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金石類
曰卿言太子何如人
对曰中人帝顾谓齐公宪曰百官佞我皆称太子聪明
睿智唯运所言忠直耳因问运中人之状对曰如 齐桓
是也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相息/亮翻)可与为善
可与为恶帝曰我知之矣乃妙选宫官以辅之仍擢运
为京 (第 29b 页)
虽曰旧将昏耄已甚(将即亮/翻耄莫)
(到/翻)司马消难王谦常人之下者非有匡合之才(匡合用/管仲相) (齐桓公
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事)周朝将相多为身计竞效节于杨氏(朝/直)
(遥翻将即亮/翻相息亮翻)以臣料之迥等 (第 23a 页)
郡守式又翻)又以手书与之曰昔在雍丘曾相
追捕(事见一百八十三/卷大业十二年)射钩斩袂不敢庶几(管仲射 齐/桓公
中带)
(钩 (第 5a 页)
桓公
用之以相晋寺人披伐公子重耳斩其/祛文公不怨今以祛为袂射而亦翻几居希翻)汪遣使
往来通意密亦羁縻待之( (第 5a 页)
下以庐江纳之为是邪非邪(邪音/耶)上曰杀人而取其妻
卿何问是非对曰昔 齐桓公
知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
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仲以为无异于郭公 (第 5a 页)
(齐/桓)
(公
遇郭氏之墟问父老曰郭何故亡对曰善善恶恶公/曰若子之言何至于亡对曰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
(能去此其 (第 5a 页)
 二月辛亥赠武士彟司徒赐爵周国公(彟一/虢翻) 三月
以度支侍郎杜正伦为黄门侍郎同三品(显庆元年改/户部为度支)
(度徒/洛翻) 夏四月壬子矩州人谢无灵举兵反(矩州诸蛮/亦东谢蛮)
(之种落武德/四年置矩州)黔州都督李子和讨平之(黔音/琴) 己未上
谓侍臣曰朕思养人之道未得其要公等为朕陈之(为/于)
(伪/翻)来济对曰昔 齐桓公
出游见老而饥寒者命赐之食 (第 4b 页)
 上能知其贤而下之授以国政孔子美之(管仲请囚/于鲁鲍叔)
 (受之以归言于桓公曰管夷吾治于高傒使相可也 桓公
用之遂霸诸侯郑子皮当国授子产政子产辞) (第 17a 页)
为一世)时推忠孝人欲为之死庸可冀
乎全忠笑揽式袂延之帐中曰与公戏耳(周式之说朱/全忠犹屈完)
(之说 齐桓公
也而当时汴镇攻守之势诚亦如/此全忠易怒为笑而延之以其言中其要害也)乃遣客
将开封刘捍入见镕(客将主宾 (第 7a 页)
  (河而况滔滔不止何难陆沉哉昔白马泛光甓社/邵伯诸湖始何尝不分而今安辨其为某某湖也)
  (则泛滥之明验也古今治水莫如禹禹所治莫大/于江淮河汉其万古不变者则万古无患惟 齐桓)
  (公
塞九河为一河淤八流以自广遂为万世无穷/之害所幸江淮尚仍禹旧奈之何轻变古而更生)
  (一患哉王介甫欲 (第 24a 页)
  太史仲润书云人谓仆变乱左氏非敢然也仆所
  谓编辑者不过因其散乱而次第之或缘其记识
  阙略而补苴之如 齐桓公
迁邢于夷仪封卫于楚
  邱此是僖公元年二年事也傅乃载于闵公末年
  当乎否耶又如晋献公杀世子申生本僖 …… (第 12a 页)
  不得复葺也要宋田塞两川使水不得东流东山
  之西水流灭桅四百里而后可田也于是兴兵南
  存宋郑兹亦不见 桓公
管仲之仁矣乎令尹子文
  之忠孔子嘉之左氏未之及也国语则曰子文缁 (第 12b 页)
不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 齐桓
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弃
虞人之 …… (第 13b 页)

