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察访解举人行实诏咸平三年四月戊辰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六、《文献通考》卷三○《选举考》三、《宋会要辑稿》选举一四之一八(第五册第四四九一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七
孔门四科,德行为贵。
言念近岁,偷薄成风,务扇朋游,以图进取,潜相诟病,指摘瑕疵,有玷士伦,颇伤俗化。
自今两京诸路所解举人,宜先廉访行实,或艺文可采,而操履有亏,投书匿名、饰词讪上之类,并严加惩断,勒归乡县课役,永不得就举。
如辄敢解送,所由官吏,必当论罪,仍令御史台觉察之。
引见罪人先定刑名诏景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四、《宋会要辑稿》职官三六之七八(第四册第三一一○页)
军头司自今引见罪人,召法官先定刑名。
皇后崩用十三日释服诏景德四年四月丁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九、《宋大诏令集》卷一四六、《宋会要辑稿》礼三一之四五(第二册第一一七六页)
帝王礼乐,沿袭不同,因事从宜,亦存前训。
今者宫闱遘戚,官司定议,质圣祖之旧章,协宗周之令典。
顾循谠议,特有沿情,用导衋伤,亦敦风化。
朕今用十三日释服。
封祀诫官诏大中祥符元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三
自京至兖州,敢有妄指民舍林木言营建行宫、开修道路,及托官司须索配市、假借人夫车乘、乞取财物者,所在锢送赴阙。
沿路诸州酿酒,以备供顿。
三班使臣奉祀事能干集者,俟毕优与差使
按:《宋会要辑稿》礼二二之四。第一册第八八四页又见《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六八。
禁金商等州祭邪神诏天禧三年四月戊申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宋大诏令集》卷一九九、《宋会要辑稿》礼二○之一○(第一册第七六九页)
隆平之政,实贵于防邪;
聪直之神,不歆于非类。
是以前圣立教,明王守邦,具有宪章,绝其淫祀。
朕纂承基绪,抚育苍黔,伸孝飨于宗祊,奉禋燔于天地,一则以归功报本,一则以祈福兆祥,所冀寰区,毕登仁寿。
而小民寡识,鄙俗易讹。
如闻金、商等州,颇有邪神之祭,或缘妖妄,辄害生灵,达于予闻,良用矜轸。
宜令所在,严禁绝之,如复造作休祥,假托祭祀惑众,所犯头首及豪强者并处死,馀决讫黥面配远恶处牢城。
刘烨奏京朝官丁忧事诏天禧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一、《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四(第五册第四一三四页)
益、梓、夔、利四路长吏依旧奏取旨,馀官丁忧,辄有封奏求免持服者,并论其罪。
龙图阁会宴应制景德二年四月二十一日1005年4月21日 北宋 · 杨亿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册府藏书在紫微,退朝稽古助论思。
中天召宴衢樽满,乙夜观文列象垂。
䌽凤翩翻巢绮阁,灵龟夭矫冠金碑。
大风发唱群臣和,元首康哉庶绩熙。
谢宣召赴龙图阁宴会及观御制御书状1005年4月21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今月某日,伏蒙圣慈召赴龙图阁,观太宗之御制御书,及圣制碑赞,并四库图书,仍赐御诗,兼预宴会者。
上帝藏书,肇开册府
圣人有作,爰勒金碑。
许拭目以荣观,寔扪心而知幸。
伏惟皇帝陛下顺考古道,启迪人文,执左契以御庶邦,运大钧而播群品。
车书无外,咸归舆地之图;
弓矢载櫜,式开仁寿之域。
而乃讲求前训,润色大猷。
石渠、天禄之旧规,聿新层构;
搜汲冢、羽陵之坠简,并集群言。
