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
“十一月” 相关资源
诗文库7551
人物库2012
古籍库63414
活动2535
诗文库 正文
使执讯与赵盾 春秋郑国 · 公子归生
 出处:全上古三代文卷四
寡君即位三年,召蔡侯而与之事君。
九月,蔡侯入于敝邑以行。
敝邑以侯宣多之难,寡君是以不得与蔡侯偕。
十一月克减侯宣多,而随蔡侯以朝事于执事
十二年六月,归生佐寡君之嫡夷,以请陈侯于楚,而朝诸君。
十四年七月,寡君又朝以蒇陈事。
十五年五月,陈侯自敝邑往朝于君。
往年正月,烛之武往,朝夷也。
八月,寡君又往朝。
以陈、蔡之密迩于楚,而不敢贰焉,则敝邑之故也,虽敝邑之事君,何以不免?
在位之中,一朝于襄,而再见于君。
夷与孤之二三臣相及于绛。
虽我小国,则蔑以过之矣。
今大国曰:「尔未逞吾志」。
敝邑有亡,无以加焉。
古人有言曰:「畏首畏尾,身其馀几」?
又曰:「鹿死不择音」。
小国之事大国也。
德,则其人也;
不德,则其鹿也,铤而走险,急何能择?
命之罔极,亦知亡矣,将悉敝赋以待于【修,彡改鱼】,唯执事命之。
文公二年六月壬申,朝于齐。
四年二月壬戌,为齐侵蔡,亦获成地楚。
居大国之间,而从于强令,岂其罪也?
大国若弗图,无所逃命(《左传》文十七年)
劾奏晁错 西汉 · 陶青
 出处:全汉文 卷十四
吴王反逆亡道,欲危宗庙,天下所当共诛。
御史大夫错议曰:「兵数百万,独属群臣,不可信。
陛下不如自出临兵,使居守
徐僮之旁,吴所未下者,可以予吴」。
不称陛下德信,欲疏群臣百姓,又欲以城邑予吴,亡臣子礼,大逆无道。
当要斩,父母妻子同产,无少长皆弃市。
臣请论如法(《汉书·晁错传》:丞相青翟、中尉廷尉欧劾奏云云,制曰可。按:严青翟孝武元狩五年李蔡丞相。今此事在孝景三年正月,其时丞相陶青也。各《汉书》本衍一「翟」字耳。)
奏劾赵皇后姊娣 西汉 · 解光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臣闻许美人及故中宫史曹宫皆御幸孝成皇帝,产子,子隐不见。
臣遣从事掾业史望验问知状者掖庭狱丞籍武,故中黄门王舜、吴恭、靳严,官婢曹晓、道房、张弃,故赵昭仪御者于客子、王偏、臧兼等皆曰宫即晓子女,前属中宫,为学事史,通《诗》,授皇后
房与宫对食元延元年中宫语房曰:「陛下幸宫」。
后数月,晓入殿中,见宫腹大,问宫。
宫曰:「御幸有身」。
其十月中,宫乳掖庭牛宫令舍,有婢六人。
中黄门田客(《汉纪》作田闳)
诏记,盛绿绨方底,封御史中丞印,予武曰:「取牛宫令舍妇人新产儿,婢六人,尽置暴室狱,毋问儿男女,谁儿也」!
武迎置狱。
宫曰:「善臧我儿胞,丞知是何等儿也」!
后三日,客持诏记与武,问「儿死未?
手书对牍背」。
武即书对:「儿见在,未死」。
有顷,客出曰:「上与昭仪大怒,奈何不杀」?
武叩头啼曰:「不杀儿,自知当死;
杀之,亦死」!
即因客奏封事,曰:「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惟留意」!
奏入,客复持诏记予武曰:「今夜漏上五刻,持儿与会东交掖门」。
武因问客:「陛下得武书,意何如」?
曰:「瞠也」。
武以儿付
受诏,内儿殿中,为择乳母,告:「善养儿,且有赏。
毋令漏泄」!
择弃为乳母,时儿生八九日。
后三日,客复持诏记,封如前予武,中有封小绿箧,记曰:「告武以箧中物书予狱中妇人,武自临饮之」。
武发箧中有裹药二枚,赫蹄书,曰:「告伟能: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
女自知之」!
伟能即宫。
宫读书已,曰:「果也,欲姊弟擅天下!
我儿男也,额上有壮发,类孝元皇帝
今儿安在?
危杀之矣!
奈何令长信得闻之」?
宫饮药死。
后宫婢六人召入,出语武曰:「昭仪言女无过。
宁自杀邪,若外家也?
我曹言愿自杀」。
即自缪死。
武皆表奏状。
弃所养儿十一日,宫长李南以诏书取儿去,不知所置。
许美人前在上林涿沐馆,数召入饰室中若舍,一岁再三召,留数月或半岁御幸。
元延二年怀子,其十一月乳。
诏使严持乳医及五种和药丸三,送美人所。
呼客子、偏、兼闻昭仪成帝曰:「常绐我言从中宫来,即从中宫来,许美人儿何从生中?
许氏竟当复立邪」!
怼,以手自捣,以头击壁户柱,从床上自投地,啼泣不肯食,曰:「今当安置我,欲归耳」!
曰:「今故告之,反怒为!
殊不可晓也」。
帝亦不食。
昭仪曰:「陛下自知是,不食为何?
陛下常自言『约不负女』,今美人有子,竟负约,谓何」?
曰:「约以赵氏,故不立许氏。
使天下无出赵氏上者,毋忧也」!
诏使严持绿囊书予许美人,告严曰:「美人当有以予女,受来,置饰室中帘南」。
美人从苇箧一合盛所生儿,缄封,及绿囊报书予严。
严持箧书,置饰室帘南去。
帝与昭仪坐,使客子解箧缄。
未已,帝使客子、偏、兼皆出,自闭户,独与昭仪在,须臾开户,呼客子、偏、兼,使缄封箧及绿绨方底,推置屏风东。
恭受诏,持箧方底予武,皆封以御史中丞印,曰:「告武:箧中有死儿,埋屏处,勿令人知」。
武穿狱楼垣下为坎,埋其中。
故长定许贵人及故成都平阿侯家婢王业、任㛤、公孙习前免为庶人,诏召入,属昭仪为私婢。
成帝崩,未幸梓宫,仓卒悲哀之时,昭仪自知罪恶大,知丛等故许氏、王氏婢,恐事泄,而以大婢羊子等刚予业等各且十人,以慰其意,属无道我家过失。
元延二年五月,故掖庭令吾丘遵谓武曰:「掖庭丞吏以下皆与昭仪合通,无可与语者,独欲与武有所言。
我无子,武有子,是家轻族人,得无不敢乎?
