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诗文库 正文
谢加常山郡开国公1059年10月 北宋 · 宋祁
 出处:全宋文卷四九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郑州市
臣某言:十月二十三日进奏院递到敕诰,伏蒙圣恩,授臣常山郡开国公、加食邑实封者。
制出中天,恩临蕞品,扪躬匪称,拜命载兢。
伏念臣才不适时,智非周物,坐逢熙序,历践华涂。
会国家追讲旷代之遗,盛修合食之享。
孝思上格,臣职骏奔。
俯惟守土之拘,莫预奉璋之助。
魂驰龙扆,魄集驽悰。
恭惟皇帝陛下凯泽一均,至仁四被。
靡间孱陋,例沾宠荣。
集超列爵之高,益厚加田之目。
涓尘微效,夙无补于圣猷;
穹壤殊私,遽并膺于奖典。
重恩难让,愚悃奚安?
徒镂骨以自期,庶粉躯而论报(《宋景文集》卷三八。)
二十三日:佚存本卷八五作「二十二日」。
后汉繁阳杨君碑跋(〔熹平中〕)1063年9月23日 北宋 · 欧阳修
 出处:全宋文卷七二○、《欧阳文忠公集》卷一三五、《集古录》卷二、《六一题跋》卷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繁阳杨君碑》,首尾不完,文字磨灭,可识者四百三十字,不可识者六十一字。
碑云:君遭叔父太尉薨,委荣轻举,吏民攀辕守阙上书,运谷万斛,助官赈贫,以乞君还。
又云富波君之子。
按《汉书》杨震子牧富波相,君乃牧子也。
叔父太尉者,秉也。
出米乞令,前史所无,惜其名字磨灭,不可见矣。
嘉祐八年十月廿三日书。
论宣借宅事疏康定元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北宋 · 苏舜钦
 出处:全宋文卷八七四、《苏学士文集》卷一一、《国朝诸臣奏议》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一八七、《右编》卷一六、《经世八编》卷二三七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臣昨于十月二十三日内侍省牒奉圣旨下务,支借小宅一所与司天监杨可久;
今月十八日三司牒传宣旨,指射舍屋三十间已来,与医官副使柳尧卿居止者。
窃以赐第之典,于国体至重,前朝将相,非有勋业,则不得赐第京师
刘平血战亡躯,家族无托,朝廷方推此惠,时谓当然。
今兹医卜庸流,滥有求请,烦渎天听,侵乱邦经
况赏罚二端,国之名器,所以驱驾豪杰,示信四方。
若死行陈之家与伎术之辈均用此赏,臣窃恐轻重失宜矣。
方今西鄙未宁,暴师塞外,流传四出,何以劝人?
伏望特降德音,即时寝罢。
柳尧卿自有居第,极为华侈,若以其医药有效,自可以金帛赐之。
上以重恩赏之科,使战伐者尽其死力;
下以绝侥觊之望,俾贪冒者萌其耻心。
臣事在职司,合有献纳,盖期赏之不僭,非敢文而自营。
上渎宸严,无任恳到之至。
颜鲁公告身帖至和二年十月二十三日 北宋 · 蔡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戏鸿堂法书》卷九、蔡忠惠公诗帖
鲁公末年告身,忠贤不得而见也,莆阳蔡襄斋戒以观。
至和二年十月廿三日
神宗皇帝即位使辽语录 北宋 · 陈襄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
臣襄等昨奉敕差充皇帝登宝位北朝皇太后、皇帝国信使副,于五月十日雄州白沟驿。
十一日接伴使副泰州观察使萧好古、太常少卿杨规中差人传语,送到主名国讳官位,及请相见。
臣等即时过白沟桥北与接伴使副立马相对。
接伴副使南朝皇帝圣体万福,臣等亦依例问其君及其母安否。
相揖至于北亭,规中以其君命赐筵,酒十三盏,问臣等年几,各答以实。
臣等复问接伴使副年几,好古称年四十三岁,规中称年三十三岁。
规中问臣愈兄弟凡几,答以当房十二人。
又问臣咸融兄弟凡几,答以十人。
臣坦问受礼何处,规中言在神恩泊,此去有三十一程,已差下馆伴副太常少卿杨益诫大使即未闻。
规中问臣坦南朝府大臣别无除改。
臣坦答参政欧阳侍郎以眼疾恳请出镇亳州枢密副使吴奎侍郎参知政事
又问文相公曾相公枢密副使有无移动,答云并如旧。
又问冯馆使甚处相逢,臣愈答曰雄州相见。
送三司人茶绢银楪子等(已后赐筵及逐州迎接,依例皆有䌽等送祗应人,更不入录。)
行次有易州容城县董师义、涿州新城县赵琪归义县王本立道傍参候。
至新城县驿有入内左承制宋仲容来问劳,臣等依例即时具公裳排备茶酒土物出厅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差人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史炤等坐位,要移臣襄坐放西北宾位。
臣等寻据随行通引官旧曾入国人程文秀供录结罪状称,近于去年十月内曾随主辰番使邵谏议傅谏议等入国,沿路置酒管待,使臣并是邵谏议主席,与今来接伴使副所送到图子坐位不同。
臣等亦令通引官文秀依生辰番使坐次画到坐位图子,差人传语接伴使副,合依当所供去图子,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施行:左番大使合坐于东南,与使臣当头坐位相对,以伸主礼;
接伴使合坐于西南,与右番大使相对,亦自不失主位,各无相压。
往还计会十馀次,接伴使副不肯过位。
臣等再差人传语接伴使副,称使臣衔命事大,茶酒事末,且请先来传谕,然后商议坐位,不宜以末事久留使命,深属不便。
接伴使副却称南朝生辰番使邵谏议坐位不依得积年久例。
臣等答云:「昨来邵谏议等管待使臣,自是接伴使韩閤使、馆伴使刘侍郎安排坐位,非是当所创生仪式,若非久例,因何韩閤使等前番并不理会」?
