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宜州乙酉家乘 北宋 · 黄庭坚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二七、《豫章先生遗文》卷一二
四年春正月庚午朔
元明永州唐次公俱来,居四日矣。
是日,州司理管及时当来谒元明,饮屠苏。
二日辛未,小雨。
永州脚夫四人回寄糟蟹、虾朐、、蠓子、大烛、草豆蔻、蜡,作未酉亥腪肫。
元明、次公会食罢,步出小南门,西过龙水县,道遇崇宁道人文庆。
三日壬申,阴,微寒。
食罢,元明、次公对棋,予独步至安化门,得黄雀数十。
四日癸酉,微阴。
叔时元明、次公同饭,为元明作花吉贝背子。
叔时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五日甲戌,晴。
郡守而下,来谒元明,得柘姑。
六日乙亥
四山起云而朝见日,大热,才裌衣。
始迁书药入新居。
七日丙子,阴。
辰巳,大雨。
入新居,大寒
八日丁丑,晴。
张载熙兄弟、冯当时、周惟深书。
得大含笑一枝。
叔时来棋,人胜一筹,叔时三胜而四败。
九日戊寅,晴。
元明步至管时当莫疏亭。
十日己卯,晴。
步至三角市。
食罢,从元明步自小南门,绕城观四面皆山,而无林木。
历西门、北门、东门、正南门,复由旧路而还。
得曹醇老书,寄二酒、乾、生熟栗、黄甘、山蓣。
十一日庚辰,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西入慈恩寺,又西入香社寺,乃折而东,入植福寺,略龙水乡而归。
十二日辛巳
朝雨霢霂,巳、午晴。
十三日壬午立春,晴又阴。
元明步出小南门,访崇宁道人文庆,卧于庆公之室。
紫堂山人王渐、僧惠宗实同行。
十四日癸未,晴又阴。
夜从元明步出东门,上高寺,入天庆观,乃至崇宁寺
僧崇广自融州回。
十五日甲申,晴。
嗣文书,送五缣,报嗣深光山罢归,得先民辟通行交子司勾当
兄弟仕同郡而不阂法,可庆也。
知命长女与其婿张钧及其姑之乳媪来留半月。
十六日乙酉,晴。
夜从元明步至崇宁寺
十七日丙戌,晴。
元明浴于小南门石桥上民家浴室。
叔时棋,叔时三北。
太医朱激馈双鹅。
十八日丁亥,晴。
大热,不可裌衣。
十九日戊子,又阴,小冷,可重裌衣。
华阴细辛于王紫堂,初见楝实,与□产不异。
二十日己丑,阴。
大寒,可重茧。
永州平安书,并得南丰无恙书,知李倩、女睦家音问,云欲遣人至宜。
元明得李磁州及女姻书。
相书报张子发出自讼斋,会蒋子人、邹得久、棁于高山寺
借马从元明南山及沙子岭,要叔时同行。
入集真洞,蛇行一里馀,秉烛上下,处处钟乳蟠结,皆成物象。
时有润壑,行步差危耳。
出洞顷之,得张贵州书,传致范德孺晁无咎书。
夜中急雨,寒甚。
二十一日庚寅,阴。
夜从元明过王紫堂。
中夜大雨达旦。
二十二日辛卯,雨不已。
二十三日壬辰,晓雨乃晴。
武阳寨书、象州书、贵州书。
入夜小雨彻明。
二十四日癸巳,雨不已。
得曹醇老书,以元明至宜,予暂开肉,故寄一羊及子鱼、虾朐、蛤蜊酱、蟹螯、腊蟹酱、金橘三百,并为督到王溉逋钱九十千。
二十五日甲午,晴。
安国对棋,且胜且败,而安国负七局。
二十六日乙未,晴,不见日。
崇宁道人来速元明及予同饭。
二十七日丙申,阴不雨。
二十八日丁酉,晴。
元明北山,由下洞升上洞,洞中嵌空,多结成物状。
又有泉水清彻,胜南山也。
二十九日戊戌,晴。
三十日己亥,阴不雨,气候差温。
叔时来棋,且胜且败,而叔时负三局。
元明作平气丸成。
乐善寨黄远送雪菌䐳。
酉后冻雨,夜雨达旦。
二月庚子朔,雨不已,小寒
带溪文颀刲羊见馈,继以建溪北果又以万钱为寿,是张子发之媦婿也。
二日辛丑,雨甚,可复近火。
三日壬寅,要秦禹锡、区叔时同酌,元明叔时棋,叔时负三局。
四日癸卯,雨。
五日甲辰,晴又雨。
诸人置酒饯元明于崇宁,并召予,予亦宿崇宁寺
六日乙巳,晴,天极温,才可裌衣。
与诸人饮饯元明于十八里津。
七日丙午,晴,似都下四月气候也。
象州人回,得才叔书,报松柏市之縡已达。
李仲牖书,寄建溪叶刚四十銙、婆娄香四两、蜀笺四轴、鲎桶赤鱼鳔五十。
并得少伊书。
八日丁未,晓寒甚,已而小雨,又晴。
九日戊申,阴寒不雨。
步到崇宁采荠作羹。
叔时来对棋。
十日己酉,雨,不甚寒。
元明丙午柳城书,报周通叟象州教授,要来苏舟,为邹至虚乞正书两纸。
唐次公柳州来,送菖蒲四器。
是日午后雨止。
十一日庚戌,晴。
唐次公来,共蔬饭。
十二日辛亥,雨,又霁,夜中冻雨。