掖庭中御幸生子者辄死,又饮药伤堕者无数,欲与武共言之大臣,票骑将军贪耆钱,不足计事,奈何令长信得闻之」?
遵后病困,谓武:「今我已死,前所语事,武不能独为也,慎语」!
皆在今年四月丙辰赦令前。
臣谨案永光三年男子忠等发长陵傅夫人冢。
事更大赦,孝元皇帝下诏曰:「此朕不当所得赦也」。
穷治,尽伏辜,天下以为当。
鲁严公夫人杀世子,齐桓召而诛焉,《春秋》予之。
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
前平安刚侯夫人谒坐大逆,同产当坐,以蒙赦令,归故郡。
昭仪所犯尤悖逆,罪重于谒,而同产亲属皆在尊贵之位,迫近帷幄,群下寒心,非所以惩恶崇谊示四方也。
请事穷竟,丞相以下议正法(《汉书·外戚》下《孝成赵皇后传》)
责吏诏永光三年十一月 西汉 · 汉元帝
 出处:全汉文 卷七
乃者己丑地动,中冬雨水大雾,盗贼并起,吏何不以时禁?
各悉意对(《汉书·元纪》)
许皇后 西汉 · 汉成帝
 出处:全汉文 卷八
皇帝问皇后,所言事闻之。
夫日者,众阳之宗,天光之贵,王者之象,人君之位也。
夫以阴而侵阳,亏其正体,是非下陵上,妻乖夫,贱逾贵之变与?
春秋二百四十二年,变异为众,莫若日蚀大。
汉兴,日蚀亦为吕、霍之属见。
以今揆之,岂有此等之效与?
诸侯拘迫汉制,牧相执持之也。
又安获齐赵七国之难?
将相大臣,裹诚秉忠,惟义是从,又恶有上官、博陆宣成之谋?
若夫徒步豪杰,非有陈胜项梁之群也;
匈奴、夷狄,非有冒顿、郅支之伦也。
方外内乡,百蛮宾服,殊俗慕义,八州怀德,虽使其怀挟邪意,犹不足忧,又况其无乎?
求于夷狄无有,求于臣下无有,微后宫也当,何以塞之?
日者,建始元年正月,白气出于营室。
营室者,天子之后宫也。
正月于《尚书》为皇极。
皇极者,王气之极也。
白者西方之气,其于春当废。
今正于皇极之月,兴废气于后宫,视后妾无能怀任保全者,以著继嗣之微,贱人将起也。
至其九月,流星如瓜,出于文昌,贯紫宫,尾委曲如龙,临于钩陈,此又章显前尤,著在内也。
其后则有北宫井溢,南流逆理,数郡水出,流杀人民。
后则讹言相传惊震,女童入殿,咸莫觉知。
夫河者水阴,四渎之长,今乃大决,没漂陵邑,斯昭阴盛盈溢,违经绝纪之应也。
乃昔之月,鼠巢于树,野鹊变色。
五月庚子,鸟焚其巢太山之域。
《易》曰:「鸟焚其巢,旅人先笑后号咷,丧牛于易,凶」。
言王者处民上,如鸟之处巢也。
顾恤百姓,百姓畔而去之,若鸟之自焚也。
虽先快意说笑,其后必号而无及也。
百姓丧其君,若牛亡其毛也。
故称凶。
泰山,王者易姓告代之处,今正于岱宗之山,甚可惧也。
三月癸未,大风自西摇祖宗寝庙,扬裂帷席,折拔树木,顿僵车辇,毁坏榄屋,灾及宗庙,足为寒心!
四月己亥朔,日蚀东井转旋且索,与既无异。
已犹戊也。
亥复水也。
明阴盛,咎在内。
于戊己,亏君体,著绝世于皇极,显祸败及京都
东井,变怪众备,末重益大,来数益甚,成形之祸月以迫切,不救之患日浸娄深,咎败灼灼若此,岂可以忽哉!
书》云:「高宗彤日,粤有雊雉。
祖己曰:『惟先假王正厥事」』。
又曰:「虽休勿休,惟敬五刑,以成三德」。
即饬椒房及掖庭耳。
皇后有所疑,便不便,其条刺,使大长秋来白之。
吏拘于法,亦安足过?
盖矫枉者过直,古今同之。
且财币之省,特牛之祠,其于皇后,所以扶助德美,为华宠也。
咎根不除,灾变相袭,祖宗且不血食,何戴侯也!
传不云乎:「以约失之者鲜」。
皇后欲从其奢与?
朕亦当法孝武皇帝也。
如此,则甘泉、建章,可复兴矣。
世俗岁殊,时变日化,遵事制宜,因时而移,旧之非者,何可放焉!
君子之道,乐因循而重改作。
昔鲁人为长府,闵子骞曰:「仍旧贯如之何?
何必改作」!
盖恶之也。
《诗》云:「虽无老成人,尚有典刑。
曾是莫听,大命以倾」。
孝文皇帝,朕之师也。
皇太后皇后成法也。
假使太后在彼时不如职,今见亲厚,又恶可以逾乎!
皇后其刻心秉德,母违先后之制度,力谊勉行,称顺妇道,减省群事,俭约为右。
其孝东宫,母阙朔望,推诚永究,爰何不臧!
养名显行,以息众欢,垂则列妾,使有法焉。
皇后深惟毋忽(《汉书·外戚·孝成许后传》:于是省减椒房掖延用度,皇后乃上疏,上于是采刘向谷永之言以报。)
总说符命始建国元年 西汉末 · 王莽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九
帝王受命,必有德祥之符瑞,协成五命,申以福应,然后能立巍巍之功,传于子孙,永享无穷之祚。
故新室之兴也,德祥发于汉三七九世之后。
肇命于新都,受瑞于黄支,开王于武功,定命于子同,成命于巴宕,申福于十二应,天所以保佑新室者深矣,固矣!
