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嗣古南宋
登妙高亭 南宋 · 张嗣古
七言绝句 押删韵
雨馀山石洗孱颜,卧虎蹲羊各自闲。
杖屦贪穿秋色好,不知衣惹藓痕斑清曾燠江西诗徵》卷一七)
化成岩 其一 南宋 · 张嗣古
七言绝句 押尤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迢迢绿野送平流,唤得风光入小舟。
撑破芦花波底月,淡烟衰草不胜秋。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袁州府
其二
七言绝句 押东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长松吹断晚来风,水底轻溶落照红。
独立黄昏无一事,好山忽在暮云中。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袁州府
雪谷(在仰山上) 南宋 · 张嗣古
崎岖鸟道开烟萝,长松偃蹇声荡摩。
白龙怒吼挂绝壁,苍兕离立迎清波。
枯筇拄破青苔色,雷雨收功神敛迹。
穷源不得空归来,掬雪抟珠三太息明严嵩正德袁州府志》卷一)
仰山谒小释迦塔访孚惠二王遗迹赠长老混融 南宋 · 张嗣古
 押先韵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嵯峨大仰峰,云气摩苍天。
山灵喜迎客,收雨散轻烟。
众壑争飞流,四岭半为田。
修竹老岁月,乔松裹山川。
水声含万古,处处听潺湲。
是时秋色半,景气相澄鲜。
丛桂为我芳,拂拂吹清妍。
行穿苔磴滑,楼观悬其巅。
慇勤一瓣香,致敬西方仙。
人生果奚赖,俗累相拘缠。
是事且置念,一榻分云眠。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仰山
蟠龙山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古今图书集成
苍龙蜿蜿复蜒蜒,峥嵘头角摩九天。
划然下览众山小,蟠伏此地经千年。
云盘雾结三十六,鳞甲参差动林谷。
不将霖雨矜神功,却向寒崖散飞瀑。
洒风吹我冲晴烟,飞甍金碧悬山巅。
白云脚底飞欲尽,此身忽在层霄边。
问沤堂前旧消息,拍碎阑干人不识。
心随境转万化新,跳出世间真有得。
清兴未尽还归来,却立平地听风雷。
纷纷冠盖趋尘埃,此龙此寺长崔嵬。
按:整理自《古今图书集成》蟠龙山
张淏嘉定六年正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云谷杂记》卷末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知安庆军府兼管内劝农营田屯田事臣张嗣古
臣猥以迂愚,缪当郡寄,补苴罅漏,粗竭琐材。
退念簿书淟涊,不足仰图报称,惟有搜采人材,上备选择,庶几不负公朝甄录之意。
臣伏睹迪功郎、监安庆府枞阳镇监辖仓库兼烟火公事张淏,资禀粹明,学问该洽,当官而行,惟义之适,廉介公勤,不激不随。
莅事三年,备罄劳能。
凡本府委送剖决民讼,毫分缕析,多得其情,而退然无营,不自表暴。
前守杨楫漕臣钱文子皆器遇之,稍加识拔,必有可观。
臣愚欲望睿慈特赐旌擢,如后不称所举,臣甘坐缪举之罚,须至奏闻者。
右谨录奏闻,伏候敕旨。
嘉定六年正月日奏状。
续修宜春志序嘉定十三年十一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雍正《江西通志》卷一三六、康熙《西江志》卷一七八
九邱之书不可得而见矣,然《禹贡》一编,其于山川土地之别,贡赋物产之宜,靡不登载,则去古虽远,学者尚于此乎有考。
后世郡邑图志之作,其几是欤。
宜春为江右名郡,韩文公典州日,爱其赋税及时,人安吏循,闾里无事,异时因饯客,尝寄意于「江山多胜游」之句。
然风土之可纪者,盖非止江山一事而已。
郡旧有志,往往考订不精,详而或失之烦,简而或失之略,牴牾重复,览者病焉。
而况距今六十年间,事多兴废沿革,则大书特书以诒悠远,诚当不一书而遂止也。
宗卿滕侯抚藩踰年,一新简陋,典章文物,尤所经意。
乃命郡博士林君护新、醴陵大夫张君耕博访旧闻,蒐辑放失,随事编摩,胪分汇列,釐为若干卷。
于是一郡四邑之事迹,粲然如指诸掌。
将锓木以永其传,乃属予为之序。
予晚学,不足与斯文。
惟侯之为此州也,约己厚下,民怀吏孚,讲明利病,以序罢行,皆所以为一方长久虑也。
而束于简书,局于岁月,有不得以尽行其志焉。
则是书之作,岂为无意哉?
