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书江淮之间一茅三脊所以为藉孟康曰所谓灵茅/也禹贡包匦菁茅蔡氏传曰菁茅有刺而三脊所以)
 (供祭祀缩酒之用 齐桓公
责楚贡包茅不入王祭不/供无以缩酒括地志云辰州卢溪县西南三百五十)
 (里有包茅山武阳记云山际出包茅有 (第 3a 页)
 (之地亡读与无同自分已死人分扶问反自度我之/分剂已是死人矣竹帛简书也索隐曰古未有纸书)
 (用竹简或用帛故云竹帛犹言青史也庶几乎曹柯/之盟庶几幸欲也幸欲得如曹沬与 齐桓公
会柯而)
 (盟也事注见秦王政二十年典属国秦官/典主也主归义蛮夷其属官有九译令)
  书法(于是匈奴 (第 9a 页)
 (必治任不肖必乱必然之道也幽厉何不觉寤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乱之君各贤)
 (其臣令皆觉寤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 齐桓公
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高政治)
 (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寤乎上曰唯/有道者 …… (第 55b 页)
 (延寿字赣以孝廉为郎以其孝廉举之为郎也郎注/见武帝元朔三年竖刁竖音树刁与貂通周礼内竖)
 (掌内外之通令凡小事注童竖出入便疾故使之通/命令给小事焉颜师古曰竖刁即寺人貂 齐桓公
之)
 (阉宦也管仲死 (第 57a 页)
桓公
以竖刁为相 (第 57a 页)
桓公
病易牙与竖/刁作乱房指京房之指意已谕为句谕晓也新丰本)
 (京兆郦邑也汉高以太上皇思土乃筑城寺市里似 (第 57a 页)
 (其灵使以药封之蛇乃能去后名其处为断蛇邱岁/馀蛇衔明珠径寸绝白而有光因号随珠也和谓和)

 (氏璧注见周赧王三十二年以九九见王褒传注应/劭曰有人以九九见 桓公
公不纳其人曰九九小术)
 (而君不纳之况大于九九者乎颜师古曰九九算术/若今九章五曹之辈也刘徽九章算术 (第 20a 页)
 (名秀字颖叔西门君惠道士姓西门名君惠谓谶文/云刘氏当复兴国师公姓名是也遂欲与子骏劫莽)
 (降汉谋泄自杀立桓文辅微国 齐桓公
晋文公春秋/时号为贤君能紏合诸侯尊周室治彊楚诸侯皆尊)
 (之以为霸主连衡合从注见周安王十五年从横必 (第 16b 页)
 (其不当亦宜含容又何罪焉臣等受戮死即死耳顾/天下之人必回视易虑以此事窥陛下心自今以后)
 (苟见不可之事终莫复言者矣 齐桓公
亲剔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然后群臣得尽其心今陛下乃欲为)
 (十世之武帝远讳实事岂不与 (第 18a 页)
桓公
异哉臣恐卒然/蒙枉不得自叙使后世论者擅以陛下有所比方宁) …… (第 18a 页)
 (及后恣已四字当为一句言恣其已之欲也亲扬其/先君之恶以唱管仲今按集览援引虽详而不见亲)

 (扬其恶之事国语鲁庄公束缚管仲以与 齐桓公
公/迎而问焉曰昔吾先君襄公筑台以为高位田狩罼)
 (弋不听国政卑圣侮士而唯女是崇食必粱肉衣必/文绣戎 (第 19a 页)
 集览(三原犹言三宥也礼秋官司刺掌三宥之法祭/酒为治祭酒非官名盖一坐之元长也古者宾)
 (客初得主人馔则长者一人先举酒以祭地今称祭/酒者相尊敬之词也桓文 齐桓公
晋文公皆春秋时)
 (贤君紏合诸侯尊周室治彊楚天下诸侯皆尊之以/为霸主其降王者止一等耳窦融更始时为张 (第 60b 页)
 (中矣射求正诸/己已正而后发)质实(骆谷关名注见延熙七年一统/志云方城山名在南阳府裕州)
 (东北四十里左传楚屈完对 齐桓公
曰方城以为城/即此今竹山县亦有方城山然杜预注云山在叶县)
 (南则此山是谯/周巴西安汉人)
(戊/寅 (第 19b 页)
 (臣之节也鉴曰敦之逆谋履霜日久若以往年之/举义同桓文则先帝可为幽厉邪然䘚用导议)

