵地曹沬三战所亡地尽复予鲁 (第 60a 页)
桓公
后悔欲无与鲁地而杀曹沬管仲曰夫劫许之而
倍信杀之愈一小快耳而弃信于诸侯失天下之援不
可于是遂与曹沬三 …… (第 60a 页)
吕氏 春秋齐桓公
伐鲁鲁人不敢轻战去鲁国五十里
而封之鲁请比关内侯以听 (第 60b 页)
桓公
许之曹翙谓鲁庄公
曰君宁死而又死乎其宁生而又生乎庄公曰何谓也
曹翙曰听臣之言国必广大身必安乐是生而又 …… (第 60b 页)

不听臣之言国必灭亡身必危辱是死而又死也庄公
曰请从于是明日将盟庄公与曹翙皆怀剑至于坛上
庄公左搏 桓公
右抽剑以自承曰鲁国去境数百里今
去境五十里亦无生矣钧其死也戮于君前管仲鲍叔 …… (第 60b 页)
(公羊传同盟者何同欲也之谷梁传同者有同也同尊/周也不言公外内寮一疑 也 纪年晋犹不与 齐桓)
(公
之/盟) 十七年春齐人执郑詹郑不朝也(公羊传郑瞻/者何郑之微)
(者也此郑之微者何言乎齐人执之书甚佞 …… (第 62a 页)
(为已蹙矣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春秋敌者言战 桓公/
之与戎狄驱之尔 谷梁传齐人者齐侯也其曰人何)
(也爱齐侯乎山戎也其爱之何也桓内无因国外无从/诸侯而 …… (第 63b 页)
北伐山戎危之也则非之乎善之)
(也何善乎尔燕周之分子也/贡职不至山戎为之伐矣)
史记山戎伐燕燕告急于 齐齐桓公
救燕遂伐山戎至
于孤竹而还燕庄公遂送 (第 63b 页)
桓公
入齐境 (第 63b 页)
桓公
曰非天子
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于是分沟割燕
君所至与燕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于周如成康
之 …… (第 63b 页)
管子 桓公
北伐孤竹未至卑耳之溪十里闟然止瞠然
视援弓将射引而未敢发也谓左右曰见是前人乎左
右对曰不见也公曰事其 …… (第 64a 页)
从右方涉其深至膝若右涉其大济 桓公
立拜管仲于
马前曰仲父之圣至若此寡人之抵罪也久矣管仲对
曰夷吾闻之圣人先知无形今已有形而后知之臣非 (第 64b 页)
圣也善承教也
韩非子管仲隰朋从于 桓公
而伐孤竹春往冬反迷惑
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
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 …… (第 64b 页)
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与蚁今人不知以其
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管子 桓公
曰天下之国/莫彊于越今寡人欲北)
(举事孤竹离枝恐越人之至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君/请遏原流大夫立沼池令 (第 65a 页)
以矩游为乐则越人安敢至) (桓公
曰行事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隐三川立员都立/大舟之都大身之都有深渊垒十仞令曰能游者赐千)
(金未能用金千 (第 65a 页)
齐民之游水不避吴越 桓公
终北举事/于孤竹离枝越人果至隐曲蔷以水齐管子有扶身之)
(士五万人以待战于曲蔷大败越人此之谓水豫○是 …… (第 65a 页)
何旗获而过我也 谷梁传齐侯来献)
(捷者内齐侯也不言使内与同不/言使也献戎捷军得曰捷戎菽也)
说苑 齐桓公
将伐山戎孤竹使人请助于鲁鲁君进群
臣而谋皆曰师行数千里入蛮夷之地必不反矣于是
鲁许助之而不行齐已伐山 …… (第 65b 页)
不可以不进周公之庙乎 桓公
乃分山戎之宝献之周
公之庙明年起兵伐莒鲁下令丁男悉发五尺童子皆
至孔子曰圣人转祸为福报怨以德此之谓 …… (第 66a 页)
之师无私焉
公羊传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
者何邢已亡矣孰亡之盖狄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 桓公
讳也曷为 (第 66b 页)
桓公
讳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
侯有相灭亡 (第 66b 页)
桓公
不能救 (第 66b 页)
桓公
耻之曷为先言次 …… (第 66b 页)
年春诸侯城楚丘而封卫焉不书所会后也
公羊传孰城城卫也曷为不言城卫灭也孰灭之盖狄
灭之曷为不言狄灭之为 桓公
讳也曷为为 (第 67b 页)
桓公
讳上
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 (第 67b 页)
桓公
不能救 (第 67b 页)
桓公
耻之也然则孰城 (第 67b 页)
桓公
城之曷为不 (第 67b 页)
桓公

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曷
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诸侯之义不得专封则其
曰实与之何上 …… (第 67b 页)
斗章囚郑聃伯(公羊传三年齐人取/舒其言取之何易也) 秋会于阳谷谋
伐楚也
公羊传此大会也曷为末言尔 桓公
曰无障谷无贮粟
无易树子无以妾为妻
谷梁传阳谷之 (第 68b 页)
桓公
端委搢笏而朝诸侯诸侯皆谕 (第 68b 页)
桓公
之志 …… (第 68b 页)
叛上也国曰溃邑曰叛其言次于陉
何有俟也孰俟俟屈完也屈完者何楚大夫也何以不
称使尊屈完也曷为尊屈完以当 桓公
也其言盟于师
盟于召陵何师在召陵也师在召陵则曷为再言盟喜
服楚也何言乎喜服楚楚有王者则后服无王者则先 …… (第 70a 页)
叛夷狄也而亟病中国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 桓公
救中国而攘夷狄卒帖荆以此为王者之事也其
言来何与桓为主也前此者有事矣后此者有事矣则
曷为独于此焉与 (第 70b 页)
桓公
为主序绩也
谷梁传溃之为言上下不相得也侵浅事也侵蔡而蔡
(第 70b 页)
桓公
为知所侵也不土其地不分其民明正也遂
继事也次止也楚无大夫其曰屈完何也以其来会桓
成之为大夫也其不言使 …… (第 70b 页)
正也以其来会诸侯重之也来者何内桓师也于师前
定也于召陵得志乎 桓公
也得志者不得志也以 (第 71a 页)
桓公
得志为仅矣屈完曰大国之以兵向楚何也 (第 71a 页)
桓公
曰昭
王南征不反菁茅之贡不至故周室不祭屈完曰菁茅
之贡不至则诺昭王南征不反我将问诸江
韩非子蔡女为 (第 71a 页)
桓公
(第 71a 页)
桓公
与之乘舟夫人荡舟 (第 71a 页)
桓公
大惧禁之不止怒而出之乃且复召之因复更嫁 (第 71a 页)

大怒将伐蔡仲父谏曰夫以寝席之戏不足以伐人 …… (第 71a 页)
之国功业不可冀也请无以此为规也 桓公
不听仲父
曰必不得已楚之菁茅不贡于天子三年矣君不如举
兵为天子伐楚楚服因还袭蔡曰余为天子伐楚而蔡
不 …… (第 71b 页)
粮屝屦其可也齐侯说与之虎牢执辕涛涂秋伐
陈讨不忠也
公羊传涛涂之罪何辟军之道也其辟军之道奈何涛
涂谓 桓公
曰君既服南夷矣何不还师滨海而东服东
夷且 (第 72a 页)
桓公
曰诺于是还师滨海而东大陷于沛泽之 …… (第 72a 页)
侯或称人称侯而执者
伯讨也称人而执者非伯讨也此执有罪何以不得为
伯讨古者周公东征则西国怨西征则东国怨 桓公

