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大司马叶丈大中丞周丈同时被谤奉留有寄 明 · 唐伯元
七言律诗 押寒韵
司马勋名宇宙间,中丞镇静万人欢。
遥传塞外空豺虎,共说军中有范韩。
箧满谤书增倚重,天扶明圣惜才难。
即看河套天王地,乘胜长驱破可汗。
内大臣马武 清 · 胤禛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禁御宣劳重近臣,貂蝉奕叶载恩纶。
入参帷幄抒丹悃,出典周庐翊紫宸
镇静实堪心膂寄,老成尤见性情纯。
天家濊泽无私厚,勤恪应沾雨露频。
其一 南宋 · 李壁
 押先韵
三十六峰今入手,若无公事且留连储福宫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一五一《成都府路·永康军
太常因革礼跋淳熙十五年正月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五、《太常因革礼》卷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九、《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太常因革礼》,老苏先生奉诏所修也。
先是,欧阳文忠公同判太常寺,始建编修礼书之议。
朝廷虽从其请,然犹重置局,就以命礼官,既不专任,阅岁久之,书不果成。
嘉祐六年七月己酉,乃以先生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编纂判寺官督趣,欧阳公以参知政事提举
阅五年,当治平二年九月辛酉,而奏书成。
国史谓建隆以来三辑礼书,嘉祐尤悉,则谓此书也。
古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自后世以礼著书者仅存其大概,或阙其弥文。
经礼粗详,而曲礼尽废,以故往往不可复考。
嘉祐书独于损益去取异同之际,莫不咸在。
当此时,知制诰张环奏以国朝礼不合古制,欲命大臣与礼官釐正䌷绎,然后垂之永久。
先生争之,以为今方编集故事,使后世无忘之耳,非曰制为典礼,遂使遵而行之也,遇事而载之,不择善恶,是记事之体也。
然则其凡例条目,先生之定论盖若此。
而昧者顾谓繁简失中,以楦酿目之,抑未之思欤!
其书以《开宝通礼》为本,而以仪注例册附见之,且参以实录、封禅记、卤簿记、大乐记及他书,经礼、曲礼于是两备。
张文定公所谓其事业不得举而措之于天下,独《新礼》百篇,今为太常施用者是也。
钱侯太虚为吾州,尽刻苏氏之书于学宫,所以嘉惠诸生甚厚,且属壁识其岁月。
因备列之于末云。
淳熙十五年正月,郡人李壁书。
校书郎曹公行状 宋 · 王庭圭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一三
君讳崇之,字唐老姓曹氏
曹本出于黄帝之苗裔,其后封于曹,又封于邾,皆以曹为姓。
君之高祖讳霸隆,以勇略从太宗平河东有功,官至瀛州团练使,因家于东京
至君之考司勋始迁于,今为郑州管城县人
累世皆右职,而仕不大显。
司勋讳辅字子方
幼警悟,叹先世尝有功于用武之时,虽禄世于家,仕于朝者不绝,而天下承平久,谋臣猛将无所用其武,独感激读书,欲以文儒起身。
既登进士第,复以文章名誉显于一时。
唐老在髫龀时,见其父以文章从东坡、山谷游,名声籍甚,亦感悟读书,不数年学问益进。
崇宁初以里选贡于辟廱,补上舍,升入太学,遇唐老太学旧人,共窗席为笔砚之友二年。
时三舍法初行,宰相欲变文章,禁锢元祐之学,专用庄老学说,谈性命,说虚无,习为骫骳之文。
唐老为文豪放,不自雕镂,无所顾忌,其渊源家学不类时文气骨,以故试辄不偶。
诸公博士见而惜之,呼而语之曰:「子之文博辩雄伟,非不美也,奈不合今之法度。
今之程文,出入诸史,或误用东坡公一句,即谓之不纯正,有司虽爱其文而弃不敢取。
子急于奉亲,宜少变其体以就今之绳尺,则有司何敢弃也」?