接伴使副却差人传语,为使臣不饮,辞免茶酒。
臣等方受问劳,授仲容谢表,送与土物(已后差来使臣,并依例授表,送与土物,更不入录。)
十二日到涿州知州太师萧知善及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并饮于南门之亭,酒十一盏(已后逐州送迎并饮于门外之亭,更不入录。)
十三日,知善等出饯酒五盏。
规中问臣咸融,富相公今在何处,答以见判河阳三城。
又问臣等张升相公,答以昨判忠武军,近已致仕。
将次良乡县,本县尉南应、范阳县梁克用道傍参候。
臣等送接伴使副私觌物(已后七次依例送接伴使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十四日,行次遇雨。
规中言:「北界春夏已来久愆雨泽,国信使副至新城涿州,俱得甘雨。
今日到燕京,若更沾足,煞是好也」。
又问臣咸融:「南朝曾得雨否」?
答以「自春及夏,屡得雨泽」。
过河滩,臣坦问好古:「此是桑乾河否」?
答云:「然」。
燕京副留守中书舍人韩近郊迎,置酒九盏。
臣襄为治平元年曾于陈桥接伴,赐近等御筵。
近先问臣襄:「昨者持礼到陈桥,蒙谏议迎接,多幸复在此相见」。
臣襄答云:「奉别已三年矣」。
臣襄问:「同番大使萧禧观察今在何处」?
近云:「见持礼宿永年馆」。
臣等送接伴使副下都总管土物(已后共五次依次送土物,并有回答,更不入录。)
燕京留守耶律仁先送臣等酒食。
十五日,臣等送留守私觌物中京留守依此,更不入录。)
西头供奉官韩资道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嗣宗赐筵,三司使乐尚书刘云伴宴,酒十三盏。
劳臣等云:「盛暑道远,冲涉不易」。
再三劝臣等饮酒,称两朝通好多年,国信使副与接伴使副相见如同一家。
臣襄答云:「所谓南北一家,自古两朝欢好,未有如此」。
答言:「既然如是,今日敢请国信使副尽酒」。
臣襄答云:「深荷厚意,但恨饮酒不多」。
又问吕侍郎胡侍郎莫只在朝否,臣襄并答以实。
又言奉使南朝,是吕侍郎馆伴。
又称本家有十二人曾奉使南朝,今者又差伴筵,缘契如此,各请饮尽甚好。
臣等并随量饮,以答其意。
臣等送云及私觌物(已后逐州并依例送赐筵副留守等私觌物,更不入录。)
十六日,近出饯酒五盏。
宿望京馆。
臣襄、臣咸融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从人。
酒十三盏。
规中云:「今日甚热,接伴观察龙化州,不识此热也」。
十七日顺州,有怀柔县九思道傍参候,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七盏
规正即宰相哲之长子,规中之兄。
问臣等道涂跂履不易,臣襄答以多幸得少卿接伴,又此披见太傅
十八日,规正出盏酒五盏。
过白絮河,到檀州,有密云县李易简道傍参候,知州常侍吕士林郊迎,置酒七盏
宿密云馆,有入内供奉官秦正赐臣等汤药各一银合子,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接伴使副准前要欲依南朝遣留番使副坐位,臣等执定依生辰番使邵谏议等近例坐次,不敢移易。
前后计会十馀次,却有公文称,是臣等久滞使命。
寻具公文回答,称:「自新城至此,两次差到使臣,尽被贵所滞留,直至夜深,不令过位,非是当所住滞」。
黎明,接伴使副方引正来赐臣等汤药,不赴茶酒。
臣等将授表,次正辄引避,被臣等再三传语,欲就接伴使副致表,方肯收接。
十九日,士林出饯酒五盏,宿金沟驿。
臣坦、臣愈等依例回厨,请接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如望京馆。
规中问臣坦:「荔支生何处」?
答:「生南方极热之地」。
又问臣愈:「父曾任甚官」?
答以终于马军副都指挥使
又问:「曾伴射否」?
答以累次伴射。
二十日至古北口馆,二十一日至新馆,过望云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三盏。
二十二日至卧如馆,接伴使副送臣等麂一只、酒四瓶,臣等依例回答(已后茍有送物,并量事回答,更不入录。)
二十三日过摘星岭,臣襄问:「此结实否」?
规中言:「惟东楼接女真高丽者有之」。
宿柳河馆。
二十四日,登摸斗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酒如前。
宿打造馆。
二十五日,过会仙石,接伴使副请会食。
七盏,规中问臣愈:「刘怤太保今在何处」?
答以见在阙下。
宿牛山馆。
二十六日登松子岭,接伴使副与臣等互置汤
宿鹿夹馆。
二十七日至铁浆馆。
二十八日至富谷馆,中京留守相公韩迥遣人送臣等酒果,接伴使副送臣等麝脐各一及松花等。
二十九日至长兴馆。
六月一日中京副留守大卿牛玹郊迎,置酒九盏。
玹问:「涂中可煞炎暑」?
臣襄答以自过北沟古北口,一路得雨稍凉。
玹言:「本京久旱,夜来得雨,盖因国信使副所感也」。
规中亦言可谓随轩。
宿大同馆。
二日,有左承制君祐赐臣等酒果,东头供奉官郑全翼赐筵,度支使户部侍郎赵微伴宴,酒十一盏。
微问臣襄:「蔡内翰今在何处」?
答以丁母忧
奉使南朝,是蔡内翰馆伴。
兼言往年欧阳修侍郎来贺登位,是微接伴。
三日,玹出饯酒五盏。
宿临都馆。
四日至锅窑馆,接伴使副为初伏日,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等:「自入山路至北,煞远不易」?
臣坦答以若直路下来时莫近。
臣襄言:「比之向南州军,此来为远。
若据帐前至汴京,莫只祇汴京杭州远」。
又问:「杭州属甚处」?
臣襄答以属两浙路
又问臣襄住处,答云:「福州福建路,去汴京四千馀里」。
又问:「福建以外更有甚路」?
