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辞谢隗嚣 东汉 · 方望
 出处:全后汉文 卷十一
足下将建之业,弘不世之功,而大事草创,英雄未集,以望异域之人,疵瑕未露,欲先崇郭隗,想望乐毅,故钦承大旨,顺风不让。
将军以至德尊贤,广其谋虑,动有功,发中权,基业已定,大勋方缉。
今俊乂并会,羽翮比肩,望无耆耇之德,而猥托宾客之上,诚自愧也。
虽怀介然之节,欲洁去就之分,诚终不背其本,贰其志也。
何则?
范蠡收责句践,乘偏舟于五湖
咎犯谢罪文公,亦逡巡于河上。
夫以二子之贤,勒铭两国,犹削迹归愆,请命乞身,望之无劳,盖其宜也。
乌氏龙池之山,微径南通,与汉相属,其傍时有奇人,聊及闲暇,广求其真。
将军勉之(《后汉·隗嚣传》,「更始二年,遣使征将行,方望以为更始未可知,固止之,不听。以书辞谢而去」。又见袁宏《后汉纪》,小异。)
政论 其十一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六
昔者圣王立井田之制,分口耕耦地,各相副适,使人饥饱不遍,劳逸齐均,富者不足僭差,贫者无所企慕。
始暴秦隳坏法度,制人之财,既无纪纲,而乃尊奖并兼之人。
乌氏以牧竖致财,宠比诸侯;
寡妇清以攻丹殖业,礼以国宾。
于是巧猾之萌,遂肆其意。
上家居亿之赀,户地侔封君之士,行苞苴以乱执政,养剑客以威黔首,专杀不辜,号无市死之子,生死之奉,多拟人主。
故下户踦岖,无所跱足,乃父子低首,奴事富人,躬帅妻孥,为之服役。
故富者席余而日织,贫者蹑短而岁踧,历代为虏,犹不赡于衣食,生有终身之勤,死有暴骨之忧,岁小不登,流离沟壑,嫁妻卖子,其所以伤心腐藏,失生人之乐者,盖不可胜陈。
故古有移人通财,以赡蒸黎。
今青、徐、兖、冀,人稠土狭,不足相供,而三辅左右,及凉、幽州内附近郡,皆土旷人稀,厥田宜稼,悉不肯垦发。
小人之情,安土重迁,宁就饥馁,无适乐土之虑。
故人之为言瞑也,谓瞑瞑无所知,犹群羊聚畜,须主者牧养处置,置之茂草则肥泽繁息,置之硗卤则零丁耗减。
是以景帝六年诏郡国,令人得去硗狭就宽肥。
武帝遂徙关东贫人于陇西北地、西河、上郡会稽,凡七十二万五千口,后加徙猾吏于关内。
今宜复遵故事,徙贫人不能自业者于宽地,此亦开草辟土振人之术也(《通典》一)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三十九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乌氏
汉有青乌子,善数术(《广韵》十五《青》)
风俗通义佚文卷:氏姓下 其一百四十六 东汉 · 应劭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
乌氏
有三乌大夫,因氏焉。
禅林寺净秀行状 南梁 · 沈约
 出处:全梁文卷三十一
比丘尼释净秀本姓梁氏安定乌氏人也。
其先出自少昊,至伯翳治水赐姓嬴氏
周孝王时,封其十六世孙非子于秦。
其曾孙秦仲,为宣王侯伯。
平王东迁,封秦仲少子于梁,是为梁伯
汉景帝世,梁林为太原太守,徙居北地鸟氏,遂为郡人焉。
自时厥后,昌胤阜世,名德交晖,蝉冕叠映。
汉元嘉元年,梁景为尚书令,少习《韩诗》,为世通儒。
魏时,梁爽为司徒左长史秘书监,博极群书,善谈玄理
晋太始中,梁阐为凉、雍二州刺史,即尼之乃祖也。
阐孙撝,晋范阳王虓骠骑参军事渔阳太守
永嘉荡析,沦于伪赵,为秘书监、征南长史
后得还晋,为散骑侍郎
子畴,字道度,征虏司马。
子粲之,仕征虏府参军事封龙川县都亭侯
尼即都亭侯之第四女也。
挺慧悟于旷劫,体妙解于当年,而性调和绰,不与凡孩孺同数。
弱龄便神情峻彻,非常童稚之伍,行仁尚道,洗志法门。
至年十岁,慈念弥笃,绝粉黛之容,弃锦绮之习,诵经行道,长斋蔬食。
年十二,便求出家,家人苦相禁抑,皆莫之许。
于是心祈冥感,专精一念。
乃屡昭祥,亟降瑞相
第四叔超,独为先觉,开譬内外。
