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宋故左朝请大夫秘阁致仕张公墓志铭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九二、《鸿庆居士文集》卷三七
晋陵张氏,有赠太傅彦直者,生七子,多知名,其学以父兄为师,共传一经,不杂他术,故学问渊源、议论根柢、文章关揵、笔墨畦径无间然,如出一手。
崇宁癸未大观己丑六七年间,相踵四人擢名第。
当是时,太傅与越国夫人尚无恙,岁时伏腊,翁媪坐堂上,诸子环侍,袍笏盈前,进卮酒为寿。
刺史荣之,取冯瀛王所赋常山窦氏「丹桂五枝,灵椿一树」之句表其闾,曰椿桂坊。
其后四人者,曰宰,卒官左奉议郎
曰宿,左中大夫,历秘书少监吏部侍郎敷文阁待制
曰宇,四入尚书为郎,典大州,刺一路,以左朝请大夫、直秘阁致仕;
曰守,建炎绍兴间被遇今天子,繇签枢参大政,终资政殿大学士左金紫光禄大夫
于是张氏一门,为江左衣冠之冠。
直阁字泰定,居四人中独寿。
寿七十八,以绍兴二十八年十月癸卯感疾,终于椿私第之正寝。
将葬,公季右朝奉郎实状公世次、爵里、始卒,为书属余铭。
余与公同生于辛酉,尝为国学同舍,又同年登进士第
比余投閒归宿田里,公亦倦游而归,聚散离合五十年间,相得欢然如一日,而公奄忽下世,宜有铭以纾余哀。
乃次其语为志,而系之以辞。
张氏先世本合淝人,七世祖训,仕太傅,与杨行密俱起淮南号三十六英雄太傅其一也。
太傅有赐田在常,子孙多徙家焉,故今为晋陵人
至宋兴,张氏比比以儒学显,而二卿最贵,筑两第,相望屹然,里中人号东西卿是也。
至是,公伯仲又以辞艺崛起诸生,或践台省,或登侍从,或持国柄为丞辅,舄奕蝉联,尊宠一时。
而七兄弟之子著仕籍者,又十数人,而张氏益大。
曾祖处仁,故太常博士赠太子太保
祖杲,故郊社斋郎,赠少傅
考即赠太傅公也。
大观初,公以太学内舍生上舍,中其科;
三年,释褐为真州司理参军
代还,以最升从政郎开封府陈留县
未赴,丁太傅公忧。
忧除,调信州上饶县,就差太平州州学教授
会朝廷更州县学三舍法,复科举旧制,例罢为楚州淮阴县
宣和七年,用举者十人,改宣教郎
又遭越国夫人王氏之丧。
免丧,授福建路茶马司干办公事,俄改本路提刑司,又改充检法,已而复还本司干办公事,转左奉议郎
绍兴二年,秩满再任。
时闽盗范汝为据建州叛,诏遣参知政事孟公庾宣抚使,督诸将捕诛,辟公福建江西荆湖南北路宣抚使司干办公事
建盗平,第功进左承议郎
三年,转左朝奉郎
大资公帅福,就差福建路安抚使司书写机宜文字
四年,除将作监丞
五年,转左朝散郎,迁驾部员外郎
大资公复知政事,公请避,出守抚州
不拜,除提举两浙东路茶盐公事。
岁课增羡,法应迁,公曰:「此吾职也,不敢干赏」。
七年,遇明堂恩,赐五品服。
召为司勋员外郎,俄改祠部郎,再迁吏部郎中
岁馀,请补外,除直秘阁福建路转运副使,移知湖州,是岁绍兴十四年也。
公属时艰难,久仕州县,民之休戚,事之利害,常欲有所兴除,而以非职不得行其意。
其在驾部,一日请对,奏言:「朝廷降本钱和籴,而贪吏倚法乾没为奸,有户输粟数百斛而不得一钱之直者,是借寇兵纵之使为盗也」。
又言:「比岁县令所至贪暴,人不堪命。
祖宗之法,官吏抵赃罪并坐举者,今令明具,宜诏有司申严监司郡守缪举之罚,以戢贪赃」。
又言:「国家承平日久,将不知兵,士不知战,一旦遇敌,奔散为盗,靖康覆辙,可以为鉴。
今宜复武举以蒐选将帅,驭众之材,设勇爵以招募奇材剑客骁勇绝伦之士」。
其领闽漕,以使事入见,又言:「天宁万寿寺改报恩广孝,为徽宗皇帝追福之地,而广孝犯太宗皇帝谥号,宜诏礼官改避」。
今更「孝」云。
又言:「吏部官冗甚矣,非足国裕民之道,必欲有所变更,杜侥倖,清流品,课功罪,考殿最,在上与执政者所为,非三铨之所能独任也」。
又言:「县令虽卑,最近民,百里之内,讼牒数百日至前,执笔孰视不能下,则入吏手矣。
可诏吏部县令先注曾任丞、簿者,人材能否,虽有定分,彼尝佐县,校之懵然不知事者,则有间矣」。
上每嘉纳。
其在吴兴,治道清净,不事声章,整齐大体,阔略细故,不治苞苴奉贵权,不饰厨传称使客,奉法循理,期于不扰,至今以爱利为人所思。
久之,谓家人曰:「仕至二千石,亦可以已乎」。
上书请宫祠,得主管台州崇道观
筑一堂于舍西偏,榜曰「宜休」,以见吾志。
至是,又三请宫祠,四转至左朝请大夫,皆以年劳告老。
二十七年,守本官致仕。
公大度长者,慈恕乐易,不立崖堑,与人交,初持一心,不以贵贱少长,侃侃然,恐不得当其意。
虽奴隶,亦不以辞气加焉。
胸中甄别人品如泾渭,而臧否不出诸口。
出入中外数十年,适去傥来,宠辱得丧,所阅多矣,而不见喜怒。
非意之干,猝然加之,如虚舟之触,未尝辄色,盖其气博积厚,不可澄挠,虽古佛之徒分灯遣魔,立雪求道,莫能过也。
文章温丽古雅如其为人,不务琢雕为奇,以眩世俗耳目,而奏议之文,叙事详实,皆世务之要,故多见施行。
尝曰:「吾未尝与人争而立于争地,不去,惧有后悔」。
故在朝则请外,治郡则丐閒,凡更二十官而无丝发过差挂吏议。
呜呼!
