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何应奇
维基
何应奇字遇夫河南河南府陕州(今属三门峡市)人,民籍。
万历七年(1579年)己卯河南乡试第二十名,万历十一年(1583年)癸未科会试第一百七十四名,登三甲第一百七十名进士
工部主事,署郎中,出为山西副使
王季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河南人
家贫卖履,其妻疾其穷丑,遣去。
季友博极群书,工诗。
代宗广德末大历初洪州观察使李勉引为副使,兼监察御史
性磊落不羁,爱好山水。
杜甫尝作《可叹》诗叹之。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排行七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自耕自刈,卖药贩履,聊以度生。
宝应中李勉爱其才,特加礼敬,历仕华阴虢州录事参军,入为太子司议郎
广德二年(764),佐江西观察使李勉幕,兼监察御史,迁副使
大历二年(767),还京归隐。
生平事迹散见于邵《送王司议季友洪州》、《唐诗纪事》卷二六、《唐才子传》卷四。
孙望《箧中集作者事辑》有王季友条。
季友少有才学,诵书万卷,工诗,与杜甫钱起于邵岑参郎士元戎昱等人友善。
杜甫称其“豪俊”(《可叹》),岑参谓“王生今才人,时辈或所仰”(《潼关使院怀王七季友》)。
元结箧中集》选其诗2首,殷璠河岳英灵集》选其诗6首,评曰:“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全唐诗》存诗13首,杂有贞元间另一王季友之作。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平不详。
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名同。
全唐诗》存诗1首。
一作开元天宝间河南王季友诗。
唐诗汇评
王季友,生卒年不详,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家贫,少有才学,暗诵书万卷。
曾游渭州华阳长安等地。
岑参杜甫钱起郎士元等友善,为时辈推仰。
广德初,官太子司议郎
李赵出镇洪州季友幕画,授监察御史,为副使
后不知所终。
季友工诗,乾元三年元结沈千运等七人诗为《箧中集》,季友诗入选。
有《王季友诗》一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十一首。
季友
河南人
为豫章太守李勉宾客
作品评论
季友诗,爱奇务险,远出常情之外。
然而白首短褐,良可悲夫!
至如《观于舍人西亭壁画山水诗》:“野人宿在人家少,朝见此山谓山晓。
半壁仍栖岭上云,开帘放出湖中鸟。
”甚有新意。
工诗,性磊浪不羁,爱奇务险,远出常性之外,白首短褐,崎岖士林,伤哉贫也!尝有诗云:“山中谁余密?白发日相亲。雀鼠昼夜无,知我厨廪贫。”又:“自耕自刈食为天,如鹿如麋饮野泉。亦知世上公卿贵,且养丘中草木年。”观其笃志山水,可谓远性风疏,逸情云上矣。
钟云:此公有古骨古心,复有妙舌妙笔,然在盛唐不甚有诗名,为其少耳。
又云:此君尤妙七言古,四诗骨色似岑嘉州,而笔舌妙似过之。
《唐诗选脉会通评林》
诗体逼古,始为真诗,然必穷而后工。
盛唐多困穷苦节之士,如王季友家贫卖履为生,致其妻恶而欲弃之。
……其为诗皆冲淡自然,淡而不厌,往往为当时名流所推重。
《师友诗传续录》
王季友诗不多,在盛唐自是别调,亦非诸大家、名家之比。
又如《箧中集》诸人,皆别调也。
孟宾于五代 895 — 97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连州人字国仪号群玉峰叟
后晋高祖天福进士
避乱还乡,楚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后归南唐,历丰城簿、涂阳令。
坐贪赃论死,李煜见其诗,贷免,复其官,寻致仕隐玉笥山
逾年起为水部员外郎
南唐亡,归故里卒,年八十余。