故雅操获遂。
上天性聪睿,幼而超群。
年至七岁,自然持斋。
家中请僧行道,闻读《大涅槃经》,不听食肉,于是即长蔬不啖。
二亲觉知,若得鱼肉,辄便弃去。
昔有外国普练道人,出于京师,往来梁舍,便受五戒。
勤翘奉持,未尝违犯。
日夜恒以礼拜读诵为业,更无馀务。
及手能书,常自写经,所有财物,唯充切德之用。
不营俗好,少欲入道。
父母为障,遂推流岁月,至年二十九,方获所志,落发青园,服膺寺主
上事师虔孝,先意承旨,尽身竭力,犹惧弗及。
躬修三业,夙夜匪懈。
僧使众役,每居其首,精进劬勒,触事关涉。
有开士马先生者,于青园见上,即便记云:此尼当生兜率天也。
又亲于佛殿内坐禅,同集三人,忽闻空中有声,状如牛吼。
二尼惊怖,迷闷战栗,上惔然自若,徐起下床,归房执烛,检声所在。
旋至构栏,二尼便闻殿上有人相语云:各自避路,某甲师还。
后又于禅房中坐,伴类数人,二尼劓眠,此尼于睡中见有一人,头届于屋,语云:勿惊某甲师也。
此尼于是不敢复坐。
又以一时坐禅,同伴一尼,有小缘事,暂欲下床,见有一人抵掌止之曰:莫挠某甲师。
于是闭气徐出,叹未曾有。
如此之事,比类甚繁,既不即记,悉多漏忘。
不得具载。
性爱戒律。
进止俯仰,必欲遵承。
于是现请曜律师讲,内自思惟。
但有直一千,心中忧虑事不办,夜即梦见鸦鹊鸲鹆雀子各乘车,车并安轩,车之大小,还称可鸟形,同声唱言:我助某甲尼讲去。
既寤欢喜,知事当成。
及至就讲,乃得七十檀越,设供果食皆精。
后复又请颖律师开律,即发讲日,清净罂水,自然香如水园香气,深以为欣。
既而坐禅得定,至夜中方起。
更无馀伴,便自念言将不犯独,即咨律师
律师答云:无所犯也。
意中犹豫恐违失,且见诸寺尼僧多有不如法。
乃喟然叹曰:呜呼!
鸿徽未远,灵绪稍聩。
自非引咎责躬,岂能导物?
即自忏悔,行摩那睡。
于是京师二部,莫不咨嗟。
云如斯之人,律行明白,规矩应法,尚尔思愆。
何况我等,动静多过,而不惭愧者哉!
遂相率普忏,无有孑遗。
又于南园就颖律师受戒,即受戒日,净罂水香,还复如前。
青园诸尼及以馀寺,无不更受戒者。
律师于是亦次第诣寺,敷弘戒品,阐扬大教,故宪轨遐流,迄届于今。
律师又令上约语诸寺尼,有高床俗服者,一切改易。
上奉旨制勒,无不祗承。
律藏之兴,自兹更始。
后又就三藏法师受戒,清净水香复如前,青园徒众既广,所见不同,师已迁背,更无觐侍。
于是思别立住处,可得外严圣则,内穷宴默者。
宋大明七年八月,故黄修仪南昌公主,深崇三宝,敬仰德行,初置精舍。
上麻衣弗温,藿食忘饥,躬执泥瓦,尽勤夙夜
宋泰始三年明帝赐号曰禅林
盖性好闲静,冥感有徵矣。
而制龛造像,无不毕备。
又写集众经,皆令具足。
装潢染成悉自然,有娑罗伽龙王兄弟二人现迹,弥日不灭。
知识往来,并亲瞻睹。
招纳同住十有馀人,训化奖率,皆令禅诵。
每至奉请圣僧,果食之上,必有异迹。
又于一时,虔请圣众,七日供养,礼忏始讫,摄心运想,即见两外国道人,举手其语:一云呿罗,一云毗呿罗。
所著袈裟,色如桑椹之熟。
因即取泥,以坏衣色,如所见放。
于是远近尼僧,并相放学,改服间色。
故得绝于五十之过,道俗有分者也。
此后又请河耨达池五百罗汉,日日凡圣无遮大会,已近二旬。
供设既丰,复更请罽宾国五百罗汉,足上为千。
及请凡僧,还如前法。
始过一日,见有一外国道人,众僧悉皆不识,于是试相借问,自云从罽宾国来。
又问来此几时,答云来此一年也。
众僧觉异,令人灾培门,观其动静。
而食毕,乃于宋林门出。
使人逐视,见从宋林门去,行十馀步,奄便失之。
又尝请圣僧浴,器盛香汤,及以杂物,因而礼拜。
内外寂默,即闻器桸杓作声;
如用水法,意谓或是有人出。
便共往看,但见水杓自然摇动,故知神异。
又曾夜中忽见满屋光明,正言已晓,自起开户,见外犹暗,即更闭户,还床复寝,久久方乃明也。
又经违和极笃,忽自见大光明,遍于世界,出河树木,浩然无碍,欣尔独笑。
旁人怪问,具陈所见,即能起行,礼拜读诵,如常无异。
又于一时复违和,亦甚危困,忽举两手,状如捧物,语旁人不解。
问言为何所捧?