十三日壬子,雨。
作素包子,召次公不至。
元明书。
十四日癸丑,晴,又雨。
柳州僧禅进送才叔上元日书。
遣高德修书。
十五日甲寅,雨。
元明甲子书。
下重酝酒。
十六日乙卯,晴。
答禅进书。
夜中月明。
十七日丙辰,晴。
叶筠元礼来约相见。
十八日丁巳,晴又阴,而不雨,天小寒
唐叟元老寄书,并送崖香八两。
十九日戊午,阴不雨。
元明十二日师塘铺书。
二十日己未,雨。
崇宁道人同宗广二僧、王紫堂来啖素包子。
累日苦心悸,合定志小丸成。
二十一日庚申,晴初见日。
元明乙丑寄书。
午雨,晚晴,夜雨。
二十二日辛酉,雨不已。
崇宁庆公来,遂率至寺中食包子。
僧崇广之全州
二十三日壬戌,雨。
二十四日癸亥,雨止,气微温。
小许送鸤鸠六,王沙监送溪鱼十五,皆班诸邻。
得鞭笋二十馀,甚美。
二十五日甲子,晴,不可挟纩。
蒋侃送蛮布坐荐四,絮以苇花、金铃子、雪菌,皆一篰。
三鼓马军营外火,焚十家。
二十六日乙丑,晴。
元明二月十四日丁卯书,寄书一篇、《青玉案》一篇、滑石压纸五枝。
得相、棁正月二十八日平安书。
得李德素李郎三十日、本月十七日书。
蒋侃送山药(佳。),莫泂送雪菌。
得天民正月书,报乡中事种种(新知县陈夬宣德二月上。)
得戴坤父正月五日书。
二十七日丙寅,晴。
元明丙寅书。
二十八日丁卯,微雨不寒。
发相、棁书。
二十九日戊辰,社雨。
宾州王元道书,送丙椰子及来阳火箸。
昼晴骤温,可单衣。
闰二月己巳朔,晴,中夜冻雨。
初二日庚午,晓晴,终日夜雨达旦。
初三日辛未,雨。
王佺来求白鹇,得雌雄一双与之,此《尔雅》所谓雗雉也。
初四日壬申
过管时当西斋
初五日癸酉
西斋
终日夜大雷雨。
初六日甲戌
数日皆夜雨昼晴,是夕星月粲然。
初七日乙亥,晴。
初八日丙子,晴,夜雨达旦。
初九日丁丑,雨止。
元明戊辰书。
孝叔寄书,并送所买药一篰。
初十日戊寅,雨。
蒋侃、莫泂寄买崇宁倚卓钱四千,莫并寄橄榄百枚、数十头。
德谨砦秦靖寄橛、山药
食罢,过管时当西斋
十一日己卯,雨。
十二日庚辰,雨。
十三日辛巳,不雨。
十四日壬午,晴。
德谨寨秦靖馈山药、炭四笼。
改火。
十五日癸未,晴。
十六日甲申,雨。
十七日乙酉,晴。
十八日丙戌,阴,辰、巳晴。
崇宁道人出诸岩作佛事。
十九日丁亥,晴。
沐浴于石桥之湢室。
二十日戊子,阴不雨。
自南门步向东城,过望仙楼,复至小南门而归。
二十一日己丑,晴。
与僧惠宗、了观浴于石桥。
叔时来对棋,予败四局。
二十二日庚寅,晴,大热,不可裌衣。
叔时来对棋,叔时再胜而三败。
二十三日辛卯,晴。
观书于南楼
二十四日壬辰,晴。
卧于南楼终日。
叔时来棋,三胜而再败。
二十五日癸巳,晴。
天气似京师五月。
二十六日甲午,晴。
接癸巳,夜涷雨,晨凉,辰巳间阴曀小冷。
二十七日乙未,晴,寒。
二十八日丙申,晴。
永州书。
思立寨孙彦升子渐崇班送石菖蒲二桶、小菜桶四枚。
二十九日丁酉晦,晴,寒,时作数点雨,不沾湿。
元明丁卯书至长沙
三月初一日戊戌朔,晴。
初二日己亥
丁酉戊戌中夜皆澍雨。
德谨寨寄大簟一床,又寄大苦数十头,甚珍,与蜀中苦笋相似,江南所无也。
初三日庚子,大雷雨。
初四日辛丑,晴。
初五日壬寅,晴。
入夜星月粲然。
初六日癸卯,晴。
郭戎送枇杷,甘甚(又送面两石。)
初七日甲辰,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八日乙巳,晴。
党君送含笑花三枝。
初九日丙午,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初十日丁未,晴。
党君送含笑花两枝。
作顺气丸成。
十一日戊申,晴。
暑气欲不可堪。
元明闰月十四日己巳书,并得相、棁书。
十二日己酉,晴。
十三日庚戌,晴。
普义邵革送山药二篰。
十四日辛亥,晴。
夜中大雷雨。
十五日壬子,晴。
成都范寥来相访,好学之士也。
得相、棁书。
十六日癸丑,晴。
长沙僧去。
元明戊辰书。
十七日甲寅,晴。
十八日乙卯,大雷雨,沟浍皆盈。
得张八十外甥须城正月书。
十九日丙辰,晴。
武阳莫彦照送粟米。
二十日丁巳,大雷雨,溪水溢入城濠,井泉皆达。
王紫堂将诸雏入桂林
二十一日戊午,雨。
何浚、范寥同饭。
二十二日己未
得高德脩书。
二十三日庚申,晴。
思立孙子渐送人参、芎。
二十四日辛酉,晴。
普义邵革侍禁来。
二十五日壬戌,晴。
普义送粟米二㪷。
二十六日癸亥,晴。
二十七日甲子,大雷雨。
郡守杀鹅于城南之龙泓,于是三日矣。
