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保州道中(二十一日)1279年9月21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词韵第二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清苑区
昨日渡滹沱,今日望太行
白云何渺渺,天地何茫茫。
落叶混西风,黄尘昏夕阳。
牛车过不住,毡屋行相望。
小儿骑蹇驴,壮士驾乘黄。
高低叶万顷,黑白草千行。
村落有古风,人间无时妆
宋辽旧分界,燕赵古战场
蚩尤乱涿野,共工谪幽邦。
郭隗乐毅荆轲舞阳
臧卢互反覆,安史迭披猖。
山川一今古,人物几兴亡。
江南佔毕生(韩本、四库本作士,往来习羊肠。
天马戴青蝇,电秣驰康庄。
适从何有来,如此醉梦乡。
感时意踟蹰,惜往泪淋浪。
厉阶起玉环左计(韩本、四库本作许右)石郎。
天地行日月,万代乘景光。
昼夜果可废,春秋诚荒唐。
吾生直须臾,俯仰际八荒。
来者不可见,远游赋彷徨。
涿州三诗 其一 赵太祖(在保州,二十九日起三十日到)1279年9月29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东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徐水区
我行保州塞,御河直其东。
山川犹有灵,佳气何郁葱。
顾我巾车(原作因,据韩本、四库本改),厉气转秋蓬
瓣香欲往拜,惆怅临长空。
涿州三诗 其二 楼桑(故宅近涿县三十里)1279年9月30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词韵第十七部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我过梁门城,楼桑在其北。
玄德已千年,青烟绕故宅。
道傍为挥泪,徘徊秋风客
天下卧龙人,多少空抱膝
涿州三诗 其三 涿鹿1279年9月30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我瞻涿鹿野,古来战蚩尤
轩辕立极,玉帛朝诸侯。
历历关河雁,随风鸣寒秋。
迩来三千年,王气行幽州
白沟河1279年9月30日 宋末元初 · 文天祥
 押阳韵 创作地点:河北省保定市涿州市
昔时张叔夜,统兵赴勤王。
东都一不守,羸马迁龙荒。
适过白沟河,裂眦须欲张。
绝粒遄不死,仰天扼其吭。
群臣总奄奄,一士垂天光。
读史识其地,抚卷为凄凉。
我生何不辰,异世忽相望。
皇图遘阳九,天堑漏飞艎(疑当作蝗)
引军至阙下,捧土障澜狂。
出使义不屈,持节中郎
六飞狩南海,金钺将煌煌。
武侯空盛心,出师惊四方。
吾属竟为虏,世事吁彼苍。
思公有奇节,一死何慨慷
江淮我分地,我欲投沧浪
沧浪却不受,中原行路长。
初登项籍宫,次览刘季乡。
涉足河与济,回首嵩与邙。
下车抚梁门,上马指楼桑。
戴星渡一水,惨淡天微茫。
行人为我言,宋辽分疆
悬知公死处,为公出涕滂。
恨不持束刍,徘徊官道旁。
我死还在燕,烈烈同肝肠。
今我为君哀,后来谁我伤。
天地垂日月,斯人未云亡。
文武道不坠,我辈终堂堂。
议戎策(上)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四、《圣宋文选全集》卷二二
金燕古为濒山多马之国,其土莽平,宜畜牧耕稼,其民翘健,便弓矢,习骑射,乐斗轻死。
中国得之,足以蔽障夷狄;
夷狄得之,足以摇动中国。
蚩尤涿鹿之野,故叛黄帝
舜以青冀分野太大,剖其北篱而为幽,为并、为营。
《周官》职方氏掌九服之图,沤、夷、涞、易之浸,皆在其地。
战国之时,为燕国
唐之时为范阳节度
夫燕一国也,范阳一镇也。
以一国之力斗绝在戎夷中,独立几八百馀年,遂兴周室,终始而不为匈奴所吞者,是其力足以独捍匈奴也。
范阳一镇之地,宿兵不满数万,而奚契丹不能辄苦赵、魏、沧、景者,其力足以独制外虏也。
昔以一国之力而不惮匈奴,今天下之力而不胜其劳敝;
昔以一镇之力而不惮奚、契丹,今以天下之地而懔懔常为忧。
其故何也?
