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与山巨源绝交书 曹魏 · 嵇康
 出处:全三国文 卷四十七、文选卷四十三
康白:足下昔称吾于颍川,吾常谓之知言。
然经怪此意,尚未熟悉于足下,何从便得之也?
前年从河东还,显宗阿都说足下议以吾自代,事虽不行,知足下故不知之。
足下傍通,多可而少怪,吾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偶与足下相知耳。
閒闻足下迁,惕然不喜,恐足下羞庖人之独割,引尸祝以自助,手荐鸾刀,漫之膻腥,故具为足下陈其可否。
吾昔读书,得并介之人,或谓无之,今乃信其真有耳。
性有所不堪,真不可强。
今空语同知有达人,无所不堪,外不殊俗,而内不失正,与一世同其波流,而悔吝不生耳。
老子庄周,吾之师也,亲居贱职
柳下惠东方朔,达人也,安乎卑位
吾岂敢短之哉!
仲尼兼爱,不羞执鞭,子文无欲卿相,而三登令尹,是乃君子思济物之意也。
所谓达能兼善而不渝,穷则自得而无闷。
以此观之,故之君世,许由之岩栖子房之佐汉,接舆行歌,其揆一也。
仰瞻数君,可谓能遂其志者也。
故君子百行,殊涂而同致循性而动,各附所安。
故有处朝廷而不出,入山林而不反之论。
延陵子臧之风,长卿相如之节,志气所托,不可夺也。
吾每读尚子平台孝威传,慨然慕之,想其为人。
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
性复疏懒,筋驽肉缓,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每常小便,而忍不起,令胞中略转乃起耳。
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
简与礼相背,懒与慢相成,而为侪类见宽,不攻其过。
又读庄老,重增其放。
故使荣进之心日颓,任实之情转笃。
此由禽鹿少见驯育,则服从教制,而见羁,则狂顾顿缨赴蹈汤火,虽饰以金镳,飨以嘉肴,逾思长林,而志在丰草也。
阮嗣宗不论人过,吾每师之,而未能及。
至性过人,与物无伤,唯饮酒过差耳。
至为礼法之士所绳,疾之如雠,幸赖大将军保持之耳。
吾不如嗣宗之贤,而有慢弛之阙;
又不识人情,闇于机宜
无万石之慎,而有好尽之累。
久与事接,疵衅日兴,虽欲无患,其可得乎?
又人伦有礼,朝廷有法,自惟至熟,有必不堪者七,甚不可者二:卧喜晚起,而当关呼之不置,一不堪也。
抱琴行吟,弋钓草野,而吏卒守之,不得妄动,二不堪也。
危坐一时,痹不得摇,性复多虱,把搔无已,而当裹以章服,揖拜上官,三不堪也。
不便书,又不喜作书,而人间多事,堆案盈机,不相酬荅,则犯教伤义,欲自勉强,则不能久,四不堪也。
不喜吊丧,而人道以此为重,己为未见恕者所怨,至欲见中伤者,虽瞿然自责,然性不可化,欲降心顺俗,则诡故不情,亦终不能获无咎无誉如此,五不堪也。
不喜俗人,而当与之共事,或宾客盈坐,鸣声聒耳,嚣尘臭处,千变百伎,在人目前,六不堪也。
不耐烦,而官事鞅掌,机务缠其心,世故繁其虑,七不堪也。
又每非汤武而薄,在人间不止,此事会显世教所不容,此甚不可一也。
刚肠疾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此甚不可二也。
促中小心之性,统此九患,不有外难,当有内病,宁可久处人间邪!
又闻道士遗言,饵朮黄精,令人久寿,意甚信之;
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
一行作吏,此事便废,安能舍其所乐,而从其所惧哉!
夫人之相知,贵识其天性,因而济之。
禹不偪伯成子高,全其节也;
仲尼不假盖于子夏,护其短也;
诸葛孔明不偪元直以入蜀;
华子鱼不强幼安以卿相。
此可谓能相终始,真相知者也。
足下见直木必不可以为轮,曲者不可以为桷,盖不欲以枉其天才,令得其所也。
故四民有业,各以得志为乐,唯达者为能通之,此足下度内耳。
不可自见好章甫,强越人以文冕也;
己嗜臭腐,养鸳雏以死鼠也。
吾顷学养生之术,方外荣华,去滋味,游心于寂寞,以无为为贵。
纵无九患,尚不顾足下所好者,又有心闷疾,顷转增笃,私意自试,不能堪其所不乐。
自卜已审,若道尽涂穷则已耳。
足下无事冤之,令转于沟壑也。
吾新失母兄之欢,意常悽切,女年十三,男年八岁,未及成人,况复多病,顾此悢悢,如何可言!