兵何足以当秦诸侯服秦莫敢合从丹之私计愚以为
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侯侵地若
曹沫之与 齐桓公
则大善矣即不可因而刺杀之彼大
将擅兵于外而内有乱则君臣相疑以其间诸侯得合 (第 74b 页)
之道也幽厉
何不觉悟而更求贤曷为卒任不肖以至于是上曰临
乱之君各贤其臣令皆觉悟天下安得危亡之君房曰 齐桓公
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非笑之然则任竖刁赵
高政治日乱盗贼满山何不以幽厉卜之而觉悟 (第 89b 页)
  袁绍讨公孙瓒
汉灵帝中平四年 初张温发幽州乌桓突骑三千以
讨凉州故中山相渔阳张纯请将之温不听而使涿令

辽西公孙瓒将之军到蓟中乌桓以牢禀逋县多叛还
本国张纯忿不得将乃与同郡故泰山太守张举及乌
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略蓟中杀护乌 桓校尉公

稠右北平太守刘政辽东太守阳终等众至十馀万屯
肥如举称天子纯称弥天将军安定王移书州郡云举
当代汉告 (第 119a 页)
言太子何如人对曰中人帝顾谓齐公宪曰百
官佞我皆称太子聪明睿智惟运所言忠直耳因问运
中人之状对曰如 齐桓公
是也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
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帝曰我知之矣乃妙选宫
官以辅之仍擢运为京兆丞太子闻之意 (第 52a 页)
瑗之姬也
瑗杀其夫而纳之圭避席曰陛下以庐江纳之为是邪
非邪上曰杀人而取其妻何问是非对曰昔 齐桓公

郭公之所以亡由善善而不能用然弃其所言之人管
仲以为无异于郭公今此美人尚在左右臣以为圣心
是之也上 (第 18b 页)
 窦(史记作笙渎贾逵曰句渎也/地在今曹州府荷泽县北)召忽死之管仲请囚

 (国语 齐桓公
使请管仲于鲁鲁庄公以问施伯施伯/曰管子天下之才也所在之国必得志于天下请杀)
 (而以尸授之庄公将杀仲 …… (第 20b 页)
 鲍叔以管仲至齐三衅(以香薰/之曰衅)三沐之齐侯亲逆于
 郊与之坐而问焉对辄称善乃以为相号曰仲父仲
 为政四民不使杂处(国语管子对 桓公
曰四民者杂/处则其言哤其事易圣王之处)
 (士就閒燕处工使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少而习焉其心安 …… (第 20b 页)
 (帅之五乡一帅故万人为一军五乡之帅帅之伍之/人世同居少同游故夜战声相闻足以不乖昼战目)
 (相视足以相识其欢欣足以相死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是故守则同固战则同强)官山海以
 准轻重(管子书 桓公
曰何以富国对曰惟官山海可/耳谨盐筴与铁官之数其馀轻重准此而行) …… (第 21a 页)
 械(管子书因罚备器械制重罪赎以犀甲一戟轻罪/赎以鞼盾一战小罪谪以金美金以铸剑戟恶金)
 (羡以铸锄/夷斤欘)厚聘币反侵地(国语 桓公
曰吾欲从事于/诸侯管仲曰审吾封疆而)
 (反其侵地重为之皮币以骤聘/頫于诸侯则四邻之国亲矣)以亲诸侯 …… (第 21b 页)
 (之比及宋/手足皆见)
僖王