二十八日乙丑,又雨,农夫以为庆。
二十九日丙寅,晴,又雨。
三十日丁卯,晴。
四月初一日戊辰,晴。
城西南再火。
初二日己巳,晴。
初三日庚午,晴。
孝叔元明己巳书及相、棁书,寄纸药鞋袜及公衮书,送纸六轴,人参十两。
朱彦明、徐靖国皆有书。
邹德久及棁各寄诗来,皆可观。
夜雨,震电。
初四日辛未,阴,欲雨。
是日煨菹、菹、茄菹。
初五日壬申,昼晴夜雨。
初六日癸酉,晴。
崇宁僧法旻置饭,与范信中同之。
初七日甲戌,晴。
与时当、信中剥粽子。
初八日乙亥,午风,未冻雨,少顷又晴。
初九日丙子,晴。
初十日丁丑,晴。
十一日戊寅,晴。
十二日己卯,晴。
十三日庚辰,晴。
十四日辛巳,晴。
十五日壬午,晴。
予病暴下,不能兴。
十六日癸未,晴。
十七日甲申,晴。
十八日乙酉,晴。
十九日丙戌,晴。
普义寨寄米、山蓣。
二十日丁亥,晴。
沙监王稷寄朱砂及猿皮。
二十一日戊子,晴。
思立寨寄竹床。
二十二日己丑,晴。
德谨寨寄竹簟。
二十三日庚寅,晴。
自丙子至庚寅,昼夜或急雨,檐溜沟水,行辄霁,问民间,未可以立苗也。
新莲实
二十四日辛卯,晴。
大腑始和,沐浴于城南民家。
二十五日壬辰,晴。
崇宁道人来同粥。
二十六日癸巳,晴。
二十七日甲午,晴。
市人始卖木等多改切子,皮殷红,肉甘酸,生者微涩,核猥大而肉少。
余旧闻岭南等子即药中山茱萸也。
沙监王稷寄渠酒、历来,自去年十二月未请。
二十八日乙未,晴。
二十九日丙申
四鼓欲竟,大雷雨,至寅卯少止,农民遂有西成之庆。
乙酉之夜,郡守斋宿,请雨于上帝。
郭全甫置酒于南楼,与者四人,予及刘君赐、管时当、范信中
思立孙子渐寄糟、簟、凉床,秦禹锡送鲊。
五月初一日丁酉,雨。
普义邵彦明木瓜及蜜,郭子仁荷苞鲊。
初二日戊戌,雨。
夏至
郭全甫、管时当、李元朴、范信中会于南楼
初三日己亥,雨。
元明长沙三月书,南丰三月书,转附到睦三月书。
初四日庚子,雨,晚晴,夜见星月。
初五日辛丑,晴。
郡中以令为安化蛮置酒。
初六日壬寅,雨。
初七日癸卯,雨。
自此宿南楼范信中同之。
初八日甲辰,雨。
陶君送牛脯、雀鲊、蜜
初九日乙巳,雨,夜中大雨。
初十日丙午,晴。
邵彦明木瓜二十。
十一日丁未,晴。
十二日戊申,雨。
十三日己酉,雨。
十四日庚戌,雨。
十五日辛亥,晴。
欧阳襄自柳州来。
邵彦明来。
十六日壬子,雨。
李元朴置酒郭全甫之东轩,与者向日华、邵革、管及王彦臣、贾琪、刘焕、高权、范寥、欧阳襄,其一客则予也。
彦明五㪷。
十七日癸丑,晴。
陶君送鲂鱼䱹十包。
十八日甲寅,晴。
范信中、欧阳佃夫浴于崇宁
崇宁道人过徐常,步至石泉,泉甚清壮甘寒,但不渫不甃耳。
邵普义送䱹。
十九日乙卯,晴。
佃夫弄琴,作《清江引》、《贺若》、《风入松》□□米七㪷。
/(中缺)二十五日庚寅,雨。
二十六日辛卯,雨。
二十七日壬辰,雨。
二十八日癸巳,雨。
二十九日甲午,晴。
三十日乙未,雨。
沐浴于崇宁。
七月初一日丙申,晴。
郭全甫、幸子宜晚过南楼
初二日丁酉,晴。
步出城西。
安国,亦可啖。
初三日戊戌,晴。
郭全甫携酒来,与李元朴、范信中、欧阳佃夫同饮。
初四日己亥,晴。
甘祖奭来访,问得岩西寿圣院是计监院,又云其叔父表民第十三在岩西居。
未申间,大雨。
医黄宝全送安石榴
初五日庚子,雨。
冯才叔送八桂两壶。
初六日辛丑
信中、佃夫浴于崇宁。
初七日壬寅,晴。
初八日癸卯,晴。
吴彦成送焦子石栗。
初九日甲辰,晴。
全甫送五石。
初十日乙巳,晴。
佃夫闻其母夫人疾作,不俟晨饭而行。
十一日丙午,晴。
信中浴于崇宁。
高允中来,卧南楼
十二日丁未,晴。
昌天河寄木瓜及瓷瓯十枚(昌惟贤字任之。)
全甫、元朴、允中、信中来会,酌于南楼下月明中。
十三日戊申,晴。
将官许子温见过,弹《履霜》数章,又作《霜钟晓角》而去。
陶君送面十斗,区君送及蕉子、紫水茄。
全甫、允中、信中来,小酌月明中。
十四日己酉,晴。
子宜家庄客还南丰,附元明己巳书。
十五日庚戌,晴。
子温来,弄琴数曲。
禹锡牂柯酒,殊可饮。
全甫、允中、信中月下饮牂柯酒,尽一壶。
十六日辛亥,晴。
三人者又同饮牂柯酒。
十七日壬子,晴。
信中浴于崇宁。
十八日癸丑,晴。
牂柯酒一尊于刘君。
信中步至秦禹锡家。
明日,刘君又送牂柯酒二壶。
十九日甲寅,晴。
自壬子至今,有风,甚凉。
二十日乙卯,晴。
任德公(黄丕微仲携来。)
二十一日丙辰,晴。
同允中、信中浴于崇宁。
二十二日丁巳,晴。
同允中、信中就全甫小饮。
二十三日戊午,晴。
带溪文仪甫来送二簟、黄粱、鱼腊。