涂于陈而伐楚则陈人不欲其反由已者师不正故也
不修其师而执涛涂古人之讨则不然也(谷梁传齐人/者齐侯 …… (第 72b 页)
事于文武使孔赐伯
舅胙齐侯将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
耋老加劳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 小白
余敢贪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 …… (第 77a 页)
乎君务靖乱无勤
于行晋侯乃还
公羊传宰周公者何天子之为政者也桓之盟不日此
何以日危之也何危尔贯泽之会 桓公
有忧中国之心
不召而至者江人黄人也葵丘之 (第 77b 页)
桓公
震而矜之叛 …… (第 77b 页)
于牲上壹明天子之禁曰母雍泉母讫籴母易树
子母以妾为妻母使妇人与国事
管子葵丘之会天子使大夫宰孔致胙于 桓公
曰余一
人之命有事于文武使宰孔致胙且有后命曰以尔自 …… (第 78a 页)
卑劳谓尔伯舅毋下拜 桓公
召管仲而谋管仲对曰为
君不君为臣不臣乱之本也 (第 78b 页)
桓公
曰余乘车之会三兵
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北至于孤竹山戎秽貉
拘秦夏西至流沙西虞南至吴越已牂牱□不庾 …… (第 78b 页)
兴夫凤凰之文前德义后日昌昔人之受命者
龙龟假河出图雒出书地出乘黄今三祥未有见者虽
曰受命无乃失诸侯乎 桓公

史记三十五年夏会诸侯于葵丘周襄王使宰孔赐 (第 79a 页)

文武胙彤弓矢大路命无拜 (第 79a 页)
桓公
欲许之管仲曰不
可乃下拜受赐秋复会诸侯于葵丘益有骄色周使宰
孔会诸侯颇有叛者晋侯病后遇宰孔宰孔曰齐侯 …… (第 79a 页)
会献公死国内乱秦穆公辟远不与中国会盟楚成王
初收荆蛮有之夷狄自置唯独齐为中国会盟而 桓公
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于是 (第 79b 页)
桓公
称曰寡人南伐至召
陵望熊山北伐山戎离枝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
悬车登太行至卑耳山而还诸侯莫违寡人寡人 (第 79b 页)
兵车
之会三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昔三代受命
有何以异于此乎吾欲封泰山禅梁父管仲固谏不听
乃说 桓公
以远方珍怪物至乃得 (第 79b 页)
桓公
乃止 (第 79b 页)
齐桓

既霸会诸侯于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
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
氏封泰山禅云云 …… (第 79b 页)
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
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
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后得封禅 桓公
曰寡人
北伐山戎过孤竹西伐大夏涉流沙束马悬车上卑耳 …… (第 80a 页)
陵登熊耳山以望江汉兵车之会三而
乘车之会六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诸侯莫违我昔三代
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 桓公
不可穷以辞因设
之以事曰古之封禅鄗上之黍北里之禾所以为盛江
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也东海致比目之鱼西 …… (第 80b 页)
之鸟然后物有不召而自至者十有五焉今凤
凰麒麟不来嘉谷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数至而欲
封禅毋乃不可乎于是 桓公
乃止 …… (第 80b 页)

不量齐德之丰否不度诸侯之势释其闭修而轻于行
道失其心矣君子失心鲜不夭昏是岁也献公卒八年
为淮之会 桓公
在殡宋人伐之
左传(十三/年)夏会于咸淮夷病把故且谋王室也(谷梁传/兵车之)
(会/也) 十四年春诸 …… (第 81b 页)
公羊传孰城之城杞也曷为城把灭也孰灭之盖徐莒
胁之曷为不言徐莒胁之为 桓公
讳也曷为为 (第 82a 页)
桓公

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天下诸侯有相灭亡者 (第 82a 页)
桓公
不能
救则 (第 82a 页)
桓公
耻之也然则孰城之 (第 82a 页)
桓公
城之曷为不言 (第 82a 页)