可谓纯明笃厚之君子也。
公配宜人同县吕氏,有贤行,治家教子,不以累其夫,皆嶷嶷自立,遂丰其家。
公归矣,宜人选饰妾御,调护食饮,所以娱侍公者,惟其意之适。
宾至,即宜休治具击鲜置醴,吹竹弹丝,酣醉歌呼,竟日而罢。
长老称颂太息,以谓宜人宾敬其夫,当著之文,为世范
公喜振人之急,有孤女未嫁、死而无以葬敛者,宜人先意损金币赒之,无秋毫计惜。
绍兴二十七年十月壬寅遇疾不起,寿六十七。
明年三月壬申,葬于武进县怀德南乡后暑原上。
甫及祥祭,公亦逝矣。
十一月甲申,诸孤奉公之柩,合祔于宜人之墓。
墓距太傅公里所,公所自营也。
置屋十数楹,以舍守冢者,号「休休庵」。
莳松柏,疏池沟,治墙垣,植藩篱,不侈不陋,裁处具当。
公夫妇岁一再过,策杖按行,瞻顾徘徊,退而命酒相对,薄暮而返,率以为常。
木已拱矣,公于是息焉。
公没后,诸孤类次公平生所著诗文、奏议、歌词三十馀卷藏于家。
生五男子:大成,右从政郎、新监淮东总领所户部大军库;
友成,右迪功郎、监泰州海安买纳盐场、兼本镇烟火公事;
士成,右迪功郎、新严州陵县主簿
求成,右从事郎、新监临安府排岸兼修船场公事;
时成,该公致仕恩而未命。
一女,适右宣教郎、新知湖州乌程县事鲁可封
孙男女十人:男掀、扩、排、掖、𢬵、拟,女尚幼。
公本六子,第四子自成者出继公通判兄寅,为主后,今任右从事郎、新监婺州税院云。
铭曰:
在昔张氏,相韩五世。
留侯挺生,嬴秦之季。
蹶楚安刘傅王相帝。
孝宣中兴,富平代起。
七叶蝉联,旷不绝史。
嘉正仕,祖孙父子。
号三相家鸣珂之里。
宋二百,益大而昌。
东西二卿,门戟煌煌。
繄公伯仲,高辞擅场。
射策君门,一发如望。
番番二老,既寿而康。
行扶坐侍,手笏腰章。
扶疏绕屋,椿老桂芳。
一时盛事,门表巍昂。
有如我公,白眉之
盛德容貌,如圭如璋。
内阁耆儒,中台望郎
意有不适,去如宿
归佚吾老,宜休之堂。
酒如渑,客至举觞。
倒冠落佩以醉为乡
师心而行,与道翱翔。
孰云逝者,有化非亡。
乘云跨箕,至于帝旁。
后暑之原,公岂其藏。
辟雍大观二年正月 北宋 · 宋徽宗
 出处:全宋文卷三六二九、《群书考索》后集卷二七
崇宁元年八月二十二日甲戌,议建外学
十月十七日戊辰,初建辟雍
御制《辟雍记》。
乡举里选之法扫荡,而士累于科举,学不为己,舍本趋末,道听涂说,以应有司之求,侥倖一日。
行不考素,贤愚杂揉,俾之从政,不见大全,鲜廉寡耻,无不为己。
历岁千百,有为之君虽绝俗高见,其设施注措终不能髣髴前古。
习尚卑陋,市利之徒,学非先王故也。
因误承陋,久莫能革。
惟我神考稽若古昔,训释经义,兴置学校,崇建师儒。
天下之士靡然向风,始弃声律雕篆之技,游意于道德性命之理矣。
朕奉承先志,追而述之,罢废科举,增教导之官,即国郊之南,度地相方,建立黉舍,因先王礼以制之、乐以和之之意,命之曰辟雍
外圆内方,为屋一千八百七十二楹,以居天下贡士,首善于京。
又润色熙、丰之成法,月书季考,覈其行能,待以岁月,士无苟得苟失之患。
推三舍法施于天下,由外舍升于内舍内舍升于上舍
由县之上升于州,由州之上升于辟雍,由辟雍以登于太学
司成率其属,稽其籍,考其成,升其尤者,命之以官。
三年大比,策以当世之务,别其等差,唱第于廷,释褐而任使之。
教养之政,覃及蛮貊,弦歌之声,达于万里。
父诏其子,兄告其弟,相率以善。
曾不踰岁,咸以行实闻于朝廷,载在仕版,已踰千计。
非祖功宗德休养平治,何以臻此?
昔郑人毁乡校,诗人序而刺之曰:「乱世则学校不修」。
如今天下被教养之惠凡一十一万馀人,为屋以居之,凡万一千馀楹,计其所费钱二百四十一万馀贯、谷五十五万馀石。
庠序之盛,多士济济,视古无愧矣。
朕历观在昔,教化成,人伦明,习俗美,至于成人有德,小子有造。
盖上有立道兴教之辞,下有忘利守义之士,维持固结,卜世三十,卜年八百,其遗波馀泽及于后世,犹有存者。
则学校之数,治道之首,垂世之法,无以过也。
文王作周,其诗曰:「于论鼓钟,于乐辟雍」。
武王能广文王之声,其诗曰:「镐京辟雍,自西自东,自南自北,无思不服」。
武王能广文王以善养人,施之天下,而天下服也。
朕克绍先烈,于今其庶几乎!
大观二年正月朔日记。
元观妙先生祠堂政和七年十月 北宋 · 郑昂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九
先生姓曹氏讳道冲字冲之,全赵宁晋人
中书令尚书令保贵之来孙,襄悼魏国公利用之族孙也。
宗哲,故承务郎钦州灵山县主簿
母石氏,五代晋之后。
初,魏国公章圣时和戎有大勋,赐都城普惠坊第,因以居汴。
奕世忠义,冠剑蝉联。
同爨者十馀世,诏旌其门。
先生自扶坐能言,便解文字。
五岁赋诗属文,十五岁古今载籍所记,博极无遗,一经目终身不忘。
家人患其弄翰墨,即登屋赋咏,书遍万瓦。
诸教洞彻,咸得其要妙。
尝谓处世居家,均在樊笼,不愿嫁适,脱身遁去。
二十一岁,隐于少室山玉华峰,栖神导气者凡十馀年。
惟恐一物累己,衣粮不赍,人自供给,若有神助。
时二亲在堂,弟妹满前,弗恤也。
家人踪迹之,则宛转潜避。
齐人张公谏议知其异,度为女冠
因遥指青州远游观张几真为师,欲受箓,无资,乃足历四方,货文于市,以寓乎所谓道者
既而受箓于閤皂山,于是四方始知先生之名矣。
然天资萧散,放旷物外,不就绳检,故毁誉几半天下,而先生无喜愠
时或谐谑,形于词章,微著其意而已。
晚入京师,大隐于阊阖门之咸宁坊。
衣足蔽体,食仅充腹,荫容膝之地,混然与猫犬同迹。
其鼠壤馀蔬,不可向迩,意欲杜绝势利焉。
至贫困者有所告,则丐以诗,使货鬻度日。
都人供馈者肩踵相摩,多所不纳;
有不能却,寻以施予。
不茹荤血,但日市以食猫犬。
或问其故,曰:「无他,救其欲杀者而已」。
或谤其肉食者,即取以对食,曰:「于道何害?
但不欲耳」。
谤者惭焉。
岁时都人游赏,则放傲先至,讽咏以归。
或嘉节良辰,反杜门不出,皆所不可晓也。
上方以道在宥,天下异人并出,始以徐神翁言,得先生于辇毂之下。
召对无时,仍给金牌二,听赴行在与诸池苑,无得禁止。
其延见异数,莫与伦比。
上尝曰:「此真仙也。
文华乃其馀事」。
诏加清虚文逸大师
先生初名希蕴,至是始赐今名,又加道真仁靖先生
复为起第,乃沥恳牢辞,不得已,仅受数楹为楼,以奉三清,晨夕焚脩,用祝君寿。
诏复名其室为宝箓堂。
又为营保庆泰宁宫于其侧,将落成,而先生尸解矣。
上为之恻然,葬于国郊开封县新里乡,使观察贾公护其事;
仍给御府钱,斋七作黄箓醮,以为资荐。
赠号希元观妙先生,以诰付其第。
诏复建宫于顺天门瑶华宫中之左方,使弟子张居淡以奉其祠。
淡,清脩人也,慕道甚坚,早辞家,师事先生凡二十年,始终如一。
先生之化,见其畴昔与先生厚者,则泣涕沾襟,惟恐师后事之不周。
因请起祠堂于今宫昊天玉皇上帝清都高邈殿之后。
质不至陋,华不至侈,户牖取具,务欲垂久。
淡谓先生初阙铭志,为终身恨。
仆告以古今名师大士,道行天下,名流后世,讵可泯邪?
区区铭勒,端无重轻。
了不以仆言为然,复泣以告。
仆久与先生游,且实里人,义不得辞,因为叙其略。
先生名播四海久矣,初还都邑,寓籍于延宁宫,而身未尝往。
及保庆泰宁宫成,迁延不入,终以化去,则仆前所谓先生自言以处世居家,均在樊笼者,意谓是也。
诰命谓「凝情冲和,混迹民伍」,盖尽之矣。
自遭际,未尝以纤毫私辄冒上听,故恩眷益隆。
若叙其平生所为,则歌辞备矣。
知者得之,无复覼缕。
至若声律、书画、历数、方技,他人尽智力而能之者,先生皆优为之。
其尤长者,文词也。
初若不经思虑,人方见其含毫伏纸,转眸之间,掀雷抉电,而珠玉已粲然矣。
人所需索,无不如意。
于阛阓宴席、岑寂幽隐之地,咸无所择。
以一物为题,有至百篇者。
其警策语,尤出人意表。
依随声韵,立笔赓和,愈见其工。
案无文籍,所用事实,备无遗缪。
上至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诸子百家之书,下至里巷俳谐、方言时谣,无不穷贯。
彼世人徒见先生嘲谑之语,而不识先生典丽之文;
徒见先生典丽之文,而不知先生要妙之道。
吁,可怪也!