武功丹石出于汉氏平帝末年,火德销尽,土德当代,皇天眷然,去汉与新,以丹石始命于皇帝。
皇帝谦让,以摄居之,未当天意,故其秋七月,天重以三能文马。
皇帝复谦让,未即位,故三以铁契,四以石龟,五以虞符,六以文圭,七以玄印,八以茂陵石书,九以玄龙石,十以神井,十一以大神石,十二以铜符帛图。
申命之瑞,寝以显著,至于十二,以昭告新皇帝。
皇帝深惟上天之威不可不畏,故去摄号,犹尚称假,改元为初始,欲以承塞天命,克厌上帝之心。
然非皇天所以郑重降符命之意,故是日天复决以勉书,又侍郎王盱见人衣白布单衣,赤缋方领,冠小冠,立于王路殿前,谓盱曰:「今日天同色,以天下人民属皇帝」。
盱怪之,行十馀步,人忽不见。
至丙寅暮,汉氏高庙有金匮图策:「高帝承天命,以国传新皇帝」。
明旦,宗伯孝侯刘宏以闻,乃召公卿议,未决,而大神石人谈曰:「趣新皇帝之高庙受命,毋留」!
于是新皇帝立登车,之汉氏高庙受命。
受命之日,丁卯也。
丁,火,汉氏之德也。
卯,刘姓所以为字也。
明汉刘火德尽,而传于新室地。
皇帝谦谦,既备固让,十二符应迫著,命不可辞。
惧然祗畏,苇然闵汉氏之终不可济,亹亹在左右之不得从意,为之三夜不御寝,三日不御食,延问公侯卿大夫,佥曰:「宜奉如上天威命」。
于是乃改元定号,海内更始。
新室既定,神祇欢喜,申以福应,吉瑞累仍。
《诗》曰:「宜民宜人,受禄于天;
保佑命之,自天申之」。
此之谓也。
五威将奉《符命》,赍印绶,王侯以下及吏官名更者,外及匈奴、西域,侥外蛮夷,皆即授新室印绶,因收故汉印绶。
赐吏爵人二级,民爵人一级,女子百户羊酒,蛮夷币帛各有差。
大赦天下(《汉书·王莽传》中)
奏间匈奴乌孙 西汉 · 息夫躬
 出处:全汉文 卷五十六
单于当以十一月入塞,后以病为解,疑有他变。
乌孙两昆弥弱,卑爰疐强盛,居强煌之地,拥十万之众,东结单于,遣子往侍,如因素强之威,循乌孙就屠之迹,举兵南伐,并乌孙之势也。
乌孙并,则匈奴盛,而西域危矣。
可令降胡诈为卑爰疐使者来上书曰:「所以遣子侍单于者,非亲信之也,实畏之耳。
惟天子哀,告单于归臣侍子。
愿助戊己校尉保恶都奴之界」。
因下其章诸将军,令匈奴客闻焉。
则是所谓「上兵伐谋,其次伐交」者也(《汉书·息夫躬传》:会单于当来朝,遣使言病,愿朝明年,躬因是而上奏,以为。)
奏废刘氏 西汉 · 孙建
 出处:全汉文 卷六十一
西域将钦上言,九月辛巳戊己校尉陈良终带共贼杀校尉刁护,劫略吏士,自称废汉大将军,亡入匈奴
今月癸酉,不知何一男子遮臣建车前,自称「汉氏刘子舆成帝下妻子也。
刘氏当复,趣空宫」。
收系男子,即常安姓武字仲。
皆逆天违命,大逆无道。
请论仲及陈良等亲属当坐者。
奏可。
汉氏高皇帝比箸戒云,罢吏卒,为宾食,诚欲承天心,全子孙也。
其宗庙不当在常安城中,及诸刘为诸侯者,当与汉俱废。
陛下至仁,久未定。
前故安众侯刘崇徐乡侯刘快、陵乡侯刘曾、扶恩侯刘贵等,更聚众谋反。
狂狡之虏或妄自称亡汉将军或称成帝子子舆,至犯夷灭,连未止者,此圣恩不蚤绝其萌牙故也。
臣愚以为汉高皇帝为新室宾,享食明堂。
成帝,异姓之兄弟,平帝,婿也,皆不宜复入其庙。
元帝皇太后为体,圣恩所隆,礼亦宜之。
臣请汉氏诸庙在京师者皆罢。
诸刘为诸侯者,以户多少就五等之差;
其为吏者皆罢,待除于家。
上当天心,称高皇帝神灵,塞狂狡之萌(《汉书·王莽传》中:始建国二年十一月,立国将军建奏云云,曰可。)
石门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二
建宁四年十一月,黄场石(《水经·济水注》)
桂阳太守周憬功动铭熹平三年十一月 汉 · 阙名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一百三
桂阳太守府君者,徐州下邳人也,讳景字君光。
体性敦仁,天姿笃厚,行兴闺门,(缺州)
举孝廉,拜尚书侍郎,迁汝南固始相,遂拜桂阳
乃宣鲁卫之政,敷《二南》之泽,政以德绥,化犹风腾,抚集丞细□绥有方。
进则贞直,退则错枉,崇举济济,吉士充朝。
招训□蒙,开诱六蔽,君子道长,小人道消。
信感神祇,灵瑞符(缺。)熹谷生于墅,奇草像萐莆,异根之树,超然连理。
于此□时邦域惟宁。
郡又(与)南海接比,商旅所臻,自瀑亭至乎曲红,壹由此水。
水源也,出于王禽之山,山盖隆□□□于天,泉肇沸踊,发射其颠,分流离散,为十二川,弥陵跻阻,丘阜错连,隅陬壅蔼,末由骋焉。
尔乃贯山钻石,经□□□□扬扬争怒,浮沈潜伏,蛇龙蛣屈,澧隆郁浥,千渠万浍,合聚溪涧,下迄安聂,六作难伦难,湍濑溞蚤,泫沄潺湲,虽《诗》称百川沸腾,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盖莫若斯。
天轨所经,恶得已改。
其下注也,若奔车失辔,狂牛无縻,□勿荒忽,胪𦜣不相知。
及其上也,则群辈相随,檀柁提□唱号慷慨,沈深不前。
其成败也,非徒丧宝玩,陨珍奇,替珠贝,流象犀也。
往古来今,变甚终矣。
