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建炎笔录 其一 建炎三年己酉岁 宋 · 赵鼎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一二
正月车驾维扬
是月末,金人侵宿、泗。
一月,已有南侵之报,遣苗傅所部扈卫隆祐太后杭州
二月车驾维扬
初一日,急奏至,朝廷不以为然,上独忧之。
是日刘正彦所部兵从皇子六宫杭州门。
初二日皇子六宫渡江
初三日,上御殿
执政奏事未退,御前所遣探事小黄门驰骑告急,上即日出门渡江浙西
十二日车驾
二十二日,某买舟钱塘江之衢。
是月中书侍郎朱胜非右仆射翰林学士叶梦得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张澄尚书右丞宰相黄潜善汪伯彦并罢。
三月车驾在杭。
月初叶梦得罢。
初五日苗傅刘正彦签书枢密院王渊,诛宦者,遂成明受之祸。
是日,某至衢,泊舟门外浮石渡。
初七日赦过
初十日,准尚书省劄子二月某日圣旨赵某召赴都堂审察,仍令閤门引见上殿
初,车驾至杭,百官至者十无一二,有旨,都司侍从各荐二人右司员外郎黄槩以应诏
十一日,准尚书省劄子,催赴行在所
二十八日,发衢州,趋行在所
四月车驾杭州
初二日,上复辟,隆祐太后垂帘听政
苗傅刘正彦建节,赐誓书铁券,充京西制置使,俾提兵而去。
是日杭州门外,且闻勤王兵至,乃入门
初三日苗傅刘正彦引兵韩世忠临平山下,世忠死战,二贼大败是晚拔寨而遁。
初四日韩世忠刘光世张俊入见
是日,隆祐太后卷帘
初五日知枢密院事张浚签书枢密院事吕颐浩至。
初六日宣制吕颐浩右仆射
初,车驾渡江,命颐浩签书密院,充沿江制置使控扼大江
又命中书侍郎朱胜非、礼部侍郎张浚平江控扼海道胜非入相独留
洎明受之变,统制官张俊密计勤王
既定,以书招颐浩刘光世既而韩世忠淮扬至,遂举勤王之师。
先是进士冯轓间道入杭,贻书执政,且诘二贼以明受之事,请以上皇太弟总兵北伐皇子为皇太侄监国
二贼始惧,乃命知枢密院事,趣令还阙供职不至
二贼请以兵诛,隆祐难之,遂谪散官安置奉命
至是乃命颐浩作相,仍旧知枢密院
寻以翰林学士李邴参知政事御史中丞郑瑴签书枢密院
冯轓者,前此既预返正之议,自白一命奉议郎工部员外郎,仍赐绯鱼
十三日恩除司勋员外郎
十九日车驾建康,发杭州百司扈从齐发
遂遣韩世忠追捕苗傅刘正彦
是月末,又以翰林学士滕康同签书枢密院
五月初一日车驾无锡
初三日车驾镇江
供职百司水陆从便
初十日建康
前一日车驾已至,以保宁寺行宫
十五日真州报:知枢密张浚高邮薛庆拘留
镇江径渡往彼抚谕欲邀厚赏,故胁留之三日,乃以兵卫之而出。
上初闻忧甚,遣统制官王𤫉提兵往平其事。
𤫉渡江归矣
十八日归。
初得真州报,有旨罢知枢密院,既归,仍旧
六月车驾建康
初一日对。
先是,以黄槩荐,得旨上殿
张浚至杭,又荐对。
至是,以郎官初除,合是三者,对于行宫
初三日,有旨,以久雨多寒,召郎官以上都堂条具时政阙失可以天变收人心、召和气者。
是日韩世忠生致苗、刘二贼,献于行在,并伏法
十五日进呈官属,上独留,欲除言事官
是日有旨,赵某令上殿奏事
先是被命川陕宣抚使,议以主管机宜文字,即始荐之意也。
二十日蒙恩左司谏
先有旨奏事,未对间,有是命。
七月车驾建康
初一日对。
自是言事数对,不复记。
初七日蒙恩殿中侍御史
是月皇子薨。
签书枢密院郑瑴薨于位,参知政事李邴资政殿学士王绹参知政事兵部尚书周望同签书枢密院
八月车驾建康
十三日执政百官太后内东门
先是有旨,以百司闲慢细务常程注授之类,并从太后洪州,谓之从卫三省枢密院
签书枢密院滕康资政殿学士,主行其事,吏部尚书刘珏资政殿学士副之,恩数并同二府
闰八月车驾在建
初一日,有旨召百官都堂巡幸岳、鄂、吴、越利害
始,张浚入蜀,议定幸岳、鄂,庶几声援相接
至是议者多以吴、越为便,遂改前议
十三日宣制右仆射吕颐浩左仆射知枢密院事杜充右仆射
自在留守,除知枢密院,召还。
上以委寄之重,恐其意未满,遂拜相
十四日执政百官太庙神主清凉寺
十六日天宁观辞太庙神御
是日,有诏以二十六日幸浙西,留右仆射充镇守建康刘光世太平州韩世忠镇江王𤫉常州,并听节制
是时刘、韩各提重兵,畏严峻论说纷纷
已而光世移屯江州世忠江阴常州境上,由是所统者王𤫉及其旧部陈淬岳飞头项而已
二十日御史中丞范宗尹到台供职
二十一日降旨百司及六曹都司检正以二十二日先发平江侍从台谏以二十三日先发镇江以俟。
二十三日,某登舟解缆宿靖安港中
二十八日车驾镇江
九月车驾镇江
初一日,上不御殿百司守局,以司天奏当日蚀也。