前日黄微仲送沉香数块,殊佳,从以乌樠、花梨木界方、粉腊。
天河昌任之送蜜。
二十四日己未,晴。
闻郡官请雨。
崇宁道人来,受粥而不受饮。
二十五日庚申,晴。
同黄微仲范信中浴于崇宁,崇宁道人置饮。
二十六日辛酉,晴。
全甫、允中来饮解酲酒。
二十七日壬戌,晓雨,又大晴。
黄积微、文仪甫来,共蔬饭。
范信中李元朴问疾。
二十八日癸亥
晓,大风而雨。
二十九日甲子,晴。
同积微、信中浴于崇宁。
八月乙丑朔,晴。
初二日丙寅,晴。
初三日丁卯,晴。
宜守党明远是日下世。
初四日戊辰,晴。
初五日己巳,晴。
初六日庚午,晴。
初七日辛未,晴。
初八日壬申,晴。
初九日癸酉,晴。
初十日甲戌,晴。
子正送八桂十二壶。
十一日乙亥,晴。
德谨寨送香橼子、芭蕉
十二日丙子,晴。
允中置饭于南楼,全甫不至,与积微、允中信中同饭。
十三日丁丑,晴。
十四日戊寅,晴。
十五日己卯,晴。
十六日庚辰,晴。
十七日辛巳,晴。
十八日壬午,晴。
十九日癸未,晴。
二十日甲申,晴。
二十一日乙酉,晴。
二十二日丙戌,晴。
二十三日丁亥,晴。
二十四日戊子,晴。
二十五日己丑,晴。
二十六日庚寅,晴。
小雨甚急,不能久。
二十七日辛卯,小雨,不能歛尘。
二十八日壬辰,小雨,颇清润。
晚,大雨。
积微致糯三担、八桂四壶。
二十九日癸巳,晴。
首夏青龙桥西叠去岁韵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歌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
轻舆复此石桥过,拟往香山咏轴阿。
昨岁已看穗吐,今春亦报种(上声)投禾。
闰迟时节殊前后(今岁因逢四月初八日立夏节气较往年略迟),景自清和入赏哦。
五日驻移三日驻(昨年香山率驻跸五日十一日至此拟十四日即回御园才三日耳),图消闷奈闷仍何南河水势清不抵黄不得已暂闭拦湖坝工尚未据奏启坝放清近畿日内又觉望雨甘霖未沛均之无刻释怀也)
巡漕御史阿那布奏报济宁一带得雨诗以志慰乾隆丙午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二十三
湖北拨船过次第(㩀阿那布奏湖北拨船于四月初五初九日次第过济宁共四百八十七只其未经过济宁湖南江西拨船均已陆续入境现在分投押催并迎䟎首进南粮船只俾一律通行无阻),南粮首进亦通行。
无分内外一心注,相与往来百计营(今岁漕船北上及督押湖广江西所造拨船节经传谕各该督抚相度机宜随时指训俾船只得衔尾前进而又不致多费蓄存湖水百计经营实不遗馀力也)
乍报甘膏渥三寸,诚欣多稼利群生(昨明兴奏报历城等九州县现在望雨因即降旨缓微兹㩀阿那布奏初九日行至济宁自亥刻起至初十日戌刻得雨三寸馀四野沾足农田甚为得力二麦可望丰收湖河水势亦可不致消耗等语览奏为之稍慰明兴奏以初八日十四日奏到阿那布奏以十一日十五日奏到中间相隔二日亟盼明兴报雨摺至兹尚未到所冀甘膏普被远近均沾耳)
隔三日异地遥近,切冀恩霖渥被并。
福建总督伍拉纳奏报得雨诗以志慰乾隆己酉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四十八
良臣择要移两粤福康安任闽浙总督实能尽心民事惟因粤西有筹办安南事务因即调任两广),旧抚命回督七闽(上年徐嗣曾驻劄台湾伍拉纳以藩司护理抚篆寻升河南巡抚既念伊系熟手因擢授闽浙总督仍命回闽)
春季沾霖虽已报(闽省冬春雨泽未优嗣据福康安于未赴粤之前奏称二月间省城暨各属连得大雨少为慰念)夏初恐旱望方谆。
霶𩃱欣得被省会(兹据伍拉纳奏三月中旬得雨之后晴霁两旬低田一律布种而高田望雨复殷随即设坛虔祷幸于四月十三日得阵雨数次入夜密雨连绵十四日午时十五日丑刻大雨淋漓申刻又有密雨至十六日寅刻方止高下田畴俱已入土深透且云气阴浓雨势必广飞饬各属报齐再行续奏农民欢跃粮价渐平地方极为宁谧),优渥曾均询属邻。
粮价顿平民气豫,幸哉南望慰增寅。
唐德宗神武皇帝降诞节献寿文 中唐 · 侯喜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三十二
孟夏十四日
天降皇帝之辰。
偫臣感覆帱之恩。
朝明庭而献万寿者。
外尽四海。
罔有不至。
时臣亦幸在京师
无因缘以陪进。
窃自思念。
其感恩受赐。
与偫臣无异。
徒以其身之卑贱。
至愿莫伸。
如喑者欲言。
躄者欲趋。
乃作降诞日献。
寿文一篇。
恭置于康庄之衢。
其词曰。
夫有人兮则有彼天。
千变万化兮道无常全。
高明运转兮与人下焉。
