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郑县厅壁记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自华而东。
东距洛师。
抗雄都。
临大道。
其县有七。
若壤接天府
号因旧国
郑为之首。
又斜瞵其六焉。
天官每铨士补吏。
常属意于此。
三科之选。
其人尤精。
比畿服之偏者。
难易相隔。
不啻数等。
其地望可知也。
元年春。
光正之后。
贤侯才子。
兰陵萧倕。
贞敏恪慎。
再命为尉。
仓曹出纳。
与工德修饰之事。
事举职修。
而令名随之。
暇日谓子曰。
是邑之作非旧也。
初在于州东北隅
广德中
以贼臣周智光以河潼叛。
放暴兵爇官寺。
且胁诱将吏。
生立已祠。
而栋宇斯崇。
及王师致诛。
牧民者从便宜而重改作。
乃刷灭凶慝之遗尘。
徙而治焉。
是厅盖祠之馀也。
嘻。
曩者凭而为妖。
今乃即而为政。
合于大顺。
用鉴将来。
是宜书之。
以告昧者。
予于是著之屋壁。
且以纪夫人之美。
若风俗疆土。
与置邑之年代分于尉。
监察御史黎逢尝编为郑志。
藏在州府中。
可覆视也。
故不书。
御史中丞董公为邦之三载。
秋九月
安定梁肃记。
药师琉璃光如来画像赞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九
圣之道。无形无名。形以感著。名以功立。盖物有病于妄。我则喻其医。物有滞于闇。我则照其光。其形无方。有感必应。神哉仁哉。惟唐代宗孝武皇帝之甥。某邑长公主之子。曰兰陵萧位。禀灵天潢。承训家范。其性孝。其气醇。大历中。丁先人银青光禄大夫光禄卿汝州刺史府君之忧。自反哭至于大祥。哀敬之礼。动无违者。长公主戒之曰。欲报之德。岂止于斯乎。归诚上仁。可以徼福。尔其志之。位于是泣遵德命。爰用作绘。八十之物。十二之愿。赫然如见其全身。然如闻其音声。自外入者。或疑乱怖投体膜拜。而不知其粉绘也。嘻。昔人有一至之性。或通于神祗。以致福庆。矧夫孝子之哀思。大圣之元运。幽赞之力。可思量哉。安定梁肃。悦闻其风。乃为赞曰。
披圣籍兮览元功。赫神光兮被无穷。
勿用药兮医之王。感斯应兮万福彰。
系于梁兮出于唐。蓄纯孝兮思不忘。
绰大象兮景焜煌。洞冥冥兮福穰穰。
郑州新郑县尉安定皇甫君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君讳某。字某
皇朝监察御史某之曾孙。赠兵部侍郎某之孙。
唐州长史某之第三子。尚书左丞侁之爱弟。
历叶聚祉。左丞又嗣以淳德。
德义之门。宜有仁人。
君生而冲茂。聪悟孝敬。
弱冠以明经登科。始长安丞。
又转新郑。性恬旷。
不甚以禄仕为意。避乱至江南
以坟籍自娱。谓论语二十篇。
有夫子微言。故尝玩其章句。
以导情性。非至德要道。
未尝经怀。老氏不居其华。
孟轲言必仁义。君之志也。
晚节多病。享年七十七。
兴元元年正月三日。启手足于嘉兴县私第。
夫人博陵崔氏。生一子曰攸。
号慕哀敬。礼无违者。
左丞嗣子兵部郎中政。实营护丧事。
以前月三日。权厝于某乡原。
不克及葬。难故也。
郎中于予有乡党之旧。泣书美行。
见命志之。铭曰。
温良恭俭。德之柄兮。
居常待终。天之命兮。
卜葬从权。变之正兮。
陇西李君墓志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君讳傪。
姓李氏
陇西成纪人
凉武昭王元盛之后。
曾祖如顺。
皇朝太子洗马
生大父元恭
开元中
文学政事历大理卿
判尚书吏部侍郎
侍郎生烈考讷。
官至太府寺丞
君承家休绪
少有令闻。
孝敬仁顺。
宏毅贞亮。
非礼不言。
见善必行。
行有馀力。
则覃思六经。
揭厉百氏。
是故淳秀之气。
播为文章。
发于事业。
难于进。
易于退。
道不苟行。
位不虚受。
常州刺史独孤公及之临舒城
闻而悦之。
辟为从事府。
迁于常州
君亦至焉。
独孤公文德为天下望。
君入则从容讨论。
出则勤虑政事。
议者以君建大名
致厚位。
必自此始。
不幸短命。
享年若干。
大历十二年春三月甲子
寝疾而没焉。
呜呼。
天与之才。
天与之器。
不与之寿。
不与之位。
天何言哉。
君娶范阳卢韶女。
一子越在襁褓。
哭泣无主。
其仲兄武进迅。
衔天伦之哀。
卜筮。
是月既望
抱其孤送君之丧。
权窆于正勤佛寺之北原。
时不利。
不克反葬故也。
友人安定梁肃
纪其终始德善著于石。
俾来者有以知君子之墓云。
德州安德县李君夫人梁氏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夫人安定梁氏族。
高祖华阳襄公讳彦光。
生周隋际。
上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使持节青冀华相等九州刺史
贞惠文敏。
为两朝名臣。
生曾祖永安成公文赞。
在隋为司隶刺史
司隶生皇朝隆兴冀州长史晏。
晏生朝散大夫尧山澄。
夫人尧山之第二女。
惠和孝慈。
幼有令仪。
长而温良。
成而柔明。
年若干。
赵郡李兼金。
生四子而兼金卒。
夫人内持正性。
外示德礼。
且以文行忠信。
贻训诸子。
家道以和。
每言曰。
敬姜大家。
吾师也。
既晚岁。
修释氏法。
以禅诵为事。
视身世荣枯。
与梦幻同。
因命第四子为沙门
励以清净行。
既而寿量极。
享年七十二岁。
乙卯十月乙未
终于常州建安佛寺。
后五日
窆于某原。
孝子咏等。
衔痛泣血。
哀过乎礼。
惧先夫人德善不闻。
将志幽穸。
以肃外族之属也。
俾为斯文。
铭曰。
伊夫人。
焕母德。
道可尊。
礼不忒。
训令子。
就儒释。
没而藏焉永无隙。
人欲我知视此石。
独孤常州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大历十二年岁次丁巳五月朔日。门生安定梁肃
谨以清酌庶羞之奠。敬祭于故常州刺史河南独孤公之灵。
呜呼。閒气炳灵。
降生哲人。何辜今人。
而丧斯文。岂上天不仁。
道之将废。奚盛德之淳懿。
忽中年而下世。蹈得仁之机。
颜子不幸。负王佐之才。
贾生屏外。其明尚晦。
其用未大。藏舟遽移。
梁木斯坏。呜呼哀哉。
追惟哲人。应运而生。
行在五常。志在六经。
博厚温良。直方而明。
天纵多才。蔚为时英。
孔门四科。洪范三德。
总于公躬。率履不忒。
颂声既微。郑卫横塞。
或游或僻。时万时亿。
公当其时。载振其维。
宪章典谟。为学者元龟。
文哉郁乎。文实在兹。
伊昔策名东堂。作尉西华
仙掌函谷。驰休声于天下。
逮乎拾遗君前。考礼太常
献可之词。直而含章。
建言削藁。故海内莫扬。
旋议庙祧。乃正谥法。
享帝之礼。终焉允洽。
名正言顺。事深体合。
垂后可大。贤人之业。
起草剖符。出临濠舒。
二邦之民。傒我而苏。
恺悌之化。风行露濡。
兰陵之郊。人散政弛。
清净之德。下车则治。
比迹召父。视人如子。
阖境熙怡。有礼知耻。
朝思黄霸。人仰安石
霄汉在目。岩廊咫尺。
不留不处。坐而遐举。
不虑不图。忽焉倾徂。
遐迩震骇。士民号呼。
罢韨辍舂。相吊路隅。
呜呼哀哉。顾惟小子。
慕学文史。公初来思。
拜遇梅里。如旧相识。
绸缪慰止。更居恤贫。
四稔于此。尝谓肃曰。
为学在勤。为文在经。
勤则能深。经则可行。
吾斯愿言。勉子有成。
又曰。文章可以假道。
道德可以长保。华而不实。
君子所丑。敬服斯言。
敢忘永久。若乃室中函丈之席。
林下清觞之宴。陪李膺之泛洛。
叔子之登岘。亟承国士之遇。
又忝公车之荐。奉明诫以周旋。
尽深衷于眷盼。惟吉凶之倚伏。
若纠纷之相缠。追吊鵩之占日。
康成之梦年。不云坐奠。
不暇撤悬。秦医匪救。
孔祷徒然。瞬息之閒。
音容莫传。痛心惊骨。
不可问天。呜呼哀哉。
平居所好。修竹芳草。
暇日之娱。左琴右书。
微言雅典。断而不续。
高斋已空。兰蕙犹馥。
门人行恸。稚子抱哭。
语言在耳。悽惨满目。
呜呼哀哉。览遗编以流泪。
痛明德以无还。抚诸孤之尚藐。
庶盛烈之斯存。乡路千里。
归期九原。寄觞豆以写心。
见平生之厚恩。呜呼哀哉。
李祭酒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二
年月日。
右补阙安定梁肃
谨以清酌嘉蔬之奠。
敬祭于故国子监祭酒户部尚书李公之灵。
惟公之德。
柔嘉维则。
敬义且直。
惟公之才。
文武是该。
不矫不回。
剖符七郡。
风行雨润。
有礼有训。
连抚二藩。
如江如汉。
之屏之翰。
敷闻帝庭。
爰用陟明。
乃拜司成
是勤是行。
时则不幸。
遘兹大病。
薨于道路。
孰识天命。
呜呼哀哉。
追想曩昔。
大历之中
获见君子。
吴江之东。
靡适不随。
无会不同。
于山于水。
于野于寺。
提携宴喜。
荏苒半纪。
镇南方。
奄征江黄。
乖离两乡。
道阻且长。
惠而好我。
牍相望。
