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岊
波斯岩 宋 · 林岊
七言律诗 押覃韵
何物波斯有此岩,岩前岩后著深潭。
双猊顾母鱼鳞脊,峙阙迎宾玉笋簪。
立塑崩崖天入牖,垂缨宝盖佛留龛。
使君劝课亲来此,谩与邦人父老谈。
青田岩 宋 · 林岊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老鹤回翔去几年,至今岩壑此名传。
跻攀分寸疑无路,飞入方壶却有天。
白象绿狮呈怪石,神泉深洞隐真仙。
细看滴乳流脂处,不是青田是玉田。
盘石 宋 · 林岊
七言律诗 押阳韵
捲烟阁西官道长,一水东注襟沧浪
山连踞虎岩如屋,栈接飞鸾石作梁。
田野四时歌乐土,关河千里隔蛮乡。
我来九载叨民牧,亿万斯年说太康(以上元陈世隆《宋诗拾遗》卷二二)
砻岩 宋 · 林岊
 押词韵第一部
尝闻仙人渡海术,授以尺杖如飞龙。
凭虚闭目不敢瞬,波涛汹涌喧天风。
兹岩山窟飞海岸,直扫一涧声何雄。
瞑行千步水入耳,明探万壑云生胸。
嵚崖滴乳芝玉脆,剜穴喷水莲腮红。
神仙缥缈在何许,心平意定天为通。
此行况复匪游戏,出门借问春耕农。
宋 · 林岊
 押灰韵
山中有寺寺有阁,阁外之山横翠来横翠亭
按:明《永乐大典》卷七八九一
九朝编年备要序绍定二年十一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皕宋楼藏书志》卷二一、《爱日精庐藏书志》卷九
国史尚矣,太祖、太宗、真宗为三朝,仁宗、英宗为两朝,神、哲、徽、钦四宗为四朝,史用班马体,非一世一有司所能就也。
《续通鉴长编》稽国史,仿温公,运之左氏,则眉山李氏专其家。
闻有提纲挈领之书,书未之见,今所见者太学生莆阳陈均为之,名曰《皇朝编年举要备要》。
其取类博,其收功精。
夫纪事之约,未易言也,孔子序《书》及笔削《春秋》严矣,司马温公虽未为本朝通鉴,先为《稽古录》,祖《春秋》意,亦本朝史籍之纲也。
此书又取司马氏之纲而时有修饰,取李氏之目而颇加节文,且网罗天下放失旧闻,质之钜工,中为衡度,以裨金匮石室之藏。
日昃清问,乙夜观书,庶几有取焉,是于昭代史学不其多益乎!
我国家超越汉唐,比方虞周者,以仁立本也。
若乃阴阳之消长,君子小人之进退,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者,二公既言之,兹不赘云。
绍定二年冬十一月日南至朝议大夫直敷文阁、新知漳州林岊敬书。
按:《九朝编年备要》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瀛洲亭嘉定三年五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
水中可居曰洲。
蓬莱、方丈、瀛洲,海中三神山也。
神仙所居,端倪呈豁,草木奇异,光采发见,诚可乐也。
唐人谓文学馆气象与侔,而十八学士擅登瀛洲之号,今之游木天历承明者取焉。
岊与常平使者章公有夙昔同升之好,公以去冬来持江右节,涉夏而岊合临汝之符,思有以寓其好而宣其情。
暇日登览,得一水于郡城之西隅,因故基为新亭
公尝就饮,问亭名,用「瀛洲」对,欢然莫逆,心领意会,遂用瀛洲书。
闻之仙家,以度世为乐,神凝守固,物无疵疠。
吾徒交天下英俊,元元本本,殚见洽闻,所讲论者何事,所设施者何方,常恐相值之难。
乃今共施胸中之乐于此,使人知自瀛洲来者,真能济赡百物,随寓而乐,不惟乐于己,亦且乐于人,不惟乐于今,亦且乐于后,则拳石勺水可视瀛洲,况城池之胜哉!
不然,非名亭意也。
若夫亭之奇观,远近高下,无所不有,在览者之心得而不容自言焉。
嘉定庚午重阳日,合沙林岊记。
按:同治《临川县志》卷九,同治九年刻本。
重修见山阁嘉定四年十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光绪《抚州府志》卷九、乾隆《临川县志》卷一九
郡城之中有五峰,邑屋井居,鳌浮龟负,郁然苍苍,无非山也。
外之绵延连属,巉岩峻拔,升高四顾,比比有之。
其西之特出者于今见山阁见之为宜阁,嘉祐中通守施侯建之。
岁月浸更,碑匾仅存。
嘉定辛未,魏侯岘重建之,增址之崇,架栋之坏,八窗洞辟,周施平远,而创,而成,谓岊曰:「盍记诸」!