圣人法象兮则相永年。
自我自度兮祇畏乾乾。
天受降福兮与人下焉。
臣今敢献寿如天。
博厚配天兮其谁则地。
含容光大兮无与二。
山泽藏宝兮富有无既。
圣人体顺兮不爱其利。
自我自诚兮其他至地。
至地不测兮生物咸遂。
臣今敢献富如地。
日出辉辉兮风来薰薰。
甘露霢霂兮卿云氛氲。
民曰五星兮生乎今辰。
爱我则君。
何以庆兮无称其恩。
荣华富贵兮子子孙孙。
臣敢献福兮如所闻。
兰亭帖跋绍兴十七年四月 宋 · 张嵲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一五、《兰亭考》卷七
兰亭》以定武为第一,而定武复有二本,真刻为薛氏藏去,而以模本刻定武
比于吴傅朋处见真定武本,略不与他本相侔,此其次也。
襄潭张嵲巨山书。
按:绍兴丁卯孟夏十四日平仲、必、毛平仲。此刻今在赵仁仲家前。
乞限令诸路结绝钱物以收籴军储奏建炎元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张思永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九、《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之一二(第六册第五五一四页)
江浙米丰熟,若至时支拨官告、度牒、紫衣师号下诸州出卖,收籴粮斛,窃虑临时收籴不前。
昨江浙及诸路勤王不到京畿人,有已前拘截诸司钱物、应付支用不尽钱物,未有归着,欲乞限一月结绝,尽数收簇,拨充逐路漕司收籴御前军储。
尊号玉册文 唐 · 李德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
维会昌二年岁次壬戍四月乙丑朔十四日戊寅
太尉光禄大夫司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德裕银青光禄大夫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夷行金紫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珙银青光禄大夫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臣绅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徒太子太保僧孺及文武百官等六千五百七十四人言。
臣闻羲皇首太古之号。
成汤显神武之称。
高祖皇王是宪。
尊名若古。
贻厥丕训。
为子孙之法。
岂不善始善述哉。
矧乃巨唐受命。
继体承业
理运将至。
大君以兴。
昊穹所以开至圣也。
曩者明两未定。
帝华不协。
舍允传圣。
深惟至公。
先后所以昭天命也。
亦犹尧发于唐侯
文兴于代邸。
神明之祚。
不其难哉。
伏惟皇帝陛下清明溥鬯。
光耿四海。
元德莫邻。
天休大赉
日角见表。
气志如神。
爰初定命。
正心理物
如辰居极。
而天下无邪矣。
由是昭德塞违。
尊贤远佞。
禹不自满。
成不敢康。
罔盘于田。
不迩于色。
自闺壶以施王教。
由家道而刑国风。
去比周。
覈名实。
揽乾纲。
择圣纪。
修旧典。
协诚质。
扢嘉坛。
泰乙。
正臣以端治表。
礼故老以求谠言。
远无蔽狱
近无留命。
祈元祖而膏雨降。
灵岳嘉谷登。
省刑罚而蓬孛消。
发仓廪而螽螟息。
去岁龙旂承祀。
大辂亲郊。
玉瓒而一献。
光灵来格。
振金石而六变。
魄宝昭临。
然犹古训是学。
缉熙于道。
天文炳焕。
云汉其章
温恭敬逊。
太任之教。
和乐恺悌。
洽戚藩之心。
德风偃于偫黎。
威霆动乎绝域。
又以敬养不逮于长乐。
昭配未升于祢宫。
每怀嗣徽。
烝烝而慕。
所以奉若慈训。
对越两仪。
因心立制。
永锡其教。
宽虔刘之罪。
兴恻隐之仁。
回电收霜。
为之反禾。
单于慕义。
景附朔边。
耀德戢兵。
谦临是受。
至于备文物。
展国容。
莫不先甲而布甘泽。
丁辰而廓阴翳。
和景晏温。
卿霭絪缊。
斯所谓神祗之心应矣。
天人之际交矣。
于是服冕之士。
戴鹖之伦。
暨藩侯邦伯。
黄发骀背
不谋而进曰。
陛下元默天晬。
辉光日新。
大矣孝熙。
四极爰臻。
诚宜玉版温润。
鸿明之德。
神宝焜耀。
荐万斯之年。
丕惟大典。
不可辞也。
陛下犹谦退固拒。
至于三四。
偫臣不已。
乃曰俞哉。
夫遍覆包含之谓仁。
极深研几之谓圣。
宪度著明之谓文。
蛮夷震慑之谓武。
感而遂通之谓神。
