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太常因革礼跋淳熙十五年正月 南宋 · 李壁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八五、《太常因革礼》卷末、《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一九、《皕宋楼藏书志》卷三五、《宋代蜀文辑存》卷七五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都江堰市
太常因革礼》,老苏先生奉诏所修也。
先是欧阳文忠公同判太常寺,始建编修礼书之议。
朝廷虽从其请,然犹重置局,就以命礼官,既不专任阅岁久之,书不果成
嘉祐六年七月己酉,乃以先生霸州文安县主簿,使食其禄,与陈州项城县令姚辟编纂判寺官督趣欧阳公以参知政事提举
五年,当治平二年九月辛酉,而奏书成。
国史谓建隆以来三辑礼书,嘉祐尤悉,则谓此书也。
古者,经礼三百,曲礼三千,自后世以礼著书仅存大概,或阙其弥文
经礼粗详,而曲礼尽废,以故往往不可复考。
嘉祐书独于损益去取异同之际,莫不咸在。
此时知制诰张环奏以国朝不合古制,欲命大臣与礼官釐正䌷绎然后垂之永久
先生争之,以为今方编集故事,使后世无忘之耳,非曰制为典礼,遂使遵而行之也,遇事而载之,不择善恶,是记事之体也。
然则凡例条目先生定论若此
而昧者顾谓繁简失中,以楦酿目之,抑未之思欤!
其书以《开宝通礼》为本,而以仪注例册附见之,且参以实录封禅记、卤簿记、大乐记及他书,经礼、曲礼于是两备
张文定公所谓事业不得举而措之于天下,独《新礼》百篇,今为太常施用是也
钱侯太虚为吾州,尽刻苏氏之书于学宫所以惠诸生甚厚,且属壁识其岁月
备列之于末云。
淳熙十五年正月,郡人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