今但愿守陋巷,教养子孙,时与亲旧叙阔,陈说平生,浊酒一杯,弹琴一曲,志愿毕矣。
足下若嬲之不置,不过欲为官得人,以益时用耳。
足下旧知吾潦倒粗疏,不切事情,自惟亦皆不如今日之贤能也。
若以俗人皆喜荣华,独能离之,以此为快,此最近之,可得言耳。
然使长才广度,无所不淹,而能不营,乃可贵耳。
若吾多病困,欲离事自全,以保馀年,此真所乏耳,岂可见黄门而称贞哉!
若趣欲共登王涂,期于相致,时为欢益,一旦迫之,必发其狂疾,自非重怨,不至于此也。
野人快炙背美芹子者,欲献之至尊,虽有区区之意,亦已疏矣,愿足下勿似之。
其意如此,既以解足下,并以为别。
嵇康白。
刘智国子祭酒 晋 · 晋武帝
 出处:全晋文卷五
南阳王刘智,学行优著,其以国子祭酒(《书钞》六十七引臧荣绪《晋书》)
姜维 蜀汉 · 王崇
 出处:全晋文 卷七十八
邓艾以疲兵二万,溢出江油
姜维举十万之师,案道南归,为成禽。
已讫,复还拒会,则蜀之存亡,未可量也。
乃回道之巴,远至五城
使轻进,径及成都,兵分家灭,已自招之。
然以钟会之知略,称为子房姜维陷之,莫至克捷;
筹策相应,优劣惜哉(《华阳国志》二)
论天 西晋 · 刘智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凡含天地之气而生者,人其最贵而有灵智者也。
是以动作云为,皆应天地之象。
古先圣王,观灵曜,造算数,准辰极,制浑仪,原性理,考徵祥,赞其幽义,而作历术焉。
浑仪象天之圆体,以含地方,轮转周匝,有二端,中其可见者,极星是也。
谓之行极,在南者在地下不见,故古人不名。
阴阳对合,为群生父母。
精象在下,五星具于上,共成天地之功也,则日月为政,五星为纬,天以七纪,七曜是也。
行极不过,为众星之君。
命政指授,以斗建时,斗有七星,与曜同精,而有节气于下者也。
晦朔分于东西,消息辨于南北,取以定四方。
天地配合,方气有常;
天以七纪,方修其政。
故方有七宿,二十八星是也。
于是天有常度,日月成象,众星有宫分,方物有体类,在朝象官,在野象物,在人象事,理自然也。
众星定位,七曜错行,盈缩有期节,故历数立焉。
日,太阳也。
施温万物生,施光则阴以明,众所禀为倡先者也,君尊之象也。
月,太阴也。
禀照于阳,亏盈随时,有所禀受,臣卑之道也。
五星象五常,托四时,成五事。
旧说,日譬犹火也月譬犹水也。
火则施光,水则含景,故月光生于日,当日则明,光盈近日则明灭,然则月之清象在前矣,又曰:当其冲月食者,阴性毁损,不受光也。
君臣不等强,日月不等明,阴在于上,不自抑损,阳必侵之,望在交度,其应必食。
故《诗》云:「彼月而食,则维其常。
道势然也。
侵甚则既,臣之象也。
日尊,君象也。
月卑,臣象也。
晦朔之会交则同道,同道则形相蔽。
天道前为尊。
臣由臣道,虽度相值,月不掩日,卑下尊也;
不由臣道,月掩日体,卑陵尊也。
是故太平之时,交而不食,尊卑道顺。
或问云:「颛顼时造浑仪。
其说云黄帝为盖天,以盖天象笠,极在其中,日月以远近为晦明;
浑仪以天裹地,地载于气,天以回转,而日月出入以为晦明,二说谁其得之」?
