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点
人物库 宋朝
白时中北宋 ? — 112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27 【介绍】: 寿州寿春人字蒙亨
进士
哲宗元祐中同州教授,累官吏部侍郎
坐事降秩,知郓州
徽宗政和六年,拜尚书右丞次年中书侍郎
宣和六年,除太宰门下侍郎
燕山告急,恬不为虑。
钦宗即位李纲时中卫京师,怒辞。
罢为观文殿学士中太一宫使
御史劾其孱儒不才,落职。
寻卒于镇江
全宋文·卷二九四六
白时中(?
——一一二七),字蒙亨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绍圣中累官太学博士,除正字,迁秘书郎
吏部侍郎,同知贡举
降知郓州,复召为刑部尚书
政和中翰林学士承旨,除礼部尚书,兼太子宾客,迁尚书右丞,加中书侍郎
重和元年,进门下侍郎
宣和六年,除特进太宰兼门下,封崇国公,进庆国
靖康元年罢为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寻知寿春府
建炎元年卒于镇江
编有《政和新修御试贡士敕令格式》一百五十九卷、《政和新修贡士敕令格式》五十一卷。
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九三、五一八,《宋会要辑稿》帝系一之一三、职官七之二五、职官五四之一一、选举一之一三、刑法三之六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98年-109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校书郎
  • 109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秘书郎
  • 1101年-110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著作佐郎
  • 1105年-110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吏部侍郎
  • 1109年-1110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刑部尚书
  • 111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翰林学士
  • 1114年-111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礼部尚书
  • 1115年-1116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
  • 1116年-1124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参政,1117年11月加中书侍郎1118年9月迁门下侍郎1124年9月加太宰兼门下侍郎
  • 1124年-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宰相
蔡长民南宋
全宋文·卷四八六六
蔡长民高宗孝宗间人,曾知安丰军安丰县
张嵲紫微集》卷一三有《蔡长民杀获马吉等循右从事郎制》,疑即此人。
魏汝功南宋
全宋文·卷六一一六
魏汝功寿州寿春(今安徽寿县)人。
乾道三年海盐县
淳熙中历知滁州抚州十一年广东转运使
见所撰《汉隽序》,《至元嘉禾》卷七,雍正《江西通志》卷四六,雍正《广东通志》卷二六。
主要活动
  • 1172年-1174年,江南西路抚州(抚州),抚州知州
  • 1178年-1179年,淮南东路滁州(滁州市),滁州知州
张士元南宋
全宋文·卷五○○九
张士元乾道间两知安丰军淳熙中淮南转运判官淮西提举淮西提刑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六○之三五、职官六二之二○、食货三八之四二、食货六三之二一。
主要活动
  • 1167年-1177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复为安丰军1172年3月言事1173年12月,特令再任
  • 1175年-1177年,淮南西路泰州(江苏省泰州市),淮南西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76年-1178年,淮南西路舒州(安庆市),淮南西路转运判官,3月,除直敷文阁
  • 1176年-1178年,淮南西路舒州(安庆市),淮南西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81年,淮南路待考(待考),淮南路转运副使