臣襄答以更有广南东西二路,去京师万里。
接伴使副送臣等水晶棋子各一副,苁蓉、郁李仁等。
五日山馆。
六日崇信毡馆。
七日至广宁馆,道过小城之西,居民仅二百家。
好古云:「此丰州也」。
又经沙陁六十里,宿会星馆。
九日至咸熙毡馆(已后并是毡馆,并不入录。)
十日潢河,好古云:「潢河上源出于龙化州界」。
将至黑崖馆,臣坦问:「此去上京几何」?
指东北曰:「三百里。
又自潢河之南去只数十里」。
十一日,自黑崖馆至三山馆,接伴使副请聚食,酒七盏
规中问臣融:向传「范防禦(音同高宗讳。)当甚处」?
答以见判三班院
十二日至赤崖馆。
行次,遇遣留礼信使副史炤孟阳李评李琦,暨送伴使副耶律世达、梁援于中路馆。
臣等与遣留使副回复,各置酒三盏。
接伴、送伴使副却请臣、臣襄等四番使副一处会饮,酒巡亦如前石馆。
十四日至中路馆,接伴使副展辞状与臣等相别,却有馆伴使副太傅耶律弼、太常少卿杨益诫来迎,与臣等相见。
左班殿直、阁门祗候李思问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刘达赐筵,酒十一盏。
益诫问臣坦、臣融、臣愈乡贯,并答以京师人
至顿城馆,有左承制阁门祗候祈纯古来问劳,臣等排备伺候。
过来传谕,次馆伴使副依前送到坐位图子,欲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次,臣等却送与生辰番使邵谏议等坐位图子,请依此近例坐次。
往还计会亦十馀次。
馆伴使副差人传语云:若不依南朝遣留番使例坐位,使臣要回阙下。
臣等答以茶酒事末,不宜为此以反使命,请馆伴使副裁度。
当所伺候多时,早请过位。
馆伴使副却回传语云:「使已回去也」。
十五日黎明,馆伴使副与臣等自顿城馆二十里诣帐前,引至客省,与大将军客省使耶律仪赵平相见,置酒三盏。
益诫言:「昨日以坐位未定,已白两府,云未欲奏知,且令益诫再来商量。
若不依此坐位,恐闻南朝」。
臣襄答以「生辰番使近例,不敢更改。
如闻南朝有邵、傅二谏议在相次」。
閤门舍人更不阅仪,便引臣等两番使副入见。
臣襄致国书于其母,面传圣辞,置酒三盏。
又诣其君帐前,臣坦致国书于其君,传圣辞如前,并问南朝皇帝圣躬万福。
臣等恭答之。
置酒五盏,仍赐臣等衣带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有东头供奉官李崇赐臣等生饩,亦以坐位不便,不肯过位。
十七日赴曲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依例恭受致表。
十八日,有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韩贻训赐臣等酒果,右班殿直阁门祗候马初赐筵,太尉夷离毕萧素伴宴,酒十三盏。
素问张掞,臣坦答以见克群牧使
益诫刘永年,臣融答以见任岱州。
十九日,有西头供奉官韩宗来赐臣等签食并酒,亦不过位。
馆伴使副差人赍诏,赐臣等生饩及三节人有差。
臣等恭受致表。
馆伴使副请聚食,酒八盏。
二十日,有供奉官阁门祗候耿可观赐臣等酒果,韩宗赐射弓筵,枢密副使太师耶律格伴宴,酒十三盏。
格问臣等韩相公富相公莫只在朝否,并答以实。
赐臣等弓马衣币及三节人有差。
二十一日,入至客省帐前,置酒三盏。
臣襄与益诫言:「大行皇帝发引在近,望与建白,若回程剩蹉数驿,尚可辞得灵驾,此臣子之心也」。
益诫然之。
遂辞其母及其君,逐帐置酒如初,授臣等信书,赐衣各三对及弓马衣币,各三节人有差。
是夕馆伴使副置酒三盏,与臣等解换。
益诫言:「两朝欢好,信使每至此会,最为惜别,各请饮尽」。
臣等并多谢之。
又言:其君七月上旬渐往秋山打围,九月下旬燕京住,各受礼。
南朝生辰正旦使来,绝近便也。
二十二日,发顿城馆至腰馆,有右承制鲁滽赐臣等酒果,左承制君卿赐筵,翰林学士给事中王观伴宴,酒九盏。
馆伴使副弼、益诫、送伴使副好古、规中与焉。
言:其君好儒释二典,亦尝见仁宗皇帝《三宝赞》,钦叹久之。
臣襄言:「仁宗皇帝深于理性,尝有御颂赐僧大觉禅师怀琏,殊臻妙理。
亦赓和,未能过之」。
宿石馆。
二十三日至赤崖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颗盐各一盘。
二十四日三山馆,送伴使副请聚食,酒五盏。
二十五日至黑崖馆,二十六日至咸熙馆,二十七日蹉会星馆,至广宁馆。
规中问臣五台京师远近,答以三十馀程。
规中言:「与本界云州相对,不及二百里」。
云州西京也。
二十八日至崇信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鹿脯各十五条。
二十九日山馆,三十日蹉锅窑馆,至临都馆。
七月一日中京大定府少尹大监李庸郊迎,置酒九盏。
宿大同馆。
二日,送伴使副请臣等同游镇国寺,次至大天庆寺,烧香素食,依例送僧䌽。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王崇彝就馆赐臣等筵,左承制阁门祗候王緌赐酒果,度支使左丞李翰伴宴,酒十一盏。
问臣等首厅相公是谁,臣襄答云韩侍中
又历问两府大臣翰林学士是何人,臣襄并答以实。
三日,庸出饯酒五盏。
蹉长兴馆,至富谷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麋角、松实