奉先思孝之心,显继志守文之盛。
盖以先朝之述作,为后世之楷模,萃手泽于缣缃,穷笔精于翰墨。
秘宸编于延阁,用垂示于方来;
奋睿藻于贞珉,式揄扬于盛美。
金石颂德,实旷古之无阶;
云汉成章,亦群生之共睹。
眷惟近列,首获仰瞻。
侧管窥天,宁测盖高之量;
闻《韶》忘味,徒萌窃抃之心。
矧又赐玉斝之醇醪,示梁之绝唱。
饮河之腹,既叹于属厌;
下俚之音,靡容于缄默。
并陈巴拙,上黩皇明。
虽蒙善下之仁,终抱黩尊之愧。
内循孱薄,曲荷恩私。
东序之图书,奉文思而知幸;
陪西清之宴豫,沐慈惠以难胜。
唯共誓于糜捐,庶少酬于临照云云(《武夷新集》卷一八。)
云云:原无,据明本补。
谢批答状1005年4月21日 北宋 · 杨亿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武夷新集》卷一八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臣近者恭陪镐饮,仰黩乾文,实揣己以知荣,辄拜章而叙感。
猥蒙批答,备极恩私,捧读周旋,庆抃交集。
伏惟皇帝陛下道高列辟,功济中区,体神武以怀柔,法天明而覆帱。
抚群生之重畜,朽索居怀;
考历代之元龟,青编在御。
肇新宏搆,总萃前言。
先朝之奋藻摛华,并藏麟阁;
圣主之披文相质,高揭龟趺。
因万务之馀间,召诸臣而宴喜。
金简玉字,既容下士之窃窥;
白雪》、《阳春》,更许巴人而属和。
仰奉观文之德,荐承饫赐之仁,共庆遭逢,徒深踊跃,爰陈奏牍,虔述寸诚。
敢谓陛下浚发睿谟,俯颁优诏,曲形敦谕,倍极恩慈。
演丝为纶,闻圣言而知感;
摩顶至踵,励臣节以弥坚。
誓毕微生,少酬玄造。
臣无任云云。
玛瑙院重结大界记 北宋 · 释智圆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三、《闲居编》卷一三
宋大中祥符九年春三月二十有九日中庸子买山养疾,得孤山夕阳之坡曰玛瑙者。
坡有佛屋,亦以玛瑙为名,诹于耆耋,考诸版籍,乃知后唐天成二年青龙丁亥武肃王建之也。
奕世僧居,旷日持久,房廊虽周,而大界不结,遂亟请于友人明律者曰择梧师,梧师然之。
四月三日,集僧秉法,结其大界焉。
厥后来学既众,堂室迫隘,门人曰浩才始帅信氏,以宽栋宇,繇是新搆者复在自然之地矣。
师复以其徒五人为解旧而结新,广其标相焉。
自是亭台堂阁、泉石华,悉在作法之中矣。
夫然,则岂但行禅讲道、陶养天真而已哉,抑又受说安恣之事悉得而行诸,且无违于佛之制也。
是时天禧三年四月二十一日也。
于乎,为佛之徒者,必也遵佛之制;
制之不遵,吾谓非佛之徒也,嘻!
去圣久,大法漓,学佛之人分其宗,境其异。
好丹乎必非其素,有以戒律为长物者;
嗜甘乎乃恶其辛,有以理慧为诞说者。
取舍帅情,动乖正道,将欲由解脱门跻常乐境,则若之何?
岂知夫凡圣性均,生佛混一,所以为凡而不能自复者,以由迷倒于形,必致笼槛于生死尔。
是故形之过非,非戒律不检;
心之昏散,非定慧不融。
检之融之,内外相济,尚虑乎道之不明,性之不复也,况偏一而互非邪!
故吾虽专以三观训人,且不敢忘乎戒律训度。
已焉哉!
吾之后居于是者谁欤?
禅观者欤?
营福者欤?
读诵者欤?
俾读吾之文,然后知法王之制宜同遵乎;
知同遵,则知同归于道乎。
其年六月十三日雨后,于叠翠亭记其事焉。
大宋新修净惠罗汉院天圣八年四月 北宋 · 张观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民国《巩县志》卷一八○
夫缘起曰形,曷逭有名之域;
像设为教,终开无上之筌。
事虽禀于盛衰,道固存于静妙。
不有堕圮,何以建维新之功;
不有壮丽,何以格厖鸿之庆,则青龙山罗汉龛之谓乎!
居山之阴,其制甚陋。
年祀寖远,莫穷营范之初;
邑里至庆,素为瞻奉之所。
穆如宴坐,甲于胜游。
层岩俯临,乔木交映。
封峦旧壤,占巩洛之奥区;
神□□凝,接陵台之福地。
虽仅存于环室,而久乏于□严,萧然庭除,鞠为茂草。
罗汉之号,始于西方,具载释经,此不繁述。
盖诸佛圣人,设其名品,以为證果之阶耳。
察其顿渐,则三乘之理有殊;
语其开诱,则一雨之润无别。
福我黎庶,率为令人,岂有尊其教而卑其居,尚其德而慢其礼者哉!
