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朱在南宋 ? — 12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31 【介绍】: 徽州婺源人,徙居建阳字敬之,一作叔敬
朱熹子。
以恩补承务郎
历知信州
入对,以进学问、振纲纪、求放心为言。
理宗宝庆二年,除工部侍郎
进对,论人主学问之要,请去扬雄王雱祀像,以程颢程颐张载从祀。
后知平江府袁州奉祠卒。
全宋文·卷六九一三
朱在(一一六九——一二三九)字敬之一字叔敬小字泰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熹季子。
少从熹学,又尝问学于黄干吕祖俭
以荫补承务郎嘉定初籍田令,历将作、司农簿,迁丞。
十年,以大理正南康军,改知衡州湖州,俱不赴。
奉祠,起知信州,除提举浙西常平茶盐公事、兼知嘉兴府
召为司农少卿,充枢密副都承旨,出为两浙转运副使
宝庆二年,除工部侍郎,改吏部侍郎
绍定二年,以宝谟阁待制平江府
三年,除焕章阁待制袁州,寻奉祠
嘉熙三年卒,年七十一。
银青光禄大夫封建安郡侯
见绍定《吴郡志》卷一一,《宋史》卷四一《理宗纪》一,卷四一二《杜杲传》,卷四二九《朱熹传》,《荥阳外史》卷四五《宋故光禄大夫建安郡开国朱公神道碑铭》,《新安文献志》卷首《先贤事略》上,《宋元学案》卷四九,嘉靖《建阳县志》卷八,嘉靖《建宁府志》卷一八,《闽中理学渊源考》卷一五,《宋元学案补遗》卷四九。
刘立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间人字宗礼
幼孤,因父与程颢程颐有旧,故养于二程家,娶二程叔父之女。
尝官晋城,为承议郎,精于吏事。
柴中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饶州馀干人字与之
光宗绍熙元年进士
抚州军事推官
时禁道学,终不肯非议程颐为伪学。
宁宗朝累迁知赣州
奉祠归,讲学南溪人称南溪先生
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
有《书集传》、《易系集传》等。
全宋诗
柴中行字与之学者称南溪先生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
光宗绍熙元年(一一九○)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
时禁伪学,中行拒绝考校,以母丧免。
后起为江州教授,累迁太常主簿,出知光州
迁京西转运使、知襄阳府
宁宗嘉定十一年(一二一八),以宗正少卿国史院编修官十二年出知赣州
逾年请老,与弟中守、中立讲学南溪
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七、九,《宋史》卷四○一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六七一○
柴中行字与之饶州馀干(今江西馀干)人。
绍熙元年进士,授抚州军事推官
江州学教授广西转运司干办公事,摄昭州郡事。
嘉定初,差主管尚书吏部架阁文字,迁太学正,升博士,除太常主簿,转军器监丞
出知光州,迁京西转运使提刑,改直秘阁、知襄阳京西帅、江东转运判官湖南提刑
入为吏部郎官,擢宗正少卿,兼国史编修实录检讨,调秘书监崇政殿说书
秘阁修撰、知赣州
理宗即位,以右文殿修撰主管南京鸿庆宫,卒,谥献肃
著有《易系集传》、《书集传》、《诗讲义》、《论语童蒙说》。
宋史》卷四○一有传。
罗志冲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合州人
潜心六经,最精于《》。
所著《易解》,多发明程颐之说。
罗善同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筠州上高人字信远自号纯古先生
自幼勤诗书,友善类。
程颐曾贻书勖勉之。
全宋诗
罗善同字信远自号纯古新城(今江西新建北)人。
程颢友善,尝有书信往来(清同治上高县志》卷八)。
孟厚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洛阳人字敦夫
程颐游,又为王氏学。
程颐之葬,门人畏党祸不敢至,独厚与尹焞张绎、范棫、邵溥送葬,时号“高义孟公”。
吕义山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蓝田人字子居
吕大钧子。
请业程门。
大临尝致书程颐,令义山传讲席往复之语。
大临解中字不可即谓之性,义山以中者性之德,以为近之。
潘闵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温州瑞安人字子文
尝问学于程颐
志趣高远,见当时党祸烈,遂隐居不仕。
潘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关中字康仲
师事张载,又尝问学于程颢程颐
朱光庭北宋 1037 — 109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7—1094 【介绍】: 河南偃师人字公掞
景子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少从孙复学,后师事程颐时称洛党之魁
历知数县,为庆州判官
神宗熙宁末,以言新法不便,为签书河阳判官
哲宗立司马光荐为左正言
首请罢提举常平司及青苗、保甲等法,又劾新党章惇蔡确等。
