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
时段
朝代
人物库 宋朝
司马光北宋 1019 — 10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19—1086 【介绍】: 陕州夏县人字君实
司马池子。
少聪颖好学,以父荫为将作监主簿
仁宗宝元元年进士
累官知谏院翰林学士权御史中丞,复为翰林兼侍读学士
极力反对王安石所行新法,以“祖宗之法不可变”为由,数与安石吕惠卿等辩论,因出知永兴军
神宗熙宁四年,判西京御史台,退居洛阳十五年,专修史书,绝口不论时事。
哲宗立太皇太后高氏临朝,起为门下侍郎,拜左仆射,主持朝政。
起用刘挚范纯仁范祖禹吕大防等,悉除新法,恢复旧制。
在相位八月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
初编撰战国秦二世历史为《通志》八卷,英宗命设局续修,神宗改书名为《资治通鉴》,元丰七年成书。
另有《温国文正公文集》、《稽古录》等。
吕大钧北宋 1031 — 108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31—1082 【介绍】: 京兆蓝田人字和叔
吕大防弟。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改知三原县
神宗熙宁中韩绛宣抚陕西,辟为书写机密文字。
父丧,家居讲道数年。
宋攻西夏鄜延转运使檄为从事
卒于延州官舍。
尝学于张载,能守师说。
有《诚德集》。
全宋诗
吕大钧(一○三~~○八二)字和叔蓝田(今属陕西)人。
大防弟。
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伊洛渊源录》卷八《行状略》)。
秦州右司理参军,监延州折博务,知三原县
神宗熙宁三年(一○七○)韩绛宣抚陕西河东,辟为书写机宜文字(《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一六)。
丁父忧,家居数年。
元丰五年,会伐西夏鄜延路转运司檄为从事,未几感疾卒,年五十二。
有《诚德集》,已佚。
事见《宋文鉴》卷一四五《吕和和叔表》,《宋史》卷三四○有傅。
全宋文·卷一七○四
吕大钧(一○三一——一○八二)字和叔学者称京兆先生大防弟。
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
嘉祐二年进士乙科,调秦州右司理参军
延州折博务。
光禄寺丞,知耀州三原县
韩绛宣抚陕西河南,辟书写机宜文字
丁父忧,服除,独家居数年。
起诸王宫教授,求监凤翔府造船务、鄜延路转运司从事
元丰五年卒于延州官舍,年五十二。
著有《诚德集》。
范育吕和叔志铭》(《皇朝文鉴》卷一四五),《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
林希北宋 1035 — 1101
全宋文·卷一八一一
林希(一○三五——一一○一)字子中号醒老福州福清(今福建福清)人,槩子。
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朝,历馆阁校勘集贤校理,两知太常礼院,迁礼部郎中修国史
元祐初中书舍人,俄罢出,历知、杭等六州。
绍圣初章惇复用为中书舍人
时方推明绍述,尽黜元祐诸臣,自司马光吕大防苏轼苏辙等数十人之制,皆为之。
礼部吏部尚书翰林学士
绍圣四年同知枢密院
元符元年罢,出知太原、舒等州府。
建中靖国元年卒,年六十七,谥文节
编著有《神宗实录》、《两朝宝训》、《野史》等。
宋史》卷三四三有传,又见《宋会要辑稿》仪制一一之五。
吕大临北宋 1040 — 1092
全宋文·卷二三八五
吕大临(一○四六——一○九二)字与叔世称芸阁先生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人,大防弟。
初学于张载,后学于程颐,与谢良佐游酢杨时在程门,号四先生
通六经,尤邃于礼。
元祐初太学博士
秘书省正字
七年范祖禹荐其修身好学,行如古人,可备劝学。
未及用而卒,年四十七。
著有《礼记传》十六卷(存)、《考古图》十卷(存)及《玉溪》等。
见《朱子语类》卷一○一,《宋史》卷三四○《吕大防传》附传。
杨畏北宋 1044 — 11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44—1112 【介绍】: 洛阳人,祖籍遂宁字子安
进士
王安石之学,除西京国子监教授
神宗元丰时官至监察御史里行
哲宗元祐初司马光之德,及死,又薄之。
吕大防刘挚善,助大防,又攻苏颂范纯仁
侍御史
哲宗亲政,转倡熙丰新法,阴结章惇,官至吏部侍郎
因附惇之政敌李清臣安焘,出知真定府
徽宗崇宁中入元祐党籍。
后表白于蔡京,被援引出党籍。
为人倾危反复,人讥之曰“杨三变”。
周尹北宋
简介
字正孺成都新繁人
御史,坐言茶事,外补。
吕微仲丞相见所奏言事,叹曰: “君子哉,斯人也。
”因言于上,除直秘阁
东川,人安其政,愿复借留,认许之。
吕大忠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京兆蓝田人字进伯,一作晋伯
吕大防兄。
仁宗皇祐间进士
晋城签书定国军判官
神宗熙宁中王安石议遣使诸道,立缘边封沟,大忠陈五不可,因罢不遣。
历知代州石州,屡驳折契丹求地使者
元丰中河北转运判官,上生财养民十二事。
提点淮西刑狱。
