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人物库 唐朝
徐延琼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人字敬明
王建妻弟。
前蜀
以国戚授武德军节度使,兼中书令封赵国公
京城马步兵,怙权倚势,众将不平。
后唐师入境,王宗弼遍杀王衍幸臣,延琼以赂得免。
尝构第,穷极奢丽。
亲至其第,戏书于壁嘲之。
国亡,后蜀孟知祥馆于此。
裴炎初唐 ? — 684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84 【介绍】: 绛州闻喜人字子隆
明经第。
通《春秋》。
累擢黄门侍郎
高宗调露二年,进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宗立,为中书令
帝欲以后父韦玄贞侍中固执不从,帝怒。
因与武则天废帝庐陵王,更立豫王为皇帝。
则天已持政,稍自肆,又因事固争。
徐敬业兵兴,请归政,则天大怒,系狱坐死。
追谥忠
字子隆
绛州闻喜人
明经
累迁黄门侍郎
调露二年同中书门下三品
进侍中中书令
封永清县男
进爵河东县侯
徐敬业兴兵。
后议讨之。
太后归政。
后捕送狱。
斩于都亭驿
睿宗立
太尉益州大都督
谥曰忠
主要活动
  • 明经科
郭崇五代至宋初 908 — 965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08—965 【介绍】: 五代宋初应州金城人
初名崇威,避后周太祖讳,止称
五代后唐清泰中应州军都校
后晋石敬瑭割云应地入契丹耻事之,奋身南归。
刘皓起事,以为先锋。
曾从郭威平河中,乾祐三年复从之平国难。
后周广顺初,为京城都巡检使,加同平章事,出镇澶州
世宗立御并人,破契丹,累有功。
入宋加兼中书令
李重进叛,命为平卢军节制。
累封英、邓国公
卒赠太师
主要活动
  • 960年,河北路镇州(石家庄正定县),镇州知州
  • 960年-965年,京东东路青州(青州市),青州知州
薛元超初唐 622 — 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2—683 【介绍】: 蒲州汾阴人
薛收子。
太宗时太子舍人,预撰《晋书》。
高宗即位,擢给事中,转中书舍人,加弘文馆学士,拜东台侍郎
坐事贬简州刺史,配流巂州
上元初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永隆间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武则天听政,乞致仕,卒。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2—683 名振,以字行。
排行八
蒲州汾阴(今山西万荣西南)人。
薛收子。
9岁袭爵汾阴男
及长,好学善属文,甚得太宗爱重,累授太子舍人,预修《晋书》。
高宗朝,历给事中中书舍人弘文馆学士上元三年(676),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又拜中书令,兼太子左庶子
政出武后,以疾辞官。
卒,赠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生平见杨炯中书令汾阴薛振行状》、新旧《唐书》本传。
元超好荐才俊之士,推进文坛革新,杨炯称之为“朝右文宗”(《王勃集序》)。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录《薛元超集》3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1首。
元超
太常卿收子。
九岁袭爵。
尚巢刺王女和静县
太子舍人
高宗朝累迁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太子左庶子
帝疾剧。
政出武后
阳瘖乞骸骨。
金紫光禄大夫
卒年六十二。
光禄大夫秦州都督
钱文奉五代 ? — 96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69 【介绍】: 五代时杭州临安人字廉卿
钱元璙第二子。
吴越
精于骑射,能运槊。
涉猎经史、音律、图纬、医药、鞠击,皆冠绝一时。
天福中,袭父荫为节度使,累加至检校太尉、兼中书令
于郡中建南园东庄,为吴中之胜,饮游其间,自号曰知常子
入宋,卒谥威
张柬之初唐 625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5—706 【介绍】: 襄州襄阳人字孟将
进士第,始调清源丞。
武周永昌元年以贤良征试,擢监察御史
后出为合、蜀二州刺史
长安中召为司刑少卿,拜同平章事
神龙元年武则天病,与桓彦范等乘机政变,诛张昌宗张易之,复中宗帝位,擢天官尚书,迁中书令封汉阳郡王
武三思所诬,罢相,贬新州司马
卒谥文贞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25—706 字孟将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少补太学生,博涉经史。
进士第,调清源丞。
武则天永昌元年(689)贤良方正科,擢拜监察御史