四日至铁浆馆。
五日行次,规中言:「近祭奠大使回来传语,说南朝河北路秋稼煞好」。
宿鹿峡馆。
六日至牛山馆。
七日过聚仙石,送伴使副请会食,酒七盏
宿打馆造。
八日至柳河馆,送伴使副送臣等鱼一盘。
九日蹉卧如馆,过遍厢岭,送伴使副与臣等互致酒,各三对。
宿新馆。
臣襄、臣坦等依例排备,请送伴使副过位,及犒三节人,酒七盏
规中言:其君已离神恩泊三日矣。
往岁燕京受礼,南朝大使(音同高宗讳。)少卿,今已八年矣。
十二日檀州知州给事中李仲燕郊迎,置酒五盏。
十三日燕出饯酒五盏。
将到顺州知州太傅杨规正郊迎,置酒五盏。
十四日,规正出饯酒五盏。
蹉望京馆,至燕京析津府少尹少府少监程冀郊迎,置酒五盏。
宿永平馆。
十五日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章赐臣等筵,西头供奉官刘侁赐酒果,步军太傅伴宴,酒十一盏。
留府送臣等生饩、折绢、绫罗等,及三节人有差。
十六日,冀出饯酒七盏
宿良乡县
十七日涿州知州太师耶律德芳通判吏部郎中邓愿郊迎,置酒五盏。
宿涿州馆。
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郝振来问劳,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是夕,送伴使副置酒十三盏,与臣等解换。
十八日德芳等出饯酒九盏。
新城县
十九日北沟,有东头供奉官、阁门祗候马世延来赐臣等筵,酒九盏,使臣不赴茶酒,馀并如仪。
行次,送伴使副酌送于白沟桥之北,臣等酌送于白沟桥之南,酒各三盏。
又至于桥中,皆立马相对,酌酒换鞭传辞并如前例。
是夕宿雄州(辽海丛书本《使辽语录》。)
崇寿禅师塔铭 北宋 · 文同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一○、《丹渊集》拾遗下、《蜀中广记》卷八五
禅师俗姓仇氏名惟己字亚休,邛州蒲顿人。
自少时,趣尚便高远,不与邻里诸儿同嬉戏。
惟是闻作佛事,则汛洒供献,恭勤精愿,不敕之而自率,常恐若不能如法者。
父母异之,乃俾隶大邑静林僧籍,以仁普为师。
年十六,遂落发;
二十受具戒,来成都太慈寺听讲大乘诸经,尽通晓奥义。
后七年,还旧居。
其所止,悉荒落不治,但腐椽破壁,欹邪罅漏,陈屋数间而已。
师恬然安一榻,处其中无厌色。
乡人有胡昭惟岳者,高世之士,善吟诗。
其最深处,虽唐人盖亦有未能到者。
师师之,入室矣。
师尝以诗见邑宰秘书丞滕乔,乔一读,重之。
来谢师,见庭庑坏裂,殆不可坐起,倡邑人为修之。
未几,台殿楼观,一一完具。
之德业自此愈远闻,闾里之人皆钦向之。
师是后不复他出,扫静室,据古几,宴坐一食;
遇物感兴,时亦作诗。
其句度夷澹清粹,不若其徒之所为者。
与人语和软,未尝辄迕人;
出入县中六十年,亦未尝以爱恶置利害于其间,众皆称之。
素坚强少疾,状貌修伟,慈恕温裕,县人无长少,咸愿见之。
见必拜伏欣喜,丁宁留连,诲谕慰满而后去。
一日,忽召其弟子在前,且曰:「人既生,理当有死;
死常事,非异事。
吾无死生且久矣,汝等当体吾之所以无死生者,慎勿戚戚如众人,乃不累吾今日之所咐嘱尔」。
慕安等泣曰:「师胡为是言,有何所缘耶」?
曰:「吾之神光一道去矣,留此无数刻。
汝当奉吾所戒,曰恶不宜为,善不宜失」。
语已,摄足趺坐,叠手瞑目而逝。
摇挽不动,嶷如塑刻。
享年八十六,治平元年十月二十三日也。
远近缁素来赴哭者殆千人。
众谓宜以师之真身,建苏涂而扃藏之,使来者观相起善,芟去三毒,回面正法,不堕恶道,亦师之不言之教也。
慕安等遂从其谋。
风神凝然,愈久不坏,见者谨畏,如侍诸侧。
余往年尝居郡幕,识师甚熟;
后复来权州事,则已化矣。
归日,枉道过邑,诣师塔下,旋绕瞻礼,悲悼叹息。
虽然,之面目如生,而师之语言已不闻矣,呜呼!
熙宁五年,余知陵州之孙慕真来诣余求文,以铭师之塔。
余昔既闻道于师也,辞将云何?
乃铭之曰:
是身如浮云,倏生而忽灭。
形质本何有?
聚散俱为幻。
夫人而昧此,演起无量法。
从一十百千,乃至万亿兆。
譬如蚕吐丝,缠缚身自狱。
既裸而复羽,孳种无由断。
出此而入彼,轮回岂知觉。
师有大智镜,初谁为磨拂?
光明发虚空,净无一尘染。
大曜满法界,欲照谁能执?
收歛付诸匣,乃是所假者。
示现于世人,师以愿力故。
之所非相,真实不思议。
凡所见闻者,依以为渐入。
由此登佛地,其则固不远。
书以告诸后,咸愿起正信。
贺东府1077年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四八、《元丰类稿》卷三六、《曾文定公集》卷一一、《永乐大典》卷一○五四○ 创作地点:福建省福州市
右巩启:伏睹十月二十三日麻制,伏审史馆相公登庸,天下幸甚。
伏惟史馆相公言为蓍蔡,行应准绳,兼文武之闳材,富天人之奥学。
神祇幽赞,遭圣贤相得之时;
夷夏耸观,备君臣咸有之德。
果由枢轴,首秉钧衡。
窃惟不世之姿,深达当今之务。
必且开公平之路,以序进群能;
销壅蔽之萌,以广延众论。
以宽大为拯救疮痍之要,以安静为休息疲瘵之端。
绌聚敛之无名,偃甲兵而不用。
果推此道,以泽吾民。
食味别声之伦,举皆受赐;
殊邻绝党之俗,孰不向风?
