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边肃北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应天府楚丘人字安国
进士第
太宗至道初主置行帐司,帐成迁工部郎中
真宗时出知曹州,徙邢州
契丹大入,而城堞原经地震坍塌,帝密诏可相机弃城,匿诏不发,督丁壮登城,严阵以待,敌遂退。
枢密直学士
官终知泰州
全宋文·卷二○七
边肃字安国应天府楚丘(今山东曹县东南)人。
进士及第,除大理评事、知于潜县,迁太常博士尚书度支员外郎工部郎中
真宗朝出知曹州,徙邢州
会辽兵大入,而城堞摧圮,无守备。
督丁壮乘城而辟诸门,悉所部兵阵以代之,兵小败即引去。
以功擢枢密直学士,徙宣州
后历知河南府、天雄军、真定府
私以公钱贸易规利,贬岳州团练副使
后徙武昌,起知光州泗州,卒于泰州任。
宋史》卷三○一有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989年-991年,两浙路衢州(西安县),衢州知州
  • 993年-99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0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开拆司
  • 1000年-1004年,京东西路曹州(曹县),曹州知州
  • 1003年-1004年,河北路贝州(邢台市清河县),贝州知州
  • 1004年-1005年,河北路邢州(河北省邢台市),邢州知州
  • 1005年-1006年,江南东路宣州(宣城),宣州知州
  • 1007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07年-100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08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天雄军知军
  • 1009年-1012年,河北路镇州(石家庄正定县),镇州知州
  • 1017年-1018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018年-1021年,淮南东路泗州(盱眙县),泗州知州
  • 1021年-1023年,淮南东路泰州(泰州市),泰州知州
  • 103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胡介南宋
简介
淳熙六年(1179)光州知州
绍熙二年(1191)兴国军知军6月22日罢新任。
主要活动
  • 1179年-1181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191年,江南西路兴国军(阳新),兴国军知军,6月22日罢新任
梁季珌南宋 1143 — 120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3—1208 【介绍】: 处州丽水人字饰父
梁汝嘉子。
以遗泽入仕。
湖州通判知信光州,有政声。
提举江西常平茶盐司公事,创慈幼院收育弃婴,且拨公田为经久计,多所全活。
累拜户、吏部侍郎,上疏言事多切要。
全宋文·卷六三五四
梁季珌(一一四三——一二○八)字饰父处州丽水(今浙江丽水)人,汝嘉子。
以遗泽入仕,历提点江淮坑冶铸钱公事、提举江南西路常平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入为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迁户部侍郎吏部侍郎兼敕令所详定官
嘉定元年九月卒,年六十六。
刘宰梁侍郎行状》(《漫塘集》卷三三)。
主要活动
  • 1189年-1190年,江南东路信州(上饶),信州知州
  • 1193年-1195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197年-1198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府(湖南省常德市),荆湖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9年-1200年,江南西路抚州(江西省临川区),江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200年-1201年,江南东路饶州(波阳县),江南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 1202年-1204年,淮南东路楚州(江苏省淮安市),淮东总领军马钱粮
  • 1203年-1204年,两浙西路镇江府(镇江),镇江府知府
  • 120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太府卿
  • 120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门下检正诸房公事
  • 1206年-1207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侍郎
  • 120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盛度北宋 968 — 10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8—1041 【介绍】: 宋应天府人,徙居杭州馀杭字公量
太宗端拱二年进士
济阴
累迁尚书屯田员外郎
契丹扰边,数上疏论边事。
奉使陕西还,绘《西域图》、《河西陇右图》。
累擢右谏议大夫翰林学士
坐交通周怀政,出知光州,再贬和州团练副使
复为翰林学士给事中
仁宗景祐二年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坐事罢。
复知扬州,加资政殿学士应天府
卒谥文肃
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等集。
全宋诗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字公量馀杭(今属浙江)人。
太宗端拱二年(九八九)进士(《咸淳临安》卷六一),补济阴
学士院直史馆三司户部判官
奉使陕西,绘《西域图》以献。
开封府判官,坐决狱失实,降监洪州税。
起知建昌军三司盐铁判官,改起居舍人知制诰
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
寇准罢相,出知光州
丁谓贬,起知筠州,更、苏三州。
知审刑院,出知扬州