答云:见宝塔从地出,意欲接之。
幡花伎乐,无非所有。
于是疾恙豁然而除,都无复患。
又复违和,数日中亦殊绵惙,恒多东向视,合掌向空,于一时中。
急索香火,移时合掌,即自说云:见弥勒佛及与舍利佛目连等诸圣人,亦自见诸弟子,数甚无量,满虚空中。
须臾,弥勒下生翅头末城,云有人持幡华伎乐及三台来迎于此。
上幡华伎乐,非世间比。
半天而住,一台已在半路,一台未至半路,一台未见。
但闻有而已。
尔时已作两台,为此兆故,即更作一台也。
又云:有两树宝华在边,人来近床,语莫壤我华,自此之后,病即除损,前后遇疾,恒有瑞相,或得凉风,或得妙药,或闻异香,病便即愈,疾瘥之为理,都以渐豁然而去,如此其数不能备记,又天监三年一夏违和,于昼日眠中,见虚空藏菩萨,即自围绕诵呗
呗声彻外,眠觉,所患即除。
又白日卧,开眼见佛入房,幡盖满屋,语旁人令烧香,丁自不见。
上以天监五年六月十七日得病,苦心闷,不下饮。
彭城令法师,以六月十九日夜得梦见一处,谓是兜率天上,住止严丽,非世间比,言此是上住处,即见上在中。
于是法师有语上:上得生好处,当见将接。
上是法师,小品擅越,勿见遗弃。
上即答云:法师丈夫,又弘通经教,自应居胜地。
某甲是女人,何能益?
法师又云:不如此也。
虽为丈夫,不能精进,持戒不及,上时体已转恶,与令法师素疏,不堪相见,病既稍增,饮粥日少,为治无益,渐就绵惙。
至七月十二日,尔时天雨清凉,闷势如小退,自云梦见迎来至佛殿西头,人人捉幡竿,犹车在地。
幡之为理,不异世间队担、鼓旗幡也。
至二十日,便绝不复进饮粥。
至二十二日请相识众僧设会,意似分别。
至二十五日,云见十方诸佛,遍满空中。
至二十七日中后,泯然而卧,作两炊久,方复动转。
自云上兜率天,见弥勒及诸菩萨,皆黄金色。
上手中自有一琉璃清净罂,可高三尺许以上。
弥勒即放光明,照于上身。
至兜率天,亦不见饮食。
自然饱满,故不复须人间食也。
但闻人间食皆臭,是以不肯食。
于彼天上,得波利面。
将还,意欲与令法师
有人问何意将面去?
答云:欲与令法师
是人言令法师是人中果报,那得食天上食,不听将去。
既而欲见令法师闻居,上为迎法师来相见。
法师:可作好菜食,以饷山中坐禅道人;
若修三业,方得生兜率天耳。
法师不坐禅,所以令作食饷山上道人者,欲使与坐禅人作因缘也。
自入八月,体中亦转恶,不复说馀事。
但云有三十二童子,一名功德天,二名善女天,是迦毗罗所领,恒来在左右,与我驱使。
或言得人饷饮食,众中行之。
复云空中昼夜作伎乐,闹人耳也(《广弘明集》二十三)
骆奉礼从军670年 唐初 · 李峤
五言排律 押真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引用典故:勒石
玉塞边烽举,金坛庙略申。
羽书资锐笔,戎幕引英宾。
剑动三军气,衣飘万里尘。
琴尊留别赏,风景惜离晨。
笛梅含晚吹,营柳带馀
希君勒石返,歌舞入城闉。
晚秋喜雨670年 唐初 · 李峤
五言排律 押尤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咸亨元年,自四月不雨至于九月王畿之内,嘉谷不滋。君子小人,惶惶如也。天子虑深求瘼,念在责躬。避寝损膳,录冤弛役。牲币之礼,遍于神祇。钟瘐之贷,周于穷乏。至诚斯感,灵眷有融。爰降甘泽,大拯灾亢。朝廷公卿,相趋动色。里闬氓庶,讴吟成响。年和俗阜,于焉可致。抚事形言,孰云能已,乃诗曰。
引用典故:击壤讴 流金 悬磬
积阳躔首夏,隆旱届徂秋。
炎威振皇服,歊景暴神州。
气涤朝川朗,光澄夕照浮。
草木委林甸,禾黍悴原畴。
国惧流金眚,人深悬磬忧。
紫宸兢履薄,丹扆念推沟
望肃坛场祀,冤申囹圄囚。
御车迁玉殿,荐菲撤琼羞
济窘邦储发,蠲穷井赋优。
服闲云骥屏,冗术土龙修。
睿感通三极,天诚贯六幽。
夏祈良未拟,商祷讵为俦。
穴蚁祯符应,山蛇毒影收。
腾云八际满,飞雨四溟周。
聚霭笼仙阙连霏画楼
旱陂仍积水,涸沼更通流。
晚穗萎还结,寒苗瘁复抽。
九农欢岁阜,万宇庆时休
野洽如坻咏,途喧击壤讴
幸闻东李道,欣奉北场游。