福禄可等于丘山,功名必永于金石。
巩蚤游墙屏,幸遇陶镕
龃龉馀生,始免挤排之患;
零丁滞迹,渐期亨泰之来。
想望门阑,以欣以跃。
繁昌县兴造记1047年10月 北宋 · 曾巩
 出处:全宋文卷一二六一、《元丰类稿》卷一七、《曾文定公集》卷八、《曾子固集》卷二五、《南丰曾先生文粹》卷五、《文章正宗》续集卷一二、《舆地纪胜》卷一八、乾隆《江南通志》卷二一、乾隆《太平府志》卷三四、乾隆《繁昌县志》卷二九、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三五 创作地点: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
太宗二年,取宣之三县为太平州,而繁昌在籍中。
繁昌者,故南陵地唐昭宗始以为县。
县百四十馀年,无城垣而滨大江,常编竹为障以自固,岁辄更之,用材与力一取于民,出入无门关,宾至无舍馆
今治所虽有屋,而庳逼破露,至听讼于庑下,案牍簿书栖列无所,往往散乱不可省,而狱讼、赋役失其平。
历七代,为令者不知几人,恬不知改革,日入于坏。
故世指繁昌为陋县,而仕者不肯来,行旅者不肯游,政事愈以疵,市区愈以索寞,为乡老吏民者羞且憾之。
事之穷必变,故今有能令出,因民之所欲为,悉破去障,而垣其故基,为门以通道往来,而屋以取固。
即门之东北,构亭瞰江,以纳四方之宾客
既又自大其治所,为重门步廊
门之上为楼,敛敕书置其中。
廊之两旁,为群吏之舍,视事之厅,便坐之斋,寝庐庖湢,各以序为。
厅之东西隅,凡案牍簿书,室而藏之,于是乎在。
自门至于寝庐,总为屋凡若干区。
自计材至于用工,总为日凡二千三百九十六日而落成焉。
希道太初,此令之姓名字也。
庆历七年十月二十三日,此成之年月日也。
繁昌为县,止三千户。
九十年间,四圣之德泽,覆露生养,今几至万家。
田利之入倍他壤有馀,鱼、虾、竹、苇、之货,足以自资,而无贫民。
其江山又天下之胜处,可乐也。
今复得能令,为树立如此,使得无岁费而有巨防,宾至不惟得以休,而耳目尚有以之为观。
令居不惟得以安,而民吏之出入仰望者,益知尊且畏之。
狱讼、赋役之书悉完,则是非倚而可定也。
予知县之去陋名,而仕者争欲来,行旅者争欲游,昔之疵者日以减去,而索寞者日以富蕃
称其县之名,其必自此始。
夏令用荐者为是县,至二十七日,而计材以至于落成,不惟兴利除弊可法也,而其变因循,就功效,独何其果且速与!
孟子子产惠而不知为政,呜呼,如夏令者,庶几所谓知为政者与!
于是过子产矣。
凡县之得能令为难;
幸而得能令,而兴事尤难;
幸而事兴,而得后人不废坏之又难也。
繁昌民既幸得其所难得,而令又幸无不便己者,得卒兴其所尤难,皆可喜无憾也。
惟其欲后人不废坏之,未可必得也。
故属予记,其不特以著其成,其亦有以警也。
某月日,南丰曾巩记。
刑部侍郎孙公墓表 北宋 · 刘挚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八二、《忠肃集》卷一四、光绪《湖南通志》卷三六
公讳成象,字乾曜姓孙氏
世家长沙
五代末,马氏据有湖南,将吏皆其所自补。
公之曾祖全以材武为潭州醴陵县镇遏使,庇忧捍患,当危乱中,众恃以休戚,实有德于一方。
生匡替,始仕皇朝,为扬州广陵主簿,以清白著名。
生隽,隐曜潜行,治居郡城南,轻财乐施,教子有方,里人以为长者。
湖湘衣冠论凡治家可法者,至今指城南孙氏,是为公考。
生子五人,而公次居长。
性笃孝,事亲能竭其诚力,而友其弟以爱,居父丧致哀谨礼,乡里称之。
好学问为文章,长于歌诗,善书有法,有名场屋间。
闻善见义,笃好而力行之。
娶夫人李氏,家多赀,尝析其屋,同门婿以女分,每将有诉,公曰:「婚姻以利,末俗事也。
而又以诉乎?
是非士人之所为」。
因谢绝之。
后以事出旁郡,而母夫人以疾亡。
既还,伏棺悲摧,累日不能饮食。
忽抚其子曰:「吾不为无后,死当免于圣人乎?
其从先君游无所恨」。
语已,号顿而终
年三十三,天圣元年二月二十七日也。
夫人后公二十四年卒。
二子:颀,今为朝议大夫荆湖北路转运使
颙,守桂州灵川县
一女,适进士丁咸。
孙男四人,曾孙男六人。
朝议君以才显于世,自其升朝,每国家有事郊庙,推恩其子以及其亲,于是累赠刑部侍郎
呜呼!
公虽无所飨于其生也,而殁也被名爵,燕世绪,子荣而孙承之,则为善必有报,顾迟疾异焉耳。
公既殁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葬于郭下乡露仙里。
又五十三年,当元丰四年三月二十七日开封府推官奉议郎、充秘阁校理刘某文表于墓。
夫人李氏,万年、旌德县太君,自有志铭。
呜呼!
公之死,可谓过于厚者也。
古之人制中以为常,然亦曰丧过乎哀,虽过而不可议者,厚故也。
公视其子足以立,知其不为无后而死,则公之志,可哀也而不可议也。
夫厚其亲而死,人莫得以讥,斯可以无憾矣。
而尤有可哀焉,诚在公有高于人者未及施,而止独施之其身而已,此其命也夫!
此其可哀也夫!