无思不服之谓孝。
臣等不胜大愿。
谨奉玉册玉宝。
上尊号曰仁圣文武至神大孝皇帝
伏惟陛下乾健不息。
谦尊而光。
乐戒其耽。
禽戒其荒。
寿乃侔于殷宗。
俗乃厚于成康
贻燕后昆。
受福无疆。
德裕等诚欢诚跃顿首顿首。
谨言。
江南河道总督兰第锡奏报漕粮全出江南境及查勘河工情形诗以志事乾隆乙卯 清 · 弘历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御制诗五集卷九十八
出境南帮率不迟,更兼足漕利行资(据兰第锡奏本年重运尾帮漕船全数渡黄后即严饬沿河将备厅汛各员加紧攒催兹据将备等禀报江西袁州所尾帮漕船于四月二十七日全数出江南黄林庄境上年江西尾帮系四月二十日渡黄五月初四日江南境今年系四月十四日渡黄四月二十七日出境等语前经降旨漕船北上遇前半年有闰月者不至迟延半月即予免议今年有闰二月虽迟延在半月以外然较量节气尚不甚悬殊乃缘闸河蓄水充足是以沿途更能顺利也)
补堤筑扫经营豫,坚堵开挑妥贴为(又奏铜沛厅之杨家庄迤上桃汛后溜势刷塌堤坡旋经赶筑以资抵禦其馀奏修埽段及加培土工虽试均无草率偷减之弊再上年七八月间毛城铺碎石滚坝因过水盛大冲刷残损其唐家湾引河头亦刷塌过宽恐有吸溜之虞前经督同河工道将等悉心勘商将唐家湾奋河头坚寔堵闭开挑倒沟以备启放并将碎石坝脊补砌完整此外如徐州府城外北岸越河并外河厅属之玉皇阁引河每年大汛时开放减泄甚为得力上年秋汛过水日久俱有停淤亦已寔力疏治深通俾得及时宣泄似此筹办俱为妥协至于治河之道该督奏内所云小心敬畏四字已得要领惟在常此慎守之耳)
顺水性仍资有识,存天理要在无私。
从来掣肘非嘉事(千里之外一切相机疏浚岂可掣肘惟示之以敬于心及慎于事而已),两字叮咛敬慎之。
四月十四日淮阴水驿登舟(是日有雨) 元末明初 · 郑梦周
五言律诗 押尤韵 出处:圃隐先生文集卷之一
经春困鞍马,今日喜登舟。
既有床褥稳,又无风浪忧。
淡烟横柳驿,细雨湿芳洲。
向晚棹歌发,忽生千里愁。
仲铣特迁官手诏熙宁八年四月乙亥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六二、《宋会要辑稿》帝系四之二八(第一册第一○七页)
仲铣廉静修洁,好学知分,近曾招对,可特迁官。
利州路提刑司体量文州蕃部寇边等事诏熙宁十年四月癸巳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七五、《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二八一
利州路提点刑狱司体量因依,及城寨有无引匿,是与不是叠、宕州借助兵马。
城寨使臣等毋得轻易别致生事,若贼未退或兵甲实不足,即关成都府利州路钤辖司差务。
涌金游 元 · 王恽
 出处:秋涧集卷六、古今图书集成
予回辔共山有容过而问曰涌金之游乐乎曰乐矣不无诗乎曰无有也客曰事乐会之于心心乐寓之于口且兰亭之胜至今尚为美谈者其以有托于斯文也客退于是乎书长短句以歌时孟夏十四日
晓云拂山山气昏,坐来万壑烘朝暾。
丹崖翠壁画莫出,但觉诗境供愁新。
地灵祠古秘幽怪,天授神柄专其尊。
年年箫鼓祠下路,东风十里杨花春。
我来爱此山水窟,天气著物清而温。
漫金亭上一磐礴,主人留髡醉金樽。
水边滉瀁多丽人,往来但看珠翠裙。
不知仙家足奇货,明珠脱串一一浮出摩尼真。
波间可玩不可掇,云锦翻动玻璃盆。
书生润身那羡此,席上正有吾家珍。
举杯酌水但默祷,山灵垂意哀王孙。
愿分秀色贮诗腹,一洗万斛胸中尘。
仙官有请固不拒,山鬼窃笑君无因。
不然结茅傍修竹,云烟占断西湖曲。
月明舒啸碧山巅,唤起公和跨黄鹄。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亭,卫辉府
干办内东门司杨公墓志铭乾道元年三月 宋 · 曹勋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八、《松隐文集》卷三六
宣政间,近卫多名公贤者,往往赋性凝远,识度绝人,临事不苟,为一世则效。
杨公延宗,在徽宗朝,被命陕右廉访
清河郡王张公武威郡王韩公,皆在部属,公识其人,特于众中延致,每异礼之,且力加绳检,勉以善事,又密赒其不足。
常谓王第精习戎事,思建功名,他日必立殊常之勋,勿以尚在贫乏,遂自弃也。
二王自是谨其教,尽捐里巷之习,率由仁义之道。
后三十年,果皆贵显,皆致王封。
二王见其子门司公,必加礼敬,俱曰:「知人之鉴,无若阿父。
我辈非公教养,何得致身如此」!