巡察覆囚使历城张明府671年 唐初 · 李峤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四十七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月日。
泾州安定县尉赵国李峤谨再拜上书明公足下。
侧闻幽明三光。
止水洞穷神之察。
雷电六爻。
连山绎噬肤之象。
是以金祇献序。
肃帝典于秋霜。
瑞节宣风
播皇华于春泽。
鹴鸠司谳。
黄沙俟清问之仁。
神獬摧奸。
素飞惠文之笔。
宾舜门而伫穆。
指轩郊而静害(一作豁疑)
分听之寄。
其在兹乎。
伏惟某公孤官授社。
昂臣疏宗。
登雅誉于祥凫。
照祯黻于瑞鹊。
青衣西指。
标玉垒之英词。
紫盖南浮。
金陵之閒气。
若乃地华承懿。
天才嗣武
连十珥于中阳
叠双都于上国。
遗编默览。
粹识表于神聪。
化池昭业。
精艺邻于圣道。
仙查泊宿。
悬河通博望之津。
天口飞钳。
鬼谷禅纵横之术。
文用足矣。
学而优矣。
然后铜章厎务。
弦佩维襟。
泱泱大风。
汎游歌而成韵。
岩岩崇岫。
应宓琴而度曲。
诚招异感。
狎仁童。
德惮灵游。
夜呼神女。
属二星齐鹜。
八骏骈驱。
马良规。
兹承不冤之裔。
诛狼骏概
是寄埋轮之风。
乃者绣衣耀日。
锦传询风。
下璿枢而禀涣。
玉关而致职。
宰鲜东夏
旧辩淄渑。
道鼠西源。
分泾渭
镐池十乘。
端衡制其轻重。
清河二天。
直绳纠其枉紊
故使神鸡辍唱于酸吻。
夜鹊缄谣于苦哀。
寘刬束薪之苛。
食苗惬甘荼之戮矣。
西垂之贱吏耳。
技非专业
未始存于剑书。
迹惟太。
居然弊于刀笔。
顷以亨衢睹物。
穷路迷方。
自谷䍐求声之资。
挺险无择阴之暇。
是用沿流委逝。
遇抵而止。
乘日愒景。
冱阴斯芘。
涸鳞不悬于枯肆。
更想江湖。
衰羽未摧于坠缴。
缅窥云汉。
退求鄙尚。
旋顾微躯。
虽质异凤毛。
饰惭豹鞟。
然嗣徽良冶。
挹道圣衢。
至于组织身文。
筌蹄意象。
照神交于千载。
得奥旨于三复。
贞筠范操。
秉楛羽以铭丹。
秀蕤敷。
搴菁华而抒素。
砥砺希割铅之效。
巾缇庶沾玉之资。
岂期事以命迍。
迹随冗摈。
沈泣与泾泥共滓。
悲歌将陇泉俱咽。
彩叨灵鉴。
觖三献而孤愤。
影昧天机。
怀九方而累悒。
顾以为探幽诣极。
元宰之贞分。
阅秘甄微。
知音之妙赏。
且夫清英傃云。
出于煨烬之末。
光华孕日。
生自泥沙之下。
是知贱有可尊。
明眸不忽。
陋而或宝。
清耳无遗。
公衔綍帝廷。
彯缨天阙。
片言之赏。
飞阚言于日署。
尺一之奏。
抗陈德于星阶。
伏冀晰鉴兰苗。
缀思茅茹。
俾夫集萤收曜。
攀若华而翳景。
射鲋堙流。
溯扶津而饮液。
野籁叶编钟之韵。
味和鼎之滋。
则树李其缄。
反抛(疑)知执。
昔鳀滨据地。
抗嘉言于直指。
龙门蹈阃。
邀远好于司隶
两宾不嫌于黩进。
二主无忤于欢接。
并雕芳宪序。
灼美清流。
然则古之望今。
亦犹今之视昔矣。
投翰魄沮。
授心驰。
不宣。
某顿首。
户部尚书崔公挽歌685年 初唐 · 崔融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引用典故:罢亥市 曲池合,高台灭 济南剑
八座图书委,三台章奏盈。
举杯常有劝,曳履忽无声。
市若荆州罢,池如薛县平。
空馀济南(一作南斗),天子署高名。
西京百官贺老君见表686年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八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某等文武官若干人言。
臣闻至德之运。
必有告圣之符。
大道之行。
必有通灵之应。
虞舜氏作。
五老出游于河渚。
周武勃兴。
四神来朝于洛邑
伏惟皇太后陛下补天为盛。
配地居尊。
体国经野。
肇建惟新之业。
应天顺人。
果得非常之事。
伏见某日敕。
虢州阌乡县界老君见。
并授邬元宗语。
皤然鹤首
至哉龙德。
若游涡水之年。
疑往流沙之路。
叙皇威之有截。
论国祚之无疆。
道可以济天下。