唐老曰:「此文不难作也」。
因勉为之,果频中优等。
大观三年,遂登进士第,调延安府司理参军
从事郎、秦州工曹事,改差宁州工曹事,又改环庆路安抚使司管干公事,为耀州美原县
用举主,改宣教郎、知耀州白水县,转奉议郎、知真定府元氏县
宣和三年,知西京永安军使,转承议郎通判湖州,改差之火山军,又除校书郎
宣和七年七月十九日感疾而终,享年四十有四。
是岁虏犯京洛,𣪁其柩于郑州开元寺泗州
君娶李氏,封孺人
男四人:长曰承祖武功郎
曰光祖,保义郎
德祖、义祖,未仕。
女二人,长适进士魏仕宗,次在室。
孙男七人。
君平生喜为歌诗,清词秀句类其父,方除馆职,骎骎将履亨途,不幸寿止于此,不获显用于时。
延安时,兼管防城修战具,知美原日进筑镇安城等,朝廷嘉之,已议推赏,适兵戈猝起,其子光祖等皆奔窜,不能叙理。
其平生所为文,亦多散失,惟《东西晋蒙求》宣和间尝刊行于世。
某与君有同舍之旧而契相好,略知其大,偶遇光祖于江西,能言其家世及历官始末,虑愈久而遂失其传,请余状其事,故略叙其所知者如此(《卢溪文集》卷四七。)
为文豪:原缺,据傅校补。
龙安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其一 甲寅 清 · 何绍基
 押有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江源自西北,落落布星斗。
束缚出都江,汹汹龙雷吼。
李君亦何神,离堆人力剖。
派别东南行,膏泽万千亩。
水势如龙行,洋洋不回首。
全蜀利养源,壮哉此锁纽。
人力副天造,膏腴天下右。
迢迢二千载,仰望贤太守
龙安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其二 甲寅 清 · 何绍基
 押青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雪佣鬓未雪,就养少尉厅。
一笑口欲脱,离绪十年经。
离堆看水回,浩瀚翻酒瓶。
两翁既烂漫,诸友忘醉醒。
愿君勤颐养,菽水延乔龄。
叹彼青云贵,不识陔兰馨。
庭前数弓地,百花繁比星。
婉娩聚儿孙,欢笑满一庭。
龙安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其三 甲寅 清 · 何绍基
 押寘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昨游青城山,今入雪峰寺
青城空有名,雪峰果幽异。
松杉五万株,手植亦奇事。
生枯得相半,天风荡古翠。
千佛无一佛,佛佛无了义
狂飙或伤稼,风伯太游戏。
一揖白龙神,敢谓通幽秘。
驰入锦官城,居然大雨至。
龙安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其四 甲寅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五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大雨亦已至,使车亦已回。
琴书幸无恙,儿孙笑成堆。
呼童觅去,趁此天膏培。
雨亦间日至,亦随时栽。
苍苍万竹林,不知何处来。
官衙及古寺,有请无不谐。
连晨看种竹,一日千裴佪。
虽云息行役,颇亦困吾才。
龙安毕由灌县成都杂诗 其五 甲寅 清 · 何绍基
 押删韵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十四
凿池复凿井,积土遂成山。
池井有意得,山来缥缈间。
杂植松桂梧,石磴便跻攀。
相携山上来,炊烟起通阛。
虽无远景接,万象能回环。
痴孙自懒读,水墨涂斓斑。
上山复临水,画妙出孩顽。
他时补吾短,聊破老夫颜。
山鸡自爱集序 宋末元初 · 俞德邻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八二、《佩韦斋文集》卷一○
岁乙酉八月,余以事如山阳,憩天庆观
颓垣败壁,蜗蚓从横,莎径荒凉,阒无人迹,凄然有离索之感。
已而思之,导江张君,吾畏友也,实讲道于兹;
淮上翁,吾忘年交也,又实寓乎是。
亟往访焉,二君辍食迎门,相与谈别后事,而旅怀藉是释矣。
暇复造之,因扣其所谓耆儒硕彦、骚人胜士,愿一见之。
淮上翁蹴然曰:「节孝往矣,九京可作,节义如康州者可复见哉!
