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诗文库 正文
其三十三 北宋 · 刘筠
 押歌韵
闻说上饶风物好,钱郎诗思奈春何(送钱易
按:宋王象之《舆地纪胜》卷二一《江南东路·信州
威惠善济广祐王加封制 宋 · 葛立方
 出处:全宋文卷四四三五、《归愚集》卷八
冬无愆阳而夏无伏阴,虽繇于天相;
风不鸣条而雨不破块,亦系于神功。
爰锡宠灵,以彰休应。
具官某肖仪霄极,血食上饶
每介福于民编,屡升华于王爵
不违瑞祝,克协丰年。
属者南亩未秋,西郊不雨,方传芭而代舞,遽霈泽以随车。
会邦人之有言,腾奏书而来上,爰加广祐之号,用光孚惠之祠。
永福此方,庶安命祀!
赈饶信州饥民诏乾道五年四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三二
饶、信州连岁旱涝,细民艰食,可出常平、义仓米以赈之。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八之六六(第七册第六二八六页)。又见同书食货五九之四四(第六册第五八六○页)。
钱易 北宋 · 杨亿
五言绝句 押萧韵
霜叶飞梁苑,风樯指上饶
江山应有助,别恨寄兰苕。
远斋 南宋 · 包恢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三三、《敝帚稿略》卷四、《永乐大典》卷二五三五
予友上饶徐致远卜居玉溪之南,为藏修游息之所。
后负古城之山,前揖南涧之谷,中有渊然一泓,依栖霞山,曰霞泉。
泉之下,辟小斋。
斋外相与照映,盖致远心地洒然,而境地之胜亦如之。
况深于琴,精于诗,鼓于斯,赋于斯,则山鸣泉响,动竹应,若皆知音者。
尝求名于予,予曰:「何必他求,以字名曰远斋可乎?
陶靖节结庐人境而心远地偏者,亦如是耳」。
此十五年前语也。
兹予被命来司闽臬,致远实偕行,因语前事曰:「名既自君立,则发挥远意以记吾斋,岂宜复他属」?
予曰:「记则不能,尝试评之。
人之智识志愿最喜乎远而恶乎近。
苟智识之所及者远,则可以成远业;
志愿之所期者远,则可以经远猷。
否则卑污浅陋,见不踰乎目睫,行不越乎寻丈,固无望其远到矣。
夫远孰有远于天地者乎?
周行一百七万九百馀里,天之远也。
自东极至于西垂,自南极至于北垂,各二亿三万三千里馀,地之远也。
人而欲同其远,则何以哉?
然此特天地之象形,犹未足以为远也。
有象有形,则有限有穷,惟非象非形,无声无臭,则所谓道也。
天特此道之成象,地特此道之成形,道则神无方而易无体,岂里数之所能计而百千万亿之所能算哉!
故虽未始离乎天地之间,未始出乎象形之外而广矣大矣。
其远不禦,莫究其限量,莫诘其终穷矣。
抑予闻之曰:『仁之为道,远行者莫能至也』。
又曰:『仁远乎哉?
我欲仁,斯仁至矣』。
然则果远乎,果不远乎?
亦惟知远之近者,斯可以入德乎!
放之弥满六合,敛之退藏于密,则虽远而非远也。
密莫密于此心,此心之神倏然在九天之上,倏然在九地之下,又倏然在八极之外,往来不测,莫知其乡,则又非远而远也。
不以远为远,而以不远为远,斯真知远矣。
此斋虽小,中具宇宙;
此斋非近,宇宙非远。
于此斋而鼓琴,将眇宇宙皆琴声也;
于此斋而赋诗,将眇宇宙皆诗句也。
推此智识,充此志愿,而近如目前之小得失、小利害,尚足以动吾心而置秋毫之欣戚哉!
致远有晋宋间人物风度者也,当自有契于此。
予言赘矣」。
致远曰:「命之矣,请书以为吾远斋记」。
与周焕卿简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三、《中吴纪闻》卷五
九成顿首。
日俟车马之来,乃杳然无耗,不胜瞻仰,即辰孝履多福。
九成此间学生,例不受其束脯。
信州刘益秀才,在此多时,告以公未葬母及未嫁妹,许以二百千足助公。
今付去半,则银三挺、钱二十五千足,掩子内角子有九成亲批「字绍祖」三字,及两头有「如此」二字,及封印全。
遣去亲随两人,便令归也。
发去此物时,已焚香对诸圣,愿公无障难,幸见悉也。
他节哀自重,不宣。
九成再拜。
丹榴行(父老传云:贵溪被难时,楼前榴树忽僵,后数日仍活) 明末清初 · 曹学佺
君不见信州丞相第,十二高楼称绮丽。
雕甍共倚黄金堂,绣柱遥连白玉砌。
琼恩宝泽锡嘉名,睿藻宸题照日明。
方圆法式颁仪部,多少金钱给水衡
复道文窗开扇扇,极目欲穷西楚甸。
灵山黛色稠叠来,彭蠡湖光微渺见。
山川如旧人事非,圣主原施不测威。
胥江已见浮鸱去,华表空闻化鹤归。
魂招归来上不得,寂寂高楼徒叹息。
火烧崇墉落劫灰,尘飞绮栋无颜色。
可怜殁后见精忠,青史相传贯白虹。
欲知血泪何时灭,秋老榴花开尚红。
慧苑 现当代 · 施蛰存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芒鞋僧去参灵鹫,慧苑庵空失住持。
篆壁藤萝堪补屋,排门霞气尚赪楣。
佛前古磬从人打,楼上残经供鼠嬉。
剩有采茶信州女,石坛闲坐扫愁眉。
送倚序1003年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四、《武夷新集》卷七、光绪《续浦城县志》卷三四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我之先,繇永嘉之难,避地江外,占数于上饶
刘展之寇,又迁于闽粤,治产殖货,以财雄于建安
世为彊宗,高上武力。
唐室之季,乱离云瘼,礼乐征伐,不出本朝。
无种而起为王侯,称兵而分据州郡,故王氏奄有无诸六郡之地。
盘牙相错,莫非勍敌;
候望走集,悉严兵备
故我内外家世,皆服缦胡而冠武弁,总舆师而提尺籍,辎軿鼓吹,盛于一方。
而群从叔季,凭藉世资,习尚豪举,竞养声利,争为节侠。
玉山府君劳谦降志,刻苦读书,好学之名,闻于州里。
孝廉射策,委质江吴;
以儒雅从政,仕至宰邑
无何,黄旗运尽,琴堂秩满,考槃故里,启手归全。
常府君博涉艺文,尤深《左氏》,终鲜兄弟,不遑充赋,未及中寿,遘兹大祸。
家无担石之蓄,门无强近之亲,藐视诸孤,朝不谋夕。
我是时以一命为兰台正字,尚未及志学之岁,遽罹悯凶,将就死灭。
尔曹皆丱角稚齿,俱未成人。
田园污莱,裘葛不具。
堂构颓替,弓冶渐微。
既泣血终丧,即割慈游宦,艰难险阻,备尝之矣。
既而索米都下,薄游外郡。
又三岁,以文三十篇献于公车,始得为太常奉礼,且有中旨,阅书于秘府
日享公膳,月受俸缗,未能亢宗,财足糊口。
而太夫人与汝曹,仰给薄产,终岁食贫。
我又智效一官,相去万里,晨夕引领,不觉涕之无从也。
我亦进德励行,脩词聚学,又得册府秘书夙夜研习,曾未期月,颇有文章出于人间,为前辈所许。
又频诣金马门献赋颂,天子益知名。
凡再岁间,一召试内署,一应制行在,得光禄丞,赐进士第,复受诏直集贤院
星律载周,宠光举集,稽古之力,岂诬也哉!