圣历初,累迁凤阁舍人,后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累官秋官侍郎,拜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后以诛张易之、拥中宗即位功,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迁中书令
神龙二年(706),为武三思所排,贬新州司马,又流泷州,卒。
谥文贞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大唐新语》卷六。
柬之所存之诗均为乐府体,辞彩斐然,颇沿齐梁旧习。
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均著录《张柬之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5首。
柬之字孟将
襄州襄阳人
少补太学生
进士
累补青城丞。
永昌元年以贤良徵。
时年七十馀矣。
试策第一。
擢拜监察御史
神功初累拜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长安中召还。
狄仁杰荐为司刑少卿
秋官侍郎
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凤阁侍郎
中宗即位
以诛张易之昌宗功擢拜天官尚书凤阁鸾台三品
封汉阳郡公
中书令
监修国史
进封汉阳郡王
特进
令罢知政事
襄州刺史
寻为武三思所搆。
新州司马
愤恚卒。
年八十二。
景云元年中书令
谥曰文贞
建中初又赠司徒
主要活动
  • 689年,贤良方正科
  • 进士
马希萼五代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马希萼 恭孝王 950年—951年
保大 950年十二月—951年十一月 用南唐元宗李璟年号(八年至九年)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楚国国君
马殷第三十子。
刚狠无礼。
初为朗州节度使南唐保大八年攻陷长沙,杀弟马希广自立。
后遣使贡于李璟册为楚王
希萼悉以军政委弟马希崇
希广作乱,为崇所囚。
在位二年。
南唐,授江南西道观察使,镇洪州
经数年卒于金陵
谥恭孝
希萼
武穆王庶子
希广既袭位。
希萼兴师争国。
长沙
自称楚王
南唐保大九年二月
遣使入贡于唐。
唐以王为天策上将军武安武平静江宁远等军节度使中书令
封楚王
九月
马步都指挥使徐威等囚王于衡山县
寻立为衡山王
十二月唐。
唐主以为江南西道观察使中书令洪州
楚王
十年十二月复入唐。
唐主留之数年。
薨于金陵
谥孝恭
崔知温初唐 627 — 68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683 【介绍】: 许州鄢陵人字礼仁
崔知悌弟。
灵州司马
表徙浑、斛萨于河北,民得耕种。
四迁兰州刺史,党项羌入寇,知温开城门不设备,羌疑而不敢犯,会将军权善才率兵至,大破其众。
高宗永隆初累迁中书令
卒谥忠
唐休璟初唐 627 — 712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27—712 【介绍】: 京兆始平人名璿,以字行。
明经擢第。
高宗时,为营州户曹参军,与突厥战于独护山,败之。
武则天垂拱中,授灵州都督陈方略,请复四镇。
武周圣历时,为凉州都督,大败吐蕃
休璟以儒者号知兵,自碣石逾四镇,绵亘万里,山川要害皆能言之。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中宗立,累拜太子少师
卒谥忠
字休璟
以字行。
京兆始平人
少以明经擢第。
永徽中解褐吴王府典签
调授营州户曹参军
调露中将兵破突厥契丹于独护山。
朔州长史
圣历中吐蕃于洪源谷。
擢右武威金吾卫大将军
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三品
中宗复位。
召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封酒泉郡公
特进
右仆射
中书令
充京师留守
又以官僚之旧封宋国公
景龙二年太子少师
景云元年朔方道行军大总管致仕。
延和元年卒。
年八十六。
荆州大都督
谥曰忠
李洪义五代至宋初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宋初并州晋阳人本名洪威,避后周太祖讳改
李洪信弟。
后汉时历官武信镇宁军节度
王殷澶州少帝密诏令洪义杀之,因怯懦不敢发。
后周太祖起兵,遂降。
广顺初,拜归德军节度,权知许州
世宗时累迁永兴军节度
宋初,加兼中书令,移鄜州
乾德五年代归。
卒年五十九。
主要活动
  • 960年-961年,永兴军路京兆府(长安),京兆尹兼安抚使
  • 961年-966年,永兴军路鄜州(富县),鄜州知州
刘继颙五代 ? — 973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73 【介绍】: 五代时深州乐寿人
燕王刘守光子。
守光死,削发为僧,居五台山
为人多智数,善商财利。
北汉刘钧嗣位,拜鸿胪卿
继颙游华岩,于团柏谷置银冶,取矿烹银,建宝兴军。
继元立,进太师中书令
韦巨源初唐 631 — 710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710 【介绍】: 京兆万年人