开禧以来,兵事劻勷,此地视为边徼,无日不鞭弭櫜鞬,与敌境从事,焉用毛锥子哉!
以故士之学者鲜,间有之,舍科举之外,馀无习焉。
独平野陈君不以时之盛衰易其志之好尚,执笔苦吟,钩章棘句,积岁月,略不惮烦」。
余闻而爱之,然未暇请也。
暨抵导江,亦以陈君为称首。
上丁释奠于学,余齐遬观礼,适会陈君于稠人广众中,一揖而退,复未暇请。
既而陈君来访,听其议论纚纚,会又咏其诗章,渊渊有韵,余于是益爱之。
又一日,以《山鸡自爱》一集属余而为之序。
开卷读之,则又知治书吴公之所以爱君者矣。
夫山鸡照水,爱其文也,君诗然乎哉?
君之诗,君自爱之,导江爱之,淮上翁爱之,治书吴公深爱之,余亦从而爱之,则君之诗,其斧藻绚丽从可知矣,山鸡然乎哉!
虽然,诗之作不作在我,其爱不爱在人。
《语》以人不知而不愠为君子,《易》以不见是而无闷为潜龙。
古之君子,未尝求人之知,觊人之爱也。
君忱能以道自勉,反身而诚,取人为善,极而至于深造自得之地,则人之爱我者,未必非美疢也,其恶我者未必非药石也,况肯自爱乎?
人之爱与不爱,尚不足为君重轻也,况余之序与不序乎?
重违君之请,姑以是复将命者云尔。
楚正叔待制元祐五年十二月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六一、《范忠宣公集》卷一二
公立行修洁,起家儒素。
伯仲登科,乡里嗟誉。
昔我先公,西帅延安
公时从军,首荐才贤。
职计僚,领麾淮壖。
外按邦刑,庶狱不冤。
将输数路,才业弥宣。
擢升内阁,历守边藩。
镇静有方,兵戢民安。
知足早退,琳宫就閒。
太师潞公,宴集耆英。
公游其间,福寿康宁。
予漕京西,实联公职。
僚契相欢,亲仁饱德。
予守庆阳,复承公政。
仓储丰盈,亭障安静。
予官西台,公方悬车。
閒暇既多,诗酒相娱。
司马温公,及诸名卿,真率为具,不待邀迎。
伊阙溪山,洛下名园,朝游夕赏,联辔翩翩。
一时盛事,人今尚传。
季夏经途,再登公堂。
公婴羸疾,幅巾据床。
握手道旧,笑言琅琅。
别未逾时,遽闻公丧。
身不获往,心徒悲伤。
遣奠于里,终天弗忘。
尚飨!
进诗 宋 · 皇甫坦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夜静天中星历历,晓来坛上月娟娟。
皇图巩固中兴业,帝祚遐昌亿万年(《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先生乞还山,上留过郊祀。时久雨,上以为虑,问于先生,以必晴对。及将宿青城,复遣问焉,先生进诗云云,至夜果晴。)
朝散大夫谢公墓志铭 北宋 · 范纯仁
 出处:全宋文卷一五五七、《范忠宣公集》卷一三
公讳景初字师厚
谢氏本姜姓,世为阳夏人,其子孙显于江左
公之先出于江左之谢,十世祖宾,始居河南缑氏
六世祖希图,因官家吴越,葬钱塘,遂为钱塘人
自君之考阳夏公始葬邓,今为邓人。
曾祖讳崇礼泰宁军节度掌书记,赠尚书礼部郎。
祖讳涛,太子宾客陈留公,赠礼部尚书
阳夏公讳绛,尚书兵部员外郎知制诰,赠司徒
公以陈留公荫,为太庙斋郎,再除试将作监主簿
陈留公遗表恩,为守主簿
初,监苏州茶盐务,不赴。
签书武胜军节度判官公事。
进士甲科,迁大理评事、知越州馀姚县,九迁至司封郎中,历通判秀州汾州唐州海州湖北转运判官成都府路提点刑狱,为怨者所诬,坐免司封都官郎中,又坐举官,免屯田郎中
复除职方员外郎,以病求分司西京权通判许州,不赴;
权通判襄州,复屯田郎中
会改官制,迁朝散大夫以卒,累勋上柱国
公少奇俊,七岁能属文,十三从师受《礼》,通其义,讲解无滞。
陈留公阳夏公曰:「此儿必大吾门」。
时阳夏公通判河南欧阳文忠公圣俞见公所为文,相顾而惊,持以示留守钱文僖公,文僖公叹曰:「真奇童也」!
