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募边城雄豪应接王师诏雍熙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宋会要辑稿》兵八之四(第七册第六八八九页)、《宋大诏令集》卷二一八
王者之师,有如时雨,盖所以静氛埃于保障,拯涂炭于生民。
眷彼北燕,本为内地,陷于丑虏,垂五十年。
家怀愤心,人失生计,徯望汉土,厥路无繇。
朕整饬师旅,荡平妖孳,扫边民之积耻,震中之天声,复我遗民,归于故地。
况北边民庶,本号雄豪,有能应接王师,纠合徒旅,凭兹天讨,雪此世雠,便可浚发先机,挺身应募,必当资以粮馈,假以甲兵。
有获生口者,人赏钱五千;
得首级者三千;
马,上等十千,中七千,下五千。
幽州后,愿在军者,优与存录;
愿归农者,给复三年。
取勘公案事诏淳化二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三、《宋会要辑稿》刑法三之五○(第七册第六六○二页)
应差官制勘,并转运司差官推勘,及省寺公案不圆合行取勘等事,敕下之日,先具事由送大理寺,仰本寺置簿抄上,候勘到公案,下寺断遣,了日勾凿。
内有延迟过违日限者,便仰举行勘责。
江南等处吏民配岭南者还本郡禁锢诏淳化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太宗
 出处:全宋文卷七四、《宋会要辑稿》刑法四之二(第七册第六六二二页)
江南、两浙荆湖等处吏民先犯罪配岭南诸禁锢者,并还本郡,仍禁锢之。
颐庵居士集序庆元六年四月1200年4月 南宋 · 陆游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三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
文章之妙,在有自得处,而诗其尤者也。
舍此一法,虽穷工极思,直可欺不知者,有识者一观,百败并出矣。
四明刘良佐先生,尽力于诗,惟石湖范至能独深赏之,每为客言,客未必领也。
予曩时数游四明,独不识良佐,近乃见其诗百篇,卓然自得者,何其多也。
如「颇识造物意,长容吾辈闲」、「日晏犹便睡,犬鸣知有人」、「世事不复问,旧书时一看」、「一夜催花雨,数家邻水村」、「青山空解供望眼,浊酒不能浇别愁」、「觅句忍饥贫亦乐,钞书得味老何伤」,虽前辈以诗得名者,何以加焉?
因书其右,他日有赏音如石湖者,当知予言不妄云。
庆元六年四月己亥山阴陆游序。
按:《颐庵居士集》卷首。又见标点本《陆游集》附录。
四月十四日杨柳门得春亦变姓名有所寄因访得之见面口占 清 · 金和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出处:椒雨集上
求死果然都不得,始知我辈是詅痴。
平生若被浮名赚,退贼何人许赋诗。
大唐宗圣观主银青光禄大夫天水尹尊师 唐 · 员半千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六十五
闻夫真人者。出巨壳。
历倚杵。骑蜚廉
从敦圉。臣雷公。
妾密妃。朝濯发于汤泉
夕晞首于旸谷。仍丹邱以长啸。
戴翠华以高游。自非殖因旷劫。
肃恭大浩。从事于金房之前。
镂心于玉晨之上。携青童而应黄箓者。
奚以成后来之妙相乎。继绝景而允希声。
尊师其人矣。尊师讳文操
字景先陇西天水人也。
后秦尚书仆射纬之后。纬仕长安
故为扈人焉。若乃郁为帝师
降迹于唐勋之代。光乎王佐。
应命于周武之朝。家籍代资。
可略言矣。曾祖洪。
宇文朝商州长史。大父舒。
文州别驾。昭考珍。
朝散大夫。以先知授尊师
特禀异气。垂实冥华。
始降迹也。其母袁氏。
夜梦元妙玉女授九老丈人之符。寤而记之。
每存思也。数月而闻腹中诵经声。
且时时有异光绕身矣。及载弄之始。
目光烱然。眸子转盼。
若有所见矣。袁氏以其所梦有徵。
心志而不言也。及胜衣之日。
自识文字。惟诵老子及孝经。
乃曰。此两经者。
天地之心也。此后见好杀之字。
若蹈水火。视无礼之文。
如坠泉谷。稍长。
闻有尹真庙。乃精心事之。
不近俗事。因读西升灵宝等经。
达真教。既得元味。
便契黄中。闻师者传道之父母。