得禄既丰,思养弥切。
削牍为奏,赐告言归。
建安扶迎太夫人,并挈汝曹,尽室西上,侨寓辇毂,迨兹岁星一周于天矣。
而我以不肖之质,中人之才,黄屋过听,擢司雅诰,敢不摩揣铅钝,励精夙夜,期有以润色帝载,与三代同气。
奈何力不逮心,位过其量,岁祀逾久,官谤嚣然。
不能上封自劾,幞被引退,乃犹束带就列,俛首取容,碌碌于荐绅间,亦颜之厚矣。
今年,汝举进士,有司荐名,我时侍从穆清,亲逢旦暮。
天子又赐汝高第,自丙科而升乙科。
俄顷之间,恩奖蕃缛。
汝之仲兄及季弟,比年来圣人诞生之辰,延赏近侍,并得解褐,试秩蓬丘
每朔旦列拜膝下,私门嘉庆,岁时伏腊,捧觞上寿,怀黄佩玉,趋走左右,固足以慰太夫人之心;
而伯仲森列,门无白丁,亦足以为乡曲之美谈,交游之光宠也。
今汝由天官调补,掌簿四明,期以来年,往代其任,且将归省松槚,盘桓里闾,俟春夏之交,乃莅厥职。
汝当念为士之道,以仁义是务,而閒宴不可忘;
为吏之方,以法令是师,而资材不可彊。
事上贵乎恭,而慎于谄;
临下尚乎简,而惩其违。
至于淳素之风,清白之训,盖我之家法耳,岂复郑重而言之哉!
若乃博约文史,切磋道术,此又朋友之事也,吾何与焉。
汝之归,吾党之人有问我者,为言受恩寖深,莅官无状,如卫鹤之有禄位,若社鼷之载车马,悲愁忧畏,不遑宁处。
幸天子一旦澄汰流品,考覈名实,不能者止,奉身而退,固愿返初服,奉版舆,从诸乡先生优游以卒岁也。
贺苏常二孙使君邻郡诗序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八
古之厚风俗。美教化。
必播于歌咏。垂于无穷。
故风有二南之什。传称兄弟之政。
其事尚矣。二孙邻郡诗者。
道州刺史李萼晋陵吴郡伯仲二守之作也。二公修懿文之烈。
成变鲁之政。地无夹河之阻。
人有同舟(一作风)之乐。抑近古未之有也。
道州诗而美之。属而和之者。
凡三十有七章。溢于道路。
盖云盛矣。初伯氏用雅度硕画。
柱下史(一作方书)。出壅麾幢。
四领江郡。仲氏以茂学达才。
尚书郎京兆上饶兴元贞元閒。
偕以治行闻。天子器之。
于是仲有吴苑之寄。伯受晋陵之命。
自庱亭以东。禦儿以北。
面五湖。负大江
列城十二县。环地二千里。
政教同和。风雨同节。
礼让同俗。熙熙然有太平之风。
每岁土膏将起。场功向毕。
二公各约车舆。将命者十数人。
循行邑里。劳之斯耕。
喻之斯藏。民乐其教。
且饱其和。然后用笾豆斝。
展友爱于交壤之次。绰绰怡怡。
有裕有欢。二邦之人。
于斯观德。可谓之荣矣。
本夫诗人之志有四焉。美其德。
美其位。美其政。
美其邻。信可以编诸唐雅。
昭示后学。岂止于涂歌里诵。
遐迩悦慕而已。肃尝辱二公之眷。
谨序篇首。庶采诗者得之。
陈于太师。以知吴风。
越州长史李公墓志铭 中唐 · 梁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二十一
大历己未八月癸丑
尚书比部郎中渤海李公卒。
享年六十。
十月某日。
权窆于某乡原。
呜呼。
公讳锋。
字公颖
蓨人也。
其先自后魏幽州刺史高城公雄四世至皇朝太常博士善信。
善信之孙曰文素。
以文章知名。
秀才
伊阙
文素生胜。
尉于冯翊白水
盖公之父也。
凤阁侍郎平章事武功公苏味道
其外祖也。
公器宇魁异。
英风明迈。
中立不回。
旁通多可。
初不以禄仕为意。
用朋酒自娱。
游江湖閒。
交必一时之选。
言必可大之业。
相国平原镐之镇江西也。
闻而器之。
表为协律郎
上饶
公用仁爱恤茕独。
刚明肃豪右。
不及一年。
上饶之人。
如热遇濯。
亦既报政。
彭城公刘尚书晏以状闻。
诏迁晋陵令
为治加上饶一等。
郡守李公栖筠尤重之。
待以宾礼。
时公以发硎之器。
连宰二邑。
征镇者聆其休风。
方招伫不暇。
陈宣州少游表言其能。
监察御史
参宣歙军事。
事无苛慝。
殿中侍御史
工部郎中从事
部无阙政。
因条奏至京师
当国者伟公之材。
将寘于朝。
公辞未复命。
遂以侍御史旋介。
本使东迁会稽
与公俱东。
永泰末
妖贼杀郡将以叛。
其帅败亡。
贼党诈服。
公以单骑往安其民。
一旦收隐慝三十人。
杀之以徇。
三衢之人。
道路相庆。
人到于今称之。
无何。
比部之拜。
乃兼越州长史
既罢。
归休于无锡私第。
道有所不通。
公淡然自居。
其志愈厉。
加以率性孝悌。
睦亲接士。
财必分人。
衣无常主。
和乐扇于闺门。
信让达于家邦。
其进也。
致身以从政
其退也。
卷怀以自牧。
其亡也。
知与不知。
皆为叹息。
向非懿识全才。
其风可怀。
则曷以臻此。
予忝从公游也久。
故录其实以纪之。
因用表墓志。
铭曰。
才宜处贵。