于囊于箱。
厚意是将。
淑人君子。
怀允不忘。
缪系缨组。
列于朝序。
望公之来。
寤寐斯伫。
方期款遇
爰笑爰语。
岂意长往。
终焉莫睹。
寝门一恸。
意折神沮。
谁云少别。
便是今古。
呜呼哀哉。
古人所称。
曰仁与谊。
君子之道。
在功与事。
邦宪之雄。
元侯之贵。
存有盛美。
殁有遗懿。
所恨伊何。
寿犹未至。
所悲伊何。
人失其庇。
呜呼哀哉。
九原连连。
乃在三原
日月有时。
兆宅攸安。
某近职是拘。
执绋无缘。
寄陈薄酹。
有恸何言。
呜呼哀哉。
尚飨。
兴元论赐浑瑊诏书为取散失内人等议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一
右。德亮承旨
并录先所散失内人名字。令臣撰诏书以赐浑瑊
遣于奉天寻访。以得为限。
仍量与资装。速送赴行在者。
顷以理道乖错。祸乱荐钟。
陛下思咎惧灾。裕人罪已。
屡降大号。誓将更新。
天下之人。垂涕相贺。
惩忿释怨。煦仁戴明。
毕力同心。共平多难。
止土崩于绝岸。收板荡于横流。
殄寇清都。不失旧物。
实由陛下至诚动于天地。深悔感于神人。
故得百灵降康。兆庶归德
苟不如此。自古尝有弃掷宫阙。
失守宗祧。继逆于赴难之师。
再迁于蒙尘之日。不踰半岁而复兴大业者乎。
今渠魁始平。法驾将返。
近自郊甸。远周寰瀛。
百役疲瘵之氓。重伤残废之卒。
皆忍死扶病。倾耳竦肩。
想闻德声。翘望圣泽。
陛下固当感上天悔祸之眷。烈祖垂裕之休。
念将士锋刃之殃。悯黎元涂炭之酷。
以致寇为戒。以居上为危。
以务理为忧。以复言为急。
损之又损。尚惧汰侈之易滋。
艰之惟艰。犹患戒慎之难久。
谋始尽善。克终已稀。
始而不谋。终则何有。
夫以内人为号。盖是中壸末流。
天子之尊。富有宫掖。
如此等辈。固繁有徒。
但恐伤多。岂忧乏使。
剪除元恶。曾未浃辰。
奔贺往来。道路如织。
何必自亏君德。首访妇人。
又令资装。速赴行在。
万目阅视。众口流传。
恐非所以答庆赖之心。副惟新之望也。
夫事有先后。义有重轻。
重者宜务之于先。轻者宜措之于后。
武王克殷。有未及下车而为之者。
有下车而为之者。盖美其不失先后之宜也。
自翠华播越。万姓靡依。
清庙震惊。三时乏祀。
当今所务。莫大于斯。
诚宜速遣大臣。驰传先往。
迎复神主。修整郊坛。
展禋享之仪。申告谢之文。
然后吊恤死义。慰犒有功。
绥辑烝黎。优问耆耋。
安定反侧。宽宥胁从。
宣畅郁堙。褒奖忠直。
官失职之士。复废业之人。
是皆宜先。不可后也。
至如崇饰服器。缮缉殿台。
备耳目之娱。选巾栉之侍。
是皆宜后。不可先也。
宜后而先。则为君之道丧。
宜先而后。则理国之义差。
古之兴王。必慎于此。
陛下将务兴复。又安可不慎乎。
且散失内人。已经累月。
既当离乱之际。必为将卒所私。
其人若稍有知。不求当自陈献。
其人若甚无识。求之适使忧虞。
自因寇乱丧亡。颇有大于此者。
一闻搜索。怀惧必多。
馀孽尚繁。偫情未一。
因而善抚。犹恐危疑。
若又惧之。于何不有。
昔人所以掩绝缨而饮盗马者。岂必忘其情爱耶。
盖知为君之体然也。以小妨大。
明者不为。天下固多美人。
何必独在于此。易曰。
危者安其位者也。乱者有其理者也。
故君子安不忘危。理不忘乱。
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春秋传曰。
或多难以固其国。或无难以丧其邦。
诚以处危则思安之情切。遭乱则求理之志深。
切于思安。深于求理。
国之固也。不亦宜乎。
及夫居安而骄。恃理而怠。
骄则纵肆其奢欲。怠则厌恶于忠言。
奢欲日行。忠言日梗。
国之丧也。不亦宜乎。
昔卫献出奔。久而复国。
大夫迎于境者。执其手而与之言。
迎于门者。颔之而已。
言其骄怠之易生也。齐桓将图霸功。
管仲戒之以无忘在莒。惧其情志之易变也。
今臣亦愿陛下企思危固国如不及。惩忘乱丧国如探汤
以在莒为书绅之规。以衰卫为覆车之鉴
则德为帝范。理致时雍。
与夫贪逸欲而践祸机。其利害亦云远矣。
所令撰赐浑瑊诏。未敢承旨
伏惟圣裁。谨奏。
论缘边守备事宜状 中唐 · 陆贽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七十四
右。
臣历览前代史书。
皆谓镇抚四夷。
宰相之任。
不揆闇劣。
屡敢上言。
诚以备边禦戎。
国家之重事
理兵足食。
备禦之大经。
兵不理则无可用之师。
食不足则无可固之地。
理兵在制置得所。
足食在敛导有方。
陛下幸听愚言。
先务积谷。
人无加赋。
官不费财。
坐致边储。
数逾百万。
诸镇收籴。
今已向终。
分贮军城
用防艰急。
纵有寇戎之患。
必无乏绝之忧。
守此成规。
以为永制。
恒收冗费。
益赡边农。
则更经二年。
可积十万人三岁之粮矣。
足食之原粗立。
理兵之术未精。
敢试筹量。
庶备采择。
伏以戎狄为患。
自古有之。
其于制禦之方。
得失之理。
备存史籍。
可得而言。
大抵尊即叙者则曰。
非德无以化要荒。
曾莫知威不立。
则德不能驯也。
武威者则曰。
非兵无以服凶犷
曾莫知德不修。
则兵不可恃也。
务和亲者则曰。
要结可以睦邻好。
曾莫知我结之。
而彼复解之也。
美长城者则曰。
设险可以固邦国而捍寇雠。
曾莫知力不足而人不堪。
则险之不能恃。
城之不能有也。
尚薄伐者则曰。
驱遏可以禁侵暴而省征徭。
曾莫知兵不锐。
垒不完。
则遏之不能胜。
驱之不能去也。
议边之要。
略尽于斯。
虽互相讥评。
然各有偏驳。
听一家之说。
则理例可徵。
考历代所行。
则成败异效。
是由执常理以御其不常之势。
徇所见而昧于所遇之时。
中夏有盛衰。
夷狄有强弱。
事机有利害。
措置有安危。
故无必定之规。
亦无长胜之法。
夏后以叙戎而圣化茂。
古公以避狄而王业兴。
周城朔方而猃狁攘。
秦筑临洮而宗社覆。
汉武匈奴而贻悔。
太宗突厥而致安。
文景约和亲而不能弭患于当年。
元宏抚纳而足以保宁于累叶。
盖以中夏之盛衰异势。
夷狄之强弱异时。
事机之利害异情。
措置之安危异便。
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
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
形变不同。
胡可专一。
夫以中国强盛。
夷狄衰微。
而能屈膝称臣。
归心受制。
拒之则阻其向化。
灭之则类于杀降。
安得不存而抚之。
即而叙之也。
又如中国强盛。
夷狄衰微。
而尚弃信忤盟。
蔑恩肆毒。
谕之不变。
责之不惩。
安得不取乱推亡。
息人固境也。
其有遇中国丧乱之弊。
当夷狄强盛之时。
图之则彼衅未萌。
禦之则我力不足。
安得不卑词降礼。
约好通和。
啖之以利以引其欢心。
结之以亲以纾其交祸。
纵不必信。
且无大侵。
虽非御戎之善经。
盖时事亦有不得已而然也。
傥或夷夏之势。
强弱适同。
抚之不宁。
威之不靖。
力足以自保。
势不足以出攻。
安得不设险以固军。
训师以待寇。
来则薄伐以遏其深入。
去则攘斥而戒于远追。
虽非安边之令图。
盖势力亦有不得已而然也。
故夏之即叙。
周之于攘。
太宗之剪乱。
皆乘其时而善用其势者也。
古公之避狄。
文景之和亲。
神尧之降礼。
皆顺其时而不失其称者也。
秦皇之长城。
汉武之穷讨。
皆知其事而不度其时者也。
向若遇孔炽之势。
行即叙之方。
则见侮而不从矣。
乘可取之资。
怀畏避之志。
则失机而养寇矣。
攘却之力。
用和亲之谋。
则示弱而劳费矣。
当降屈之时。
务剪伐之略。
则召祸而危殆矣。
故曰知其事而不度其时则败。
附其时而不失其称则成。
是无必定之规。
亦无长胜之法。
得失著效。
不其然欤。
至于察安危之大情。
计成败之大数。
百代之不变易者。
盖有之矣。
其要在于失人肆欲则必蹶。
任人从众则必全。
此乃古今所同。
而物理之所壹也。
国家自禄山构乱。
肃宗中兴。
撤边备以靖中邦。
借外威以宁内难。
于是吐蕃乘衅。
吞噬无厌。
回纥矜功。
冯陵亦甚。
中国不遑振旅。
四十馀年。
使伤耗遗氓。
竭力蚕织。
西输贿币。
北偿马资
尚不足塞其烦言。
满其骄志。
复又远徵士马。
列戍疆陲。
犹不能遏其奔冲。
止其侵侮。
小入则驱略黎庶。
深入则震惊邦畿。
时有议安边之策者。
多务于所难。
而忽于所易。
勉于所短。
而略于所长。
遂使所易所长者。
行之而其要不精。
所难所短者。
图之而其功靡就。
忧患未弭。
职斯之由。
夫制敌行师。
必量事势。
势有难易。
事有后先。
力大而敌脆。
则先其所难。
是谓夺人之心。
暂劳而久逸者也。
力寡而敌坚。
则先其所易。
是为固国之本。
观衅而后动者也。
顷属多故。
人劳未瘳。
而欲广发师徒。
深践寇境。
复其侵地。
攻其坚城。
前有胜负未必之虞。
后有馈粮不继之患。
傥或挠败。
适所以启戎心而挫国威。
以此为安边之谋。