于是府君乃思夏后之遗训,□应龙之画,伤行旅之悲穷,哀穷人困厄,感蜀守冰殄绝犁堆,嘉夫昧渊,永用夷易,乃命良吏,奖帅壮夫,排颓磐石,投之寥□□高填下,凿截回曲,弥水之邪性,顺导其经脉,断硍𱨚之电波,弱阳侯之汹涌。
由是小蹊乃平直,大道允通利,抱布贸丝,交易而至,各涉周旋,功万于前。
除昔□□树塞于兹,虽非龙门之鸿绩,亦人君之德宗,故(船)人叹于水渚,行旅语于涂陆。
孔子曰:「禹不决江疏河,吾其鱼矣」。
于是熹平三年,岁在摄提,仲冬之月,曲红零陵重安区祉字景贤,遵承典宪,宣扬德训,帅礼不越,钦仰高山,乃与邑子故吏龚台、郭苍龚雒等,命工击石,建碑于泷上,勒铭公功,传之万世,垂示无穷。
其辞曰:
乾坤剖兮建两仪,刚柔分兮有险夷。
中岳兮穆崔嵬,叹衡林兮独倾亏。
增峻峭兮甚峻峭,鲧莫涉兮禹不规。
仰王禽兮又崜峗,俯泷渊兮怛以悲。
岸参天兮无路蹊,石纵横兮流洄洄。
波隆隆兮声若雷,或抱货兮以从利。
或追恩兮有赴义,汜舟楫兮有不避。
□躬躯于玄池,委性命兮于苲绳。
憯寒栗兮不皇计,忽随流兮殆忘归。
懿贤后兮发(圣)荚,闭不通兮治斯溪
蹶巨石兮以湮填,开切总兮导曲机。
摧六泷兮弱(下缺)兮散其波。
威怒定兮混澜澜,息聊啾兮逝(下缺)兮蛟龙臧,睦老唱兮胪人歌。
名冠世兮超逾伦,今称□兮耀流沙。
功斐斐兮镜海裔,君乎君,寿不訾(《隶释》四)
人为徐闻县 汉 · 无名氏
《元和郡县志》曰:汉置左右侯官。在徐闻县南一里。积物于此。备其所求。与交易有利。故谚曰:
欲拔(拔,《寰宇记》卷一六九作“救”。同卷《雷州土产》云:“州在海岛上,地多沙卤。禾粟春种秋收,号芥禾,多谷粒。”又云:“再熟五月十一月再熟。徐闻县谚云云。”)贫。诣徐闻(○舆地纪胜一百十八。)
议奏断狱以冬至 东汉 · 鲁恭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三
夫阴阳之气,相扶而行,发动用事,各有时节。
若不当其时,则物随而伤。
王者虽质文不同,而兹道无变,四时之政,行之若一。
《月令》,周世所造,而所据皆夏之时也。
其变者,唯正朔、服色、牺牲、徽号、器械而已。
故曰:「殷因于夏礼,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
《易》曰:「潜龙勿用」。
十一月、十二月阳气潜藏,未得用事。
煦嘘万物,养其根荄,而犹盛阴在上,地冻水冰,阳气否隔,闭而成冬。
故曰:「履霜坚冰,阴始凝也。
驯致其道,至坚冰也」。
五月微阴始起,至十一月,坚冰至也。
夫王者之作,因时为法。
孝章皇帝深惟古人之道,助三正之微,定律著令,冀承天心,顺物性命,以致时雍。
然从变改以来,年岁不熟,谷价常贵,人不宁安
小吏不与国同心者,率入十一月得死罪贼,不问曲直,便即格杀,虽有疑罪,不复谳正
一夫吁嗟,王道为亏,况于众乎!
《易》十二月袁宏《纪》作「十一月,《中孚》曰」),「君子以议狱缓死」。
可令疑罪使详其法,大辟之科,尽冬月乃断。
其立春十二月中者,勿以报囚如故事(《后汉·鲁恭传》,又略见袁宏《后汉纪》十六)
袜铭 东汉 · 崔骃
四言诗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四
机衡建子,万物含滋。
黄钟育化,以养元基。
长履景福,至于亿年。
皇灵既祐,祉禄来臻。
本支百世,子子孙孙。
奏驳贾宗断狱尽三冬议 东汉 · 陈宠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三十二
冬至之节,阳气始萌,故十一月、射干、芸、荔之应。
《时令》曰:「诸生荡,安形体」。
天以为正,周以为春。
十二月阳气上通,雉雊鸡乳,地以为正,殷以为春。
十三月阳气已至,天地已交,万物皆出,蛰虫始振,人以为正,夏以为春。
三微成著,以通三统。
周以天元,殷以地元,夏以人元。
若以此时行刑,则殷、周岁首皆当流血,不合人心,不稽天意。
《月令》曰:「孟冬之月,趣狱刑,无留罪」。
明大刑毕在立冬也。
又:「仲冬之月,身欲宁,事欲静」。
若以降威怒,不可谓宁;
若以行大刑,不可谓静。
议者咸曰:「旱之所由,咎在改律」。
臣以为殷、周断狱,不以谓宁;
若以行大刑,不可谓静。
议者咸曰:「旱之所由,咎在改律』。
臣以为殷、周断狱,不以三微,而化致康平,无有灾害。
自元和以前,皆用三冬,而水旱之异,往往为患。
由此言之,灾害自为它应,不以改律。
奉为虐政,四时行刑,圣汉初兴,改从简易。
萧何草律,季秋论囚,俱避立春之月,而不计天地之正,二王之春,实颇有违。
陛下探幽析微,允执其中,革百载之失,建永年之功,上有迎承之敬,下有奉微之惠,稽《春秋》之文,当《月令》之意,圣功美业,不宜中疑(《后汉·陈宠传》,《通典》一百六十六)
东京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三、文选卷三
安处先生于是似不能言,怃然有间,乃莞尔而笑曰:若客所谓,末学肤受,贵耳而贱目者也!