城之不与诸侯专封也曷为不与实与而文不与文
曷为不与诸侯之义不得专封也诸侯之义不得专封
则其曰实与之何 …… (第 82a 页)
故也三月盟于牡
丘寻葵丘之盟且救徐也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师救
徐诸侯次于匡以待之秋伐厉以救徐也(公羊传 桓公/
之会不致此)
(何以致久也止谷梁传兵车之会也/遂继事也次 也有畏也善救徐也) 冬宋人伐曹讨
旧怨也 …… (第 82b 页)
秋声姜以公故会齐侯于卞九月公至
书曰至自会犹有诸侯之事焉且讳之也
公羊传孰灭之齐灭之曷为不言齐灭之为 桓公
讳也
春秋为贤者讳此灭人之国何贤尔君子之恶恶也疾
始善善也乐终 (第 83a 页)
桓公
尝有继绝存亡之功故君子为之
讳也(谷梁传孰灭之 (第 83a 页)
桓公
也何以不 (第 83a 页)
桓公
也为贤者/讳也项国也不可灭而灭之 (第 83a 页)
桓公
知项之可灭) …… (第 83a 页)
(也而不知己之不可以灭也既灭人之国矣何贤乎君/子恶恶疾其始善善乐其终 桓公
尝有存亡继绝之功)
(故君子为之讳也已上/记 (第 83b 页)
桓公
会盟征伐之事)
管子(大/匡)桓公二年践位召管仲管仲至公问曰社稷可
定乎管仲对曰君霸王社稷定君不霸王 …… (第 83b 页)
与其厚于兵不如厚于人齐
国之社稷未定公未始于人而始于兵外不亲于诸侯
内不亲于民公曰诺政未能有行也二年 桓公
弥乱又
告管仲曰欲缮兵管仲又曰不可公不听果为 (第 84a 页)
桓公
与宋夫人饮船中夫人荡船而惧公公怒出之宋受而 …… (第 84a 页)
桓公
将伐鲁曰鲁与寡人近于是其救宋也疾寡人
且诛焉管仲曰不可臣闻有土之君不勤于兵不忌于
辱不辅其过则社稷安 (第 85b 页)
勤于兵忌于辱辅其过则社稷
危公不听兴师伐鲁造于长勺鲁庄公兴师逆之大败
桓公
曰吾兵犹尚少吾参围之安能圉我四年修兵
同甲十万车五千乘谓管仲曰吾士既练吾兵既多寡
人欲服鲁管仲喟然叹 …… (第 85b 页)
曰公行夷吾之言公乃命曹孙宿使于宋宋
不听果伐杞桓公筑缘陵以封之予车百乘甲一千明
年狄人伐邢邢君出致于 齐桓公
筑夷仪以封之予车
百乘卒千人明年狄人伐卫卫君出致于虚桓公且封
之隰朋宾胥吾谏曰不可三国所以亡者绝以小 …… (第 87b 页)
莫如管仲明其君而贤
其臣寡人愿事之谁能为我交齐者寡人不爱封侯之
君焉于是楚国之贤士皆抱其重宝币帛以事 齐桓公
之左右无不受重宝币帛者于是桓公召管仲曰寡人
闻之善人者人亦善之今楚王之善寡人一甚矣寡人
不善将拂于道 …… (第 93b 页)
吕氏 春秋齐桓公
合诸侯卫人后至公朝而与管仲谋
伐卫退朝而入卫姬望见君下堂再拜请卫君之罪公
曰吾于卫无故子曷为请对曰妾 …… (第 96b 页)
之管仲
曰君之揖朝也恭而言也徐见臣而有惭色臣是以知
之君曰善仲父治外夫人治内寡人知终不为诸侯笑
矣  齐桓公
与管仲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 (第 96b 页)
桓公
怪 …… (第 96b 页)
之曰与仲父谋伐莒谋未发而闻于国其故何也管仲
曰国必有圣人也 桓公
曰嘻日之役者有执蹠𤹇而上
视者意者其是邪乃令复役无得相代少顷东郭牙至
管仲曰此必是已乃令实者延之而 …… (第 97a 页)
所当者莒也臣窃以虑诸侯之
不服者其惟莒乎臣故言之(○谋卫伐莒/事于传未闻)
管子楚伐莒莒君使人求救于 齐桓公
将救之管仲曰
君勿救也公曰其故何也管仲对曰臣与其使者言三
辱其君颜色不变臣使官无满其礼三强其使者争之 (第 97b 页)
以死莒君小人也君勿救 桓公
果不救而莒亡(○此时/莒不亡) …… (第 97b 页)
韩非子晋人伐邢 齐桓公
将救之鲍叔曰太蚤邢不亡
晋不敝晋不敝齐不重且夫持危之功不如存亡之德
大君不如晚救之以敝晋齐实利待邢亡 (第 98a 页)
而复存之其
名实美 桓公
乃弗救(○伐邢者狄/而非晋也)
管子 (第 98a 页)
桓公
曰四夷不服恐其逆政游于天下而伤寡人
寡人之行为此有道乎管子对曰吴越不朝珠象而以
为币乎发朝鲜不朝请文 …… (第 98a 页)
珥而辟千金者璆琳琅玕也然
后八千里之昆崙之虚可得而朝也故物无立事无接
远近无以相因则四夷不得而朝矣  桓公
曰鲁梁之
于齐也千谷也蜂螫也齿之有唇也今吾欲下鲁梁何 …… (第 98b 页)
管子对曰鲁梁之民俗为绨公服绨令左右服
之民从而服之公因令齐勿敢为必仰于鲁梁则是鲁
梁释其农事而作绨矣 桓公
曰诺即为服于泰山之阳
十日而服之管子告鲁梁之贾人曰子为我致绨千匹
赐子金三百斤什至而金三千斤则是鲁梁 …… (第 99a 页)
年鲁梁之
君请服(○此篇又载有服莱莒楚代衡山等/事事既相类种种悠缪今不具录)
说苑齐桓公之时霖雨十旬 桓公
欲伐漅陵其城之值
雨也未合管仲隰朋以卒徒造于 (第 99b 页)
桓公
曰徒众何以 …… (第 99b 页)
为管仲对曰臣闻之雨则有事夫漅陵不能雨臣请攻
之公曰善遂兴师伐之既至天卒閒外士在内矣 桓公
曰其有圣人乎乃还旗而去之(已上别记/事迹异同)
管子 (第 100a 页)
桓公
践位令衅社塞祷祝凫已疵献胙祝曰除君
苛疾与君之多虚而少实 (第 100a 页)
桓公
不说瞑目而视祝凫已
疵祝凫已疵授酒而祭之曰又与君之若贤 (第 100a 页)
桓公
怒将
诛之而未也以复管仲管仲以是 (第 100a 页)
桓公
之可以霸也 (第 100a 页)
桓公
外舍而不鼎馈中妇诸子谓宫人盍不出从乎 (第 100a 页)
君将有行宫人皆出从公怒曰孰谓我有行者宫人曰
贱妾闻之中妇诸子公召中妇诸子曰女焉闻吾有行
也对曰妾人闻之君外舍而不鼎馈非有内忧必有外
患今君外舍而不鼎馈君非有内忧也妾是以知君之
将有行也公曰善此非吾所与女及也而言乃至焉吾
是以语女吾欲致诸侯而不至为之奈何中妇诸子曰
自妾之身之不为人持接也未尝得人之布织也意者
更容不审邪明日管仲朝公告之管仲曰此圣人之言

也君必行也
淮南子 桓公
立政去食肉之兽食粟之鸟系置之网三
举而百姓说(○韩诗/外传同)
说苑 (第 101a 页)
齐桓公
谓管仲曰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
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管仲曰臣闻之君尝之
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今君 (第 101a 页)
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
之衣狐白之裘此群臣之所奢大也诗曰不躬不亲庶
民不信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 桓公
曰善于是更置练 …… (第 101a 页)
帛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
韩非子 齐桓公
好服紫一国尽服紫当是时也五素不
得一紫 (第 101b 页)
桓公
患之谓管仲曰寡人好服紫紫贵甚一国
百姓好服紫不已寡人奈何管仲曰君何不试勿衣紫
也谓左右曰吾甚恶紫之臭 …… (第 101b 页)
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
内莫衣紫(○韩子每好一事/两载意趣自饶)齐国好厚葬布帛尽于衣
衾材木尽于棺椁 桓公
患之以告管仲曰布帛尽则无
以为蔽材木尽则无以为守备而人厚葬之不休禁之
奈何管仲对曰凡人之有为也非名之 …… (第 102a 页)
名罪当丧者无利人何故为之也
管子 桓公
曰四郊之民贫商贾之民富寡人欲杀商贾
之民以益四郊之民为之奈何管子对曰请以令决瓁
洛之水通之杭庄之閒 (第 102b 页)
桓公
曰诺行令未能一岁四郊
之民殷然益富商贾之民廓然益贫 (第 102b 页)
桓公
召管子而问
曰此其故何也管子对曰决瓁洛之水通之杭庄之閒
则屠沽之汁肥流水则蚊虻巨雄翡燕小鸟皆归之宜 …… (第 102b 页)
巨雄新冠五尺请挟弹怀
丸游水上弹翡燕小鸟被于暮故贱卖而贵买四郊之
民卖贱何为不富哉商贾之人何为不贫乎 桓公
曰善
  (第 103a 页)
桓公
问管子曰民饥而无食寒而无衣应声之正无
以给上室屋漏而不居墙垣坏而不筑为之奈何管子
对曰沐涂树之枝也 (第 103a 页)
桓公
曰诺令谓左右伯沐涂树之
枝左右伯受沐涂树之枝阔其年民被白布清中而浊
应声之正有以给上室屋漏者得居墙垣 (第 103a 页)
坏者得筑公

