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赐新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一 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1088年4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省表具之。
卿自天官,擢领风宪
下有庇民之意,上有爱君之忠。
度其不以利回,是故可以大受。
丞辖之任,非卿孰宜。
毋复固辞,以就远业。
赐新除中大夫尚书右丞胡宗愈辞免恩命不许断来章批答(二 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1088年4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省表具之。
人才之难,古今所病。
忠厚者多乏于用,强济者或凉于德。
有德适用,如卿几人。
方观卿谋国之良,以成朕知人之美。
深体此意,往祗厥官。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枢密直学士佥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一 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1088年4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省表具之。
君子之仕也,喜于知而乐于用。
如卿之言,结发从仕,而白首遇合。
则君子之用舍进退,盖亦有时矣。
勉行其道,无失斯时。
茍能遇事而必为,则亦立功之未晚。
古人之事,将见于卿。
赐新除依前中散大夫枢密直学士佥书枢密院事赵瞻辞免恩命不允断来章批答(二 元祐三年四月十四日1088年4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六二、《苏文忠公全集》卷四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省表具之。
卿挺然孤忠,白首一节。
逝将力求于退避,夫岂有意于进取哉。
特以雅望既隆,公议所在。
方将度才而授任,固难越卿以用人。
往践厥官,毋违朕志。
倪敏堂参戎四月十四日病殁于台镇中营任内,惊闻讣音,作诗哭之辛酉 晚清 · 林占梅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蓦地惊闻到讣音,台阳又见将星沉。
朋情金石君为最,交谊芝兰此独深。
被谤马援冤刺骨,难封李广痛铭心。
伏波横海功何在,举目诸孤泪不禁。
四月十四日夜 明 · 金时习
七言绝句 押侵韵 出处:梅月堂诗集卷之四
中庭萝月白森森,穿我东窗照我琴。
莫道姮娥常独宿,年年伴得几人心。
皇子雄武保宁军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宁国府魏王恺生日诏乾道七年四月十四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二、《玉堂类稿》卷九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应恢台于孟夏,载诞贤王;
加庆锡于诸侯,适令旦。
虽暂遥于亲膝,宜特举于邦仪。
式茂恩华,益绥寿祉。
拨官会充临安府细民病死棺榇诏嘉定三年四月十四日 南宋 · 宋宁宗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三、《宋会要辑稿》食货五八之二八(第六册第五八三五页)
封桩库支降官会三万贯,付临安府专充支给细民病死棺榇,委守臣措置,选差通练诚实官属分明给散,毋容吏奸,以亏实惠,仍开具支散过实数申尚书省
请立乾元节表乾兴元年二月1022年2月 北宋 · 丁谓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宋大诏令集》卷一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内外文武百寮、具衔丁谓等,与诸军将校谨诣东上閤门,再拜稽首上言:臣等伏以玉理诞祥,式契贯星之兆;
璿枢纪历,爰标出震之期。
祗率旧章,惟新令序。
臣等诚惶诚恐,顿首顿首。
伏惟皇帝陛下清宁毓粹,聪哲凝华,袭仙系之莫京,绍帝图之累盛。
候开炎律,气应薰风,叶离德之融晖,仰荥河之启瑞。
丕承在旦,欣戴翘心,愿奉嘉名,以昭茂典。
遐稽《易》象,虔纪圣猷,惟受命以缵戎,必体天而致治。
臣等不胜大庆,请以四月十四日乾元节。
播芳蕤于甲令,式耀多仪;
介纯嘏于鸿灵,弥昌宝算。
臣等无任祈天俟命,沥恳云云。
跋先君书送吴职方引1084年4月14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苏文忠公全集》卷六九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石市大冶市慈湖
先伯父及第吴公榜中,而轼与其子子上再世为同年,契故深矣。
始先君家居,人罕知之者。
公携其文至京师欧阳文忠公始见而知之。
公与文忠交盖久,故文忠谪夷陵时,赠公诗有「落笔妙天下」之语。
轼自黄迁于汝,舟过慈湖子上昆仲出此文相示,乃泣而书之。
元丰七年四月十四日,轼谨记。
代祝纯阳真人四月十四日 宋末元初 · 刘辰翁
 出处:全宋文卷八二七六、《八代四六全书》卷一五
佛生五日,有开鹤会之祥;
仙列三阳,来集鹭洲之上。
俯惭初地,仰视后天。
恭维吕仙与造物以同游,长上古而不老。
先天一气,存于丹诀以无穷;
是月纯阳,况乃金精之将满。
揆惟初度,悟此长生,共扳方朔,来上安期
伏愿旁日月,游宇宙,乘清风,御阴阳。
使圯上一编,不绝传于今日;
即环中万劫,始得悟于玄真
后夕月圆,正释子护生之日;
今朝云集,喜仙人降瑞之辰。