苟有胸而无心,不能节之以礼,宜其陋今而荣古矣!
由余西戎孤臣,而悝缪公于宫室,如之何其以温故知新研覈是非,近于此惑?
「周姬之末,不能厥政,政用多僻。
始于宫邻,卒于金虎。
嬴氏搏翼,择肉西邑
是时也,七雄并争,竞相高以奢丽。
楚筑章华于前,赵建丛台于后。
秦政利觜长距,终得擅场,思专其侈,以莫己若。
乃构阿房,起甘泉,结云阁,冠南山。
征税尽,人力殚。
然后收以太半之赋,威以参夷之刑。
其遇民也,若薙氏之芟草,既蕴崇之,又行火焉!
惵惵黔首,岂徒跼高天、蹐厚地而已哉?
乃救死于其颈!
驱以就役,唯力是视,百姓弗能忍,是用息肩于大汉而欣戴高祖
高祖膺箓受图,顺天行诛,杖朱旗而建大号。
所推必亡,所存必固。
扫项军于垓下,绁子婴轵涂
因秦宫室,据其府库。
作洛之制,我则未暇
是以西匠营宫目玩阿房。
规摹踰溢,不度不臧。
损之又损之,然尚过于周堂。
观者狭而谓之陋,帝已讥其泰而弗康。
且高既受命建家,造我区夏矣。
文又躬自菲薄,治致升平之德。
武有大启土宇,纪禅肃然之功。
宣重威以抚和戎狄,呼韩来享。
咸用纪宗存主,飨祀不辍,铭勋彝器,历世弥光。
今舍纯懿而论爽德,以《春秋》所讳而为美谈,宜无嫌于往初,故蔽善而扬恶,祗吾子之不知言也。
必以肆奢为贤,则是黄帝合宫,有虞总期,固不如夏癸之瑶台,殷辛之琼室也。
汤武谁革而用师哉?
盍亦览东京之事以自寤乎?
且天子有道,守在海外。
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民志不谅,何襟带
负阻二关,卒开项而受沛。
偏据而规小,岂如宅中而图大。
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隩,靡地不营
土圭测景,不缩不盈。
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审曲面势,溯洛背河,左伊右瀍。
西阻九阿东门于旋。
盟津达其后,太谷通其前。
回行道乎伊阙,邪径捷乎轘辕。
大室作镇,揭以熊耳。
底柱辍流,镡以大岯。
温液汤泉,黑丹石缁。
王鲔岫居,能鳖三趾。
宓妃攸馆,神用挺纪。
龙图授羲,龟书畀姒。
召伯相宅,卜惟洛食
周公初基,其绳则直。
苌弘魏舒,是廓是极。
经途九轨城隅九雉
度堂以筵,度室以几。
京邑翼翼,四方所视。
汉初弗之宅,故宗绪中圮
巨猾间舋,窃弄神器。
历载三六,偷安天位
于时蒸民,罔敢或贰。
其取威也重矣!
我世祖忿之,乃龙飞白水,凤翔参墟。
授钺四七共工是除。
欃枪旬始,群凶靡馀。
区宇乂宁,思和求中。
睿哲玄览,都兹洛宫。
曰止曰时,昭明有融。
既光厥武,仁洽道丰。
登岱勒封,与黄比崇。
逮至显宗,六合殷昌
乃新崇德,遂作德阳
启南端之特闱,立应门之将将。
昭仁惠于崇贤,抗义声于金商。
飞云龙于春路,屯神虎于秋方。
建象魏之两观,旌六典之旧章。
其内则含德章台,天禄宣明。
温饬迎春,寿安永宁。
飞阁神行,莫我能形。
濯龙芳林,九谷八溪。
芙蓉覆水,秋兰被涯。
渚戏跃鱼,渊游龟𧓈。
永安离宫,脩竹冬青
阴池幽流,玄泉洌清
鹎鶋秋栖,鹘鸼春鸣。
鴡鸠丽黄,关关嘤嘤。
于南则前殿灵台,敕和安福。
謻门曲榭,邪阻城洫。
奇树珍果,钩盾所职。
西登少华,亭候修敕
九龙之内,寔曰嘉德。
西南其户,匪雕匪刻。
我后好约,乃宴斯息。
于东则洪池清篽渌水澹澹。
内阜川禽,外丰葭菼
献鳖蜃与龟鱼,供蜗螷与菱芡
其西则有平乐都场,示远之观。
龙雀蟠蜿,天马半汉。
瑰异谲诡,灿烂炳焕
奢未及侈,俭而不陋。
规遵王度,动中得趣。
于是观礼,礼举仪具。
经始勿亟,成之不日。
犹谓为之者劳,居之者逸。
慕唐虞之茅茨,思夏后之卑室。
乃营三宫,布教颁常。
复庙重屋,八达九房。
规天矩地授时顺乡。
造舟清池,惟水泱泱。
左制辟雍,右立灵台
因进距衰表贤简能。
冯相观祲,祈禠禳灾。
于是孟春元日,群后旁戾。
百僚师师,于斯胥洎。
藩国奉聘,要荒来质。
具惟帝臣,献琛执贽。
当觐乎殿下者,盖数万以二。
尔乃九宾重,胪人列。
崇牙张,镛鼓设。
郎将司阶,虎戟交铩。
龙辂充庭,云旗拂霓。
夏正三朝,庭燎晢晢。
撞洪钟,伐灵鼓,旁震八鄙,軯磕隐訇
若疾霆转雷而激迅风也。
是时称警跸已,下雕辇于东厢。
冠通天,佩玉玺,纡皇组,要干将
负斧扆,次席纷纯,左右玉几,而南面以听矣。
然后百辟乃入,司仪辨等,尊卑以班,璧羔皮帛之贽既奠,天子乃以三揖之礼礼之。
穆穆焉,皇皇焉,济济焉,将将焉,信天下之壮观也。
乃羡公侯卿士,登自东除,访万机,询朝政,勤恤民隐,而除其眚。
人或不得其所,若己纳之于隍。
天下之重任,匪怠皇以宁静
发京仓,散禁财
皇寮,逮舆台。
膳夫以大飨,饔饩浃乎家陪
春醴惟醇,燔炙芬芬。
君臣欢康,具醉熏熏。
千品万官,已事而踆。
勤屡省,懋乾乾。
清风协于玄德,淳化通于自然。
宪先灵而齐轨,必三思以顾愆。