可谓不量事势而务于所难矣。
天之授者。
有分事。
无全功。
地之产者。
有物宜。
无兼利。
是以五方之俗。
长短各殊。
长者不可踰。
短者不可企。
勉所短而校其所长必殆。
用所长而乘其所短必安。
强者乃逐水草为邑居。
以射猎供饮茹。
多马而尤便驰突。
轻生而不耻败亡。
此戎狄之所长也。
戎狄之所长。
乃中国之所短。
而欲益兵蒐乘。
角力争驱。
交锋原野之间。
决命寻常之内。
以此为禦寇之术。
可谓勉所短而校其所长矣。
务所难。
勉所短。
劳费百倍。
终于无成。
虽果成之。
不挫则废。
岂不以越天授而违地产。
亏时势以反物宜者哉。
将欲去危就安。
息费从省。
在其慎守所易。
精用所长而已。
若乃择将吏以抚宁众庶。
修纪律以训齐师徒。
耀德以佐威。
能迩以柔远。
禁侵掠之暴以彰吾信。
抑攻取之议以安戎心。
彼求和则善待而勿与结盟。
彼为寇则严备而不务报复。
此当今之所易也。
贱力而贵智。
恶杀而好生。
轻利而重人。
忍小以全大。
安其居而后动。
俟其时而后行。
是以修封疆。
守要害。
堑蹊隧。
垒军营。
谨禁防。
明斥候。
务农以足食。
练卒以蓄威。
非万全不谋。
非百尅不斗。
寇小至则张声势以遏其入。
寇大至则谋其大(三字疑)以邀其归。
据险以乘之。
多方以误之。
使其勇无所加。
众无所用。
掠则靡获。
攻则不能。
进有腹背受敌之虞。
退有首尾难救之患。
所谓乘其弊。
不战而屈人之兵。
此中国之所长也。
我之所长。
乃戎狄之所短。
我之所易。
乃戎狄之所难。
以长制短。
则用力寡而见功多。
以易敌难。
则财不匮而事速就。
舍此不务。
而反为所乘。
斯谓倒持戈矛以鐏授寇者也。
今则皆务之矣。
然犹封守未固。
寇戎未惩者。
其病在于谋无定用。
众无适从。
所任不必才。
才者不必任。
所闻不必实。
实者不必闻。
所信不必诚。
诚者不必信。
所行不必当。
当者未必行。
故令措置乖方。
课责亏度。
财匮于兵众。
力分于将多。
怨生于不均。
机失于遥制。
臣请为陛下粗陈六者之失。
惟明主慎听而熟察之。
臣闻工欲善其事。
必先利其器。
武欲胜其敌。
必先练其兵。
练兵之中。
所用复异。
用之于救急。
则权以纾难。
用之于暂敌。
则缓以应机。
故事有便宜。
而不拘常制。
谋有奇诡。
而不徇众情。
进退死生。
唯将所命。
此所谓攻讨之兵也。
用之于屯戍。
则事资可久。
势异从权。
非物理所惬不宁。
非人情所欲不固。
夫人情者。
利焉则劝。
习焉则安。
保亲戚则乐生。
顾家业则忘死。
故可以理术驭。
不可以法制驱。
此所谓镇守之兵也。
夫欲备封疆。
禦戎狄。
非一朝一夕之事。
固当选镇守之兵以置焉。
古之善选置者。
必量其性习。
辨其土宜。
察其技能。
知其欲恶。
用其力而不违其性。
齐其俗而不易其宜。
引其善而不责其所不能。
禁其非而不处其所不欲。
而又类其部伍。
安其室家。
然后能使之乐其居。
定其志。
奋其气势。
结其恩情。
抚之以惠。
则感而不骄。
临之以威。
则肃而不怨。
靡督课而人自为用。
弛禁防而众自不携。
故出则足兵。
居则足食。
守则固。
战则强。
其术无他。
便于人情而已矣。
今者散徵士卒。
分戍边陲。
更代往来。
以为守备。
是则不量性习。
不辨土宜。
邀其所不能。
强其所不欲。
求广其数。
而不考其用。
将致其力。
而不察其情。
斯可以为羽卫之仪。
而无益于备禦之实也。
何者。
穷边之地。
千里萧条。
寒风裂肤。
惊沙惨目。
与豺狼为邻伍。
以战斗为嬉游。
昼则戈而耕。
夜则倚烽而觇。
日有剽害之虑。
永无休暇之娱。
地恶人勤。
于斯为甚。
自非生于其域。
习于其风。
幼而睹焉。
长而安焉。
不见乐土而不迁焉。
则罕能宁其居而狎其敌也。
关东之壤。
百物阜殷。
从军之徒。
尤被优养。
惯于温饱。
狎于欢康。
比诸边隅。
若异天地。
闻绝塞荒陬之苦。
则辛酸动容。
聆强蕃劲虏之名。
则慑骇夺气。
而乃使之去亲族。
舍园庐。
甘其所辛酸。
抗其所慑骇。
将冀为用。
不亦疏乎。
矧又有休代之期。
统帅之驭。
资奉若骄子。
姑息如倩人
进不邀之以成功。
退不处之以严宪
其来也。
咸负德色。
其止也。
莫有固心。
屈指计归。
张颐待饲。
侥倖者犹患还期之赊缓。
恒念戎丑之充斥。
王师挫伤
则将乘其乱离。
布路东溃。
情志且尔。
得之奚为。
平居则殚耗资储。
以奉浮冗之众。
临难则投弃城镇。
以摇远近之心。
其弊岂唯无益哉。
固亦将有所挠也。
复有抵犯刑禁。
谪徙军城
意欲增户实边。
兼令展效自赎。
既是无良之类。
且加怀土之情。
思乱幸灾。
又甚戍卒。
适足烦于防卫。
谅无望于功庸。
虽前代时或行之。
固非良算之可遵者也。
复有拥旄之帅。
身不临边。
但分偏师
俾守疆场。
大抵军中壮锐。
元戎例选自随。
委其疲羸。
乃配诸镇。
节将既居内地。
精兵祗备纪纲。
遂令守要禦冲。
恒在寡弱之卒。
寇戎每至。
力势不支。
入垒者才足闭关。
在野者悉遭劫执。
恣其芟蹂。
尽其搜驱。
比及都府闻知。
虏已尅获旋返。
且安边之本。
所切在兵。
理兵若斯。
可谓措置乖方矣。
夫赏以存劝。
罚以示惩。
劝以懋有庸。
惩以威不恪。
故赏罚之于驭众也。
犹绳墨之于曲直。
权衡之于重轻。
輗軏之所以行车。
衔勒之所以服马也。
驭众而不用赏罚。
则善恶相混。
而能否莫殊。
用之而不当功过。
则奸妄宠荣。
而忠实摈抑。
夫如是。
若聪明可衒。
律度无章。
则用与不用。
其弊一也。
自顷权移于下。
柄失于朝。
将之号令。
既鲜克行之于军。
国之典常。
又不能施之于将。
务相遵养。
苟度岁时。
欲赏一有功。
翻虑无功者反侧。
欲罚一有罪。
复虑同恶者忧虞。
罪以隐忍而不彰。
功以嫌疑而不赏。
姑息之道。
乃至于斯。
故使亡身效节者获诮于等夷。
率众先登者取怨于士卒。
偾军蹙国者不怀于愧畏。
缓救失期者自以为智能。
褒贬既阙而不行。
称毁复纷然相乱。
人虽欲善。
谁为言之。
况又公忠者直已而不求于人。
反罹困厄。
败挠者行私而苟媚于众。
例获优崇。
此义士所以痛心。
勇夫所以解体也。
又有遇敌而所守不固。
陈谋而其效靡成。
将帅则以资粮不足为词。
有司复以供给无阙为解。
既相执證。
理合辨明。
朝廷每为含糊。
未尝穷究曲直。
措理者含声而靡诉。
诬善者罔上而不惭。
驭将若斯。
可谓课责亏度矣。
课责亏度。
措置乖方。
将不得竭其才。
卒不得尽其力。
屯集虽众。
战阵莫前。
虏每越境横行。
若涉无人之地。
递相推倚。
无敢谁何。
虚张贼势上闻。
则曰兵少不敌。
朝廷莫之省察。
唯务徵发益师。
无裨备禦之功。
重增供亿之弊。
闾井日耗。
徵求日繁。
以编户倾家破产之资。
兼有司榷盐税酒之利。
总其所入。
半以事边。
制用若斯。
可谓财匮于兵众矣。
今四夷之最强盛为中国甚患者。
莫大于吐蕃
举国胜兵之徒。
才当中国十数大郡而已。
其于内虞外备。
亦与中国不殊。
所能寇边。
数则盖寡。
且又器非犀利。
甲不坚完。
识迷韬钤。
艺乏趫敏
动则中国惧其众而不敢抗。
静则中国惮其强而不敢侵。
厥理何哉。
良以中国之节制多门。
蕃丑之统帅专一故也。
统帅专一。
则人心不分。
人心不分。
则号令不贰。
号令不贰。
则进退可齐。
进退可齐。
则疾徐如意。
疾徐如意。
则机会靡愆。
机会靡愆。
则气势自壮。
斯乃以少为众。
以弱为强。
变化翕辟。
在于反掌之内。
是犹臂之使指。
心之制形。
若所任得人。
则何敌之有。
夫节制多门。
则人心不一。
人心不一。
则号令不行。
号令不行。
则进退难必。
进退难必。
则疾徐失宜。
疾徐失宜。
则机会不及。
机会不及。
则气势自衰。
斯乃勇废为尪。
众散为弱。
逗挠离析。
兆乎战阵之前。
是犹一国三公
十羊九牧。
欲令齐肃。
其可得乎。
开元天宝之间
控禦西北两蕃。
唯朔方河西陇右三节度而已。
犹虑权分势散。
或使兼而领之。
中兴已来。
未遑外讨。
侨隶四镇于安定
权附陇右于扶风
所当西北两蕃。
亦朔方泾原陇右河东节度而已。
关东戍卒。
至则属焉。
虽委任未尽得人。
而措置尚存典制
自顷逆泚诱泾原之众。
怀光污朔方之军。
割裂诛锄。
所馀无几。
而又分朔方之地。
建牙拥节者凡三使焉。
其馀镇军。
数且四十。
皆承特诏委寄。
各降中贵监临。
人得抗衡。
莫相禀属。
每俟边书告急。
方令计会用兵。
既无军法下临。
唯以客礼相待。
是乃从容拯溺。
揖让救焚。
冀无阽危。
固亦难矣。
夫兵以气势为用者也。
气聚则盛。
散则消。
势合则威。
析则弱。
今之边备。
势弱气消。
建军若斯。
可谓力分于将多矣。
理戎之要。
最在均齐。
故军法无贵贱之差。
军实无多少之异。
是将所以同其志而尽其力也。
如或诱其志意。
勉其艺能。
则当阅其材。
程其勇。
校其劳逸。
度其安危。
明申练覈优劣之科。
以为衣食等级之制。
使能者企及。
否者息心。