(庚/子)元年齐侯宋人蔡人邾人(邾国曹姓/注见前)会于北杏(齐地/在今)
(山东泰安府/东阿县北)
 宋有弑君之乱齐侯欲修伯业会于北杏以平之 (齐/桓)
 (公
衣裳/之会一)
 (胡氏安国曰春秋之世以诸侯而主天下会盟之政/自北杏始其后宋襄晋文楚庄秦穆交主夏盟迹 …… (第 24b 页)
 宋人背北杏之会诸侯伐宋齐侯请师于王王命单
 伯会之取成于宋而还
单伯会齐侯宋公卫侯郑伯于鄄(卫邑今曹州府濮/州鄄城故城是)
 宋服故也 (齐桓公
衣/裳之会二)
(壬/寅)三年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会于鄄
 齐始霸故诸侯复会焉 (第 25b 页)
(齐桓公
衣/裳之会三)
(癸/卯)四年命曲沃伯称为晋侯 …… (第 25b 页)
 命曲沃伯以一军为晋侯(自桓叔始封曲沃/至是凡六十七年)
夏宋人齐人卫人伐郑冬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郑
伯许男(庄公弟穆/公新城)滑伯(今河南河南府偃师县/有缑氏故城春秋滑国)滕子(文/王)
(子叔绣封/滕注见前)同盟于幽(宋地在今河南归/德府考城县界)
 郑人侵宋诸侯为宋故伐郑冬同盟于幽郑成也 (齐/桓)
 (公
衣裳/之会四)
楚灭邓(邓国注/见前) …… (第 26a 页)
 酒泉(春秋汇纂酒泉周邑今陜西同州有/甘泉水出匮谷中造酒尤美名酒泉)
(己/酉)五年陈人杀其公子禦寇公子完奔齐(是为田/齐之祖)
 初陈厉公(名佗 桓/公
弟)生完周史有以周易见陈侯者陈
 侯使筮之遇观之否曰是谓观国之光利用宾于王
 此其代陈有国乎不在此其 …… (第 29b 页)
 乎至是陈人杀太子禦寇(史记陈宣公有嬖姬生子/款欲立之故杀禦寇 陈)

 (宣公名杵/臼 桓公
子)禦寇素爱完完惧祸及已乃奔齐齐侯使
 为卿辞曰羁旅之臣幸若获宥君之惠也敢辱高位
 乃使为工正完之奔 …… (第 30a 页)
 而后伐之欲禦我谁与且亟战将饥
(癸/丑)九年冬十有二月癸亥朔日有食之

(甲/寅)十年齐侯宋公鲁侯陈侯郑伯同盟于幽
 陈郑服也 (齐桓公
衣/裳之会五)
(乙/卯)十有一年齐人伐卫卫人及齐人战卫人败绩
 王使召伯廖(王卿/士)锡齐侯命(命 …… (第 31b 页)
 侯曰非天子诸侯相送不出境吾不可以无礼于燕
 于是分沟割燕君所至与燕(史记正义沧州长芦县/有燕留城即 齐桓公
分)
 (沟割燕君所至地长芦/今直𨽻天津府天津县)命燕君复修召公之政纳贡 (第 32b 页)
 于王如成康之时诸侯闻之皆从齐(管子书 桓公
未/至卑耳之溪十)
 (里见人长尺而人物具冠右袪衣公问管仲仲曰登/山之神有俞儿者伯王兴则见袪衣示前有 (第 33a 页)
水也右)
 (袪示从右涉也至卑耳之溪有赞水者曰从左方涉/其深及冠从右方涉其深及膝乃右涉韩非子 桓公)
 (
自孤竹反迷失道管仲曰老焉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
 (夏居山之阴 …… (第 33a 页)
 甲者皆曰使鹤战于荥泽(左传注此荥/泽当在河北)卫师败绩遂

 灭卫宋公 (桓公/
御说)迎卫之遗民渡河立昭伯之子申(是/为)
 (戴/公)以庐于曹(诗作漕通典滑州白马县卫漕邑城/按滑 …… (第 36a 页)
 郑即齐故也
齐侯宋公鲁侯郑伯曹伯(昭公班叔振/铎十二世孙)邾人会于柽(左/传)
(作荦春秋汇纂柽即荦也今河南陈/州府淮宁县西北有荦城亦作涝)
 谋救郑也 (齐桓公
衣/裳之会六)
(癸/亥)十有九年诸侯城楚邱(今卫辉府滑县东有卫南废/县 (第 36b 页)
齐桓公
为卫所筑地非) …… (第 36b 页)
 齐侯率诸侯城楚邱以封卫卫戴公卒齐侯立其弟
 燬为卫君(是为/文公)齐侯既迁邢于夷仪又封卫于楚邱
 邢迁如归卫国忘亡(诗序卫风木瓜美 齐桓公
也卫/国有狄人之败出庐于漕 (第 37a 页)
桓公)
 (
救而封之遗之车马器服卫/人思厚报之而作是诗也)卫侯大布之衣大帛之
 冠务材训农通商惠工敬教劝学授方任 …… (第 37a 页)
 伯欲成孔叔(郑大/夫)曰不可齐方勤我弃德不祥