先是,上御药罗崇勋,尝驰使车,躬视陵邑,睹兹遗美,因而上言。
两宫以睿圣之慈,敦至仁之治,爰使□葺,用垂不朽。
乃命高品张怀恩相厥址,专厥事,谨其费,虑其劳;
永定副使张永和督其役焉。
于是营可构之材,鸿纤适用;
来至信之众,远迩如归。
不日成之,其道甚大。
诏自京师迎佛像居殿之中,迁罗汉像翼坐其次,俨然如元恺之相待虞舜也。
东曰厨,西曰堂,重楼交影,叠采并焕,又若毗耶之盖奉如来也。
赐其院曰净惠,旨远乎哉!
悟其本,君子得栖神冥累之方;
睹其严,小人知迁善远罪之地。
弼我皇化不其伟欤!
爰命小臣,志其盛事,谨为铭曰:
龛像之设,惟福之基。
堂构之盛,惟民所宜。
经之营之,如翚斯飞。
睹相生善,悟理知归。
上尊其德,下尽其力。
水閒钟梵,山润金碧。
冲寂其性,仁义其迹。
寿国伊何,时万时亿。
时天圣八年岁次庚午四月癸未朔二十一日癸卯建。
永定副使礼宾副使张永和上御药罗崇勋劄子,奉圣旨青龙山汉泉侧近新修罗汉堂一位,令充永昌院下院。
所有罗汉堂合用钟磬、铙钹、道具、香炉、香合、供养花果等充常住。
又至天圣五年九月二日,奉敕宜赐净惠罗汉院为额,及宣赐永安县,许令本院□□指射□□□□耕种山荒地□□可四至内开种莳,充常住。
又奉圣旨,河南府永安县支拨到钱□□贯文,买得□□刘嗣竭产地士庄□□土木相连,共计□□□□可四至内并属罗汉院
当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准上御药怀德劄子,奉圣旨传宣,每年皇帝乾元节,皇太后长宁节,进奉祝圣寿功德疏等两节,与度行者各一名,及四圣节赐紫衣敕牒一道,及赐本院少阙动用家事铛锅釜灶火炉等,计八事件。
并每季赐乳香四十四两半,充逐日供烧具。
已度过小师及紫衣人数:师弟赐紫永如,小师惠帘、惠泉、惠杲、嵩岳、嵩直。
臣王思道镌字。
三陵永昌院主演法大师、赐紫沙门永和永定青龙山净惠罗汉院主广化大师赐紫永安内侍省内侍殿头,专管勾西京永安县青龙河漕兼造臣张怀恩,上御药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太子宾客御史大夫骑都尉永安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罗崇勋永定副使礼宾副使银青光禄大夫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上骑都尉清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张永和
范中丞1033年 北宋 · 石介
 出处:全宋文卷六一九、《徂徕石先生全集》卷一二、《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八八 创作地点: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
五月九日郓州观察推官将仕郎试秘书省校书郎石介,闻新除中执法乘疾置趣归阙,且过于郓。
走短仆夫持书数幅,见长旄大旆至,则以书跪于马前,而宣其书中言曰:今天子命河阳旧相李公入平章中书事,命青州天章阁待制范公为御史中丞,四海之望洽矣,三灵之心协矣。
人主聪明,一朝独运于万机之上,沛然发乎宸虑。
既已于四月十七日,天子宪法,行革近朝弊政七条事;
又于二十一日,罢八御药官,思扫除颓风,一新庶政。
乾坤上下,日月寰海,莫不清润。
乃躬引忠鲠亮直、恢闳博达之士,一立于珀廊,以出天下之政令;
一领于中司,以持天下之纪纲。
夫珀廊之上,政令所出,政令一不善,则天下无政令矣;
中司之任,纪纲所在,纪纲一不正,则天下无纪纲矣。
内外官府百馀局,唯中书宪台为天子腹心耳目,为朝廷总领,为天下都会。
国家官人千数员,宰相中丞执天子宪法,行天子诰命,布天子教化,故天子特重其任。
《周礼》有大宰小宰大宰则今之宰相也,小宰则今之中丞也。
所以黄扉青琐,坐而论道;
绛服白简,会常专席。
盖以严其地也,尊其人也,示百寮不得而并也,众人不得而为也。
惟主上英智神武,睿略雄断,能任人不疑,外取贤盓以自辅相。
相国耆德宿望,忠诚正气,能耐久不变,终升大辅。
中丞大节直道,危言敢谏,能守正不挠,自结明主,简在帝心,符于物望。
人神上下,胥相协庆,穷天之垠,合亿万口,并亿万心,如一心,如一口,无人异辞者。
初,成命出,士走诸朝,吏走诸府,商走诸市,农夫走诸野,皓白之老,三尺之童,鼓舞欢欣,腾跃道路,曰:「天地久不序,阴阳久不和,风雨久不时,寒暑久不节,其待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而调乎!