燕国朝鲜、辽东、云中、九原、󰶂山、楼烦、易水以为之塞,范阳卢龙、古北、松亭、狐门之要以为守,用力少而塞之易,此其能以一国一镇截然中立而不惮匈奴、奚、契丹也。
石晋割幽、蓟、檀、顺、妫、儒、武、应、寰、朔、涿、蔚赂戎以市天下,而营、平、易亦陷于虏,阻固扼束,我皆失之,而划沧、霸、瓦桥、信安安肃广信保定常山忻、岢岚火山宁化千里平广之地以为界,戎军胡马,驰突去来如股掌之上耳。
此天下之所以不胜劳敝,而懔懔常为忧也。
虏侵之益易,我守之益难,故时平而屯戍之费不得息。
虏之觇中国也近,中国备虏之处也多,故力劳而势益分。
间有忧国之将,不过广塘水而已;
献谋之臣,不过啖阏氏可汗,悦来使而已。
使土在其外而为沮洳于腹中,阏河川泉渎,灌庐墓耕牧之地,包七州,广数百里,东起泥沽海口,西达边吴、淀堆,蒲藻鱼蚌生之,而粒食皆漕取于内地,并西山尚阙百里,曾未足限隔胡马,而边民丧其业矣。
岁输者不可一日而不继,遗之珠犀剑带,皆府库上选,乘舆之副,拳然而如郑卫之事晋楚;
聘使所出之郡,补徼道、牵马牛、圬亭候、捕雉兔、罗果蓏、饬倡乐、聚薪炭,仆役于夷人者,不可胜数。
和亲不战而劳费如用兵之时矣。
窃譬之千金之家,寇盗在藩墙之内,不治格斗攘却之具,而方施堑阈下以为守,盗者从而笑之,塘水是也。
又譬之懦夫与鸷兽相厄于野,弃体肉饲之而祈免于害,不忍万全之时而先事一斗,和亲之赂是也。
古者固非亡和亲也。
,诸侯国耳,用大夫魏绛之说,而和诸戎以获实利,日贾其土,民狎于野,穑人成功,曰夷狄事晋,师徒不勤,甲兵不顿,远至迩安,则和亲之术诚利矣。
今幽、营为虏巢,内地又为塘而民不得耕,屈中国之尊以奉,殊无遗力矣。
而师徒之戍不得息,远者至而迩人不为之安,如是而为和亲,何为者耶!
议者狃日月之安而虑之不先,将见天赐之穴日盈,中国之力不可支,然后破盟犯约,而突盗吾民矣。
刘水部碧宇上保定太守 明 · 于慎行
七言律诗 押阳韵
白露蒹葭望渺茫,使君千骑发东方。
斗边一夜仙槎影,河上三春画省香。
剑气秋空寒易水,箫声明月忆维扬
他时欲识扶风守,指点题名在建章。
韩太保惟忠墓表元丰三年 北宋 · 李清臣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一八、《名臣碑传琬琰集》中卷四一、《鸡肋编》卷中
公讳惟忠,著籍真定,为灵寿人
忠宪公之曾祖,今定州丞相之高祖父也。
忠宪公贵,赠太保
夫人张氏,追封江国夫人
太保之子讳处均,亦赠太傅
丞相既贵,又加赠为太师中书尚书令追封昌国公
魏国,又徙韩国
夫人李氏追封韩国太夫人
韩国公之子讳保枢,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鲁国公
鲁国公之子则忠宪公也,历同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太子少傅,累赠太师尚书令中书令追封陈国公