仁宗景祐二年(一○三五)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
罢知扬州应天府
太子少傅致仕。
康定二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四六),年七十四(《东都事略》卷五五)。
谥文肃
有《愚谷》、《银台》、《中书》、《中枢》等集,已佚。
宋史》卷二九二、《东都事略》卷五五、《咸淳临安》卷六五并有传。
今录诗三首。
全宋文·卷二一○
盛度(九六八——一○四一)原名玄字公量,世居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南),后徙杭州馀杭县(今浙江临安东旧馀杭)。
端拱二年进士
直史馆知制诰,入翰林学士,加史馆修撰,进承旨,以礼部侍郎端明殿学士
景祐二年,拜参知政事,迁知枢密院事,后知应天府,以太子少傅致仕。
庆历元年八月卒,年七十四。
谥文肃
尝奉诏同编《续通典》、《文苑英华》,有《愚谷》、《银台》、《中书》、《枢中》四集,又有《中书》、《翰林》二制集。
宋史》卷二九二有传。
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五。
主要活动
  • 989年,进士
  • 1002年-100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尚书礼部,判尚书礼部,宋初未见记载,此自咸平五年始列表焉。
黄旦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建州浦城人字升之
真宗咸平二年进士
许昌幕官,知德化县
后知钱塘,以引荐除大理评事,知光州,代还,迁秘书丞,知黎州
黎与南诏接境,镇以清静。
疾卒,黎人思其德,立庙祀之。
主要活动
  • 999年,进士
  • 1013年-1016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郑立中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长汀人字从之
徽宗政和五年进士
初调崇安,改知海门,未赴。
时金兵南下,擢行军总管奉使福建民兵数千人,转战而前,收复、蔡等州。
后入蔡州固守,金人再围之,城陷被害。
主要活动
  • 1115年,进士
陈尧咨北宋 970 — ?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阆州阆中人字嘉谟
尧佐弟。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第一
累迁右正言知制诰
以事贬,寻复。
起居舍人同判吏部流内铨
旧格选人用举者数迁官,寒士无以进,尧咨进其可擢者。
龙图阁直学士永兴军,疏龙首渠注长安城
性刚戾,数被挫。
陕西缘边安抚使,以尚书工部侍郎权知开封府
入为翰林学士
武信军节度使,知天雄军。
以气节自任,工隶书,善射自号小由基
卒谥康肃,改康端。
全宋诗
陈尧咨(九七○~?
)(生年据《东轩笔录》卷一四),字嘉谟阆州阆中(今属四川)人。
尧佐弟。
真宗咸平三年(一○○○)进士(《咸淳临安》卷六一),通判济州
召为秘书省著作郎直史馆,擢右正言知制诰
历知开封永兴、同、天雄、河阳、澶等州府。
卒赠太尉谥康肃
宋史》卷二八四有传。
今录诗四首。
主要活动
  • 1000年,状元
  • 1002年-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度支勾院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勾院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盐铁勾院,7月并盐铁、度支、户部勾院为一1004年不除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户部勾院,7月并盐铁、度支、户部勾院为一
  • 1004年-10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1005年4月责授单州团练副使1013年8月知永兴军府1027年8月知天雄军
  • 1009年-1010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010年-1011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9月已在任
  • 1012年-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13年-1015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1015年二月落职徙知邓州
  • 1015年,京西南路邓州(邓州市),邓州知州
  • 1015年,京西北路河南府(洛阳),河南府知府兼安抚使
  • 1019年-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登闻院
  • 1021年-1024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4年-1025年,永兴军路同州(大荔),同州知州
  • 1026年-1027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8月除宿州观察使罢
  • 1027年-1034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天雄军知军
  • 1031年-1032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
  • 1032年-1033年,京西北路孟州(河南孟县),河阳知州
  • 1033年,河北路澶州(濮阳),澶州知州
许中应南宋
全宋诗
许中应字成甫东阳(今属浙江)人。
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进士
定城县
事见清道光东阳县志》卷一六。
今录诗二首。
主要活动
  • 1184年,进士
周起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淄州邹平人字万卿
真宗咸平二年进士
通判齐州,知开封河中府,徙永兴、天雄军,所至有声绩,数赐书褒谕。
累官枢密副使
处事周密,凡奏事及答禁中语,随辄焚草,故其言外人无知者。
官终知汝州
卒年五十九。
谥安惠
全宋文·卷二七二
周起(九七○——一○二八)字万卿淄州邹平(今山东邹平北)人。
咸平三年进士甲科通判斋州。
累迁三司户部度支判官
右正言知制诰,历判吏部流内铨、登闻鼓院集贤院
枢密直学士权知开封府