召管子问曰此何故也管子对曰齐者夷莱之国也一
树而百乘息其下者以其不□也众鸟居其上丁壮者
胡丸操弹居其下终日不归父老柎枝而论终日不归
归市亦惰倪终日不归今吾沐涂树之枝日中无尺寸
之阴出入者长时行者疾走父老归而治生丁壮者归
而薄业彼臣归其三不归此以乡不资也  桓公
曰五
衢之民衰然多衣弊而屦穿寡人欲使帛布丝纩之贾
贱为之有道乎管子曰请以令沐途旁之树枝使无尺 …… (第 103b 页)
寸之阴 桓公
曰诺行令未能一岁五衢之民皆多衣帛
完屦 (第 104a 页)
桓公
召管子而问曰此其何故也管子对曰途旁
之树未沐之时五衢之民男女相好往来之市者罢市
相睹树下谈语终日不归 …… (第 104a 页)
相睹树下论议玄语终日
不归是以田不发五谷不播桑麻不种茧缕不治内严
一家而三不归则帛布丝纩之贾安得不贵 桓公
曰善
(○变语/俱胜) …… (第 104a 页)
韩非子 桓公
微服而行于民閒有鹿门稷者行年七十
而无妻 (第 104b 页)
桓公
问管仲曰有民老而无妻者乎管仲曰有
鹿门稷者行年七十矣而无妻 (第 104b 页)
桓公
曰何以令之有妻
管仲曰臣闻之上有积财则民臣必匮乏于下宫中有
怨女则有老而无妻者 (第 104b 页)
桓公
曰善令于宫中女子未尝
御出嫁之乃令男子年二十而室女年十五而嫁则内
无怨女外无旷夫
说苑 (第 104b 页)
桓公
之平陵见家人有年老而自养者公问其故 …… (第 104b 页)
对曰吾有子九人家贫无以妻之吾使佣而未返也
取外御者五人妻之筦仲入见曰公之施惠不亦小
矣公曰何也对曰公待所见而施惠焉则齐国之有妻
者少矣公曰若何 (第 105a 页)
筦仲曰令国丈夫三十而室女子十
五而嫁  齐桓公
出猎逐鹿而走入山谷之中见一老
公而问之曰是为何谷对曰为愚公之谷 (第 105a 页)
桓公
曰何故
对曰以臣名 (第 105a 页)
桓公
曰今视公之仪状非愚人也何为
以公名对曰臣请陈之臣故畜牸牛生子而大卖之而 …… (第 105a 页)
买驹少年曰牛不能生马遂持驹去傍邻闻之以臣为
愚故名此谷为愚公之谷 桓公
曰公诚愚矣夫何为而
与之 (第 105b 页)
桓公
遂归明日朝以告管仲管仲正衿再拜曰此
夷吾之愚也使尧在上咎繇为理安有取人之驹者乎
若有见暴如是叟者又必 (第 105b 页)
不与也公知狱讼之不正故
与之耳请退而修政孔子曰弟子记之 桓公
霸君也管
仲贤佐也犹有以智为愚者也况不 (第 105b 页)
桓公
管仲者也
(第 105b 页)
桓公
田至于麦丘见麦丘邑人问之子何为者也 …… (第 105b 页)
人也公曰年几何对曰八十有三矣公曰
美哉寿乎子其以子寿祝寡人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
主君甚寿金玉是贱人为宝 桓公
曰善哉至德不孤善
言必再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无羞
学无恶下问贤者在旁谏者得人 (第 106a 页)
桓公
曰善哉至德不
孤善言必三吾子其复之麦丘邑人曰祝主君使主君
无得罪于群臣百姓 (第 106a 页)
桓公
怫然作色曰吾闻之子得罪
于父臣得罪于君未尝闻君得罪于臣者也此一言者 …… (第 106a 页)
社稷之灵使寡人得吾子于此扶而载之自御以归
礼之于朝封之以麦丘而断政焉(○晏子春秋/作景公事) 昔者 齐桓公
出游于野见亡国故城郭氏之墟问于野人曰 …… (第 106b 页)
是为何墟野人曰是为郭氏之墟 桓公
曰郭氏者曷为
墟野人曰郭氏者善善而恶恶 (第 107a 页)
桓公
曰善善而恶恶人
之善行也其所以为墟者何也野人曰善善而不能行
恶恶而不能去是以为墟也 (第 107a 页)
桓公
归以语管仲曰其人
为谁 (第 107a 页)
桓公
曰不知也管仲曰君亦一郭氏也于是 (第 107a 页)
桓公
招野人而赏焉(○胡氏取此以/为春秋郭公传)
韩诗外传 (第 107a 页)
齐桓公
出游遇一丈夫裒衣应步带著桃殳 (第 107a 页)
桓公
怪而问之曰是何名何经所在何篇所居何以斥 …… (第 107a 页)
逐何以避余丈夫曰是名二桃桃之为言亡也夫日日
慎桃何患之有故亡国之社以戒诸侯庶人之戒在于
桃殳 桓公
说其言与之共载来年正月庶人皆佩诗曰
殷监不远
管子 (第 107b 页)
桓公
将东游问于管仲曰我游犹轴转斛南至琅
邪司马曰亦先王之游已何谓也管仲对曰先王之游
也春出原农事之不本者 …… (第 107b 页)
谓之荒先王有游夕之业于人无荒亡之行于身 桓公
退再拜命曰宝法也
吕氏春秋管仲觞 (第 108a 页)
桓公
日暮矣 (第 108a 页)
桓公
乐之而徵烛管仲
曰臣卜其昼未卜其夜君可以出矣公不说曰仲父年
老矣寡人与仲父为乐将几之请夜之管仲曰君过 …… (第 108a 页)
韩诗外传 齐桓公
置酒令诸侯大夫曰后者饮一经程
管仲后当饮一经程饮其一半而弃其半 (第 108b 页)
桓公
曰仲父
当饮一经程而弃之何也管仲曰臣闻之酒入口者舌
出舌出者弃身与其弃身不宁弃酒乎 (第 108b 页)
桓公
曰善诗曰
荒湛于酒
韩非子 (第 108b 页)
齐桓公
饮酒醉遗其冠耻之三日不朝管仲曰
此非有国之耻也公胡其不雪之以政公曰善因发仓
囷赐贫穷论囹圄出薄罪处三 …… (第 108b 页)
复遗冠乎或曰管仲雪 桓公
之耻于小人而生 (第 109a 页)
桓公

