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信音」
#+END_VERSE


** 捕步见牛

#+BEGIN_VERSE
「 举目相逢觌面观 朗然
越格出幽峦明明蹄角全彰露水绕山旋受曲盘」
#+END_VERSE


#+BEGIN_VERSE
(第 0840c 页)
言巳过赵州关赵老生涯万万千应晓石桥非略
彴当思个齿答高年知牛于角有墙在见火从烟犹
隔山直把山墙推倒也 朗然
如日处青天。

** 与雪林朗维那

掀倒禅床日打头一棒时不言有授受永作天人师。

** 与还初佛悦 (第 0803b 页)
不从容」
#+END_VERSE


** 法朗禅人乞摄心偈

#+BEGIN_VERSE
「 万法 朗然
何思何虑拟欲摄心无本可据我今为汝书此言只此便是摄心处」
#+END_VERSE


** 示心恒王居 (第 0270b 页)
么中却不恁么玉芦湾卧钓鱼
人于此明得三头六臂于此不明天上人间毕竟如
何喝一喝卓拄杖下座。

示众上堂 朗然
寂照廓落无边尽十方总是一个清
净身满大地无非是个正法眼汝等诸人向甚么处 (第 0731b 页)
古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
慧。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叩禅关。但记语言。
存乎知解。及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
缘熟。忽起搊住曰。是什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 (第 0404a 页)
 唐法显 唐慧明 唐道兴
 唐法朗 唐僧瑗 唐道英
 唐慧警 唐玄奘 唐真法师
 唐待驾 唐法炯 唐继陀
 唐义宣 唐含光  唐朗然
 唐圆观 唐如净 唐惟忠
 唐辨秀 唐无侧 唐皎然
 唐玄晏 唐难陀 唐云邃
 唐真乘 唐昙清 唐清 (第 0069c 页)
得其总持瑜伽三密教法。辞而游历。摧破外道九十
宗。

闻母氏以见忆丧明。附信问安。 朗然
如故。未几。还
省。掬多曰汝于震旦有缘。行矣毋滞。登雪山体殊不
安。忽掬多飞空至。谓曰。菩萨身同世间 (第 0107a 页)
焚身。答曰。本愿如此。不必上烦圣虑。乞度僧二十
人。以隆佛法。有诏许之。即诵药王正品。火至眉。声犹 朗然。
翌日帝为设斋建寺。号药王。以拟本事也。

**** 宋昙弘

黄龙人。史不书氏。少为沙门。专精律部。 (第 0148c 页)
光曰。有甚以此宗。为得止观之妙。嘱使
翻译以寄。且南印土盛宗龙树。是于智者。尤不相远。 唐朗然

姓魏氏。南徐人。开元中。从丹阳开光寺。齐大
师落发。天宝初。依杭州华严寺。光律师受具。后徙灵
隐寺。 (第 0245a 页)
世称双树法幢云。

*** 临安府净慈寺沙门释彦充传三

释彦充号肯堂。杭之于潜盛氏子也。幼即慧
朗然
善根内著。生而知有愿脱尘羁。遂
依明空院释义堪薙发。五夏学律一钵孤
征。径造大愚宏智正堂大圆。后闻僧 (第 0930c 页)
闻其一。锻金如贝叶。写大般
若。镕银起𡨧堵波。等佛身相。母后谓 和上
已没。泪竭丧明。及寄疏问安。 朗然
如故。大雄
灭后。外道如林。九十六宗。各专其见 和上
随其所执。垂谕破疑。解邪缚于空门。返迷津
于觉 (第 0291a 页)
还吴。乃依法华寺松径。筑庵以居。日
持华偈。用报往愿。相国李绅剌吴兴。夜宿持经道场。
忽见白光满空。 朗然
若昼。随往觇师。见宴坐持经。光 (第 0077c 页)
也。心之巳形。浩浩荡荡。不遗一物。有佛有祖有纲有
目者。此性之万法 朗然
也。故曰不可以有心求。不可
以无心得。不可以语言造。不可以寂默通。离四句。绝
百非。如空里栽花。如波 (第 0555c 页)
语言。汝漏尽可来。
言讫身闭窟门。阿难涕泪悲泣。求断结惑。靡不精诚。
至于后夜。疲极偃息。头未至枕。 朗然
得悟。三明六通。 (第 0566a 页)
道。无有所證。
无得无證。是真解脱。酬因答果。世之业报。于此法中。
悉不如是。达磨达蒙师子开悟。心地 朗然。
师子既摄
五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来。问曰。
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年二十矣。终 (第 0585c 页)
。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
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
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磨瞥然匿迹。至无相宗所。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者。答曰。
我名无相。心 (第 0594c 页)
不能破
长夜之昏。慈母不能保身后之子。当取信于佛。无取
信于人。真离玄微。非言说所显。要以深心体解。 朗然
现前。对境无心。逢缘不动。则不孤我矣。言讫而逝。年
一百二十。腊八十三。奉全身塔于终南山。名曰妙觉。 (第 0647b 页)
祖云若无实相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
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
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己心意 朗然。

(第 0511b 页)
即见非相。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
色中不识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
实相。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

*** 无相宗

师至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智者波罗
提曰。我名无相心不现故 (第 0668c 页)
白衣大士以
莲华授之。又梦梵僧授经一卷。启之。乃阿弥陀经也。
既觉取经诵之。宛如夙习。一夕室中有光。 朗然
若昼。
阿弥陀佛现身立经函上。由是持诵益虔。经卷上舍
利迸出。积至合馀(佛祖统纪)

** 李氏 (第 0310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