十六游京师,赫然有声,群公共称之。
翰林学士胥公偃一见公,异之,许妻以女。
阳夏公忧。
阳夏公赒急宗族之无依者几百口,及捐馆,家无赀。
公抚给孤遗,如阳夏公之存。
有田在苏杭,岁入千斛,悉留以给宗族之在南者。
武胜时,贼张海扰京西,屡败县邑,而州无城与兵,州官或称疾避事,或疲老去郡。
公兼众职,不劳而治。
是时朝廷忧贼,使者旁午,号令肆出,人益劳扰。
公上书乞择用守令,精选使人,宽胁从以购首恶,皆中时病。
朝廷始建北京,公作《魏诰》以献,士大夫争传写。
李邯郸公以文名天下,深称重之。
公登科时,宋元献公较殿试,尚以不得置公第一为恨。
馀姚滨海,民喜盗煮盐,利厚而法不能禁。
公明立约束,刑不加肃而民自戢,盐课羡于常岁。
又为塘岸以禦潮涨之患,民得安居。
是时荆公王公甫宰明之鄞县知枢密院韩玉汝钱塘,公弟师直会稽,环吴越之境,皆以此四邑为法,处士孙侔为文以纪之。
浙东和籴之法,官以钱与易民刍粮,民既输而有司虐下,不畀其直,民以为病。
公在邠州,上疏极言其弊。
海州,毁淫祠三百馀所。
时州郡敢辄羁置罪人,公上言乞加禁止,于法当坐者,亦限以岁年而释之。
又言郡接京东,多寇攘,而海路通夷貊,宜增戍兵,以戒不虞。
治平中京师大水,朝廷求直言,公上章极言得失,其辞见于文集。
公在湖北,吏有以公田租劳人致于他郡而求善价者,法虽无禁,公移文谕之,以革其心,因请立以为法。
每岁五月,下诏恤刑,独不及转运司,公以职兼刑赏,乞预赐诏。
熙宁初河北大水,公上疏言灾异之所致,且缓郊礼,大忤建议者。
蜀以远方,凡大狱之疑者,皆钤辖司专决。
公数上言:「此当奏谳于朝,非臣下可专」。
朝廷遂以立为天下法。
是岁,剑门减配隶出关罪人之半,钤辖司措置边事,多不关提刑司,公亦论正之
永康军嘉州连接蛮徼,公请举择守臣
成都路公田有无不均,公请均之,以息贪竞,朝廷从之。
县尉佐,有皆以入赀流外得官者,不能为政。
公因奏请县唯许注流外若入赀官一员。
初行苗役之法,且擢属邑宰为之使而专其事,公上言:「远人乐安静,愿罢使勿遣」。
及使至,公谙其为人,因裁抑其过当。
使者遂怨公,诬公燕饮事,上之执政,乃公所忤者,因入其言,将置诏狱。
公耻于对吏,乃自引咎。
及坐免,公逍遥里中,杜门读书,未尝以谴谪为戚。
筑室郊外,时游息其中,每叹曰:「讵知昨非而今是乎?
昨是而今非乎」?