  • 1191年-1192年,淮南西路和州(和县),和州知州,1192年2月放罢
朱直卿南宋
简介
淳熙五年(1178)安丰军知军,?。
主要活动
  • 1178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
李谷五代至宋初 903 — 96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3—960 【介绍】: 五代宋初颍州汝阴人字惟珍
少任侠,稍长发愤从学。
后唐天成四年进士
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广顺初中书侍郎平章事,革除宿弊,关心民瘼,尤好汲引寒士。
显德初,为集贤殿大学士
从征北汉
二年,授淮南道行营前军都部署,兼知、寿等州行府事,世宗用其策平定淮南
封赵国公
求归洛中。
宋太祖即位,就赐器币。
李筠叛,忧恚而卒。
字惟珍
颍州汝阴人
进士
连辟华泰二州从事
晋天福中累擢枢密直学士
给事中
三司副使
开运二年出为磁州刺史北面水陆转运使
契丹入汴。
给事中
汉初拜左散骑常侍
工部侍郎
周广顺初户部侍郎
中书侍郎平章事
显德初右仆射集贤殿大学士
进位司空门下侍郎
四年罢相。
司空
恭帝即位
开府仪同三司
进封赵国公
建隆元年卒。
主要活动
  • 929年,进士
高防五代至宋初 905 — 96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5—963 【介绍】: 五代、宋时并州寿阳人字修己
世将家。
好学,善为诗。
后晋时张从恩澶州防御使,表为判官
契丹入汴,从恩欲降,谏之,请固守臣节,不听。
以城归后汉,加检校金部郎中
后周世宗时历知、泗等州。
入宋,知秦州,议建采造务,与入境夏兵战。
官至枢密直学士,复出知凤翔府
主要活动
  • 961年-962年,秦凤路秦州(天水),秦州知州兼安抚使,962年6月在任
  • 963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12月卒
夏松
全宋文·卷八二八九
夏松安丰军寿春(今安徽寿县)人,夏贵子。
咸淳间武将,守淮,尝奉令硖石城
力战被杀。
王应麟四明文献集》卷五《夏松特赠保康军节度使诰》。
陈万南宋
简介
咸淳二年(1266)安丰军知军
主要活动
  • 1266年-1275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
吕师夔南宋 1230 — 1301
全宋文·卷八二四九
吕师夔(一二三○——一三○一)字虞卿号道山,文德子。
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人。
咸淳八年广西经略安抚使次年叔文焕降元,五疏乞罢,召赴阙。
德祐元年权刑部尚书都督府参赞公事,不受命,降元。
从平宋有功,以中书左丞省事赣州
大德五年卒,年七十二。
见《史新》卷一八九、《史新》卷二九本传。
主要活动
  • 1263年-1264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度支郎中
  • 1272年-1273年,广南西路静江府(广西省桂林市),静江府知府兼安抚使
胡安国宋 1074 — 1138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4—1138 【介绍】: 建州崇安人字康侯
胡渊子。
哲宗绍圣四年进士
太学博士提举湖南成都学事,以不肯阿附,为蔡京耿南仲所恶。
高宗即位,为给事中中书舍人,上《时政论》二十一篇,力陈恢复方略
旋以疾求去,不允,除兼侍读,专讲《春秋》。
后因反对重用朱胜非去职,提举宫观
卒谥文定
有《春秋传》、《资治通鉴举要补遗》等。
全宋诗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
寅父。
哲宗绍圣四年(一○九七)进士
江陵府学教授,为太学博士
徽宗崇宁五年(一一○六)通判成德军。
政和元年(一一一一)提举成都府路学事。
宣和元年(一一一九)提举江南东路学事。
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除中书舍人,以右文殿修撰通州
高宗绍兴元年(一一三一),除给事中
五年提举江州太平观
八年,卒,年六十五。
谥文定
有《春秋传》传世。
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法要补遗》一百卷,皆已佚。
事见《斐然集》卷二五《先公行状》,《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今录诗二十二首。
全宋文·卷三一四六