德宜受福。
允矣比部
曷其不淑。
融融和风。
绰绰旷度。
疏通且仁。
柔惠有裕。
登车持斧。
厥绩方茂。
力命暂乖。
阴阳已寇。
阅川不驻。
广厦摧构。
夜台阴阴。
何日复昼。
黄灏 南宋 · 杜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三、《清献集》卷一九
字商伯南康军都昌人
自幼敏悟强记,与仲兄颐肄业荆山僧舍,玩阅穷昼夜不懈。
一日别去,僧曰:「子之寝处,与余邻壁,阅三年,寂若无人。
静重如此,他日当显贵」。
自乡试登太学,擢进士第
袁州教授,再调隆兴府教授
访礼贤士,训勉诸生,增创斋舍,学政大举。
当路贤而交荐之,知德化县
兴县学,葺濂溪周敦颐书堂,凡关于教化者,孜孜行之不倦。
辑税籍,明销注,宽期以催,人皆乐输。
岁旱饥,覈民籍以行赈给,选邑士以公输分,区画周密,实惠遍敷。
其所行,州家悉下于旁邑,人之被全活者甚众。
又以德安税重,宜均之,逃阁武宁创收山税宜罢,言于帅王蔺,悉从之,二邑以宽。
与漕刘颖表其治行于朝,除登闻鼓院
光宗践阼之初,天下望治,当对,首以天德刚健、绝声色嗜好之惑为言。
太常寺簿,议大臣丧,据古不挠。
再对,论和买折帛等弊甚悉。
又论今之风俗礼教废阙,士庶之家冠昏丧祭皆不复讲,请敕有司于《政和新仪》内掇取品官庶人冠昏丧祭仪刊印颁降,仍许采司马光高闶等书参订行之。
太府寺丞,未几出守常州,陛辞奏言,愿诏中外各条民间利病来上,或损浮费,均有无,亏有司之吝,罢行之。
到郡,勤政节用,各县置二历,守令亲迭书其上,吏无宿其奸。
岁大旱,亟举荒政,讨论德化已行而未备者,悉推行之。
寻除本路提举,以一路之责弥重,往来周历,未尝宁居。
在官凡四阅月,而六至常、润,发常平等米以应诸郡者五十馀万斛,缗钱僧牒不与焉。
秀州海盐饥民伐桑柘,毁屋庐,饥殍盈野,或食其子,持一臂行乞,而州县方督促逋欠,见之蹙然,曰:「是不上负德意耶?
近有旨倚阁旱伤州县,如夏税秋苗,固当蠲放」。
遂奏乞并秋苗倚阁,命未下,虑无以解倒垂之急,遽榜行之。
于是言事者罪其专辄,移居筠州,命复寝,止镌两秩,而卒从蠲阁之请。
罢归故里,幅巾深衣,徜徉庐阜,时乘只耳骡,缓辔徐驱,若素隐者。
起知信州,改广西转运判官,辞不获,勉就道。
入境,供具一不受。
吏事老而益釐,民情远而加亲。
漕计素狭,诸郡仰焉,计度均用,期于兼足。
引年告老,不许,移广东提点刑狱,又请,得祠以归。
感疾久之而卒。
性行端详,志拔流俗,学问必审师友渊源之正。
事亲、从兄、处己、酬物,秩如也。
建安朱熹南康登其门,执弟子礼,问难商确,豁然有契于心。
自是书问往还,疑必质之,多所许可。
尝复书曰:「深忧先师传付之旨至此遂绝,今得来问,乃知此道犹有望也」。
朱熹讣,为位哭之哀。
时伪禁尚哗,其徒或有闻葬而不敢讣者,单车儋箧,扶曳千里,既卒葬,徘徊不忍去者旬日。
长子杭,奉母为浙西总所干官,卒于官所。
其弟括为建昌军录参,闻之,恐为母忧,且扶护之乏人也,即弃官谢事而往。
其审轻重之义明决若此,抑可见其家传之懿云。
王蔺 南宋 · 杜范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五四
字谦仲,淮之庐江人
进士第,为信州上饶簿、鄂州教授四川宣抚司干办公事,所至能于其职。
武学谕
孝宗皇帝幸两学,迎法驾,立道周,目而异之,命小黄门问之姓名,自是简在。
枢密院编修官,轮对奏五事,其一言:「绝左右之毁誉,而来众正之言;
杜权幸之请求,而行大公之道。
勿使如牢梁五鹿充宗贡禹匡衡之结交石显,勿使如柳宗元刘禹锡韩泰吕温之附丽王叔文」。
其二言:「今之从官,他时执政,岂容任非其人,进不以道,脂韦患失,尸位献谀。
知人主之愆违,而未尝有正救之言;
睹朝廷之阙失,而不闻有论列之疏。
专求琐细,以备对扬,唯恐一事之背时,一言之忤意。
苏轼有言:『为国者,平居必有忘躯犯颜之士,则临难庶几有徇义守死之臣』。
愿明示德意,训饬从臣,革偷谀之风,作忠直之气」。
其三言:「贪暴之吏,榷剥侵渔,以羡馀悦朝廷,以贿赂结权要。
托名献助,而恣贪饕;
征利敛财,以钓官职。
或超居侍从,或擢为监司
执政典藩,亦且效尤市宠。
至于中外兵将,沿边帅守,权要贩鬻,皆有主名,狐鼠依托,气焰赫然。
群小争趋,其门如市,请求必获,如探诸囊。
纵使弹击,不过罢免,经营擢用,旋即如故。
傥去贪暴,如比者斥胡仰许子中之徒而不用,追周极、韩蘖之命而不行,允合人心,闻者称快,庶几齐威王烹阿大夫与左右尝誉者之为也」。
其四言:「淮为江浙藩篱,民为藩篱根本,岂宜兴无益之役,而自摇根本?