自号「今是翁」,为曰「三疾」,曰:「我亦古之遗民也」!
参知政事元厚之与近臣十人,雪公罪于朝。
冯当世成都,还,知枢密院,又讼公冤。
及除襄州,公不得已之官,多以病卧家。
大水,州城几没,公叹曰:「民如此,我何病乎」?
力疾以出,筑堤捍水,城卒获完。
公既少有才名,天下皆闻风企服。
而性刚直,不与俯仰。
遇事明锐,勇于敢为。
奖善嫉恶,出于天资。
于书无所不该,详练本朝典故。
宋次道最为博洽,每叹以为弗如。
为文简重雄深,出言落笔,皆有章采,若不经思,而人莫可及。
尤喜为诗,梅圣俞与公少长相陪,而为酬唱之友。
晏元献公、杜正献公、先君文正公,皆器待之,与之议论,不敢以年少之。
公与人交,始终不渝,穷悴者顾之益勤,虽贵显,至于是非,不少借也。
欧阳文忠公、刘原甫尤相善。
参知政事胡武平最重之,屡荐于朝。
士人多从学,公教人以明义理为本,而重尚气节,不妄许与,故特立寡合。
平居罕笑语,夫妇相待如宾。
幼丧母真定郡夏侯太君,事继母丹阳郡高太君至孝。
与兄弟深相友爱。
上之登极,当遣子进奉,而例得补官,公舍子而畀甥李掖。
公自襄还邓,属疾,即戒左右治后事,而妻子不知。
自疾至终,语言情思如平常,实元丰七年四月乙酉,享年六十有五。
兰阳县胥氏,翰林之女。
子四人:忱,知海州怀仁县;
愔,郢州长寿主簿
悰,蔡州汝阳主簿
悱,假承务郎
女四人:长早夭;
次适湖州乌程主簿茂谌,次适宣德郎黄庭坚,皆先公而亡;
幼未嫁。
孙四人:元、曾、基,一未名。
孙女七人。
有文集五十卷。
诸孤将以某年月日葬公于邓州穰县五龙山阳夏公之墓次,使以状来请铭。
铭曰:
邑于谢,氏自南国,以及于公,世有显德。
英才异禀,敏学博闻。
百代典制,心罗口陈。
爰自宰邑,以暨出使,落落任职,坦坦由义。
众所畏缩,公勇无难。
卒困于仇,公则不患。
公之所有,百未一试。
赍蕴而终,志士挥涕。
葬于穰郊,阳夏是从。
刻辞幽穸,以谂无穷。
飞赴山 北宋 · 吕大防
五言绝句 押青韵
最胜西峰下,林梢四望亭
江山观掌握,梁益布丹青(《舆地纪胜》卷一五○《成都府·永康军》)
其三 北宋 · 吕大防
 押元韵
树向仙山老,枝经汉水天师
按:以上《舆地纪胜》卷一五○《成都府路·永康军
成皋 其二 庚申 清 · 何绍基
 押词韵第十六部 出处:东洲草堂诗钞卷二十二
土如能化石,虎牢即剑阁
石如能化土,岷峨巩洛
石性秉刚厉,亦自相附著。
土性虽柔䵒,依然峙锋锷。
中州本脐腹,镇静藏筋络。
骨少肤肉多,乃受万气托。
莫羡长江清,休嗤大河浊。
因其土石性,于焉分厚薄。
曾鸿甫著作还朝 南宋 · 韩淲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进退非关我重轻,乡来何屡乞青城
西风又上蓬山去,指日须为政地行。
卫霍功名思灭敌,成康时世欲持平。
西湖之上烟波阔,回首能令眼倍明。
封坑冶疏 南宋 · 王橚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一一、嘉庆《郴州总志》卷三五
窃惟郴蕞尔郡,居楚上游,而溪峒环之。
前人有云,郴安,湖南九郡始可奠枕,真知本之论也。
抚绥镇静,犹惧不安,况可咈众生事,以贻目前至切之患,而启他日无穷之害乎!