揭敖之米虽蠲,而取于民者未尽平也;
折绢之令虽格,而和买平籴之害未能除也;
珥笔之谤虽弭,而风俗之醇犹未遍也;
防患之意虽至,而李渠之利尚未复也。
以至山川之气未发,田里之力未宽,鬼习盛而未革,官府备而未完,变通而推广之,是岂无望于后之人乎!
予故考述侯之志,著之篇首,庶几因其书以求其意,有以充其惠于无穷云。
侯名强恕,金华人
嘉定十三年十一月
大易粹言跋嘉定六年五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经义考》卷二九、《古今图书集成》经籍典卷六一、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
右《大易粹言》,前太守曾君穜命郡博士方闻一所裒辑者也。
虽七家之书,不无深浅异同之论,然考其师友渊源,则皆自伊洛中来。
学者得此书而萃观之,则浅深异同之际,乃吾所用力之地。
苟能穷其所已言,以求乎至是之归,体其所未言,以造乎自得之实,则知阴阳五行,升降上下无非天理流行之妙,而画前之《易》,当在吾心,而不在书矣,岂徒以广耳目闻见而已哉!
岁久板漫灭不可读,因念刊书之难,复为之修改七百三十有六板,凡二十六万一千五百九十有四字,以与学者共之,亦以无忘曾君之美意云。
嘉定癸酉五月望真宁张嗣古跋。
按:《大易粹言》卷末,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定武兰亭跋嘉泰四年七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兰亭续考》卷一
往见定武《兰亭》,后有毕少董所题,与此正同,真奇物也。
甲子七月二十有三日关中张嗣古敏则
待补庄记开禧三年二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士夫比应书,志于得而已。
所取有宽窄,故所得有难易。
士子铢较身之通塞,则舍窄就宽,心所同然。
比岁儒风益盛,场屋举子益蕃。
闽浙一郡,人或二三万,大抵数百才得一士,窄且难若此。
太学首善之地,著令四人一分解一名,其宽且易人人若彼。
袁号士乡,名流墨客,先后相蹑,前举终场,逾二千五百。
籍令额十有三人,率再有乃取一,今九人而已,其狭已甚。
自待补之制行,士居遐方小州,亹亹有执经槐市之望,以趋宽且易之途。
历计袁之先达,繇上庠收科第者不少。
近年中待补赴国学者甚啬,抑何甘心于窄且难,而又绝意于宽且易?
诹之有二说,曰其行无资也,曰其往无朋也。
予䌷绎其说,二者不相待,而实相关。
其言非以自文,实则自揆也,有资斯有朋矣。
乃斥公帑之赢,鬻田置庄,命曰待补,收其租,三岁一给分饷赴补之士,凡用钱六千缗有奇。
田以把计五千四百有奇,岁收租市斛六百有奇,视学田免输税,给凭附契匣。
开元寺金仙废屋数间,并其馀地,中庭左右分创四仓,庭后龟头供燕憩之须,馀地以备曝眼观眺。
推择一乡之善贡士赵监税猷,进士李蒙亨、赵重,诿以司存。
凡收租发籴以时,一听其经画,官不预知。
市估有低昂,积贮有登耗,悉据其实。
粜毕具某年歛散米若干,直各几何,报州学
或租户逋负过期,申州学,钱粮官遣人督治。
深惟此邦限以贡额之窄,士气沮折,其待补前名较以旴江清江取放,盖在解送之域而讳劳惮费,有如前之二说,闻者深喟。
是庄初成,人情积习颓弛,必藉乡大夫劝率经理,以趣其行。
惟兹事龙图右史张公暨套局李判院实启初议,幸不陨坠。
后日纵更其初,佥言所属,一试之后,如就熟路,孰不竞劝?
凡赴补人给三十券,不许并支,起程十千。
或虑人意难凭,则发轫五千赤在。
审度到三衢十千,行都试罢十千。
人多券不足,以券尽止;
人寡券有馀,储之以俟次补。
衢暨行都,当有寓券之所,人给二帖,取之寓券,非乡大夫或郡守贰移书赍往不可。
自本推之,待补亦劝驾之小者,得辞其责哉。
乃若考覈分饷,州选委一寮吏治之足矣。
庄既讫工,右史张公大书其扁揭诸门端,观者𢥠敬。
凡田之土名亩步,租额佃户,列具下方,敬镵诸石,用贻永久。
开禧三年二月初浣记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天一阁藏明地方志选刊本。)
「赤在」二字疑有误。
修城开禧三年三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正德《袁州府志》卷一四、《永乐大典》卷八○九二、康熙《宜春县志》卷一五、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开禧改元夏五月庐陵罗公克开被天子明命,来守宜春郡
之初,访风俗,询利病,发栉刃解,井井有条理。
未几登城周视,则墉堞颓圮,榛莽丛生,大不足以为民卫。
因喟然叹曰:「保障,太守职也,而玩愒苟简至是乎」!