如《老》、《庄》与《黄庭》、《西升》、《清净》经注解,性命之说,则得之者几希。
盖其平生所为文,意之所至,目之所睹,凡天地范围之间,无不模写,而世或能道之;
至于微妙希夷之语,脩身尽性之说,其和者盖寡焉。
矧其起居动静之间,笔端风生,著述万数,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
顷有诏,尽索其箧中所有,閤于玉清和阳宫转轮之藏室。
既化之日,益令收掇其残稿,自是落人间者无几矣。
噫,先生之遇圣主,可谓时矣,馀何恤哉!
尝谓士子于道,未得秋毫之一,涸思乾虑于章句之末,幸有司一得以取终身之富贵,自谓天下莫己若,安知先生之所谓浩浩如江河,沛然莫之能禦者邪?
或问先生之道。
仆尝见其蓬头垢面,衣结履穿,而声韵清畅,眸子莹澈,夷然自得,宛若童稚。
且尽天下无穷之能事,而甘举世不堪之寂寞,先生处世之迹,概可知矣,若先生之道,仆又安足以知之?
姑叙其文词之能而已矣。
夫聪明辩知固足以害道,而道之至则非聪明辩知之所能害也。
今有人,未尝与文墨亲,一有所悟,则吐言为辞,咸契至理。
何则?
道本无为,而无所不通,聪明辩知者乃道之用而已。
逮其源流深远,词藻华丽,则又非一世之习也。
考诸古今能文之士,白首而穷一经,十年而工一赋者,比比如也,其至倚马七步之敏,固已无几。
虽然,此特穷篇短翰尔。
先生之落笔万言,声律无误,小大不拘,真解鲜俪也。
抑闻之,昔人以太白谪仙,则文词之豪,非神仙似不能为。
白玉楼成,必待长吉之文,则神仙之于文,亦云难矣。
仆是以乐为之书。
先生享年七十有七。
生于宝元三年二月二十七日,化于政和五年七月二十一日
葬以其年十月十五日
其化也,道院产玉芝一本五茎。
既葬之日,天气晴霁,其祖茔魏国公碑泉润交下,如泪落状。
众谓天寒露润,徐视他茔,皆所无有,始大惊叹。
呜呼!
先生间气所钟,其异事难以毛举云。
政和丁酉冬十月十有七日
按:《汴京遗迹志》卷一一,明嘉靖刻本。
建炎笔录 其一 建炎三年己酉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车驾在维扬。
是月末,金人侵宿、泗。
前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以所部兵扈卫隆祐太后杭州
二月,车驾在维扬。
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
是日遣刘正彦以所部兵从皇子六宫往杭州是晚出门。
初二日皇子六宫渡江。
初三日,上御殿。
执政奏事未退,御前所遣探事小黄门驰骑告急,上即日出门渡江幸浙西。
十二日,车驾至
二十二日,某买舟泛钱塘江之衢。
是月,中书侍郎朱胜非右仆射翰林学士叶梦得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张澄尚书右丞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并罢。
三月,车驾在杭。
是月初,叶梦得罢。
初五日苗傅刘正彦签书枢密院王渊,诛宦者,遂成明受之祸。
是日,某至衢,泊舟门外浮石渡。
初七日是夜明受赦过。
初十日,准尚书省劄子:二月某日奉圣旨,赵某召赴都堂审察,仍令閤门引见上殿。
初,车驾至杭,百官至者十无一二,有旨,都司侍从各荐二人,右司员外郎黄槩以应诏
十一日,准尚书省劄子,催赴行在所
二十八日,发衢州,趋行在所
四月,车驾在杭州
初二日,上复辟,隆祐太后垂帘同听政。
苗傅刘正彦皆建节,赐誓书铁券,充京西制置使,俾提兵而去。
是日,杭州门外,且闻勤王兵至,乃入门。
初三日苗傅刘正彦引兵拒韩世忠临平山下,世忠死战,二贼大败,是晚拔寨而遁。
初四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入见。
是日,隆祐太后卷帘。
初五日知枢密院事张浚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至。
初六日,宣制,吕颐浩右仆射
初,车驾渡江,命颐浩签书密院,充沿江制置使,控扼大江
又命中书侍郎朱胜非、礼部侍郎张浚平江,控扼海道胜非寻入相,独留。
洎明受之变,统制官张俊密计勤王。
议既定,以书招颐浩刘光世,既而韩世忠自淮扬至,遂举勤王之师。
先是,进士冯轓间道入杭,贻书执政,且诘二贼以明受之事,请以上为皇太弟总兵北伐,皇子为皇太侄监国
二贼始惧,乃命知枢密院事,趣令还阙供职,不至。
二贼请以兵诛,隆祐难之,遂谪散官安置,不奉命。
至是乃命颐浩作相,仍旧知枢密院
寻以翰林学士李邴参知政事御史中丞郑瑴签书枢密院
冯轓者,前此既预返正之议,自白衣一命奉议郎工部员外郎,仍赐绯鱼。
十三日奉恩除司勋员外郎
十九日,车驾幸建康,发杭州,百司扈从齐发。
遂遣韩世忠追捕苗傅刘正彦
是月末,又以翰林学士滕康同签书枢密院
五月初一日,车驾至无锡
初三日,车驾至镇江
始供职,百司水陆从便。
初十日建康
前一日车驾已至,以保宁寺为行宫。
十五日真州报:知枢密张浚高邮薛庆拘留。
镇江径渡往彼抚谕,欲邀厚赏,故胁留之三日,乃以兵卫之而出。
上初闻忧甚,遣统制官王𤫉提兵往平其事。
𤫉始渡江,已归矣。
十八日归。
初得真州报,有旨罢知枢密院,既归,仍旧。
六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先是,以黄槩荐,得旨上殿;
张浚至杭,又荐对。
至是,以郎官初除,合是三者,对于行宫。
初三日,有旨,以久雨多寒,召郎官以上赴都堂条具时政阙失,可以弭天变、收人心、召和气者。
是日,韩世忠生致苗、刘二贼,献于行在,并伏法。
十五日进呈入官属,上独留,欲除言事官。
是日有旨,赵某令上殿奏事。
先是,被命充川陕宣抚使,议以主管机宜文字,即始荐之意也。
二十日蒙恩除左司谏
先有旨奏事,未对间,有是命。
七月,车驾在建康
初一日对。
自是以言事数对,不复记。
初七日蒙恩除殿中侍御史
是月,皇子薨。
签书枢密院郑瑴薨于位,参知政事李邴资政殿学士王绹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
八月,车驾在建康
十三日执政率百官辞太后内东门
先是有旨,以百司闲慢细务、常程注授之类,并从太后洪州,谓之从卫三省枢密院
签书枢密院滕康资政殿学士,主行其事,吏部尚书刘珏资政殿学士副之,恩数并同二府
闰八月,车驾在建
初一日,有旨召百官赴都堂议巡幸岳、鄂、吴、越利害。
始,张浚入蜀,议定幸岳、鄂,庶几声援相接;
至是议者多以吴、越为便,遂改前议。
十三日,宣制,右仆射吕颐浩左仆射知枢密院事杜充右仆射
自在京留守,除知枢密院,召还。
上以委寄之重,恐其意未满,遂拜相。
十四日执政率百官迎太庙神主于清凉寺
十六日,天宁观辞太庙神御。
是日,有诏以二十六日幸浙西,留右仆射充镇守建康刘光世太平州韩世忠镇江王𤫉常州,并听节制。
是时刘、韩各提重兵,畏严峻,论说纷纷。