是日先发,宿冷口。
初二日车驾镇江
初六日车驾平江
十一日御殿百官朝谒
中司对,因及某自司谏殿中之误。
上曰:「吕颐浩多历外官不详典故」。
十二日,某蒙恩侍御史
二十五日降旨幸越。
二十八日百司侍从先发
是月翰林学士张守同签书枢密院事
十月车驾平江
初一日台谏发,大雨可行
次日出门
初四日车驾平江
同签书枢密院周望浙西宣抚使置司平江,留兵数项,委以控制
初十日车驾
十五日车驾钱塘江
十七日,某渡钱塘,出陆宿西兴,待舟不至
十一月车驾在越。
初三日冬至是日巡幸赦。
初六日,报潭州军变
十四日,报金人游骑和州,又一项由陈、蔡趋蕲、黄
十六日,报金人已渡大江,至兴国军
是日有旨,召从官都堂议。
十九日,出城奉迎万寿观神御,即真宗皇帝章惠皇后温成皇后也。
步军闾勍自京师奉迎至。
二十一日对,始至榻前,上即谓某曰:「隆祐太后此月初九日已离洪之虔州矣」。
二十二日给事中汪藻、中书舍人李正民献议请车驾幸平江迎敌缓急海舟以避。
从之。
二十三日黄榜浙西迎敌诏,士民读之,有流涕者。
二十五日车驾进发从官从后,节次行在
是夜四更得报金人广德车驾复回
杜充奏,二十日大战江上王𤫉策应是致军败。
二十六日车驾
是夜范宗尹参知政事
二十八日,有旨巡幸四明
是日大作车驾出门城外
某同台谏曹娥堰下。
二十九日御舟曹娥堰,舟船拥并,留三日不能前,遂出陆。
十二月初一日车驾馀姚路中
初四日车驾明州
初九日参知都堂边报
凌晨,闻卫士作闹中军统制辛永宗以兵入卫,少顷即定。
先是,遣监察御史林之平使闽广发船运,至是米舟百只至岸,朝廷以为天赐此便。
兼闻敌骑已犯建昌,且遣人传檄邵武,遂有乘桴之计。
下令每舟一只卫士六十人,人不得两口
渠辈相谓曰:「我有父母」。
或曰:「我有二子不知所以去留」。
诉于皇城司内侍陈宥,宥率众人同禀于朝。
是日宰执奏事,至殿门,宥迎诸公言之。
卫士砌下,人既众,陈诉纷纷,稍出不逊语,间有斥骂者。
殿帅李质挺身当立止遏之,诸公趋入殿门,遂止。
事出一时,非本谋为乱也。
初十日,某蒙恩御史中丞日下供职
十二日,诛亲从四人为首者,馀皆分隶诸军
明日又诛数人。
于是衡门卫士,尽废。
十四日,报杭州守贰而下皆遁,敌骑城下城中不知
十五日,雨大作
先是,某上言:「车驾仓皇迁避至明,已近旬日未曾御殿何以慰安中外
依常礼见百官卫士,以解危疑之心」。
有旨,十五日御殿,依例望拜二帝
至是,百官未入,闻杭州之报,上擐甲坐小殿,排办出城。
士大夫去者有风涛之患,留者有兵火之虞,相别殿门外,皆面无人色
是日登舟
十六日御舟乘早潮发至定海
十七日,有旨,差某同汪藻明州商量军事
前一日得报,敌遣人使入明州界,不欲令至行在,遂遣宗尹复回四明应接之,因令宗尹尽护诸将,且应报诸路文字
宗尹请某同行,及欲汪掌制撰文字也。
十八日回舟至明奉使卢伸来自金军,云:七月崔纵河北被留,伸随军前来
渡江杜充不利差人劄子议事意欲投降者。
既至建康领兵而遁。
遣使即破和州所得归朝官程晖,非其国人也。
宗尹商量,既非专使,恐不必见,遂不复见之。
伸所携国书语极不逊
二十日,闻郭仲荀退遁嵊县
先是车驾越州,以仲荀浙东宣抚副使张俊浙东制置使
既勾回罢制使,复以李邺为之,仲荀退师
是日李迨奏,仲荀所遣钱塘江把隘兵二千馀人焚劫萧山而去。
信州报,敌破抚州,掳知州王仲山洪州,需金银来赎。
乃以仲山之子为抚倅,使之括取抚州之物。
杜充所遣属官直徽猷阁陈起宗至,云金人昨在太平州界夹沙渡对岸下寨,我为备甚严,敌时以一二小舟渡江近岸,即杀退之,或沉其舟。
一日正昼对江拽阵而去,五军旗帜一一可数。
把隘兵相贺云敌退矣,不知其绐也。
是夜,用数十舟载马百馀匹横江直渡,支备不及,因致溃散
其馀敌骑皆浮而济,以江水极浅故也。
充欲领众归行在,今既路阻,不能归矣
是晚颐浩宗尹书云,杜在真州甚的
又得信州报,敌犯吉州境,知州杨渊而下弃城而去。
二十二日,报敌骑十八日巳时钱塘江,在鱼浦
至十九日骑渡,绝不知其数。
是日得旨发回,晚复登舟
二十三日,至定海大风鼓浪,舟反侧不定,凡三日方止
二十六日,出江口,泛海洋,趋昌国而去。
晚泊一山下,得富直柔报云:李邺报,贼使人招降越州,恐直趋四明已定二十七日之天台矣。
二十七日早,至昌国,同宗尹入见舟中
是日食时御舟昌国
先是告报每闻御舟笛响,即诸舟起碇而发。
御舟红丝缨为号,馀各以一字,如参政即以「参」字,枢密即以「枢」字之类,书之黄旗之上,插之舟尾
二十八日,风不顺
舟人云,每岁尽海上即数日南风,谓之送年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