(乙/丑)二十有一年春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
曹伯侵蔡蔡溃遂伐楚次于陉(今许州偃城/县陉亭是)楚屈完(楚/大)
(夫/)来盟于师盟于召陵(今偃城县东有召陵/故城即屈完来盟地)
 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史记 桓公
与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
 (公怒归蔡姬未绝蔡嫁其/女 (第 38a 页)
桓公
闻之兴师往伐)蔡溃遂伐楚楚子使问师
 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
 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 …… (第 38a 页)
 之梁(今陜西同州府澄城县/有夏阳故城古梁国)梁近秦而幸焉乃奔梁
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穆公子/僖公业)曹伯会王
世子于首止(注见/前)诸侯盟于首止郑伯逃归不盟 (齐桓/公
衣)
(裳之/会七) …… (第 41a 页)
 奸孰甚焉会而列奸何以示后嗣夫子华既为太子
 而求介于大国以弱其国亦必不免齐侯辞焉子华
 由是得罪于郑 (齐桓公
衣/裳之会八)
(己/巳)二十有五年王人齐侯宋公鲁侯卫侯曹伯(昭公子/共公襄) (第 43b 页)
陈世子款盟于洮(今曹州府濮/州洮城是)
 谋王室也郑伯乞盟请服也 (齐桓公
兵/车之会一)
王崩太子郑立(是为/襄王)
 王崩于二十四年之闰月太子恶太叔𢃄之难惧不
 得立不发 …… (第 44a 页)
 于诸侯(通志春秋书惠王之崩/于是年十二月从告也)
襄王
(庚/午)元年宰周公(宰孔也天子/三公不字)会齐侯鲁侯宋子 (桓公
子/襄公兹) (第 44a 页)
(父 桓公
卒未/葬故书子)卫侯郑伯许男曹伯于葵邱(宋地今河南/归德府考城)
(县有葵邱聚其地有/盟台亦名盟台乡 (第 44b 页)
)
 齐侯会诸侯于葵邱王使宰孔赐齐侯胙(史记王赐 桓公
文武)
 (胙彤弓/矢大路)曰天子有事于文武使孔赐伯舅胙齐侯将
 下拜孔曰且有后命天子使孔曰以伯舅耋 (第 44b 页)
老加劳
 赐一级无下拜对曰天威不违颜咫尺 小白
余敢贪
 天子之命无下拜恐陨越于下以遗天子羞敢不下
 拜下拜登受诸侯盟陈牲而不杀读书加于牲上壹 …… (第 44b 页)
 而勤远略故北伐山戎南伐楚西为此会也东略之
 不知西则否矣其在乱乎(在察也徵诫晋/公言晋将有乱)君务靖德
 无勤于行晋侯乃还 (齐桓公
衣/裳之会九)
 (汪氏克宽曰葵邱之会乃桓霸盛哀之几郑康成所/谓桓德极而将衰也盖自再盟幽而诸侯恊存邢 …… (第 45a 页)
 (君尝讯臣矣臣对曰使死者及生/生者不愧乎其言则可谓信矣)里克知其不可与
 谋遂杀奚齐于次(丧次/也)
宋以公子目夷 (桓公/
庶子)为左师(宋官/名)
 初宋桓公疾太子兹父固请曰目夷(字子/鱼)长且仁君
 其立之公告目夷目夷曰 …… (第 46a 页)
 焉陪臣敢辞乃受下卿之礼而还
(甲/戌)五年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宣公子/穆公)卫侯郑伯许男曹
伯会于咸(卫地今直𨽻大名/府开州咸城是)
 诸侯会于咸 (齐桓公
兵/车之会二)淮夷病把故(杞初都雍邱今/河南开封把县) …… (第 50a 页)
 徐即诸夏故也