耻于君子矣使 (第 109a 页)
桓公
发仓囷而赐贫穷论囹圄而出薄
罪非义也不可以雪耻使之而义也 (第 109a 页)
桓公
宿义须遗冠
而后行之则 (第 109a 页)
桓公
行义为遗冠也是虽雪遗冠之耻
于小人而亦遗宿义之耻于君子矣且夫发仓囷而赐
贫穷者是赏无功也论囹圄而出薄 …… (第 109a 页)
曰小臣稷 桓公
三往而弗得见 (第 109b 页)
桓公
曰吾闻布衣之士
不轻爵禄无以易万乘之主万乘之主不好仁义亦无
以下布衣之士于是五往乃得见之(新序天下闻 (第 109b 页)
之皆/曰 桓公
犹下布衣)
(之士而况国君乎于是相率而朝靡有不至 (第 109b 页)
桓公
所以/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者遇士于是也诗云有觉德行四)
(国顺之 (第 109b 页)
桓公/
其以之矣)
(第 109b 页)
齐桓公
设庭燎为士之欲造见者期年而士不至
于是东野鄙人有以九九之术见者 (第 109b 页)
桓公
曰九九何足
以见乎鄙人对曰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 …… (第 109b 页)
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夫太山不
辞壤石江海不逆小流所以成大也诗云先民有言询
于刍荛言博谋也 桓公
曰善乃因礼之期月四方之士
相携而并至诗曰自堂徂基自羊徂牛言以内及外以
小及大也(○燕昭王礼郭/隗盖用 (第 110a 页)
此术)  齐桓公
问于宁戚曰筦子
今年老矣为弃寡人而就世也吾恐法令不行人多失 …… (第 110a 页)
职百姓疾怨国多盗贼吾何如而使奸邪不起民衣食
足乎宁戚对曰要在得贤而任之 桓公
曰得贤奈何宁
戚对曰开其道路察而用之尊其位重其禄显其名则
天下之士骚然举足而至矣 (第 110b 页)
桓公
曰既以举贤士而用
之矣微夫子幸而临之则未有布衣屈奇之士踵门而
求见寡人者宁戚对曰是君察之不明举之不显 …… (第 110b 页)
明王圣主之治若夫江海
无不受故长为百川之主明王圣君无不容故安乐而
长久因此观之则安主利人者非独一士也 桓公
曰善
吾将著夫五阻以为戒本也
管子客或欲见 (第 111a 页)
齐桓公
请仕上官授禄千钟公以告 …… (第 111a 页)
闻取人以人者其去人也亦用人吾不仕矣
礼记孔子曰管仲遇盗取二人焉上以为公臣曰其所
与游辟也可人也管仲死 桓公
使为之服宦于大夫者
之为之服也自管仲始也有君命焉尔也(○杂/记)
韩非子宋人有酤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 …… (第 111b 页)
夫国亦有狗有道之士怀其术而欲以明
万乘之主大臣为猛狗迎而龁之此人主之所以蔽胁
而有道之士所以不用也故 桓公
问管仲曰治国最奚
患对曰最患社鼠矣公曰何患社鼠哉对曰君亦见夫
为社者乎树木而涂之鼠穿其閒堀穴托其中熏 …… (第 112a 页)
为出之
是以得三人来筦仲上车曰嗟兹乎我穷必矣吾不能
以春风风人吾不能以夏雨雨人吾穷必矣 复槁之
君朝 齐桓公
问治民焉复槁之君不对而循口操衿抑 (第 113a 页)
桓公
曰与民共甘苦饥寒乎夫以我为圣人也故不
用言而谕因礼之千金 …… (第 113a 页)
韩诗外传 齐桓公
问于管仲曰王者何贵曰贵天 (第 113b 页)
桓公
仰而视天管仲曰所谓天非苍莽之天也王者以百姓
为天百姓与之即安辅之即彊非之即危倍之即亡诗
曰民之无良相 (第 113b 页)
怨一方民皆居一方而怨其上不亡者
未之有也
庄子 桓公
读书于堂上轮扁斲轮于堂下释椎凿而上
(第 113b 页)
桓公
曰敢问公之所读者为何言邪公曰圣人之言
也曰圣人在乎公曰已死矣曰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 …… (第 113b 页)
之糟粕已夫 桓公
曰寡人读书轮人安得议乎有说则
可无说则死轮扁曰臣也以臣之事观之斲轮徐则甘
而不固疾则苦而不入不徐不疾 …… (第 114a 页)

子亦不能受之于臣是以行年七十而老斲轮古之人
与其不可传也死矣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粕已

管子 桓公
观于厩问厩吏曰厩何事最难厩吏未对管 …… (第 114a 页)
矣傅马栈最难先傅曲木曲木
又求曲木曲木已傅直木无所施矣先傅直木直木又
求直木直木已傅曲木亦无所施矣  桓公
放春三月
观于野 (第 114b 页)
桓公
曰何物可比于君子之德乎隰朋对曰夫
粟内甲以处中有卷城外有兵刃未敢自恃自命曰粟
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乎管 …… (第 114b 页)
之曰禾此其可比于君子之德矣 桓公
曰善(○小言琐/琐隽而有)
(致/)
论衡 (第 115a 页)
齐桓公
负妇人而朝诸侯管仲告诸侯吾君背有
疽疮不得妇人疮不衰愈诸侯信管仲故无畔者(新序 (第 115a 页)
齐桓)
(公
好妇人之色妻姑姊妹而国人多淫于骨肉○按 (第 115a 页)
桓/公
中主也妻姑姊妹乱伦之大者何至为之汉书云襄)
(公淫乱姑姊妹不嫁于是令国中民家长女不得嫁名/曰巫儿为家 (第 115a 页)
主祠然则襄公事也言者误以为 桓公
耳)
(第 115a 页)
齐桓公
谓鲍叔曰寡人欲铸大钟昭寡人之名焉
寡人之行岂避尧舜哉鲍叔曰敢问君之 (第 115a 页)
桓公
曰昔 …… (第 115a 页)
桓公
曰寡人有过乎幸记之是社稷之福也子不幸
教几有大罪以辱社稷 或曰将谓 (第 116a 页)
桓公
仁义乎杀兄
而立非仁义也将 (第 116a 页)
桓公
恭俭乎与妇人同舆驰于邑
中非恭俭也将谓 (第 116a 页)
桓公
清洁乎闺门之内无可嫁者非
清洁也此三者亡国失君之行也然而 (第 116a 页)
桓公
兼有之以
得管仲隰朋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毕朝周室为五霸长
以其得贤佐也(荀子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 …… (第 116a 页)
(莒并国三十五其行事也若是其险污淫汰也若是而/不亡乃霸何也夫 齐桓公
有天下之大节焉夫孰能亡)
(之倓然见管仲之能足以托国也是天下之大知也安/忘其怒出忘其雠遂立以为仲父是 …… (第 116b 页)
戚莫之敢妒也与之高国之位而本朝/之臣莫之敢恶也与之书社三百而富人莫之敢距也)
(贵贱长少莫不秩秩焉从 桓公
而贵敬之是天下之大/节也其霸也宜哉仲尼之门人五尺之竖子言羞称乎)
(五伯是何也曰然彼非本政教也非致隆 …… (第 116b 页)
称乎大君子之门哉)
尚书中候齐桓之霸遏八流以自广(春秋保乾图移河/为界在齐吕填阏)
(八流以自广○言 桓公
塞/九河之八以自广其地) …… (第 116b 页)
秋文耀钩白虹贯牛山管仲谏曰无近色党恐失权
齐侯大惧去色党更立贤辅使后出望上牛山四面听
之以厌神
庄子 桓公
田于泽管仲御见鬼焉公抚管仲之手曰仲
父何见对曰臣无所见公反诶诒为病数日不出齐士
有皇子告敖者曰公则自 (第 117a 页)
伤鬼恶能伤公夫忿滀之气
散而不反则为不足上而不下则使人善怒下而不上
则使人善忘不上不下中身当心则为病 桓公
曰然则 …… (第 117a 页)
请问委蛇之状何如皇子曰委蛇其大如毂其长如辕
紫衣而朱冠其为物也恶闻雷车之声则捧其首而立
见之者殆乎霸 桓公
冁然而笑曰此寡人之所见者也
于是正衣冠与之坐不终日而不知病之去也
管子 (第 117b 页)
桓公
乘马虎望见之而 (第 117b 页)
桓公
问管仲曰今者寡 …… (第 117b 页)
曰意
者君乘駮马而盘桓迎日而驰乎公曰然管仲对曰此
駮象也駮食虎豹故虎疑焉(○说苑晋平公事同管博/物志 齐桓公
出因与 仲)
(故道自燉煌西涉流沙往外国沙石千馀里中无水时/则有沃流处人莫能知皆乘骆驼骆驼知水脉遇 …… (第 118a 页)
昔秦胡乞一举渡河与)
(齐鲁战折伤板齿昔李子昂敖于鸣鹄嗉中游长三寸/三分○后段御览引今本无 金楼子 齐桓公
卧于柏)
(寝谓仲父曰吾国富民殷无馀忧矣一物失所寡人犹/为于邑白鸟营肌而求饱寡人因之开翠纱之帱进蚊) …… (第 118a 页)
 绎史卷四十四之二
#+PROPERTY: JUAN 卷四十四之三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齐桓公
霸业(三/) (管子著书上/)
管子(牧/民)凡有地牧民者务在四时守在仓廪国多财则
远者来地辟举则民 …… (第 119a 页)
 绎史卷四十四之三
#+PROPERTY: JUAN 卷四十四之四