臣谨按郡志有曰:桂阳郡铁官,故唐《十道志》贡赤钱。
圣朝既分平阳置监,而郴之支邑犹有冶穴产铁与锡,奸民无赖窟其中以为患。
建炎后坑场废。
观此数语,知所由来,则中兴至今,所以为郴防患者至矣。
又考郡冶石刻,谓坑之利于官者少,害于民者多。
坪在郴县两乡之间,其地磅礴百里,所谓茭塘等处特小地名,实皆坪也。
守臣累尝有请,乞遂停闭。
嘉定间郡守罗克开首陈其害,开禧间赵彦裧之请,而郡解缗钱。
端平初,从蔡籥之请而包解课额。
淳祐间陈乘之严罗二十一之罪罚,宝祐间赵师光伐罗武谅之计谋,朝旨封闭,历历可考。
详此委折,则屡次申严,所以为民除害者悉矣。
臣之至州,尝考其故,咸谓坑一开则患立见。
盖郴田硗确,郴民匮穷,岁荒姑置未言,年丰亦仅自足。
今乃聚千百辈游手,日增千百升粮食,籴价骤长,细民阻饥,势使然也。
烹淘恶水、损人田亩而不问,穿求苗脉、坏人坟墓而不顾。
群聚恶少率皆外乡无赖之徒,结连峒苗,便成不测之变。
况所产者类皆铁锡,所得者不过锱铢,是以累朝独置郴之坑利而勿取者,为此也。
景定三年,有永兴县奸民邓雷玉,妄指郴县坪坑之左右,经衡州分司请佃,既而委官究实,具见其害,不敢保明,于是雷玉之谋阻。
至今五月内,又结其族梦鱼窥伺兴宁县绍兴已停之浦溪坑,东思洛坑,又欲开黄岑白石之坑,脱漏分司,委官究实。
便集恶少二百馀人,文身利刃,私采其间,剽劫乡民,盗窃杀伤,词讼纷起。
况上件事并不经由冶司,初无采取明文,又不申明本州,径就衡州分司投词。
计嘱委官体究,并缘开凿,居然便与州县敌,官吏畏缩,末如之何。
臣滥司民社,忱不容已,节次申闻诸司外,切谓傍郴皆积年盗区,非他可比。
是以中兴以来,嘉惠兹土,严行停闭,宁捐国课,力遏利源,防微虑密,万世永赖,其可不奉行而宣布之乎?
且坑穴开则郴民饥,亡命聚则盗窃作,盗窃作则湖南不安,其课利之有益于国者几何?
而关系者甚大,脱有不意,咎将谁执?
臣是以一饭三叹,长虑却顾,而不能止于言也。
是用申累任守臣之请、千里士民之情,历数其由,上干天听。
欲望圣慈明见遐郡,体建炎绍兴嘉定弭患之德意,举端平宝祐爱民之实心,并请行下本州,严加防禁。
后有奸民于境内妄指地名开凿者,坐以违制。
仍著为令,并下冶司照应,庶使田里得以安其生,而奸盗无所容其窟。
不惟黎民之利,抑亦国家之福。
臣不胜惶惧之至。
乃者便民之奏已常首及此事,今奸民窥伺未已,势须申严防禁。
若不赴愬于君父,则民命所系,后将噬脐。
是用再渎天威,仰祈原赦,臣不胜大惧,奏闻。
按: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二九三。
荐刘汜状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二三八
臣准绍兴二十九年四月十九日敕节文,令侍从各岁荐智谋深远、镇静严明、兼通儒学、可充将帅者,武艺超绝、骁勇猛鸷、争先敢死、可率士众大小使臣以上贰员。
臣伏见閤门宣赞舍人、充荆湖北路兵马副都监、兼荆南驻劄御前效用统领刘汜,西州将种,克副家声,勇鸷能谋,济以儒雅。
使当一队,必有可观,处之偏裨,未究其用。
欲望圣慈特赐升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