无益之役,今有三焉:和州泰州开河填河,一也;
定山创建牧马寨,二也;
沿江州郡烧六合城砖,三也。
《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
孔子曰:『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臾,而在萧墙之内』。
愿图不见之怨,思萧墙之忧」。
其五言:「近年贵戚,特旨除授,频挠朝纲,专徇私欲。
王旦不许其兄子举进士,与寒畯争;
至其终,子素犹未官。
陈执中为相,其女为婿求官,执中以为非房奁中物,而不与。
岂可坏公道而不恤人言」?
读未竟,喜见颜色,明日谕大臣曰:「王某敢言,宜加奖擢」。
遂有宗正丞之命。
寻出守舒州,陛辞,奏疏言:「陛下任贤去邪,而臣下犹有附丽之行;
听言纳谏,而臣下犹有谄谀之风;
循名责实,而臣下犹有苟且之习;
清心寡欲,而臣下犹有聚敛之政。
爱惜名器,而不能止予夺之偏私;
总揽权纲,而不能绝左右之毁誉。
大纲不举,而详法是备;
诚意不孚,而虚文是崇。
吏治苛而民劳,军政乖而士怨。
诸路置丞受,而开士夫交结之路;
诸军置丞受,而为监司遥领之名。
如此之类,皆今日事之未得其正者。
欲事之得其正,莫若来切直之言,以通下情。
今有为切直之言,则欲壅蔽陛下之聪明者皆指以为求名,求名之说一闻,而陛下不复知天下之事、奸邪之迹矣。
夫士不使之趋名,而使之趍利乎?
名者,圣人所以纲维万世,而奔走天下者也。
圣人知夫区区爵禄刑诛有不足恃,而后为之名,曰名教,曰名分,曰名节,曰名义,曰名器。
凡加之以名者,天下视之以为防范,虽奸雄睨之,而不敢有轻心焉,上之人乃欲自轻之乎」?
又言:「立国大务,在民与兵。
民者国之根本,兵者国之爪牙。
欲得实惠及民,莫如宽恤州县,使户部勿急迫于内,转运勿急迫于外。
欲结士心,以张国势,当使主将偏裨偏裨恤行伍。
庶兵民不致俱困,而根本、爪牙两得之也」。
又言:「舒州铸铁钱,岁以二十五万缗为额。
城中置监,去江百里,滩碛浅涩,铁岸不通,悉市于民,不堪其扰。
乞与减额,无使重困」。
曰:「卿议论峭直」。
寻降御笔:「王某鲠亮敢言,除监察御史」。
时相赵雄除帅成都,即上疏言:「蜀去朝廷甚远,祖宗未尝用蜀人守之。
在相位累年,水旱相仍,公私交病,灾变屡见,乃全身而去,复捐全蜀,以便其私,无乃不可乎」?
从之。
既而搏击屡上,人所难言,奋不顾身,任怨无忌。
崇政殿说书
一日,袖出幅纸赐之,曰:「比览陆贽奏议,所陈深切。
今日之政恐有如德宗之弊者,可思朕之阙失,条陈来上」。
即对曰:「德宗之失在于自用遂非,尽疑天下之士」。
退,上疏言:「陛下圣学日益,盛德日新,乃以德宗自警,既往之悔,想所欲闻。
有以宫僚攀附而登辅佐者,贰陛下精一之心,汩陛下清明之德,而外戚始用,而武臣继之;
武臣用,而财利小人、诞妄附丽者又继之。
引类援朋,非贪即鄙。
盖群臣误陛下,非陛下本心,何必自疑,而恐有德宗之弊也?
德宗之弊有三,一曰姑息藩镇,二曰委任宦者,三曰聚敛财货。
今朝廷再置宣抚,而军帅再逐之;
武臣无攻战之劳,而以节钺宠之
曾怀以财用交结而取宰相吴渊陈岘、盖泾之徒以聚敛而取侍从,近又有以聚敛而厕版曹者。
至于委任之弊,害政尤大。
秦二世偏信赵高梁武偏信朱异隋炀帝偏信虞世基唐宪宗偏信吐突承璀,可不监乎」?
嘉纳之。
起居舍人,奏疏言:「二三大臣当同心协谋国事。
事可行,某人可用,则相与请而行之;
事宜罢,某人宜黜,则亦如之。
若面不相规,背辄互毁,蓄缩首鼠,非所望于大臣」。
又奏疏言:「连岁星变,荧惑、太白,多为兵占。
顷者湖南之郴寇,江西盗,二广之妖贼,沉黎之小丑,丹阳之饥剽,宁国之凶谋,幸而剿殄,宜豫备禦
又三阳用事之时,日中有黑子蔽明之,殆踰两旬。
二月三月之交,风雨霰雪,踰旬不解。
变不虚生,当知警惧。
君之用人,善则爵之,恶则弃之,今不问其才不才,因缘私恩,宠以公器。
如录用旧学之臣之家,而某人某人一时同命,众论骇然。
贪污已著,畀以郡寄,台谏论列,反令监司体究,监司又畀之。
由是州县贪沓尚多,朝廷除授失当,台谏不悉举职,给舍殆废缴駮。
内侍邓从义死,赐予直万数千缗,而步军司兵人贫乏,至于为盗。
内官医官、乐官赐予之多,服用之侈,迁转之易,闻诸市里,簇谈窃议,谓今最乐,莫如三官。
其愤怨也深矣,可不思警惧,而有以正之乎」?