岊曰:「有矣」。
侯曰:「新斯」!
乃从而言曰:人之见不可以不大,见之大,坐于室而见四海,不窥牖而见天道,不出户而知天下;
见之小,井蛙不可以语海,瓮鸡不可以窥天。
至于山,人所共见,然目见者有限,心见者无穷。
奄有龟蒙,遂荒大东,鲁人见鲁之山而齐人未必见之也;
终南何有,有条有,秦人见秦之山而楚人未必见之也。
孔子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圣人之见与人同,而所以见与人异,当自其大者推之也。
今天下之山不可胜数也,出入《禹贡》,经□职方,足履不能千之一,目击不能百之一,以言乎迩,则抚之五县亦不可胜数也。
其蕴□□,发行藏,出云雨,招灵仙,名公钜卿之所出,高人逸士之所得,道家释子之所庐,险而难登,奇而难名者,虽曰心乎好矣,亦安得而尽见之然。
而侯之于山未尝不尽见也,狱市不挠,簿书馀閒,有阁于此,徘徊其间,晓光远来,蓝翌近滴,吟管宾壶,烟霞共适,风雨晦明,四时朝夕,娱乐及时,以仁为的,一山之理即众山之用也。
心如水镜,静涵虚空,凡天下之不可胜数者,将由是见之,而况郡城中外之山乎!
昔者子思氏述子之言曰:山一卷石之多,及其广大,草木生之。
大哉见乎,生生不息,仁之谓也!
魏侯之与我抚柔此民也,仁之唯恐其不至,生之唯恐其不赡,而好山之意,新阁之义,我盖慕侯而无斁也。
孔子子思之所为大者,推而明之,不在兹乎!
十月朔日,三山某记。
先生祠碑嘉定八年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粤西文载》卷三七、康熙《桂林府志·坛庙》、雍正《广西通志》卷一四二
嘉定八年春上丁,蒇祀先圣暨兖公、邹公而下七十二子。
既祀,学以故常告,曰宜祀七先生:州刺史柳氏、濂溪周氏、明道程氏、伊川程氏、横渠张氏、南轩张氏、晦庵朱氏。
岊视其醴馔,躬其拜伏,退而曰未称,语郡教授谢兴甫,祠当于省牲前一日告祭先师,义也。
自周学校诗书礼乐之官以春夏秋冬各设荐馔,酌奠于先师,盖取有道有德者,生而资其教,死而为乐祖以祭之。
郑康成云,若汉之高堂生、制氏、毛公、伏生皆可为也。
汉以来祀先圣,凡舍菜之略浸不复存,而舍奠之仅存,既无迎尸郁灌之盛乐舞,又独行于京师,四方有不遍举,币爵牲俎,秩秩具严,及他祠,非专也。
岊既订其序,乃述七先生著祠之由。
柳先生倡古文之师也,周、程三先生明太极之师也。
文至五代陋矣,宋兴,治化趋古,人文复古,儒先相望。
柳先生首探《易》《诗》,规姚、姒,推孔、孟,宗韩倡尹,穆、欧、苏成一家言,有自来矣。
于此州,公馀择胜,有读书遗迹,其《雍熙时鉴》,奥深勤正,道古文亦古也,学者宜师。
《易》之传曰:「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又曰:「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夫性自诚而明,夫教自明而诚。
性焉安焉,圣也;
复焉执焉,贤也。
周、程先生之学本此,学者宜师。
横渠先生学出于礼,而《东》、《西》二铭与《书》并传。
南轩先生论仁与敬,师友渊源,根于践履。
晦庵先生语人以先究《大学》,次第乃《语》乃《孟》,乃识《中庸》之旨,其发明周程之奥,非苟知之,又皆学者所宜师。
师而祠先事,斯有仪矣。
抑吾湘学者日趋先圣之庭,若节春秋,不懈益虔,而登堂讲诵,目击七先生之祠,尊其所闻,探本穷源,成性存存之功系是矣。
祀云祀云,醴馔云乎哉!
拜伏云乎哉!
