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汝识我不。答曰。何以不识。弥
勒佛耳。小儿堕地。即成大德沙门。觉后三日。法师至。
大士与解说法门。遂 朗然
开悟。是时。梁武帝广招英
俊。四方云集。唯双林大士尚未延请。大士从容为法 (第 0127c 页)
。[○@咄]即日冬回。各希珍重。

* 因人问世间祸福。遂述此语。示之

谨依佛戒则定。既自定则净慧 朗然。
净慧发生。则心
自解脱。自心既解脱。则一切烦恼不生。若无烦恼。则
解脱知见。设有知见。则应不住色声香 (第 0387c 页)
其中矣。未
审所乐何事。师曰。乐者真乐。非世欢乐。所乐者天理。
所知者天命。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 朗然。
其乐难
述。

问。颜子箪瓢之乐。与孔圣乐同否。师曰。颜回得孔子
道。无喜无忧之乐。其理本同。颜多保 …… (第 0406a 页)
处。二六时中。深究疑参。此一关
窍。是何面目。真疑现前。身心一空。唯有参究一念。再
将一念粉碎。真性 朗然。
玄关现矣。然后随缘保任。净
除微细流注。自待与虚体一。方为始终了当。

问。上根顿悟。直下了然。中下 (第 0409a 页)
当机。淋漓吐露。触途无碍。乍分乍合。
无损沧海之势。了无缘影著之乎胸中。现之乎眉睫。
亦无殊胜名言。 朗然
独脱。唯此虚空活泼泼地。棱棱
风骨。融融若春。如衡在鉴。风雷在握。而应当世之务。
其神何所不之。是故 (第 0391a 页)
王道悟塔记。赍以
遍示诸方曰。吾尝疑。德山洞山同出石头下。因甚垂
手处。死活不同。今以丘符二记證之。 朗然
明白。方知
吾择法验人之不谬耳。寂音曰。圭峰答裴相国宗趣
状。列马祖之嗣六人。首曰江陵道悟。其下江曰 (第 0388c 页)
辉。十方无影像。三界绝
行踪。不堕往来机。不住中间意。一段光明。未曾昏昧。
体寂寂。常的的。不动摇。 朗然
照。法尔天真。不同修證。
祇要虚闲。不昧作用。个中纤毫不尽。即魔眷属。直饶 (第 0298c 页)
。若了非相。其
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
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如
是次第。至寂静宗所。问曰。何名寂静。于此法中。谁静
谁寂。彼众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动 (第 0129a 页)
明曰信不兼解则日夜长无明解不兼信则日夜
长邪见信解相兼乃可克期取办夫信者真实信得
自心则万法销殒法界 朗然
无量法门彻头彻尾如
举纲而目正得本而末从此所谓信则解矣解则信
矣若瞒盰儱侗彷佛依稀信得个万法是心实未 …… (第 0476b 页)
见万法无常发心
或遇种种缘而发心一念回光当下见彻如梦忽醒
如忘忽忆方知大地无尘万缘本寂辉辉晃晃法界 朗然
此非外来不从人得与三世佛一时成道共十
类生同日涅槃不是强为法本如是此所谓悟也云 (第 0480a 页)
在然灯佛所于法实无所得色
相本无根尘非有众生日用全体皆空不达真空妄
见色相心即有住若达真空则常住真心 朗然
独耀
法尔无住非有色香味触而勿令住著根尘销落则
心体湛然故曰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
生心应无所 (第 0494c 页)
翻译俱以大法
示人乎故细读数什不但古朴高雅实能以顶门眼
八面齐照故能收万法于八识转八识于四智使识
朗然
如洞火如列眉引众生八识田中證金刚大
定其法乳不甚深乎余故以浅说说之不拘拘以训
字循行同于诸家铺叙惟令 (第 0249b 页)
心未已也。赍此心以往。而复生。而复忙。而复死。死生
生死。昏昏蒙蒙。如醉如梦。经百千劫。曾无了期。 朗然
独醒。大丈夫当如是矣。

** 真道人难

凡人造业者百。而为善者一二。为善者百。而向道者
一二。向 (第 0031a 页)
其未梦蝴蝶时亦梦也。夫子梦
周公。其未梦周公时亦梦也。旷大劫来。无一时一刻
而不在梦中也。破尽无明。 朗然
大觉。曰。天上天下惟
吾独尊。夫是之谓梦醒汉。

** 性相

相传佛灭后。性相二宗学者各执所见。至 (第 0070c 页)
息。圣人
悲之。教以三学。曰戒。以闲其非。曰定。以摄其乱。曰慧。
以破其惑。繇是障尽心空。复还觉体。 朗然
廓然。如大
睡之得醒。盖杲日不足喻其精明。昊天不足喻其高
广。此佛道大略也。向上更论。

(第 0150b 页)
常示以苦空诱以
车玩指以衣珠如鼓迅雷震其顶门大根之士一念
回机群执尽丧有若千年之室冥冥蒙蒙照以一灯 朗然
分晓未可以诸暗之聚合而谓徵明之不胜也
阳之克阴觉之驱迷大概如是子佑好佛者因以是
进之昔玄沙备禅师得雪 (第 0545b 页)
恼也。梵语般若。此云
智慧。今华梵兼举也。决定审理谓之智。造心分
别谓之慧。又智者。决断义。但唯决定 朗然
独照
故。慧者拣择义。拣择惑障显无为法故。只是一
法。受此两名。如臣破敌为将。功成为相也。然诸
佛菩 (第 0911b 页)
序巳更愿道念与日俱新勿
使毗耶独擅往迹是所望于居士也不宣。

** 与周鸣宇居士

左右襟期旷远神明 朗然
虽日垂绅朝堂时复潜思
物表故于割绝尘氛之人亦自雅有冥契迨宪节东
建贫衲正兀坐龙华无由以法水润属车之尘 (第 0013b 页)
。阿难心意荒乱。内
自念言。佛灭度未久。耻我乃尔。即自思唯。四谛法巳。便
于众前成阿罗汉。诸尘垢灭。 朗然
大悟。圣众称善。诸天
歌叹。尔时大地。六反震动。时大迦叶。即使阿难。升七宝
高座。迦叶告言。佛所说法 (第 0100c 页)
这里猛省赤洒洒了然无一物才是
闲道人也。

** 复樊居士山图

我宗门中本无实法与人雪山大师睹明星 朗然

省才知个个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众生不
省反执妄求每日饭后说出许多葛藤末世凡愚执
著为实临灭度 (第 0515a 页)
寄托。若爱恶之念巳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
能变短为长。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
觉大智。 朗然
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
众生。名之曰佛。谨对。释曰。马鸣菩萨。撮略百本大乘
经宗旨。以造 (第 0453b 页)
路得。若谓不言道。问道答道。有何差
别。有人于两问中。知得好恶雌黄不谬。则庄易之道。
譬如月在秋空。 朗然
廓澈。若检点不出不但于赵州
句中。无有出身之计。即庄庄易易。总向痴人说梦耳。
虽然。由粗而得精。由精 …… (第 0273b 页)
便生于欲想。如是了知巳。一切女无相。此
相皆寂然。是名女三昧。

此偈载宝积经。句十六。字八十。辞旨 朗然。
譬如月在
天碧。清光照人。凉入心肺。积生热恼。当处冰销。此就
天机深者。染目得益而言也。如根器稍钝。 (第 028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