哲宗绍圣中渭州,与章惇议不合,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
全宋文·卷一五一○
吕大忠字进伯,其先汲郡人,后徙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吕大防之兄。
皇祐中进士,为华阴晋城提举永兴路义勇、签书定国军判官
熙宁中,被命与刘忱使契丹,会遭父丧,起复,知代州石州
元丰中,为河北转运判官,徙淮西提点刑狱
元祐初,历工部郎中陕西转运副使、知陕州,继知秦州
绍圣二年,加宝文阁待制、知渭州
四年,徙知同州,旋降待制致仕。
著有《吕氏乡约》。
宋史》卷三四○有传。
赵睿北宋
全宋文·卷二一一○
赵睿字彦思开封(今河南开封)人,熙宁六年进士
吕大防门人。
元祐初奉议郎礼部编修贡籍,元祐六年太常博士
元符元年秘阁校理随州,改为司封郎中,寻提点京东刑狱,摄帅事,年五十九奉祠归。
周必大《跋鱼计亭赋》(《文忠》卷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八○、四九八等。
姚勔北宋
全宋诗
姚勔字辉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仁宗嘉祐四年(一○五九)进士,授永康
哲宗元祐初,召为秘书丞太常丞
六年(一○九一),拜右正言(《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六四),改左正言
累迁中书舍人宝文阁诗制、国子祭酒,以本职知明州
绍圣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谪知信州,又落职以奉议郎主管杭州洞霄宫,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
《嘉泰会稽志》卷一五有传。
全宋文·卷一六四八
姚勔(一作缅),字辉中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嘉祐四年进士,历永康
元祐初召为左正言
后迁起居郎,改国子祭酒
绍圣初,言者论其阿附吕大防范纯仁,谪知信州,再贬水部员外郎分司南京
宋史翼》卷二有传。
黄履北宋 ? — 110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01 【介绍】: 邵武人字安中
仁宗嘉祐二年进士
神宗时累迁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除翰林学士,以承蔡确章惇风旨,排击正人,为言官论罪,出知越州,历徙五州三府。
绍圣初,复召为御史中丞,上章言司马光变更新法为罪,极论吕大防刘挚梁焘垂帘时事,乞正典刑。
尚书右丞
以论救邹浩,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拜尚书右丞,寻罢。
全宋文·卷一七九○
黄履(一○三四——一一○一)字安中邵武军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
嘉祐六年进士
熙宁中馆阁校勘同知礼院,擢崇政殿说书兼知谏院修起居注,进知制诰同修国史
元丰中翰林侍讲学士礼部尚书六年,为御史中丞
哲宗即位,徙翰林学士
论者指为蔡确章惇党,贬龙图阁学士、知越州;再降天章阁待制,历知五州三府。
绍圣初,召复龙图阁学士,为御史中丞,排击吕大防等元祐大臣。
四年,拜尚书右丞
元符中,以为邹浩辩护罢知亳州
徽宗立,复召为尚书右丞
以病求去,加资政殿大学士
建中靖国元年十月卒,年六十八。
宋史》卷三二八有传,又参《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五○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二之九、礼四一之四六。
吕希纯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寿州人字子进
吕希绩弟。
进士第
太常博士
哲宗元祐中历官太常丞、权太常少卿
宣仁太后死,谏哲宗勿复新法。
寻除中书舍人同修国史
绍圣初出知亳州,为谏官元祐中附会吕大防苏辙,徙睦州归州
后贬金州居住,又责道州安置。
徽宗即位,起知瀛州,改颍州
崇宁初,入元祐党籍。
卒年六十。
叶涛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处州龙泉人字致远
神宗熙宁间进士
王安石婿,从之学为文词。
哲宗立,为太学正,迁秘书省正字编修神宗史。
寻擢中书舍人
司马光等追贬,吕大防等责官,皆为制词,文极丑诋。
安焘学士封还命书,被蔡京劾为党,罢知州。
龙图阁待制提举崇禧观卒。
赵煦北宋 1077 — 11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00 【介绍】: 即宋哲宗
神宗第六子。
元丰五年封延安郡王
八年,立为太子
旋即位。
时年尚幼,祖母宣仁太后高氏垂帘听政,次年改年号为元祐,召司马光吕公著文彦博为相,贬逐章惇蔡确等新党。
八年太后死,始亲政。
次年改元绍圣,以章惇为相,罢范纯仁吕大防苏辙等,尽复神宗时新法,重修《神宗实录》。
在位十六年。
吕寅伯
全宋诗
吕寅伯,一说寅伯为字,名不可考,乃吕大防兄(《宋诗纪事补遗》卷一三)。
吕简修南宋
全宋文·卷四九五六
吕简修字无傲隆兴间合州
自称「汲国吕简修」,当是汲郡公吕大防之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