工诗,有《金鳌集》。
全宋诗
孟宾于字国仪号玉峰叟(《江南野录》卷八),连州(今属广东)人。
后晋天福九年(九四四)进士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
曾受孟氏辟,为零陵从事
南唐时,授丰城簿,迁淦阳令。
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归老连上(《诗话总龟》前集卷五引《雅言系述》)。
年八十三卒。
有《金鳌集》,已佚。
南唐书》卷二三有传。
今录诗十首。
全粤诗·卷一九
孟宾于(八九五 — 九七七)字国仪
连州人
后汉高祖乾祐元年(九四八)进士,与同年李昉交善。
避乱还乡。
楚王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历阳山令。
后归南唐,授丰城簿,迁涂阳令。
坐系当死,后主赦之,复其官,起为水部员外
俄致仕,隐于吉州玉笥山,著道士衣,自号群玉峰叟
吉州高使君奏为郡倅,旋归旧隐。
高越强起为丰城,既而引去,嬉游吟啸二十年,老求致仕,得本曹郎中分司南都,服章金紫。
入宋,以老病不任朝谒,听还故里,后以县令卒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
有《孟水部集》,已佚。
南唐书》卷二三、明嘉靖戴璟《广东通志初稿》卷一四、明黄佐广州人物传》卷四有传。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字国仪自号群玉峰叟,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为连州(今属广东)人。
曾以诗献工部侍郎李若虚,为其称赏。
又诣洛阳献诸朝达,由是大有诗名。
后晋天福九年(944)进士第,后为楚马希范辟为永州军事判官
历阳山县令
楚亡,归南唐,授水部员外郎,旋归玉笥山
复起为丰城
又曾任淦阳令,官至水部郎中分司南都
南唐亡,以老病辞归故里,不久卒。
生平事迹见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江南野史》卷八、马令南唐书》卷二三、《唐才子传》卷一〇、《十国春秋》本传。
工诗,有名当时。
王禹偁称其诗具“雅淡之体,警策之句”(《孟水部诗集序》)。
所著颇多,有《孟宾于集》1卷、《金鳌诗集》2卷、《湘东集》、《金陵》等,均佚。
全唐诗》存诗8首、断句若干(其中“昔日声尘喧洛下”二句为李昉诗误入)。
《全唐诗外编》及《全唐诗续拾》补诗1首、联句诗1首、断句7。
唐诗汇评
孟宾于,生卒年不详,字国仪连州(今广东连县)人。
幼擅诗名,吟味忘倦。
后唐长兴末赴举,和凝等咸推荐之,游举场十年。
晋天福九年(944)符蒙知举宾于献诗,大得称赏,遂登第。
初仕楚,为零陵从事
楚亡,归南唐
建隆二年(961),官丰城
又官淦阳令,因赃贿系狱,后主释之,后起为水部员外郎,致仕,居吉州新淦玉笥山自号群玉峰叟
南唐亡,归老连州,卒年八十三。
有《金鳌集》二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八首,炙句若千。
全唐诗补逸
孟宾于字国仪连州人
晋天福九年符蒙知贡举,擢进士第
李昉交善。
宾于后仕南唐,卒宋太平兴国中,年八十三。
补诗一首。
宾于字国仪
连州人
晋天福中进士
楚文昭王马希范辟为零陵从事
恭孝王希萼金陵
宾于南唐
累迁滏阳
致仕隐玉笥山
自号偫玉峰叟
复起为水部员外郎
归老连州
年八十七卒。
作品评论
王禹偁《孟水部诗集序》
宾于)幼擅诗名,吟味忘倦。
宾于)少修儒学,早失其父,事母以孝闻。
长好篇咏,有能诗名……天祐末工部侍郎李若虚廉察于湘沅,宾于有诗数百篇,自命为《金鳌集》,献之,大为称誉。
因采择集中有可举者十数联,记之于书,使宾于驰诣洛阳,皆为数之,其誉蔼然。
《小草斋诗话》
五代孟宾于,少游乡校,力学不怠。
父以家贫,且鲜兄弟,题诗壁上云:“他家养儿三四五,我家养儿独且苦。
宾于归,见之,续曰:“众星不如孤月明,牛羊满山独畏虎。
”父奇之。