刘智曰:「盖天之论谬矣。
以春秋二分,日出卯入酉,若天象车盖,极在其中,日月星辰,回远藏明。
二分之时,当昼短夜长,今以漏刻数之,则昼夜分等,以日出入效之,则出卯入酉,此盖天之说不通之验也。
然此二器,皆古之取制,但传说义者失其用耳。
昔者圣王治历明时,作圆盖以图列宿,极在于中,用之以见天象,未可正昏明,分昼夜,故作浑仪焉。
象天体,亦以极为中,而朱规为赤游,周环去极九十一度有奇。
考日所行,冬夏去极,远近不同,故复昼为黄道,夏至去极近,冬至去极远,二分之际,交于赤道。
二道有表里,以定宿度之进退,为术乃密。
至汉顺帝时南阳张衡考定进退,灵帝时太山刘洪步月迟疾。
自此之后,天验愈详,自司马迁刘向刘歆杨雄贾逵张衡、蔡氏、刘洪郑玄,此九君者,不但于算步皆博索沈综,才思宏远,而不合论浑盖之用,明定日行四时之道,虽或精考,雅有取得,亦或出入,失其本旨。
人之不同,处意各异,道之难尽,致于斯矣」。
或问曰:「古历论月食,或云阴损,则不受明,或云暗虚,暗虚所在,值月则月食,值星则星亡,今子不从,何也」?
刘智曰:「言暗虚者,以为当日之冲,地体之荫,日光不至,谓之暗虚。
几光之所照,光体小于所蔽,则大于本质
今日以千里之径,而地体蔽之,则暗虚之荫将过半。
夫星亡月毁,岂但交会之间而已哉,由此言之,阴不受明,近得之矣」。
又问曰:「若如所论,必有大荫,日在月冲,何由有明」?
刘智曰:「夫阴含阳而明,不待阳光明照之也。
阴阳相应,清者受光,寒者受温,无门而通,虽远相应,是故触石而次出者,水气之通也。
相响而相及,无违不至,无隔能塞者。
至清之质,承阳之光。
以天之圆,面向相背,测立不同,光魄之理也。
阴阳相承,彼隆此衰。
是故日月有争明。
日微则昼月见,若但以形光相照,无相引受之气,则当阳隆乃阳明隆,阳衰则阴明衰,二者之异,无由生矣(《开元占经》一)」。
丧服释疑论 其一 西晋 · 刘智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亡其亲者,不知其死生则不敢服,然则终身不祭乎」?
曰:「唯疑其生,故不敢服也;
必疑死焉,可不祭乎!
古之死者必告于庙。
今亡其亲,必告其先庙,使咸知之。
求之三年,若不得也,则又告之。
告之者,欲令其生也。
则随而祐之,其后疑,祭必告,令知其疑,不受他鬼,死者终归飨也。
祝辞以告疑,则远庙不迁矣。
凭灵之心,加崇于尊,此孝子之情也(《通典》五十一)
丧服释疑论 其五 西晋 · 刘智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或问曰:「若祖父先卒,父自为之三年,己为之服周矣。
而父卒祖母后卒,当服三年不乎」?
刘智答云:「嫡孙服祖三年,诚以父卒则己不敢不以子道尽孝于祖,为是服三年也。
谓之受重于祖者,父卒则祖当为己服周,此则受重也。
己虽不得受重于祖,然祖母今当服己周,己不得不为祖母三年也。
《小记》曰:『祖父卒而后为祖母后者三年』。
特为此发也(《通典》八十九)」。
丧服释疑论 其十一 西晋 · 刘智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问云:
案:《丧服小记》『慈母之父母无服』,」孙宜无服慈祖母矣。又曰:「慈母与妾母不代祭,」孙不祭慈祖母,何服之有?」曰:「《礼》,为亲母党服,为继母之党不服。不妨孙服继祖母也。《礼》,孙为祖后如子。所言妾母不代祭者,据奉之者身终则止耳。岂有妾子先亡孙持丧事而终丧便不祭也?」(《通典》九十八)
问曰:「昆弟骨肉以罪恶徒流死者,诸侯有服不?」智答曰:「凡以罪恶徒者,绝之;国君于兄弟有罪者,亦绝也。旧说,诸侯于兄弟有吊服,服缞绖。此不服,则无缞绖,素服而已,不吊临其丧也。诸侯之身,体先君,奉祭祀,是以不得尽其情于所绝耳,然则不为父后者,则服之矣。」《通典》一百一 西晋 · 刘智
 出处:全晋文卷三十九
问者曰:「久而不葬,丧主不除。
若其父远征,军败死于战场,亡失骸骨,无所葬,其服如何」?