重修二妃庙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雍正《广西通志》卷一○八、《粤西文载》卷三七、康熙《桂林府志·坛庙》
二妃,尧女,舜妻也。
古之记礼者曰:舜葬于苍梧之野,盖二妃未之从也。
二女见于《书》,二妃传于皇甫谧,当以《书》为正。
天有四星,妃象也。
尧以二女妻舜而授之位,兹其为妃匹也。
然舜摄位行政,巡四岳矣,命禹之后,高拱穆清,又巡苍梧之野,何邪?
舜之葬苍梧与否,二妃之从舜与否,皆不可知,而舜尝巡南方,宜祀舜,今在在有舜庙
二妃庙祀,楚曰湘君,秦曰湘山,晋曰虞帝二妃,唐曰黄陵,而零陵湘源亦因之,韩昌黎、柳河东所述,其文伟矣。
湘源全州也,庙貌堂基屹然湘岸之北,出城南百步许,维舟三十六可抵祠下。
春秋祈赛,豆笾笙鼓,告至告去,曰雨曰旸。
唯是修庑崇扃,有俟斧斤丹雘者。
为州明年,召匠抡材,次第兴缮,辨方启阏,辟地东西,增其高明,复其宽洁,非人实能,惟神永骘。
田谷屡丰,舟航四达,犦牲椒醑,不劳致祷,非神实私,惟神罔斁。
庙既修矣,谂于士民曰:「若知二妃所当祀乎?
夫舜居深山,尧闻聪明,使子事之,二女女焉。
二妃以事父之心事其夫,内行弥谨,可谓贤矣。
夫舜父顽母嚚象傲,烝烝夔夔,瞽瞍亦允。
若二妃以事父之心事其夫之父母,嫔行妇道,可谓孝矣。
帝子之贵能贤且孝,百世并祀,不亦宜乎!
江流滔滔,昼夜不息,沿湘上下,庙而祠者,相飙游而尚德也。
招冲漠,邻泰初,揭古道,励来俗,余与汝邦人其何敢怠」!
众曰然,纪于石。
玉髓泉记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雍正《广西通志》卷一○九、《粤西文载》卷五八、康熙《桂林府志·山川》
磐石之石,湘之奇石也,磐石之泉,湘之奇泉也。
由东西往来者,水浮湘江,陆径磐石。
磐石之下,亦有江流,则螺江也。
螺江之岸,修平如带,湘山右据,峥嵘超突。
十步一岩,五步一窦,层见巀嶪者,磐石之石也;
生于洞穴,覆以嵚嵌,色青味甘,响摇江潭者,磐石之泉也。
余比政暇,尝游斯境,喜而徘徊,瀹流寻源,循涯导津,有溜而涧,有溢而盂,有澄而泓,觉粹精之混融,饮一瓢以自适。
因旧址为亭,据冲要,领晴晖,坐挹江光,石乳留照,徜徉左右,拾骚吟于林壑,访钓隐于烟波,超然忘归,盖逸兴之四集也。
客有踞泉上,问余家闽会,巨涛沃日之红,澄澜际天之碧,既倚岩而熟睨,历江淮,抵燕赵,太行之峻特,黄流之奔猛,抑又接于心目,乃爱是焉,何也?
余曰:泉亦多爱矣。
有海泉,有渊泉,有山之泉,有井之泉,有谷之泉,有石之泉。
原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海也;
溥博渊泉而时出之,渊也;
险止亨行,山也;
洌食寒泉,井也;
谷之泉,唐人所谓振鹭之瀑;
石之泉,汉人所谓太山之雷,晋人所谓涓涓始流是也。
今斯泉生斯石,无一点尘杂气,又当楚粤之通衢,瀑容井德,毓山之趾,出知所适,三江会同,淼然湖海,湘中号之第一,此固余之所甚爱而思与往来者数也。
碧梧台记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粤西文载》卷三一、康熙《桂林府志·山川》
吾何取乎「碧梧」哉?
昔有周人之《诗》曰:「凤凰鸣矣,于彼高冈。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夫菶菶萋萋者,梧桐之生也;
雍雍喈喈者,凤凰之鸣也。
凤非梧桐不栖,非醴泉不饮,非竹实不食,则植梧者,来凤之道也。
吾何取乎凤凰哉?
