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文辞雅丽对策(并问) 唐 · 张楚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
问。
朕闻至道虽微。
不言而化
皇天阴骘
相叶其彝。
寒暑生成
云雨而沐润。
垂范作训
树君育人。
时有浇淳
教垂繁略
成汤既圣。
禹道云亡
桑扈谷风
屡动诗人之刺。
塞门反坫
时遗宣父之嫌。
我国家拯彼颓纲
开兹盛业
以不德。
袭号乘时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义安从。
至如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而可。
夫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盛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
悉情以对。
用释余疑。
对。
臣闻昔在上皇之抚运也。
政宽事明。
简心一。
仰察天道
中顺人情
至于不言
混然而化。
上元所以眷命
罔违于德。
下人安定厥居。
俾获其利。
暑往寒来以信之。
云行雨施以从之。
于是乎疫疾不生。
祯祥荐至
巍巍荡荡
无德而称焉。
自大道既隐。
淳原且散。
救弊忠敬
随时损益
成康已往
颂声不作
薄礼废。
荒人亡。
故其诗曰。
交交桑扈
率场啄
习习谷风
以阴以雨。
此则刺上不能行政者也。
仲尼周末
伤道不行。
乃删诗书
礼乐
立君上下之节。
奢俭揖让之序。
不敢当代变于陪臣
而称曰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两君之好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
不知礼者矣。
自兹厥后
颓波浸流。
圣哲之君。
聪明之后
岂能振彼凋弊
张其纪纲
不有我唐。
兴建鸿业
乂宁黔首
扫地将尽。
求野多遗。
陛下皇纲
休运
德泽汪濊。
仁风洋溢
不宝远物
远人格。
所宝惟贤。
则迩人安
农桑
刑狱
不夺三时之务。
且惜十家之产。
左右伊吕
郡县龚黄
是以驱俗于雍熙
纳人于轨物者也。
岂不贤良
政要
所以四聪也。
前殿
察偫言。
所以九术也。
梓匠舒幕。
所以礼贤也。
凌人散冰。
所以救渴也。
臣窃以自古求贤之盛。
未若今日者矣。
臣制策曰。
皇极之道未敷。
谟明之轨尚阙。
思宏厥理。
义安从者
实见可久可大之规。
非有未敷尚阙之事。
陛下让之至也。
愚臣安敢奉之。
若乃前古庶徵
礼乐同异
皇王制度
宗庙礼仪
此则陛下悬镜九流
常览百氏
索隐探异。
钩深致远
已在圣断
岂有韪而疑者欤。
今下愚臣
远议其事。
陛下岂不欲广于明试
察臣微才
臣幸对扬
敢不悉情以对。
制策曰。
视听貌言
恒若时若
会极归极。
作哲作乂
一以贯之
何方可者
臣闻王者立极
必本于天。
天事著于上。
人事应于下。
昔者平水土
天告成功
锡之以洪范九畴
彝伦攸序。
皇天降其有极
大极中也。
王者能行大中之道。
阴阳和
风雨时。
百谷用成
俊乂用章也。
如是则视曰明。
听曰聪。
貌曰恭。
言曰从。
无恒若之生。
自去咎徵之应矣。
今天瑞降
地灵集。
所有动作
光孚化先
一以贯之
道斯不远矣。
制策曰。
礼以饰情
情疏则礼略。
乐以通感
感至则神和
理内为同。
修外为异。
同异之用。
有昧其功。
人俗未融。
伫明斯要者。
臣闻夫礼由阴作。
乐以阳来
与天同和
与天同节
诚能感神动物
安上移风
或以理内为同。
或以修外为异。
率由和敬
不从之者乎。
施之人俗
不尽善者乎。
制策曰。
四时武德
制自何君。
五行文始
本之谁代。
昭德武德
莫辨所尊。
昭容礼容
未详所出者。
臣闻嬴政失御
汉皇乘极。
文景刑措之美。
武宣当雄富之盛。
故有四时武德之乐。
五行文始之舞。
昭德盛德
因之而尊。
昭容礼容
自兹而备。
才识愚陋
学业虚浅
猥当圣问
茫然有失。
谨对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