累官给事中,后落职知亳州,徙潞州
全宋诗
朱光庭(一○三七~一○九四)字公掞偃师(今属河南)人,景子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调万年主簿
神宗时签书河阳判官
哲宗即位,为左正言,除侍御史,再拜右谏议大夫给事中
集贤殿修撰出知亳州,岁馀徙知潞州
绍圣元年卒,年五十八。
死后入元祐党籍。
事见《范太史》卷四三《集贤院学士潞州朱公墓志铭》、《宋史》卷三三三《朱景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一○
朱光庭(一○三七——一○九四)字公掞河南偃师(今河南偃师)人。
嘉祐二年进士及第,调万年主簿,历四县令
元丰八年,以司马光荐召为左正言,言事无所畏避。
元祐元年,迁左司谏
二年,改左司员外郎十月,迁太常少卿
四年,拜侍御史,为右谏议大夫
五年,迁给事中
乞补外,除集贤殿修撰、知同州,改亳州
六年正月召还,复为给事中
坐罪复落职守亳,岁馀,徙潞州,加集贤院学士
绍圣元年卒于任,年五十八。
绍圣中入元祐党籍,追贬柳州别驾
徽宗立,复其官。
著有《奏议》三卷。
宋史》卷三三三《朱景传》有附传。
吕希哲北宋 1039 — 111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9—1116 【介绍】: 寿州人字原明
吕公著子。
少师焦千之石介胡瑗,后复师程颢程颐张载
弃科举,一意古学。
以荫入官,管库近十年,后除兵部员外郎
哲宗绍圣初,出知怀州
坐元祐党贬和州居住。
徽宗即位,知单州,召为光禄少卿
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邢州
有《吕氏杂记》。
全宋诗
吕希哲字原明寿州(今安徽凤台)人。
公著长子。
学者称荥阳先生
以荫入官,为崇政殿说书
哲宗绍圣初,出知太平州(《紫微诗话》)。
会党论起,以秘阁校理怀州,俄谪居和州
元符末,起知单州(同上书)。
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改光禄少卿,以直秘阁曹州
旋遭崇宁党祸,夺职知相州,徙邢州,罢,领宫祠,羁寓淮、泗间十馀年,卒。
今存《吕氏杂记》二卷。
事见《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史》卷三三六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二○一四
吕希哲字原明公著子,寿州(治今安徽寿县)人。
少从焦千之孙复石介胡瑗学,复从二程张载游。
不事科举,以荫入官,久滞管库,乃判登闻鼓院
元祐六年兵部员外郎七年,以范祖禹荐,为崇政殿说书八年右司谏。
绍圣党论起,分司南京,居和州
徽宗初,召为秘书少监,或以为太峻,改光禄少卿
力请外,以直秘阁曹州
崇宁元年党祸再起,夺职知相州,徙邢州
罢为宫祠,羁寓淮泗十馀年,卒。
著有《发明义理》(存)、《吕氏杂记》(存)。
宋史》卷三三六《吕公著传》有附传。
吕大临北宋 1040 — 109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0—1092 【介绍】: 京兆蓝田人字与叔
吕大钧弟。
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程门四先生
通六经,尤精于《》。
以门荫入仕,后登进士第
哲宗元祐中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
范祖禹荐为讲官,未及用而卒。
有《玉溪》、《考古图》等。
全宋诗
吕大临(一○四六~一○九二)字与叔时称芸阁先生蓝田(今属陕西)人。
大钧弟。
学于张载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号“程门四先生”。
哲宗元祐中,为太学博士,迁秘书省正字
七年范祖禹荐其好学修身如古人,可备劝学(《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二),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
有《玉溪》,已佚。
事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有传。
今录诗十二首。
全宋文·卷二三八五
吕大临(一○四六——一○九二)字与叔世称芸阁先生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大防弟。
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
通六经,尤邃于礼。
元祐初太学博士
秘书省正字
七年范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备劝学。
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
著有《礼记传》十六卷(存)、《考古图》十卷(存)及《玉溪》等。
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传。
谢湜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成都金堂人字持正
神宗元丰间进士
学于程颐,为高弟。
累官国子博士
一云以布衣终。