胡安国(一○七四——一一三八)字康侯建宁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年二十四中绍圣四年进士,哲宗亲擢第三。
太学博士,足不蹑权门。
提举湖南学事,除通判成德军。
政和元年,除提举成都学事。
父没终丧,称疾不仕。
除屯田郎、太常少卿起居郎,皆辞。
朝旨屡趣行,除中书舍人,赐三品服。
出为右文殿修撰、知通州
绍兴元年,除给事中,寻兼侍读
落职提举仙都观
五年,除徽猷阁待制、知永州,辞。
提举江州太平观,令纂修所著《春秋传》(存)。
除知永州,辞,复提举江州太平观,进宝文阁直学士
八年四月卒,年六十五。
诏赠四官,谥曰文定
著有文集十五卷,《资治通鉴举要补遗》一百卷。
胡寅《先公行状》(《斐然集》卷二五),《宋史》卷四三五本传。
主要活动
  • 1097年,进士
  • 1104年-1106年,荆湖南路长沙(湖南省长沙市),荆湖南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05年,荆湖北路,荆湖北路提举学事司
  • 1105年-1106年,荆湖南路,荆湖南路提举学事司
  • 1111年-1112年,成都府路,成都府路提举学事司
  • 1112年,江南东路,江南东路提举学事司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中书舍人
  • 112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起居郎
  • 1126年-1127年,淮南东路通州(南通市),通州知州,1127年6月试给事中
  • 1127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给事中
  • 1129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给事中
  • 1131年-1132年,两浙路临安(杭州),中书舍人,1132年6月试给事中
  • 1137年,荆湖南路永州(永州市),永州知州
吕文焕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寿州安丰人
吕文德弟。
初隶淮东制置使赵葵麾下,以战功累擢知襄阳府京西安抚副使,抵御蒙古兵达五年之久。
度宗咸淳九年,以襄阳降元,为元军策划攻,自请为前锋,攻破及招降沿江诸州。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官至中书左丞
二十三年,以江淮行省右丞请老。
后卒于家。
全宋文·卷八二一二
吕文焕安丰(今安徽寿县南)人,文德弟。
亳州防禦使
景定三年以禦敌逗留不进,削两秩。
咸淳四年襄阳府京西安抚副使九年二月降元。
十年以北兵攻鄂州
德祐元年文焕通和,议息兵。
在元官至中书左丞、宣慰江东
见《宋史》卷四五《理宗纪》五、卷四六《度宗纪》、卷四七《瀛国公纪》,《新元史》卷一七七《吕文焕传》。
主要活动
  • 1267年-1273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兼安抚使,兼京西安抚副使1273年2月,以襄阳府归大元
崔立北宋 969 — 104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1043 【介绍】: 开封鄢陵人字本之
真宗咸平三年进士
大理寺丞,知安丰县,缮治期斯塘。
滑州塞决河,调民出刍楗,计其用有余,奏弛下户未输者。
江阴军,浚治利港,溉田数千顷。
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汉等七州,有惠政。
真宗既封禅,士大夫争奏上符瑞,独言灾异屡见,乃所以警戒。
累迁给事中,告老致仕。
尝识韩琦于布衣,妻以女,人服其鉴。
有《故事稽疑》、《巴歈集》。
全宋文·卷二七一
崔立(九七○——一○四三)字本之开封鄢陵(今河南鄢陵)人。
进士第,为果州团练推官,知安丰县通判广州许州,知江阴军,累迁太常少卿,历知泾七州,所至有惠政。
右谏议大夫耀州,改知濠州,迁给事中
尚书工部郎致仕
庆历三年卒,年七十五。
所著有《巴歈集》二十卷、《故事稽疑》十卷。
宋史》卷四二六有传。
主要活动
  • 1000年,进士
  • 1020年-1022年,两浙路江阴军(江阴),江阴军知军
  • 1027年-1029年,河北路相州(河南省安阳市),相州知州
  • 1030年-1032年,河东路潞州(山西省长治市),潞州知州
  • 1032年,京东西路郓州(东平县),郓州知州
  • 1032年-1033年,京东西路兖州(兖州),兖州知州
  • 1036年-1038年,秦凤路泾州(泾川),泾州知州
  • 1036年-1038年,淮南西路濠州(凤阳县),濠州知州,1037年庆历三年11月卒
高夔南宋
简介
乾道八年(1172)安丰军知军8月言事。