乃命巡检使汪世显稽功料役,增卑培薄,伐材陶甓,于山于郊,百堵咸作,因旧而增新之。
其木石瓦甓之材,以枚计之,凡五万五千有奇;
役人之力,以工会之,几三万。
而楼垒矗䇄,雉堞崇峙,大体盖略备矣。
宜春郡肇于秦汉,定于隋唐,而升于我宋。
江、湖、荆、汉、蜀、广之道,四出于此。
方海宇熙乂,击柝声沈,借谓江右乐土。
岁或不登,邻封环接,亦有赤子弄兵潢池,则武备弗完,所恃惟城池而已。
世传汉灌婴豫章郡,城宜春,而史不书,殆无所考信。
然图志谓黄巢萧铣江南不能入,马希范长沙不敢东窥,则城之坚且固,亦旧矣。
靖康建炎间,修筑之诏屡下,翼翼严严,罔有疏阙。
数十年来,缩甲不用,太守以健于理财听讼为急,以兴治补弊为缓,缺防弛备,踵陋蹈倾,墉摧陴废,不复经意。
袁民得奠枕者,直幸耳。
世所急而公缓之,此城之所以亟修,而公之所以为有远虑也。
贾谊有言:「不植则僵,不修则坏」。
天下之弊,其积非一日,则其起亦非一人。
吏以习安苟具为常,固不可望其有所修植。
然植者立,修者全,而继之者弛焉,则僵与坏不旋踵矣。
公治袁二年,惠洽威畅,玺书之徵,当已自九天下。
杜坏于微,扶僵于渐,独非来者责与。
虽然,民保于城,城怀于德,使良二千石有善政以结民心,有德化以固民志,则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城虽百年勿坏可也。
开禧丁卯三月记。
宜春社坛记嘉定十二年二月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道光《宜春县志》卷三一、康熙《宜春县志》卷一五、乾隆《袁州府志》卷三二
社以神,地之道,古也;
邑有祠,社之坛,礼也。
因以圮坏而修复之,为政之先务也。
古者养民之政,六府是先,金木水火非土不成,人非谷不生,故圣人推本始以报祀,即天子至于郡邑,通得祀社稷,所以教民反始以厚其本也。
后世吏以文法相高,催科狱讼,簿书期会,是究是图,绌礼不讲,视土谷之祀为具文。
坛壝弗饰,牲币弗虔,踵陋袭倾,类以戊祭应故事,礼则亡矣,何有于政?
宜春社旧有坛在西南,颓敝岁久,鞠为榛莽。
一遇春祈秋报,始鸠工役,整拔芜秽,事已如初。
乃若风雷雨师,则望祭于厅之东,于《礼》经尤不协。
今邑大夫君孝序期年政成,慨然悯焉,亟命工殚治之。
坛增其高,壝周其外,傍立风雷雨师之坛四,列其位一如《礼》制。
亭翼于前,以虞风雨;
门伉于外,以严启闭。
周植乔松,创立华表,以引遐观。
于是昔之废坠,焕然一新。
夫古之有民有社者,固欲齐民之礼,与祀神之礼并行交举。
然而讲明古道者,尤以民政为事神之本,所谓民为贵、社稷次之是已。
尸百里之寄者,使能以礼义迪民,毋暴征,毋峻令,本末有序,治化流行。
胶庠相习于明伦,而礼行于士;
疃里相安于平秩,而礼行于农;
涂肆相为贸迁以利用阜生,而礼又行于工贾。
验诸四民,式礼不愆,则事神而神在,庶乎可以亡愧。
不然,虽洁斯牲,虽崇斯坛,神其吐之矣。
王君之于是役也,盖深察乎事神之本,故予特书其事,以诏悠久。
嘉定十二年二月庚戌记。
惠民药局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二一
鄱阳吴予似丞万载且三年,以书抵予曰:「丞于是邑,政无细大皆得预闻,庸讵可以负为言?