功可以侔造化。
元言妙键。
关令受教而先迷。
神理希微。
河公愿谈而莫测。
方验老人见于南极
但谓承天。
黄人游于后池。
止云乘土。
固不可同年而议也。
臣等豫睹嘉祥。
早参簪笏。
惟神降福。
欣承帝系之隆。
惟德洞冥。
奉元元之庆。
无任感悦之至。
谨附某奉表称贺以闻。
泾州李刺史贺庆云见表686年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八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某言。
伏奉诏书。
上御武殿。
有庆云映日。
见于辰巳之閒。
肃奉休徵。
不胜抃跃。
中贺。
臣闻诸瑞应图曰。
天下太平。
庆云见。
大子大孝。
则庆云见。
伏惟皇帝陛下早朝宴坐。
忧劳庶政。
远无不肃。
迩无不怀。
神感潜通。
至诚上格。
凉秋中月。
滞雨移旬。
天心合而喜气腾。
阳德动而愁阴歇。
文章郁郁。
惠日照而成彩。
花蘤蓬蓬。
晴风摇而不散。
虽复紫云来汉皇殿。
白云入殷帝房。
校其优劣。
畴以为喻。
臣运奉休明。
荣沾刺举。
千年多幸。
已逢河水之清。
百辟相欢。
重偶丛云之曲。
不任悚跃之至。
谨遣某官奉表称庆以闻。
泾州李使君贺庆山表686年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八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某等言。
某日奉某月诏书。
新丰县有庆山出。
曲赦县囚徒。
新丰庆山县
赐天下酺三日。
凡在含生。
孰不庆幸。
中贺。
微臣详窥海记。
博访山经。
方丈蓬莱
人迹所䍐到。
层城元圃。
道家之妄说。
伏惟皇太后陛下应天顺人。
正位凝命。
中外咸一。
阴阳以和。
嘉木四方而平春
露草三旬而月。
冲恩浃洽。
嘉贶骈阗。
雍州之福地。
在汉都之新邑
圣渚潜开。
神峰歘见。
政平而涌。
自荡于云日。
德茂而生。
非乘于风雨。
游龙蜿蜿。
疑呈八卦之图。
鸣凤嗈嗈。
似发五音之奏。
仙蚕曳茧。
美稼抽芒。
一人有合于天心。
百姓不知其帝力
方验镇星垂象。
山萌辅地之徵。
太岁加年。
水兆载坤之应。
天人交际。
影响合符。
雷雨既作。
嘉气冲于三象。
钟石以陈。
欢心动于万物。
臣幸忝簪带。
滥守藩隅。
不获驰苍阙而拜手。
望紫庭而继足。
殊祥踵至。
宝算无疆。
厚赉傍沾。
偫生幸甚。
不任悚踊之至。
谨遣某官奉表以闻。
为温给事请致仕归侍表685年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九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某言。
臣以凡薄
幸承基荫。
一沾官侣
三十馀年。
为子未能报鞠育之恩。
为臣未能荅生成之惠。
公私腼冒。
夙夜惊惶。
久欲退奉家园。
以避贤路。
直以犬马识恋。
木石感恩。
犹希罄竭。
未即陈叫。
今臣母虞国夫人卢氏
行年八十。
志力衰谢。
体气虚羸。
先苦胝癖。
近微风痃。
委卧床枕。
绵历岁时。
扶人不行。
加帛不暖。
比者西京有宅。
老母在堂。
臣以留司之馀。
尚接和颜之半。
自忝膺皇眷。
祗命神都。
子奉局而莫从。
母倚闾而空切。
加以门衰祚薄。
长兄早世。
昏定晨省。
惟臣一身。
但臣之所以奉檄载驰。
释巾从务。
贪荣徇禄。
惟迫于甘旨。
浅知薄能。
岂期于闻达。
伏惟皇太后陛下天地容纳。
云雨沾被。
录臣勋旧。
赐臣邱山。
臣虽小人。
岂忘大德。
然以圣人在上。
孝理天下。
整齐风俗。
砥砺名教。
臣纵不才。
其如礼法何。
臣虽无识。
其若朝廷何。
无任丹血勤恳之诚。
谨冒死诣阙。
请罢官归养。
奉表以闻。
方违轩扆。
伏纸惶恋云云。
为王起避讳辞澧阳县685年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九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臣某言。