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曹侯盟于牡邱(在/今)
(山东东昌府/荏平县东北)遂次于匡(今直𨽻大名府长垣县/有故匡城春秋卫邑)诸侯之
大夫救徐
 盟于牡邱 (齐桓公
兵/车之会三)寻葵邱之盟且救徐也鲁公孙
 敖(庆父子/孟穆伯)帅师及诸侯之大夫救徐诸侯次于匡以
 待 …… (第 51b 页)
 难近公曰竖刁(即寺/人貂)如何对曰自宫以适君非人情
 难亲仲卒齐侯不用其言卒近用三子(管子仲寝疾 桓公
问曰仲)
 (父之疾不幸不起政将安移仲未对公曰鲍叔何如/对曰鲍叔君子也其为人好善而恶恶已甚见一恶) …… (第 52a 页)
 (西之地使太子圉为质于秦秦妻以/宗女后惠公病子圉弃其妻亡归晋)
(丁/丑)八年春正月戊申朔陨石于宋五(星陨为石/数之则五)是月六
(鹢水/鸟)退飞过宋都(过迅风/而退飞)
 时内史叔兴聘于宋宋公问曰是何祥也对曰今兹
 鲁多大丧(公子季友/公孙兹卒)明年齐有乱 (齐桓/公
卒)君将得诸侯
 而不终(事具/后)
齐侯宋公鲁侯陈侯卫侯郑伯许男邢侯曹伯会于淮 (第 55a 页)
(左传注临/淮郡左右)
 诸侯会于淮谋鄫(左传注鄫为淮夷所病故鄫鄫/城在今兖州府峄县东故 国)
 东略也 (齐桓公
兵/车之会四)城鄫役人病有夜登邱而呼曰齐
 有乱不果城而还 (第 55b 页)
(齐桓公
主会盟自北杏始迄会淮/终衣裳之会九于北杏于鄄二于)
 (幽二于柽于首止于宁母于葵邱是也贯及县縠不/在 …… (第 55b 页)
 淮之会鲁侯师未还而取项齐人以为讨止公夫人

 姜氏会齐侯于卞(今山东兖州府泗水县有/卞城故城春秋鲁卞邑)以为请
 乃归
齐侯 小白

 齐侯之夫人三王姬徐嬴蔡姬皆无子齐侯好内内
 嬖如夫人者六人长卫姬生无亏(史记作无/诡即武孟)少 …… (第 56a 页)
 子雍巫(即易/牙)有宠于长卫姬因寺人貂(即竖/刁)以荐羞

 于公亦有宠公许之立无亏冬十月乙亥 桓公
卒易
 牙与寺人貂因内宠以杀群吏而立无亏太子昭奔
 宋十二月乙亥赴辛巳夜殡(史记 (第 56b 页)
桓公
病五公子各/树党争立及 (第 56b 页)
桓公
卒遂)
 (相 (第 56b 页)
桓公
尸在床六/十七日尸虫出于户)
 
 
 
御批历代通鉴辑览卷四 (第 56b 页)
 胜四公子之徒遂与宋人战宋败齐师于甗立子昭

 (是为/孝公)而还(史记 齐桓公
子十有馀人其立者五人无/诡立三月死次孝公昭次昭公潘次懿公)
 (商人次/惠公元)
郑伯朝于楚(此郑朝 …… (第 1b 页)
 人围曹讨不服也(曹南之盟曹不/修地主之礼)
冬陈人鲁人蔡人楚人郑人盟于齐(楚始与/齐盟)