淫靡蠹人文,佛、老害政教,兴作夺农时,土木耗民财,其待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而救乎!
刺史多轻授,县令多非人,良直多泥埋,奸赃多旌擢,其待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而辟乎!
中贵人党盛千馀年,口含天宪,手握王爵,出入内外,权倾四海,天子之命,不出于轩墀之上,而出于房闼,天下之政,不出于廊庙之间,而在于阉寺,其待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而禁乎!
岁旱久不雨,螟虫久为灾,天下民阻饥而且将死,其待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而食乎」!
鳏寡茕独不能自养者,怯懦困穷不能自存者,闻之曰:「我其为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所生乎」!
穷海之隅,荒山之徼,覆盆之下,日月有不照临者,闻之曰:「我其为吾天子、吾相国、吾中丞所提乎」!
天子之明之圣,拟于,侔于,过于文、武,相国中丞之功之德,格于皇天,被于四海,暨于草木虫鱼,故能感于人心,怀于民情,壮伟哉!
相国中丞同德协心,左右我圣天子,天下太平,可延颈翘首而待也。
唐太宗明皇得姚、宋,故李唐十八世三百年,独贞观开元为太平。
以我圣天子,亦唐太宗明皇也。
相国中丞,亦太宗明皇之姚、宋也。
岂知明道不为贞观开元乎?
阁下无曰:「吾位为中丞,致太平,宰相之事」。
阁下虽则中丞,天子之任阁下也,以宰相
天下之待阁下,以其中丞宰相之事乎。
癋主上注意,天下属心,践登公槐,正位珀廊,在旦暮矣。
相国中丞为天子、为天下致太平焉。
且夫圣人乘运,运乘气。
天地间有正气,有邪气。
圣人生,乘天地正气,则为真运。
运气正,天地万物无不正者矣。
故其君为明君,臣为贤臣,民为良民,百物无札瘥夭伤,阴阳顺序,风雨时降,昆虫草木,各遂其生植,不有变怪。
盖至正之气行于天地间,东西南北,中央上下,无容发隙,妖孽惑邪之气无自入矣。
有毛发之隙容邪气干之,正不纯一矣。
故运气正,必有圣人乘之而王,圣人必有贤人起焉而辅。
黄帝之六相,唐尧之舜、禹,有虞之十六相,汤之伊尹仲虺高宗傅说文王之太公、闳夭成王周公召公汉祖光武唐太宗明皇之姚、宋,宪宗裴度,皆应期运而生也。
《易》曰:「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水流眔,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
言各从其类。
今天子乘正气而王,今相国、今中丞逢真运而生。
圣贤符会,千载旦暮,在此时也。
相国不以十三四年处颠危困踬,变其前节;
中丞不以三四年间取华涂显仕,塞其素量。
直以得真主、逢真运,如舜、禹、十六相佐唐、虞,伊尹傅说之佐汤、高宗,太公、闳夭周公召公之佐文、武、成王,、姚、宋、裴度之佐太宗、明皇、章武,俾我圣天子六五帝而四三皇,太平之基丕丕,与高天厚地而比崇永,三灵之心,四海之望也。
文中子曰:「君子之于帝制,并心一气而待也,倾耳而听,拭目而视」。
太康之始,书同文,车同轨,君子曰「帝制可作矣」,而不克振;
太熙之后,而君子息心焉。
今区域混一,文轸遐暨,圣天子春秋鼎盛,盛德日新,天下倾耳拭目,日以待之治,斯亦常制可作之时也。
相国中丞当竭王佐之才,罄忠臣之节,以副人主急太平之意,符天下倾耳拭目之望,无如太康之际,帝制遂不克振,使天下君子息心耳。
生二十九年,在贫贱寒馁中,胸臆郁郁,不得舒散,一旦见圣人龙行雷动于六合之上,贤臣跃起云会,耳目如豁聋瞽,心意祛积滞,踊跃奋悚,不能制其喜,以笔尽写胸中事,布之于旌麾下。
摈焉纳焉,惟命。
不宣。
顿首。
辞免中太一宫使劄子1075年4月21日 北宋 · 张方平
 出处:全宋文卷七九八、《乐全集》卷二九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承閤门告报,已降敕命,差充中太一宫使
臣近以奉朝请备位,而无所事,故乞一郡,以安愚分。
伏蒙圣慈更加重职,愧尸素而有请,被恩典而愈优。
虚冒宠光,无施报称,切自省循,岂遑宁处?
