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仆人杀子般狱有所归季
友不探其情而诛焉庆父亲杀闵公季子缓追免贼春
秋以为亲亲之道也鲁哀姜薨于夷孔子曰 齐桓公

而不谲以为过也以是说天子徼幸梁事不奏长君曰
诺乘间入而言之及韩安国亦见长公主事果得不治
初吴王濞 …… (第 102a 页)
请温舒
署奏曹掾守廷尉史会昭帝崩昌邑王贺废宣帝初即
位温舒上书言宜尚德缓刑其辞曰臣闻齐有无知之
祸而 桓公
以兴晋有骊姬之难而文公用霸近世赵王
不终诸吕作乱而孝文为太宗由是观之祸乱之作将
以开圣人也故桓文扶微 (第 109a 页)
风景附崇德养威此王业也太祖奇矫
欲留之辞曰本国倒县仆奔走告急纵无申胥之效敢
忘弘演之义乎(刘向新序曰 齐桓公
求婚于卫卫不与/而嫁于许卫为狄所伐 (第 34b 页)
桓公
不救至于)
(国灭身死懿公尸为狄人所食唯有肝在懿公有臣曰/弘演适使反致命于肝曰君为其内臣为其外乃刳腹 …… (第 34b 页)
(内肝而死 桓公
曰卫有臣若此而尚灭/寡人无有亡无日矣乃救卫定其君)太祖乃遣赴救
吴军既退登多设閒伏勒兵追奔大破之太祖 (第 35a 页)
母术
大奇之孙策在吴张昭张纮秦松为上宾共论四海未
泰须当用武治而平之绩年少末坐遥大声言曰昔管
夷吾相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
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
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 …… (第 21a 页)
宫门发
表曰閒闻贼众蚁聚向西境西境艰险谓当无虞定闻
陆抗表至成都不守臣主播越社稷倾覆昔卫为翟所
灭而 桓公
存之今道里长远不可救振失委附之土弃 (第 111b 页)
并在帝侧帝顾谓宪等曰百官佞我皆云太子
聪明睿智唯运云中人方验运之忠直耳于是因问中
人之状运对曰班固以 齐桓公
为中人管仲相之则霸 (第 104a 页)
拜九江太守球到设方略凶贼殄破收郡内奸吏尽杀
之迁平原相出教曰相前涖高唐志埽奸鄙遂为贵郡
所见枉举昔 桓公
释管仲射钩之雠高祖赦季布逃亡
之罪虽以不德敢忘前义况君臣分定而可怀宿昔乎
令一蠲往愆期诸来效若受教之 (第 29a 页)
以后苟见不可之
事终莫复言者矣臣之所以不爱其死犹敢极言者诚
为陛下深惜此大业陛下若不自惜则臣何赖焉昔
桓公
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
今陛下乃欲以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 (第 40b 页)
桓公

哉臣恐有司卒然见搆衔恨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
者擅以陛下有所方比宁可复使子孙追掩之乎谨诣
阙伏待重 (第 40b 页)
必得所愿矣诚得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曹沫之
齐桓公
则大善矣则不可因而刺杀之彼秦大将擅
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从其
破秦必矣此丹之上愿而 (第 25b 页)
州刺史张辅轨少府司马杨允言
于轨曰今稚逆命擅杀张辅明公杖钺一方宜惩不恪
春秋之义诸侯相灭桓公不能救则 桓公
耻之轨从焉
遣中督护汜瑗率众讨之先遗稚书谕以祸福稚得书
而降轨遣主簿令狐亚聘南阳王模模甚悦遗轨以帝 (第 6b 页)
伐秦取邽
冀戎后十馀年晋灭骊戎是时伊洛戎彊东侵曹鲁后
九年遂入王城于是秦晋伐戎以救周后二年又寇京
齐桓公
徵诸侯戍周后九年陆浑戎自瓜州迁于伊 (第 4a 页)
上子用/反下胡)
(孟/反)不复可制东迁后六十有五年而山戎越燕伐齐齐
釐公与战于齐郊后四十四年又伐燕 齐桓公
救燕败
走之后二十馀年戎狄遂至雒邑伐周襄王王出居于 (第 2a 页)
 其际遂名桃花洞
白龙谷在桃花洞东三里
直岔岭在白龙谷东八里繇谷陟岭
荻子谷在直岔岭少东

卑耳山后汉地理志卑耳山解县西南 齐桓公
西伐所
 登
逍遥坡在州西北二里女盐池北岸
紫金山在州北二十里(旧产/人参)安邑县峨嵋岭北为万泉
  (第 16b 页)
 适齐居狄凡十二年而去过卫卫文公不礼去过五
 鹿饥而从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进之重耳怒赵
 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至 齐齐桓公
厚礼而
 以宗女妻之有马二十乘重耳安之留齐凡五岁齐 …… (第 6a 页)
 十二年而行过卫出五鹿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

 公子怒欲鞭之偃曰天赐也稽首受而载之及 齐齐
 桓公
妻之有马二十乘公子安之姜氏劝公子行公
 子不可姜与偃谋醉而遣之醒以戈逐偃历曹宋及
 郑遂适楚楚送诸秦 (第 19a 页)
 男黄门侍郎迁侍中它日进见有美人侍侧上指之
 曰此庐江王瑗贼其夫而纳其室者也圭避席曰陛
 下以庐江为是邪非邪上未喻其问对曰昔 齐桓公
 