然贤者必有后,公即廉访公之长子也,名良孺字子正,早受父荫,为内侍
曾祖怀悯,故任金吾卫上将军
妣马氏,安康郡夫人
祖元卿,故任供备库副使
妣张氏,秀容郡夫人
母彭氏,封恭人
公在建炎初入仕,日侍清禁,备著勤绩。
当时边境未息,赤白囊封,无日不至。
公职仪鸾司,扈从应奉左右,略无阙失。
洎兼殿阁,晨夕近密,不以家事为念。
上每抚慰之,愈尽恭勤。
二十年间以省户旧制,凡五迁至干办内东门司,逢时遇合,际风云之会,人皆荣之,前此未见其比。
在职二年,以微恙力求祠馆,上意方加任用,累不许其去。
公数具恳诚,竟如本志,转武功大夫主管佑神观,恩至渥也。
既就閒适,即治所居为燕息处,莳竹花木,日与亲朋饮酒赋诗,时有佳句,为时辈所称。
闻诸方有道者,不惮数千里,命驾便往,初不以寒暑违其意。
物外之性,尤超然自得,殆将与造物者游于无何有之乡
人徒见其寻访高胜,远适名山,不知其寓兴所在,实趋名教中乐地。
至隆兴甲申,方俟秋晚,访桐柏山异人。
忽前数日,治岁计多寡,箱箧所存,创为簿书,会计其用,曰:「人生贵在知足,知足则不辱;
乐在自适,自适则心逸。
傥营为不止,且老境见逼,岁不我与,吾将曷以哉?
所欲惠遗儿曹者,既足养吾身者又备,尚安所事」?
左右怪其言,至四月十四日朝餔竟,散步之馀,就枕食顷,初无疾苦,亦无惊怖,如平时熟寝者。
侍人以时起之,方讶不闻喘息,则奄然脱去矣。
识与不识,皆悼惜之,莫不叹其寿不永,而用未尽其材也。
非涉道者,畴克尔?
享年五十有四。
娶彭氏,封宜人
长子震,受性中和,乐于为善,过庭筮仕,绰有父风。
次子需,日亲翰墨,不坠先世。
次年乾道新元三月十有一日,葬于钱塘县方家坞母夫人先茔之次。
公少时尚气节,奉宸之外,与世寡偶。
当官处事,苟一决于心,虽群议纷然,莫能撼也。
勤职奉法,守正向公,上特知之。
故在仪鸾司累任,不易他吏,可见为政之方,受知甚渥。
至閒暇,则弹琴摘阮,嗜诗书,作为文辞。
中年略去时好,放怀交游,孜孜雅道,日有课程,惟恐不逮。
后既退休,多作善缘,亲友间摩拊以诚,骨肉间待遇以信,接物诚信有加,士以此争与过从,交口道誉。
内外雍容,至身后送车沓至,皆倾盖之效。
其孤震泣谓余曰:「公尝与先人游处,多得平日行事」。
哀祈作文,将表其墓。
义不可辞,于是叙其履践,系之铭曰:
猗嗟杨公,忠厚致身。
持己以廉,及物以仁。
密侍禁严,踰三十
夷险一节,惟忠与勤。
眷顾日隆,职业逾新。
领局幕帟,万数新陈。
晨夕出纳,条目其振。
帝谓勤恪,荐授莫伦。
峻迁异渥,超逸绝尘。
序进东扉,习与德邻。
忽谓荣禄,岂宜久遵?