韦总曾孙。
武则天时累迁夏官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有吏才。
坐贬鄜州刺史
累拜地官尚书
长安中,转刑部尚书
中宗神龙初,迁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寻迁侍中中书令进封舒国公
附入韦后三等亲,叙为兄弟,编在属籍。
尝以符瑞阴导韦后武后故事。
又拜尚书令同中书门下三品监修国史
诸韦败,巨源为乱兵所杀。
刘祎之初唐 631 — 687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1—687 【介绍】: 常州晋陵人字希美
刘子翼子。
少以文辞称,直昭文馆
高宗上元中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入禁中编书,并参决奏疏,以分宰相权,时谓“北门学士”。
仪凤中检校中书侍郎
武则天垂拱三年太后宜归政,遭告发,问官审讯出示太后敕,祎之曰:“不经凤阁鸾台,何名为敕?”旋赐死。
有集。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13—687 字希美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
少与孟利贞高智周郭正一俱以文辞知名,时人号“刘、孟、高、郭”,同直昭文馆
高宗上元中,为左史弘文馆直学士,与元万顷等皆召入禁中,论次新书。
又密令参决时政,以分宰相之权,时谓“北门学士”。
仪凤二年(677),转中书侍郎,兼豫王府司马
巂州,数年后召为中书舍人
转相王府司马检校中书侍郎
武后临朝,以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垂拱三年(687),得罪武后,赐死于家。
睿宗即位,追赠中书令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旧唐书·经籍志下》著录文集70卷(《新唐书·艺文志四》作5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7首。
崔玄炜初唐 638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38—706 【介绍】: 博陵安平人本名晔
高宗龙朔中明经
武周长安元年天官侍郎四年凤阁侍郎
宋璟张昌宗不轨事,玄炜颇助,以诛二张功,为中书令
俄拜博陵郡,罢政事。
后贬谪古州,道病卒。
谥文献
有《文馆词林策》等。
主要活动
  • 高宗龙朔中,明经科
孟昶后蜀 919 — 965
君主 庙号 谥号 年号 统治时间
孟昶 恭孝 934年—965年
广政 938年—965年正月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919—965 【介绍】: 五代时后蜀国君
字保元初名仁赞
孟知祥第三子。
知祥称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后唐末帝清泰元年嗣位。
大将李仁罕恃功骄横,朝堂执杀之,满朝慑服。
又取、阶、成四州,尽有前蜀之地。
在位三十年,适逢中原多故,以据险无事,遂奢侈淫靡,至以七宝饰溺器。
宋太祖乾德三年降宋,俘至京师,拜检校太师中书令封秦国公
旋卒,谥恭孝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919—965 字保元初名仁赞邢州龙岗(今河北邢台)人。
后蜀高祖孟知祥第三子,明德元年(934)继位,史称后主
在位32年,奢侈无度,然好学能文。
广政二十八年(965)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其年卒。
生平见新、旧《五代史》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唐诗汇评
孟昶(919-965)初名承赞字保元邢州龙冈(今河北邢台)人,蜀主知祥第三子。
后蜀明德二年(935)嗣位,在位二十八年,国亡降宋,封秦国公,卒,谥恭孝
全唐诗》存诗一首。
词学图录
孟昶(919-965 )五代后蜀国君初名仁赞字保元
孟知祥第三子。
字保元
初名仁赞
先主第三子。
起家西川节度行军司马
先主称号。
检校太保东川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先主殂。
袭位。
仍以明德纪元。
五年改元广政
二十八年
宋师入成都
后主降。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中书令秦国公
越七日薨。
年四十七。
尚书令
追封楚王
谥恭孝
王崇文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庐江人
王绾子。
重厚儒雅,博综经史。
南唐
李昪广德公主
历任州职,吏民便之。
后官至使相,而被服儒雅,风度夷旷,时人亲重之。
李煜即位,加中书令,未拜而卒。
袁恕己初唐 ? — 706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6 【介绍】: 东光人