所降敕命,不敢祗受,伏望据前所陈,乞特赐施行。
谕天下士勤修学业诏景祐五年四月二十一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宋会要辑稿》选举三之一九(第五册第四二七一页)
科举之设,本至公而擢材;
仕进之阶,先力学而干禄。
厚民崇术,莫切于斯。
朕抚御邦图,周爰治道。
奉若祖宗之法,谨夫俊造之求。
考艺有程,得士斯众。
昨举宾兴之典,以期计偕之来。
申命攸司,载严明试。
迨临轩而亲校,固刈楚之必精。
尚轸湮沉之徒,特恢优裕之路。
惟贡荐而屡绌,洎迟暮而无成,审覆不诬,甄采咸及。
然念溥率之广,褒博滋多。
或狃于宽恩、则堕其素业。
靡笃温知之习,寖成茍简之风。
思洽改醇,用颁诏谕。
贡举人等,自今当研覃古义,景慕前良,为学务于资深,属词尚手体要。
宗师雅正,斥去浮华。
勉事厥修之勤,勿贻将落之谪。
若仍累举之叙,限年以牧。
盖匪经常之规,无怀侥倖之望。
傥声实之非允,岂名级之可希?
咨尔群儒,宜悉朕意。
陕西都转运司体量秦州管界诸县佐等诏康定二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仁宗
 出处:全宋文卷九六三、《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三一
秦州管界诸县佐并镇寨主、都监监押巡检等,委陕西都转运司体量,年老昏昧懦弱不得力者,于辖下选公干得力使臣对换讫奏;
如别无可差,即具以闻,当议选人对替。
王陶治平四年四月戊辰 北宋 · 吴奎
 出处:全宋文卷九八五、《通鉴长编纪事本末》卷五七、《太平治迹统类》卷一二、《宋史全文续资治通鉴》卷一○
臣虽至愚,岂不知废格诏旨,获罪至重。
然陛下初即位,圣德日新,上天助顺,风雨时若。
乃者闰月以来,寒暄不节,暴风屡作;
今兹时雨愆亢,螟螣孳生,险说纷纭,震骇群听。
原其所以如此者,过不在他,止一王陶而已。
天资薄险,势利是视,巧诈反覆,情态万状。
索其深蕴,真市井小人之不若也。
陛下念其东宫之旧,首加任使,擢为中丞
今乃挟持旧恩,专为险恶,轻视狷愤,织罗交搆,摧辱大臣,排抑端良,意欲天下权势一归于己。
郭逵蔡挺迁改,臣等以为陛下处置皆当,故即奉行,亦累具陈,陛下必尽记忆。
至如韩琦曾公亮押班事,盖以久来相承,寖成废礼,非是始于二臣。
以台制弹劾举职便可,何至引背负芒刺,目为跋扈,肆意深诋?
以此见处心积虑,在于排陷大臣,呼吸群众,以为己用,自图威柄,窃弄国权者也。
臣等早来屡陈,欲王陶补外,令其思过,陛下重难其事。
今除旧职并差遣,臣等不得守义固争,已负大罪。
今若又行内指挥,除陶翰林学士,乃是由其过恶,更获美迁,不惟臣等取轻群众,无以自立,且使天下待陛下为何如主哉!