行道之神明。无数劫来。
妙经是出。不因师学。
谓之长昏。遂章惶无已。
求师不暇。时有周法者。
内音之先鸣。上皇之高足。
乃愿参轩效驾。陪景啸空。
奔走礼谒。以申宿志。
周法见之。乃谓尊师曰。
汝于劫会之中。已受龟山之箓也。
便训以紫云之妙旨。授以青羽之隐法。
一入其心。谓赤松王子乔
可与抚烟月矣。年十五。
道行已周。有名于远近矣。
文德皇后遵上景而委中宫。于时搜访道林。
博采真迹。尊师应元景。
行预绿云。奉敕出家。
配住宗圣观。虽剪琼园。
采琳元陇。意每远出。
未近谢也。将欲沐浴东井
栖迟南昌。保护昆崙。
窥窬浑沌矣。故属想丹烟。
游心紫度。遍寻五岳。
备涉九元。寻三君之祖气。
成七晨之慧眼。旋谒周法。
便居终南。寂虑于温泉。
冥精于寒谷。有年日矣。
既通八景。又达九天。
知来藏往。多所晓悟。
若有神曰。周法上迁。
及省所居。已去顺也。
贞观末年。行丧既毕。
永徽三年。乃游太白
入重元也。见所未见。
闻所未闻。此后丹字紫书。
三五顺行之法。扶晨接昼。
九六逆取之方。咸得其要。
尊师所有游山异迹。祈醮灵应
并有别录。此不载之。
至于显庆以来。国家所赖。
出入供奉。询咨量。
救世度人。转经行道。
元坛黄屋。帝座天言。
东都西京。少阳太乙。
九城二华。展敬推诚。
三十馀年。以日系月。
始终不绝。有感必通。
凡是效验。君臣同悉。
敕书往复。日月更回。
神道昭彰。岁时交积者。
不可具载。并传于帝居。
一二要者。略举其目。
初。尊师游太白高顶。
云雾四周。声振万壑。
□□□□□□千仞复有象充九色。其高十仞。
欣然长往者。意已笃焉。
高宗之在九成宫。有孛彗经天。
长数丈。以问尊师
尊师对曰。此天诫子也。
子能敬父。君能顺天
纳谏徵贤。斥邪远佞。
罢役休征。责躬励行。
以合天心。当不日而灭。
上依而行之。应时消矣。
是故高宗府旧宅为太宗昊天观。以尊师为观主。
兼知本观事。仪凤四年
上在东都。先请尊师老君修功德。
及上亲谒。百官咸从。
上及皇后王公主等。同见老君乘白马。
左右神物。莫得名言。
腾空而来。降于坛所。
内外号叫。舞跃再拜。
亲承圣音。得非尊师之诚感也。
由是奉敕修元元皇帝圣纪一部。凡十卷。
总百十篇。篇别有赞。
半千尊师作也。纪赞异秩。
缮写进之。高宗大悦。
终日观省。不离于玉案。
乃授尊师银青光禄大夫。行太常少卿
尊师固让不得已。辞官而受散职焉。
永淳二年。天中有望。
告成有日。万乘雷动。
千骑风驰。天子乘阁道而御帝车。
偫官陪六仪而承七曜。将礼于天枢。
中岳也。金绳未举。
玉检犹潜。而六龙顿辔。
三光敛色。圣体不安。
旋于皇极。属紫微虚位。
白云上征。万国号诉。
四方遏密。太后咨访尊师
尊师曰。真坊仙境。
亦著代谢。物有荣悴。
气有初终。大道之常。
幸康神器。陛下宜存思谅闇。
极想钦明。密理百神。
潜芘万姓。文操人间地上。
物里天中。所有灵明。
倍百祈请。亦望二十四结。
火烧而忧尽。七十二教。
水鍊而法成。皆见先徵。
以明后事。乃著祛惑论四卷。
消魔论三十卷。先师传一卷。
垂拱四年。将宾玉帝也。
上足时道成。咸愿奏章。
以延福荫。尊师止之曰。
有顺宜遵。不可犯禁。
言讫委化。颜色如常。
粤以长寿四年四月十四日。迁兆于终南文仙谷。
弟子侯少微等。追思龙汉。
远慕龟岩。冀德音与天地同久。
神道共阴阳齐化。昭芘骞林。
冥滋柏树。俾斯贞石。
文若三光。其词曰。
去矣大仙。悠哉上元
玉谷白芝之座。金阙紫兰之前。
既啸景于琼札。固交欢于碧泉
出三万六千之厚地。入三万六千之远天。
咀九华之翠菊。坐五色之红莲
常吟外景。每握内篇。
春霞飞乎绛雪。秋风生乎紫烟。
裴回高黄岭。顾步太白巅。
三秦四塞帝王国。京兆长安龙凤川。
煌煌兮四明路。浩浩兮八景年。
今以向上袭前果。何时来下降宿缘。
当乘道之气。应传道之味。
必使氤氲六合中。自然昌扬万劫通。
稽首宁歌步。愿得乘九素。
天下同此心。非独骞之林。
南省窦尚书山亭寻花宴序710年4月14日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二十五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窦尚书山亭
寻花者。上赐偫臣之宴也。
大哉春气。同夫圣心。
无物不荣。有情咸达。
况乃五教敷洽。万邦怀和。
尉警而莫犯。刑法存而不用。