子八人:长曰纲,故尚书司封员外郎
次曰综,故刑部员外郎知制诰
次曰绛,再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昭文馆大学士监修国史,今以建雄军节度使检校太傅定州
次曰绎,故职方员外郎
次曰维,今以端明殿翰林侍读龙图阁三学士、吏部郎中许州
次曰缜,今以右谏议大夫龙图阁直学士枢密都承旨
次曰纬,故比部郎中、知解州
次曰𥾝,故光禄寺丞
韩氏自忠宪公进士,因侍鲁公京师,其后鲁公薨,遂葬于许。
忠宪公益贵,始占第太庙之通衢,而门族之盛,为天下冠。
在朝廷评其德,在士大夫语其学,在公卿之后论其世,咸多韩氏。
然高、曾生长灵寿,葬其处,则韩氏本河北人也。
盖自唐末更五代,天下之民,缠于兵火之毒者二百馀年,至太祖太宗起河北、有天下,垦除祸难,提携赤子,而置之太平安乐之地。
累圣继之,以休养生息为事。
其顾指左右,驾驭驰骋,莫非一时之豪杰。
考诸国史,则累朝将相颇多河北之人,若赵韩王普,实保塞人
曹冀王彬,灵寿人
潘太师美,魏人;
李文正公昉窦尚书仪之昆弟,真定人
王太尉旦,莘人;
张尚书咏清丰人
柳公开,元城人
李文靖公沆肥乡人
张文节公知白清池人
宋宣献公绶平棘人
韩忠献公琦安阳人
馀有名公卿相望而立朝者,不可悉数。
窃尝原其故矣,夫河北方二千里,太行横亘中国,号为天下脊,而大河自积石行万里,出底柱傍,缘太行大峰,斗折而东下,走大海,长岗巨阜,纡馀盘屈,以相拱揖抱负。
小则绵一州,大或连数郡,其气象如此。
而土风浑厚,人性质朴,则慷慨忠义之士固宜出于其中。
而虽或有不遇,不及自用其才,亦必掩郁渟滀,声发益大,泽浸益远,以施于子孙,亦自然之理也。
太保公基本其庆,而忠宪公以道德事仁宗皇帝,进退优裕,有始有卒。
定州丞相以忠厚正直事仁宗、英宗以及今上,出藩入辅,亲当天下大事,不辞艰难,其昆弟群从又才贤,且皆显用。
呜呼,可谓盛矣!
太保公,岂非所谓不及自用其才而施于子孙者耶?
太保公至丞相才四世,而五世诸孙尤众,宗彦,终兵部员外郎集贤校理判三司盐铁句院;
宗道,今工部郎中淮南转运副使
宗右,大理寺丞集贤校理判官告院
宗哲大理寺丞通判祁州
宗师,度支员外郎、知相州
宗弼,大理评事
宗恕,大理寺丞
宗武,东阿显令;
宗儒,大理评事
宗良大理寺丞
宗厚、宗文,光禄寺丞
宗直、宗本,大理寺丞
宗迪,太常寺太祝
宗质,将作监主簿
宗敏秘书省校书郎
宗尧寿安县主簿
宗亮将作监主簿
宗望,郊社斋郎
宗坦太庙斋郎
宗矩,将作监主簿
太保公皆来孙也。
其六世诸孙玠、圭、瑗、琏、环、珙、珏、理、珦、琯、玭、𤪌,或已仕,或未仕,二十人未名,皆来孙也。
夫二汉元功儒林之后,与夫晋王、谢、唐崔、、韦、杜之族,至于与国同久。
今韩氏自忠宪公高祖四世赠一品,上下衣冠传七世,此特太保公之遗德已足以致之矣。
忠宪公大丞相与其诸伯仲,又以勤劳庆善承嗣之如此,则后又宜有兴者,遽可以世数量乎?