三迁右谏议大夫、知并州
天禧初,拜给事中同知枢密院事
礼部侍郎,为枢密副使
四年,以与寇准善,罢为户部郎中、知青州,又降太常少卿、知光州
复为礼部侍郎,判登闻鼓院
陈州汝州
天圣六年卒,年五十九。
礼部尚书谥安惠
有文集二十卷。
王安石《赠礼部尚书安惠周公神道碑》(《临川先生文集》卷八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六,《宋史》卷二八八本传。
主要活动
  • 999年,进士
  • 1001年-100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制诰
  • 1003年-100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1004年-100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判官
  • 1006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开封府界提点刑狱公事
  • 1006年-100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吏部流内铨
  • 1007年-10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鼓司
  • 100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
  • 1009年,开封府开封府(开封市),在京纠察刑狱,9月改知开封府
  • 1009年-1010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1010年-1011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11年-1012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
  • 1012年-1013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永兴军知府兼安抚使
  • 1013年-1015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天雄军府知府
  • 1015年-1017年,河东路并州(山西省太原市),并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17年-102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枢密副使,1019年12月迁枢密副使1020年9月知青州
  • 1020年-1022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
  • 1022年-1023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1023年2月知扬州
  • 1023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9月移知杭州
  • 1023年-1026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26年-1027年,京东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 1027年-1029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29年-1030年,京西北路陈州(淮阳县),陈州知州
  • 1032年-1033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陈岩南宋
简介
咸淳六年(1270)招信军知军
咸淳八年(1272)光州知州
咸淳九年(1273)4月祠禄
主要活动
  • 1270年-1273年,淮南东路招信军(盱眙县),招信军知军,1273年4月乞祠禄
  • 1272年-1275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王德显南宋
简介
淳熙十年(1183)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淳熙十二年(1185)光州知州
淳熙十四年(1187)5月放罢。
主要活动
  • 1183年,福建路福州(福建省福州市),福建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85年-1187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1187年5月放罢
王祜唐末宋初 924 — 9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4—987 【介绍】: 大名莘县人字景叔
初仕后周
入宋,历知光州潞州,寻代符彦卿大名,以百口明彦卿无罪,世称其德。
后知河中府,入拜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
未几知开封府,以病请告家居。
太宗称其文章、清节兼著,特拜兵部侍郎,月余卒。
全宋诗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一作叔子(《舆地纪胜》卷六九),按:或作祐,其字景叔,当系景慕西晋羊祜叔子)之为人。
百衲本《宋史》本传及卷二八二《王旦传》、司马光《涑水纪闻》卷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并作石介徂徕石先生文集》卷二《过魏东郊》诗亦云“投篇动范杲,落笔惊王祜”,故当作
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历魏县南乐二令。
入宋,拜监察御史,移知州,迁殿中侍御史
太祖乾德三年(九六五)知制诰
又加集贤院修撰,迁翰林学士(《东都事略》卷三○)。
开宝二年(九六九)权知潞州(《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
徙知襄州,移潭州
太宗太平兴国初,知河中府
入为中书舍人,充史馆编修
雍熙四年十月,特拜兵部侍郎(同上书卷二八),月馀卒,年六十四。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今录诗四首。
全宋文·卷四四
王祜(九二四——九八七)字景叔大名莘(今山东莘县)人。
历仕、周两朝。
宋初,知光州,迁殿中侍御史