已而光世移屯江州世忠江阴常州境上,由是所统者王𤫉及其旧部曲陈淬岳飞数头项而已。
二十日御史中丞范宗尹到台供职。
二十一日,降旨,百司及六曹都司检正以二十二日先发至平江侍从台谏以二十三日先发至镇江以俟。
二十三日,某登舟解缆,是夜宿靖安港中。
二十八日,车驾至镇江
九月,车驾在镇江
初一日,上不御殿,百司守局,以司天奏当日蚀也。
是日某先发,宿冷口。
初二日,车驾发镇江
初六日,车驾至平江
十一日,御殿,百官始朝谒。
中司对,因及某自司谏除殿中之误。
上曰:「吕颐浩多历外官,不详典故」。
十二日,某蒙恩除侍御史
二十五日,降旨幸越。
二十八日,百司侍从先发。
是月,翰林学士张守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月,车驾在平江
初一日,台谏发,大雨不可行。
次日出门。
初四日,车驾发平江
同签书枢密院周望充浙西宣抚使置司平江,留兵数项,委以控制。
初十日,车驾至
十五日,车驾渡钱塘江
十七日,某渡钱塘,出陆宿西兴,待舟不至。
十一月,车驾在越。
初三日冬至,是日颁巡幸赦。
初六日,报潭州军变。
十四日,报金人游骑至和州,又一项由陈、蔡趋蕲、黄。
十六日,报金人已渡大江,至兴国军
是日有旨,召从官赴都堂议。
十九日,出城奉迎万寿观神御,即真宗皇帝章惠皇后温成皇后也。
步军闾勍自京师奉迎至。
二十一日对,始至榻前,上即谓某曰:「隆祐太后此月初九日已离洪之虔州矣」。
二十二日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李正民献议,请车驾幸平江迎敌,缓急登海舟以避。
从之。
二十三日,黄榜幸浙西迎敌诏,士民读之,有流涕者。
二十五日,车驾进发,从官从后,节次赴行在。
是夜四更得报,金人犯广德,车驾复回。
杜充奏,二十日大战江上,王𤫉不策应,是致军败。
二十六日,车驾还
是夜范宗尹参知政事
二十八日,有旨巡幸四明
是日雨大作,车驾出门驻城外。
某同台谏泊曹娥堰下。
二十九日,御舟过曹娥堰,舟船拥并,留三日不能前,遂出陆。
十二月初一日,车驾在馀姚路中。
初四日,车驾至明州
初九日,参知至都堂问边报。
凌晨,闻卫士作闹,中军统制辛永宗以兵入卫,少顷即定。
先是,遣监察御史林之平使闽广发船运,至是米舟百只至岸,朝廷以为天赐此便。
兼闻敌骑已犯建昌,且遣人传檄邵武,遂有乘桴之计。
即下令每舟一只载卫士六十人,人不得过两口。
渠辈相谓曰:「我有父母」。
或曰:「我有二子,不知所以去留」。
诉于皇城司内侍陈宥,宥率众人同禀于朝。
是日宰执入奏事,至殿门,宥迎诸公言之。
卫士立砌下,人既众,陈诉纷纷,稍出不逊语,间有斥骂者。
殿帅李质挺身当立止遏之,诸公趋入殿门,遂止。
事出一时,非本谋为乱也。
初十日,某蒙恩除御史中丞,日下供职。
十二日,诛亲从四人为首者,馀皆分隶诸军。
明日又诛数人。
于是除衡门外卫士,尽废。
十四日,报杭州守贰而下皆遁,敌骑至城下,城中不知。
十五日,雨大作。
先是,某上言:「车驾仓皇迁避至明,已近旬日,未曾御殿,何以慰安中外?
乞依常礼见百官卫士,以解危疑之心」。
有旨,十五日御殿,依例望拜二帝。
至是,百官班未入,闻杭州之报,上擐甲坐小殿,排办出城。
士大夫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是日上登舟。
十六日,御舟乘早潮发至定海
十七日,有旨,差某同汪藻明州商量军事。
前一日得报,敌遣人使入明州界,不欲令至行在,遂遣宗尹复回四明应接之,因令宗尹尽护诸将,且应报诸路文字。
宗尹请某同行,及欲汪掌制撰文字也。
十八日,回舟至明,奉使卢伸来自金军,云:七月同崔纵河北被留,伸随军前来。
初渡江,杜充战不利,差人下劄子议事,意欲投降者。
既至建康领兵而遁。
所遣使即破和州所得归朝官程晖,非其国人也。
宗尹商量,既非专使,恐不必见,遂不复见之。
伸所携国书语极不逊。
二十日,闻郭仲荀退遁嵊县
先是,车驾发越州,以仲荀浙东宣抚副使张俊浙东制置使
既勾回罢制使,复以李邺为之,仲荀遂退师。
是日李迨奏,仲荀所遣钱塘江把隘兵二千馀人焚劫萧山而去。
信州报,敌破抚州,掳知州王仲山洪州,需金银来赎。
乃以仲山之子为抚倅,使之括取抚州之物。
杜充所遣属官直徽猷阁陈起宗至,云金人昨在太平州界夹沙渡对岸下寨,我为备甚严,敌时以一二小舟渡江近岸,即杀退之,或沉其舟。
一日正昼对江拽阵而去,五军旗帜一一可数。
把隘兵相贺云敌退矣,不知其绐也。
是夜,用数十舟载马百馀匹横江直渡,支备不及,因致溃散。
其馀敌骑皆浮而济,以江水极浅故也。
充欲领众归行在,今既路阻,不能归矣。
是晚颐浩宗尹书云,杜在真州甚的。
又得信州报,敌犯吉州境,知州杨渊而下弃城而去。
二十二日,报敌骑于十八日巳时钱塘江,在鱼浦。
至十九日骑渡,绝不知其数。
是日得旨发回,晚复登舟。
二十三日,至定海,大风鼓浪,舟反侧不定,凡三日方止。
二十六日,出江口,泛海洋,趋昌国而去。
晚泊一山下,得富直柔报云:李邺报,贼使人招降越州,恐直趋四明,已定二十七日之天台矣。
二十七日早,至昌国,同宗尹入见舟中。
是日食时,御舟发昌国
先是,告报每闻御舟笛响,即诸舟起碇而发。
御舟以红丝缨为号,馀各以一字,如参政即以「参」字,枢密即以「枢」字之类,书之黄旗之上,插之舟尾。
二十八日,风不顺。
舟人云,每岁尽,海上即数日南风,谓之送年风。
虎丘石观音殿壁题名绍兴八年十二月 宋 · 向子諲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
子諲秋八月壬申到郡。
冬十月庚午,乞还印绶,章上,屡却。
十二月癸丑,诏许归芗林。
乘泛宅、舣虎丘而去。
绍兴八年河内向子諲伯恭父题。
按:《潜研堂金石文跋尾》卷一五,潜研堂全书本。
论虏情及招纳归附事状绍兴三十二年十月 宋 · 张浚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三○、《永乐大典》卷一○八七六、《宋代蜀文辑存》卷四二
今月十七日未时伏准御笔处分,臣已一一遵禀外。
臣窃惟女真之于契丹,事不两立,胜则疑其人,败则疑其人。
女真之心,固可度也。
异时,其势必至于交相攻灭而后已。
昨缘八月末,女真获一战之胜,契丹虽歛退,而士马土地无因一旦剪除。
今其揭示于边,以诏不以赦,容有欺伪于其间,俟臣更得实报,续具奏禀。
海州投来人,闻伪招讨人才颇亦桀黠,俟到建康,恭依圣训津发近上头领等,及参酌官赏请给之宜,取自圣裁。
萧宇果有归意,尝亦密遣人至臣所,缘千户以它事谋泄,遂追宇归燕北。
今尚闻托疾于两京。
臣三次遣人,皆未有回者。
筑坞屡具闻奏,伏蒙圣慈俯赐鉴察,不胜幸甚。
招集强壮,在今日最为急务,诸军军额子细核实,虚数不至甚多,而息兵岁久,带甲之士比之向来才三之二,须招填复旧,庶几它日国势以强。
惟是支费稍大,匮乏是忧。
然而有兵斯可以保民,有民斯可以有财,又不得不权缓急轻重于其间。
事之轻重,较然可见。
伏望圣慈更赐睿照。