又面奏言崇观间章、蔡之徒变国事,驯至犬羊乱华之害。
耸然曰:「非卿言,朕皆不闻。
磊磊落落,惟卿一人」。
中书舍人侍读
入谢,奏疏言:「臣向者将命使虏,往来中原,有黍离麦秀之感,因思中原之乱。
盖其始也,兆于法度之纷更;
而其终也,成于忠贤之放逐。
由是朋党之论日坚,邪枉之类日炽,是非之真日乱,威福之柄日移。
国家之乱,于此乎成。
自是而后,贤人君子不复可以容身于朝,奸佞得时,阉寺坏政。
聪明壅蔽于上,而下不敢言;
亿兆怨讟于下,而上不得知。
天下之势,一旦溃决,至于今日。
陛下圣略神谟,昭灼理乱,而外攘之效未若周之宣王,今日内修者犹有恨也」。
览疏,批问内修之道,再奏云:「今日急务,天下大计,在于教化未孚,人才未得,民力未宽,兵势未强,财用未裕,有僭侈之习,无廉耻之节,守宰之贪蠹,征敛之苛刻,州县之困匮,官吏之烦冗,失将士之心,忘战守之具。
陛下虽欲为宣王之功业,而未修宣王之政事;
虽有宣王欲为之志,而未见有如申、甫、方、召能为之臣。
广求人之方,尽用人之道,使才各当职,人各自竭,政事修饬,纪律赫张,然后惟陛下所志」。
时旱暵求言,诏中外条上阙失,奏言:「今巨贪大猾,为民蠹、为军蠹者,安意肆志,坐享爵禄,彼其始何自来哉?
前者获焉,后者效焉,风俗波荡,漫不可收。
故寻蹑他蹊,依附馀热,以假借窃取者,今犹纷纷。
人言不平,则其心之不悦可知矣。
人心不悦,则必伤害和气,故上天谴告,灾异重仍,星辰失行,旱暵为虐,闾里疾疫,人民流徙。
此岂可归之于数,盖必有召之者也」。
礼部侍郎吏部侍郎
因讲《周易》彻章,言其难,奏言:「陛下即位二十有二年,而《易》方终帙。
经筵进讲,月不过二十馀日,或视朝对班,多不及御讲殿,则又仅半其数。
臣谓不御讲殿日,宜令进入讲义,清燕览观。
如此,庶几讲官皆不废职」。
喜曰:「虑不及此,卿言是也」。
又上疏言:「风俗靡靡,激昂奋厉之气不能胜软熟偷惰之习。
庙堂之上,不过酬酢节目,而皆非大务。
监司郡守聚敛无艺,国家之元气、政事之大本、民生之司命,皆不及讲。
武爵超越,人皆轻易,当谨名器,以为激劝」。
御笔:「谋选监司,欲得刚正如卿者,可举数人」。
即奏举潘畤郑侨林大中等八人,乞赐擢用。
又奏言:「人才之趋向,视一时所用如何。
今朝之职事官,号为收才养望之地,而龌龊循默、衰病昏聩者居之。
六院四辖,本以擢县最、备台察,而多举情故,专收掊克。
六院架阁,率是庸懦,至于刚毅特立、不屈于人者,则往往惮其见用而屏废之。
用舍之势,必有以鼓动天下,然后可以得人,为邦家之光」。
又奏言:「贪刻之政尚多于州县,愁叹之声未销于田里。
廊庙私意,未能一除授之论;
台省要任,未能罄绳駮之公。
朋比将成,蒙蔽有渐。
苟贱之行,士人不羞;
赃墨之风,大吏不革。
人思侥倖,网复阔疏。
康澄后唐明宗言国不足惧者五,深可畏者六。
愿陛下思康澄言,六畏渐去,而五惧以销,人之意也,天之意也」。
为之改容听纳,明谕以大用意。
会以母忧去国,服阕,除帅江西
不期年,召还,除礼部尚书
甫踰月,除参知政事
未几,孝宗内禅,光宗即位,除知枢密使
光宗厉精初政,而公亦不存形迹,除目或从中出,有未惬人心者,公辄留之,纳诸御坐。
或议建皇后家庙,力争之,以为不可。
应诏,奏言:「天下之治无他,其要在君志之先定,愿陛下先定圣志。
国之所恃者,曰民、曰兵、曰财、曰纪纲、曰版图。
今民穷,兵冗,财乏,纪纲废弛,版图未复,甚可畏也。
傥圣志先定,则事事一新;
志不先定,则日复一日,天下事去矣」。
条列八事上之,一曰择边帅以责久成,二曰越绳墨以收奇杰,三曰惩姑息之弊,四曰储三衙将帅,五曰止绝内降,六曰贵重武爵,七曰罢额外军官,八曰去御前祗应名色,皆当世务要。
援引祖宗成宪,请遵而行之。
疏入不报。
谏臣论之,以罢去。
起帅闽,改祠官
易镇蜀,不就,复领祠,除帅江陵
宁宗嗣位,易镇湖南
久之,台臣论罢归里,奉祠者七年,微疾而薨。
气貌魁岸,才量轩辟。
初受知孝宗,感激殊遇,每有论奏,辄尽言无隐。
将相近臣、大帅巨阉,不协于法,悉抗疏极论。
旁观慑气股栗,而山立不移。
事无大小,造膝密启,莫知何语,至有罢行,人始知之。
一时声望赫奕,虽庸人孺子,闻其名亦竦立起敬。
尝使金虏,谓接伴曰:「两朝岁遣使,南北通驩,北朝使者南朝臣子,胡为弗虔?
北朝,凡遣使者,勿用憸人,无使如魏正吉、乌林答天锡、张九思之颉颃不恭」。
色正词厉,接伴拱听。
公归以奏,孝宗曰:「卿如此谕彼耶」?
后北使来,问公起居,曰:「王尚书尚无恙否」?