抗章黼扆,竟回万钧。
得就閒旷,藜杖幅巾。
觞豆亲友,寓意松筠。
设醴情话,访道求真。
性方天适,遽罹厥屯。
有子嗣德,惟孝惟纯。
长湖之侧,石廪藏神。
朋旧泣涕,瞻彼烟云。
过而式者,有感斯文。
乞于指定州郡安置南班宗室奏建炎三年四月十四日 南宋 · 赵仲琮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二○之二一(第三册第二八三一页)
昨因皇帝驻跸南京,即令本司先次敦率南班宗室渡江,前来江宁府权行置司
契勘江宁府边江疆界,逐时兵马往来驻劄,少得系官屋宇。
令宗室分拨在寺舍居止。
缘本司所管宗室类多南班近属,伏望特令于僻静去处。
如本路信州或江西路处州权行置司令宗室往彼居住,若谓环卫官不当远去阙庭,即乞依已得指挥,令臣选择老成有德行者十数人留行在,以奉朝请
其家属除愿留自随者外,其馀只令与众宗室于所指州居住。
所有宗室并本司官吏请给等,并乞依昨来移司江宁府已得划一指挥
论诞日罢燕雨泽之应奏(二 熙宁二年四月 北宋 · 富弼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宋名臣奏议》卷九二、《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二
臣于今月十四日因具劄子奏,欲上表请陛下听乐、复膳,还御正寝。
因进愚虑,乞陛下无以今日感应为喜,而当以累年灾变为惧,益修圣德,以答天意。
十五日晚夜漏上后,伏蒙陛下特赐内降一封,亲洒宸翰,密布渊旨,捧读之次,惊喜交极。
其略曰:「置之枕席,铭诸肺腑,终老是戒」。
夫狂瞽之见,何足当圣意如此之厚!
汉文帝上书囊为殿帷,唐明皇写《无逸图》置于内殿,宪宗以自古君臣善恶事迹,画于屏风,施诸便殿。
臣校之今日,陛下过于三主远甚。
何也?
上书囊乃天下议论所贮,《无逸》篇乃周公之辞,屏风画君臣事迹,乃古先众戒所聚
今陛下只以臣一妄庸人所说,而遽已置之枕席,是所谓市骨始隗之意。
若果有真贤出而为朝廷谋谟天下之事,则陛下待之将如何耶!
臣故曰陛下过三主远甚者,以此也。
又曰:「更愿公不替今日之志,则天灾不难弭,太平可立俟也」。
此臣尤所惕惧战汗,达旦不寐,终日不食。
臣本何人,徒陛下误听,付以大柄。
臣前在政府,气壮志锐,尚何所补?
今者且病,气志凋耗,陛下复何望焉?
然臣不敢不勉,惟日力疾,少副陛下所以用之之意。
第恐才业空疏,尚不驱逐目前之务,况营道致治乎?
又况弭天灾、立太平乎?
惟是图报之心,死而后已,岂有替于今日哉!
然臣向者已尝为陛下粗陈其一二,臣只能举朝廷得失告诸陛下而止矣。
必欲变祸为福,反灾为祥,须在陛下信纳主张而力行,修至德而尽至诚,则方能感动天地,招来善应。
《书》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又曰:「民罔常怀,怀于有仁,鬼神无常享,享于克诚」。
陛下上事天,下安民,修至德,推至诚,此皆必然日行之事,不可斯须而离也,离之则弭天灾、致太平也远矣。
又不止于远,董仲舒所谓「天出灾害而不知省,出怪异而不知变,伤败乃至」者,臣恐必将有焉。
更望陛下忧勤厉翼,夙夜不懈,皇天监于上,生民应于下,则陛下可奠枕而卧,垂衣而治矣。
犬马之恳,笔舌难尽。
督遣系囚诏元丰三年四月丁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五之二六(第七册第六六八二页)
开封府京东西河北、河东陕西等路久苦旱灾,近虽沾润,未至优渥,深虑刑狱或有冤留,上干和气,可诸路分委监司、在京遣中书刑房检正官督遣系囚。
转运提点司体量灾伤诏元丰三年四月丁未 北宋 · 宋神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三
转运提点司体量灾伤,七分以上蠲其夏税,不及七分检覆如常法,提点刑狱提举司察不如法者以闻。
都城猪羊及应干合税物色免税一季诏靖康元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钦宗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一七、《宋会要辑稿》食货一七之三二(第六册第五○九九页)、《宋会要辑稿补编》第六八○页
都城物价未平,来者尚少,入门猪羊及应干合税物色并权更免税一季。
武成月日谱后1197年 南宋 · 朱熹
 出处:全宋文卷五六三五、《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卷六五 创作地点:福建省南平市建阳区
右以孔注、《汉志》参考,大抵多同。
但《汉志》「二月既死魄越五日甲子」为差速,而四月「既生魄」与丁未庚戌先后小不同耳。
盖以上文一月壬辰旁死魄推之,则二月之死魄后五日且当为辛酉壬戌,而未得为甲子。
此《汉志》之误也。
又以一月壬辰二月甲子推之,则《汉志》言「四月既生魄越六日庚戌」当为二十二日,而经以生魄居丁未庚戌之后,则恐经文倒也。
历法虽无四月俱小之理,然亦不过先后一二日耳,不应所差如此之多也。
宗庙内事,日用丁巳,《汉志》乃无丁未,而以庚戌燎于周庙,则为刚日,非所当用。
而燎又非宗庙之礼。
且以翌日辛亥祀于天位,而越五日乙卯又祀馘于周庙,则六日之间三举大祭,礼数而烦,近于不敬。
抑亦经文所无有,不知刘歆何所据也。
颜注以为今文《尚书》,则伏生今文二十八篇中本无此篇。
颜氏之云,又未知其何所据也。
按:按张霸伪书有《武成》篇,刘歆误以为古文,说见《书序》疏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