传有之:「一岁之计植之以谷,十岁之计植之以木,百岁之计植之以德」。
观韩氏所植之厚,岂独百年哉,视德之所至而已矣。
初,太保韩国公微而葬,其家相比也。
其后增筑之,稍如其品制,而墓益大,遂合而为一,独留墓首、异封志以告于后。
元丰元年秋九月丞相太原易镇定武,乃诣灵寿,既祠谒墓下,因属清臣为之表,而得阳翟孙曼叙书于石。
是不独著太保公之系,将以遍示天下为人之子孙者焉。
元丰三年正月十日,四世孙建雄军节度晋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特进检校太傅使持节晋州诸军事、行晋州刺史御史大夫、充定州路安抚使兼马步军都总管、兼知定州军州事及管内劝农使上柱国南阳郡开国公食邑九千户、食实封二千九百户绛立石。
泽亭 南宋 · 洪迈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一九、《古今事文类聚》后集卷三四、《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八六、《洪文敏公集》卷六
钱塘西湖唐刺史白居易斥而大之,其名震四方。
钱氏有国,尤致意设险,至于屯清湖千兵以为之护,他可见矣。
天禧中郡守故相王钦若始奏请为放生池,邦人岁以四月八日,用释氏法,称家有无,随愿深浅,买禽鱼而放之,谓为诵圣。
元祐中苏轼复请鬻祠部牒,顾民去,将使际山皆湖,既而莫能成。
今郡为行都垂历五纪,天波涵濡,品汇闿怿。
天子所至曰幸,民既被赐矣,万物一理也,则鸟兽鱼鳖,遂其生性,岂不有几乎芒芴之间哉!
于是敷文阁直学士张子颜,乃即涌金门之外木榭故址,缔为新亭,取苏轼语揭之,曰「泳泽」。
四月丙寅,萃鳞翼二十四万,朝服敬祷,一一而纵之,祝曰:为两宫千万岁寿。
既讫役,以书嘱婺州洪迈纪其事。
窃惟《天保》之诗六章,百四十有八言,皆所以归美报上,惟子颜受恩奕世,不自同于众臣。
方香火仙祠,雍容朝请班中,于陈力赴功无所事,独其拳拳之意如此,乃作诗遗之,使刻石亭上,特以诏诸云来,尚永无极。
词曰:
天壤之间,林林以居。
号物之数,流形万殊。
𧍒耎肖翘,飞潜走趋。
童智异状,爱至则俱。
广充仁心,爰有佛徒。
导以正命,出之怖涂。
巍巍金塘,今日帝都。
在国之西,环山汇湖。
渊渊万顷,明烛眉须。
涵濡蓄茨,唐日所潴。
池为放生,肇宋有初。
夏孟之八,民相劝呼。
脱物鼎九,数弥器车。
二圣在宥,若唐䄠虞。
恩翔和风,德满太虚。
所至曰幸,詹前莫如。
惟臣子颜,归美是图。
乃即别榭,抗为室庐。
临临丘亭,监水所于。
捐空橐装,先甲贮储。
访翳出羽,倾筌市鱼。
唯其多矣,无问几馀。
二十四万,洗空罔祛。
朝服山立,有严苾刍
西方圣人,昭假正符。
咨尔万类,其乐只且。
保定尔,声诗所书。
如冈如川,报礼岂谀?
千万岁寿,游于赫胥。
作词,播之康衢。
秦掌教考绩三章 明 · 霍韬
四言诗
明明明廷,桐露斯零,桐鸟斯鸣。
有鸟修翎,饮喙穗城。
借涛南溟,借云北冥。
听鸟凤和声。(一章)

明明明命,普天保定,普天无竞。
小人是正,君子是敬。
显允君子,共天之威命。
对扬威命。(二章)

明明明德,于昭允塞。
建民之极,作民彝则。
显允君子,明德是率。
是槱朴棫,是奏嘉绩。(三章)