虽有薄厚之殊。
而无觖望之衅。
盖所谓日省月试。
饩廪称事。
如权量之无情于物。
万人莫不安其分而服其平也。
今者穷边之地。
长镇之兵。
皆百战伤夷之馀。
终年勤苦之剧。
角其所能则练习。
度其所处则孤危。
考其服役则劳。
察其临敌则勇。
然衣粮所给。
唯止当身。
例为妻子所分。
常有冻馁之色。
而关东戍卒。
岁月践更。
不安危城。
不习戎备。
怯于应敌。
懈于服劳。
然衣粮所颁。
厚踰数等。
继以茶药之馈。
益以蔬酱之资。
丰约相形。
县绝斯甚。
又有素非禁旅。
本是边军。
将校诡为媚词。
因请遥隶神策。
不离旧所。
唯改虚名。
其于廪赐之饶。
遂有三倍之益。
此则俦类所以忿恨。
忠良所以忧嗟。
疲人所以流亡。
经费所以褊匮。
夫事业未异。
而给养有殊。
人情不能甘也。
况乎矫佞行而廪赐厚。
绩艺劣而衣食优。
苟未忘怀。
孰能无愠。
不为戎首。
则已可嘉。
而欲使其协力同心。
以攘寇难。
虽有孙吴之将。
臣知其必不能焉。
养士若斯。
可谓怨生于不均矣。
凡欲选任将帅
必先考察行能。
然后指以所授之方。
语以所委之事。
令其自揣可否。
自陈规模。
须某色甲兵。
藉某人参佐
要若干士马。
用若干资粮。
某处置营。
某时成绩。
始终要领。
悉俾经纶。
于是观其计谋。
校其声实。
若谓材无足取。
言不可行。
则当退之于初。
不宜贻虑于其后也。
若谓志气足任。
方略可施。
当要之于终。
不宜掣肘于其间也。
夫如是。
则疑者不使。
使者不疑。
劳神于选才。
端拱于委任。
既委其事。
既足其求。
然后可以覈其否臧。
行其赏罚。
受其赏者不以为滥。
当其罚者无得而辞。
付授之柄既专。
苟且之心自息。
是以古之遣将帅者。
君亲推毂而命之曰。
自阃以外。
将军裁之。
又赐鈇钺。
示令专断。
故军容不入国。
国容不入军。
将在军。
君命有所不受。
诚谓机宜不可以远决。
号令不可以两从。
未有委任不专。
而望其尅敌成功者也。
自顷边军去就。
裁断多出宸衷。
选置戎臣。
先求易制。
多其部以分其力。
轻其任以弱其心。
虽有所惩。
亦有所失。
遂令分阃责成之义废。
死绥任咎之志衰。
一则听命。
二亦听命。
爽于军情亦听命。
乖于事宜亦听命。
若所置将帅
必取于承顺无违。
则如斯可矣。
若有意乎平凶靖难。
则不可也。
夫两疆相接。
两军相持。
事机之来。
间不容息。
蓄谋而俟。
犹恐失之。
临时始谋。
固已疏矣。
况乎千里之远。
九重之深。
陈述之难明。
听览之不一。
欲其事无遗策。
虽圣者亦有所不能焉。
设使谋虑能周。
其如权变无及。
戎虏驰突。
迅如风飙。
驿书上闻。
旬月方报。
守土者以兵寡不敢抗敌。
分镇者以无诏不肯出师。
逗留之间。
寇已奔逼。
托于救援未至。
各且闭垒自全。
牧马屯牛。
鞠为椎剽。
啬夫樵妇。
罄作俘囚。
虽诏诸镇发兵。
唯以虚声应援。
互相瞻顾。
莫敢遮邀
贼既纵掠退归。
此乃陈功告捷。
其败丧则减百而为一。
捃获则张百而成千。
将帅既幸于总制在朝。
不忧罪累。
陛下又以为大权由已。
不究事情。
用师若斯。
可谓机失于遥制矣。
理兵而措置乖方。
驭将而赏罚亏度。
制用而财匮。
建军而力分。
养士而怨生。
用师而机失。
此六者。
疆场之蟊贼。
军旅之膏肓也。
蟊贼不除。
而但滋之以粪溉。
膏肓不疗。
而苟啖之以滑甘。
适足以养其害。
速其灾。
欲求稼穑丰登。
肤革充美。
固不可得也。
臣愚谓宜罢诸道将士番替防秋之制。
率因旧数而三分之。
其一分委本道节度使募少壮愿住边城者以徙焉。
其一分则本道但供衣粮。
委关内河东诸军州募蕃汉子弟愿傅边军者以给焉。
又一分亦令本道但出衣粮。
加给应募之人。
以资新徙之业。
又令度支散于诸道和市耕牛。
雇召工人。
就诸军城缮造器具。
募人至者。
每家给耕牛一头。
又给田农水火之器。
皆令充备。
初到之岁。
与家口二人粮。
并赐种子。
劝之播植。
待经一稔。
俾自给家。
若有馀粮。
官为收籴。
各酬倍价。
务奖营田
既息践更徵发之烦。
且无幸灾苟免之弊。
寇至则人自为战。
时至则家自力农。
是乃兵不得不强。
食不得不足。
与夫倏来忽往。
其可同等而论哉。
臣又谓宜择文武能臣一人为陇右元帅
应泾陇凤翔长武城山南西道节度管内兵马。
悉以属焉。
又择一人为朔方元帅
应鄜坊邠宁灵节度管内兵马。
悉以属焉。
又择一人为河东元帅
河东振武节度管内兵马。
悉以属焉。
三帅各选临边要会之州以为理所。
见置节度有非要者。
随所便近而并之。
元帅得置统军
馀并停罢。
三帅部内太原凤翔等府。
及诸郡户口稍多者。
慎简良吏。
以为尹守。
外奉师律。
内课农桑。
俾为军粮。
以壮戎府。
理兵之宜既得。
选帅之道既明。
然后减奸滥虚浮之费以丰财。
定衣粮等级之制以和众
宏委任之道以宣其用。
县赏罚之典以考其成。
而又慎守中国之所长。
谨行当今之所易。
则八利可致。
六失可除。
如是而戎狄不畏怀。
疆场不宁谧者。
未之有也。
诸侯轨道。
庶类服从。
如是而教令不行。
天下不理者。
亦未之有也。
以陛下之英圣。
人心之思安
四方之小休。
两寇之方静。
加以频年丰稔。
所在积粮。
此皆天赞国家可以立制垂统之时也。
时不久居
事不常兼。
已过而追。
虽悔无及。
明主当不以言为罪。
不以人废言。
罄陈狂愚。
惟所省择。
谨奏。
丞相金紫光禄大夫太保致仕赠太傅岐国公杜公墓志铭 中唐 · 权德舆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
有唐元老太保岐公。讳佑字君卿。年七十八。以得谢之岁岁十一月辛未。启手足于京师安仁里。皇帝恤然不视朝三日。册赠太傅。吊祠加恩。明年夏四月乙酉。返真宅于少陵原大墓。公之先。自汉建平晋当阳侯而下。忠贤辈出。积厚昌大。以至曾王父行敏。皇银青光禄大夫荆益二州大都督府长史南阳郡公。王父悫。皇中散大夫尚书右司员外郎详定学士。父希望。皇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恒州刺史西河郡太守。饰终三加至尚书左仆射。公总中和之粹灵。蹈明哲之大方。体仁以长人。厚德以载物。器周代资。材为国华。程功积事。博达宏裕。在元宗朝。以门子筮仕。解巾有声。在肃宗朝。以郡掾廷吏。贤侯交辟。俄以台郎史二千石代宗。以六职之贰十联之重兵符相印事德宗。初自度支郎。岁中拜小司徒。时当艰急。政有均节。持权者排陷。改苏饶二州刺史。以亚丞相颛征南方。入居左辖。出典侯服。旋委节旄。贞师淮海。凡居镇十五年。历礼刑二尚书。乃进左揆。燮和大政。拜章来朝。兼理公台。绸缪枢极。在帝左右。顺宗谅闇。公摄冢宰。因山复土。专护其任。进掌五教。乃平九赋。永贞内禅。公奉典策。今上继明。真授司徒。备物采饰。褒优章灼。推致四时之和。茂明万物之宜。初公来朝之明年。年及悬车。抗章告老。三上不允。厥后诏公。每旬一朝。访决重务。以公年与德耆。尊礼不名。后八岁。天子悯烦公以官职之事。恩遂坚请。礼优师臣。大雅称方叔元老。且非宰政。东汉胡公中庸。不理藩服。曷若公都将相之重。兼文武之全。三代论道。两朝总已。缙绅瞻仰者。凡六十年。致仕就第。极其荣号。向用五福。闇然得之。在临川有恺悌之化。涖南海有威怀之略。自淮而南。兴事任力。三邦之人。类其声诗。炳如嵩华。刻在金石。公既当安危注意之重。一人倚赖。急宣密启。多所交感。嘉保太平。承宁诸侯。或洒其烦言。或导其善气。损怨服义。日用不知。至有执介圭。朝象魏。冠功臣之表。近天子之光。为时龟龙。公所枢极。喜士容物。偫而不党。理遣情恕。犯而不校。一言定交。死生以之。趋人之急。唯恐不及。不徼福。不乞灵。物怪气燄。不接于心术。诚明坦荡。自得于天理。中正之外。无自入焉。国门南出。杜陵故地。畎清流。疏灌丛。觞斝引满。金丝合奏。时贤俊人。结辙在门。极谢安之林墅。异陆贾之装橐。乡耆时会。鸥鸟不惊。又以见公放怀推仁。无不逮也。至若阅天下之义理。究先王之法志。著通典二百篇。诞章宏议。错综古今。经代立言之旨备焉。凡推毂之士。繇幕廷而奋迅者。近于百辈。将相六职左右曹台。以至列藩二千石。不可胜书。夫人安定郡梁氏。苏州常熟县幼睦之女也。专柔淑慎。动有仪矩。先于公殁。几三十年矣。嗣子司农少卿师损。与其弟昭应县令式方驾部员外郎从郁等。皆以材能孝谨。为卿大夫元士。推择之际以吏资。荫庥之下有淑声。俨然摧剥。相视无怙。诚信哀敬。实加于人。以德舆常忝府辟。晚联台座。每同升之义。盍陈无愧之辞。直书德辉。以镂幽础。铭曰。
君子之用,可以大受。
斤斤岐公,祗事三后。
谟明盛时,其道甚夷。
乃将乃相,乃公乃师。
六府和平,五福丛滋。
齐之温良,商之慈爱。
推本性术,发舒光大。
宣力中外,勤劳翼戴。
县车乞身,知进知退。
岁在大梁,月生一阳
以佚以息,忽乎茫茫。
廞襚纳书,礼优职丧
智气在上,昭明光扬。
少陵郁郁,蓍蔡协吉。
宰木号风,虞泉落日。