盖其直谅刚正,虽夷狄亦敬畏之。
一时君臣相得之盛,世所罕俦。
其后卒以言者排诋去国,亦所遭之时然也。
平生所为文,奏议最多,传于世(《清献集》卷一九。)
:同治本作「丑」。
宗室大小使臣添差三等员阙诏淳熙六年十一月十二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一、《宋会要辑稿补编》第一五页
宗室大小使臣添差亲民监当并宫观岳庙,每州共差三员,缘所立员阙数少,可令吏部依今来别立定三等员阙差注施行。
第一等,临安府,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各一员,小使臣监当五员,宫观岳庙共十员。
帅府八处:绍兴府建康府隆兴府扬州福州潭州江陵府广州
诸州七县以上六处:婺州赣州吉州建宁府泉州鄂州,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各一员,小使臣监当五员,宫观岳庙共八员。
第二等,诸州六县以下四十二处:严州明州平江府镇江府湖州常州温州台州处州秀州衢州宁国府徽州江州池州饶州信州太平州袁州抚州筠州通州蕲州舒州真州黄州泰州和州汀州南剑州漳州常德府衡州德安府、道州、复州永州郴州全州峡州岳州房州,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各一员,小使臣监当三员,宫观岳庙共五员。
第三等,诸路军监一十四处:江阴军南康军广德军兴国军南安军临江军建昌军高邮军无为军邵武军兴化军桂阳军荆门军汉阳军,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共一员,大小使臣轮差,小使臣监当二员,宫观岳庙共四员;
二广诸州一十九处:韶州南雄州英州连州封州肇庆府、德庆府惠州潮州昭州象州柳州浔州梧州横州藤州郁林州贵州贺州,添差大小使臣亲民共一员,大小使臣轮差,小使臣监当一员,宫观岳庙共三员。
免逐路旱伤民户淳熙九年身丁钱物诏淳熙八年十二月九日 南宋 · 宋孝宗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六五、《宋会要辑稿》食货六六之一五(第七册第六二一五页)
逐路旱伤州,浙东绍兴府婺州衢州,浙西临安府严州湖州长兴安吉两县、常州镇江府江阴军江东建康府饶州、徽、信州南康军广德军江西兴国军,湖北江陵府鄂州汉阳军复州德安府淮东八州,淮西八州军,淳熙九年分应民户合纳身丁钱物,并特免一年。
州县辄敢催取,许人户陈诉。
徽宗论女真决先败盟书宣和四年六月 宋 · 宋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三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四二、《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三四七、《宋史纪事本末》卷五三、《少微通鉴续编节要》卷一○、《宋史翼》卷九
臣闻犬戎之性不可以信义结,去来无定,叛服不常,虽成周盛世,犹有猃狁之难,故自古禦戎未见上策。
汉唐以还,或盛或衰,乍叛乍服,其禦之之术,率非良策,皆不足为圣世道,故略而不论。
迄我有宋,寰区之内,靡不归顺,而景德中亦有澶渊之役。
真宗皇帝天威一震,贼势瓦解。
当是时,乘胜逐北,则腥膻之种无噍类矣。
真庙圣慈深厚,特以两国生灵为念,故推天地之量,贷蝼蚁之命,啖以厚利,与之议和,为天下后世万万年安全之计。
故虏人谨守盟誓,不敢南下而牧马者,诚以天地之洪恩不敢忘也。
自尔圣圣相承,明明继照,虽睿智神武尧仁汤德足以怀柔,然实亦恃此以为长城。
神宗皇帝熙、丰之间,锐意北伐,选将练卒,积谷理财,葺城郭,修器械,十九年间,仓廪实,府库充,貔貅之士无不一当百。
当是时,鼓噪而前,则自燕以北,其人皆俎上肉矣。
亦以河朔祖宗兴王之地,不忍骚动,安可快一时之忿,失百年之好?
故终莫之举也。
陛下即位以来,禦戎之术实得上策。
虏使之来,宴犒赐予,恩数曲尽,故怀德畏威,向风慕义,稽首称藩。
介胄之士,櫜弓偃息;
黔黎之民,鼓腹咏歌。
历观三代以来,倾心悦服,至诚面内,莫如今日,实太平希世之盛事也。
比者王黼童贯,力引狂生李良嗣、董才之徒,妄兴边事,致烦宸虑,遣大臣,提重兵,久屯塞上,仓廪府库为之一空,官卒民兵死亡无数,前所奏陈,悉皆诞妄。
财用尚可复全,死者何由更生!
欺君罔上,蠹国害民,罪不容诛!
臣愿断此数人头以令天下,不唯慰安虏人之心,使明知陛下德意,无复猜忌,谨守盟好,庶几奸臣贼子欺君罔圣、妄兴边事、侥觊功赏者有所惩戒。
臣固知陛下圣慈,不忍诛戮臣下,然此数人不诛,则虏人猜忌之心未易可解。
臣愿陛下勿以驭贤臣之礼驭此奸贼,则不胜幸甚。
臣闻虏中频岁不登,斗米千钱,虽或请和,恐非本心,特出于不得已耳。
万一养锐数年,岁谷小稔,秋高马肥,士气稍振,复来侵扰,则干戈相寻,无时而已。
较其利害轻重,则奸臣数人之诛不足恤也。
又况李良嗣、董才皆彼中叛臣,心怀怨望,故附会边臣,撰造虚语,欲假中国之势,以复私雠耳。
实两朝之奸贼,岂复忠义之可望哉?
臣窃料议者谓「岁赐浩浣,虚蠹国用」,是不知祖宗建立榷场之本意也。
盖祖宗朝赐予之费,皆出于榷场,岁得之息,取之于虏而复以予虏,中国初无毫发损也。
比年以来榷场之法寖坏,遂耗内帑
臣愿遴选健吏,讲究榷场利害,使复如祖宗之时,则岁赐之物不足虑也。
或者又谓「九州中国之地,皆上饶膏腴之田,岁得甚厚」,是曾不虑屯戍守禦之备,战斗犒赏之费,岁几百万计耶!
贪其所得,既不足以偿所失,而又战斗死亡之士,横被屠戮之民几人也哉?