石奉议墓志铭绍圣二年十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元祐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左奉议郎致仕石公以疾终于越州新昌县之私第,享年七十有七,将以绍圣二年十月二十三日葬于伍山乡石溪之原。
其孤景恭以哀恳属于尚书郎韦骧曰:「先人从仕之日浅,而弃官归休甚早,其潜德隐行,非至戚且旧莫能详知。
今欲得志铭以纳诸圹,不敢他叩,敢以敬请」。
于公为门下婿,义不可以茍辞,谨受而书之。
书之必信,其敢以亲嫌自疑,且为虚文以欺后世哉?
讳秀之字春卿,世为新昌人
曾祖讳延俸,祖讳渥,皆不仕。
讳待旦,以子贵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母孔氏封文安郡太夫人
公生而奇警,丱角不好弄,自执卷即有立志。
初,金紫公抱道不仕,而教养子姓尤加诚意。
去所居十馀里曰石溪,山水佳胜,因创馆以延来学,公于其间最为勤励。
每归省膝下,占题构思,肩舆以行,及门,傥未成篇,即倘徉廊庑,俟成然后升堂室。
弱冠就乡举,与同母兄三人连两榜双中进士第
公实与景祐五年乙科也。
信州贵溪主簿
越二考,丁父忧去官。
公特立自信,悉心公家,未尝干进于当路。
贵溪外邑,主簿无事不至州。
妇翁胡卿以书抵信守,欲俾之入谒,为取知之渐。
及守以檄委公按视官柳,道便可谒府。
公如命检察事竟,去州城且迩,即叱驭以还,止以状闻。
乃喟然叹曰:「古之知人,何待识面,我安能缘隙邪至以求人之知乎」!
每繇民务出田野间,不避寒暑,不惮艰险。
一夕持火夜行山蹊,猛兽作于其旁,从者惊溃,公亦失气。
未几,外艰讣至,哀毁倍深,扶病戴星以奔,几不终制。
服除,养疾于家,无仕宦意。
嘉祐末,遂告老于朝,时年四十六矣。
即授光禄寺丞致仕。
后五年,遇神宗登极恩,改大理寺丞赐绯衣银鱼。
又十五年,官制行,换授宣德郎
上即位,覃霈转奉议郎,赐金紫,勋加飞骑尉
居无何,朝廷以左右别寄禄官,公由擢第为左奉议
公德性严重,智识深远,以少时志操,傥假以岁月,扩而充之,何所不逮,其见于事业,岂易量哉?
不幸壮齿抱疾,遽就閒退,浸逾四纪,漠无所施,以至捐馆,其命矣乎!
其命矣乎!
娶胡氏,封德清县君,先公五月而逝,合公一日而葬。
一男景恭,淳谨克家。
三女,长适左承议郎、知洪州建德县陈惕,封同安县君,先卒。
次适封长寿县君
次适左朝请郎、知袁州陈龙辅封仁寿县君
孙男三人,曰端慎、曰端恂、曰端㥠。
孙女四人皆尚幼。
铭曰:
圭璧之资,渊源之学。
筮仕方初,疾忧继作。
孰否不泰,孰屈不伸?
嗟公所罹,而至终身。
降才既殊,与龄且久。
独柅其施,岂命之偶?
云山苍苍,公弥芳。
安此茔域,子孙以昌。
德清县胡氏墓志铭绍圣二年十月 北宋 · 韦骧
 出处:全宋文卷一七八○、《钱塘韦先生文集》卷一六
夫人姓胡氏,生于东都,其先婺之永康人也。
曾大父承师,赠吏部郎中
大父则,兵部侍郎,赠兵部尚书
父楷,光禄卿致仕以终。
夫人性质明慧,智虑深远,事父母孝敬。
十八嫁左奉议郎石公秀之,其奉夫有礼,事舅姑如父母,皆天资自然,非学而强能也。
既嫁六年,奉议公罹疾,且遭外艰,夫人养侍而执舅之丧,一皆中节。
服除,奉议公疾未愈,夫人斥铅华,薄滋味,朝夕以调护为意。
匕药杯羹,必躬视以进。
闻有良医,则不远千里,必极力以致之,不效而后已。
閒则读佛书,灰心释虑,不以不幸见于辞色,以伤夫之心。
如是者几五十年,而终始如一,夫人之诚,可谓至矣。
初,奉议公以进士擢第,为信州贵溪主簿,未满而病,其后不复调官
间请得谢,栖迟偃仰,无一事以絓胸中,安度岁月,得保天年,夫人之力也。
及公遇霈恩,进升朝籍,封夫人为德清县,内外宗族乡党姻娅闻之,皆曰:「封邑之铭与其人称,岂神有所相欤」?
夫人貌肃气和,识高语简,左右亲近罔不敬惮。
遇事处决,泮然不惑。
闺门雍睦安静,有古贤妇之风。
常以妣郡君程氏久在浅土,每一思之,饮气忍泣,如不自胜。
光禄公寝疾,夫人犯风浪、绝重江,归侍左右,昼则忘食,夜不解衣。
月馀遭属纩之变,极哀尽礼,卒哭而返。
至举葬二亲,复航险以来助奉襄事,诸孤亦有赖焉。
讫事将还,悲且叹曰:「余老矣,怙恃永诀,送终毕矣。
今其归也,其止矣乎」!