招有道于侧陋,开敢谏之直言。
聘丘园之耿絜,旅束帛之戋戋。
上下通情,式宴且盘。
及将祀天郊,报地功,祈福乎上玄,思所以为虔。
肃肃之仪尽,穆穆之礼殚。
然后以献精诚,奉禋祀,曰:允矣,天子者也。
乃整法服,正冕带。
珩紞纮綖玉笄綦会。
火龙黼黻,藻繂鞶厉
结飞云之袷辂,树翠羽之高盖
建辰旒之太常,纷焱悠以容裔。
六玄虬之弈弈,齐腾骧而沛艾。
龙辀华轙,金錽镂锡。
方釳左纛,钩膺玉镶。
銮声哕哕,和铃鉠鉠。
重轮贰辖,疏毂飞軨。
羽盖威蕤,葩瑵曲茎。
顺时服而设副,咸龙旂而繁缨。
立戈迤戛,农舆辂木。
属车九九,乘轩并毂
𨌥弩重旃,朱旄青屋。
奉引既毕,先辂乃发。
鸾旗皮轩,通帛綪旆。
云罕九斿闟戟轇轕。
髶髦被绣,虎夫戴鹖。
驸承华之蒲梢,飞流苏之骚杀。
总轻武于后陈,奏严鼓之嘈囐。
戎士介而扬挥,戴金钲而建黄钺。
清道案列,天行星陈
肃肃习习,隐隐辚辚。
殿未出乎城阙,旆已反乎郊畛。
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明神。
尔乃孤竹之管,云和之瑟。
雷鼓鼘鼘,六变既毕。
冠华秉翟,列舞八佾。
元祀惟称,群望咸秩。
飏槱燎之炎炀,致高烟乎太一。
神歆馨而顾德,祚灵主以元吉。
然后宗上帝于明堂,推光武以作配。
辩方位而正则,五精帅而来摧。
尊赤氏之朱光,四灵懋而允怀
于是春秋改节,四时迭代。
蒸蒸之心,感物曾思
躬追养于朝祧,奉蒸尝与礿祠。
物牲辩省,设其楅衡
毛炰豚胉,亦有和羹。
涤濯静嘉,礼仪孔明。
万舞奕奕,钟鼓喤喤
灵祖皇考,来顾来飨。
神具醉止,降福穰穰。
及至农祥晨正,土膏脉起。
銮辂而驾苍龙,介驭间以剡耜
躬三推于天田,修帝籍之千亩。
供禘郊之粢盛,必致思乎勤己。
兆民劝于疆埸,感懋力以耘耔
春日载阳,合射辟雍
设业设虡,宫悬金镛。
鼖鼓路鼗,树羽幢幢。
于是备物,物有其容。
伯夷起而相仪,后夔坐而为工。
张大侯,制五正
三乏,厞司旌
并夹既设,储乎广庭。
于是皇舆夙驾,𨌅于东阶,以须消启明。
扫朝霞,登天光于扶桑。
天子乃抚玉辂,时乘六龙。
鲸鱼,铿华钟。
大丙弭节,风后陪乘。
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礼事展,乐物具。
王夏阕,驺虞奏。
决拾既次,彫弓斯彀。
达馀萌于暮春,昭诚心以远喻。
进明德而崇业,涤饕餮之贪欲
仁风衍而外流,谊方激而遐骛。
日月会于龙狵,恤民事之劳疚。
因休力以息勤,致欢忻于春酒。
銮刀以袒割,奉觞豆于国叟。
降至尊以训恭,送迎拜乎三寿。
敬慎威仪,示民不偷我有嘉宾,其乐愉愉。
声教布濩,盈溢天区。
文德既昭,武节是宣。
三农之隙,曜威中原。
岁惟仲冬大阅西园。
虞人掌焉,先期戒事。
悉率百禽,鸠诸灵囿。
兽之所同,是谓告备。
乃御小戎,抚轻轩
中畋四牡,既佶且闲。
戈矛若林,牙旗缤纷。
迄上林,结徒营。
次和树表,司铎授钲。
坐作进退,节以军声
三令五申,示戮斩牲。
陈师鞠旅,教达禁成。
火列具举,武士星敷。
鹅鹳鱼丽,箕张翼舒。
轨尘掩迒,匪疾匪徐。
驭不诡遇,射不剪毛。
升献六禽,时膳四膏。
马足未极舆徒不劳。
成礼三殴,解罘放麟。
不穷乐以训俭,不殚物以昭仁。
天乙之弛罟,因教祝以怀民
仪姬伯之渭阳,失熊罴而获人。
泽浸昆虫,威振八宇。
好乐无荒,允文允武。
薄狩于敖,既璅璅焉。
岐阳之蒐,又何足数。
尔乃卒岁大傩殴除群厉。
方相秉钺,巫觋操茢。
侲子万童,丹首玄制。
桃弧棘矢,所发无臬。
飞砾雨散,刚瘅必毙。
煌火驰而星流,逐赤疫于四裔。
然后凌天池,绝飞梁。
捎魑魅,斮獝狂。
斩蜲蛇,脑方良。
囚耕父于清泠,溺女魃于神潢。
残夔魖与罔像,殪野仲而歼游光
八灵为之震慑,况鬾蜮与毕方。
度朔作梗,守以郁垒。
神荼副焉,对操索苇
目察区陬,司执遗鬼
京室密清,罔有不韪。
于是阴阳交和,庶物时育。
卜征考祥,终然允淑。
乘舆巡乎岱岳,劝稼穑于原陆
同衡律而壹轨量,齐急舒于寒燠。
省幽明以黜陟,乃反旆回复
望先帝之旧墟,慨长思怀古
俟阊风而西遐,致恭祀乎高祖
既春游以发生,启诸蛰
秋豫收成,观丰年之多
嘉田畯之匪懈,行致赉于九扈
左瞰旸谷,右睨玄圃。
天末以远期,规万世而大摹。
且归来以释劳,膺多福以安悆。
总集瑞命,备致嘉祥。
林氏驺虞,扰泽马腾黄
女床之鸾鸟,舞丹穴之凤皇。
植华平于春圃,丰朱草于中唐。
惠风广被,泽洎幽荒。
北燮丁令,南谐越裳。
西包大秦,东过乐浪
重舌之人九译,佥稽首而来王。
是以论其迁邑易京,则同规乎殷盘
改奢即俭,则合美乎斯干。
登封降禅,则齐德乎黄轩
为无为,事无事,永有民,以孔安。
遵节俭,尚素朴
仲尼之克己,履老氏常足
将使心不乱其所在,目不见其可欲。
贱犀象,简珠玉。
藏金于山,扺璧于谷。
翡翠不裂,玳瑁不蔟。
所贵惟贤,所宝惟谷。
民去末而反本,咸怀忠而抱悫。
于斯之时,海内同悦,曰:『吁!
