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唐别驾虔州 明 · 胡应麟
七言律诗 押萧韵
芜城初别凤凰箫,水国重过驷马桥。
共惜士元居小郡,何如长孺在中朝。
千林大庾含芳近,万蕊唐昌入梦遥。
便觉佩刀干气象,驿亭风雨夜来饶。
贾员外戬见赠玉蕊花 五代至宋初 · 徐铉
七言绝句 押灰韵
琼瑶一簇带花来,便斸苍苔手自栽。
喜见唐昌旧颜色,为君判病酌金罍。
两淮荆襄四川州县被寇宽恤德音 南宋 · 许应龙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一八、《东涧集》卷三
敕门下:朕更化励精,视民如子。
固封守而康四海,期臻保定之功;
修文德以来远人,每切绥怀之念。
然内治之尚缺,致外患之未平,荆襄既被于创残,淮蜀重遭于侵扰。
道路流离之众,惨不聊生;
室庐焚毁之馀,茫无所托。
骨肉罹于荼毒,丁壮困于转输。
常产仅存者,莫供征歛之须;
旧业乍还者,又乏耕犁之具。
肆夙宵之轸虑,如冰炭之交怀。
嗟汝何辜,由吾不德。
幸天人犹助于信顺,而将帅悉力于捍防。
虽烽燧之甫停,奈疮痍之未复,肆颁涣号,用慰群情。
以赈贫,蠲租而布惠,血战之士当议优恩,死事之家盍加恤典。
或乘时而啸聚,或失律以逋逃,咸与维新,同归于治。
于戏!
各得其所,既推还定劳来之恩;
遹观厥成,永底安静和平之福。
咨尔藩宣之吏,奉予宽大之书。
毋事虚文,俾沾实惠。
七用韵奉寄程仲庸 元末明初 · 唐桂芳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河南谱系唐昌簿,一见轩然意气倾。
近喜诸公交荐剡,每传多士让诗声。
相思几度长悬榻,报谒终年罕出城。
只有郑虔最知己,巷南巷北日同行。
声声慢 其一 逃禅作梅、瑞香水仙,字之曰三香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词韵第二部
瑶台月冷,佩渚烟深,相逢共话凄凉。
曳雪牵云,一般淡雅梳妆。
樊姬岁寒旧约,喜玉儿、不负萧郎。
临水镜,看清铅素靥,真态生香。

长记湘皋春晓,仙路迥,冰钿翠带交相。
满引台杯,休待怨笛吟商。
凌波又归甚处,问兰昌、何似唐昌
春梦好,倩东风、留驻琐窗。
夜合花 茉莉 南宋至元初 · 周密
 押阳韵
月地无尘,珠宫不夜,翠笼谁炼铅霜。
南州路杳,仙子误入唐昌
零露滴,湿微妆。
逗清芬、蝶梦空忙。
梨花云暖,梅花雪冷,应妒秋芳。

虚庭夜气方凉。
曾记幽丛采玉,素手相将。
青蕤嫩萼,指痕犹映瑶房。
风透幕,月侵床。
记梦回、粉艳争香。
枕屏金络,钗梁绛缕,都是思量。
容州冬至 南宋 · 汪棐
 出处:全宋文卷六七○○、《汪氏渊源录》卷八
为天之统,潜萌阳气于黄宫;
迎日之长,回丽大明于赤道。
欣属云台之纪,敢忘辰极之瞻。
恭惟陛下刚以顺行,道随阳长。
福由保定求中,奚假于土圭;
德与和游钟感,适符于灰琯。
至诚赞化,景铄对时。
律肇洪钧,开物祥之类至;
孰同遐域,格译传之朋来。
臣有腼分鱼,无阶率兽。
效尧封之愿祝,占岁屡丰;
推周历以常新,与民同乐。
上表请开献书之路 西魏 · 牛弘
 出处:全隋文卷二十四
经籍所兴,由来尚矣。
爻画肇于庖羲,文字生于仓颉,圣人所以弘宣教导,博通古今,扬于王庭,肆于时夏。
故尧称至圣,犹考古道而言,舜其大智,尚观古人之象。
《周官》,外史三皇五帝之书,及四方之志。