唐德宗猜疑大臣,信任群小,陆贽以直道昌言,反见斥逐,裴延龄韦渠牟李齐运以纤屑狡狯,倚为腹心。
天下至今称德宗为至闇之主。
诚望陛下上法及三代之君,不愿陛下为唐德宗,贻讥万世也。
王陶不黜,陛下无以责内外大臣,展布四体,兴缉正统。
愿陛下无溺私,断之不疑。
邵亢亦缘攀附,职为谏官,不能自持正论,轻为王陶驱迫妄言,当显黜以厉群臣。
臣辄违制旨,罪固深重,亦乞必行典刑。
万安渡石桥记嘉祐五年秋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蔡忠惠集》卷二五、《皇朝文鉴》卷七九、《古今事文类聚》续集卷一○、《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别集卷七、《山堂肆考》卷二七、《蔡福州外纪》卷三、《文章辨体汇选》卷五八一、《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五一、乾隆《福建通志》卷七三、《金石萃编》卷一三四、《闽中金石志》卷七、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六 创作地点:福建省泉州市
泉州万安渡石桥,始造于皇祐五年四月庚寅,以嘉祐四年二月辛未讫功。
累趾于渊,酾水为四十七道,梁空以行。
其长三千六百尺,广丈有五尺。
翼以扶栏,如其长之数而两之。
靡金钱一千四百万,求诸施者。
渡实支海,去舟而徒,易危而安,民莫不利。
职其事者,卢锡、王寔、许忠、浮图义波、宗善等十有五人。
既成,太守莆阳蔡襄为之合乐宴饮而落之。
明年秋,蒙召还京,道繇是出,因纪所作,勒于岸左。
国子监狭小奏庆历四年四月壬子 北宋 · 王拱辰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七、《宋史纪事本末》卷三八
太学二百四十房,千八百室,生徒三万人。
唐学舍亦千二百间。
今取才养士之法盛矣,而国子监才二百楹,制度狭小,不足以容。
遗留物第二劄子嘉祐八年四月二十一日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八三、《司马公文集》卷二五、《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一
臣于今月十五日曾具劄子上言,乞许令侍从之臣进奉金银钱帛,以助山陵之费,至今来未闻降出。
臣亦曾与同辈具状诣客省进物,蒙批降指挥,以乾兴年中无此例,不令收接。
其事理本末,臣已于前来劄子内一一奏陈,今更不敢重复有言。
窃以方今国家多虞,人心危惧,正是朝廷斟酌时宜,损益变通之际。
岂可不究利害,但询旧例而已。
况所赐群臣之物,比旧例过多几倍,而群臣有所进献,则云旧例无之。
虽圣恩务在优隆,然群臣有廉耻之心者,何面目以自安?
又州县挞平民,逼取钱物,以济一时之急,不知乾兴年中何尝有此例也?
以此见国家虚实缓急,逐时不同,岂可专执旧文,不加裁损?
今大丧之后,内外困穷,凡百在位之臣,皆当焦心刻己,以救其患。
若受此非常之赐,恬然有之,曾不为愧,则士众必曰:「我辈劳苦,而所得微薄,群臣安坐而专享厚利」。
其心安得不怨?
百姓亦曰:「我辈剥肤锥髓以供赋歛,而浩浩入群臣之家,如泥沙不惜」。
其心安得不怒?
近者怨,远者怒,为国计者,可以不深思远虑乎?
是以臣辈区区欲输此物,非谓可以增帑藏之富、助用度之急也,其意盖以通上下之情,慰远近之心,塞无厌之怨,解重歛之怒。
伏望朝廷留心省察,知其为安危之本,非其誇小廉、竞小忠也。
臣今来并前来所奏劄子共二道,并乞早降付中书枢密院,同共商量施行。
取进止。
乞开言路状元丰八年四月上) 北宋 · 司马光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二、《司马公文集》卷四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五六、《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八、《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九九、《续资治通鉴》卷七八
右,臣昨在京师,伏蒙太皇太后不以臣愚疏无取,遣使访以得失。
岂惟微臣有千载一遇之幸,中外闻之,踊跃相庆,以为言路将开,下情得以上通,太平之期指日可待也。
当是时,臣未暇备论天下之事,先陈所急,于三月三十日上言,以近岁风俗颓弊,士大夫以偷合茍容为智,以危言正论为狂,致闾阎愁苦,而上不得知,明主忧勤,而下无所诉,公私两困,盗贼已繁。
宜下诏书,不以有官无官之人,有知朝政阙失及民间疾苦者,并许进实封状,鼓院检院、州军长吏不得抑退。
其义精当者,行其言而显其人;
狂愚鄙陋者,报闻罢去,亦不加罪。
又于四月二十一日复上言,皇帝陛下初即政,于用人赏罚,尤不可不当。
夫谏争之臣,人主之耳目也,不可一日无之。
《说命》曰:「若跣弗视地,厥足用伤」。
设有人闭目而塞耳,跣足而疾趋,前遇险阻,能无伤乎?