历观近古。此遇良难。
诸公入金门。侍瑶殿。
窈窕云阁。葳蕤馆。
不亦泰乎。然王事靡盬。
夙夜在公。接良会于恺泽。
散烦襟于清旷。不亦优乎。
尔其嘉宾爰集。胜赏斯备。
召丝竹于伶官。借池亭于贵里。
雕俎在席。金羁驻门。
远山片云。隔层城而助兴。
繁莺芳树。绕高台而共乐。
旨酒未缺。芳塘半阴。
盍陈既醉之诗。以永太平之日。
奉敕赤帝坛祈雨文722年4月 唐 · 张说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三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维开元十年岁次壬戌四月壬申朔十四日乙酉
曾臣侍中源乾曜中书令张嘉贞兵部尚书张说
谨以清酌昭告于赤帝。
自冬涉
至兹夏首
宿麦将秀。
时雨未洽。
皇帝降服减膳。
避正废悬。
恐害粢盛。
是忧黎庶。
仁旨之勤巳极。
兆人之感未通。
何辜于天。
而此不惠。
曾臣乾曜等同力圣日。
无敢怠荒。
薄才秕政。
多所不及。
神则不雨。
或此之由。
内讼恇惶。
莫知启处。
曾臣等若上无补衮。
下不利人。
妨功害能。
负恩窃位。
惟神临照。
择其心。
降祸厥身。
坠禄陨命。
三臣当咎。
足谢天责。
万姓何辜。
俾失农望。
今因夏享。
展礼既终。
上杼圣衷。
恳祈人命。
至诚必感。
伫流嘉液。
旨酒献诚。
神其尚飨。
有感 其一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二十九
茅茨晓来白,又道有清霜。
孟夏几望,老夫难可量。
祥云兆折木,瑞日出扶桑。
世道向交泰,乞身归故乡。
特进兖州都督驸马都尉观国公杨公墓志铭723年9月 唐 · 张九龄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九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公讳慎交。字某。宏农华阴人也。其先食采于杨。因邑为氏。始大于两汉。更盛于周隋。司空观德王士雄。公之高祖也。台阶论道。盟府书勋。利建维城。泽流后嗣。洎右卫将军兵部尚书府君讳嘉本。累叶炳灵。六辔承祀。而皆千里一举。逸翰所推。五侯同拜。贵戚莫比。公即尚书之子也。诞保中和。克绍前烈。幼以美秀。兼大叔之文。长而嘉闻。增季友之业。孝弟忠信。蕴乎生知。礼乐诗书。成于时习。弱冠以门子调补晋州参军中宗之在春宫也。妙才地。将降天孙。兼之实难。而公惟允。以选尚长宁郡。加朝散大夫。拜通事舍人。累迁右卫郎将。神龙元祀。中兴在运。预闻大策。克树休勋。而贵主宜家。既增汤沐。列侯传国。复锡山川。至是始袭观国公。拜驸马都尉左千牛卫将军。加上柱国。累迁秘书监太子宾客。增秩金紫光禄大夫。又特进散骑常侍右千牛将军陕王傅。坐事左出巴州刺史。入为光禄卿。复出为亳襄陈邓四州刺史。左转鄜亳许绛四州别驾。公性明敏。有器韵。不求虚誉。而百行允修。不矜小善。而九能咸事。至于入官从政。东文西武。才既两可。事亦百中。且不恃贵以伤义。不怙宠而废公。奉以周旋。加之撝挹。虽在降出。无他悔吝。此亦公之善自为谋。以道终始者也。开元十二年四月癸卯。遘疾薨于绛郡之官舍。春秋五十。天子悼焉。有制赠使持节都督兖州诸军事兖州刺史。仍遣使吊问。令返葬京师。率礼有加。哀荣异数。其年秋九月甲申。葬于北原。其孤曰某等。煢煢在疚。愿图遗烈。后之人亦知范宣之世禄。岂独臧孙之立言。铭曰。
岩岩太华,作镇西土。
祚我诸杨,降生厥祖。
四代而立,为汉元辅。
爰及礽裔,克复先古。
猗嗟观公,不忝前人。
天休宠,为国嘉姻。
王孙作俪,帝子来嫔。
琼敷玉润,辉映纷纶。
乃登王朝,乃尊爵秩。
禄盈万钟,赋食千室。
亦克畏满,亦以戒逸。
物更盛衰,时有得失。
禀命不融,斯人则亡。
天归京兆,地返连冈。
吁嗟此室,徽音不忘。
荆州谢上表737年5月8日 唐 · 张九龄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八十八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臣九龄言。
伏奉四月十四日制。
授臣荆州大都督府长史
闻命皇怖
魂胆飞越
即日戒路。
星夜奔驰。
属小道使多。