武王黄帝、颛顼之道,太公曰:「在《丹书」》。
是知握符御历,有国有家者,曷尝不以《诗》《书》而为教,因礼乐而成功也。
昔周德既衰,旧经紊弃。
孔子以大圣之才,开素王之业,宪章祖述,制《礼》刊《诗》,正五始而修《春秋》,阐《十翼》而弘《易》道。
治国立身,作范垂法。
秦皇驭宇,吞灭诸侯,任用威力,事不师古,始下焚书之令,行偶语之刑。
先王坟籍,扫地皆尽。
本既先亡,从而颠覆。
臣以图谶言之,经典盛衰,信有徵数。
此则书之一厄也。
汉兴,改秦之弊,敦尚儒术,建藏书之策,置校书之官,屋壁山岩,往往间出。
外有太常太史之藏,内有延阁、秘书之府。
孝成之世,亡逸尚多,遣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刘向父子雠校篇籍。
汉之典文,于斯为盛。
王莽之末长安兵起,宫室图书,并从焚烬。
此则书之二厄也。
光武嗣兴,尤重经诰,未及下车,先求文雅。
于是鸿生巨儒,继踵而集,怀经负帙,不远斯至。
肃宗亲临讲肄,和帝数幸书林,其兰台、石室,鸿都、东观,秘牒填委,更倍于前。
孝献移都,吏民扰乱,图书嫌帛,皆取为帷囊。
所收而西,裁七十馀乘,属西京大乱,一时燔荡
此则书之三厄也。
魏文代汉,更集经典,皆藏在秘书、内外三阁,遣秘书郎郑默删定旧文。
时之论者,美其朱紫有别。
晋氏承之,文籍尤广。
秘书监荀勖定魏《内经》,更著《新簿》。
虽古文旧简,犹云有缺,新章后录,鸠集已多,足得恢弘正道,训范当世。
属刘、石凭陵,京华覆灭,朝章国典,从而失坠。
此则书之四厄也。
永嘉之后,寇窃竞兴,因河据洛,跨秦带赵。
论其建国立家,虽传名号,宪章礼乐,寂灭无闻。
刘裕平姚,收其图籍,五经子史,才四千卷,皆赤轴青纸,文字古拙。
僭伪之盛,莫过二秦,以此而论,足可用矣。
故知衣冠轨物,图画记注,播迁之馀,皆归江左
晋、宋之际,学艺为多,齐、梁之间,经史弥盛。
宋秘书丞王俭,依刘氏《七略》,撰为《七志》。
梁人阮孝绪,亦为《七录》。
总其书数,三万馀卷。
侯景渡江,破灭梁室,秘省经籍,虽从兵火,其文德殿书史,宛然犹存。
萧绎据有江陵,遣将破平侯景,收文德之书,及公私典籍,重本七万馀卷,悉送荆州
故江表图书,因斯尽萃于矣。
及周师入郢,悉焚之于外城,所收十才一二。
此则书之五厄也。
后魏爰自幽方,迁宅伊、洛,日不暇给,经籍阙如。
周氏创基关右,戎车未息。
保定之始,书止八千,后加收集,方盈万卷。
高氏据有山东,初亦采访,验其本目,残缺尤多。
东夏初平,获其经史,四部重杂,三万馀卷。
所益旧书,五千而已。
今御书单本合一万五千馀卷,部帙之间,仍有残缺。
比梁之旧目,止有其半。
至于阴阳河洛之篇,医方图谱之说,弥复为少。
臣以经书,自仲尼已后,迄于当今,年逾千载,数遭五厄,兴集之期,属膺圣世。
伏惟陛下受天明命,君临区宇,功无与二,德冠往初。
自华夏分离,彝伦攸斁,其间虽霸王递起,而世难未夷,欲崇儒业,时或未可。
今土宇迈于三王,民黎盛于两汉,有人有时,正在今日。
方当大弘文教,纳俗升平,而天下图书尚有遗逸,非所以仰圣情,流训无穷者也。
臣史籍是司,寝兴怀惧。
陆贾汉祖云「天下不可马上治之」,故知经邦立政,在于典谟矣。
为国之本,莫此攸先。
今秘藏见书,亦足披览,但一时载籍,须令大备。
不可王府所无,私家乃有。
然士民殷杂,求访难知,纵有知者,多怀吝惜,必须勒之以天威,引之以微利。
若猥发明诏,兼开购赏,则异典必臻,观阁斯积,重道之风,超于前世,不亦善乎!