昔者虞氏之《书》曰:「箫韶九成,凤凰来仪」。
夫九成者,乐之备也;
来仪者,德之感也。
凤跄于尧之庭,仪乎舜之乐,又鸣于周之岐,则凤来者,有道之国也。
湘有寺,寺前有胜地,面江枕山,江而澄潭,潭而聚石,奇峰叠壁,崭削龙鳞,宛宛如公侯家屏嶂山也。
为台袤二丈许,旁立屋以憩宾客,环皆佳木,亭亭可爱者,独斯梧为最。
晓翠欲滴,春草一色;
午阴互盘,夏箨争寒;
月澄风搅,秋荷翻沼;
雪落霜侵,冬在林。
台以梧名,梧期凤集。
汉黄霸颍川治理,教化兴行,其时上林、长乐,鸾凤之翔,郡邑并记,世之盛也。
唐人过岐山之下,曰:「谁谓我有耳,不闻凤凰鸣」?
序送何坚,谓湖南得道为属,道得为民。
归,倡其州之父老子弟,服阳公之令,吾将贺其见凤而鸣也。
噫!
为上之贤,可以比凤,虞周暨汉,凤与贤俱集也,余盖慕古而思见之矣。
若夫振古道,承流宣化,以希昔人之治理,此邦人士相与倡率以趋教令,不特一何坚也,吾其不抚斯梧而徘徊哉!
柳山书堂记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粤西文载》卷三一、康熙《桂林府志·山川》
登书堂西山,其高去平地六七十丈许,望三江东北流,冈峦回复,渺不见踪迹。
忽献波光,照人心目,约百馀尺许,名其台曰「寸月」,而将为之记。
台方就,余以守满浮湘,至潇湘合流处,连值风雨,阴云迷冥,未睹所谓月也。
舟泊浯溪,三更登元水部堂亭。
时孟冬望后六日,月半璧,羡三二分许,瑞光出于林表。
坐客停杯,浩影散于波心,归舟列炬,同游仅二十人许。
下水上天,月行其间,水月之光,滉漾太虚,水澄之光,妆严色界,虽未到洞庭君山而有洞庭君山之气象,虽未抵蜀江嘉陵而有蜀江嘉陵之景趣。
广陵八月之涛,黄河千年之清,碧海神山之岛,飘飘焉可以意遇也。
因思寸月台别去甫旬,兹余适斯时,登斯台,不知山中何人,亦以斯时登斯台邪!
读书夜半,仰观星宿者,古有之矣。
噫!
何必夜半,江光四时皆月也。
昔人咏未望之月,曰龙爪,曰玉钩,曰开镜,曰磨镰;
既望之月,曰金钲,曰半轮,曰金枢,曰寸银,各以所见也。
余取寸月比书屋,西望之江流,适兴命意云尔。
后之览者,当有赏于余心。
是为记。
濂溪祠堂嘉定九年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
太祖皇帝五代藩镇之权,俾支郡皆得自达,分命儒学之臣为郡倅贰,参其钱谷而助其政化,文训武克,圣人之运天下妙矣。
太宗皇帝虚心求士,中进士第者一榜尽与通判
盛哉,非科第之为,欲得天下英杰也!
百有馀年间,永倅得濂溪周先生焉,可谓儒学冠伦魁者矣。
先生之道,日用饮食;
先生之容,景星霁月;
先生之行,山高水清;
先生之文,金相玉质。
先生之诲人也,天地父师;
先生之不可夺志也,川云时雨。
幕府,为刺史部刺史于它邦也,德尊言立,闻者兴之。
独其倅于永也,近父母之邦,得潇湘之会,馀风逸韵,千载可想。
究观遗文,诲饬子弟,宾接缙绅,谆谆于学者益进矣。
赵清献公尝曰:「吾今乃知有天下周茂叔也」!
蜀道诗寄零陵,敬先生之吏隐。
然则先生之学本原何如哉?
本之《易》,本之《中庸》,伏羲、文王、周公、孔子之所传,颜子、曾子、子思、孟轲之所受,盖识其精微者。
图以明之,书以达赵清献
公始尝疑之,后乃大服,曰:「天下士也」!
吕正献公深知其贤,荐可诸朝。
东坡苏公不□□公,而赋濂溪,则曰「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此名未易得也。
太史黄公又以光风霁月比之。
想其悠然尘外,表里融明,能使当代人物歛衽起敬如此,是可尚也。
通守零陵之日,为《拙赋》以见志。
绍兴间赣川曾君迪为倅,爰创一堂,以「拙」名之。
嘉定八年郡丞吴兴臧君辛伯始绘其像,祠于厅事西偏。
济南吕君昭亮丞相忠穆公之孙也,乘继其后,思表先贤,以厉薄俗,乃辟地于拙堂之右,聿新栋宇,有严像设,实九年闰七月旬有一日。
此俗吏之所未暇及者,而汲汲为之,有加于旧,可谓达于风教之原矣。
后之居是官者,毋忘兹意,稍敝则葺之,使先生之道德永为邦人矜式,不亦善乎!