取进止。
请赏赠姚兴劄子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宋 · 叶义问
 出处:全宋文卷四一五一、《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五
契勘建康府破敌军统领右武大夫姚兴十月十七日随王权与贼战于尉子桥,以兵四队当虏阵数万众,鏖战数合,手杀数百馀人,以援兵不至,于阵战殁。
死不忘君,忠勇可尚,当议旌赏,以激士气,为天下忠义之劝。
臣已差参议官一员致祭及往其家抚视孤幼,并支赐赙奠,开具阵亡将士姓名,保明推恩外,欲望圣慈特降睿旨,先欲将姚兴观察使,除依格与合得恩泽外,更特与恩泽三员,仍许奏异名,并本寨立庙赐额。
候收复淮西日,别于战场立庙。
熊氏令人陆氏孺人墓表绍兴二年 宋 · 刘子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六○、《屏山集》卷九、《文章辨体汇选》卷六八七、《八代文钞》第三八册
建炎己酉岁,余兄侍郎从戎川陕,时余嫂熊氏已婴病。
明年冬十一月十一日卒,侍郎书来曰:「闻汝嫂讣,弥剧伤悼。
曩常忧其疾也,属吾在行,不得视其棺殓,故以是为恨也,吾归而葬之,慰夫亡者」。
明年春三月二十七日,余室陆氏病卒。
侍郎书来曰:「国事未济,怀恩则亏义,弃成则失武,一集吾私,二疵深矣,何以归乎。
时方艰虞,涂殡非策,汝嫂汝妇可共茔窀穸,相地惟吉,涓日惟良,送终之礼惟尽,则犹吾归也」。
于是葬于建州拱辰山开善寺之东原。
熊氏建州建阳人,故朝奉郎安行之女也,慈懿知书,年二十为侍郎之配。
生二男五女,长男珙,承务郎,女恩娘尚幼,馀皆早亡。
封令人,享年三十六。
绍兴二年十月十七日葬。
陆氏家越州左丞佃之孙,奉直大夫寘之女,谦淑能琴,年十八归余,生一女,失之。
享年二十四。
先熊氏六十二日而葬。
毕事,复于侍郎兄,仍刻文以表之。
辞曰:
熊氏居左,陆氏居右。
异穴同丘,辞诏厥后。
温州遗火乞赐降黜奏劄1169年10月 宋 · 王之望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五六、《汉滨集》卷七 创作地点:浙江省温州市
臣契勘本州自今月十七日西北风大起,遂预作准备,点检防火之具。
十九日风甚,巳时新河南界居民叶八家火发,烟焰所冲,六处并起。
臣与通判赵不流躬诣火势猛处救应,分遣诸头项军兵百姓并力向前。
至未时扑灭,烧过民居三百七十一家,瓦屋相间约计六百二十馀间,并岑山尼院一所。
是夜二更后,城外南乡居民遗火,亦即时救灭,烧一十五家,计二十间,并系茅屋。
臣等朝夕巡警,浇泼馀烬,不敢少懈。
翌日风势依前猛急,至未时市东界杜秀家火发,五处俱作。
臣等又如昨日极力救护,至酉时扑灭,烧过民居六百七十三家,瓦屋相间约计一千一百七十馀间。
龙兴宫、开元观、嘉福院,并当风头,不容拆救,内龙兴宫有市舶务一所,并皆焚毁。
飞火出城南,烧却民居七十家,及造船营一所五十六家,计草屋一百四十二间,打造未成粮船四只。
除此之外,两日所烧别不曾延及仓场、库务、官司屋宇。
臣守郡无政,天降之灾,大火继作,祸及民庶。
绍兴敕:「诸在州失火,都监即时救扑,通判监督,违者杖八十。
虽即救扑监督,而延烧官私舍宅二百间以上(芦竹版屋三间比一间。)都监通判杖六十,仍奏裁。
三百间以上,知州准此」。
臣身忝守臣,无所逃责,见行待罪。
伏望圣慈重赐降黜,以为州郡不职,致灾之戒。
取进止。
〔小签〕臣契勘本州居民约计万数千家,寺观四十所。
今两日所烧,共一千一百八十五家,茅屋相间计一千九百五十馀间,寺观四所,大抵几灾及十分之一。
而官司廨宇与仓库务、军兵营垒,除市舶务与造船营外,并皆无虞。
寻常州郡被火,缘于敕有奏裁之文,往往减削人户间架以避责罚。
臣今不敢隐漏,尽行供具。
计其延烧之数,罪戾非轻,然通判而下皆极力救护,故虽风势猛盛,一两时间便得熄火。
伏望圣慈但将守臣重作行遣。
臣甘从谴戮,不敢有词。
伏候敕旨。
臣契勘本州从来多有火灾,每数年间辄一作,动焚数千百家。
盖缘并海多西北风,而屋邑繁隘,瓦相间,以致易为延烧。
臣自到官,常以为虑,而习俗滋久,难与虑患,若先事更革,必以为扰。
今遭此一爇,遂得大为之防,以修火政,庶为后日之利。
伏乞睿照。
臣自本州遭火之后,即刷贫乏被火人户,计口给粮赈济。
又为措置材瓦之类,彻茅蓬舍宇,增置救火器具,及部勒官军,预为区处。
不敢一一条上,伏乞睿照。
开州墓表 宋 · 胡宏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九二、《五峰集》卷三
绍兴二十有六年闰十月乙卯,元祐丞相刘忠肃公曾孙芮,葬其皇考开州太守、皇妣孺人蔡氏于潭州湘西谷山之原。
谏院颍昌韩璜先既为之铭,故判监江陵孙伟继尝表其在峤南之墓,而芮又有《甲寅碣阴释疑》之记矣,他人尚何言哉!
推芮三世,专以修其天爵,负荷世业。
芮毅然之气激切动人,念念以不能从先志返葬岭北为深忧。
癸酉岁至于丙子,居阨穷中,卒克成其志者,实赖彭城刘公锜矜芮诚孝,大推锡类之仁。
芮始卜地,屏去阴阳家祸福之说,曰:「克襄大事,死则瞑目」。
既葬,人皆以为江山形胜,土厚水深,真公侯家佳兆也。
夫事无大小,运无兴废,要之在有成而已。
志立不贰,神明来应。
如芮孤洁之身,积其诚意,天星再周,越岭浮湘,水陆千馀里,一举而葬者千丧,在芮之分,亦可谓能办大事矣。
此志也,可为天下人子法,君子尚之,常人忽焉。
而某精知之,所以直自恕其不足以及先进,而敢踵二公记开州之葬,以诏天下后世之为人子者,当励志存诚,不可以力不足而遂死其亲也。
宋故刘居士墓志铭绍兴十年九月 南宋 · 虞仲瑜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五
居士姓刘氏讳仲翔字子翱,世为明州昌国人,以孝弟力田称乡里。
居士幼好学,超然有物表志。
长与方外士游,饮酒至五斗不醉。
善吹笛,稍通音律。
所居临清溪,有古偃蹇若龙蛇,半出溪岸。
每天高气澄,风清月白,抚松盘珊,作一再弄,远山与之同声。
其放达类此。
晚阅《金光明经》有开悟,自号光明居士,夫妇异室,家事了不关心,施食戒杀,悉如经旨。
祀不用牲,遇渔猎,辄赎以纵之,鱼盐之俗为少变。
阅经甚多,惟《大华严经》至于再。
诸经动计十馀藏,称念佛名不可胜纪。
又书《净土经》,画西方象,咸施人。
家居屋室墙壁,举揭佛祖偈颂无遗地,率终身行之。
一夕,梦梵僧与祝发,授郁多罗,作苾刍相。
觉,语家人曰:「吾将往矣,梵僧其导我乎」。
绍兴九年十月十七日微感疾,持钵塞莫,诵《智者赞》、《弥陀偈》,卧右胁而逝。
诸根不漏,神色如平时,享年七十有七。
娶同郡郑氏,先居士三年卒。
男四人,志彬、惠敦、德球、志颜。
次三子归浮图,惠敦习禅,德球明律,皆嶷嶷为丛林所推。
居士尝问二子经云:「十方诸佛以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果以舌遍,以心遍乎」?