云:「此《礼》文所不及也。
以理推之,凡礼使为主者不除,不谓众子独可无哀,诚以既变,人情必杀,丧虽在殡,不为主者可以无服。
然则为主者之服,可以哀独多也。
以丧柩在,不可无凶事之主故也。
今无所葬,是无尸柩也。
凶服无施,则为后者宜与众子同除矣。
讫葬而变者,丧之大事毕也。
若无尸柩,则不宜有葬变,寒暑一同,正服之终也。
是以除首绖而练冠也。
亡失亲之骸骨,孝子之情所欲崇也。
可令因周练乃服变衰绖。
虽无故事,而制之所安也」。
竹林七贤 其二十二 东晋 · 戴逵
 出处:全晋文
王济尝解禊洛水,明日或问王济曰,昨日游,有何论议?
曰,张华善说史汉,裴逸民叙前言往行,兖兖可听,安丰侯道子房季札之间,超然玄著(《艺文类聚》四,又五十五,《御览》三十。)
孙为庶祖持重 南朝宋 · 庾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二
祖庶父嫡,已承父统,而不谓之继祖,则祖谁当祭之。
所谓继,是承其后为之祭,故云传重而服之斩;
杜琬所言「祖父俱嫡」,乃是继曾祖耳。
祖虽非嫡,而是己之所承,执祭传统,岂得不以重服服之乎?
已服祖以斩,故祖亦服已以周。
长子之服,义则不同,要须己身承祖祢之正,乃得为长子斩。
按《小记》云:「庶子不得为长了斩」不继祖与祢」,是明庶子不继祖祢,故不得为长子斩,非据子之身。
若据长子身,不得云不继祢也,必须身承祖祢之正,乃得服长子斩者,以尊加卑异于卑加尊也。
刘智分此不继祖与祢之言,以为庶子不继祢,故其长子不继祖。
书记未有此连言之比。
庶子不继祢,其子居然不继祖矣(《通典》八十八。)
为高曾祖母持重服 南朝宋 · 庾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三
刘景升以妇人之不可逾夫,既已乖矣。
成粲云:「已自受重于父,不受重于祖,为祖母不应三年,亦可谓殊途而同谬者矣」。
刘智《释疑答问》云:「高曾祖母与祖母俱存,其卑者先亡,则当厌屈不」?
昔鲁穆姜在,而成公夫人薨,《春秋》书曰:「葬我小君齐姜」。
旧说云:妻随夫而成尊,姑不厌妇,妇人不主祭,已承先君之正体,无疑于服重也(《通典》八十九。)
妇从夫嫡,曾高祖母,正体所传,并有重,何疑其亡先后(同上。)
为废疾子服 南朝宋 · 庾蔚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三
疾病者不愈而亡,弥加其悼,岂有礼无降文,情无所屈,而自替其服者邪?
殇服本阶梯以至成人,岂可以病者准之。
笃其爱者,以病弥可悲矣。
薄其恩者,以病则宜弃矣。
病有轻重,参差万绪,故立礼者深见其情,杜而不言,无降之理,略可知矣。
嫡不为后,是其去传重之加,非降其本服,刘智刘玢所言,近为得理矣(《通典》一百一。)
移檄东土讨孔觊 南朝宋 · 刘休若
 出处:全宋文卷十四
盖闻衅集有兆,祸至无门,倚伏之来,实惟人致。
故嚣述贪乱,终殄宗祀;
昌宪构氛,旋润斧钺。
斯则昭章记牒,炯戒今古者也。
自国步时艰,三纲道尽,神歇灵绎,璿业缀旒。
皇上仁雄集瑞,英睿应历,凤仪熛升,龙煇电举,荡秽紫枢,不俟鸣条之誓;
凝政中宇,不肆漂杵之威。
是以坠维再造,亏天重构,幽明裁纪,标配斯光。
而群凶恣虐,协扇童孺,蕞尔东垂,复沦丑迹,邪回从慝,蜂动蚁附。