此亦吕之志也,遂为之书。
按:洪武《永州府志》卷五,洪武十六年刻本。
虚心堂记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一○四三、洪武《永州府志》卷五
永阳壮邑也,其溪清远而湍驶,山峻拔而深钜,其井里蓊荟,其民物繁夥,簪缨星罗,弦诵风行,髫龀有文,农工知义,盖古谓易治难服者。
颜侯叔介治其邑之明年,今丞相岐国公达其政于天子,天子嘉而将显庸之。
同僚旧好,归自东都,贺焉。
入其境,钱镈勤于亩,鞶帨勤于家,肆无苛役,关无暴征,四民熙熙,道舞以歌。
入其门,里居之良弗干以私,庭造之讼弗谒于吏,优优闲闲,若宓单父
自其治事之东偏,有新其堂,匾曰「虚心」。
拱而问曰:「斯堂也,是所谓政之方邪」?
颜侯莞尔而笑曰:「今夫吏东方煌煌,振衣而出,嘘荣吸枯,缁化染俗,出长入治者皆然,邑为甚。
今夫身偏于视斯惑,偏于听斯眤,偏于嗜斯疾,物化知诱者皆然,心为甚。
中扃虚明,邑不为大,心不为小,山蹊茅塞则有胶柱纷丝者矣。
虽然,予乌能虚吾心以施吾政也哉!
尝试以堂言之,昔堂之未辟也,地脉壅塞,濩落无用。
余于暇日,命工芟夷,为楹三间,庑宇旁衬,周旋宴处,有位有堂。
藏书于房,虚以生白,列于阶,虚以体道。
因悟夫悦卑渫为高清,惮喧噪为窈静,在物有之,人亦宜然。
故矩于治,又铭于堂,引而伸,触而长。
子其有言于斯乎」!
既辞不获,乃从而为之言曰:堂以「虚心」名者,直者不狭以为曲,强者不挠以为弱,明者不蔽以为幽,善者不诬以为恶,静者不扰以为纷,惨者不蔽以为乐。
富无剥,贫无穫,过斯改,谋斯度,物未能容,事至不矍。
夫如是,则此堂居之而不怍。
其有怒室色市,瘠鲁肥杞,学弈思鸿,志鱼取熊,福冲己短,膏血民产,前聋后愚,左诡右趋,内揆于我,天君何如!
夫如是,则此堂怍然而难居。
居之不怍,人将咏而思之也;
怍而难居,人将忌而尤之也。
故曰一堂之上,一心之间,有虚寔焉,有休戚焉,不可不察也。
颜侯得斯说也,既矩乎治,又铭夫堂。
堂中之政,邑人歌之,丞相达之,天子嘉之,余虽有喙三尺安所容!
《传》不云乎,「心居中虚,以治五官」,古之聪明睿智者,皆由中心虚而五官以治赜,而人民事物,迩之男邦,远之侯社,上而熙天工以酌元气者,未有不由于斯而底绩。
然则颜侯之能虚其心者,非邑人之私言也,将为天下之公言也,当举天下之公言,以为颜侯贺。
吴航林岊记。
重修抚州州学讲堂记嘉定十年七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同治《临川县志》卷二四
孔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是吾忧也」。
夫人有仁义礼知信之德,而学则学乎此也。
不脩则不立,不讲则不明。
既脩之,又讲之,博参乎载籍之言,而习察乎日用常行之理,则德性充,己偏克,闻义而能徙,不善而能改。
苟为讲之未至而无以致其知,知之未至而不能力于行,有是四端于我,乌能扩而充之哉!
昔者于《书》而见虞朝君臣之讲学,于《论语》而见孔门师友之讲学。
舜、禹、益、皋陶之相与言也,曰都曰俞,然之之辞也。
孔子之教门人,有问必答,其不能再问者,若孟孙之于孝,而以告夫樊迟
门人之受教于其师者,必质于其友,则夫悟者若樊迟之于仁知,而必待夫子,皆讲之之义也。
圣贤不为苟同,抑亦贵于愤悱启发尔。
《中庸》曰「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达于上下一也。
抚为江西望郡,名人辈出,仕学俱优。
费侯埏由大理正来守,车旂之临,载色载笑。
顾佩衿之盈门,而讲堂之卑且狭,撤而新之,虚明深广,容众倍昔。
于东辟文昌轩,境涵清旷,有窗有户,视学之朝,斋祠之夕,于以燕处,而缙绅考道问德者时至焉。
侯尝语岊:「学之大成殿,今祭酒袁公燮之为部使者新之,堂则有俟。
前守江侯公亮、陈侯广寿俱以为念,余志于锐。
丙子春至鸠功,而成,亦掾曹陈灏之董之相之也」。
予尝守于是,其为学者言之。
岊闻古郡守临民之暇,嘉与士讲者史不绝书,若今始至暨朔,率诸生校官之讲,亦脩教之常也。
然四方郡学堂之旧者孰不志于新,新其堂者未必如侯之锐也,侯之为岂不壮矣哉!