有《易记》、《春秋义》等。
刘绚北宋 1045 — 10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5—1087 【介绍】: 河南人,祖籍常山字质夫
以荫为寿安县主簿长子县
哲宗元祐初韩维荐为京兆府教授王岩叟朱光庭再荐为太学博士
尝受学于程颐程颢,尤精《春秋》。
程颐尝谓使道学为学者视效而信从,刘绚刘吁出力最多。
李吁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缑氏人,一作洛阳人字端伯世称缑山先生
进士
哲宗元祐间秘书省校书郎
从学于程颢程颐,曾记二程语编为《师说》。
程颐极称其才器,尝言使道学为学者视效而信从,刘绚出力为多。
全宋文·卷二三五三
李吁字端伯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一作开封人)。
熙宁九年进士
元祐中黄陂县,详定役法所管勾文字秘书省校书郎
卒。
师事二程,尝记二程语一编,号《师说》。
程颐谓其才器可以大受,及亡也,祭之以文曰:「自予兄弟倡明道学,能使学者视仿而信从者,刘绚有焉。
」见《宋史》卷四二八本传,《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三九三,《伊洛渊源录》卷八。
吴昌裔南宋 1183 — 12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83—1240 【介绍】: 潼川人字季永一字季允
吴泳弟。
与兄得程颐张载朱熹诸书,研读不倦,后师事黄干
宁宗嘉定七年进士
眉州教授,揭《白鹿洞学规》以教。
累拜监察御史,弹劾无所避。
出为大理少卿,以故工部侍郎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改嘉兴府,历婺州,以宝章阁待制致仕。
卒谥忠肃
有《储鉴》、《蜀鉴》等。
全宋诗
吴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号青莲山人(《咸淳临安》卷二四),中江(今属四川)人。
宁宗嘉定七年(一二一四)进士,从黄干学,调闽中
眉州教授,知华阳县通判眉州,权知汉州
理宗端平元年(一二三四),入为军器监簿,兼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南宋馆阁续录》卷九)。
参赞四川宣抚司军事。
后知婺州
理宗嘉熙四年卒,谥忠肃
事见《鹤林集》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圹志》,《宋史》卷四○八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七四一四
吴昌裔(一一八三——一二四○)字季永潼川府中江(今四川中江)人,泳弟。
师事黄干,究心程朱之学。
嘉定七年进士,历仕州县,皆有政声。
端平初,入为军器监簿,改太常少卿,复兼、益王府教授,拜监察御史,刚正敢言,颇著直声。
遭谗,出知赣州,迁浙东提刑,改知婺州
宝章阁待制致仕,嘉熙四年卒,年五十八,后谥忠肃
著有《蜀鉴》、《四书讲义》、《诸老记闻》、《容台议礼》、文集、奏议等,惜皆不传。
见《宋史》卷四○八本传,吴泳鹤林集》卷三五《待制侍郎弟圹志》。
方元寀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兴化军莆田人字道辅
方峻子。
哲宗元祐三年特科出身。
少与程颐游,书问往来至数十帖,称之为志道之士朱熹刻于白鹿书院
官终威武军节度推官
张绎北宋 ? — 11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寿安人字思叔
佣力于市,后发愤力学,遂以文名。
受业于程颐赏其颖悟,尝称晚得二士,即谓尹焞
未及仕而卒。
全宋诗
张绎(?
~一一○八),字思叔寿安(今河南宜阳)人。
年三十从程颐学,每谓人曰:“吾晚得二士。
”即指尹焞
一年卒。
伊洛渊源录》卷一二、《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七○三
张绎(?
——一一○八),字思叔河南寿安(今河南宜阳)人。
家微,年长未知学。
后发奋读书,遂以文名。
徽宗初,程颐自涪还洛,乃往受业。
赏其颖悟,尝言「吾晚得二士」,即谓尹焞也。
一年卒。
见《伊洛渊源录》卷一二,《宋史》卷四二八本传。
程祐之南宋
全宋文·卷五三八三
程祐之字吉老又字申甫河南(今河南洛阳)人,绍兴间徙居临桂(今广西桂林)
程颐从孙。
乾道中提举泉州市舶,除广东提刑,知广州
见《粤西文载》卷六七,《粤西丛载》卷二,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九。
杨国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郑州管城人字应之
邵雍门人。
笃信好学,为人挺劲不屈。
官至学士
自布衣至为官,均以未尝有求于人、亦未尝假人言色为标榜,极为程颐所称许。
全宋文·卷一六六二
杨国宝字应之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人。
吕公著外甥,邵雍门人。
官至学士
与弟环宝安贫乐道,笃信好学,为程颐称许。
见《伊川集》卷七《祭杨应之文》,《伊洛渊源录》卷七,《宋元学案》卷三三,《宋史翼》卷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