圣图霆发,神威四临,羽驲所届,义旅云属,欃钺所麾,逆徒冰泮,胜负之效,皎然已显。
司徒建安王英猷冠世,董率元戎。
骠骑山阳王风略夙昭,抚厉中陈。
或振霜江、蠡,或腾焱荆、河,金甲烛天庭,嚣声震海浦。
前将军吴兴太守张永,东南标秀,协赞戎机。
建威将军沈怀明,镇东中兵参军刘亮武卫将军寿寂之,霜锐五千,熊腾虎步。
龙骧将军王穆之、龙骧将军顿生,铁骑连群,风驱电迈。
右军将军齐王、射声校尉姚道和楼舰千艘,覆川盖汜。
左军垣恭祖步兵校尉杜幼文冗从仆射全景文员外散骑侍郎孙超之,并率虎旅,骆驿云赴。
殿中将军杜敬真、殿中将军陆攸之、建武将军吴喜,甲楯一万,分趣义兴
予猥承人乏,总司戎统,耸剑东驰,申愤海曲。
喷气则白日尽晦,刷马则清江倒流。
以此伐叛,何勍不剿,以此柔服,何顺不怀。
悯彼群迷,弗辨尧桀,螳黾微命,拟雷霆之冲,已枯之叶,当霜飙之队,尺竖所为寒心,匹妇所为叹息。
夫因祸致庆,资败为成,前监不忘,后事明筮。
若能相率归顺,投兵效款,则福钟当年,祉覃来裔。
孰如身轘宗屠,鬼喂魂泣者哉。
详镜安危,自求多福(《宋书·孔觊传》,泰始二年孔觊子房起兵,休若董统东讨诸军事,移檄东土。)
丧服驳 南朝宋 · 崔凯
 出处:全宋文卷五十六
代人或有出后大宗者,还其祖父母周,与女子出适不降其祖同义。
岂以为女子出适人,有归宗之义,故上不降祖,下不降昆弟之为父后者。
今出后大宗大宗,尊之统,收族者也,故族人尊之,百代不迁,其父母报之周,所谓尊祖故敬宗也。
又曰:「持重于大宗,降其小宗
降其小宗,还当为其祖父母大功耳。
又云:代人有出为大宗后,还为其父母周,其子从服大功者。
凯以经文为人后者为其父母周,为其兄弟降一等,此指为后者身也。
不及其子,则当以其父所后之家,还计其亲疏为服纪耳。
晋刘智《释疑》「或问礼为人后者,为当唯出子一身还本亲也」?
鲁国孔正阳等议,以「为人后者,服所后之亲若子,为其本亲降一等。
不言代降一等者,以其至其子以义断,不复还本亲故也。
《礼》云,若子者,则于本父母不若子矣」。
刘智又案:「礼为人后者,于兄弟降一等,比出子及其子孙,皆为人后者也。甲无后,故乙为之后。乙之子孙,皆去其亲,往为甲后,当当称为人后,服本亲不伤于后者。若子,则其孙亦然矣。本亲有自然之恩,降一等,足以明所后者为重,无缘得绝之矣。」儒林掾谢袭学士张䄡之从祖母丁丧,本是亲祖母,亡父出后,求详礼典,辄敕助教陈福签,当诸出为人后者,还服本亲,皆降一等,自为后者之身,文无后者之子追服大功。如议,则䄡之不应废业。」王彪之答:「如所云,族人后大宗者,出后者子,于本祖无服。孙不服祖,于情不安。是以诸儒之说义旨,总谓为人后者虽在五服之外,皆降本亲一等,无孙不服本祖之条。案《记》云:「夫为人后,其妻为舅姑大功。」郑玄云:「不二降也。」其妻于舅姑义服,犹不二降,况其子孙,骨肉至亲,便当无服乎!礼义则重,义例亦明。如礼之例,诸出后者及子孙,还服本亲,于所后者,有服与无服,皆同降一等,谓䄡之当服大功。(《通典》九十六。)
请解领选表 南齐 · 王俭
 出处:全齐文卷九
臣远寻终古,近察身事,邀恩幸藉,未见其伦。
何者?
子房之遇汉后,公达之逢魏君,史籍以为美谈,君子称其高义。
二臣才堪王佐,理非曲私,两主专仗威武,有伤宽裕,岂与庸流之人,凭含弘之泽者,同年而语哉?