乾德三年知制诰,加集贤殿修撰,转户部员外郎
符彦卿大名
太平兴国初,拜左司员外郎中书舍人,充史馆修撰
太宗清节、文章兼著,特拜兵部侍郎
雍熙四年冬卒,年六十四。
封晋国公
次子王旦位至宰相
宋史》卷二六九有传。
(诸书「」多作「祐」,误,辨已见本书卷二。)
主要活动
  • 960年-965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963年-972年,荆湖南路潭州(长沙市),潭州知州兼安抚使
  • 969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潞州知州
  • 969年-970年,河北路大名府(邯郸市大名县),大名府知府
史圭唐末宋初 926 — 98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6—986 【介绍】: 洛阳人
少以武勇隶军籍。
后周显德中,迁小校
宋太祖开宝间,累官为都军头,领毅州刺史
曾奉太祖令察访外事,颇受宠信,渐肆威福。
以泄漏禁中语,出为光州刺史
太宗太平兴国中,为右卫将军,督浚惠民河,数旬而毕。
隰州刺史,知保州镇戎军
雍熙中,从曹彬幽州,为押阵部署,以所部下涿州
师还,卒。
主要活动
  • 976年-979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979年8月,责授武定行军司马
  • 981年-984年,河北路保州(河北省保定市),保州知州
辛仲甫五代至宋初 927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27—1000 【介绍】: 汾州孝义人字之翰
后周时,仕至观察判官
宋初,为平卢军节度判官,改郓、齐观察判官,多雪民冤。
乾德中历知光州彭州,救水灾,平兵乱。
太宗太平兴国初起居舍人奉使契丹,不辱朝命。
使还,知成都府,政尚宽简。
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淳化二年罢知陈州
太子少保致仕。
卒谥康节
全宋文·卷四九
辛仲甫(九二七——一○○○)字之翰汾州孝义(今山西孝义)人。
少好学,及长,能吏事。
周广顺中,为郭崇掌书记
入宋,为平卢军节度判官
雍熙二年,拜给事中参知政事
端拱中户部侍郎淳化中太子少保致仕。
真宗即位,加太子少傅
咸平三年卒,年七十四,赠太子太保
宋史》卷二六六有传。
主要活动
  • 967年-968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973年-97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判官
  • 980年-981年,益州路成都府(成都),成都府知府兼安抚使
  • 982年-984年,益州路益州(成都),益州知州兼安抚使
  • 985年,京畿路开封府(开封),开封府尹兼安抚使
  • 985年-98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御史中丞,986年6月迁参知政事
  • 985年-98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989年3月以工部尚书知陈州
  • 992年-995年,京西北路陈州(淮阳县),陈州知州
张季樗南宋
简介
乾道九年(1173)仓部郎中
乾道九年(1173)司农寺丞
淳熙元年(1174)工部郎中
淳熙十一年(1184)潮州知州
庆元四年(1198)光州知州
庆元五年(1199)濠州知州
嘉泰元年(1201)和州知州
嘉泰二年(1202)11月宫观
主要活动
  • 1173年-117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仓部郎中
  • 1173年-117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寺丞
  • 1174年-1175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工部郎中
  • 1184年-1185年,广南东路潮州(广东省潮州市),潮州知州
  • 1198年-1199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199年-1201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
  • 1201年-1202年,淮南西路和州(和县),和州知州,1202年11月与宫观
李弥大宋 1080 — 114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0—1140 【介绍】: 苏州吴县人字似矩号无碍居士
李撰子。
徽宗崇宁二年进士
监察御史
使辽,还,建议促辽金相攻。
金兵入侵,与李纲议不合,罢去。
旋除刑部尚书高宗建炎元年淮宁府,因杜用等叛,坐贬秩。
高宗杭州,命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侍读
吕颐浩视师,用为参谋官,以忤旨出知平江府
后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
全宋诗
李弥大(一○八○~一一四○)字似矩号无碍居士(《吴郡志》卷三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
徽宗崇宁三年(一一○四)进士
校书郎,迁监察御史
太常少卿契丹贺正旦使,还为起居郎,试中书舍人同修国史
出知鄂二州,复召为给事中校正御前文籍详定官
宣和七年(一一二五),为河东宣抚副使、知陕州
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知淮宁府
绍兴二年(一一三二),权知绍兴府,历知平江静江二府,入为工部尚书,未几罢。
十年,卒,年六十一。
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今录诗五首。
全宋文·卷三四○一
李弥大(一○八○——一一四○)字似矩自号无碍居士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弥逊弟。
崇宁三年进士第
以大臣荐召对,除校书郎,迁监察御史
中书舍人给事中刑部尚书河东宣抚使
建炎初淮宁府,入为吏部侍郎权绍兴府,试户部尚书兼待读,出知平江府
被劾夺职,起知静江府,入为工部尚书,未几罢去。
绍兴十年卒,年六十一。
宋史》卷三八二有传。
主要活动
  • 1103年,进士
  • 1110年-111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校书郎