张起韶寺正出守保定 明 · 韩雍
 押尤韵
都门歇时雨,旭日晴光流。
之子拜嘉宠,南行典名州。
名州近京国,民物富且稠。
古称治亦难,而今简才优。
惟君瑚琏器,早岁登瀛洲。
作官三十年,直道从淹留。
再登棘寺选,不喜亦不忧。
平反著劳绩,贤声彻宸旒。
于兹付重寄,期解黎庶愁。
君行勿怠荒,庶以荅鸿休。
汉廷有循吏,通显登列侯。
丈夫幸逢时,俪美当操修。
大将军宴会被命作诗 西晋 · 陆云
四言诗
皇皇帝祜,诞隆骏命
四祖正家,天禄保定
睿哲惟晋,世有明圣。
如彼日月,万景攸正。(一章)

巍巍明圣,道隆自天。
则明分爽,观象洞玄。
陵风叶极,绝辉照渊。
肃雍往播,福禄来臻。(二章)

在昔奸臣,称乱紫微。
神风潜骇,有赫兹威。
灵旗树旆,如电斯挥。
致天子届,于河之沂。
有命冉集,皇舆凯归。(三章)

颓纲既振,品物咸秩。
神道见素,遗华反质
辰晷重光,协风应律。
函夏无尘,海外有谧。(四章)

芒芒宇宙,天地交泰。
王在华堂,式宴嘉会
玄晖峻朗,翠云崇蔼。
冕弁振缨,藻服垂带。(五章)

祁祁臣僚,有来雍雍。
薄言载考,承颜下风。
俯觌嘉客,仰瞻玉容。
施己唯约,于礼斯丰。
天锡难老,如岳之崇(○《文选》二十。本集二。《诗纪》二十六。又《类聚》三十九作侍大将军宴诗。《文选》五十九头陀寺碑文注作陆机大将军宴会诗。引一句。)(六章)

南征赋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太安二年秋八月,奸臣羊玄之皇甫商敢行称乱,凌逼乘舆,天子蒙尘于外。自徂冬,大将军敷命辟后,同恤社稷,乃身统三军,以谋国难。自义声所及,四海之内,朔漠之表,蒸徒赢粮而请奋,胡马拟塞思征。四方之会,众以百万,军旅之盛,威灵之著,自古已来,未之有也。粤十月,军次于朝歌,讲武治戎,以观兵于殷墟。于是美义征之举,壮师徒之盛,乃作南征赋,以扬匡霸之勋云尔。
有皇晋之霸后,资浚哲之浚圣。
崇文德于缉熙,济武功而保定,应天鉴之昭华帝祐之休命。
步玉衡以观八方,在旋玑而齐七政。
芒芒神道,化洽崇深。
印戾天飞,俯洞渊沈。
振南箕以鼓物,冒庆云而崇荫。
恢天维以笼世,廓宇宙而宅心。
济博施之厚德,鉴希声之大音。
渊泽回而并注,豪彦萃而为林。
九服惟清,诸夏谧静。
肃慎回首,沙漠引领。
天和时降,地灵夙挺。
结芳林之奇干,发珍禾之神颖。
励修德于亿兆,端澄形于万景。
在中叶之不竞,遭皇家之毒乱。
悲国步之未夷,仰夙兴而昧旦。
无方而大诰,集率土而贞观。
致天属于王畿,肃有征而省难。
尔乃建黄钺之灵威,树戎辂之高盖。
伐隐天之雷鼓,振凌霄之电旆。
介天挥戈而夙兴,轻武总千而启万。
振灵韶之嘈嘈,飞旟旐之蔼蔼。
虹旃搠风以委蛇,霓旄蒙光而容裔。
公徒十万,其会云兴。
悠悠华戎,时罔不承。
尔乃命屏翳以夕降,式飞廉以朝升。
涂蒙雨而复清,景带天而光澄。
陪武臣于雕轩,列名僚于后乘。
猛将起而虎啸,商飙肃其来应。
士凭威而响骇,马歔天而景凌。
临川屯于广陆,武骑被乎中陵
类祃比京,师徒经始。
桓桓先征,在河之涘。
顺彼长道,悬旌千里。
羡王师之遵时,茂七德而发止。
尔乃税驾殷墟,我徒既闲。
顺时讲武,薄狩于原。
纷同方而类聚,焕副翼而明分。
祗明刑以誓众,习军政于旧闻。