预在有心,胡宁无感。
如使倾宗殒元,有益尘露,犹当毕志驱驰,仰詶万一,岂容稍在形饰,以徇常事。
九流任要,风猷所先,玉石朱素,由斯而定。
臣亦不谓文案之间,都无微解,至于品裁臧否,特所未闲。
虽存自勖,识不副意,兼窃而任,彼此俱壅,专情本官,庶几仿佛。
且前代掌选,未必具在代来,何为于今,非臣不可。
倾心奉国,匪复退让之与,预同休戚,宁俟位任为亲。
陛下若不以此理赐期,岂仰望于殊眷。
频冒严威,分甘尤戾(《南齐书·王俭传》)
太子少师中书令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上柱国固安昭公崔敦礼 隋末唐初 · 于志宁
 出处:全唐文卷一百四十五
盖闻虞后纳麓。
五臣膺其宏图。
周王定霸
四友赞其英略。
故能拨乱□极。
类帝禋宗(阙三十六字)
至若献筹绨构之始。
树绩云雷之初。
成配天之功。
建定鼎之业。
经文纬武。
尊主庇人。
齐德
连芳风力。
图麟阁
铭勒宗彝。
则我开府固安郡公其人也。
公讳敦礼
字安上(阙十六字)
猷大公执钧。
享四履而匡王业。
亭伯达旨之作。
□□词林。
子玉□□之文。
思穷物理。
絓组奕叶。
方十纪之羽仪。
绅佩蝉联。
比九世之卿(阙十九字)煨烬□于缇䌷藏□被于简牍。
曾祖宣猷。
梁州总管
大将军通守汲郡
大浸稽天。
预奠川之鸿□可□□缟(阙二十四字)大将军代州总管太常卿礼部尚书固安县
学窥典坟。
文韬雅颂。
言成表率。
行为师范。
盛德光于八士。
芳□冠于十臣。
父寿。
周□□县男□□□通事(阙十七字)定州诸军事定州刺史
委质平基。
藻思越于牧马。
陪游河曲
鸿笔丽于应刘。
英声振于生前。
哀荣备于身后。
扬晖凤策。
播美龙图
公昭孝怀忠(阙三十四字)
日□之光。
渥水初腾。
骋千里以追电。
溟池将运。
抟九万以摩霄。
文极词条。
才高吞鸟。
学该繁露。
思逸梦蛟。
论道宰化之方。
体国经野之术。
齐晖
比美
□□属始(阙十八字)穷发□□□□□黄屋没于望夷。
黔首坠于涂炭。
大唐循玑升历。
辩□居元。
安车以礼通贤。
蒲轮以徵奇士。
公识芒砀之启圣。
知梁宋之兴王。
投刺辕门。
庇身有(阙二十四字)礼殆将□主感钻燧而增□对风树以兴哀。
高柴泣血三年。
扬臻居丧七载。
校斯至性。
讵可相方。
武德二年奉敕夺情。
左勋卫
四年通事舍人
□□□□飞(阙七字)(阙七字)缙绅六年奉敕捡校右骁卫长史□□右校叛换。
亟扰天田。
左贤陆梁。
将回地轴。
荡涤逋寇。
事藉谋猷。
奉敕副郢国公宇文士及妫州经略
事了还京。
公乃□元□奉□蒙忝□□旷□□□□□之恩□□易名奉□王之诏。
比斯□□彼何人哉。
□□四□奉敕往幽州都督庐江王李瑗
阴预戾园之谋。
将据河朔之地。
啸命凶丑。
肇为乱阶。
公非理被囚。
意在嫁□长□不□□□□□太宗嘉公乃诚(阙十一字)
赐绢五百疋。
□□□人金银器皿十一件。
细马一匹。
其年奉敕副御史大夫安吉郡公杜淹往武功。
遂简□还授中书舍人
司陛□申张武之茂功。
□□丝□□□□之(阙二字)贞观元年封固安县男
□土□枋书之以山河。
开国成家。
传之以茅赋。
六年员外散秩常侍
中书舍人
七年太常少卿
三雍七郊之礼。
则□之于灵台。
九成□英之乐。
□□之于(阙十一字)山□□□□□大□□使□于汉中□□□□□□行旃于夏首化洽九江
循吏于是弹冠。
贪夫为之解印。
声高八俊。
誉迈二星。
九年属有国哀
灵驾进发。
以公摄侍中□人□丧事。
十年授□□少(阙十字)兵部侍郎
□□静□兵机戢武之先。
□□定功。
戎昭禁暴之本。
□选列代。
咸寄亲贤。
今授此官。
允于佥望。
昔炎政□季。
□宇混淆。
六乐与沙鹿俱崩。
三礼将原火(阙十三字)之多(阙十三字)固安县
□年加爵为侯。
护军
延陁恃烛龙之阻深。