祥霭碧霄,欢浮紫极。
恭惟物外通物,玄中得玄。
置日月于一酒壶中,煮山川于二升铛内。
退离阴火离,花敷片片之金;
进坎阳符坎,蕊绽英英之玉。
缩地脉而游下界,蹑天根以彻上清,则变则通,不知不识。
某夙生庆会,得遇诞辰。
丹道无穷,又何待龟龄之祝赞;
尘坌有幸,愿常瞻蟾采之光辉。
按:《须溪集》卷七。豫章丛书本。
丁谓等为修昭应宫使等诏大中祥符二年四月己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六、《宋大诏令集》卷一七九
昊穹眷命,符瑞聿臻。
度构真庭,奉藏宝检,用祈福佑,以庇蒸黔。
揆日惟良,僝功伊始。
畴咨近侍,特建使名,俾督缮修,副兹钦翼。
宜以三司使给事中丁谓为修昭应宫使翰林学士工部郎中、知制诰李宗谔为同修宫使长州防禦使刘承圭为修宫副使供备库使蓝继宗为修宫都监,仍令择日赴□遣使赐宴焉。
江浙等地幕职州县官许预借两月俸诏大中祥符三年四月癸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七之二七(第四册第三六六五页)、《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三
幕职、州县官除川峡、广南、福建路已令预借俸钱外,江浙、荆湖远地,麟府等州,河北、河东缘边州军,自今并许预借两月俸,馀近地一月。
淮南堰埭运粮挽舟军士冬季休息诏大中祥符五年四月辛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二、《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七七
淮南堰埭运粮挽舟军士,四时给役,颇劳苦,自今冬季并令休息。
按:《宋会要辑稿》食货四二之四(第六册第五五六三页)。又见同书食货四六之四(第六册第五六○五页)。
五代应顺年堂检临本1186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三、《省斋文稿》卷一五、《益公题跋》卷八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后唐宰臣刘煦判三司堂检,其内批用御前新铸之印。
予从洪景卢待制借本临之,真赝几不可辨。
应顺元年三月戊辰悯帝逊于卫,必以印宝自随。
四月壬申从珂入洛,乙亥即位,殆仓卒铸此印也。
乙酉大赦改元,清泰时悯帝已殂,玺应来归。
后十馀年,晋出帝奉玉玺、金印归契丹
契丹谓玺非工,与前史所传异,命求真玺。
出帝曰:「从珂自焚玉玺,不知所在」。
疑焚之事载《晋家人传》,所谓金印亦新铸之类耳。
本朝绍圣三年十二月长安村民段义掘地得玉玺,正绿色,以献于朝。
蹇序辰、安惇等皆言:「此秦玺,汉以为传国玺,自五代亡之,今为时而出」。
寻诏礼部、御史台学士院秘书省太常寺讲求定验,于是蔡京等奏:「考之玺文:『皇帝寿昌』,晋玺也;
『受命于天』,后魏玺也;
『有德者昌』,唐玺也;
『惟德允昌』,石晋玺也(即出帝契丹者。)
今云『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其为秦玺无疑」。
哲宗皇帝遂以五月朔大庆殿受宝,行朝会礼,仍降德音于诸道,改绍圣五年元符元年云。
淳熙丙午四月辛酉,致斋龙华寺题。
题盛京登科小录1186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二九、《平园续稿》卷四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右盛京登科榜帖及小录,其家传已百八十馀年,裔孙寓常之无锡,贫不能守,而同邑王駜左藏有之,洪景卢妹夫也,故今归景卢家。
初,景伯丞相作本朝登科记,自庆历后始有小录,悉书进士乡贯,前乎此惟咸平元年孙仅榜亦然,正以尝见盛氏所藏耳。
是年遂注云:「时小录用绫,谓之金花帖子」。
殊不知榜帖偶粘于小录之前,本是两事,岂可直以小录为金花帖子耶?
予既摹其本,又列王临所记于卷首,使览者无疑焉。
京盖文肃公度之弟,其后仕宦至今不绝。
此录多公卿题跋,姑掇知名者数人附于末。
淳熙丙午四月十四日,周某题。
王民瞻胡邦衡南迁诗1196年4月14日 南宋 · 周必大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三一、《平园续稿》卷七、《益公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江西省吉安市
澹庵压嵩岱、排淮泗之举,然后可以发泸溪穿天心、透月窟之诗,不如是不称二绝。
澹庵授之从弟廉夫锷,廉夫复授其子涣,所谓文献相承,衣钵单传者。
若能刻石,人授之本,则法周沙界矣。
庆元丙辰四月十四日
寇盗攻劫居民令村保即时申官收捕诏天禧二年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宋会要辑稿》兵一一之八(第七册第六九四一页)
河东转运司,自今寇盗攻劫居民,令村保即时申官收捕,敢隐而不言,干系人悉寘于罪。
依年例合收籴斛㪷去处令三司奏闻诏天禧二年闰四月十四日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宋会要辑稿》食货三九之八(第六册第五四九二页)
应依年例合收籴斛㪷去处,令三司不得直行文字,仍令旋具奏闻。
转运使副等外任岁满代还于审官院投状考课诏天禧三年四月辛丑 北宋 · 宋真宗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八、《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九三、《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九之六(第四册第三七二○页)
转运使副、提点刑狱馆阁省官外任岁满代还者,并依京朝官例,于审官院投状考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