臣伏奉恩旨。
授臣澧阳县
臣才疏艺薄。
植此无庸。
命偶时来。
遘兹多幸。
逢上圣之初劫。
参太平之末位。
槐檀骤徙。
亟游铨馆之门。
草芥何为。
忽枉槱薪之绂。
召见于赤墀之下。
垂恩于紫霄之上。
岂徒任好之魄。
忽上于钧天。
固亦阚泽之名。
遂升于飞日。
仰殊私而载惕。
顾匪服而增惭。
虽刬迹都畿。
永无阙庭之望。
然委心蓬艾。
长怀雨露之仁。
幸欣就日之明。
敢惮乘流之远。
但以州县之号。
与臣亡父讳同
迫切私情。
不获遄赴。
伏乞天慈永锡。
圣造曲成
宏以孝理之风。
慜其心瞿之日。
使得策名他职。
陈力异邦。
则地义天经。
实奖于名教。
糜躯粉骨。
岂酬于鸿恩。
无任恳迫之至。
谨昧死陈表以闻。
唐故密亳二州刺史安州都督郑公碑706年2月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仁恺。
字仁恺
郑者宗周之圻内国。
宣王封其弟友于咸林。
以国为姓。
京兆□其都□至武公平王东迁之后。
焉依(阙八字)
济前后河食溱洧焉。
河南新郑
是故今为荧阳人。
武公子代为周司徒
诗人美之。
其诗曰。
缁衣之宜兮。
弊予又改为兮。
□有司农□□汉有司农□□□□□□晋有司空袤。
洋洋乎良史书之。
清风流于四海。
盛德加于百代。
郁为天下甲族。
搢绅士大夫靡然到今。
犹鳞介之宗龟龙也。
曾祖□育周议曹□□□□骑中□□□□□□守祖子裕。
毕王友大丞相仓曹武泉郡太守
父宏谅。
安定郡法曹
并列为君子之林。
称为英俊之□易其至矣。
知微而知章
诗不云乎令闻□令望。
杨公四叶。
远推□□之孙。
杜侯五代
复见神仙之子。
公吸淳耀。
滋灵液。
因地美而兰生。
受天真而茂。
怀文抱质。
□□□方机思内潜。
□□外□拔自弱冠□□□□□□艰□殆将灭性。
属隋氏爽驭。
海水偫飞。
衣冠荡析。
既乱离而瘼矣。
礼乐逃散。
争携持而去之。
圣唐载造区夏。
削平宇宙。
□道焚林求贤命职。
起家补(阙八字)宗卫录事参军拜□□子通事舍人
詹事府主簿
汉邸与并游。
邺园与应刘方驾。
豳州三水同州蒲城县令
君述职二城。
推明三辅。
覈为政□□□□养□□□辟土植谷。
夏长秋成。
市无堕游。
家安农业。
鱼菜不乏食。
毛米无所□□□望风□□□□党闻名而自化。
秩满。
莱州长史
是时也。
青邱负阻。
沧海扬波。
乃眷行师。
深惟利涉。
制命公为造船使。
赤马黄龙。
万艘千轴。
成之不日。
望之如云(阙十字)
以西候多虞。
边寄为重。
制授公□州都督府司马
驰驿之官。
都督崔馀庆
绝俗之士也。
每推公清心。
谈不容口。
高宗升中岱岳预陪(阙十字)寻□□州长史□之□□旧壤湫□□□□咨□诉□□□□□乃□□占星离疆画野。
得郊原之爽垲。
当水陆之要冲。
城邑洞开。
闾阎对出(阙十二字)
权授使持节密州诸军事
密州刺史
□叶推良。
门归通德。
有同衣锦。
时论荣之。
居无何。
使持节亳州诸军事亳州刺史
传车骖驾。
鼓吹旌旗。
故人不敢私恩□□□子□□相名□乡□□□国霸□□□大行惠化丰洽□乎时礼云及年病相成。
可以致政于君。
可以传事于子。
诣阙上书。
乞辞荣秩。
优制许焉。
从高志也。
婆娑田□夭㑥邱坟始鸠杖而□□俄□衣而□□□□□元□岁□□□九月□□朔廿五日□□遘疾薨于东都惠训里第。
享年七十有六。
呜呼哀哉。
惟公五山之精。
六金之英。
大□所成。
刜钟无声。
生而异状。
幼而殊□□□□□成□□□□□信发□□□□清机虚冲默体。
言出乎口。
应而莫违。
道存乎身。
酌而罔极。
延颈者日有所得。
倾耳者日有所闻。
节于损已。
丰于济物。
四践□□二登邑宰
三为别(阙十一字)朝□夫学始于
中于老庄。
终于释教。
故能全耳目。
逸形神。
兀然体命。
油然合道。
彼苍不仁。
歼我明悊。
呜呼哀哉。
其年十一月
与夫人合葬(阙十字)平原。
礼也。
垂拱二年
贝州父老乃相与而谋曰。
自州辞骥足。
及野送龙⿰(车
缠慕百城。
行淹一纪。
昔年草莽。
閒桃李而(阙十字)两邑(阙九字)德逾芳神其如在。
咸恐栾公之社。