徒有辟国之虚名,而无补国之实利。
或者又谓「山后之民皆有思汉之心,咸欲归顺」,此尤诞妄之易见者。
不唯北虏为备日久,山后之民,往往徙居漠北。
又自唐末至于今数百年间,子孙无虑已易数世,今则尽为番种,岂复九州中国旧民哉?
皆由边臣用人无术,致探报者利于所得,恣为诞谩,帅臣庸暗,更加缘饰,妄议边事,侥觊功赏。
或者又谓「北虏比年以来为女真所困,侵城掠地,横亘千里,势以迫蹙,愿与女真合从,腹背攻射,则扑灭之易,甚于反掌」,是亦弗思之甚也。
灭一弱敌而与强虏为邻,恐非中国之福,徒为女真之利耳。
且北虏虽夷狄,然久渐圣化,粗知礼义,故百馀年间,谨守盟誓,不敢妄动者,知信义之不可渝也。
今女真性刚狠,善战斗,茹毛饮血,殆非人类比。
虏人以夷狄相攻,尚不能胜,傥与之邻,则将何术以禦之?
不过修盟誓以结邻国之外好而已。
本朝与北虏通好百有馀年,一旦败之,女真果能信其不渝乎?
异日女真决先败盟,为中国患必矣。
此理之必然,事之必至,虽使伊、周复生,不能易此议也。
臣又闻两国之誓,败盟者祸及九族。
陛下以孝理天下,其忍忘列圣在天之灵乎?
陛下以仁覆天下,其忍致河北之民于涂炭之中而使肝脑涂地乎?
臣窃谓凡今之人臣,不负陛下诹访之意,爱君忧国,论奏忠赤者间亦有之,其希意承旨,背公营私,苟求爵赏富贵者不可胜数。
遂使忠赤之臣志不得伸,言不见用。
此臣所以痛心疾首、扼腕愤闷,犯颜逆鳞以蹈万死者,岂得已哉!
诚以国之大事,实系安危,下情壅遏,不得上达,今而不言,其如后患何?
譬犹人之一身,中气痞隔,阳不降,阴不升,则百脉不调,四体不充,久而不治,病在膏肓,虽有良医,不能愈也。
今疾幸在肤腠,是正宜投药石之时也。
臣愿为陛下出疆说谕虏人,云:「比因虏中亡失虏主,深虑扰攘之时疆陲不戒,奸人作过,边臣生事,故遣近臣使之防边。
果有群寇妄托北朝惊却边民,虽降处分不得杀戮,止牒北界紧行捕捉,切虑尚怀疑贰,妄兴兵马,务在谨守祖宗之盟,无失百年之好。
如女真侵削不已,力不能胜,则许求援于中国」。
报使复来,厚加恩礼,以释其疑。
使之外捍女真,内屏中国,则陛下奠枕,永无忧于北顾;
百姓安业,得尽力于南亩,实天下万万年无穷之利。
人谓夷狄相攻,中国之福,正谓是矣。
臣固知疏远微贱,辄以狂瞽,冒犯天威,难逃诛戮。
然臣闻忠臣徇义,志士徇名,故忠义发于内则鼎镬忘于外,爱君之心切则虑患之志深也。
况顽石五色,尚有补天之功;
愚夫千虑,岂无一得之长?
愿陛下勿以人废言,留神听察,则撮土之微,尚能增山岳不厌之高,爝火之光,尚可裨日月不照之明矣。
臣向任陕州灵宝知县日,因论列陕右钱法,蒙恩召对,面奉德音,欲除监司
旋致烦言,犹叨贰郡;
未到任间,复蒙圣恩除臣提举江南茶盐事;
以岁课增衍,又蒙特转一官。
臣每以未能仰报天地为恨,今者伏睹奸贼敢尔欺君,义当竭节,图报涓埃。
是敢越职,辄贡刍荛。
万一臣言可采,乞不降出,庶使天下皆知断自宸衷,不由人言,足以竦动神灵,激昂士类,北虏闻之,恩归陛下,则臣报上之心足矣。
倘或上误圣聪,置诸鼎镬,亦臣之所甘心也。
惟陛下择而处之。
其一 南宋 · 赵彦彬
 押真韵
自爱槛前山有意,谁云堂下水污人(明张士镐嘉靖《广信府志》卷八 《广信府志》:前此宰贵溪者无廉吏,谚语云:“饮却三山堂下水,纵非污者也成污。”彦彬云云。)
胡将军 元末明初 · 李昱
 押词韵第八部
胡将军,邦之良,武之豪。
身长八尺面如铁,敌人见之凛凛生寒毛。
忆昨辛夘岁,九州沸鲸涛。
苍生日涂炭,呼天雨泣何嗷嗷。
吴王气宇真天人,手提秋水三尺之豪曹。
貔貅万灶会滁上,左右环列贤髦
将军谒辕门,开口谈六韬。
为王之爪牙,出入行阵躬鞬櫜。
溲江江水流滔滔,疾如风雨飞十艘。
王命胡将军,蝥弧蝥弧尔所操。
义声西来动白日,电光闪烁摇旌旄。
金陵宣城不日得,徽州严郡随风逃。
洞兵三万馀,刃鞘弓藏韬。
灵旗却指金华城,父老争先将酒羔。
喉衿闽楚信州地将军又为殚力营城壕。
乃从元戎上台鼎,横金拖紫独立青云高。
将军未下车,民庶忧忉忉。
将军既下车,所犯无秋毫。
健儿不敢忤民意,酷吏不敢搜民膏。
男儿务农耕,妇女勤蚕缫。
将军为之垣墉使生厚,民适自乐将军劳。
兜鍪貂蝉本无异,拟变方名为夔皋。
呜呼壬寅春二月,肘腋祸所遭。
三军尽踯躅,万姓皆号啕。
朝廷闻之为痛惜,遣中使,降丹诏,遂有光禄大夫越国之崇褒。
有庙有庙依岩㠂,春秋二时祠太牢。
吹笙鼓瑟兼伐鼛,玉杯春酒酿蒲萄。
画梁文栱倍辉赫,焚香彷佛来焄蒿。
英姿飒爽毛发竖,阴风吹动团花袍。
殿前近侍扪锦绦,壁上先驱腰宝刀。
出师或衔枚,班师或鸣鼗。
将军虽死有馀乐,魂魄上与星辰遨。
有子有子如将军,志欲与国除么么。
邻敌侵我疆,勇捷如飞猱。
奋身与之战,以一当百战已鏖。
将军阴兵实助之,似闻人马声嘈嘈。
敌惊灵火遍原野,如中羽镞相呼号。
我来祠下谒遗像,秋林叶落风萧骚。