汉帝之德,侯其祎而』!
盖蓂荚为难莳也,故旷世而不觌。
惟我后能殖之,以至和平,方将数诸朝阶。
然则道胡不怀,化胡不柔?
声与风翔,泽从云游。
万物我赖,亦又何求?
德宇天覆,辉烈光烛。
狭三王之趢趗,轶五帝之长驱。
踵二皇之遐武,谁谓驾迟而不能属?
东京之懿未罄,值余有犬马之疾,不能究其精详。
故粗为宾言其梗概如此。
若乃流遁忘反,放心不觉,乐而无节,后离其戚,一言几于丧国,我未之学也。
且夫挈瓶之智,守不假器。
况纂帝业而轻天位
瞻仰二祖,厥庸孔肆。
翘翘以危惧,若乘奔而无辔
白龙鱼服,见豫且
虽万乘之无惧,犹怵惕于一夫。
终日不离其辎重,独微行其焉如?
夫君人者,黈纩塞耳。
车中不内顾
佩以制容,銮以节涂。
行不变玉,驾不乱步。
却走马以粪车,何惜騕袅与飞兔。
方其用财取物,常畏生类之殄也。
赋政任役,常畏人力之尽也。
取之以道,用之以时。
山无槎蘖,畋不䴠胎。
草木蕃庑,鸟兽阜滋。
民忘其劳,乐输其财。
百姓同于饶衍,上下共其雍熙。
洪恩素蓄,民心固结
执谊顾主,夫怀贞节
忿奸慝之干命,怨皇统之见替,玄谋设而阴行,合二九而成谲。
登圣皇于天阶,章汉祚之有秩
若此,故王业可乐焉。
今公子苟好剿民以媮乐,忘民怨之为仇也;
好殚物以穷宠,忽下叛而生忧也。
夫水所以载舟,亦所以覆舟。
坚冰作于履霜,寻木起于檗栽。
昧旦丕显,后世犹怠。
况初制于甚泰,服者焉能改裁,故相如壮上林之观,杨雄骋羽猎之辞。
虽系以隤墙填堑,乱以收罝解罘。
卒无补于风规,只以昭其愆尤。
臣济奓以陵君,忘经国之长基
函谷击柝于东,西朝颠覆而莫持。
凡人心是所学,体安所习。
鲍肆不知其臭,玩其所以先入。
咸池不齐度于䵷咬,而众听或疑。
能不惑者,其唯子野乎?
客既醉于大道,饱于文义。
劝德畏戒,喜惧交争
罔然若酲,朝罢夕倦,夺气禠魄之为者,忘其所以为谈,失其所以为夸。
良久乃言曰:鄙哉予乎!
习非而遂迷也,幸见指南于吾子。
若仆所闻,华而不实;
先生之言,信而有徵。
鄙夫寡识而今而后,乃知大汉之德馨,咸在于此。
昔常恨三坟五典既泯,仰不睹炎帝、帝魁之美,得闻先生之馀论,则大庭氏何以尚兹?
走虽不敏,庶斯达矣」。
上顺帝封事 东汉 · 张衡
 出处:全后汉文 卷五十四
臣窃见京师为害兼所及,民多病死,死有灭户。
人人恐惧,朝廷燋心,以为至忧。
臣官在于考变禳灾,思任防救,未知所由,夙夜征营。
臣闻国之大事在祀,祀莫大于郊天奉祖。
方今道路流言,剑曰「孝安皇帝南巡路崩,从驾左右行慝之臣,欲征诸国王子,故不发丧,衣车还宫,伪遣大臣,并祷请」命臣处外治,不知其审,然尊灵见罔,岂能无怨?
且凡夫私小有不蠲,犹为谴谪,况以大秽,用礼郊庙?