蓬渚何常。
武侯之祠。
桑田且变。
广祈时彦。
奉赞徽音。
乃建丰碑。
式扬清德。
其碑先寘于(阙十字)(阙八字)纪绩刊碑情深于即事。
未有居诸逾于十载。
犹结去思。
人吏隔于存亡。
仍崇颂记。
虽周人缅怀于邵伯
未是过(阙十六字)豫郡□□□□□□之镇荆州千年堕泪。
夫人清河郡君房氏。
司隶刺史皇朝赠徐州都督临淄定公之孙。
太尉(阙二十九字)公特所钟爱。
每谓亲族曰。
我女实贤明。
尝退朝之馀。
时与参谋政事。
及御车有典。
结镜言归。
芬若(阙二十三字)匡夫□范训子知方。
博综书林。
深明觉道。
性纯孝。
丁公忧。
哀毁踰礼。
乃表奏男智度女光严出家。
以申追福(阙二十四字)悲□今日西阶之葬应天皇帝纂尧兴运。
配天。
遽覃锡类之恩。
特降追荣之礼。
神龙二年二月一日
制赠公(阙十三字)军事安(阙七字)之赠鸿恩被于九京。
高密邓禹之封。
盛烈光于千载。
有子十人。
长曰爱客。
万州刺史
赠□州刺史□□□□朝(阙二十字)朗州刺□□子真客。
中散大夫晋州临汾
次子智度。
京懿德寺僧。
次子固忠。
定潞许三州刺史少府□□□□□二□□□□书□部侍郎次子慈明。
赵□□□□□□卿曹州刺□次子信卿
左屯卫长史
八龙齐骋。
六凤偫飞。
读先圣之文。
行诸侯之孝。
潘中郎之茹泣。
顾慕修埏。
内史之衔□□□大□灵衣曳曳。
容驾迟迟。
之□□在之暮时。
元阙□□不复睹。
阴堂闭兮从此辞。
乃作铭曰。
大哉宣后。
诗歌中兴。
武公载德。
缁衣是称。
乃作卿士
良哉股肱。
玉鈜金干。
□涌□蒸盛德必祀。
信而有徵(其一)
惟岳降神。
及申。
□□纯嘏。
文质彬彬
道光邦国。
行重彝伦。
廊庙之宝。
社稷之臣(其二)
肃肃端士。
宦成两宫。
英英时彦。
□□□同舞鸾驯雉。
□□返风。
太邱贲德。
密贱推功(其三)
魏重题舆。
汉隆□□□□□轼三居展骥。
鳌川波静。
鸟城风被。
楛矢东来。
白环西暨(其四)
按节海沂。
分符谯沛。
明明良牧。
帝庭称最。
迁□兽威□□□□一变浇俗。
翳公是赖(其五)
岁穷钟漏。
日运□□□□□□广德悬车。
方寻三略。
言从二疏。
俄悲梦奠。
忽怆楹书(其六)
汉封乐毅
周祀庭坚
皇矣圣作。
畴德旌贤。
昭锡□□□□□□滕公之室。
原氏之阡。
棠阴一谢。
堕泪千年(其七阙三字)
兮谓盛德遵释老兮宪
孝于家兮忠于国。
人之英兮士之则。
朱鸟南兮元武北。
日翳翳兮泉门黑。
□冥冥兮□□□翠□□□丹字刻(其八)
安定郡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二十五
门下。故惠宣太子第三十女。
肃雍成性。柔婉为容。
禀训女师。克娴嫔则。
爰占近日。用叶初笄。
申锡美名。受封良邑。
封安定郡主。主者施行。
疏勒国王裴安定 盛唐 · 玄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三十九
维开元十六年岁次戊辰正月戊戌朔十四日辛亥。皇帝若曰。
万邦述职。无隔华夷。
五等疏封。式固藩屏。
咨尔疏勒阿摩支知王事左武卫将军员外置裴安定。诞灵蒲海。
禀秀葱山。蕴义以立名。
蹈仁而成德。虽日月所炤。
莫非王土。而烽燧时警。
犹曰虏庭。遂能捍彼边陲。
归我声教。载阐畴庸之义。
俾宏利建之风。今遣大理正鸿胪少卿梦松册尔为疏勒王
于戏。允迪由庚。
勿替敬典。绥厥戎落。
永为汉藩。尔往钦哉。
授裴炜等诸州刺史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九
门下。
中大夫前守安定郡太守裴炜等。
位分中外。
名著朝廷。
或课绩多年。
或招辑成政。
礼云终服。
官以授人。
旧章斯在。
新命宜及。
俾膺藩岳之任。
更展循良之称。
可依前件。
太子詹事王公神道碑 盛唐 · 孙逖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十三
洪范五福。一曰寿。
三曰逌好德。全生养形者。
为寿而已。非有德而不彰。
履仁蹈义者。为德而已。
非有后而不昌。天生大贤。