俨山立以崇荟,粲烟骇而兴纷。
若溟海之引回流,岱灵之吐行云。
于时玄冬首时,阴风戒煞。
山泽含哀,天地肃乂。
闲夜冽以澄清,中原旷而暧昧。
戎士肃而启行,三军纷而杂遝。
长角哀吟以命旅,金鼓隐訇而砰磕。
景凌冥而四播,音乘云而上逝。
火烈具举,伐鼓渊渊。
朱光俯而丹野,炎晖仰而绛天。
曜灵翕赫以增炽,愤气昲悦而凌烟。
狂飙起而妄骇,行云蔼而芊眠。
旌旆翻其猗靡,惊熛因而嬗娟。
尔乃洪音雷动,清问克广。
凌云发挥,万里振响。
声冯虚而天回,烈骇□而地荡。
映皓月而望舒暗,照重昏而大夜朗。
服县炎扬而晃倏,飞烽戢煜而泱漭。
乃有熊罴之旅阚之将。
雄声泉涌,逸气风亮。
起三军以奔厉,贾馀勇而成壮。
兆洪音于寂漠,先无形而高唱。
纷若屯云,涣若积波。
遁阴匿景,静言勿哗。
绝倡寂其既收,万夫翕而咸和。
严鼓隐而重戒,景燧晔而星罗。
蒙阴而印假,曜凭阳而登遐。
若扶桑之振华叶,皓天之散朝霞。
超烛龙之绝景,岂比象于百华(本集,又略见《艺文类聚》五十九,《御览》三百三十八。案:《吴志·陆抗传》注引《机云别传》,成都王颖长沙王构隙,遂会兵攻,以机行后将军,督王粹牵秀等诸军二十万。士龙著《南征赋》,以美其事,即此赋也。)
九悯(九首存八首) 其二 涉江 西晋 · 陆云
 出处:全晋文
□□□□□□积沈毒于苦心。
魂凭虚以飘荡,形息景于重阴。
虎鸣飙以拂谷,螭回云而结林。
操土音以怀,涕频代而盈襟。
辞终古之旧墟,托兹邦而遥集。
龙门而屡顾,攀惟桑而祗泣。
悲惠□之难状,振枯形而独立。
抚凋容之日颓,炤炯思而弗及。
闻先黎之达教,固积善于遗庆。
晞明休而受言,想介福之保定
靡心贞以祗服,搠大顺而委命。
君在初之嘉惠,每成言而永日。
怨谷风之攸叹,弥九龄而水彻。
愿白献于承间,悲党人之造膝。
舒幽情其曷诉,卷永怀而淹恤。
嗟哲士之足叹,伤邦家之殄瘁。
痛灵修之匪怀,颓九成于一匮。
忘大宝之勿假,轻挈瓶之守器。
仰剪翮于凌霄,俯归飞于矰罻。
方城于秦川,投江汉于泥渭。
悲彼之在,悼宗楚之莫𩚤,抚伤心以告哀,将斯情之孰慰。
宗人作尉唐昌官署幽胜而又博学精富得以言谈将欲他之留书屋壁882年 唐末 · 郑谷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创作地点:四川省成都市彭州市
公堂潇洒有林泉,秪隔苔墙是渚田。
宗党相亲离乱世,春秋闲论战争年。
远江惊鹭来池口,绝顶归云过竹边。
风雨夜长同一宿,旧游多共忆樊川
四厢乐歌三首 其二 食举东西厢乐诗 魏晋 · 无名氏
明明在上。
丕显厥繇。
翼翼三寿。
蕃后惟休。
群生渐德。
六合承流
三正元辰
朝庆鳞萃。
华夏奉职贡。
八荒觐殊类。
黻冕充广庭。
鸣玉盈朝位。
济济朝位。
言观其光。
仪序既以时。
礼文焕以彰。
思皇享多祜。
嘉乐永无央。
九宾在庭。
胪赞既通。
升瑞奠贽。
乃侯乃公。
穆穆天尊。
隆礼动容。
履端承元吉。
介福御万邦。
朝享。
上下咸雍。
崇多仪。
繁礼容。
舞盛德。
歌九功。
扬芳烈。
播休踪。
皇化洽。
洞幽明。
怀柔百神。
祥祯
潜龙跃。
雕虎仁。
仪凤鸟。
届游麟。
枯蠹荣。
竭泉流。
菌芝茂。
枳棘柔。
和气应。
休徵弦。
协灵符。
彰帝期。
绥宇宙。
万国和。
昊天成命。