元祐八年七月二十日早,以疾殁于新昌之第。
五月奉议公相继而化。
绍圣二年十月二十三日,其孤奉以合葬于伍山乡石溪之原。
一男景恭,孝谨有立,能传其家。
三女,长适知洪州新建县左承议郎陈惕,为同安县,卒。
次适尚书主客郎中左朝散大夫韦骧,为长寿县
次适知袁州左朝请郎陈龙辅,为仁寿县
孙男三人:曰端慎、曰端恂、曰端㥠。
孙女四人皆尚幼。
从其孤之哀请,敬志以实,而为之铭。
铭曰:
夫人之诚,匪石可转
夫人之德,如玉不变。
孝于其亲,移逮舅姑。
敬养不愆,以慰其夫。
君子既慰,闺门以治。
四纪浸逾,不知老至。
久寿美封,神相厥躬。
同穴齐归,邈然清风。
冗官劄子1086年10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七○、《苏文忠公全集》卷二七、《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九○、《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三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祐元年十月二十三日翰林学士朝奉郎知制诰苏轼劄子奏:臣伏见近日言者,以吏部员多阙少,欲清入仕之源,救官冗之弊,裁减任子及进士累举之恩,流外入官之数,已有旨下吏部、礼部与给舍详议。
臣窃谓此数者,行之则人情不悦,不行则积弊不去,要当求其分义,务适厥中,使国有去弊之实,人无失职之叹,然后为得也。
欲乞应任子及进士累举免解恩例,并一切如旧,只行下项。
一、奏荫文官人,每遇科场,依进士法试大义策论。
如系武官,即试弓马,或试法。
并三人中解一人。
仍年及二十五已上,方得出官。
内已举进士得解者免试。
如三试不中,年及三十五已上,亦许出官。
应试大义策论及试法者,在京随进士赴国学,在外赴转运司
试弓马者,在京随武举人武学,在外转运司差官。
一、进士累举免解,合推恩者,并约嘉祐以前内中数目,立为定额。
如所试优长,系额内人数,即等第推恩,亦许出官。
如系额外,即并与一不出官名衔。
一、流外入官人,除近已有旨裁减三省恩例外,其馀六曹寺监等处,及州郡监司人吏出职者,并委官取索文字,看详有无侥倖定夺,酌中恩例。
右,若行此数者,则任子虽有三试滞留之艰,而无终身绝望之叹。
亦使人人务学,文臣知经术时务,武臣闲弓马法律。
皆有益于事。
进士累举,有词学人自得出官,若无所能,得虚名一官,免为白丁,亦无所恨。
如有可采,乞降下与前文字一处详议。
取进止。
王定国(一六 以下俱离黄州1092年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八九九、《苏文忠公全集》卷五二、《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四 创作地点:江苏省扬州市
某启:今日景繁泗州,转示十月二十三日所惠书并新诗六首、妙曲一首,大慰所怀。
河冻胶舟,咫尺千里,意思牢落可知。
得此佳作,终日喜快,滞懑冰释,幸甚!
幸甚!
某往扬州,入一文字,乞常州住。
得耗,奏邸拘微文,不肯投进,已别作一状,遣人入京投下。
近在常州宜兴,买得一小庄子,岁可得百馀硕,似可足食。
非不知扬州之美,穷猿投林,不暇择木也。
黄师是遣人往南都,故急作此书,仍和得一诗为谢,他未暇也。
新济甚浅,冻不可行,旦夕水到即起,恐须至正初方有水也。
不知至时公在宋否?
某若得请,或附宣献公舟尾南来,不尔,遂溯水至西都,出陆赴汝也。
然欲葬却乳母子由乳母。
乃行。
南都亦须住一月。
入夜,倦迫,不尽意。
惟万万自重。
书出局诗1088年10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三七、《苏文忠公全集》卷六八、《古今法书苑》卷四二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急景归来早,浓阴晚不开。
倾杯不能饮,待得卯君来」。
今日局中早出,阴晦欲雪,而子由户部晚出,作此数句。
忽记十年前在彭城时,王定国来相过,留十馀日,还南都
子由为宋幕,定国临去,求家书,仆醉不能作,独以一绝与之。
云:「王郎西去路漫漫,野店无人霜月寒。
泪湿粉笺书不得,凭君送与卯君看」。
卯君,子由小名也。
今日情味虽差胜彭城,然不若同归林下,夜雨对床,乃为乐耳。
元祐三年十月二十三日
临筼筜图并题1086年10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四三、《式古堂书画汇考》卷一三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石室先生戏墨,苏轼临。
是日试廷圭墨。
元祐元年十月廿三日
书王进叔所蓄琴1100年10月23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七四、《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一 创作地点:广东省广州市
知琴者以谓前一指后一纸为妙,以蛇蚹纹为古。
进叔所蓄琴,前几不容指,而后劣容纸,然终无杂声,可谓妙矣。
蛇蚹纹已渐出,后日当益增,但吾辈及见其斑斑焉,则亦可谓难老者也。
元符二年十月二十三日,与孙叔静皆云。
事不能两立1094年10月22日 北宋 · 苏轼
 出处:全宋文卷一九八二、《苏文忠公全集》卷七三 创作地点:广东省惠州市
乐天庐山草堂,盖亦烧丹也。
欲成而炉鼎败。
明日忠州刺史除书到。
乃知世间、出世间事不两立也。
仆有此志久矣,而终无成者,亦以世间事未败故也。
今日真败矣。
《书》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