潘环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洛阳人字楚奇
少为负贩。
始事后梁邢州节度使阎宝为亲校,后迁左雄指挥使
每战先登,金疮遍体。
后唐末帝清泰中耀州团练使
后晋,历金州澶州节度使,以功累官检校太傅
后为蕃将高牟翰所杀。
万齐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故鄣人
性敏学富,名振当时。
乌程包融会稽贺朝万、河南荆臣名,号包万荆贺
张筠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海州人
少事时溥,奏授宿州刺史
后梁昭德军留后。
后唐官至左骁卫大将军
洛阳,拥巨资,以声色自娱,人谓地仙,后晋高祖天福二年上表乞归长安
种彦修
全宋文·卷三八一八
种彦修洛阳(今河南洛阳)人,世衡玄孙,授右迪功郎
见所撰《种温墓碑》。
王璹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真定人
王诏子。
累官京西使,摄洛阳尹,时开封尹,与父两京相望,同为要官,时人荣之。
全宋诗
王璹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诏子。
徽宗大观四年(一一一○),为转运判官(《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二之五四)。
政和四年(一一一四),为京西转运使(同上书职官之六一之四三),摄知洛阳府。
事见《宋史》卷二六六《王诏传》。
全宋文·卷三一三六
王璹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化基曾孙,诏子。
大观中权添差朝请郎广济辇运,充荆湖北路提举常平
政和三年京西路转运使,以修西内扰民放罢。
见《宋会要辑稿》礼三四之五、职官四二之五四、职官六八之三一、食货五○之九、食货九○之一三,《宋史》卷一七四、一七五、一八五、二六六。
席贡北宋 ? — 1131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席贡(?
——一一三一),字叔献河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政和五年陕西路转运使次年泾原路安抚使
宣和间成都府
靖康中建炎初枢密直学士泾原经略使、知渭州,除徽猷阁学士、知遂宁府
绍兴元年卒,赠光禄大夫谥襄荣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四七之一九、食货四○之一○、方域一○之三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一五、五○,《三朝北盟会编》卷一四七,綦崇礼北海》卷四,《皇宋书录》卷中,《》卷一、二,《北宋经抚年表》卷三、五。
许光凝北宋
全宋文·卷二九七二
许光凝字嘉谟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崇宁中通直郎蕲州,移知苏州
大观中中书舍人
政和初历知邓州三年显谟阁待制四年移知扬州五年再徙成都
翰林学士、兼修国史,除礼部尚书吏部尚书
见《宋会要辑稿》礼一四之七○、礼二四之六六、礼三四之四、礼六一之七、职官六八之一二,《宋史》卷九六《河渠志》六,《吴郡志》卷一一,《能改斋漫录》卷一八,《玉海》卷九六,翟汝文忠惠》卷四,《北宋经抚年表》卷二、四、五,及所撰《林泉高致集序》。
张延播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汶阳人
初为牙将,后唐明宗收隶左右。
柳州刺史左领军卫大将军、风州防御使
后晋高祖立,除东都副留守
张从宾反,令知河南府事。
从宾败,被诛。
巩思宪明 1480 — 1532
维基
巩思宪(1480年—1532年)字廷章号迂斋山东兖州府东平州人
幼年多病,四岁始愈。
五六岁由父亲巩素授学,十二岁受业易于峗南赵子。
茶陵陈贯之东平,称赞他为神童。