良久,自云:「非心非舌,不离心舌」。
盖非开悟,不能及是也。
呜呼!
居士不出家而能行其道,不仕宦而能□其俗,呜呼,居士隐君子欤!
明年九月五日丙午,葬于本县白泉村前隩龙泽之原。
德球来请铭,予尝识球海上,且乐闻人之善,故书石以志之。
铭曰:
幼而志学,长而放达。
晚悟佛乘,为善最乐。
龟潭之原,白泉之阡。
藏兹善人,馀庆绵绵。
按:民国定海县志》艺文,民国十三年铅印本。
中奉大夫提举武夷山冲佑观王公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五、《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隆兴改元,天子登大宝,恩沛天下,全州守臣独失抚驭,赏赉不时给,军士李明等怨愤唱乱,盗库兵,辱长吏,伤其家属。
通判州事到甫数日,力不能制,则以姑息好语谕之曰,朝廷知曲在太守矣,若辈非得已,必不加罪,幸毋杀人、毋纵火也。
于是明自号提举都官,胁都虞候邓福为之长,假犒劳以取帑廪,假质贷以取民财。
而选其桀黠,阴伺邮传,凡递角至,先发之,而州县以事报上者,追吏窜易,悉如己意。
内外恐恐,诸司不能制,湖湘之南,骇愕倾动。
已而朝廷既罢守臣,欲择知略可倚者善其后。
中奉大夫王公待知全州,素有能名,磊落喜任事,尚一政未当赴命,越次官之,众以为危。
公慷慨就道,道中廉知贼情始末,连三具奏,且乞以偏将部兵三百取市马于广西为名,路由清湘,庶得备患,而无张皇骚动之扰。
参知政事汪公澈督视荆襄,上以付督视府,俾如公谋。
公比至州,偏将牛信者部兵亦至。
公与之约,日以数十人次第过郡,潜舍近郊,而密召邓州一二以为腹心,从容治事如常事。
一日禽等倡乱者三人,鞫问具伏,枭首于市。
又七人杖脊配岭表,揭榜通衢,馀置不问。
一州之人,上下驩然若更生。
当是时,微公谋虑周密,奠而后发,不苛不扰,则军与民殆将均被其祸也。
士大夫始服公之才为可用,名声喧传,而公推功其下,被赏而官者三人,有旨加秩一等。
任满升擢,公则又曰:贼之不杀不纵火者,倅韩悫胄游说力也,愿以予之。
悫胄由是亦受进官之赏。
其忠信不伐如此。
未几,除湖南路转运判官,移湖北路,兼知鄂州主管台州崇道观,知徽州
陛辞,上记之,曰是有功于全者也,即改授江南西路转运判官,得提举建宁府武夷山冲佑观者再。
淳熙八年七月一日,以疾终,享年七十有四。
累阶中奉大夫会稽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紫金鱼袋。
公讳次张,字汉老,世为济南长清人
父讳衣,尚书刑部侍郎,赠少师
祖讳宿,武学博士,赠宣奉大夫
曾祖讳异中散大夫直史馆,赠太师
妣何氏,赠魏国夫人
少以侍郎恩补承务郎,颖悟有知识。
喜法令,习之,遂中刑法科。
历浙东及湖南提刑司检法官,覆狱事号平允,不务刻深。
郴州以三重囚来上,公反之得不死。
负其才气,勇于有为。
耒阳群盗充斥,使者檄公合巡尉兵讨除之,辟广西经略司干办公事
胡舜陟节制三路,平寇贺州,公赞其画甚多。
安化蛮贼蒙自由鼓万众破宜州镇宁寨,公督战破贼,斩获甚众,遂复镇宁
通判宜州,继通判肇庆府靖、邵、融三郡。
言小使臣诈冒之弊,请身故即批其付身。
又言溪洞蛮诈为汉官士子,带家属止铺驿,以诱市吾人,一为奴婢,用以祭鬼,请严为禁。
州县失察此,当官之赏悉不与。
转漕,锄奸剔蠹,事加约束,纤微备举,至罢曲引印卖官纸钱以纾民力。
朝论欲募敢勇千人屯豫章,公率诸司条陈甚切,以谓江右盗贼多凶恶逃亡辈,复置以为军,岁久连结窥伺,可不虑?
及相度于九江兴国之间松山口置寨,驻兵百人,绝商啸聚之路,则曰此所急也。
朝廷皆是之。
大抵兴利除害,常切于心。
而仕多在湖,熟于事宜,方畔兵鸱张,莫敢问诘,谈笑指挥,不见难色。
被命江西日,条上六事,则乞守臣节制驻劄军将,进纳人押纲运始许注授,郢州置转般仓以贮荆襄粮运,籍竞渡游手以备水军,极言纲马致毙之由,上悉开纳。
兴国守者告公移书问事为私,朝廷虽以镌官罢守,而公亦因是退閒,自颐其老。
曾未数年,疾不复起。
呜呼,可胜惜哉!
子男五。
延年,通直郎、知临江军新淦县;
延寿通直郎知邵武军宁县,皆前公卒。
富,从政郎抚州临川县丞,后公半月亦卒。
独第三子从事郎、静江府临桂县延之,与幼子登仕郎延嗣在。
女四,朝奉郎通判明州汪懔、通直郎岳州华容县景山奉议郎通判房州赵伯厚、迪功郎临安府司户参军赵师周,其婿也。
孙男七:久大,从政郎、新都大提点坑冶铸钱司检踏官
至大、保大,皆将仕郎
功大、弥大,皆登仕郎
宏大、亨大,尚幼。
孙女五,长适迪功郎子永,次适进士张蒙,馀在室。
曾孙男二,均、埙。
曾孙女一。
公尝寓衡山会稽,而买宅于信,爱其风土,家焉,遂葬于上饶县乾元乡官源之山。
娶李氏,封令人,前卒于靖而寄于衡山
延之从公治命,间关奉其柩以合祔云,淳熙八年十月庚申也。
铭曰:
士之遇事,每辞于难。
利器所施,节错根盘。
有如王公,毅然可观。
谈笑临危,懦者汗颜。
其在小官,执法言言。
人皆刻深,我独恕宽。
其为长吏,廉而有制。
匪利之掊,惟民是惠。
寿而臧,子孙满门。
得无阴功,逮其后昆?
自济之阳,来家江东
息焉藏焉,宁为不逢!