累官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参与诛张易之兄弟,以功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
寻拜中书令特进南阳郡
武三思用事,恕己为其所诬构,流环州
三思复使周利贞矫制杀之。
谥贞烈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年不详。
沧州东光(今河北东光)人。
武后长安中,历司刑少卿知相王府司马
预诛张易之兄弟,又从相王统南衙兵备非常,以功加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三品封南阳郡公
未几,拜中书令封南阳郡王
后贬流环州,为周利贞逼杀。
德宗建中初,赠太子太傅
谥曰贞烈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
全唐诗》存诗1首。
姚崇唐 650 — 721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650—721 【介绍】: 陕州硖石人本名元崇改名元之,避开元年号,又改名。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参军
武周时,累擢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三品,出为灵武道大总管
张柬之等谋诛张易之计议
睿宗立,进中书令,以奏请使太平公主出居东都,贬申州刺史
玄宗先天二年奏治政十事,帝皆纳之。
复迁紫微令,罢冗职,修制度。
开元四年山东蝗虫大起,奏请各道捕蝗,蝗灾讫息。
后引宋璟自代,史称姚宋。
卒谥文献
唐诗大辞典 修订本
【生卒】:651—721 字元之本名元崇,以与突厥叱利同名,武后时以字行,至开元时,避帝号更名崇
陕州硖石(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镇)人。
高宗时举下笔成章科,授濮州司仓参军,入为司刑丞
武后天授中,历夏官员外郎郎中侍郎
圣历三年(700),进同凤阁鸾台平章事,迁凤阁侍郎
司仆卿,犹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睿宗即位,召拜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寻迁中书令
出为申州刺史,转扬州长史淮南按察使同州刺史等。
玄宗先天二年(713),复为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开元四年(716),以开府仪同三司,罢知政事
九年卒,赠扬州大都督谥曰文贞(两《唐书》本传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少保
生平见新、旧《唐书》本传,张说《故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扬州刺史大都督梁国公姚文贞公神道碑》。
三居相位,为唐代名相之一。
工诗善文,《旧唐书·经籍志》下、《新唐书·艺文志四》载文集10卷,已佚。
全唐诗》存诗6首,《全唐诗续拾》补诗2首。
唐诗汇评
姚崇(650-721),字元之本名元崇
其先吴兴(今浙江湖州)人,隋末移居硖石(今陕西陕县),后家于洛阳
应下笔成章举,授濮州司仓
武后朝,累迁至夏官侍郎同平章事
出为灵武道大总管、常、、许等州刺史
睿宗立,拜兵部尚书同平章事,进中书令
复出为、徐诸州刺史
玄宗开元初复入相,迁紫微令,封梁国公
长于吏道,号为名相,与宋璟并称“姚宋”。
有《姚崇集》十卷,己佚。
全唐诗》存诗六首。
字元之
陜州硖石人
本名元崇
以与突厥叱利同名。
武后时以字行。
至开元时
避帝号更名崇
为孝敬挽郎
应下笔成章举。
濮州司仓
五迁夏官郎中
超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寻迁凤阁侍郎
张易之所谮。
司仆卿
同凤阁鸾台三品
出充灵武道大总管
神龙元年
预谋诛张易之兄弟。
功封梁县侯
睿宗立
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
中书令
先天二年改紫微令。
进封梁国公
开府仪同三司
知政事
太子少保
以疾不拜。
开元九年薨。
年七十二。
扬州大都督
谥曰文献
十七年赠太子太保
杨再思初唐 ? — 709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709 【介绍】: 郑州原武人
少举明经
累历左右肃政台御史大夫
武周延载初,守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寻迁内史
宰相十余年,未尝有所荐达。
为人巧佞邪媚,能得人主微旨,未尝忤物。
中宗即位,拜户部尚书,转侍中封郑国公
再迁中书令吏部尚书尚书右仆射
卒谥恭
朱匡业五代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五代时舒城人
朱延寿子。
嗜酒使气。
南唐
李昪军校,积功至神卫将军
北周淮南,以匡业为内外巡检使,四境肃然。
李璟时以直言获罪,贬抚州团练使
李煜时拜神武统军,加中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