吁嗟岐公,居此元室。
银青光禄大夫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静戎军等使上柱国长乐县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赠吏部尚书冯公神道碑铭 唐 · 王起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四十三
唐开成元年岁在执徐十二月三日
检校礼部尚书东川节度使长乐公享年七十薨于位。
天子不视朝一日。
赠以天官之秩。
是月。
公之丧归于西都
其来也。
梓潼之人。
如亡顾复。
其至也。
京师之人。
咸嗟殄瘁。
其亲戚号于中唐而邻里感。
其朋友恸于外寝而搢绅吊。
咸以公孝友忠信。
清廉正直。
仁伟度。
可以韬当世。
弼谐远略。
可以经大邦。
而位不充量。
才屈于算。
斯所以感人深矣。
其明年五月
克葬于京兆万年县崇道乡白鹿原
从先人茔。
礼也。
既葬。
其孤累然泣血。
以公勋伐德善之状。
请被于文。
而刻此石云。
公讳宿
字拱之
冀州长乐人
汉光禄勋奉世廿五代孙也。
光禄勋立功于汉。
其下十四叶立国王燕。
是为昭成皇帝
其下七叶至五代乌氏侯。
讳早惠□隋为隰州司户
皇朝为婺州常山
常山高祖皇婺州曹掾讳文俭
曹生曾祖茂才高第括州松阳讳道仪
阳生大父文林郎王府记室参军礼部员外郎讳嗣
员外先府君南昌新安郡长史尚书左仆射讳子华
咸以茂德。
光耿史牒。
仆射天宝中
明皇以四子列学官
时与计偕。
一鸣上第。
藏器不耀。
以孝节闻。
享年八十。
累赠尚书左仆射
先妣彭城刘氏。
成都府参军沔之女。
嫔则母范。
惟家之肥。
累赠彭城郡太夫人
公即仆射元子也。
奇伟倜傥。
与人诚直。
言无诡随。
行不苟合。
望之也长戟森于武库。
即之也大圭植于琼田。
丱岁侍仆射府君庐于员外府君之墓左。
有灵芝产于埏隧。
白兔扰于松槚。
仆射恶其显异。
抑而不言。
识者咸谓纯孝殊祥。
又重之以阴德。
其门必大也。
弱冠以工文硕学称。
年廿六举进士
是时明有司即兵部侍郎陆公贽其人也。
又应宏词科
百步穿杨叶赋。
虽为势夺。
而其文至今讽之。
后生以为楷。
巳而有志于四方
历东诸侯。
为彭门仆射张公建封所器异。
因表为试太常寺奉礼郎
节度巡官
张公杰迈简达。
尊贤礼能。
幕府始建。
偫彦翘首。
与公同升者李藩韩愈之伦。
皆诸侯之选。
及公曳裾之后。
置醴之遇。
其书檄奏记
公皆专焉。
及张公寝疾。
公常出入卧内。
献替戎事。
一军感其诚明。
迨其薨落也。
武夫感义
闾里怀慕。
蚩蚩汹汹。
无帅乃乱。
立其子愔。
称留后焉。
未王命也。
先是李师古之叛也。
其将李洧徐方效顺。
至是师古将伐有丧。
且复故地。
公内则整训叛徒。
明利害之乡。
外则移檄敌人。
示逆顺之理。
卒能寝师古之谋。
徐方之乱。
卫监戎于锋刃之上。
免阖境于磔裂之势。
公之力也。
而终身杜口。
不言定徐之功。
议者高其不伐。
及德宗以愔得众。
因而善之。
表公为留后判官
金吾卫兵曹
公以危邦是戒。
倚门方切。
乞归江左
以奉色养。
巳而越师潜章。
请置阃幄。
大理评事
徐之军吏惜公之去也。
继公职者害公之也。
合为他诬。
泉州司户
公得丧不形。
以诗书自娱。
岁馀移□州司户
太夫人终堂。
孺慕柴毁。
阽于灭性。
丧复。
常从事浙右。
徵拜宪府监察。
太常博士
凡为国家定谥。
皆□善贬恶。
不吐不茹。
时人伟其文而与其直。
虞部员外郎
丁先府君艰。
栾枝在疚。
哀礼皆极。
既祥。
都官员外郎
宪宗时
吴元济淮西叛。
相国裴公东征。
于是妙选廷臣。
幕中□由是表公为彰义军节度判官
于是有朱绂银章之锡。
西平
酬劳报功。
比部郎中
为持权者所忌。
韩文公愈京师迎佛骨。
上疏切谏。
忌公者因上之怒也。
诬公实为之。
出刺歙州
先是中书舍人缺。
佥谓公之述作。
动合谟训。
纶言之任。
旦夕待迁。
一麾出守
偫情大骇。
公则神怡气畅。
视亏若成。
此则老氏之齐宠辱。
令尹无喜愠也。
在歙周岁。
锄兼并。
矜寡
襦裤谁嗣之谣。
徵拜刑部郎中
兵部郎中知制诰
时问罪河朔
书命叠委。
公应用神速。
不能自休。
词理典奥。
文采焕逸。
大凡六百馀章。
为染翰者程准。
天子以深州刺史牛元翼纳忠效顺。
诏除襄州节度使
时重围不解。
未克之官下。
江汉上游。
舟车四会
久虚统帅
弛紊由之。
因思文武全德。
姑摄其任。
上曰。
侍臣有魁岸奇表珥貂蝉者为谁。
丞相以公对。
上曰。
岘南留务
斯人可矣。
爰命金印紫绶。
官相宪丞倅□以□□之下车则军旅安□闾里清宁
元翼自□内来。
诏公归□□又或愿借子翼
且留一年。
或追送君□有逾百里。
其遗爱在去。
有如此者。
即日拜中书舍人
妄为飞语□中□改为太常□□□□□迁散骑常侍
□□□□□□直□□□之士□□□□□□试第其上下得人之□□为至公迁华州刺史
以州名犯先公讳。
固让不拜。
复□□加集贤殿学士
□□□□同之阻命于□□也王□兴(阙二十一字)(阙七字)之臣有才者宣抚之。
择使数辈□□□之事公以食君之禄。
危事不□急国之□□□尽心遂□□政□□□□属虐暑溽雨泥行谷宿□□险阻(阙八字)不言□由是出入□□□□□□危者安之。
□者勇之。
棣城□□公□□助其□□事国有如此者矣。
三川浩穰。
尹正斯□时□之□□公□理及□□必信赏必罚。
人急吏□□著无□兼并□必□□□□□□部曲□□□□□有□□为□吏□□□□□□于杖下(阙十二字)禁止再□报政行工部侍郎(阙十五字)曹郎议□□公以□路□以诛□□□□□□之□□□以为得(阙十二字)格后敕五十卷□百(阙七字)兵部侍郎进爵为公会众□□□□上(阙四字)之忠重推毂之□□检校礼部尚书使持节梓州诸军事梓州刺史御史大夫剑南东川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观察处置静戎军等使上柱国公□节□临整□□纪外□□□内□□毗推赤心于三军之腹而□郡以六□□□礼乐修明苛□用去(阙四十二字)国人□□心太和初□师□□南□入寇抵于□□犬掠而□公以善□不□□□□□随则无惠安(阙三十七字)上问之曰。
守土之臣。
当如是乎。
岂□山镇一方亦可波及他□诏用□□□□巫之□□□□□公(阙四十二字)尝一旦天助十万钱于我家。
故乡人号为孝冯家
吾今寿登□□位列方面。
阴德之□其可诬乎(阙四十七字)
重□家□□□之以□□□□曰命之短长天□□□之□□□□□吾不□也(阙五十六字)天下表其(阙八字)贞百。
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 唐 · 郤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一
垂象者元。
上昭乎天厩天驷。
体元者圣。
下列乎廋人校人。
骥称其德。
亦已远矣。
愿言马之志。
曾有意乎。
粤若乾道为良。
坤元利牝。
驹从渥水。
骏发中庐
屈产贵其能鸣。
雁门多其美脊。
岂止宗生冀北
族施汧西而已哉。
自相士运其天机。
孙阳明其骨性。
秦赞涖其前后。
许卫详其毛色。
悲伐在其股膺。
寒管议其唇齿。
麻朝訾其颊胲。
女厉辨其目眸。
轩辕得之过寒门。
穆满得之游昆崙。
周王得之平东邻。
汉帝得之定西秦。
高祖得之四至。
我开元得之五辂备。
敢问毛虫三百六十。
其谁力多于是乎。
夏殷以还。
经传莫纪。
周制厩马。
始颁厥官。
凡十二闲。
马三千四百五十六。
始皇吞并宇内。
六万骑之国。
马尽归秦。
汉武大脩甲兵。
崇饬战马至四十万匹。
是多乎哉。
自魏及隋。
天下骚动。
疲劳死转。
数不足徵。
我有唐之新造国也。
赤岸泽仅得牝牡三千匹。
太仆张万岁傍陇右驯字之。
四十年间。
孳息成七十万六千匹。
属张氏替职。
圉师败官。
马之教駣。
日失其序。
开元初
唯得二十四万匹。
至十九年。
复成四十四万匹。
今之盈缩。
亦不甚过。
上耕耤之明年
命我邠公典斯马政。
公齐其饮食。
视其良驽。
廥刍庌凉。
纲恶去害。
天子以公有伯翳宜生之德。
爰锡土田。
日磾善养之功。
真堪宰相
召公入掌三事。
外司百揆。
调饪鼎实。
缉熙帝繇。
夷吾果理于高徯。
咎单谌畅于伊尹
帝曰。
若予邠之后。
亮采惠畴。
佥曰元祐。
帝曰俞。
咨祐。
汝作小司空
兼攼牧圉。
李公言成允令。
才实允宗。
恪居本朝。
能率大戛。
载习载步。
(禾崔)之秣之。
疏秽镇浮。
受剂听讼。
匪烧匪剔。
斯马斯才。
天之宠。
未可涯也。
判官尚乘奉御长孙勖寿安贺兰华阴主簿常冀。
并心悬规镜。
家韫赐书。
投刃靡全。
应机立断。
侣昌门之骖乘。
行翼圣仙。
子况之能官。
坐登卿相。
有原迓浦。
非大而何。
雅所谓恺悌君子。
干禄恺悌。
信矣。
先是国家以岐山近甸。
邠土晚寒。
宁州壤甘。
泾水流恶。
泽茂丰草。
地平鲜原。
当古公走马之郊。