信而有徵。
绍圣元年十月二十二日
梁国郡君王氏墓志铭元祐五年十月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五○、《范太史集》卷三九
夫人王氏,应天府虞城人
曾祖砺,赠太师中书令尚书令
曾祖妣某氏,某国太夫人
祖涣,尚书礼部侍郎致仕,赠银青光禄大夫
祖妣某氏,某郡太夫人
献臣殿中丞
妣李氏,陇西县
王氏南都望族。
夫人生而淑懿,孝敬慈祥,父母爱之,慎其所归。
年十七,适东莱蔡公。
公讳某,初出继伯父参知政事文忠公
夫人事姑备尽妇道,内外无间言。
姑夫人薨,公悉以文忠公阙业与其弟延嗣,秋毫无所取。
家贫,奉养甚薄,夫人安之。
族人以乏告者,必竭所有济其急。
常劝公苦学,勿恤家有无。
见公登进士第,擢为福建路转运判官,夫人封同安县君
嘉祐八年十月二十三日以疾卒,年三十三。
后十年,公为龙图阁阁学士追封太原郡君,又封梁国
元祐五年三月,公以吏部侍郎薨于京师十月某日,葬颍昌府阳翟县某乡某里,夫人合祔。
子男六人:惇、怿,皆右承奉郎
悰,蚤世;
恽,右承务郎
恂,蚤世;
恪,右承务郎
四子皆孝谨好学,能世其家。
女二人:长适和州防禦推官、前国子监直讲沈阙,次适右通直郎提举三门白波辇运永世
孙二人:兴孝、兴宗、并假承务郎
孙女三人,皆幼。
铭曰:
夫人之行,宜公偕老。
天畀淑哲,啬其寿考。
如彼筑室,既营弗处。
如田之菑,亦不克庾。
勤则多矣,不享于身。
惟其庆善,以利后人。
箕颍之阴,归于幽宅。
刻词昭美,其閟无极。
曲珍与贼接战疏元丰四年十一月 北宋 · 李稷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三九、《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三一九、《宋代蜀文辑存》卷二八
十月丙子,兵夫夜结阵,驻移𣇾河,西贼屯兵蒲桃山
丁丑未明,曲珍领步骑先与贼接战,分锐兵绕蒲桃山出贼后,首尾合击,走之。
斩首四百级,获器甲二千,马五十,伪宣敕七,铜印一,降四十馀人。
进宿曲水平。
戊寅驻大里川,至晓收集不齐,人夫冻死在道,无复收敛,役非其时,理无可济,见今极力催驱。
温州僧正持正大师行业记 北宋 · 释元照
 出处:全宋文卷二四三五、《芝园集》卷上
大观元年九月十五日午未间,永嘉僧正持正律师归寂于城西之寿圣院。
前三日,命众僧讽《十六观》、《弥陀》等经,师亦合掌虔恭,随声而和。
将终,乃指西向云:「此吾所归处也」。
良久奄然息绝。
至十月二十三日,茶毗于西郊,发棺投炬,肤体如生,唇颊如红莲
火灭,得舍利不胜数。
至明年某月某日,葬遗骨于西岑驻旌亭之南郊,立塔以识之。
亲度上首曰知孟,具状先师平生行业,求文为记。
予尊僧正实为先达,僧正视予不以晚辈,抑与师有旧,故不敢辞。
师讳灵玩,字占叔,本郡宋氏子。
童年厌世,礼开元寺妙明僧正昙可为师,二十三试经业,得剃度。
当年纳具戒,即有志于学。
闻天台真悟律师辟绛纱于钱唐,遂与同友仲卿而就学焉。
敏锐剋勤,寸阴不废,儒老百氏,馀力旁求。
当时卿、玩之名,藉藉称于教肆。
既而还乡,卿乃导诱亲族,重建戒坛
坛成未几,不幸早世。
其先,坛上不立佛像,师欲立之,而众议纷挐,是否未决。
师于众中袖出《戒坛经》證之,众遂默伏。
自是坛场制度一禀于师,仍立南山祖堂于坛院之左。
既而学业内充,名闻外溢,于是众命住本寺教院。
法明忠老当代之名匠,一日过门,正当讲次,因而就听讲罢,执师手曰:「吾乡善讲,唯师一人而已」。
自后凡有登门,指令从师先学戒律,然后可习经论。
次住永安常宁律院,又迁东安教院,复迁杭州普宁寺,寻归本寂禅院,后居大云律省。
师以不倦诲人,来学辐凑,舍宇为之不容。
众信倾财,鼎新盖造,不数载而成。
因命演法处为毗尼讲堂,塑律宗祖像列祀于阁,置律乘教藏缄于丈室。
自此人皆号为毗尼师焉
郡倅唐公彀举师为僧判,次迁副僧正
郡守张公济性严少交游,待师独厚,又迁都僧正,给帖令揭额为十方律院。
郡守杨公蟠知师公正,凡僧门事尽委处断,仍为亲书额字,赠《毗尼讲堂诗》,见于《永嘉百咏》。
大夫吴公君平赞师画像,盛称其美。
自僧判至都正,掌握教门二十馀年,略无遗缺。
数以病辞,后方获免。
师昔尝临坛度戒,位在第三。
知郡石公景立以为度戒事重,宜选德人,馀皆黜退,独留师一人,仍推为坛长,万口皆谓纲纪坛场得其人矣。
师少居学地,不惮劳苦,至于祖师三大部、本讲十记,诸馀卷帙,皆亲手书之。
逮本寺遭爇,悉为煨烬,复出钱唐传写,以备检阅
师讲学外,于西方净业信愿甚笃,尝命工绘弥陀、观音、势至三圣像,随身奉事,至老愈勤。
凡有少善,悉严净域,故随处坐卧,面不背西。
日诵《弥陀经》四十八遍,酷爱飞山《往生传》,镂板印施,为众销释。
讲《行事钞》十五过,《羯磨疏》七过,《戒本疏》八过,诸小部帙不可悉数。
自馀《法华》、《光明》、《十六观》、《普贤行愿》诸小经咒,日别看诵,以为常业。
凡所施物,随得随散,衣盂之外,唯教乘数百轴耳。
登门受道,前后往来二千馀人,散布诸方,分灯传化。
俗寿七十六,僧腊五十三。
评曰:弃俗为道,其要在三:一曰行己,二曰利他,三曰护法。
窃惟僧正自入道至终,禀律奉戒,不亏其节,不辱其身,礼诵焚修,日无虚度,则其行己不为不勤矣。
尝患乡闾律学不振,远涉江山,寻师受业,晨夕讲演,训诱来蒙,故使南山宗部遐迩获闻,流演无穷,由师为始,则其利它不为不博矣。
四十馀年弘阐律藏,播迁南北,一志流通,魁镇教门,肃清海众,主持坛席,纠正轨仪,法轻生,死而后已,则其护法不为不笃矣。
晚年谢事,退养幽居,建志存诚,专期西迈,临终正念,奄尔迁神。
逮至荼毗,道俗奔赴,众睹异相,追慕哀号。
斯可谓始卒两全,美善俱尽。
存诚法,孰能至于此哉?
于戏!
人有片善,犹足可绝,况备斯众德,而无述乎?
故直笔编其始末,以俟异日作传者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