神降元吉。倚福禄而登祚允者。
宿预公焉。公讳同晊。
字某琅琊临沂人也。
其先有子晋。以启其初牒。
将军剪。以固其元冑。
中尉吉。以大其儒门。
丞相导。以蕃其乡族。
自导至公。十有一代。
礼乐增业。衣冠济美。
天下之人。谓之著姓。
曾祖宽。陈侍中
祖诲之。皇朝秘书郎
父知。无禄早世。
皆先达之良也。公夙遭闵凶。
不禀严训。圣善所育。
孩提有成。体恬淡之性。
资醇醲之德。学无常主。
言不为华。践行而隐其辙迹。
袭明而晦其光耀。湛然以静。
渊然以默。故谈者无得而名焉
仪凤调露之间。太夫人春秋高矣。
愿及亲以筮仕。岂要君而择禄。
繇是解褐邓州南阳丞。六安不乐。
吾闻其语。公则喜焉。
孝子之致养也。秩满。
济州司法参军垂拱中
冤狱起。州将嶭顗伏法。
以公坐是。失职十有馀载。
十年不调。人以为难。
公即坦然。仁者之处约也。
久之。选授吉州司法参军
以丁内忧。哀毁过于礼。
几至不全。丧服既除。
哀心未尽。遂不茹荤血于身矣。
神龙初调补司农寺主簿。时从父弟同皎选尚公主
驸马都尉。公以国亲。
封宿预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得而勿喜。知来者之不可却也。
寻坐驸马所累。调建州司仓参军
失而无愠。知去者之不可止也。
睿宗受命。亡辜开释。
授公申王府主簿。寻又增秩朝散大夫
于是乎见倚伏之回冗矣。居岁馀。
制摄安州都督府司马。除太子舍人
太子中舍人。历太子家令
宗正少卿。迁左庶子
东封之岁。表请归閒。
制授亳州刺史致仕。凡官历二纪。
将更五君。险阻则遇屯。
和平则之泰。康强则陈力。
羸老则向晦。命非吾有。
委运推移。身非吾有。
与时消息。动斯可效。
静斯可则。古之至人。
谓是全德。春秋八十有四。
开元十六年七月十二日。遘疾终于京兆安兴里之私第。
皇上以公春华秋实之称。著于两宫。
故赠以太子詹事。饰终之礼。
厚莫重焉。有司以公天经地义之德。
冠乎百行。故谥之曰孝。
易名之典。善莫大焉。
公束带于朝。端然齐肃。
目不迕视。体无懈容。
其从官也。常避右职。
其御下也。务存大旨。
不矫举以求是。不忧务以近名。
所谓建陵之长者也。公雅好释典。
尤邃禅门。爰有别业。
使营精舍。悬车之后。
隐几于兹。不出户庭。
弥入真寂。斯所谓维摩之梵行也。
公身居显位。子至大官
万石集门。伯禽拜后。
而能谦约自退。忠俭有恒。
占田必先于穷僻。卜宅不更于爽垲。
所谓公绰之不欲也。公属之内。
开鲁馆者二人。六姻之中。
降虞嫔者再世。而能进不求宠。
退不失亲。远而不携。
进而不逼。斯所谓山甫之保身也。
诗曰。瑟彼柞棫。
民所燎矣。岂弟君子。
神所劳矣。宜王公之受兹茀禄。
式是繁祉。享高年以有终。
保令闻而不已者也。初公娶于安定皇甫氏
太子舍人德参之孙。洛阳县寡过之女。
温惠成性。徽柔作则。
降年不永。先公即冥。
安厝之日。公为郡掾。
虽班秩有等。邱封尚卑。
而精灵所宁。岁月滋久。
而公之克葬。礼用上卿
同于旧穴。是废王命。
祔于新茔。未达神理。
卜梦通感。子孙是依。
魂无不之。合乃非古。
开元十六年十月七日。葬我孝公偃师县首阳山之南原。
夫人旧茔之东。礼也。
嗣子太子宾客邱。懿文轨时。
清行动俗。为国大器。
作人元龟。不有教忠。
孰兴于嗣。不有移孝。
孰荣其亲。丰石未琢。
已拱。敷求作者。
枉逮门人。升阙里之堂。
实难论赋。表太邱之墓。
多愧题铭。铭曰。
泱泱淮水。世祚王氏。
于穆孝公。是为端士。
动合元化。静符真理。
以道观身。以忠教子。
北谛邙阜。南瞻洛川
还依旧穴。更表新阡。
从古之制。非今则然。
峨峨双垄。生烟。
山行入泾州724年 盛唐 · 王昌龄
 押词韵第四部 创作地点:甘肃省平凉市泾川县
倦此山路长,停骖问宾御。
林峦信回惑(一作坰林往或回),白日落何处。
徙倚望长风,滔滔引归虑。
微雨随云收,濛濛傍山去。
西临有边邑,北走尽亭戍
泾水横白烟,州城隐寒树。
所嗟异风俗,已自少情趣
岂伊怀土多(一作恋怀土),触目(一作解物)忻所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