骋射雕之小伎。
失事大之节。
怀淩长之心。
公运娄敬之良筹。
郑众之雄辨。
呼韩以之削枉。
□□于是(阙十六字)使还□授□部侍郎
上护军
随班列也。
其年又奉使往延陁论和亲事
蒙赐绢三百疋。
其年授右屯卫将军
望超二卫。
□重三军。
方信布之爪牙。
比良平之心腹。
汉朝□宠极□魏(阙十八字)银青光禄大夫
灵州都督
李牧作宰。
声震龙庭。
魏尚剖符。
威慑狼望。
胶折萧关之骑。
月满绝甘泉之烽。
拱年授银青光禄大夫
守兵部尚书(阙十七字)
七年□驾(阙十一字)武侯大将军左右相辟杖事位光七命。
职统五戎
政典伫之以纳言
喉舌寄之以元凯。
声驰礼阁。
誉满周行。
寻正除兵部尚书
捡校(阙十七字)之酋(阙七字)方之长浮□海以来庭。
左雄之流誉东京
韦贤之飞英西汉
不之也。
其年副太尉赵国公捡校山陵卤簿。
事毕。
蒙进爵为公。
食邑一千户
赐物五百段(阙二十六字)
以赞时雍□侍□□中书令□□□□载笔西省
司八柄以奉纶言。
负玺左曹
托七车以对明诏。
献替旒扆。
损益机断。
虽渭浦兆叶周。
傅阴梦感殷。
□□□方(阙十八字)(阙九字)缨玉裕曳□□絧楼汉室将次孺比肩。
晋朝与孝伯方驾。
心敦淡泊。
志尚清虚。
固让机权。
愿归閒逸。
既而承华肇建。
望苑初开。
审喻藉以正人。
调护资于(阙二十字)食邑三百户
尚舍直长
赐物八百段。
桓荣硕儒。
离经于副主。
臣□通识。
训从于储君
故以德茂曩贤。
名高往哲者也。
而东流难止。
西景易沈。
未登千月之期。
奄切九□之□以显庆元年岁次□□□月癸巳朔三日乙未。
薨于□阳里第。
春秋六十有一。
哀感宸极。
痛结储闱
闾里于是兴嗟。
簪裾为之挥涕。
舆驾于龙门举哀。
秘书监驸马都尉长孙冲职方郎中温□□□□□□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阙十一字)陪葬昭陵
鼓吹往还。
□事葬事官给。
务从优厚。
仍令兼司农卿长孙知人监护。
太府少卿韦思齐为副。
又令中书侍郎李义府持节吊祭。
皇太子则□□□□□仍令□□□□□韦□率更令萧钧致祭
太常考行。
谥曰昭公
礼也。
其年十月壬辰朔十八日已酉。
窆于昭陵南安乡平美里。
惟公降辰昴之秀气。
禀岳渎之精灵。
郁郁材耸栋梁。
汪汪量澄江海。
□□□□□□登(阙七字)乃□□□□□博穷开辟。
洙□之教聿兴。
藻轶翰林
睢涣之文斯著。
怀仁履信。
蕴德居贞。
为衣冠之表缀。
实朝伦之规矩。
自随风不竞。
海县分崩。
三户兴灭秦之师。
八百起亡殷之众。
人□□□之□家□□□□□太宗膺赤□之符。
殄绿林之□再安地纪。
重正天纲。
公□日月之晖。
献戡剪之略。
茂勋斯建。
神算远闻。
吐纳赤墀。
对扬流誉。
侍卫丹扆。
巡警有声。
建节榆关。
尘清柳室。
张旃鹿塞。
雾布狼山
□银□□朝(阙十四字)户求才。
方令君之举□开门接士。
□□□之待贤。
散金恤穷。
指囷济物。
王孙惭其好施。
子敬愧其轻财。
博识古今。
晋朝之武库。
决胜樽俎。
冠秦官之智囊。
见□之(阙二字)马援之诫。
闻人之善。
□□曹邱之(阙十二字)多□□□禾足俦。
崇荀孟儒雅之风。
鄙申商文峻之法。
可谓廊庙之瑰宝。
朝序之宗从者焉。
而眉寿莫终。
麦邱之祝遂爽。
日制未及。
□□之□无□便(阙二十六字)太子通事舍人□业等。
哀缠罔极。
痛切天经。
至性尽追远之心。
孝德究慎终之道。
桑田变海。
深谷为陵。
懿范不传。
徽猷永没。
所以勒兹三□继公之遐踪(阙二十八字)
乃为铭曰。
仪天曾构。
控地长源
大庭诞祉。
尚父开藩。
赋超雅颂。
论拟文言。
家传积善。
世德高门(其一)
辰象降精。
挺生(阙二十一字)略括囊文史(其二)
随政道销。
运终天禄。
戏亭军丧。
汉滨舟覆。
日□狐鸣。