韩公所谓偪嫌不可否事者,盖有激云尔。
走虽不才,窃有志焉。
惟是卒卒将受代,而奔走台府无虚月,在邑之日无几,顾何以自见?
独尝见邑在万山间,民有疾疚,无所求药,束手听命于天,往往不得永其年。
乃捐所尝得添给等钱通若干缗,请诸常平司,愿得循环运惠民局药以售诸邑使者著作郎章公良肱许焉。
则又请诸常平司,愿属诸邑大夫提督,月附帐一甲,以贻悠久。
使者郎中袁公燮又许焉。
自是,邑人无远近,皆得善药,尚庶几持此以谢邑人,愿公有以记之」。
予发书疾读,跃然复之曰:仁人心也。
民吾同胞,物吾与也,心盖无乎不在也。
推是心以往,则随用皆足以及物,仁不可胜用矣。
心不在焉,楚越肝胆,但见其人自人,己自己,尚可望其诚求赤子哉!
学士大夫志乎仁者也,而高者或淟涊于簿书之间,卑者率伈伣于风埃之下,视斯民痒疴疾痛,若举无预于身者。
此无他,是必有不存焉耳。
予似不鄙夷其官,匪身之谋,而卷卷乎斯民为疾之忧,是盖其心之所发见,而非勉强为之者。
诚能扩而充之,细而理一州,大而理一国,必将循标察本,爬剔弊蠹,培护根原,以致其恻隐怵惕之心。
所谓暴征苛歛以剥民之髓肤者,必不为也;
所谓严刑峻法以殒民之躯命者,必亡有也。
则其爱民利物之功,岂但创一药局而已。
请以是为记乎?
予似曰:「可」。
乃书以遗之。
宋故少傅右丞相太师卫王谢公墓志铭端平元年 南宋 · 张嗣古
 出处:全宋文卷六六九九
宋中兴四叶甲子夏六月辛酉少傅致仕丞相谢公薨于私第。
明年秋,葬临海县太平乡环翠山之原。
后二十有五年,公第五孙女作配宸极。
又二年,以长秋推恩,追封信王
明年封卫、鲁二王
嗣子采伯军器监,嗣古获侍同朝,一日以故郎中张布之状曰:「先公墓木拱矣,而坠道之碑未立。
登先公之门者,惟子存焉,敢以铭请」。
嗣古辞不获,则叙而铭之。
谢自任姓建国于南阳宛,至晋□会稽上江,族始大。
五代时天台,世积厚德,号善良者家
曾祖俨,赠太师、福国公
祖侁,赠太师齐国公
考景之,赠太师,累封岐王
公讳深甫字子肃
乾道二年进士,授迪功郎绍兴府嵊县
召赴都堂审察,特授文林郎,调平江府昆山县
改秩知处州青田县,未赴,丁母秦国夫人忧。
服除,召都堂审察,擢藉田令,迁大理寺丞提举江东常平
光宗除户部左曹郎,借礼部尚书,充金国生辰使。
绍熙初元,除右正言,迁左史,兼给事中直宝文阁知临安府
二年,擢户部侍郎,兼吏部户部
四年,复兼给事中
宁宗即位,为阜陵𣪁宫覆按使,还,除御史中丞侍读
庆元元年,除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
二年,参知政事
三年,兼知枢密院、充大礼礼仪使
四年,知枢密院参政
五年,进金紫光禄大夫,拜右丞相封申国公
明堂大礼使封岐国公
崇陵因山之役,为总护使,还,封鲁国公
嘉泰元年封冀国公,上太皇皇后册宝,拜少保
屡以疾求去。
三年,拜观文殿大学士、判建康府封益国公,改醴泉观使
明年疾革,拜少傅致仕,则甲子之岁也,享年六十有六。
诏赠太傅,加赠太师
公少孤,颖悟,博闻强记。
十岁能属文,刻志为学,积十年不寐。
每夕怠,设器贮水,加足其上,以警困怠。
于是悉通诸子百家之说,卓然为乡闾名儒,从学者云集。
为人识度凝远,有公辅器
既入仕,表表以行能显。
其政事以爱人兴利为先,而行之以明谨无倦。
嵊县岁饥,首捐俸助赈贷,载朱糗即赐山谷民,全活甚众。
有妪诬主家掠死其子,认道殍以诉。
乃捕系,公廉得妪子匿他所,逮以至,妪惊伏曰:「某人榜我为之,欲陷其叔尔」。
时以向文简钱宣靖比之。
在苏摄长洲常熟两邑,以治行闻。
录事,剖滞讼四十有三,皆协情法。
江东值岁大侵,覈义仓实储,尽发以赡饥民。
禁遏籴以通商贾,条赏格以励劝分,阁逋债以安贫乏,召官吏乡隅讲授方略,详密周尽,活者一百六十万五千馀人,弛租百十三万有奇。