钦定四库全书
 绎史卷四十四之四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齐桓公
霸业(四/) (管子著书下/)
管子(宙/合)左操五音右执五味怀绳与准钩多备规轴减
溜大成是唯时德之 …… (第 156a 页)
齐桓公之时天子卑弱诸侯力征南夷北狄交
伐中国中国之不绝如线齐国之地东负海而北漳河
地狭田少而民多智巧 桓公
忧中国之患苦夷狄之乱
欲以存亡继绝崇天子之位广文武之业故管子之书
生焉
管子(弟子/职)先王施教弟子 …… (第 201b 页)
 室则并桓文而为五矣五霸之名所由起乎即春秋
 之称五霸亦有进阖庐而黜宋襄者循名责实咸无
 稽焉孟子曰五霸 桓公
为盛当周室东迁之后王纲 …… (第 204b 页)
 公不道杀鲁桓而诛彭生既而户下难发襄公歼焉
 鲁于此时仗义问罪别立贤君将雠复而先君之耻
 雪矣奈何庄非其人无知之立晏然弗知阻 小白

 助子纠佐其不当立者以攻其当立者乾时一败仅
 获传乘鲍子来言纠亦不保谷梁氏讥之曰以千乘
 之鲁不 (第 205a 页)
能存一子纠以公为病矣 桓公
图霸亟欲得
 鲁而鲁人怀纳纠之隙犹豫未前桓独捐弃前怨为 (第 205a 页)
 柯之盟信义是尚彼曹沫者手剑劫田何为也哉夫
 齐洋洋表海是太公之遗也而 桓公
能起而修之衅
 沐施于羁囚连帅置之都鄙煮海通贾国用富彊衣
 裳兵车之会唯是尊天子而睦诸侯抑彊楚而保小 …… (第 205b 页)
 而大义始昭江黄服而蛮方始惧至贯泽阳榖之会

 远迩毕集矣 桓公
端委搢笏以朝之盛之至也而或
 谓包茅责贡以来不闻南下之师葵丘震矜九国以
 畔弦黄灭而不能救东略则西否 (第 206a 页)
功高志满于晚节
 见其渐衰焉无他管仲死也故 桓公
中主也得管子
 而名彰读山高牧民轻重九府诸篇其规模宏焉其
 经制详且备焉兵力甲于天下而不敢教其君以请 …… (第 206a 页)
 其位而觊觎绝矣至亲莫如哀姜诛其罪而淫乱息

 矣侵伐不劳大师盟誓不烦小国功高来天王之锡
 犹凛天威而惧陨越君子是以知管子之所以贤也
 能辅君也 桓公
之所以霸也能用贤也故曰五 (第 206b 页)

 公
为盛
 
 
 
 绎史卷四十四之四 (第 206b 页)
  宋襄公图霸
左传(僖公/八年)宋公疾大子兹父固请曰目夷长且仁君其
立之公命子鱼子鱼辞曰能以国让仁孰大焉臣不及
也且又不顺遂走而退(说苑宋襄公兹父为 桓公太子/
(第 1a 页)
桓公
有后妻子曰公子目夷公)
(爱之兹父为公爱之也欲立之请于公曰请使目夷立/臣为之相兄以佐之公曰何故也对曰 (第 1a 页)
臣之舅在卫爱)
(臣若终立则不可以往绝迹于卫是背母也且臣自知/不足以处目夷之上公不许彊以请公公许之将立公)

(子目夷目夷辞曰兄立而弟在下是其义也今弟立而/兄在下不义也不义而使目夷为之目夷将逃乃逃之)
(卫兹父从之三年 桓公
有疾使人召兹父若不来是使/我以忧死也兹父乃反公复立之以为太子然后目夷)
(归也○传言目夷/长知非后妻 …… (第 1b 页)
子鱼曰古者六畜不相为用小事不用大牲而况敢用
人乎祭祀以为人也民神之主也用人其谁飨之 齐桓
存三亡国以属诸侯义士犹曰薄德今一会而虐二
国之君又用诸淫昏之鬼将以求霸不亦难乎得死为
(公羊传其言 …… (第 2b 页)
君德无乃犹有所
阙而以伐人若之何盍姑内省德乎无阙而后动 陈
穆公请脩好于诸侯以无忘齐桓之德冬盟于齐脩
之好也 (二十/年)宋襄公欲合诸侯臧文仲闻之曰以
欲从人则可以人从欲鲜济 二十一年春宋人为鹿
上之盟 (第 3a 页)
 绎史卷四十八    灵壁县知县马骕撰
  齐五子争立
左传(僖公/二年)齐寺人貂始漏师于多鱼
韩非子人有设桓公隐者曰一难二难三难何也 桓公
不能对以告管仲管仲对曰一难也近优而远士二难
也去其国而数之海三难也君老而晚置 (第 1a 页)
太子桓公

善不择日而庙礼太子或曰管仲之射隐不得也物之 (第 1a 页)
所谓难者必借人成势而勿侵害己可谓一难也贵妾
不使二后二难也爱孽不使危正适专听一臣而不敢
偶君此则可谓三难也
管子 桓公
问管仲曰寡人欲霸以二三子之功既得霸
矣今吾有欲王其可乎管仲对曰公当召叔牙而问焉
鲍叔至公又问焉鲍叔对 …… (第 1b 页)
而治天下仅能制于四
海之内矣今寡人之子不若寡人寡人不若二三子以
此观之则吾不王必矣
吕氏春秋管仲有病 桓公
往问之曰仲父之病矣渍甚
国人弗讳寡人将谁属国管仲对曰昔者臣尽力竭智
犹未足以知之也今病在于朝夕之中臣 (第 2a 页)
奚能言 桓公
曰此大事也愿仲父之教寡人也管仲敬诺曰公谁欲 …… (第 2a 页)
也有不见也勿已
乎则隰朋可也夫相大官也处大官者不欲小察不欲
小智故曰大匠不斲大庖不豆大勇不斗大兵不寇
行公去私恶用管子而为五霸长行私阿所爱用竖 …… (第 2b 页)
刁而虫出于户
管子管仲寝疾 桓公
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甚矣若不可
讳也不幸而不起此疾彼政我将安移之管仲未对 (第 3a 页)

曰鲍叔之为人何如管仲对曰鲍叔君子也千乘之
国不以其道予之不受也虽然不可以为政其为人也
好善而恶恶已甚 (第 3a 页)
见一恶终身不忘 桓公
曰然则孰可
管仲对曰隰朋可朋之为人好上识而下问臣闻之以
德予人者谓之仁以财予人者谓之良以善胜人者未 …… (第 3a 页)