接非子犬邱之野。
度其四境。
分署八坊。
其五在岐。
其馀在三郡。
保乐第一。
苏忠主之。
甘露第二。
刘义尸之。
普润第三。
田敬董之。
普润第四。
邵业监之。
岐阳第五。
李行守之。
太平第六。
马庆尹之。
宜禄第七。
曾睿领之。
安定第八。
正之。
八人者。
或折冲禦侮。
果毅昭戎。
射御不违。
始终惟一。
又命朝散大夫都苑总监韦绩总以统之。
韦公敢行利物。
克壮远猷。
悉心效官。
尽瘁事国。
口占诸吏。
躬亲百为。
攻特执驹。
禁𧔞驱䗽。
抚和趣马
慰荐扈人。
陈损益以示其方。
明赏罚以防其慢。
立封准以课其程。
均众寡以节其宜。
告之以畏威。
申之以诱掖。
曰。
善而筐蜃。
辞而缨纕。
除而兹。
剪而盖。
皆当循尔职制。
无使我马元黄。
抱公绝私。
匪怒伊教。
君子曰。
韦公之𢥠下如此。
欲辞福禄得乎。
人从话言。
马赖调豢。
将蕃其类。
必谨其初。
故春祭房星。
尊祖也。
夏祭先牧。
尚养也。
秋祭马社。
敬乘也。
冬祭马步
存神也。
然后时其出入。
侦其肥羸。
一其种性。
殊其皂枥。
旌别淑慝。
无相夺伦。
试言夫名。
且曰献状。
其名则汗血山子。
桃骖绿耳
金喙腾黄。
驺吾吉光。
蒲梢启服。
野麋娥鹿。
白蚁鸡斯。
蜚鸿母儿。
遗风騕袅。
兹白铁离。
项王之骓。
符主之騧。
桓氏之骢。
晋侯之駮。
魏公绝影。
唐国骕骦。
刘之的颅。
吕之赤兔
其状则八尺之戎。
七尺之騋。
六尺之骄。
三尺之果下。
文臂花肩。
阴唇白颠。
握踠作足。
昆蹄素悬。
缟形如练。
紫目如电。
有駹有騱。
有𦐛有驠。
骘騇异偫。
骊騵亦分。
散如摛锦。
聚若屯云。
若乃审其容貌。
观其尾鬣。
司其正骨。
鉴其回毛。
膺为宜乘。
肘为减阳。
干为茀方。
背为阕广。
水火又明。
城郭又张。
逸跃翘陆。
䟃𧽼跼顾。
升甗龁草。
降阿饮沱。
骙而翔。
馺而走。
如龙如彪。
或寝或吪。
骉至特立。
仰鸣俯喷。
威仪变态。
不可谈详。
田事既昭。
军容大备。
有马如此。
何忧乎戎。
由是判官长上果毅都尉成公雅贞尹承顺兼诸寮吏。
及四郡齐人。
八坊长户。
因杂然相与谋曰。
天子亭育我。
邠公覆露我。
李公司牧我。
韦公喔咻我。
君臣同德
其利博哉。
若不毛举数事。
指敕大较。
虽隶圉之后。
将不食吾馀。
且保乐者。
石门马坊也。
其旧制褊狭。
多历年所。
栋折榱摧。
聩墙填堑。
甘露先置在九成苑外。
土良𧲛美。
不迨苑中。
今兹数公得请于帝。
有诏令新保乐。
徙甘露。
所云创葺。
许用正钱。
今则量抽掌闲供饲国马数内商搉。
纳其资课。
回给工人。
计一岁省库钱七百贯有奇。
以约财裨国。
其利一也。
甲令曰。
诸坊马每年四月十一日停料野放。
今则以三月中候。
阳崖坟盈。
春草先长。
便停稿谷。
俾逐川原。
计一岁减菽粟四千石。
箕秆三万围。
来年之用。
以随时豫蓄。
其利二也。
八坊营田一千二百三十馀顷。
析置十屯。
密迩农家。
悦来租垦。
王在京邑
则税其生刍。
天旋洛师。
乃藏厥嘉实。
岁中收贮二万五千石。
薪蒸倍之。
以安氓尽地。
其利三也。
又缘马所须。
羁绊剪刷。
釜镬畚帚。
注药灌刮之物。
义疀涤除之器。
比年皆旁劳州县。
长度公钱。
诛求无时。
不给其用。
寖以承弊。
人多惧忧。
今则权差夫丁。
率自采造。
成二万六千五百三十石升枚具。
中省百姓供费三千贯。
以柅烦激惰。
其利四也。
内厩马每年有瘠者病者。
老者疲者。
择其不任者。
以颁诸坊。
则必喂之艾之。
行之节之。
俟其跳梁。
俟其充腯。
而后入之。
以内癯起废。
其利五也。
是五者。
有仁人焉。
有王政焉。
何独师古。
始为成宪。
则知从邠公之教可以阜。
从李公之法可以经。
从三判官之干蛊。
可以事事无留。
从韦公之训词。
可以孜孜不怠。
古者有劳于国则纪之。
有功于人亦纪之。
里克赋在坰之颂。
燕公篆监牧之作。
吾从二史臣之后。
安敢坠于斯文。
其词曰。
王乘玉兮德至山陵。
泽马于峊兮屡惟休徵。
君命臣力兮庶绩其凝。
八坊载就兮毕来斯升。
岐山之下兮田畴好。
泾水之将兮多美草。
缭垣墉兮积刍稿。
天马来兮从东道
偫紫燕兮骈绿蛇。
骨象奇兮归帝家。
毛御风兮蹄践雪。
举籋云兮低喷沙。
既伯既祷兮无灾害。
有駜有容兮真沛艾。
缟身朱鬣兮又白颠。
聣影长鸣兮声造天。
今安匹兮龙为友。
吾君驭兮寿千年。
汉祖吕后五等论 唐 · 李翰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一
或称汉祖建五等
封异姓。
其计得乎。
高后立四王。
非刘氏。
其事顺乎。
尝试论之曰。
思治恶乱。
体国之常理。
去危就安。
宅生之大域。
然而制业图远。
随化会机。
是非较于毫。
得失差于兴灭。
可不谓然乎。
揆夫高祖造汉。
殷鉴亡秦。
宗族无尺土之封。
子弟立空虚之地。
故众枝莫助。
而孤根易拔。
封建之心。
肇于此矣。
又为大业可以力取。
神器推于命归。
思得揽四海以独富。
举百郡而从欲。
而外诱异端。
内疑成计。
及见偫心交阻。
偶语閒兴。
适悟天下不可独理。
专欲不能盖众。
分利推恩。
先封雍齿
然后将士敛手。
不怀反覆。
豪俊息意。
知难摇动。
五等之制。
于是行焉。
既而銮辂龙旗。
皆王室穆昭。
黼衣朱黻。
功臣子孙。
君利世祚。
安定主。
上敦子爱之情。
下结体信之志。
偫后固犬牙之势。
匹夫绝乌合之举。
此所以为计之是也。
何创五等之议。
不遵三代之典。
境土踰溢。
堤防漏下。
权敌上都
制方偶国。
过当启陵僭之端。
怙强速交争之兆。
贾谊痛其将乱。
晁错忧其必危。
卒使诸侯失节。
朝廷忿忌。
此所以为计之非也。
且夫中兴之主。
不让肇基之勋。
成务之臣。
有高佐命之力。
故礼乐大备。
取维新之格言。
琴瑟不调。
除仍旧之毙法。
观乎孝惠既崩。
高后称制。
侯王诸吕。
何不可哉。
当若早署禄产之位。
宜序亲疏之节。
小其国以图全。
薄其势以远害。
陈平周勃
亦分茅锡土。
将相之后。
誓同山河。
舅甥之国。
穆若唇齿。
预闭觊觎之心。
不践嫌猜之路。
克复明辟。
决自我躬。
高谢寿陵。
不负先帝。
安有齐兵之观变。
代邸之危疑哉。
此所以为计之得也。
神害久盈。
物无两大。
以吕氏之盛。
汉朝之权。
专禁兵以候疑。
秉大政以速谤。
趑趄异姓。
畜奸俟隙。
刺促大臣。
侧目相视。
自投机阱。
实履忧虞。
此所以为计之失也。
呜呼。
物有益之而损。
损之而益。
凡人临事多惑。
视往则明。
向使高祖吕后观既往之势。
折当时之疑。
断必全之策。
杜未萌之祸。
则惠文之閒。
无刘吕之难。
哀平之末
有晋郑是依。
况复周陈诸家。
休戚连汉。
黎献思德。
讴歌未改。
虽天命兴废。
孰能明之。
然人谋叶密。
必无悔矣。
应文辞雅丽科对策(并问) 唐 · 张楚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
问。
朕闻至道虽微。
不言而化。
皇天阴骘。
相叶其彝。
信寒暑而生成。
施云雨而沐润。
垂范作训。
树君育人。
时有浇淳。
教垂繁略。
成汤既圣。
禹道云亡。
桑扈谷风。
屡动诗人之刺。
塞门反坫。
时遗宣父之嫌。
我国家拯彼颓纲。
开兹盛业。
朕以不德。
袭号乘时。
而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其义安从。
至如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
夫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
又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余疑。
对。
臣闻昔在上皇之抚运也。
政宽事明。
法简心一。
仰察天道。
中顺人情。
至于不言。
混然而化。
上元所以眷命。
罔违于德。
下人安定厥居。
俾获其利。
暑往寒来以信之。
云行雨施以从之。
于是乎疫疾不生。
祯祥荐至。
巍巍荡荡。
盖无德而称焉。
自大道既隐。
淳原且散。
或救弊以忠敬。
亦随时而损益。
已往。
颂声不作。
俗薄礼废。
政荒人亡。
故其诗曰。
交交桑扈。
率场啄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此则刺上不能行政者也。
仲尼生周末。
伤道不行。
乃删诗书。
定礼乐。
立君臣上下之节。
明奢俭揖让之序。
尚不敢救当代变于陪臣。
而称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者矣。
自兹厥后。
颓波浸流。
有圣哲之君。
聪明之后。
岂能振彼凋弊。
张其纪纲。
不有我唐。
兴建鸿业。
乂宁黔首。
则扫地将尽。