行部止无供张,例馈一皆不受,剸词谋之舆人不获申者,一道歌舞其赐。
天府之政,宽则废法,严则厉民,酌用其中。
罢遣刺察民事予夺,阴传以教化,吏不得一摇手,要近不敢以私谒。
抟浮冗之费,偿前政所贳商贾缗钱数十万,奏减九邑和买夏税折估。
于潜新城昌化皆被山,则并秋苗折估递减之,民至今享其利。
每朔望谒庙课诸生,士以为昔未尝见也。
中丞日,诏轻江浙和卖折丝之□,公请揭所减数示民,使州县不得巧于损益。
神泉监废已久,奏复之,输天下铜皿以增鼓铸,其利甚博。
其于议尚大体,明好恶,详辩坚确,在于言必行,行必效。
初,孝宗求贤如不及,御史泌、颜师鲁合词以公为言,有诏堂审。
未几,侍郎王蔺宿直禁中,复荐之,遂召见,言:「今日人材枵中侈外者多妄诞,矫许沽激者多衒鬻。
激昂者急于披露,或邻于好誇;
刚介者果于植立,或邻于太锐;
静退简默者寡有所合,或邻于立异。
故言未及酬而已龃龉,事未及成而已挫抑。
愿任使之际,必察其实,然后涵养振作,勿使沮伤」。
复疏保正长、催科、科折、差夫五弊。
上问以救弊之方,公即以条画所当施行者对。
上悉嘉纳,命板曹锓梓颁行。
又请优恤海道舟户以备不虞,遂著为令。
北寺转对,论上下习于苟安,拘挛顾忌,偷惰软熟,愿厉以廉耻,申以训敕,劝以赏罚。
既处言路,论益剀切,慷慨无所挠。
首言:「君,天也,天以刚健中正为德,故能宰制万物。
君宪天,当以刚健中正为本」。
殿中侍御史刘光祖以论吴端、孙垱忤旨移外府,公抗疏留之,且言:「士大夫廉耻道丧,命义不明,愿留圣虑」。
时内庭干祈恩泽者众,公言渐不可长,今大农、州县类皆空虚,因献祖宗裁抑节省凡七疏。
星文变异,公以为「阴盛于阳之象。
君为阳,臣为阴;
君子为阳,小人为阴;
朝廷为阳,宫掖为阴;
中国为阳,外夷为阴。
愿默察精思,求弥天变」。
御史直前奏事,言天道可畏,当恐惧修省,以尽应天之实。
且及于清心节用,惜名器,谨赐予,言甚切至。
元夕知閤门事韩侂胄越五官转遥刺,公封还内降,引法拒之。
右司谏邓驲以论近习左迁,公谓驲参章切直,不为身计,请还其职,无使清朝有为近习动谏臣之失。
进士俞古上书语讦,送瑞州听读。
公言:「以天变求言,未闻有所旌赏。
以言罪古,恐失朝廷事体」。
内侍陈源久斥,忽畀内祠,固执不可。
姜特立复召用,力争,竟不得入。
张子仁建节,凡十一疏争之,命遂寝。
至内廷有希求者,上曰:「恐谢给事不可尔」。
其守正不阿,为上所知如此。
尝留独坐,言:「比来纲纪不振,台谏有所论击,不与被论同罪,则反除以外任;
给、舍有所缴駮,不命以次官书行,则反迁以他官;
监司有所按察,不两置之不问,则被按者反得美除。
奔竞无耻,请嘱亏法,贪墨纵横,隳坏纪纲,请风厉在位,以肃朝廷」。
礼官议祧僖祖侍讲朱公熹引义抗言。
公言:「宗庙重事,未易遽更。
考订有所依据,请从其议」。
公论事辞旨温厚,不事矫亢,至公论所在,必连疏恳切言之,士皆服其得体。
其历二府、总百揆也,守法度,持纪纲,惜名器,纯悫详陈,不激不随。
处大事,决大计,定以片言,朝廷倚以为重。
王德谦以阉寺除节钺,三疏力争,以大观覆辙为戒,必谪逐乃已。
医官王泾受赂,奏窜之远方。
虏使讫石烈直入不如仪,上起入禁中,在廷𥈭眙。
公端委不动,俾虏使再俟于殿隅,请上复御朝,引使贡书,如旧制。
侂胄窃权弄国,公持正引旧,与相颉颃。
上春秋高,国本未立,公以仁宗高宗故事,奏立近属为皇子,以系人心。
椒风未建,公以为庶人婚嫁尚决之家长,请听命于太皇,议遂定。
侂胄势沮,始谋挑边以固权位。
公自使虏还,则以力陈修德修备之说,至是得请入辞,复极言兵端不可轻动。
拳拳忧国,不以去留易虑。
公既去,边衅遂开,而首祸者以死。
呜呼,公可谓明哲大臣哉!