 陈侯请修好于诸侯以无忘 齐桓公
之德冬盟于齐
 修 (第 2b 页)
桓公
之好也
梁亡(梁注见前公羊传梁亡何梁自亡也其自亡奈/何鱼烂而亡也何休曰著其自亡状若鱼烂)
 梁君立法 …… (第 2b 页)
 (今直𨽻大名府有五鹿城二一在元城县/即沙鹿城一在开州即晋文公乞食处)乞食干野

 人与之块重耳怒狐偃曰天赐也民以土服必获此
 土受而载之及 齐齐桓公
妻之重耳安焉 (第 5b 页)
桓公
卒从
 者谋去齐姜氏知之趣重耳行(国语从者谋于桑下/蚕妾在焉告姜氏姜)
 (氏杀之而言于公子曰从者将 …… (第 5b 页)
 (楚军榖/三日)而还子玉既败楚子使谓之曰大夫若入其
 若申息之老何及连榖(楚地在方/城之外)而死(自杀/)晋侯闻
 之喜曰莫余毒也已
 (朱子曰自 齐桓公
殁楚侵列国得晋文拦遏如横流/泛滥特作堤防不然列国为渰浸必矣惟是伐卫以)
 (致楚阴谋以取胜故/夫子称 …… (第 13b 页)
 用蹇叔之谋且曰令后世以记余过
秋楚人围江冬王叔会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

 楚师围江晋以告于王王叔 (桓公
以王叔虎文公/之子 爵系为氏)
 晋阳处父伐楚以救江门于方城遇息公子朱而还
 (左传注子朱楚伐江 …… (第 22a 页)
 齐昭公卒(昭公孝公弟孝公卒昭/公因开方杀其子而立)子舍即位舍母鲁
 叔姬无宠舍无威商人骤施于国而多聚士舍立甫
 三月商人弑之而让公子元 (桓公
子/商人兄)元曰尔求之久
 矣我能事尔商人乃自立(是为懿公公子元不顺懿/公之为政终不曰公曰夫)
 ( …… (第 27b 页)
 (诸河东都至唐河不为害者千有馀年至宋/而河又南决乃由彭城合汴泗东流以入淮)
冬晋侯宋公鲁侯卫侯郑伯曹伯会于黑壤(今山西泽州/府沁水县有)
(乌岭即春/秋晋黑壤)
 郑及晋平公子宋之谋也故相郑伯以会盟于黑壤
 王叔 (桓公/
)临之以谋不睦(左俾注王叔衔天子命/临诸侯不同歃故不书)
 晋侯之立郑舍楚即晋故楚人侵郑(王元/年 (第 36a 页)
 (亦以为氏轲在卫卫人谓之/庆卿之燕燕人谓之荆卿)贤卑辞厚礼而请见之

 谓曰丹诚得天下之勇士使于秦劫秦王使悉反诸
 侯侵地若曹沫之与 齐桓公(事见/前)
则善矣不可则因
 而刺杀之惟荆卿留意焉轲许之会秦灭赵丹惧欲
 遣轲轲曰行而无信秦未可亲也愿得樊将军首 (第 43a 页)
 奏考功课吏法上意向之时石显专权房尝宴见问
 上曰幽厉之君何以危所任者何人也上曰君不明
 而所任者巧佞房曰 齐桓公
秦二世亦尝闻此君而 (第 17b 页)
 以成其美乎遂以十二郡归晋

九月南燕主备德卒太子超(字祖明备/德兄子)
 汝水(胡三省注汝当作女水在山东青州府临淄县/东南水经注女水出东安平县之蛇头山或云)
  (齐桓公
女冢在其上故/以名水东北流入巨淀)竭南燕主备德恶之俄而寝
 疾先是备德兄子超自秦逃归封比海王(备德前 (第 33b 页)
 (运为右宫正周主尝问万年丞乐运曰太子何如人/对曰中人周主顾为齐公宪曰百官佞我唯运所言)
 (乃忠直耳因问运中人之状对曰如 齐桓公
是也管/仲相之则霸竖貂辅之则乱可与为善可与为恶周)
 (主曰我知之矣乃妙选宫官以辅之太子不悦/尉迟运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