赍皇家。
赍皇家。
世资圣哲。
三后在天。
启鸿烈。
启鸿烈。
王基
率土讴吟。
欣戴于时。
恒文象。
代气著期。
泰始开元。
龙升在位。
四隩同风。
燮宁殊类。
五韪来备。
嘉生以遂。
凝庶绩。
太康
申繁祉。
胤无疆。
本枝百世。
继绪言不忘。
继绪不忘。
休有烈光。
永言配命。
惟晋之祥。
圣明统世。
笃皇仁。
广大配天地。
顺动若陶钧。
玄化参自然。
至德通神明。
清风畅八极。
流泽被无垠。
于皇时晋。
奕世齐圣。
惟天降嘏。
神祇保定
弘济区夏。
允集大命。
有命既集。
光帝猷。
大明重曜。
鉴六幽。
声教洋溢。
惠滂流。
惠滂流。
移风俗。
多士盈朝。
贤俊比屋。
敦世心。
断凋反素朴。
反素朴。
怀庶方。
干戚舞阶庭。
疏狄悦遐荒。
扶南假重译。
肃慎袭衣裳。
云覆雨施。
德洽无疆。
旁作穆穆。
仁化翔。
朝元日
宾王庭。
承宸极。
当盛明。
衍和光。
竭祗诚。
仰嘉惠。
怀德馨。
游淳风。
泳淑风。
泳淑清。
协忆兆。
同欢荣。
建皇极。
统天位。
运阴阳。
御六气。
殷群生。
成性类。
王道浃。
治功成。
人伦序。
俗化清。
虔明祀。
祗三灵。
崇礼乐。
式仪刑。
庆元吉。
宴三朝。
播金石。
咏冷箫。
奏九夏。
云韶
迈德音。
流英声。
八纮一。
六合宁。
六合宁。
承圣明。
王泽洽。
道登隆。
绥函夏。
总华戎。
齐德教。
混殊风。
混殊风。
康万国。
崇夷简。
敦德
弘王度。
远遐则(○《宋书》乐志。《乐府诗集》十三。《诗纪》三十九。)
陈蔼公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押寘韵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十三
豪士虽畏人,不可众人意。
交语酒杯间,轩然襟抱异。
文章讵足多,忼爽挺风义。
强项苦岳岳,所遭时裂眦。
濡翰有深衷,托讽辄连类。
披豁开心期,把臂笑相视。
各出箧中篇,高论千春事。
君家通德里,节烈动天地。
往躅悲重陈,殉难见井记(明末闯贼陷保定,陈氏妇女合门殉节,有《殉难井记》。)
松柏留根株,枝叶无憔悴。
读书二十年,百氏资鼓吹。
廷尉曾结袜,诸侯肯拥彗。
雄文荐九阍,欲洒贾生
本是澹荡人,徵车不得志。
我怀万古愁,频来郭外寺。
青冥可放游,思一振双翅。
临发赠平生,前山正深翠。
中台五题 玉蕊(乱前唐昌观玉蕊最盛)899年 唐末 · 郑谷
五言绝句 押阳韵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唐昌树已荒,天意眷文昌。
晓入微风起,春时雪满墙。
胡子安荷花 南宋 · 释居简
七言绝句 押蒸韵
出水依稀带露痕,采毫羞涩愧旌能。
细思语不经人道,揖逊安州食蜜僧。
宋既庭孝廉南归追送以诗 明末清初 · 施闰章
 出处:学馀诗集卷之二十三
一年并辔燕台游,苦忆衔杯醉虎丘
徵车献赋不称意,掉头沟水东西流。
前日送君过清苑,逾月重看故人面。
今日闻君归故园,离筵不及春明门。
眼前万事总销魂,吴中耆旧几人存。
高枕著书元不恶,目极江南红树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