乾道九年(1173)高邮军知军
乾道九年(1173)4月王定国两易其任。
淳熙五年(1178)度支郎中
淳熙六年(1179)司农少卿
淳熙七年(1180)江陵府知府安抚使
淳熙十一年(1184)扬州知州安抚使
淳熙十二年(1185)襄阳府知府
淳熙十五年(1188)8月,改帅淮西
淳熙十六年(1189)庐州知州安抚使
绍熙元年(1190)春,徙知赣州
绍熙元年(1190)赣州知州
绍熙二年(1191)明州知州十二月到任。
主要活动
  • 1172年-1173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8月言事1173年4月与王定国两易其任
  • 1173年,淮南东路高邮军(高邮市),高邮军知军
  • 1178年-117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度支郎中
  • 1179年-1180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180年-1182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84年-1185年,淮南东路扬州(扬州市),扬州知州兼安抚使
  • 1185年-1188年,京西南路襄阳府(襄阳市),襄阳府知府,1188年8月,改帅淮西
  • 1189年-1194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1190年春,徙知赣州
  • 1190年-1191年,江南西路赣州(赣州),赣州知州
  • 1191年-1193年,两浙东路明州(鄞县),明州知州,十二月到任
谢皇后南宋 ? — 120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03 【介绍】: 宋孝宗后。
丹阳人
被选入宫,宪圣太后以赐普安郡,封咸安郡夫人
孝宗即位,进婉容贵妃
夏皇后卒,淳熙三年立为皇后
性俭慈,减膳羊,每食必先以进御。
服浣濯衣,数年不易。
其弟得官,后戒以“崇谦抑,远骄侈”。
孝宗死,尊为皇太后
宁宗时加号慈佑太皇太后
卒谥成肃
全宋文·卷五四一四
谢皇后(?
——一二○七),孝宗后。
本谢宁女,幼孤,鞠于翟氏,遂冒姓焉。
长归孝宗
绍兴三十一年二月咸安郡夫人三十二年进封婉容隆兴二年封贵妃淳熙三年立为皇后,复谢氏姓。
绍熙元年尊号寿成皇后
孝宗崩,尊为皇太后,加号惠慈。
宁宗嘉泰二年十二月上尊号寿圣慈佑太皇太后
开禧三年五月卒,谥成肃,攒附于永阜陵
见《宋会要辑稿》后妃一之七、仪制一二之八,《宋史》卷二四三《后妃传》下。
俞献卿北宋 970 — 104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0—1045 【介绍】: 歙人字谏臣
俞献可弟。
少与兄以文学知名。
进士
安丰,调昭州军事推官
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上言请节用,帝纳其言。
淮浙盐利不登,命往经度,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陕西转运使,徙京西,入对言赵振将帅范仲淹明镐可大用,及条上边策甚备。
杭州,潮溢决堤,发卒凿西山石作堤数十里,民以为便。
应天府,以刑部侍郎致仕。
全宋文·卷二七一
俞献卿(九七○——一○四五)字谏臣歙(今安徽歙县)人。
进士及第,补安丰县
累迁殿中侍御史,为三司盐铁判官
经度淮浙盐利,更立新法,岁增盐课缗钱甚众。
陕西转运使,荐范仲淹明镐可大用。
右谏议大夫集贤院学士杭州
发卒凿西山,筑堤数十里以禦江潮,民以为便。
刑部郎致仕庆历五年卒,年七十六。
刘敞公是》卷五三《俞公墓志铭》,《宋史》卷三○○本传。
主要活动
  • 进士
  • 1009年-1011年,京西北路郑州(郑州),郑州知州
  • 1014年,京东路待考(待考),京东路转运使
  • 1015年-1016年,淮南西路庐州(合肥市),庐州知州兼安抚使,1016年8月仍在任
  • 1016年-1017年,京西北路颍州(阜阳市),颍州知州
  • 1017年-1018年,广南东路南雄州(广东省南雄县),南雄州知州
  • 1018年-1021年,广南东路潮州(广东省潮州市),潮州知州
  • 1021年-102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殿中侍御史
  • 1022年-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判官,1023年8月为陕西转运使
  • 1023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8月为陕西转运使
