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釋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史傳部類
密教部類
經集部類
律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寶積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大集部類
本緣部類
土。是佛国土。一切法。
是佛法。一切心。是一心。极十方三际推求无
纤毫许。若色若心。不是佛理。智境。 朗然。
周遍
法界。尝无一事。澹然身心。无所施为。佛心既
然。我学佛智。如佛用心。即止观明静也。佛现。
即我 (第 0514b 页)
毒逾蛇舌。重沓五翳。埃蔼曜灵。睫近
霄远。俱皆不见。若能修定。如密室中灯。能破
巨闇。金鎞抉膜。空色 朗然。
一指二指三指皆
了。大雨能淹嚣尘。大定能静狂逸。止能破
散。虚妄灭矣。善巧方便。种种缘喻。广赞于
止 …… (第 0676c 页)
皆破。又闻止已。还更思惟。 朗然
欲悟。又闻
观已。还更思惟。心大欢喜。又闻观已。还更思
惟。生善破恶欲悟等。准前可知。此乃听少
思多 (第 0678b 页)
会。非由捉搦。缦作别治。令心狂惑。但自明心
境。见融。执业便谢。见亡执谢。一切万法。本自
无疮。智境 朗然。
名为佛国也。无烦强生见执。
永自沈沦。自作自殃非他能与。

问。若约见
闻外境。则色不至眼。眼不至色 (第 0851b 页)
。复礼法师述三身义云。法
身犹虚空之性。云蒸即翳。雾敛即明。其性本常
矣。报身若乘空之日。赫矣高升。 朗然
大照。其
体恒在矣。化身如鉴水之影。沚清即现。流浊
乃昏。显晦不恒往来无定。夫化佛者。岂他欤。
报身 (第 0901a 页)
物忘怀。施而不作。终日说示。不异无言。设教
多途。无乖一揆。」

【石壁云。不疾而速。感而遂通。故能 朗然
元照。鉴于 (第 0295a 页)
泯。】

「神清虑静。细而研之。」

【石壁云。是非幽微。其义最细。察之无象。寻之无踪。
若非智眼 朗然。
云何能袪此见。】

** 第八简其诠旨者

【诠。即能诠。旨。即所诠。欲其始则因诠而会旨。终则
得兔 (第 0316b 页)
澄停。湛然不动。四天下中
色身形像。皆于其中而有印文。如印印物。亦犹澄
波万顷。晴天无云。列宿星月。 朗然
齐现。无来无去。
非有非无。不一不异。当知如来智海亦复如是。识
浪不生。至明至静。无心顿现。一切众生 …… (第 0125a 页)
重不可穷尽。如一事既尔。馀一切事亦然。
以止观心境不异之智。顿见一切。各各重重悉无
穷尽。普眼所瞩。 朗然
现前。而无分别。亦无散动。第
十主伴圆备门者。菩萨以普门之智。顿照于此普
门法界。然举一门为主。必摄 (第 0134c 页)
。若了非相。其色亦
然。当于色中。不生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
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

至第二
无相宗所而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

彼众中有智
者名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 (第 0441a 页)
境分明句。翻身踏倒五须弥。且道。是甚
么人行履。良久云。祖师心印铁牛机。

上堂。元旦初
过又上元。 朗然
一月印中天。好个未生前句子。了了
分明在目前。上方本自光明满。世界有时月半边。今
日黔灵移到此。人间 (第 0238a 页)
拂在。便乃脱去。

*** 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

大梁李氏子。幼恶荤膻。乐
闻钟梵。年十二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
其缘熟。忽起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
心。唯举手摇曳而巳。峰曰。 (第 0129b 页)
休歇方子。
尽情布施也。看看。拈拄杖下座。旋风打散。归方丈
 师于康熙甲辰夏示疾。至五月十五日。声气 朗然。

色明润。众谓。师病巳愈。师忽谓众曰。我以十九日巳
时去也。遂命鼎新徒急归候。至十九日巳时。乃唤淡 (第 0047c 页)
。我心不乱。犹
若此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
此定不是净。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 朗然。
祖既摄五
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祖曰。此
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既长矣。终未 (第 0178a 页)
。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
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
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祖瞥然匿迹。至无相宗所
问曰。汝言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
明无相。心不现 (第 0180c 页)
(雪峰存法嗣)

福州鼓山神晏兴圣国师。大梁李氏子。杖锡遍扣禅
关。而但记语言。存乎知解。及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
参雪峰。雪峰知其缘熟。忽起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
了悟。亦忘其了心。唯举手摇曳而巳。雪峰 (第 0238a 页)
拜命。终不肯蓄发。尝赐
二宫人。不能辞。逾月。犹处子也。乃召还之。不复强。蓄
一大鸡。每鸡一号。即起 朗然
诵经○后师复以使事
出还。于道得疾。抵城门不入。命其下为幄曰。上将来
视已。而驾果至。抚劳备至。赐金 (第 0069c 页)
诸佛觉道无
有所證。无得无證。是真解脱。酬因答果。世之业报。于
此法中悉不如是。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 朗然。
祖既
摄五众。名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祖
曰。此子名斯多。当生便拳左手。年二十矣。终未 (第 0434a 页)
非相。若
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色体。于非相中不
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闻巳。心意 朗然。

礼信受。祖瞥然匿迹。至无相宗所而问曰。汝言无相。
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者。答曰。我明无相。心 (第 0436c 页)
意寄托。
若爱恶之念巳泯。即不受分段之身。自能易短为长。
易粗为妙。若微细流注。一切寂灭。唯圆觉大智 朗然
独存。即随机应现千百亿化身。度有缘众生。名之为
佛。宗密先有八句偈。显示此意。曾于尚书处诵之。奉
(第 0469b 页)
德云。白四羯磨后。全体戒定慧。
岂准绳而可拘也。于是杖锡遍扣禅关。而但记语言。
存乎知解。及造雪岭。 朗然
符契。一日参雪峰。峰知其
缘熟。忽起搊住曰。是甚么。师释然了悟。亦忘其了心。
惟举手摇曳而巳。峰曰。 (第 0613b 页)
。我心不乱。犹若此
净。祖曰。其珠无内外。仁者何能定。秽物非动摇。此定
不是净。达磨达蒙祖开悟。心地 朗然。
祖即摄五众。名
闻遐迩。方求法嗣。遇一长者。引其子问祖白。此子名
斯多。当生便拳左手。今既长矣。终未 …… (第 0413c 页)
。若了非相。其色亦然。当于色中。不失
色体。于非相中。不碍有故。若能是解。此名实相。彼众
闻巳。心意 朗然。
钦礼信受 至无相宗所。问曰。汝言
无相。当何證之。彼众中。有波罗提。答曰。我明无相。心
不取舍。当于 (第 041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