正德五年(1510年)庚午山东乡试举人九年(1514年)中式甲戌科三甲第二百三十七名进士
十年(1515年)洛阳县知县,敏于听讼,十六年(1521年)辛巳以贤能擢升户部主事
嘉靖改元,进阶承德郎封父如其官,封母宜人
七月奉命榷税浒墅钞关嘉靖二年任满回部,三年升本部员外郎
典司数月,遘风湿软脚之疾,是岁力辞回籍。
十一年六月卒,享年五十三岁。
生有一男一女。
尹焞宋 1071 — 114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42 【介绍】: 河南人字彦明一字德充
尹源孙。
少师程颐
尝应举,见试题为诛元祐诸臣议,不答而出,终身不应举。
钦宗靖康初种师道荐召京师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初崇政殿说书礼部侍郎侍讲
上书力斥与金议和,乞致仕。
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和靖》。
全宋诗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今河南洛阳)人。
少师程颐,曾应举,发策有诛元祐诸臣议,不对而出,终身不就举。
钦宗靖康初赐号和靖处士
高宗绍兴六年(一一三六),以秘书郎崇政殿说书
八年,除秘书少监
未几,直徽猷阁主管万寿观,留侍经筵
太常少卿权礼部侍郎侍讲
九年提举江州太平观
十年,致仕,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有《和靖》传世。
事角《和靖文集》卷一○附《和靖先生墓志铭》,《宋史》卷四二八有传。
今录诗六首。
全宋文·卷三○五一
尹焞(一○七一——一一四二)字彦明一字德充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尹源孙。
少师程颐
晚年得二士,其一即
以笃行称。
靖康初,召至京师,不欲为官,赐号和靖处士
金人陷洛,避走
绍兴初范冲荐,授左宣教郎、充崇政殿说书,又除礼部侍郎侍讲,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致仕,隐于平江虎丘西庵。
绍兴十二年卒,年七十二。
景定元年谥「萧公」。
精研《论语》、《孟子》,著有《论语解》、《门人问答》及《和靖》(存)。
见《宋史》卷四二八《道学传》二本传及吕德元撰《和靖先生墓志铭》。
王晏平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怀州温县人
王智兴子。
幼从父征伐,以功授检校右散骑常侍,朔方、灵盐节度使
以父丧擅取兵械自卫归洛阳,流康州,不即行,阴求援于河北三镇,改抚州司马,又改永州司户参军
蔡安持
全宋诗
蔡安持字资中睢阳(今河南商丘)人(《北京图书馆藏中国历代石刻拓本汇编》宋代分册)。
哲宗绍圣元年(一○九四)右通直郎(《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
徽宗政和元年(一一一一)发运副使(同上书职官四二之三五)。
重和元年(一一一八)兵部侍郎时以事降官(同上书职官六九之二)。
今录诗二首。
全宋文·卷二八六三
蔡安持(?
——一一二四),字资中应天府宋城(今河南商丘)人。
哲宗绍圣初右通直郎
徽宗时两浙提点刑狱
政和初江淮发运副使
四年,为河南尹,寻除迹古殿直学士
七年,迁工部侍郎,换刑部,进兵部
官终龙图阁学士光禄大夫
宣和六年四月卒。
见《宋会要辑稿》选举一九之二○、职官四二之三五、职官四二之三六、职官六一之三四、职官六九之二、仪制一一之九,《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二。
孙昭远宋 1071 — 112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1—1128 【介绍】: 眉州眉山人初名大年字显叔
哲宗元祐间进士
长沙
累擢河北燕山府路转运使
钦宗靖康元年,召为水部员外郎