雄文大字纪颠末,翠珉已载黄金鳌,翠珉已载黄金鳌。
呜呼胡将军将军生为名臣死,庙食将军之死犹未死,呜呼劝忠之作吾其叨。
比部郎中崔君元翰集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九
易贲之彖曰。
观乎人文。
以化成天下。
故阙里之四教。
门人之四科。
未有遗文者。
荀况孟轲
修道著书。
本于仁义。
经术之枝派也。
迨夫骚人怨思之作。
游士从衡之论。
剌讥捭阖。
文宪陵夷。
至汉廷贾谊刘向班固扬雄司马迁相如之伦。
郁然复兴。
有古风烈。
然则文之用也。
横三才之中。
经纪事物。
章明统类。
不可已也。
殷之三说命。
周之命君陈君牙
楚射父之训词。
郑东里之润色。
天子诸侯告命之文也。
张老之轮奂。
史克之駉駜。
吉甫之清风。
伯喈之无愧。
贤士大夫颂述之文也。
至若夫子纪延陵墓。
叔向子产书。
董仲舒射策书天人相与之际。
阮元瑜书记翩翩之任。
触类滋多。
非文不彰。
后之人力不足者。
词或侈靡。
理或底伏。
文之难能也如是。
博陵崔君元翰
东汉济北相长岑令之后也。
曾祖某。
济州剌史。
祖某。
凤阁舍人
考某。
以经明历卫州汲县虢州湖城县主簿
亲殁遂不复仕。
探古先微言。
尚书演范周易忘象及三国春秋幽观之书。
门人诸儒易其名曰贞文孝文
君绍文宗雕龙之庆。
究贞文法义之学。
洁廉清方。
敦直庄明。
博见强志。
不取合于俗。
默而好深湛之思。
舒而为彬蔚之文。
师遵六籍。
磅礡二汉。
不为物
不为波流。
初闭关隐约于河朔之间。
年殆知天命
甫与计偕至京师
博学宏词直言极谏。
凡三登甲科。
名动天下。
初自典校秘书
连辟汧公北平王司徒府。
管奏记之职。
太常寺协律郎大理评事
锡以命服。
登朝廷为太常寺博士礼部员外郎
贞元七年春转职方员外郎知制诰
八年冬罢为比部郎中
十一年夏感疾不起。
其寿四百甲子。
其文若干篇。
闳茂博厚。
菁华缜密。
足以希前古而耸后学。
记循吏政事。
则房碣孙信州颂。
守臣勋烈。
黎阳城刘幽求神道碑。
表宗工贤人兆域。
李太师梁郎中志文。
撰门中德善。
则贞文孝文志碣二铭。
摅志气以申感慨。
则与李都统及三从事书。
纂桑门心法。
大觉禅师碑。
推人情以陈圣德。
则请复尊号表
铺陈理道。
则有制策。
藻润王度
则有诏诰。
所叙诗书说命駉颂而下。
君皆索其粹精。
故能度越伦类。
有声名于代。
其他诗赋赞论铭诔序记等。
合为三十卷。
如黄钟玉磬。
宏璧琬玉。
奏于悬间。
列在西序。
其彰彰者。
虽汉庭诸公。
不能加也。
无溢言曼辞以为夸大。
无谄笑柔色以资孟晋。
劲直而不能屈已。
清刚而不能容物。
孤特寡徒。
晚达中废。
斯亦命之所赋也。
德舆蚤岁与君游于江湖间。
又接武侍从
登文石之陛。
常所论著。
备探简编。
君之孤某。
既除丧。
泣捧遗文。
见咨序引。
故如其篇第。
直书以冠之云尔。
韦宾客宅宴集诗序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九十
太子宾客韦兄。
彯华缨。
佩金龟。
为清时大僚。
有数年矣。
始以博士奉朝请
周历台阁
出分藩符。
入作卿长。
乃领内府
又宾东朝。
拜章乞告。
优诏得请。
致仕就第。
燕閒自颐。
中外族属。
尝僚贵仕。
以觞酒祝延。
发礼修贺者多矣。
以兄始登朝行。
实自礼寺。
蕃祉吉禄。
此为椎轮。
于是众君子学通行修。
尝践此任者。
与今之引经据古。
屈职在列者。
同声撰日。
复修兹会。
乃有夏官小司马左右曹侍臣书殿东观柱下史南宫郎九旋十(疑)而鄙夫忝焉。
入门而右。
胜槩迎步。
耸□槛于宾位。
罗松篁于石径。
清冬之时。
寒翠溢目。
则熙春众卉。
炤灼骀荡。
又可知也。
轩盖上下。
壶觞交错。
聆主人之言。
则同惇史。
听众宾之论。
如在曲台
徜徉乎礼文。
博约乎法义。
乐在名教。
庆兹寿宠。
中饮沾醉。
抗音击节。
乃相谓曰。
季伦金谷。
实有歌诗。
元亮斜川。
亦疏爵里。
况今贺得谢之美。
赋必类之词。
爱景美禄。
遗簪投辖。
盛集之若是者有几。
安可没而不书。
猥微菲薄。
因附官业。
今裴辛吕三君子。
皆讲学称职。
司勋满岁复留。
再帖郎位。
犹四命焉。
前此者。
柱史之超拜浃日矣。
鄙夫之忝兹一纪矣。
左曹东观二十年矣(原注陈君二十年冯君二十年张君十八年今云二十年开中半也)
小司马向三十年矣。
而主人逾四十年矣。
其于折中定议。
损益于仪法多矣(原注兵部二十八年主人四十五年向逾举全数也)
外有平阳长乐二连帅韦君君。
绛郴和三郡守裴君李君□□前苏州韦君。
信州陆君。
□守之介刘君。
六邑之长姜君。
合中外历是者十九人。
因广斯文。
且为礼官之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