求野多遗。
陛下统皇纲。
纂休运。
德泽汪濊。
仁风洋溢。
不宝远物。
则远人格。
所宝惟贤。
则迩人安。
劝农桑。
恤刑狱。
不夺三时之务。
且惜十家之产。
左右
郡县
是以驱俗于雍熙。
纳人于轨物者也。
岂不徵贤良。
论政要。
所以达四聪也。
前殿
察偫言。
所以收九术也。
梓匠舒幕。
所以礼贤也。
凌人散冰。
所以救渴也。
臣窃以自古求贤之盛。
未若今日者矣。
赐臣制策曰。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其义安从者。
臣实见可久可大之规。
非有未敷尚阙之事。
此陛下让之至也。
愚臣安敢奉之。
若乃考前古之庶徵。
究礼乐之同异。
辨皇王之制度。
详宗庙之礼仪。
此则陛下悬镜九流。
常览百氏。
索隐探异。
钩深致远。
已在圣断。
岂有韪而疑者欤。
今下问愚臣。
远议其事。
陛下岂不欲广于明试。
察臣微才。
臣幸对扬。
敢不悉情以对。
制策曰。
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者。
臣闻王者立极。
必本于天。
天事著于上。
人事应于下。
昔者禹平水土
天告成功。
锡之以洪范九畴。
彝伦攸序。
又皇天降其有极。
皇大极中也。
言王者能行大中之道。
则阴阳和。
风雨时。
百谷用成。
俊乂用章也。
如是则视曰明。
听曰聪。
貌曰恭。
言曰从。
则无恒若之生。
自去咎徵之应矣。
今天瑞降。
地灵集。
所有动作。
光孚化先。
则一以贯之。
道斯不远矣。
制策曰。
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者。
臣闻夫礼由阴作。
乐以阳来。
乐与天地同和。
礼与天地同节。
诚能感神动物。
安上移风
或以理内为同。
或以修外为异。
率由和敬。
靡不从之者乎。
施之人俗。
靡不尽善者乎。
制策曰。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武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者。
臣闻嬴政失御。
汉皇乘极。
文景致刑措之美。
武宣当雄富之盛。
故有四时武德之乐。
五行文始之舞。
昭德盛德。
因之而尊。
昭容礼容。
自兹而备。
臣才识愚陋。
学业虚浅。
猥当圣问。
茫然有失。
谨对。
独孤常州集序 唐 · 李舟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四十三
传曰。
物生而后有象。
象而后有滋。
滋而后有数。
数成而文见矣。
始自天地。
终于草木。
不能无文也。
而况于人乎。
且夫日月星辰。
天之文也。
邱陵川渎。
地之文也。
羽毛彪炳。
鸟兽之文也。
华叶彩错。
草木之文也。
天无文。
四时不行矣。
地无文。
九州不别矣。
鸟兽草木之无文。
则混然而无名。
而人不能用之矣。
人无文。
则礼无以辨其数。
乐无以成其章
有国者无以行其刑政。
立言者无以存其劝诫。
文之时用大矣哉。
在人贤者得其大者。
礼乐刑政劝诫是也。
不肖者得其细者。
或附会小说以立异端。
或雕斲成言以裨对句。
或志近物而玩童心。
或顺庸声以谐俚耳。
其甚者则矫诬盛德。
污蔑风教。
为蛊为蠹。
为妖为孽。
噫。
文之弊有至是者。
可无痛乎。
天后朝。
广汉陈子昂
独溯颓波。
以趣清源
自兹作者。
稍稍而出。
先大夫尝因讲文谓小子曰。
吾友兰陵萧茂挺赵郡李遐叔长乐贾幼几
洎所知河南独孤至之
皆宪章六艺。
能探古人述作之旨。
贾为元宗巡蜀分命之诏。
历历如西汉时文。
若使三贤继司王言。
或载史笔。
则典谟训诰誓命之书。
可彷佛于将来矣。
呜呼。
三公皆不处此地。
而运蹇多故。
独孤常州刺史
享年亦促。
岂天之未欲振斯文耶。
小子所不能知也已矣。
常州
有遗文三百篇
安定梁肃编为上下帙。
分二十卷。
作为后序。
常州爱士。
最为所重。
讨论居多。
故其为文之意。
能言之。
比葬。
博陵崔贻孙又为神道碑。
悉载行事。
而痛其不登论道之位。
崔公刚而好直
其词不党。
君子谓之知言。
班孟坚美汉得人之盛。
曰文章则司马迁相如
又曰刘向王褒以文章显。
是则四君子者。
有汉之文雄欤。
然而无乡曲之誉。
亏大雅明哲保身之美。
相如薄于贞操。
涤器受金之累。
无威仪。
遗文以缪。
而身几不免。
多为歌颂。
当时议者以为淫靡不急。
其他无闻焉。
大较词人多陷轻躁。
否则愞狭迂僻。
于事放弛。
其能蹈履中道。
可为物主者寡矣。
孰与常州发论措词。
皆王霸大略。
孝悌之
达于神明。
善与人交。
久而敬之
当官正色。
不畏强禦。
加之以仁惠爱物。
吏民敬畏。
而文又如是乎。
其馀则二君既言之矣。
今亶录崔氏之作。
缀于篇末云尔。
康季荣徐州节度使郑涓昭义节度使 唐 · 沈珣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六十三
门下。彭城重镇西楚故都。
壶关奥区。上党雄寄。
一则控长淮之津要。一则卫洛邑之封疆。
抚制称难。才谋是急。
爰得二帅。乃建戎麾。
前四镇北庭泾原节度使康季荣。方面信臣
军旅良将。气振金鼓。
义激风云。慕耿恭拜井之诚。
王剪请田之计。武宁军节度使郑涓
梓宏材。圭璋秀质。
明能烛物。利可剸犀。
挺翁归文武之能。继叔度循良之美。
或艺习韬钤。性惟忠义。
擅威声于百战。布雄名于五营
作镇边方。克彰勋业。
或早践华资。夙扬休问。
腾芳猷于词囿。振官业于吏途。
累膺寄任。必流政声。
并用推驭众才。蕴斡时器。
绩效既宣。奖擢是命。
建高牙于徐土。移大旆于邢郊。
用展良能。务从委著。
尔其分莅兹土。敬敷国恩。
严号令于三军。信赏罚于百吏。
使辕门推戴。闾井讴歌。
再膺九揆之荣。更峻六卿之命。
仍兼亚相。式宠中权。
无替前功。勉收壮节。
大唐朝议郎行泽王府主簿上柱国府君并夫人唐氏墓志铭 唐 · 梁朱宾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君讳寺。字师暕雍州蓝田人也。丕承帝绪。自雍墟而逮夏阳。克勤王家。由安定而宅京兆。其如万氏昆季。列于三方。有类林家昭穆。光乎十德。至若衣冠礼乐之盛烈。廉孝贤良之仪表。固以舄奕当代。昭彰季叶者乎。曾祖遵。秦州清水县。遽赊相用。劳逸兼资。重泉之磬载昌。单父之琴斯洽。祖殊。随监门录事参军。德以润身。学以从政。八屯由其式序。五校于是克隆。父柱。皇朝奉义郎骑都尉。识量夷雅。风神耿介。青田表秀。丹穴摛祥。进而不荣。安乎散列。退而不野。邻乎湫隘。君承积善之馀祉。挺生人之上姿。因心而好。捥迹而齐曾闵。纵王佐之奇表。扬于王庭。屈公辅之宏量。薄游公府。咸亨四年文林郎。随班例也。日者东风爽侯。西旅不庭。三军乏坐甲之资。七萃兴悬磬之叹。君散陶凝虑。指囷推诚。躬亲馈馌之劳。式周储峙之务。恕己及物。下布人谣。忧国忘家。上纡帝念。永隆二年恩诏授上柱国。道光西汉。巳极武功之尊。名冠南荆。竟保昭阳之贵。既而上仙兴慕。下代缠哀。梁山降白鹤之祥。毕陌启青乌之兆。君深悲考逝。义切子来。茂绩显于园茔。丰功彻乎旒扆。垂拱元年朝议郎。行泽王府主簿。以之英规。偶閒平之上邸。芳风扇乎兰坂。茂躅隆乎桂山。东阁由是希声。西园以之藉甚。岂期摄生谬理。与善失常。西山何高。未接仙童之羽。南溟尚远。翻坠化鹏之翼。以垂拱四年十月五日。终于长安怀德里第。春秋卌有一。夫人晋昌唐氏。名惠儿后魏骁骑将军本部守契之七叶孙。即故司农寺长乐监敏之第二女也。巫山降祉。巽位摛精。挺琬玉以成姿。怀冰霰以清虑。纂组织纴之务。早擅女工。幽闲婉嫕之规。夙彰妇德。恭谦娣姒。宗族所以推先。肃事舅姑。闺门由其作训。将以鹓骖并骛。常接影于仙楼。不意龙剑双沈。竟连形于宝匣。以垂拱四年九月廿七日。终于长寿里第。春秋卅有六。粤以其年十一月十七日。合葬于终南山楩梓谷口隋信行禅师林侧。陪大父录事参军之旧茔。由夙志也。惟君器周大雅。德备中和。敏殚众艺。好兼灵迹。牟子博之异录。动息会其情。虞孝敬之奇记。俯仰明其术。黄金积釜。镇写真容。白玉成田。并开精舍。夫人亦凝心贝叶。属思昙花。幼彰龙女之功。长契胜鬘之德。婉兹嘉偶。咸借庆于一乘。倬彼好仇。并归神于八正。其子景先等。以为形资业起。业立则形存。化以缘生。缘亡则化息。履霜增感。岂若奉于遗音。闻雷警慕。固可托于真侣。式崇宝构。虔考胜因。寄篆刻于幽埏。庶飞芳于夺里。其词曰。
有秦支子,始国于梁。
帝尧景冑,必复其唐。
易代载德,继轨传芳。
雅符秦晋,信叶(其一)
于惟君子,夙承家庆。
显允夫人,早标门令。
笙簧其德,黼藻其性。
问望备隆,容工兼盛(其二)
身由业立,果乃因成。
共资有相,并證无生。
八正凝想,七觉驰情。
德踰善德,名盖净名(其三)
积善方融,辅仁无准。