伏愿天鉴,少垂照察(《隋书·牛弘传》,《北史·牛弘传》,又见《御览》六百十九)
万寿乐歌三十六章 其二十二 勤察吏第二十二 清 · 洪亮吉
 出处:西苑祝釐集(庚戌辛亥)
盗不谳,责总督清苑县愆莫赎。
吏蠹民,责抚臣,高邮州罪较真。
皇躬一日周万几,外省案牍何从稽。
诏书直下诸大吏,当戒江南直隶
重修东岳庙政和三年 北宋 · 王著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民国《清苑县志》
元符二年秋,以故枢密副都承旨阎公守土分阃,曾修斯庙。
政和三年,朝论择守,乃擢今武节公,即承旨公嫡嗣也。
下车即增葺廊宇,不逾月而成,因命著撰文云云。
按:光绪保定府志》卷四六,光绪十二年刊本。
保定尹祈雨 元末明初 · 李延兴
七言律诗 押微韵
忧心太守祝民禧,紫雾涵香护锦衣。
潭底双龙驱雨出,庙前五马踏云归。
银潢水满通丹井,石室烟深湿翠微。
斜日金台情景好,酒旗风里禽飞。
题铁干回春图山阴刘世儒工画梅以巨幅贽余乞诗为赋 明 · 胡应麟
吴绡七尺铺寒玉,幻出名花照幽独。
微霜淡月春朦胧,何处佳人卧空谷。
画梅自昔传华光,擅奇更有王元章
千秋绢素渐零落,古色黯黯留虚堂。
迩来刘生最殊绝,十载含毫走燕越。
一榻常栖水云,双帆忽下桐庐月。
看君落墨如有神,解衣盘礴随天真。
淋漓数笔生意动,阴崖顷刻回阳春。
林危径仄飞鸟绝,偃蹇虬龙锁深穴。
彷佛罗浮万丈峰,孤根倒挂千年雪。
大枝诘屈粘莓苔,小枝蜿蜒花乱开。
虢国蛾眉逞疏淡,寿阳额矜徘徊。
风台月观遥相望,园林更染孤山样。
绝艳惊从汉苑来,冰肌更出唐昌上。
吁嗟刘生画己仙,坐令铁干摩苍烟。
高屏巨障欲飞动,素册单条绝可怜。
长安五侯招不得,王家珍重走书乞。
何缘好博胡生诗,乱洒琳琅向蓬荜。
阴铿不作何逊亡,人间佳句何茫茫。
暗香疏影亦长语,后来谁复传篇章。
嗟余潦倒笔力弱,细嚼琼朵搜枯肠。
刘生刘生勿悽蹙,自古高流混凡俗。
即今且作潇湘游,坐观瀑布匡山麓。
他时问讯子猷,倘寄鹅溪三百幅。
白楼吴公还朝诗一首 明 · 皇甫涍
四言诗 出处:皇甫少玄集卷二十
大宗伯知制诰白楼吴公嘉靖丙戌之春表阙吁衷南驱展墓日月之光中普霜露之寒下濡楸槚郁目纶綍介心公前莅太常渥承睿典乃祖乃父并锡龙章爰以夏六月十有六日悬霄幕于山椒布天声于玄馆扬葭启道徐銮警节景云时覆炎晖稍清倾廛萃观群位肃伏公抚躬雄厉宠悼交加重林以之动色山灵宛其在辟诵言于行在有怀于明发者靡不仰崇徽而叹息奋薄已而衡困忠孝之谟斯亦垂惠于邦人矣既而昊天慰其毫毛济川思其舟楫三台齐色繄公是赖云旌已峨火旻言别夫盛矣休哉皇天大庇哲人迈相我国家亿万斯年无疆之休乃继挺于吾苏也人文茂猷降岳匪诞文定吴公振遐轨于前文恪王公持典刑于后逮我公绍隆绪于今矧龙飞耀德海宇重熙鸿举六翮辰附长天不足拟议我圣君贤相志同咸有之万一也末学小子游公之门乃载世焉仰斯宏美在兹弥庆公岐嶷天成殆庶亮拔率物冲襟古称上德九师该综一夔惇秩文星遐贲明不遗乎两京化雨倾流仁自扬于六馆振铎而中天悬日操翰而万牒如泉望履綦者识体安之为深抱铅椠者知意达之可贵帝厚其祉琳琅在膝才冠一时名高江左神畿委辨乃斗筲乎洛少古文腹笥亦珠鹄于岐公于涍分则交游义均师范益谅庆流之远末睇淮水之占矣公恒执谦退皇上笃眷有隆俯慰孝思虚位以待嗟乎山甫切永怀之心召公裕明农之愿在是行也小子涍仪刑日远提携孰从辱公国士之遇期以青云之器蹇踣如斯是用疚怀增汗负公如何赋诗一章以赠公行亦有感激之辞焉诗曰
于惟敬皇,实徽文教。
惟天保定,登猷朗照。
乃崇乃柬,并甄玄冒。
金相玉质,帝赉惟肖。
奕奕吴公,爰以时升。
鸾翔翰苑,华馥天庭。
经之纬之,赞我熙明。
道为皇范,言垂世经。
鼎号群瘁,凶珰遘祸。
靡扬不伏,靡隆不堕。
爰戢于署,玄闱无可。