孔子曰:「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天地明察,降祸见灾,乃其理也。
又间者,有司正冬至之后,奏开恭陵神道。
陛下至孝,不忍距逆,或发冢移尸。
《月令》:「仲冬,土事无作,慎无发盖,及起大众,以固而闭。
地气上泄,是谓发天地之房,诸蛰则死,民必疾疫,又随以丧」。
厉气未息,恐其殆此二事,欲使知过改悔。
《五行传》曰:「六珍作见,若时共御,帝用不差,神则不怒,万福乃降,用章于下」。
臣愚以为可使公卿处议,所以陈术改过,取媚神祇,自求多福也(《续汉·五行志五》注补)
上言复华山下民租田口算状 东汉 · 樊毅
 出处:全三国文 卷二十八、全后汉文 卷八十二
光和二年十二月庚午朔十三日壬午弘农太守顿首死罪上尚书:臣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谨案文书,臣以去元年十一月到官,其十二月奉祠西岳华山,省视庙舍及斋衣祭器,率皆久远有垢,故鲁不修大室,《春秋》作讥。
臣以神岳至尊,宜加恭肃,辄遣行事荀斑与华阴先谠以渐缮治。
成就之后,乃雨甘雪,瀸润宿麦,惠滋黎庶。
臣即日以诏书斋祠。
雪未消泽,时日清和,神欢民喜,诚圣朝劳神日昃,广被四表,覆毓之德,神人被施,遐迩大小,莫不幸甚。
顿首顿首,死罪死罪。
谠又书言,县当孔道,加奉尊岳,一岁四祠,养牲百日,常当充肥,用谷槁三千馀斛。
或有请雨斋祷,役费兼倍。
每被诏书,调发无差。
山高听下,恐近庙小民不堪役赋,有饥寒之窘,违宗神之教,乞差诸赋,复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算,以宠神灵,广祈多福,隆中兴之祚。
臣辄听行,尽力奉宣诏书,思惟惠利,增异复上。
诚惶诚恐,顿首顿首,死罪死罪,上尚书
掾臣条属臣淮书佐臣谋,弘农太守上祠西岳乞县赋发差华下十里以内民租田口算状(《隶释》二。)
案:闻人牟准卫敬侯碑阴文》以此为卫觊
四民月令 其十二 东汉 · 崔寔
 出处:全后汉文 卷四十七
冬十一月,阴阳争,血气散。
冬至日先后各五日,寝别内外(《齐民要术》三)
白犬养之,以供祖祢(《齐民要术》三,《初学记》三)
冬至之日,荐羔。
先荐玄冥,以及祖祢。
其进酒肴,及谒贺君师耆老,如正旦(《初学记》四,《岁华纪丽》四未句作「一如元日」,《御览》二十八)
砚冰冻,命幼童入小学,读《孝经》《论语》篇章(《齐民要术》三,《北堂书钞》一百四,《艺文类聚》五十八,《御览》六百五,《事类·砚赋》注)
可酿醢,籴粳稻、、豆、麻子(《齐民要术》三)
竹木(《齐民要术》五)
司徒袁公夫人马氏碑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七
维光和七年司徒公夫人马氏薨,其十一月葬。
哀子懿达、仁达,衔恤哀痛,靡所写怀,乃撰录母氏之德履,示公之门人。
睹文感义,采石于南山,咨之群儒,假贞石以书焉。
夫人右扶风平陵人也。
曾祖中水侯,祖将作大匠,考南郡太守
中水侯伏波将军女,在淑媛作合孝明,诞生孝章,婚姻帝室,世为名族。
夫人生应灵和,德精性妙,角犀丰盈,实有伟表。
温慈惠爱,慎而寡言,幼从师氏四礼之教,早达窈窕德象之仪。
及笄,求匹明哲,供治妇业,孝敬婉变,毕力中馈。
后生仰则,以为谋宪
自公历据王官至宰相,夫人营克家道,扶翼政事,聪明达乎中外,隐括及乎无方,不出其机,化导宣畅,童子无骄逸之尤,妇妾无舍力之愆,故能究生人之光宠,获福禄之丰报,朝春政于王室,躬桑茧于蚕宫。
春秋六十有三,寝疾不永。
懿等追想定省,寻思仿佛,哀穷念极,不知所裁,乃申辞曰:
于穆母氏,其德孔休
思齐先始,百行聿修。
宣慈惠和,恩泽并周。
义方之训,如川之流。
俾我小子,蒙昧以彪。
不享遐年,以永春秋。
往而不返,潜沦大幽
呜呼哀哉,几筵虚设
帏帐空陈,品物犹在。
不见其人,魂气飘飖。
焉所安神?
兄弟何依?
姊妹何亲,号咷切怛
曾不我闻,吁嗟上天。
何辜而然,伤逝不续。
近者不旋(本集。案:《文选·潘岳寡妇赋》注,《颜延之元皇后哀策文》注,并引蔡邕《袁公夫人碑》云:「义方之训,如川之流。」是唐初本《蔡集》有此碑。)
太傅安乐侯胡公夫人灵表 东汉 · 蔡邕
 出处:全后汉文 卷七十九
夫人编县旧族,章氏之长子也,字曰显章
令仪小心,秉操塞渊,仁孝婉顺,率礼无遗,体季兰之姿,蹈思齐之迹,永初三年,年十有五,爰初来嫁,诞成家道,仰奉慈姑,竭欢致敬,俯诲膝下,化导周悉,至德修于几微,徽音畅于神明,故能参妊姒之功,兼生人之乐,朝路寝,赞蚕宫,光宠有祭,祭服有充,前后奉斯礼者三十馀载。
夫人生五男,长曰整伯齐,次日亿叔韡,次日宁稚威,次曰硕季睿。
伯仲各未加冠,遭厉气同时夭折。
叔让郡孝廉,及季更历州宁举茂才、为议郎,季以高第为侍御史谏议大夫侍中虎贲中郎将陈留太守,皆早即世。
夫人哀悼劬,由是被疾。
遭太夫人忧笃,年七十七,建宁三年薨。
夫人之存也,契阔中馈,婉恋供养,依生奉仁,绍述雅意。
其闰月,祔于太夫人,窀穸于兹地。
魂而有灵,钦明定省,神心欣焉,其实宁之。
元女金盈,追慕永思,憯怛罔极,遂及斯表,镌著坚珉。
颂曰:
悲母氏之不永兮,怀殷恤以摧伤。
惟子道之无穷,惜闻诲之未央。
庶黄考以期颐,胡委我以夙丧。
忧心怛以激切,亦割肝以绝肠。
昔先圣之遗辞,言仁者。
其寿长,嗟母氏之忧患,体恺悌以慈良。
失延年之报祜,独何歧乎穹苍。
日月忽以将暮,抱长结以含愁。
寻修念于在昔。
原疾病之所由,遭元子之弱夭,心伤悴以自忧。
暨叔季之殒终,哀情结以弥绸。
皇姑没而中感,遂大渐兮连流。
疾焰焰而日遘,气微微以长浮。
销精魂以遐翔,曾不可乎援留。
尔乃顺旨于冥冥,继存意于不违。
爰祔灵于皇姑,尚魂魄之有依。
潜幽室之黯漠,惜昭明之景辉。
一往超以未及,倾阻邈其弥迟。
新庙以累欷,伏几筵而增悲。
嗟既逝之益远,眇悠悠而不追(本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