  • 1023年-1025年,陕西路秦州(甘肃省天水市),陕西路转运副使
  • 1026年-1027年,京西路襄阳/洛阳(湖北省襄阳市/河南省洛阳市),京西路转运使
  • 1028年-1030年,福建路建州(建瓯市),福建路转运使
  • 1030年-1032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盐铁勾院
  • 1032年-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32年-1035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34年-1036年,荆湖北路江陵府(荆州),江陵府知府兼安抚使,1036年4月知杭州
  • 1036年-1037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38年-1039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知三班院
  • 1041年,京东路应天府(河南商丘),应天府知府
俞灏南宋 1146 — 123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146—1231 【介绍】: 宋人,先世居杭,徙家湖州乌程字商卿自号青松居士
光宗绍熙四年进士
吴县,知招信县
宁宗嘉定中历知安丰军常德府
在任备马储粮,随军策应,颇著劳绩。
七年提举湖北常平茶盐,寻以昏老寝罢与祠禄
理宗宝庆二年致仕。
筑室西湖九里松,晚喜观释氏书。
有《青松居士集》。
全宋诗
俞灏(一一四六~一二三一)字商卿号青松居士
世居杭州,徙家乌程(今浙江湖州)
光宗绍熙四年(一一九三)进士
吴县,历户部犒赏武康酒库,知招信县,镇江都统司主管机宜文字
宁宗嘉定元年(一二○八),充淮东安抚司参议官
二年,监行在都进奏院,兼添差淮东安抚司参议官
三年,知安丰军
六年,知常德府
七年提举湖北常平,寻主管冲佑观
十二年提举千秋鸿禧观
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致仕。
绍定四年卒,年八十六。
有《青松居士集》,已佚。
事见《平斋文集》卷三二《提举俞太中行状》。
今录诗七首。
主要活动
  • 1193年,进士
  • 1210年-1212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
  • 1213年-1214年,荆湖北路常德府(常德市),常德府知府
  • 1214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府(湖南省常德市),荆湖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丁逢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端叔
孝宗乾道二年进士
金人遣乌林天钖贺生辰,怙强骄倨,众愤莫能制,上书乞借上方剑斩之,孝宗嘉其材气可尚。
累知安丰盱眙二军,皆有政绩。
仕终宝谟阁待制、知郴州
有《南征集》。
全宋诗
丁逢字端叔晋陵(今江苏武进)人。
孝宗乾道中进士,为激赏所干官,除国子监书库官
历知安丰盱眙、庐等州军,潼川路转运使
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以行司农少卿兼知临安
曾一度閒居,晚年知郴州(《舆地纪胜》卷五七引王希居《送丁端叔郴州》“燕居九见岁华周,晚得湘湖斗大州”)。
官至宝谟阁待制
咸淳临安》卷四八有传。
今录诗八首。
全宋文·卷五八二八
丁逢字端叔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乾道二年进士,为激赏所干办官
上书乞斩金国使节,孝宗甚嘉赏之,召对,除国子监书库官
历知安丰盱眙军,迁湖北提刑淮西安抚。
庆元中司农少卿知临安府,徙军器监,出知郴州
居官清廉,有守有为。
著有《南征诗》一卷,《郴江前集》十卷、《后集》五卷、《续集》九卷。
见《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二五、职官七四之一三、食货三一之三○、食货四四之一五、食货六二之七二,《咸淳临安》卷四八,《咸淳毗陵志》卷一七,《宋史》卷二○八、二○九,《宋元学案》卷九七,《宋诗纪事小传补正》卷三。
主要活动
  • 1166年,进士
  • 1177年-1178年,淮南西路安丰军(寿县),安丰军知军,1178年5月放罢
  • 1183年,福建路南剑州(南平),南剑州知州,4月奉祠
  • 1187年-1190年,荆湖南路郴州(郴州市),郴州知州