始惊炭折,俄看薪尽。
悲哉则豹骑连翔,痛矣则螭轩接轸。
门庭兮萧索,墟落兮凄紧(其四)
哀哀鞠子,戚戚遗孤。
共详胜地,式奉先谟。
搆曾台于翠阜,刻贞石于黄垆。
山山兮灵塔,往往兮真徒(其五)
冠军大将军检校左卫将军开国男安定梁公墓志铭 唐 · 穆员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八十五
公姓梁氏。
讳慎初
字智周
其先安定乌氏人
高祖宜春郡公讳某
当隋末丧乱。
豪杰并兴。
宗人师都。
雄据朔方。
自号梁王
置百官。
宜春宗正
唐贞观初
梁亡。
宜春首谋率其党来降。
金紫光禄大夫右金吾卫大将军
凉州
凉州左千牛卫讳叔裕
千牛太子司议郎讳穆之
议郎顿邱令名犯肃宗讳。
顿邱生公
少孤家贫。
落魄不得就经学。
既冠。
有勇力。
以弧矢为事。
性严直方。
不苟合于时。
博物涉史书。
一览历代成就山川地形攻守奇正之术。
巳而天宝末
函夏寇乱。
西平王哥舒翰之守潼关也。
公上书论兵势。
且劝深壁不战。
以挫贼锋。
西平异之。
命居戏下。
表授左武卫冑曹。
四迁至左卫郎将
时贼臣当国。
而与幕府不协。
公曰。
难将至矣。
遂间行而南。
无何。
西平溃败。
公尝善岐国公鲁炅
方守襄邓。
乃往从之。
表迁右羽林中郎将
屡以果锐为军前锋。
而搴旗陷坚者四五。
敷奏岐下。
帝甚嘉之。
录前后功。
超拜左卫军。
号冠军
封鹑觚县开国公
既拜命而告人曰。
徒以蠢尔材力。
遭乱乘势。
以获爵位。
传曰。
无德而禄。
殃也。
吾惧及焉。
遂移疾请告。
解印绶。
退耕于野。
春秋若干。
宝应二年秋八月寝疾于河内
薨于私馆。
没顾命嗣子贲曰。
始爱夫太行山之阳。
将营而老焉。
又常惧蹈白刃。
不获墓坟。
今幸以天年终。
宜从吾志。
薄葬于此。
纵汝不忍为元晏故事。
当敛以时服。
有棺而无椁可也。
是岁卜筮不吉。
至大历九年冬十二月
贲始奉先公之裳帷以安宅焉。
夫陈力就列之谓忠。
见机不仕之谓智。
名遂身退之谓达。
全而归之之谓孝。
夫如是。
宜刻贞石。
遗于后嗣。
是吾宗也。
实能言之。
铭曰。
肃肃鹑觚
敬义直方。
履柔履刚。
出处行藏。
与时弛张。
弧矢之利。
以从王事。
乃行其志。
允焯厥位。
帝命将军
受兹蒲璧。
鞗革金𩉴。
乃蔚乃赫。
人鲜克终。
独守谦冲。
缯缴不及。
冥冥高鸿
于嗟鹑觚
生也有涯。
令闻无穷。
云麾将军河南府押衙张府君夫人上党樊氏墓志铭 唐 · 僧至咸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十六
代之所重曰名。人之所宝曰位。休祯奕叶。昭德延祥。其惟张氏乎。公讳铣。陇右天水人也。曾祖元植。皇朝卢龙府折冲。祖定远甘州司马。父崇正。潭州长沙县。公即长沙之允子也。幼而贞敏。长而严毅。历职清贯皆著能。绾兵权于湖南。总务于河府。才当干蛊。京牧爪牙。天不慭遗。溘先朝露。以贞元十年八月廿日。终于洛阳永泰里之私第。春秋六十九。夫人樊氏。曹州南华县府君之息女。蕴德柔明。言行端淑。习礼笄总。而从好逑。凤凰于飞。和鸣霄汉。彼苍不祐。所天先逝。抚训孤幼。孀回缠哀。妄疾遽婴。□然怛化。以贞元廿年四月十日。终于家第。享年五十。有子三人。长曰叔重。次曰叔威。皆幼而敏惠。年未弱冠。相次夭丧。季子叔齐。泣血叩跼。吊影长号。惟家之艰。克绍先烈。有女五人。长女出家宁刹寺大德。法号义性。戒律贞明。操行高洁。弟妹幼稚。主家而严。二女适京兆杜氏。及礼而亡。三女适天水赵诩。四女适安定梁秘。五女在室而殒。今孤子孤女等。哀号失容。擗踊屠烈。先远有日。龟筮协宜。以永贞元年十月廿日。合而窆之。双棺同穴。葬于平乐乡阳原。礼也。栽植松槚。以标不朽。爰托斯文。旌乎厥美。词曰。
于戏宦达兮英武雄。
名遂身殁兮弓剑空。
夫人淑慎兮相次终。
哀哀嗣子兮泣苍穹。
良辰宅兆兮安寿宫。
青山黯黯兮何人在。
白杨萧萧兮多悲风。
大唐故朔方灵盐等军州节度副大使知节度事管内支度营田观察处置押蕃落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刑部尚书灵州大都督府长史御史大夫安定郡尚书左仆射李公神道碑铭820年 中唐 · 令狐楚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安定郡讳光进字耀卿节制灵武之三年。岁在乙未季夏六月。寝疾于理所。监军使者驿马以闻。皇帝遣中贵人赍尺一书。与御府医药。驰往临视。旬有八日。奄弃厥命。享年五十七矣。制诏丞相御史。罢朝会。加赗赙。然后以左揆之密印画绶。告于第焉。其年。嗣子季元。河东衙前兵马使检校太子宾客监察御史。次曰燧元。陈许节度押衙检校太子宾客监察御史。次曰毅元。次曰绶元。宣义郎太原府太原县。次曰宗元。次曰吉元。血泣柴立。护裳帷南归太原。越十一年二月己酉。葬我尚书左仆射安定王太原府东四十里孝敬原。礼也。公之先本阿跌氏。出于南单于左厢十二姓。代有才杰。继为酋师。尝统数千庐落。号别部大人贞观初。大父贺之率其属来归。太宗制受鸡田州都督。仍充灵武丰州定塞兵马使。大父袭之。无禄早世。先父良臣。开府仪同三司鸡田州刺史充朔方先锋左助兵马使。夫以三叶之忠厚。一门之信谨。宜锡祚允。降生畯贤。公形清而视明。神全而气和。猿臂虬须。山立玉色。赠工部尚书奉国。公之伯姊。器公于稠人。教之骑射。付以韬略。由是发迹云中。策名太原。始以勇敢从北平王燧战于蒲次。以愿恭事朗宁。自艮铁于并。或典领先偏。或训齐部伍。公家之事无细大。戎府之务无重轻。缘手风生。过目冰泮。礼部尚书陇西公说待以心膂。奏兼殿中侍御史工部尚书荥阳公儋仗为爪牙。表兼御史中丞大司空严公绶择戏下之才。奏兼御史大夫司徒范公希朝求军中之旧。迁为检校左散骑常侍。古人云。一心可以事百君。于公见之。自时而后。气概昭宣。风声流闻。人望归厚。天心委重。由代州刺史石岭镇兵马使代北军使超迁工部尚书单于大都护武节度支度营田观察押蕃落等使。朝家思所以优宠尊异于公者。无所爱焉。八年秋迁为秋官。改拜灵州。进阶至银青。封□于安定赐姓李氏。列宗籍。追命先君仪同工部尚书。先夫人史氏为代国太夫人。君臣交感。家国储庆。焜耀充塞。有如是耶。十三年春。介弟忠武军节度等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司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武威郡开国公光颜既平淮夷。秉圭来朝。疏公官伐德善。涕洟见请。以表邱垄。又会故吏御史任夷则条二府政事。上于考功。故得铺陈馨香。追琢琬玉云。惟公□毅直清。洁矩庄明。不为物迁。能以贞胜。忠信之教。自形于心术。孝悌之行。每合于天经。昔国太夫人尝有霜露之疾。公与今司徒左右就养。不脱冠带者累月。其到雁门也。先惠训而后武断。清静之政成。恺悌之化流。𩻴孤遂安。奸盗讫息。贞元中孝文之心。在宥天下。无何。李郑二帅。相继物故。大司空严公亦用宽和统三军。辕门武人。骄蹇自便。及公之都纪纲也。言词约而必信。号令明而必行。堂皇之上听无哗。大旆之前立无跛。范司徒之东讨常山也。军旅之事。□以咨之。或堑水以绝其归居。或断桥以防其走进。繄君有命。皆我之为。开网竟从于朝旨。改辕无失于戎律。其在振武也。惩边候之不修。黠虏挻灾。我人离落。于是选骑戒期。扬威棱于沙碛。寇皆愕眙。深潜而远遁矣。病公田之不辟。豪家射利。我庚空竭。于是置吏立程。悬信赏于表缀。农皆鼓舞。寒耕而热耘矣。罕羌之豪曰怀荣。曰黑□戕贼攘敚。横于二垂。前后握兵者率不能禁。公乃飞语以速其卸。开恩而怠其意。密声殄力。如取怀中而杀之。风清河湟。威动朔漠。迁之至于灵武。亦犹是也。而加之以勤俭。因之以廉平。夫家之徭有恒经。井地之征有定制。生物滋殖。齐人乐康。利泽四布。淑声一口。时县官加兵蔡人。且三年矣。楚方奏薄技于内庭。雅知将欲徵□于朔方。济师于许□谓肺肝之可见。俾手足以相卫。公亦义形于色。情发于中。或攘臂而言。或投袂而起。岂天缓狡童之戮于终岁也。翌日而公疾。浃旬而公病。不月而公薨。悲夫。信之结于人也深。惠之被于物也久。闻丧而哭于野者雷动。会葬而登于垄者星奔。岂止剺面刺心。辍舂罢市而已。呜呼。黑山虽顺。赤岭犹虞。而耀卿宰木已高。寿宫永闭。怀忠愤者。得不太息而掩涕乎。蔡邕撰有道之碑。自知无愧。范文观武子之墓。可以与归。铭曰。
天有风霆,是为威刑。
国之斧钺,用以征伐。
明明我后,耀武敷文
蟜蟜我王,砥节邀勋。
昔在偏裨,其道则直。
洎司纲纪,其仪不忒。
一麾出守,十乘启行。
藩篱单于,襦裤朔方。
心与世同,政由已出。
塞上师壮,军中廪实。
既宣大忠,宜奏肤公。
西戡畎夷,北伐山戎
庆方来兮任方崇,身己灭兮名已空。
罕山之南汾水东,白杨黑柏多悲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