欲齧我猳而不使也今夫卫公子开方去其千乘之太
子而臣事君是所愿也得于君者是将欲过其千乘也
君必去之 桓公
曰诺管子遂卒卒十月隰朋亦卒
史记管仲病 (第 4b 页)
桓公
问曰群臣谁可相者管仲曰知臣莫
如君公曰易牙如何对曰杀子以适君非人情不可公 …… (第 4b 页)
曰开方如何对曰倍亲以适君非人情难近公曰竖刁
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难亲管仲死而 桓公

用管仲言卒近用三子三子专权(淮南子俞儿易牙淄/渑之水合者尝一哈)
(水而甘苦知矣○孟子疏引左传云 (第 5a 页)
淄渑二水为食易/牙亦知二水之味 桓公
不信数试始验今按左传无此)
(语/)
吕氏春秋管仲有疾 (第 5a 页)
桓公
往问之曰仲父之疾病矣将
何以教寡人管仲曰齐鄙人有谚曰居者无载行者无
埋今臣将有远行胡可以问 (第 5a 页)
桓公
曰愿仲父之无让也 …… (第 5a 页)
哉若死
者有知我将何面目以见仲父乎蒙衣袂而绝乎寿宫
虫流出于户上盖以杨门之扇三月不葬
韩非子管仲有病 桓公
往问之曰仲父病不幸卒于大
命将奚以告寡人管仲曰微君言臣故将谒之愿君去
竖刁除易牙远卫公子开方易牙为君 …… (第 6b 页)

卫之閒不容数日行弃其母久官不归其母不爱安能
爱君臣闻之矜伪不长盖虚不久愿君去此三子者也
管仲卒死 桓公
弗行及 (第 7a 页)
桓公
死虫出尸不葬或曰管仲
所以见告 (第 7a 页)
桓公
者非有度者之言也所以去竖刁易牙
者以不爱其身适君之欲也曰不爱其身安能爱君然 …… (第 7a 页)
将弗用也曰不爱其
死力安能爱君是君去忠臣也且以不爱其身度其不
爱其君是将以管仲之不能死公子纠度其不死 桓公
也是管仲亦在所去之域矣明主之道不然设民所欲
以求其功故为爵禄以劝之设民所恶以禁其奸故为
刑罚以威之庆 …… (第 7b 页)
出也君有道则臣尽力而奸不生无道则臣上塞主明
而下成私管仲非明此度数于 桓公
也使去竖刁一竖
刁又至非绝奸之道也且 (第 8a 页)
桓公
所以身死虫流出尸不
葬者是臣重也臣重之实擅主也有擅主之臣则君令
不下究臣情不上通一人之力能隔君臣之閒 …… (第 8a 页)
其罪见知不悖于前赏罚不弊于后安有不葬之患管
仲非明此言于 桓公
也使去三子故曰管仲无度矣(○/诸)
(家所记意同辞异各有/其长韩非设难深刻)
左传(十七/年)齐候之 …… (第 8b 页)
之立武孟管仲卒五公子皆求立冬十月乙亥 齐桓公
卒易牙入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公子无亏
孝公奔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榖梁传此不正其/日之何也其 (第 9a 页)
不正)
(前见矣其不正之前见何也以不正入虚国故称嫌焉/尔 史记 桓公
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 (第 9a 页)
桓公
卒遂相)
(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 (第 9a 页)
桓公
尸在床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十二月乙亥无诡立乃棺赴辛巳夜敛殡 (第 9a 页)
桓公)
(
十有馀子要其后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无谥次孝公次昭公次懿公次惠公) 十八年春
宋襄公以诸侯伐齐三月齐 …… (第 9a 页)
言伐何宋公)
(与伐而不与战故言伐春秋伐者为客受伐者为主曷/为不使齐主之与襄公之征齐也曷为与襄公之征 齐)
(桓公
死竖刁易牙争权不葬为是故伐之也善谷梁传/战不言伐客不言及言及恶宋也 狄救齐 救齐也)
秋八月葬 (第 9b 页)
齐桓公 (二十/五年)
卫人平莒于我十二月盟于
洮修卫文公之好且及莒平也(榖梁传莒无大夫其曰/莒庆何也以公之会目)
(之/也 …… (第 9b 页)
 东门襄仲臧文仲如楚乞师臧孙见子玉而道之伐
齐宋以其不臣也(公羊传乞师者何卑辞也曷为以外/内同若辞重师也曷为重师师出不)
(正反战不正胜也师榖梁传乞重辞也何重焉重人/之死也非所乞也 出不必反战不必胜故重之也)
公以楚师伐齐取榖凡师能左右之曰以寘桓公子雍
于榖易牙奉之以为鲁援楚申公叔侯戍之 桓公
之子
七人为七大夫于楚(公羊传此己取榖矣何以致伐未/得乎取榖也曷为未得乎取谷曰)
(患之起必自此始也 …… (第 10a 页)
君所以重)
(商人之弑也商人其不以国氏何也不以嫌代嫌也舍/之不日何也未成为君也 史记昭公之弟商人以 桓)
(公
死争立而不得阴交贤士附爱百姓百姓说及昭公/卒子舍立孤弱即与众十月即墓上弑齐君舍而商人)
(自立是为懿 (第 11a 页)
公懿公 桓/公
子也其母曰密姬) 襄仲使告于王请以王宠求
昭姬于齐曰杀其子焉用其母请受而罪之冬单伯如
齐请子叔姬齐人 …… (第 11a 页)
与公游竹中二人弑懿公车上弃竹中而亡去/懿公之立骄民不附齐人废其子而迎公子元于卫立)
(之是为惠公惠公 桓公
子也其母卫女曰/少卫姬避齐乱故在卫○史叙诸公明晰) …… (第 13a 页)
  齐桓公
有夫人三人皆无子如夫人者六人皆有子
 均非适也其孰当立以长则无亏矣其次则惠公元
 也管仲既殁五子争宠 (第 13b 页)
桓公
废长立少自孝公己为
 不顺潘与商人之徒咸怀觊觎矣孝公卒昭公杀其
 子以自立春秋略而不书杀人之子者人亦 …… (第 13b 页)
 人之请而居君位纳竹之罪亦无讨焉夫商人之不
 仁元也恶之久矣始虽让立心实不平邴阎之为贼
 未必非惠公志也初管仲寝疾 桓公
往问之管仲曰
 愿君之远易牙竖刁开方 (第 14a 页)
桓公
不听使三子专权 (第 14a 页)
(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得卫讹后年乃侵曹伐卫)
 王子叔带以惠后之宠几夺大子 齐桓公
会于首止
 以谋王室既而襄王告难复盟洮以定其位夺嫡之
 患始息齐桓既殁妇怨复兴狄人助乱天子蒙尘晋
  (第 11a 页)
文公于是起而图霸决策勤王取大叔而杀之王室