  • 1189年-1191年,荆湖北路常德府(湖南省澧县),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公事
  • 1191年-1192年,荆湖北路鼎州常德府(湖南省常德市),荆湖北路提举常平等事
  • 1194年-1196年,潼川府路遂宁府(遂宁市),潼川府路转运判官
  • 1196年-1198年,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待考(待考),成都府利州陕西等路提举茶事兼陕西等路提举买马监牧公事
  • 1198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判军器监
  • 1198年-1199年,两浙西路临安府(杭州),临安府知府兼安抚使
  • 1198年-1199年,两浙路临安(杭州),司农少卿
  • 1200年-1202年,两浙东路婺州(金华),婺州知州
刘埙宋末元初 1240 — 131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240—1319 【介绍】: 宋元间南丰人字超潜号水村
卓荦不群。
工诗文。
宋亡十余年,以荐署旴郡学正,又十余年,命为延平郡教授,秩满归里卒。
有《水云村稿》
字起潜别号水村南丰人
研经究史,网罗百氏,文思如涌泉,宋季与同里谌祐自求各以诗文鸣。
年三十七而宋亡,越十八年,当路交荐,署昭郡学正
年七十,受朝命为延平教授,既满,诸生复留授业者,三年乃归。
延祐六年卒,年八十。
所著有《经说讲义》、《水云村稿》、《泯稿》、《哀鉴》、《英华录》、《隐居通义》,凡百二十五卷。
全宋诗
刘埙(一二四○~一三一九)字起潜号水云村南丰(今属江西)人。
入元后,年五十五为建昌路学正,年七十为延平路儒学教授
元仁宗延祐六年卒,年八十。
有《隐居通议》、《水云村稿》。
事见《吴文正》卷七一《故延平路儒学教授南丰刘君墓表》。
今录诗十四首。
司马池北宋 980 — 104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80—1041 【介绍】: 陕州夏县人字和中
进士第
授永宁主簿
建德郫县
人传言戍兵叛,蛮将入寇,邑民争相出逃。
摄县事,会上元张灯,纵民游观三夕,民心遂安
知数州县,所至皆有政声。
累擢天章阁待制、知河中府,徙同州,又徙杭州
因不知吴中习俗,决事不当,被劾降知虢州,徙晋州
全宋诗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光父。
真宗景德二年(一○○五)进士,授永宁主簿
侍御史知杂事,更三司副使
河中府,历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仁宗康定二年卒,年六十二(《东都事略》卷六○作卒年五十三)。
事见《隆平集》卷一四,《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全宋文·卷三二六
司马池(九八○——一○四一)字和中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司马光父。
进士,授永宁主簿,历建德郫县
郑州防禦判官、知光山县
安丰酒税,徙知小溪县,改河南府司录参军通判留守司,除群牧判官,出知耀州,擢利州路转运使、知凤翔府,累迁尚书兵部员外郎,兼侍御史知杂事,擢天章阁待制,历知河中府同州杭州虢州晋州
卒,年六十二。
宋史》卷二九八有传。
主要活动
  • 1005年,进士
  • 1027年-102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群牧判官
  • 1032年-1034年,利州路利州(广元市),利州路转运使
  • 1034年-1037年,秦凤路凤翔府(扶风),凤翔府知府
  • 1035年-1036年,京畿路汴京(开封),判三司盐铁勾院
  • 1035年-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侍御史知杂事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盐铁副使,10月知河中府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度支副使
  • 1038年,京畿路汴京(开封),三司户部副使
  • 1038年-1039年,永兴军路河中府(河东),河中府知府
  • 1039年,永兴军路同州(大荔),同州知州
  • 1039年-1040年,两浙路杭州(杭州),杭州知州兼安抚使
  • 1040年-1042年,永兴军路虢州(灵宝),虢州知州
  • 1042年-1044年,河东路晋州(山西省晋城市),晋州知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