 览(枭夷枭与□通挂首木上/也夷平也谓尽诛灭之)质实(郭璞闻喜人桓文/谓 齐桓公
晋文公)
 (为五伯之首事见春秋左传幽厉谓周之/幽王厉王乃亡国之君事见通鉴前编)
许昌叛降后赵○立子 …… (第 36a 页)
 (诏从/之)集览(烝祭冬祭曰烝注见齐武帝永明八年春/秋烝尝归胙赐祭福馀肉命无下拜齐世)
 (家周襄王使宰孔赐 桓公
胙命无拜管仲曰不可乃/下拜受赐元会日元旦日朝会三老注见汉明帝永)
 (平二年三朝朝陟遥反春正三朝/谓 (第 61a 页)
 (道丹阳郡名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金陵犹豫注见/秦孝文王元年京口郡名注见成帝咸和三年王兖)
 (州谓王恭司马郎君谓司马元显 桓公/
谓桓玄部曲注见唐代宗广德元年)
  书法(详牢之惩/叛者也)
  发明(前日王恭书反故牢之无嫌于执之 (第 27a 页)
 (相进见天子御坐为起在舆为下所以礼貌大臣也/又汉书周亚夫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颜师)
 (古曰为之竦动也九合诸侯周室衰微唯 桓公
能宣/其德故诸侯宾会兵车之会三乘车之会六索隐曰)
 (左传兵车之会三谓庄十三年会北杏平宋乱僖四/年侵 …… (第 28a 页)
 (此义也唯庄子九杂天下之川作九则亦古字通用/而非九数之验也诸儒通计九会之数不合遂有衣)
 (裳兵车之辩盖凿说也然此辞亦作九会则其误也/久矣赐胙周襄王使宰孔赐 桓公
文武胙命无拜管) (第 28a 页)
 (叔牙游管仲尝欺鲍叔后鲍叔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及小白立是为桓公公子纠死鲍叔遂进)
 (管仲于 桓公
管仲曰吾尝与鲍叔贾分财利多自与/鲍叔不以我为贪吾尝与鲍叔谋事而更穷困鲍叔)
 (不以我为愚吾尝三仕三 …… (第 42a 页)
 (饶刘宽字文饶华阴人司徒崎之子性度宽仁汉桓/帝时守南阳吏人有过蒲鞭示辱而已每行县辄引)
 (学官讲经人皆感德兴行嘉平中拜太尉后封遂乡/侯管仲颍阳人名夷吾鲍叔牙荐之 齐桓公
以为相)
 (称仲父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仲之力也鲍叔青州人/为齐卿进管仲 (第 43a 页)
桓公
以身下之天下不多管仲之)
 (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馀世)
夏六月宋以谢庄顾觊之 (第 43a 页)
 (礼循遣还江陵循以文武千家自随湘东王疑之/遣使觇察命劫窃其财循启输马仗王乃安之)
 览(齐桓存三亡国左传僖十九年 齐桓公
存三亡国/以属诸侯注三亡国鲁卫邢闵元年省鲁难僖元)
 (年城邢二年封卫晋文不失信于伐原左传僖二十/五 (第 69b 页)
 (主尝问万年丞乐运曰太子何如人对曰中人周主/顾谓齐公宪曰百官佞我惟运所言乃忠直耳因问)
 (运中人之状对曰如 齐桓公
是也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周主曰我知之矣)
 (乃妙选宫官以/辅之太子不悦)(第 14b 页)
(万年县名属京兆竖貂/注见汉元帝建昭二年)质实(万/年)
 (县名注见晋帝奕太和四年尉迟运代人 齐桓公
名/小白五霸之首九合诸侯一匡天下详见左传管仲) (第 14b 页)
 (子早从徵言必无今日之祸太子改容礼之引为詹/事主簿亦召王圭韦挺于巂州皆以为谏议大夫范)
 (氏曰闻之程子 齐桓公
杀公子紏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 (第 10a 页)
桓公
以霸而孔子取之何哉 (第 10a 页)
桓公
子紏皆以)
 (公子出奔子紏未尝为世子也 (第 10a 页)
桓公
先入而得齐非/取诸子紏也 (第 10a 页)
桓公
既入而杀子紏恶则恶矣然纳 (第 10a 页)
桓)
 (公
者齐也春秋书公伐齐纳紏不称子不当立者也/齐小白入于齐以小白系之齐当立者也是以管仲) (第 10a 页)
 (不得雠 桓公
而得以之为君建成为太子且兄也秦/王为藩王又弟也王魏受命为东宫之臣则建成其)
 (君也岂有人杀其君而可 …… (第 10b 页)
 (力辞召见擢崇政殿说书文彦博称为真侍讲后入/元祐党籍与兄颢倡明道学出其门者最多世称伊)
 (川先生后谥正公封伊阳伯从祀孔子庙庭 齐桓公/
杀公子紏召忽死之管仲不死又相 (第 11a 页)
桓公
以霸而孔)
 (子取之语子路曰 (第 11a 页)
桓公
杀公子紏召忽死之管仲不/死曰未仁乎子曰 (第 11a 页)
桓公
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
 (力也如其仁如其仁注按春秋传齐襄公无道鲍叔/牙奉公子小白奔莒及无知弑襄公 (第 11a 页)