贾山有言:「人主之威,非特雷霆也,势重,非特万钧也。
开道而求谏,和颜色而受之,用其言而显其身,士犹恐惧而不敢自尽,况震之以威,压之以重乎」?
顷者王安石秉政,欲蔽先帝聪明,专威福,行私意,由是深疾谏者,过于仇雠,严禁诽谤,甚于盗贼。
是以天下之人,以言为讳,百姓愁苦无聊,靡所控告,致怨谤之语,上及先帝。
臣常痛心泣血,思救其失,是故首乞下诏开言路以通下情。
臣谓群臣茍有肯进言者,陛下必加褒擢,以劝来者,此乃古人市骏骨、揖怒蛙之意也。
《召诰》曰:「王乃初服。
呜呼,若生子,罔不在厥初生,自贻哲命」。
今皇帝陛下新即位,太皇太后陛下初垂帘,天下之人莫不属目倾耳。
臣自到西京以来,朝夕伏听朝廷惟新之政,以为必务明四目、达四聪,以发天下积年愤郁之志。
今开言路之诏,既不闻颁于四方,而太府少卿宋彭年言在京不可不并置三衙管军臣僚,水部员外郎王谔乞令依保马元立条限,均定逐年合买之数,又乞令太学增置《春秋》博士,使诸生肄业。
朝廷以非其本职而言,各罚铜三十斤。
臣忽闻之,伥然失图,愤邑无已。
臣非私于二人,直为朝廷惜治体耳。
夫阿意钳口,容身窃禄,此小臣之利也;
威福在己,人莫敢言,此大臣之利也。
然民怨于下而不闻,国家阽危而不知,于陛下有何利哉?
宋彭年王谔,臣素不识,不知其人为贤为不肖,但惜陛下临政之初,而二臣首以言事获罪,臣恐中外闻之,忠臣解体,直士挫气,欲仕者歛冠藏之,欲谏者咋舌相戒,则上之聪明,犹有所不昭,下之情伪,犹有所不达,太平之功,尚未可期也。
宋彭年所言虽不识事体,但当寝而不行,亦不宜加罪。
至如孔子作《春秋》为万世法,王安石秉政辄黜之,使不得与诸经并列于学官,学者毋得习以为业,王谔所言未至不当,乃以越职为罪。
古者置谏鼓、设谤木,询于刍荛,未闻有位于朝,而以言事为越职者也。
若当职之人既不肯言,不当职之人又不得言,则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其政治利病,天子深居九重,何由得闻之哉?
昨日进奏院递到告身,差臣知陈州
然则,臣自今于一州之外言及它事,亦为越职,何敢言矣。
今二臣之罚既不可追,伏望陛下如臣前奏,下诏不以有官无官、当职不当职之人,皆得进言。
择其可取者微加旌赏,使天下之人知朝廷乐闻善言,不恶论事;
毋可取者,寝而勿问,庶几愿纳忠之人犹肯源源而来也。
臣禀赋愚戆,文学政事皆出人下,惟不识忌讳,不阿权贵,遇事妄言,无所顾避,以此知于累朝,见称于众人。
若亦不得言,则毋所复用于圣世矣。
上孤太皇太后陛下下问之意,下负微臣平生愿忠之心,内自痛悼,死不瞑目。
臣久忝便安,今朝廷授以名藩,义不敢辞。
见牒本州索远接公人起发赴任次,到官之日,但勉竭疲驽,恪勤本职,茍力所不逮,伏须罪戾而已。
谨录奏闻,伏候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