敕谥宏智禅师后录序 南宋 · 赵令衿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八、民国《鄞县通志·文献志》
天童觉和尚河东隰州人
俗姓李氏,其祖父久参佛陀禅师,时号李行者。
母梦梵僧与一随球环,而有娠。
生禅师夜,屋发光,比邻皆惊。
及师长成,左臂腕上有肉痕,若随球相,不欲示人,而间有见者。
师自童稚喜佛典,天性机敏,自达宗理。
每白父母再四,方从其志。
十五岁祝发,受具足戒。
十九始行脚,遍参诸方,在处为众推重。
后见丹霞淳和尚,不数载,机警相投,大明曹洞宗旨。
二十四岁迁入书司。
又值淳和尚大洪山,令其立僧。
淳和尚迁化,真歇禅师长芦,虚首座席以待之。
此皆仆昔在庐山侯溪上塔閒居之时,亲睹是事。
禅师初来,首与贫庵传道者照阐提云居高庵秀峰祥叉手,皆一时宗匠,共为莫逆之交。
仆一日凌晨乘月作别于山下,有偈云:「与君携手下山隅,霜满平川月满庐。
珍重之人善行李,小桥流水不相辜」。
师甚肯之。
自后声价愈高,道义益盛。
泗洲普照虚席甚久,始为向芗林用诸禅所举,乃为出世。
次为先兄置制开法圆通。
真歇退长芦,师继其后。
建炎间兵火犯境,师避地浙东四明,将访真歇于宝陀山,州府敦请为天童主人,师坚辞不就。
后为云水肩至法座而受之。
人情向合,禅林增光,馨香大布。
绍兴九年被旨移锡灵隐,未两月获旨再住天童
三十年间,道俗钦仰。
传法之外,院宇一新。
王公大人乐与之游,衲子奔辏如水就下,常满一千二百众。
绍兴二十六年,育王缺人,师举妙喜佛日禅师主之,亲为劝请文。
妙喜育王,城府开堂,师举上首,白椎倾倒,剧谈阔论,执其手云:「吾二人皆老大,惟吾二人你唱我和,我歌你拍,苟一旦有先溘然,则存者为主其事」。
圆寂,留颂遗余,以示永诀,而妙喜竟为主丧,不渝盟也。
真可谓「南山与秋色,气势两相高」,于二公见之矣。
今越帅舍弟深亦推重,延入府庭,问道旬日,十月十七日始还山。
次日午饭,对客从容,谈笑自若,索汤沐浴,易衣。
需纸,挥染育王书,嘱以后事,及书偈告众。
末后一著,光明四布,叹未曾有。
居生之日,语录、偈颂、言句,一一不遗。
师于常所用扇,惟书「菩提」二字,甚不凡也。
延平慕南上人不负平日法义,求序于余。
余曰:「更请佛日大禅老为末后句,始得功案大备。
此老不动声气,拈佛祖命脉,以接云水。
上人当更问不涉廉纤语,如何话会佛。
惯得其便,上人恐未免竹篦也。
急著眼,减一半参」。
绍兴戊寅四月初吉,皇叔庆远承宣使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安定郡王赵令衿序。
按:《天童寺志》卷八,康熙刻本。
送吕庄夫序靖康元年十月 南宋 · 邵博
 出处:全宋文卷四○五五、《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七一
熙宁二年王介甫金陵朝京师,天下之士如司马文正公,旧与之游,许其为君子;
中丞吕公献可上疏论之曰:「安石庸人也,用之扰天下耳」。
文正公,亦有「嘻,其甚矣」之叹。
介甫既预政,则明言之道,阴行管、商之术,用邪说以侮圣言,立新法以废旧典,天下大失望。
文正公争之,不从以去,始慨然曰:「吕献可之先见,吾不及也」!
异哉!
介甫之学也,谓天地不足畏,谓祖宗不足法,谓人君不必恭俭,谓人臣不当谏诤,其为不祥,古未有也。
以先帝之明,终罪其说不用,而元丰之末,天下已骚然。
文正公起相元祐,与民休息,不至于乱,幸矣。
中丞公已死,不及见也,天下诵其言而悲之。
自绍圣以来,小人挟介甫欺君之说,以起朋党之祸,斥文正、中丞为奸为邪,而公论废矣。
天下之士非不当言,则不敢言,甚者不许言也。
今日夷狄之势至不可讳,初无一人痛哭以告于上,坐此也。
陛下明文正之功,数介甫之罪,以训天下,中兴之兆也。
议者尚以介甫之学为不可废,呜呼,何其谬论者欤!
介甫之学行于国中五十年,其善也,朝廷无今日之祸矣。
予役成都筦库,吕庄夫为士曹掾,每相与论天下事,必感慨太息,或至于流涕也。
一日,召庄夫赴政事堂,且用之矣。
益在九县为最远,掾在百僚为最下,庄夫之贤固也,所以得此,岂曰吕中丞子耶
庄夫读中丞之书,又尝问道于伊川先生,其自负足以辨介甫之学矣。
是行也,必有可观者焉。
靖康元年十月十七日甲子河南邵博序。
大宋承奉郎前守国子四门助教扶风马公墓志铭(并序开宝三年十月 宋 · 卫渎
 出处:全宋文卷五一
悲夫!
生也有涯,死而可作。
故累累古木,九原标随会之芳;
郁郁佳城,千载启滕公之地。
盛德大业,于是乎彰;
原始要终,由兹而著。
古之所谓殁而不朽者,其在斯欤。
公讳测,字广川,其先德本贯邺台,近因官徙家京洛
曾祖讳悦,祖讳诩,考讳嗣,并以耿介拔俗之标,次生唐末;
而抱高尚不羁之德,税迹寰中。
既积庆以斯多,果高门之可待。
是以公昆季三人,俱縻好爵。
宋州虞城讳微,公长兄也。
故安远军记室讳则次兄也。
惟公智力纵横,作为挺特,好古博雅,玮行瑰才。
曹植之文,备穷三变;
柳恽之艺,可了十人。
家以孝称,名由德振。
幼以二难早萦于圭组,有阙晨昏;
一心誓尽于劬劳,无违左右。
洎钟酷罚,已迨壮龄,至是乃从孟帅刘公所辟,假职节推焉,盖资其婉画也。
荣居入幕,将俟出纶。
俄抵周祖敕行,方岳罢奏宾从,公繇是勇而告退,期以自媒。
寻属世宗下命,应私家收得史馆所阙群籍者,许以进官,待以优渥。
公素为好事,多蓄异书,闻命忻然,谓得时矣。
乃出三百馀篇,塞诏金马,上即赐比学究出身。
选满,我国家以释菜之仪,允资该博,教民之道,克在胶庠,授公将仕郎、守国子四门助教
儒学俊选,唐虞旧官。
春服既成,木铎发道人之令;
夏弦斯作,杏坛恢胄子之筵。
扬我素风,得人为盛。
终秩,加承奉郎阶。
时议方欲擢从不次,用以分忧,会公寝疾,以开宝三年二月二十八日终于西京,寿五十有三。
朝野闻之,靡不痛惜。
人生到此,天实难谌。
寻以其年冬十月十七日葬于洛阳县玄将乡积闰里,礼也。
奢无僭上,俭不失中。
白马素车,会葬者皆一时名士;
邙山洛水,昔愿者为百年所归。
夫人颍川干氏,贞顺积中,英华发外。
不以断机而母仪自得,不以采蘩而妇道允终。
当秦楼共奏之初,动唯中礼;
蜀井半彫之后,恨结未亡。
男三人,长曰晃,娶陇西李氏;
次曰早,娶太原郝氏;
次曰晏。
俱终进士业,名超双凤,价掩二龙。
泣血绝浆,克尽高柴之孝;
抟风击水,即伸庄叟之程。
女一人,居室。
噫!
公闺门之内,聚食者五十馀口;
儿侄之间,仕进者八九其数。
兄友弟恭,各亲其业;
自贵及贱,人无閒言。
或已掇殊科,或见超贡部
秀才擢第、职汝州禦推晟,明法成名、官太子□书炳,乡贡学究旦,进士昱,进士昂,并公犹子也。
引而伸之,又尽美矣。
幽兰玉树,光分谢氏之庭;
棣萼鸰原,香郑说
由此明之,在家在邦,令问令望,徵兹以较,鲜克为朋。
而大位未登,天促其算者,得非命矣夫!
是使泣麟尼父,竟困乘轩;
吐凤扬雄,匪逾执戟
吞声饮恨,殊途同归。
承命靡遑,恭为铭曰:
彼苍者天,胡谓而然。
淑人于圣代,终下位于当年。
智周万物,不得裨于化权;
道济四海,不得伸于巨川
有才无命,通幽洞玄。
贾生孟子,接翼比肩。
文行忠信兮斯尽善也,穷通夭寿兮彼何尚焉!
