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又堕于无。执
著有无。生死根本。但自返观息听。则本有大光明藏
悉得现前。诸惑自然亡矣。老人闻此。心地 朗然。
顿首
拜谢。遂复龙身。于西山。投身自陨 台郡骄阳亢极。
越五月不雨。祷于上下神祇。皆不应。太守赵邦彦 (第 0427c 页)
得丘玄素符载二碑。遍示诸方曰。吾
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碑證之。 朗然
明白。方知吾择法验人之
不谬耳 此则直从施设处勘出。一言而定千古之疑。譬如世人子嗣有讹。考覈宗谱。固 (第 0515b 页)
曰。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准绳而
可拘也。于是杖锡。遍扣禅关。而但记语言。存乎知解。
及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缘熟。忽起
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唯举手摇
曳而巳。峰曰。 (第 0531c 页)
少师。亟命宣谢。不得巳拜。命
终不蓄发。戒行尤谨。尝赐二宫人不受。乃召还之。畜
一大鸡。鸡一鸣即起。 朗然
诵经。虽日理国事不间也。
后病笃。上幸其第。抚劳备至。赐金唾盂。问有何言。对
曰。出家人复何所道。遂 (第 0209c 页)
外悉定。我心不乱。犹若此净。
祖云。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不动摇。此定不
是净。彼闻此语。心地 朗然。
祖一日。遇一长者。引其子。而问云。此子名婆舍斯多。
当生。便拳左手。今虽长大。而未能舒。愿尊者。 …… (第 0021a 页)
。若了
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
有故。若如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祖问无相宗云。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有波罗提
者。答云。我明无相。心不现故。祖云。汝心不现。当 (第 0022a 页)
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證之。 朗然
明白。方
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寂音曰。圭峰答裴相国宗
趣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注曰 …… (第 0545c 页)
素符载二
记。赍以遍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
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證之。 朗然

白。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此则直从施设处勘
出。不同明宗旨以正法派一言而定千古之疑。譬如
世人 (第 0547b 页)
。我心不乱。犹
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
此定不是净。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 朗然。
祖既摄五 …… (第 0591c 页)
。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
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
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至无相
宗所。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答
曰。我明无相。心不 (第 0594a 页)
 按正名录云。诸家證据。由在事迹證据中。惟张无尽之言。最为深切。无尽云。石头得药山。山得曹洞。教
理行果言说婉转。天皇道悟下出周金刚。呵风骂雨。虽佛祖不敢婴其锋。恐皇字差误。后得丘玄素符载
二碑。遍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碑證之。 朗然
明白。
方知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 此则直从施设处勘出。一言而定千古之疑。譬如世人子嗣有讹。考覈宗
谱。 …… (第 0691b 页)
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岂
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扣禅关。而但记语言存
乎知解。及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缘
熟。忽起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唯
举手摇曳而巳。峰曰。 (第 0705a 页)
我心不乱。犹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
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此定不是净。达磨达。蒙
师开悟。心地 朗然。
祖既摄五众。名闻遐迩。

【颂】因罽宾
国王秉剑。至尊者所。问曰。师得蕴空否。祖曰。巳得蕴
空。王曰 (第 0382c 页)
星时。
还有者个消息也无。师云。把髻投衙。

乃卓拄杖云。是则是穷则变。变则通。只如三
更半夜。众星 朗然。
不知是见那个星悟去。急
急出来。下一转语。盖覆者老子。不然母贻后
悔靠主丈。

华藏和尚至。上堂。僧 (第 0998c 页)
金刚经。 朗然
契入。众请住天心寺。一日于南浦桥边
拾得金刚经注解一卷。即付界首葛氏刊行。葛前一
夕梦僧以金刚经劝令 (第 0563c 页)
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
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
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至无相宗所。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
明无相。心不现故 (第 0156b 页)
下句以可见边即喻近也
况不可见边即意远也。

二开夷下别显谓由此论开显一乘一性坦夷至道
以明生佛平等 朗然
无有变异勇悍猛利胜进之者
则心有契證离诸邪曲其亦直心而为道也又由辨
明一相无相真实妙理虽乃不碍缘起纷 (第 0694b 页)
智也。三息二边分别止。当中道观。谓居
空而不舍万行。涉有而一道清净。二边不住。理事
齐彰。中道一心。 朗然
齐鉴。此融会空有。妙契一心
也。故由三止而成三观。是则三观一心。本无差别。
今此中止观合明双修。虽未 …… (第 0512a 页)
以立处即真故。真妄俱泯。能所两忘。乃名
正念。以一念不立。则念念无生。若念念无生。则常
光现前。寂照 朗然。
念念不灭矣。此参禅之的旨也。
言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者。此示不善
用心之病也。谓当一念观照之力 (第 0512b 页)
哉。故宗镜问云。佛称觉义。觉何等法。答。
无法之法。是名真法。无觉之觉。是名真觉。则妙性
无寄。天真 朗然。
华严经颂云。佛法不可觉。了此名
觉法。诸佛如是修。一法不可得。无字宝箧经云。尔
时胜思惟菩萨白佛言。 (第 0412a 页)
也。言复次者。谓觉体四相。
前巳具辨。此复重明。故云复次。言有四种大义等
者。谓本觉体具。离相现相。 朗然
照物。四种义故喻
如净镜。一一义相。皆遍法界。故云与虚空等。是则
空喻大义。镜喻四相也。然此双举二喻 …… (第 0344b 页)
释法出离镜也。言法出离镜者。谓真如法。由
始觉之功。出障离垢。智明淳净。犹如明镜。由磨治
离垢。光明 朗然。
故云法出离镜。即前智净相也。】

「四者缘熏习镜。谓依法出离故。遍照众生之心。令修
善根。随念示现故 (第 0345a 页)
动其心源。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流转六趣。
今因本觉不思议熏。起厌乐心。渐向本源。始息灭
相乃至生相。 朗然
大悟。觉了自心本无所动。今无
所静。本来平等。住一如床。如经所说梦度河喻。此
中应广说大意如是。次消 (第 0213a 页)
解性力。损无明能渐向心原。始息灭相。终息
生相。 朗然
大悟。觉觉心源本无所动。令无
始静平等平等无始觉异。论云。以始觉者即
同本觉。如金光明三身品云。譬如 (第 0414c 页)
相下明其渐向之义。从初信位止其造恶。次
了我空。渐断法执。觉至本识穷了生相。纤尘
既尽觉照独存。故曰 朗然
大悟。即无明梦尽
成究竟觉也。觉了等者。心源常湛本自不动。
动相既无对谁云静。下云。觉心初起心无初 (第 0345a 页)
其心原。转至灭相。长眠三界。无始流
转。今因本觉不思议业。起厌乐心。渐次趣向。
始息灭相。终归心源。 朗然
大悟。觉了自心。本
无所动。今无所静。本来平等同一觉也。如经
梦度河喻。此中应广说。大意如是。文中有 (第 023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