公于大材尤所经意,尝诹访人物,录姓名置小佩囊中,所推挽多材学忠实之士。
校漕闱擢叶适徐元德、戴□于文卷,为部使者曹彦约建平,力荐于朝。
坐庙常荐进邵文炳王楠龚颐正乔梦符等,多一时名士。
公在相位,弥缝规拂,意尤至。
上尝御云锦堂赐宴,公从容论持盈保业之难,又论用人之道,因及王安石喜人同己,遂致国家之患。
一日奏事毕,复进曰:「迩来圣德日新,更愿戒谨其所不睹,恐惧其所不闻」。
上皆悚听。
公以材学简知孝宗孝宗召见,初即欲擢用。
江东遣使,首被亲泽,寝历清选,如驾轻车就熟路。
在光宗朝为言事官,登法从,以谠言劘上听。
晚相宁宗,毅然自守,勤劳百为。
上雅重公,将再用,而大星已夕陨矣。
公性孝弟,丧秦国,哀毁骨立,至感异梦。
奉其兄润甫尤谨,兄卒,诲育犹子矩伯,官之,嫁其女五人。
自奉冲澹寡欲,每禁家人用无过侈。
尝曰:「官可改,人不可改」。
故虽自位显荣,而简俭若布衣时。
训诸子以义方,择师必名士。
为文章典重宏丽,五当朝廷大典册。
尤工诗,有文集二十卷、《北征日记》二卷。
先娶林氏,蚤世,封益国夫人
继室以其妹,自郡夫人封至鲁国,追封楚。
子男四人:采伯,其长也;
渠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澧州追封太保、祁国公
棐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漳州
汇伯,故朝奉大夫通判泉州,兼南外宗正丞。
女四人,长适故登仕郎李𨑖,次适故中奉大夫、守左司谏侍讲张次贤,次适朝请郎通判婺州黄准次安人在室。
孙男十六人:奕脩,朝散郎淮东总领所干办公事
奕楙,承直郎、监淮安州五祐盐场;
益昌和州防禦使带御器械干办皇城司
奕礼,朝请郎、行大理少卿
奕巽,朝奉郎湖广总领所干办公事
奕恭,通直郎知南康军都昌县
奕中,通直郎
奕俭,承直郎、新监两浙转运司临安府造船场;
奕容,承直郎、新监嘉兴府新城户部犒赏酒库;
奕正,宣教郎
奕善,文林郎、新监建宁府合同场;
奕艮,儒林郎
奕信,通仕郎
奕明、奕进,并承信郎
孙女十一人,长适从事郎、新南剑州军事判官吴楹,次适脩职郎、绍兴府诸暨县宋倅,次适通直郎、添差浙东安抚司干办公事元直,次慧性赐紫圆照太师,次适脩职郎、新温州瑞安县黄元贶,馀未行。
曾孙男八人,在学业进士,堂、𡌴、塈并承务郎
曾孙女五人,长许嫁宣教郎吴洁,馀尚幼。
其葬实开禧元年,追王绍定五年,志而铭之,端平之初元也。
铭曰:
钜宋中兴,德进朝尊。
世有韪人,祊国擎天。
丕显阜陵,吁俊登贤。
丰水有芑,贻谋子孙。
堂堂谢公,有德有言。
鸾风来仪,一鹗孤鶱。
翊光相宁,橐籥乾坤。
位无滥官,官无倖恩。
有臣舞权,佻起兵端。
公排其奸,虑我本根。
兵出骚边,权奸丧元。
明哲保身,礼仪不愆。
法彼先觉,祚其后昆。
以茂以蕃,以王其门。
翠山之原,斯文永存。
按:《东山志》卷一七,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