 始靖叔带之为乱也多历年矣经两霸主大难方已
  桓公
之图之也弭之于未乱之先文公之图之也戡
 之于既乱之后均有功于王室者也唯是带也以襄
 王母弟怙宠匹嫡召 (第 11b 页)
戎伐周乱形已著幸而逃亡
 桓公
执而归诸京师亦云宜也乃受而不讨且为之
 请抑思葵丘之会初命曰无易树子此何谓也王复
 姑息召之反国避郑 (第 11b 页)
处狄十二年而行过卫卫文公不礼焉出于五鹿乞食
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子犯曰天赐也稽
首受而载之及 齐齐桓公
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
从者以为不可将行谋于桑下蚕妾在其上以告姜氏
姜氏杀之而谓公子曰子有四方之志其 …… (第 49a 页)
以戊申乎所以申土也再拜稽首受而载之遂适齐齐
侯妻之甚善焉有马二十乘将死于齐而已矣曰民生
安乐谁知其它 桓公
卒孝公即位诸侯畔齐子犯知齐
之不可以动而知文公之安齐而有终焉之志也欲行
而患之与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 …… (第 51b 页)
之入也其知之矣若犹未也尺将及难
君命无二古之制也除君之恶唯力是视蒲人狄人余
何有焉今君即位其无蒲狄乎 齐桓公
置射钩而使管
仲相君若易之何辱命焉行者甚众岂唯刑臣公见之
以难告三月晋侯潜会秦伯于王城己丑晦公宫火瑕 …… (第 63b 页)
之世蒲人翟人余何有/焉除君之所恶唯力所及何贰之有今君即位其无蒲)
(狄乎伊尹放大甲而卒以为明王管仲贼 桓公
而卒以/为侯伯乾时之役申孙之矢集于桓钩钩近于祛而无)
(怨言佐相以终克成令名今君之德宇何不宽裕也恶 …… (第 64a 页)
而杀之 韩非子或)
(曰齐晋绝祀不亦宜乎齐桓能用管仲之功而忘射钩/之怨文公能听寺人之言而弃斩袪之罪 桓公
文公能)
(容二子者也后世之君明不及二公后世之臣贤不如/二子以不忠之臣事不明之君君不知则有燕操子罕) …… (第 64b 页)
于是君子闻之曰文公其知道乎其不王者犹无佐也
左传丁丑诸侯围许晋侯有疾曹伯之竖侯獳货筮史
使曰以曹为解 齐桓公
为会而封异姓今君为会而灭
同姓曹叔振铎文之昭也先君唐叔武之穆也且合诸
侯而灭兄弟非礼也与卫偕命而不与 …… (第 87b 页)
淮南子晋文君大布之衣牂羊之裘韦以带剑威立于
海内 昔 齐桓公
合诸侯以乘车退诛于国以斧钺晋
文公合诸侯以革车退行于国以礼义 (第 98a 页)
桓公
前柔而后
刚文公前刚而后柔然而令行乎天下权制诸侯钧者
审于势之变也(说苑大功之效在于用贤积道浸章浸 (第 98a 页)
功敢
有其实乎吾小人不可以厚诬君子遂适齐
 楚成王在位四十馀年无日不以争霸为事召陵之
 会楚人敛翼及 齐桓公
没遂越汉东以陵上国晋文
 公为城濮之战以挫之楚氛始息伺衅则起势阻则 (第 53a 页)
 当其冲东南则偪卫西南则界晋一盛于庄闵之际

 而 齐桓公
救邢卫以攘之再盛于僖文之际而晋襄
 公败箕以创之中国之有霸狄所惮也齐桓衰而狄
 炽则救齐以伐卫党叔带 (第 5a 页)
 年及莒人盟于浮来鲁于邾也先盟而后战于莒也

 先争而后盟二国之势俱非下鲁者要盟不信此鲁
 与邾莒之怨世相寻也 齐桓公
之世邾仪父进爵称
 子在位永久能从霸令贤于莒子矣僖公元年偃败
 邾师郦获莒挐夫邾既同盟于柽莒亦比年结 (第 19b 页)
莫如君郑庄公城栎而寘子元焉使昭公不立 齐桓公
城榖而寘管仲焉至于今赖之臣闻五大不在边五细
不在庭亲不在外羁不在内今弃疾在外郑丹在内君
其少戒王曰国 (第 25b 页)
富乎吾禄子
夫亥先生乃无欲也吾非正坐无以养之子何不说乎
(○与前/事较异)
韩非子晋平公问叔向曰昔者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 …… (第 17b 页)
而无其君者也且
蹇叔处虞而虞亡处秦而秦霸非蹇叔愚于虞而智于
秦也此有君与无臣也向曰臣之力也不然矣昔者
宫中二市妇闾二百被发而御妇人得管仲为五伯
长失管仲得竖刁而身死虫流出尸不葬以为非臣之
力也且不以管仲 …… (第 18b 页)
国故 桓公
以管仲合文公以舅犯霸而师旷曰君之力
也又不然矣凡五霸所以能成功名于天下者必君臣
俱有力焉故曰叔向师旷 …… (第 19a 页)
复也君无乃勤为仆人之
未次请除馆于舟道辞曰敢勤仆人
 春秋之会诸侯为把动者有二一曰城缘陵淮夷病
 把 齐桓公
率诸侯以迁之也一曰城把晋平公为把
 出率诸侯之大夫以治之也齐之于把其心则公列
 国乐于从事晋之于把以 (第 52b 页)
曰晋伐鲜虞奚恶乎晋而同夷)
(狄也曰春秋尊礼而重信信重于地礼尊于身何以知/其然也宋伯姬恐不礼而死于火 齐桓公
疑信而亏其)
(地春秋贤而举之以为天下法曰礼而信礼无不答施/无不报天之数也今我君臣同姓适女女无良心礼 (第 1b 页)
以)
(不答有恐畏我何其不夷狄也公子庆父之乱鲁危殆/亡而 齐桓公
之与彼无亲尚来忧我如何与同姓而残) (第 1b 页)
也管夷吾束缚自槛车以为仲父则遇 齐桓公
也百里
奚自卖五羊之皮为秦伯牧牛举为大夫则遇秦缪公
也虞丘于天下以为令尹让于孙叔敖则遇楚庄王也
伍子 …… (第 37b 页)
咎有言不信圣人所与人难言信也(荀子孔子曰由居/吾语汝昔晋公子)
(重耳霸心生于曹越王句践霸心生于会稽 齐桓公小/白
霸心生于莒故居不隐者思不远身不佚者志不广)
(女庸安知吾不/得之桑落之下) …… (第 39a 页)
寅宋师及齐师战于甗齐师败绩狄救齐秋八月丁亥
齐桓公
冬邢人狄人伐卫(○宋公下公/羊有会字) 十有九年
春王三月宋人执滕子婴齐夏六月宋公曹人邾人盟
于曹南 …… (第 163a 页)
战胜安者惟圣人若夫诈胜之徒未尝不危吾是以忧
也此得志而恐骄也昔者 齐桓公
得管仲隰朋南面而
(第 231b 页)
桓公
曰吾得二子也吾目加明吾耳加聪不敢独擅
进之先祖此闻至道而恐不能行者也由 (第 231b 页)
桓公
晋文越
王勾践观之三惧者明君之务也诗曰温温恭人如集
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
冰此 (第 231b 页)
车见秦缪公立为相遂霸西
戎太公望少为人婿老而见去屠牛朝歌赁以棘津钓
于磻溪文王举而用之封于齐管仲亲射 桓公
遂除报
雠之心立以为相存亡继绝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此四
子者皆尝卑贱穷辱矣然其名声驰于后世岂非学问
之所 …… (第 119a 页)
子未必贵也穷为匹夫未必贱也贵贱之分在行)
(之美恶满苟得曰小盗者拘大盗者为诸侯诸侯之门/义士存焉昔者 桓公小白
杀兄入嫂而管仲为臣田成)
(子常杀君窃国而孔子受币论则贱之行则下之则是/言行之情悖战于胸中也不亦拂乎 (第 17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