问郭父老曰郭何故亡曰以其善善而恶恶也公曰 (第 45a 页)
 禹贡既修太原小雅至于太原左传台骀能业其官
 以处太原春秋昭公元年晋荀吴帅师败狄于大卤
 三传皆作太原左传迁实沈于大夏史记禹凿龙门
 通大 夏齐桓公
西伐大夏左传命唐叔以唐诰而封
 于夏虚春秋定公十三年晋赵鞅入于晋阳以叛杜 …… (第 6a 页)
 辟吕梁未凿河出孟门之上则所谓大夏者正今晋
 绛吉隰之间书所云惟彼陶唐有此冀方而舜之命
 皋陶曰蛮夷猾夏者也当以服氏之说为信又 齐桓
 公
伐晋之师仅及高梁(在今临/汾县)而封禅书述 (第 54b 页)
桓公

 言以为西伐大夏大夏之在平阳明矣 晋自武公
 灭翼(今翼/城县)而王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其时疆土 (第 54b 页)
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
明柔胜刚弱胜强鱼不可以脱于渊国之利器不可以
示人二公得之矣
  知罃赵武论 齐桓公
存三亡国以属诸侯其义多于晋文 (第 37a 页)
桓公
殁 …… (第 37a 页)
  战城濮论
古之善制胜者必履天下之险攻天下之难攻而胜其
所不可胜盖不犯其至险则不足享天下之至安不出

其至难则不足收天下之至易其势然也且夫事有先
难而后易者亦有先易而后难者吾力足举其难则易
者必靡如陈汤之破郅支而呼韩入朝之𩔖是也力不
足以举其难则姑肆意于其易以丰吾之力而徐为之
图如司马错不攻三川周室而教秦惠王起兵伐蜀之
𩔖是也难易之间要无定势顾非吾力之所必不能及
则必为其难者以从事于一劳而长逸之势昔者楚方
彊大侵食江汉之诸侯 齐桓公
欲修方伯之威兴师问 …… (第 48b 页)
则国家多难安危治乱之
一日也晋之君臣以为不立威则无以声诸侯而詟秦
人非望之心不战胜彊国则无以立威昔者 齐桓公

其子孝公因宋襄以定位齐之后无复能伯诸侯者则
以孝公因人定位不能立威故也山西之国最彊莫如
秦秦有庐 (第 51a 页)
 有古篆九字带盎之腰曲阜令不能辩兖州有书生
 姓鲁能八体书字者召至于邑出盎示之曰此大篆
 也非今之所行者惟某颇尝学之是九字曰 齐桓公
 
会于葵邱岁铸邑宰大奇其说及以篆验则字势存 (第 92b 页)
   不返旌必灭贼出民水火伯遣使致书思报主恩

  与流贼不共戴天诚忠臣之义勿因向守辽东与
  我为敌尚复怀疑昔管仲射桓公中钩 桓公
用为
  仲父以成霸业今伯若率众来归必封以故土晋
  为藩王国仇可报身家可保世世子孙长享富贵
  如 (第 13a 页)
梁赵宋卫濮阳彼尽馈食之国(本/国)
(自无盐远/馈而食)无盐则肿守圉之国(圉与禦同/古通用)用盐独甚

乃使粜之得成金万斤
  按周礼所建山泽之官虽多然大槩不过掌其政
  令之厉禁不在于征𣙜取财也至管夷 (第 3b 页)
  当互文以推之

国语 齐桓公
内政之法正月之朝乡长复事君亲问焉
曰于子之乡有居处好学慈孝于父母聪慧贤仁发闻
于乡里者有则以告有而不 …… (第 4b 页)
当免奏可
  按 齐桓公
内政之法与汉高皇孝武二诏俱为举
  贤设也观其辞旨皆以为人才之遗佚咎在公卿
  之蔽贤至立法以论其罪 (第 9a 页)
女入海求不死之药既封禅十
二年而秦亡诸儒生疾秦焚诗书诛灭文学皆曰始皇
上泰山为风雨所击不得封禅云
  齐桓公
既霸会诸侯于葵邱而欲封禅(师古曰葵邱/会在僖九年)
 (葵邱在陈留外黄县东封禅者封/土于山而禅祭于地 …… (第 2a 页)
 (说谓阳榖之会令诸侯云无障谷无贮粟/无以妾为妻天下皆从故云一匡者也)诸侯莫违
 我昔三代受命亦何以异乎于是管仲睹 桓公
不可 …… (第 3a 页)
 至嘉禾不生而蓬蒿藜莠茂鸱枭群翔(师古曰蓬蒿/藜莠皆秽恶)

 (之草枭不祥之鸟也鸱盖/今所谓角鸱也枭王枭也)而欲封禅无乃不可乎
 于是 桓公
乃止
 太史公曰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
 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
 受命 …… (第 4a 页)
 按文中子曰封禅非古也其秦汉之侈心乎而太
  史公作封禅书则以为古受命帝王未尝不封禅
  且引管仲答 齐桓公
之语以为古封禅七十二家
  自无怀氏至三代俱有之盖出于齐鲁陋儒之说
  诗书所不载非事实也当以文中子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