  • 1113年-111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监察御史
  • 111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17年-111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郎
  • 1118年-1121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12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125年-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尚书
  • 1127年,京西北路淮宁府(淮阳县),淮宁府知府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侍郎
  • 1131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吏部侍郎
  • 1132年,两浙东路绍兴府(绍兴),绍兴府知府
  • 1132年,两浙西路平江府(苏州),平江府知府
  • 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户部尚书
  • 1134年-1135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省桂林市),静江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35年-1136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工部尚书
姚坦唐末宋初 935 — 10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35—1009 【介绍】: 曹州济阴人字明白
太祖开宝中以《尚书》擢第。
将作监丞、知浔州通判唐州
太宗时为益王府翊善
性木强固滞,王稍佚豫,即丑诋。
王尝于邸中营假山,费数百万,召宾僚共观之。
独俯首,言此皆民租所为,但见血山耳,安得假山。
真宗景德初邓州转运使表其治状,诏嘉奖之。
大中祥符初,复知光州
全宋文·卷五八
姚坦(九三五——一○○九)字明白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西北)人。
开宝中以《尚书》擢第,累知浔州
太平兴国中通判唐州,召为皇子翊善,历仓部考功郎中
卫尉少卿,判吏部南曹
景德初,知邓州
大中祥符初光州
二年卒,年七十五。
宋史》卷二七七有传。
主要活动
  • 1008年-1009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1009年卒
陈扬善南宋
简介
淳熙十四年(1187)秀州知州
绍熙四年(1193)光州知州
主要活动
  • 1187年-1189年,两浙西路秀州(嘉兴),秀州知州
  • 1193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符昭寿北宋 ? — 100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00 【介绍】: 陈州宛丘人
符昭愿弟。
初补供奉官
太祖开宝七年西京作坊副使
太宗时光州刺史,历知洪州定州
真宗咸平初,迁凤州团练使益州钤辖
日事游宴,不理戎务。
常令部曲邀取民财,又纵其下凌忽军校
三年,为部卒赵延顺等所杀,由此而引发王均起事。
主要活动
  • 986年-989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989年-993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993年-999年,河北路定州(河北省定州市),定州知州
张邦昌北宋 1081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1—1127 【介绍】: 永静军东光人字子能,举进士
累官大司成,以训导失职,贬提举崇福宫
又知汝州,由知洪州礼部侍郎
钦宗即位,拜少宰
金兵犯汴京,与康王质于金,割地请和。
河北路割地使。
上书者攻其通敌,黜为中太一宫使,罢割地议。
靖康初京师陷,被金人册立为帝,僭号“大楚”。
高宗即位,特与免贷,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
以其僭立时秽乱宫廷,赐死。
全宋文·卷三五○一
张邦昌(一○八一——一一二七)字子能永静军东光(今河北东光)人。
进士
历知汝二州政和末由知洪州礼部侍郎宣和初尚书右丞,转左丞,迁中书侍郎
钦宗即位,拜少宰
金兵犯汴京,力主和议。
康王为质于金,割地请和,进太宰门下侍郎河北路割地使。
上书者攻其私敌,黜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罢割地议。
靖康二年春,被金人册立为帝,号「大楚」。
金兵既还,奉迎康王,请元祐皇后垂帘听政,以太宰退处。
康王皇帝位,徙太保奉国军节度使封同安郡王
李纲极论,责授昭化军节度副使潭州安置,既而赐死,年四十七。
宋史》卷四七五《叛臣传》上有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111年-111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国子祭酒,8月已在任。
  • 1113年-1115年,淮南西路光州(潢川县),光州知州
  • 1115年-1116年,京西北路汝州(汝州市),汝州知州
  • 1117年,江南西路洪州(南昌),洪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17年-111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侍郎
  • 111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3月除尚书右丞
  • 1119年-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9月迁尚书左丞1121年11月加中书侍郎1126年1月加少宰兼中书侍郎,2月加太宰兼门下侍郎
  • 1126年-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2月加太宰兼门下侍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