驿马先少。
今月八日至州礼上。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臣不即饮气取死。
岂敢辄惜馀命。
伏念心无党恶。
死则似同。
以此偷生。
犹希圣察。
臣往年按察岭表。
便道赴使。
访闻周子谅
久经推覆。
遥即奏充判官
寻属臣改官。
使亦有替。
其后信安郡王祎奏将朔方驱使。
便请授官。
臣因其岭外勤劳。
因而奏乞。
事不敢隐。
未至涉私。
然进用非人。
诚宜得罪。
但臣特蒙拔擢。
出自宸衷。
陛下所用隐微。
惟臣而已。
伏思报效。
窃恃圣恩。
每于事端。
无所防避。
智识虽浅。
罄竭则深。
微诚区区。
义有所在。
岂复与此私协。
以负累圣鉴。
臣虽至顽至愚。
不至于此。
皇天后土。
照臣血诚。
夙夜烦冤。
欲辨无路。
臣闻物有穷者。
必诉于昊天。
人有痛者。
必呼于父母。
臣今孤苦。
不乞哀于圣君。
岂蒙恶声。
遂衔冤以没代。
臣受性愚钝。
闇于知人。
禀命舛剥。
与此凶会。
诚合自死。
以谢天威。
所以侧息苟存者。
臣为圣朝所用。
既极荣宠。
而一朝至此。
恐玷明时。
在臣微生。
有若蝼蚁。
身名俱灭。
诚不足言。
今衅咎则然。
恩礼犹重。
面目有腼。
夙夜唯忧。
戴盆望天
岂期上达。
又未能宣布圣泽。
少答殊私。
跼蹐兢皇。
动失次第。
无任荷惧兢悚之至。
谨附河西经略判官所部朝义郎法曹参军苏锐奉表陈谢以闻。
臣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言。
赐新除门下侍郎孙固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金华元老西枢旧臣。
与政东台,实慰舆议。
祗膺恩命,毋复固辞。
刘挚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稽参众言,蔽自朕志。
西台之贰,无以逾卿。
亟践厥官,毋烦固避。
赐王存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纯忠许国,雅望在人。
官以次升,义无足避。
承休宠,以副眷怀。
洪武壬申夏四月十四日。上使司楯郎传旨二子兴于言事失实之罪。今皆例贬矣。卿心岂得安可居江外。臣蹈舞谢恩。即出至普贤院。有雨小留 元末明初 · 李穑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出处:牧隐诗藁卷之三十五
国主垂怜悯,家人惯别离。
苍黄无客送,寂寞有孙随。
明月辉鹰剑,青苔蚀马碑。
雨来成小歇,天亦慰迟迟。
胡宗愈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卿雅望在人,纯忠许国。
既以汇进,胡为力辞。
宜体至怀,即膺成命。
赵瞻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口宣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五九、《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有敕:朝廷用人,议论先定。
不次之举,非卿孰宜。
亟服休恩,毋烦固避。
蔡德辉(珵)教授三首己卯四月十四日 其一 1159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天马元从西极来,频年伏枥伴驽骀。
如今始觉升沉异,万里追风道路开。
蔡德辉(珵)教授三首己卯四月十四日 其二 1159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晓折台城杨柳枝,夕登瓜步佛狸祠。
请君收拾江山助,归和薰风殿阁诗。
蔡德辉(珵)教授三首己卯四月十四日 其三 1159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创作地点:江苏省南京市
几回送客大江头,今渡江头特地愁。
岂是阳关动凄怨,同僚情分正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