司成奉常,礼丈载荷。
重光乃宣,乾纂穆容
六幽咸被,三谟是踵。
浚哲惟文,承休端拱。
畀厥典刑,曷顾曷恐。
公德之铄,式眷纯锡。
丝纶是承,密勿是职。
敷言焕烂,裁训渊默。
凝精驻翰,昌为稷益。
物变易感,性美惟滋。
希我皇鉴,贷我幽思。
帝曰福汝,臣浴宸慈。
发春指旆,文陛登辞。
载思载逝,风举云征。
萃镳响像,凤吹晨鸣。
重章双映,辉尔幽扃。
有岩斯媚,有颍斯荣。
山甫永怀,召裕其猷。
乃雍时旷,曾胡少留。
七月初吉,鹢首湍浮。
贞仪允则,去我孰由。
曰余寡劣,芳尘每挹。
譬井之渫,惟公之汲。
称之千里,跻文践赤。
盐车长仰,是负是忒。
负忒在斯,人伦实难。
衡揣非疵,静言永叹。
赓歌翕烈,主圣臣贤。
猗欤咸有,慰尔幽兰。
李留守(约东) 其四 明 · 金宗直
七言绝句 押齐韵 出处:佔毕斋集卷二十三
保定门东午正西,风烟蔼蔼接莺溪。
闲搜五百年间事,正值街坊酒价低。
汉宫春 宋 · 史达祖
友人与星娘雅有旧分,别去则黄冠矣,托予寄情
花隔东垣,咏燕台秀句,结带谋欢。
匆匆旧盟,有限飞梦重关。
南塘夜月,照湘琴、别鹤孤鸾。
天便遣、清愁易长,春衣常恁香寒。

唐昌故宫何许,顿剪霞裁雾,摆落尘缘。
一声步虚,婉婉云驻天坛
凄凉故里,想香车、不到人间。
羞再见、东阳眼,教人依旧思凡。
建窟檐记开宝三年正月 宋 · 曹元忠
 出处:全宋文卷五○
大宋乾德八年岁次庚午正月癸卯朔二十六日戊辰,敕推诚奉国保塞功臣归义军节度使特进检校太师中书令、西平王曹元忠之世,创建此窟檐记。
按:敦煌D四二七窟题记。又见姜亮夫《莫高窟年表》第五六八页。
刘洎自尽诏 隋末唐初 · 太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七
小人在列。为蠹则深。
巨猾当枢。怀恶必大。
侍中检校户部尚书清苑县开国男刘洎。出自闾伍。
言行罕称。于国无涓滴之劳。
在朕匪枌榆之旧。但以驱策稍久。
颇有吏能。擢于凡琐之閒。
收其鸣吠之用。超伦越品。
使居常伯。纡青袭紫。
摄职文昌。冀有葵藿之情。
知惭雨露之泽。兹朕行履。
小乖和豫。凡百在位。
忠孝缠心。每一引见。
涕泗交集。独容颜自若。
密图他志。今行御进状。
乃与人窃议。窥窬万一。
谋执朝衡。自处霍光之地。
窥弄兵甲。擅总伊尹之权。
猜忌大臣。拟皆夷戮。
朕亲加临问。初犹不承。
傍人执證。方始具伏。
此如可恕。孰不可容。
皇太子治春秋鼎盛。声溢震方。
汉昭之童幼。非周成之襁褓。
辄生负图之望。是有无君之心。
论其此罪。合从孥戮。
但以夙经任遇。不忍枭悬。
宜免家累。赐其自尽。
扬州后土庙琼花香如莲花落不著地丙子一夕大雷雨失花所在相传以为上天云 宋末元初 · 赵文
朔风吹沙淮浪白,二十四桥沉冷月。
颠雷夜半撼芜城雪萼琼丝破空碧。
金瓶岁岁献君王,玉罂泛酒莲花香。
明光殿闭沙漠远,人自无情花断肠。
落蕊飞天识天路,何如拔树飞升去。
唐昌游女再归来,城中只卖琼花露。
江南俘客吟如叫,想像裁词不成调。
天宫夜宴按霓裳,玉女擎花紫皇笑。
保定重别陈少参 其一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文韵
去尽雁门客,无依馀片云。
往时托琼树,鸾鹤共纷纷。
幕府虚秋宪,滹沱但夕曛。
何当逐旌节,重向朔方军。
保定重别陈少参 其二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五言律诗 押寒韵
三年求菽水,流落向人看。
膂力风尘尽,衣裘雨雪寒。
非君重骚赋,之子枉游盘。
挥手此为别,依然行路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