管夷吾召忽奉)
 (公子紏奔鲁鲁人纳之未克而小白入是为 桓公
使/鲁杀子紏而请管仲召忽死之管仲请囚鲍叔牙言)
 (于 (第 11a 页)
桓公
以为相事在左传庄八年/委质注见周威烈王二十三年)
  书法(书以魏徵王圭何美世民也于是世民决军/国事 …… (第 11a 页)
 (与圭语有美人侍侧指示圭曰此庐江王瑗之姬也/瑗杀其夫而纳之圭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
 (邪非邪上曰杀人而取其妻卿何问是非对曰昔 齐/桓公
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 …… (第 41a 页)
 (曰卿等当竭忠直以事我乃为孝孙游说邪彦博拜/谢圭不拜曰陛下责臣以忠直今臣所言岂私曲邪)
 (上默然而罢明日谓房玄龄曰自古帝王纳谏诚/难朕昨责二公至今悔之公等勿为此不尽言也)
 览 (齐桓公
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公羊/传庄二十四年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榖梁传曰)
 (赤盖郭公也注郭公名赤 (第 41b 页)
公羊传郭音虢左传如字/读国语曰 齐桓公
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对曰郭)
 (公善善而恶恶也 (第 41b 页)
桓公
曰若子之言则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所以亡)
 (也注上善字去声美之也上恶字或 (第 41b 页)
 (字美之也上恶字憎疾之也韵会毛诗曰凡善恶之/善则上声彼善而善之则去声孟子王如善之是也)
 (又诗善善之功上字亦去声国语云 齐桓公
之郭问/父老曰郭何故亡对曰郭公善善而恶恶也 (第 12b 页)
桓公
曰)
 (若子之言则贤君也何至于亡父老曰善善而不能/用所以亡也公羊传昭二十年君子之善善也长恶) (第 12b 页)
 (蛊惑虽禄山焉攸乱然禄山败军其罪应诛九龄直/以军法争论其理自胜乃言未来之事断其后患故)
 (玄宗得以拒之苏子曰 齐桓公
不杀敬仲楚成王不/杀重耳汉高祖不杀刘濞晋武不杀刘渊苻坚不杀)
 (慕容垂明皇不杀安禄山皆盛德事也愚以 …… (第 20a 页)
 (神所命遂字轧荦山父死母携之再适突厥安延偃/故更名安禄山荦力角反史窣干姓史名窣干窣苏)
 (骨反里闬闬音汗说文里门/曰闬行辟辟毗亦反法也)质实(营州注见晋武帝/太康二年昌黎 齐)
 (桓公
不杀敬仲敬仲陈胡公满之后以罪奔齐事 (第 20b 页)
桓/公
为工正其后世专齐政僣称王是为田齐楚成王)
 (不杀重耳重耳晋献公之次子公信谗欲杀重耳乃/奔楚成王纳之 (第 20b 页)
 (于县置番州贞观初改韶州又以临泷良化二县省/入宋元俱仍旧至本朝因之为韶州府治所仍属焉)
 (内嬖六人左传 齐桓公
多内宠如夫人者六曰长/卫姬少卫姬郑姬葛嬴密姬宋华子事见说苑)
  书法(书惜之也曷为惜之惜其晚也故樊 (第 7b 页)
 (实感悟复入至寝殿上已崩东首环泣矣宗实叱归/长等责以矫诏皆捧足乞命乃迎郓王立为太子权)
 (勾当军国政事更名漼取归长等杀之太子即位是/为懿宗范氏曰古者受遗托孤必求天下之忠贤 齐)
 (桓公
定嗣于易牙故其国大乱唐自文宗以后立不/以正矣然非人主使之也宣宗不能早立太子而以) …… (第 33b 页)
 (恤祀若宣宗者岂/不足为贤君哉)集览(丌姓也元和姓纂丌/音巨基反漼取猥反)质实(郓/州)

 (名注见肃宗宝应元年夔州名注见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巴东 齐桓公
定嗣于易牙左传僖十一年 (第 34b 页)
齐桓)
 (公
与管仲属孝公于宋襄公以为太子雍巫有宠于/卫共姬因竖刁以厚献于 (第 34b 页)
桓公
亦有宠 (第 34b 页)
桓公
许之立)
 (无诡管仲卒五公子皆求 (第 34b 页)
桓公
卒易牙入与竖刁/因内宠杀群吏而立公子无诡为君太子昭奔宋五)
 (公子各树党争立遂相攻以故宫中空莫敢棺 (第 34b 页)
者六/七十日盖 桓公
十月乙亥卒至十二月乙亥无诡立)
 (乃棺赴辛巳夜始敛殡也注/雍巫即易牙古之知味者)
  书法(贺善赞 (第 34b 页)
 封熊绎于楚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阳熊赀立始都郢

 彊陵江汉间小国小国皆畏之十一年 齐桓公
始霸
 楚亦始大昭十年吴人入郢十二年吴复伐楚楚去
 郢北徙都鄀顷襄二十一年秦拔郢烧夷陵楚东北
 保于 (第 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