按:国家图书馆藏拓片·墓志三六九三。又见拓片章专一一八五。
卓潭山无尽亭记 宋 · 余安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卓潭山,弋阳余安行二亲合葬处也。
循宅溪而下,望之森森然。
先妣宜人程氏,不幸于元祐庚午八月二十四日
越二年壬申,葬于正月二十九日
先考不幸于崇宁乙酉九月二日也。
安行大观三年春,蒙恩释褐,拟东莱掾。
政和辛卯夏赴官。
自兹历泰兴丞、咸平征局,往来居京师十有七年。
丁未冬,始还弊庐。
游宦既久,躬谒谛视,而水道失中,路峻弗治,咨嗟涕洟。
明年春夏,命工采石治之。
广八尺,修二十丈有奇,下抵行路,建小亭于潭东隅。
告成,名曰「无尽亭」,以寓予思慕之心与是水俱无尽也。
建炎天子登极,二亲膺荣赠,戊申十月十七日戊辰以告。
凡朔望与无事日,朝往而夕归,予之心无日而不在也。
己酉六月二十一日,与仲子应求、表侄王称偕来,徘徊周览,深溪远朝,艮流左抱,聚于巽宫,钟而为潭,汇而为湾,渊澄而深,可烛眉发,回环逶迤而流。
潭曰卓湾,以曩居民姓氏并形名之也。
侯堂寨起其北,是为来山。
其麓蜿蜒而南,起伏断续,如蜂腰鹤膝。
曰寨者,唐末乡民暂居以避逆巢之乱也。
远嶂前列,形如横幕。
水口山卓立而修尾,势类展旗。
大青山于巽江,材山位于巳,斧山突出二山后,位巳之间。
龙图张公之常因形命之也。
正位青峰名曰拜山,茅峰位丁。
群山丛麓,黄冈巨岭,亘起于东南、东北,远近重绕而内抱,虽不尽知其名,然山无杂形,形无恶名,亦胜地也。
吾亲其必安乎!
是日庚伏届期,炎景光炽,松桧,繁阴四合,虽甚暑中,亦足以豁清怀而洁尘襟。
未刻,油然郁兴,弥漫太虚,甘泽骤沛,而山川增气,林木翠滴,四围光润,清彻肝胆。
俄而潭水涨集,群鳞出游,一泳一跃,如在深渊五湖中。
因诵往年庐墓月夜及秋日登垄诗。
安行每念二亲存日甚贫,其尝艰苦多矣,一形追慕,痛泪潸然,肠断之语,岂特于登垄时然耶。
是垄之木千百株,皆予手植,今其大者合抱,次者径尺,高十丈馀。
仰视苍然,目力殆尽。
每来勿厌,必穷日而后返。
虽未云报德,亦可以少慰予之心也已。
归而夕寐,蘧然遂成斯文。
晨泣而书,刻石以示子孙。
他日无忘吾志,并有所考焉。
悲夫!
按:康熙广信府志》卷三四,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开马金岭记乾道四年八月 宋 · 王梦槐
 出处:全宋文卷五三八二
休宁新安大邑,北界祁门,西接婺源,而南连衢、严二州之境。
大抵三面皆重山复岭,无夷途可遵
邑之西南曰黄原,地狭民夥,生理多在山之南北,即衢之开化也。
相距皆大山,嵚岖岌嶪尤甚。
民之衣食其间,负贩往来,终日攀缘兽蹄鸟迹之道,往往十步而九息,莫不病焉,竟未有能夷其险者。
公季修别业于衢奕世矣,岁必一往。
一日叹曰:「斯路之艰若此,吾诚老逸于此,将几寒暑,吾弗图之,然终莫能夷其险者。
且世之富贵利达,斥金缯,崇第宇,徼福于浮屠氏,以覆其徒,动巨万计。
斯特马体之毫末耳,人顾不经意,是可惜也」。
于是商工程,具畚锸。
备糗粮,日执丈引。
相山川险夷,议木石去留,高则夷之,下则筑之。
崖可循剪棘以通其塞,水可踰梁木以避其潦,树可荫培之以蔽日,石可休整之以憩倦,泉可饮疏之以济渴。
凡越数山,始得平地,以里计者百二十有奇。
九月壬申十月甲辰,积工千有二百。
计自今耕者有歛穫之益,而亡颠跻之虞;
商者有贸迁之利,而亡寇攘之祸;
行者有车马之逸,而亡疲薾之忧,孰不欣快?
公之子希文尝从予游,比道其事。
公馆客有朱伯玉者,家于衢,实出是路,故为言尤详,且致其乡之耆老意,谓人德公,是欲记颠末勒道旁石,以告来者,愿相诿。
余尝念天下事每败于偷堕苟简之人,而成于慷慨敢为之士,使事事者皆若公之用心,蔑不济矣。
昔社以栾公名,乡以郑公,濑以严名,人由地显,地由人著,是故多矣。
履斯路者思大惠,亦必以吴公称,理有固焉。
公名时敏,字季修,年已七十有一,起居饮食如少年,精明强力亦称是。
顾不自老,乃晨夕于风埃岚雾之间,刊数百里之险,遗两州之民,为阴功盛德,岂一日之细利哉,其曰勒石道旁以昭来者,亦宜焉。
故余从所诿以记之。
时乾道戊子仲秋上饶王梦槐记。
按:万历《休宁志》卷一九,万历刻本。
张安国舍人 南宋 · 洪遵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六○、《永乐大典》卷一四○四六
维乾道六年岁次庚寅十月丁未朔十七日癸亥,具官某谨以清酌庶羞之奠,致祭于故经略、徽学、直院舍人张公之灵。
维公奋发妙龄,独冠儒林之选;
出逢兴运,蔚为禁闼之英。
六郡能声,两朝雅望。
远绍曲江之风度,克有京兆之威仪。
伯英善书,咸推草圣
燕公大手,夙擅词宗。
某蚤以孤踪,获陪俊躅,摛坳之所接踵,鶠阁几于同升。
番水经行,尚想高谈之衮衮;
湘江问讯,娄勤尺牍之翩翩。
怅挹别之滋深,已缠悲于长诀。
九原永閟,谁为黄绢之辞?
三舍相望,姑致生刍之奠。
临风一恸,呜呼哀哉,尚飨!
凤翔府盩厔县捷报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南宋 · 姚仲
 出处:全宋文卷四二四七、《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五
使臣王俊将带人兵,赍朝廷降到文榜,前去陕西招集忠义人,偷劫贼寨,收捉金贼活人,体探事宜去后。
今据王俊申:十月十七日,经过陕西凤翔府盩厔终南两县南山存抚,安民乐业。
二十日,到盩厔县界,地名东洛谷口一更以来,将贼兵堡寨攻打,有北界人兵赵顺等开门归降。
当时带领人兵前去招诱,盩厔县王博事女真宣威将军姓秃丹名撒合,终不听从。
将一行人兵亲拥攻击上城,夺开东西南门。
宣威将军撒合带领兵前来迎敌,激谕一行人兵,鏖战至天明,杀死贼兵人马不知其数,捉到宣威将军秃丹撒合并伪皇亲完颜搭鹘、汉儿军亚疴三世奴婢、斫属买叙塞、小户因住儿等,并夺到撒合所受宣威将军诰敕并伪皇亲搭鹘宣敕共七件,官仓场库务印记四面,战马、弓箭、枪刀、金鼓、旗帜等。
有捉到当夜本县备战一百馀人,并系随撒合斗敌之人。
除将捉到撒合等见行申解外,委是获胜捷。
六合捷报绍兴三十一年十月 南宋 · 邵宏渊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七八、《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三五
近准制置招讨使司指挥提督人马前去淮西策应王权等。
依应先次统率左右两军于十月十七日真州宿泊,间探闻得金贼邀截道路,遂差统领王宗郑彦、孙超,将官晁江等,于十八日统押左右两军五百人骑前去巡绰。
硬探去后,今据王宗等申,当日申时,约离六合县东十八里,逢见金贼马步军马五千馀人,分布前来,施放弓箭,迎敌官军。
等遂贾率士卒,戮力血战。
至酉时,杀贼败走,赶拥入河,不知其数,委是获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