非笃志厉学,其能若斯乎!
乃若自舜以来,逮于孔子之世,君臣师友讲学之功,去圣千载,源流祖述犹一日也。
夫今士之所讲,《易》《书》《诗》《礼》《春秋》之文也。
《易》《书》《诗》《礼》《春秋》之文,仁义礼知信之德也。
士而进德,必由乎学,脩之身,讲之心,而师若友不倦训告切磋,由是之焉,其不负吾侯所以上承天子育士之意矣。
嘉定丁丑七月朔日记。
敕赐忠惠嘉定十年八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民国《福建通志·金石志》石一○、《西湖志》卷一七
嘉定二年秋九月福建漕臣李浃帅臣黄度所上福州东台山神保捍一方民事迹转闻于朝,大略言:东台山长乐郡治之西,山之神嘘云雨,滋草木,郁郁翘翘,为山之蔽。
旧有祠庙,民咸敬事。
传闻五代闽所立,垂三百年,其生灵向现,光怪卓卓。
著耀者若建寇危急,为患猖獗,西门方警,贼骇神兵东台旗炽也,已而土蜂坌集钜万,贼以去。
又若大溪山盗寇之窃发,州兵出禦,阴有神助,贼睹旗炽又东台也,已而连战皆捷,贼以平。
又若岁旱祷雨,滞阴扣晴,随民之欲,莫不如志,可谓能保捍一方矣。
然而庙未有额,旧虽号安裕侯,不载会典,非所以显神功而昭上泽,推天子实宠褒之思,其劝哉!
事下礼官议,请额曰忠惠
俞旨□颁传,敕赐宜刻石,乡之父老来请文。
岊谓神之有功于民,犹吏之有功于民也,国之赐于神者有等级,亦犹赐于吏者之有等级也,功愈大则赐愈崇。
东台之神既焕恩赐,□祗不□,使民永有归依,其于爵秩岂不阶而升哉!
上方怀柔百神,吏思称职,亦思不泯神之功,神其念兹!
乃书其本末而系以送迎之词,其词曰:
郁□苍苍,翘乎昂昂。
逢兵不入,逢旱不荒。
孔忠且惠,爵兕可量!
洁牡□兮馨黍醴,坎击鼓兮神之仪。
手炉薰兮息□旗,想故基兮神之归。
嘉定十年秋八月朝奉郎尚书都官员外郎林岊撰并书。
湘山寺钟楼记嘉定十四年五月 宋 · 林岊
 出处:全宋文卷六九四二、《湘山事状全集》卷九
钟古乐也,今祀事用焉,而寺观以警朝昏。
佛宫有大小,钟亦称是。
时异方殊,制不必同,而撞钟以警众,其所由来旧矣。
杜少陵诗曰:「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信哉斯言乎!
湘山寺无量寿古佛道场有洪钟钜楼,榜曰「鲸音」,前通守张孝忠书之。
问其本末,则清湘窦氏一力成之。
粤若淳熙辛丑,于罗汉阁创毗庐像,又绍熙辛亥,于殿东偏屹创斯楼。
暨于壬子冬,去小钟,治洪钟,会士女以落之。
度钱四千馀缗,寺僧之经营,邦人之相助,亦各有力,而窦氏之施十七八。
噫!
是欲赞大雄之教,以发朝殷暮者。
窦氏讳文杰字邦俊,一乡之善士也。
年八十垂殁,属于子孙乐善。
其子元来京师,谈旧事,与予昔游山中日所问概同。
书诏来者,俾有觉。
嘉定辛巳夏五月甲午朝散郎、守太府少卿国史院编修官、实录院检讨官林岊记。
承直郎、新差充庆元府府学教授韩补书。
承直郎、充荆湖南路提点刑狱司干办公事诸葛十朋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