高宗建炎元年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至洛招集散亡,得众万余。
金军来犯,战不利,部下欲拥之南还,不从,遂为叛兵所害。
谥忠悯
全宋文·卷三○一四
孙昭远(一○七一——一一二八)初名大年字显叔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
元祐进士,调长沙,辟河东经略司干办公事,历凤翔府天兴县河北山东抚谕盗贼干当公事,寻擢河北燕山府路转运使
靖康元年,召为水部员外郎
金兵围太原钦宗遣与折彦质招集溃师,为西道总管,与诸道军同出关。
建炎元年,迁河南尹西京留守西道都总管,与金兵战不利。
次年正月,其下欲拥之南还,不从,为叛兵所杀。
谥忠悯
周必大孙公昭远行状》(《周文忠公集》卷二九),《宋史》卷四五三本传。
僧从隐五代 897 — 94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7—949 【介绍】: 五代时僧。
洛阳三乡人俗姓刘
幼投本邑竹阁院出家。
寻至嵩阳受戒,就长水令諲听习数年,克通三经论。
后住洛阳布金院,移天宫寺
后唐末帝清泰中令諲付以讲席。
日览《藏经》一袟,以苦节称。
新脩科分六学僧传·卷第二十三 义解科(三)
洛阳三乡刘氏。
丱岁敏慧。
然志笃辞俗。
二亲听。
依邑之竹阁院披薙。
既受具嵩阳
复就长水
禀习弥陀中观百法诸论于諲公。
时諲公老矣。
使代赴布金请。
后唐清泰中
因受諲烛累。
日为众三登法座。
以致勤意。
昝尤永。
旁览藏典。
精苦修洁。
人莫与亢。
乾祐二年正月
以疾终。
寿五十三。
腊三十二。
火化收遗骨塔之。
释从隐
姓刘氏
洛阳三乡人也。
丱年敏慧誓欲出尘。
二亲既听。
乃投本邑竹阁院。
依师诵习陶练灵府。
寻于嵩阳受戒毕。
长水听采才历数年。
克通百法中观弥陀三经论焉而諲师年老。
深许隐之博达性相。
后于洛布金院赴请敷演至后唐清泰中諲付讲座日为众三登法席。
夏中长晷览藏经一袟精进苦节人无与比。
乾祐二年正月示疾而终。
俗寿五十三。
僧腊三十二。
乃依天竺法火化。
收合真体圆净堪爱。
门人树塔至今存焉。
僧道翊吴越
师名道翊
不知何许人。
石晋天福四年
卓庵天竺山西北
草衣木食。
高行绝尘。
一夕见前峰有光烛天。
迹其所起。
视之。
得异木焉。
人莫能名之者。
师乃取之。
命匠者孔仁谦刻为观音大士像。
夜梦白衣人曰。
雕像已就。
明日有僧自洛阳来。
随身有古佛舍利。
当求之。
已而僧果至。
如其梦求之。
得舍利三颗。
纳于大士顶门。
自是灵异大著
吴越时
忠懿王始一新道场而奉之。
宋天圣中
诜寂二僧。
又迁殿东南直乳窦峰。
治平二年
郡守蔡公襄表其事上之。
曾鲁公奏赐灵感观音院额。
赞曰。
大士心光  奇木斯寓  众胡不见  心不应故 师心佛心  同体显露  现白衣身  永福皇祚
桑维翰五代 898 — 94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898—947 【介绍】: 五代时河南洛阳人字国侨
后唐庄宗同光间进士
初为石敬瑭河阳节度掌书记
敬瑭割让幽云十六州结契丹,反后唐,多出其谋。
后晋,历翰林学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枢密使晋昌节度使
出帝时弘文馆大学士
权势极盛。
开运三年十二月契丹京师,为张彦泽所杀。
维翰字国侨
洛阳人
后唐同光中进士
晋祖建号。
翰林学士礼部侍郎知枢密院事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福四年出为相州节度使
岁馀徙镇泰宁
七年徙镇晋昌
少帝嗣位。
徵拜侍中中书令
封魏国公
寻罢为开封府
少帝将降契丹
张彦泽害之。
曾逢南宋
全宋文·卷六一一八
曾逢字原伯河南府(治今河南洛阳)人。
几长子。
淳熙中右司员外郎,仕至司农卿,最以学称。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之四八,《宋史》卷三八二《曾几传》附,《宋元学案》卷三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