星亡鬼哭。
怀生择主。
元天改卜(其三)
圣人有作。
乘时定乱。
负鼎经启。
托剑匡赞。
屡献嘉谋。
(阙十其阙七一字四字)防□光□□□□□□●(廴屲)玉塞
杖节铜梁
□流典客
高奉常(其五)
八屯警卫。
六官述职。
龙池鼓鳞。
凤条矫翼。
子房审喻。
长舆亮直。
俨若朝典。
隐如敌国(其阙一六字)
(阙三其阙二十字七字)毕陌阵列原阡□窗遽□金字方镌。
佳城照日。
宰树笼烟。
玉棺永閟。
宝剑空悬(下阙)
皇太子请修书表 初唐 · 崔融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十七
臣闻昔者明王。
学以化人成俗。
古之君子。
文以纬地经天。
虽有阆风之高岳
弗登弗知其峻也。
虽有浴日之巨溟。
弗涉弗知其广也。
伏惟天皇域中居大。
天下化成。
百官以理。
万人以察。
日行中道而淑清。
岁起摄提而位序。
光薰万物。
岂直芝珥
泽加四海。
宁惟寿麻孤竹。
地成形而天成象。
其道弥光。
河出图而出书。
其徵可验。
环林璧沼。
金门石室。
坟典积于邱山。
笔墨盈于泉海。
圣朝多士。
自可包二代之文。
臣顾不才。
何足奉三王之教。
皇慈渥洽。
帝奖优隆。
擢公望为太师
子房少傅
所冀习与智长。
化与心成。
尝辛苦于岁馀。
终未阶于日就。
臣闻学者殖也。
问以辨之。
积必有成。
勤则不匮。
周公之上圣。
日读百篇。
孔父之多能。
韦编三绝
臣虽不敏。
窃所庶几。
然以列代遗章。
先王旧典。
康成兴业。
才览卷于八千。
士安覃思。
愿加年于累百。
岂不以学而时习。
博则难精者乎。
今欲搴其萧稂。
撮其枢要。
可以出忠入孝。
可以益国利人。
极贤圣之大猷。
尽今昔之能事。
商㩁百氏。
勒成一家。
庶有代于箴规。
长不违于左右。
又近代书钞。
实繁部帙。
至如华林园遍略。
修文殿御览。
寿光书苑。
长洲玉镜。
及国家以来新撰艺文类聚文思博要等。
并包括宏远。
卒难详悉。
亦望错综偫书。
删成一部。
艺官宾馆。
亦既天皇立之矣。
端士正人。
亦既天皇致之矣。
伏乞俯从微愿。
特降鸿私。
许臣撰缉。
遂臣诚请。
宫学士如少。
仍望通取京官。
谨当开桂树之山。
凿芙蓉之水。
引甘泉之词赋。
总望园之宾客
下芸阁而长谣。
临梓而高会。
一游兰芷。
伫变蓬麻。
区区之诚。
敢希矜允
岂使肃成门内。
惟传魏国之名。
崇政殿中。
独纪晋朝之事而已。
无任诚恳之至。
谨遣某官某奉表陈请以闻。
右仆射太子少师唐璿神道碑712年 唐 · 苏颋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五十七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钦若于天者。
谓之代工。
覆冒于人者。
谓之成务。
则调元气。
法三象。
鼓洪炉。
宜万物。
其代工成务之本也。
大僚所以服其事。
明先正所以诏其功。
熊罴所以占其兆。
从龙虎所以合其应。
匪徒然而已哉。
有唐元老宋公侯矣。
公讳
字休璟
晋昌酒泉人也。
昔在夏商。
大夫陈其氏姓。
洎迁汾晋。
季子听其声乐。
岂轩之后唐之遗乎。
既仕楚而闻魏。
亦家秦而灭项。
凉武昭王中州之杰。
居右地之盟。
七代祖晋昌宣王和。
佐厥威霸。
守其夷险。
故累为郡之首族。
宣王逮我曾祖骠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一作襄)刺史讳某
世位大将军二千石
大父洛阳朔方郡赞特赠秦州都督讳某
烈考咸阳岐州刺史讳某
操斧钺班圭瑞者。
耀洪烈于四世。
垂馀风于百里。
于穆不已。
莫之与京。
公初髫而孤。
入则孝。
出则悌。
承于母兄之旨。
及冠而立。
学以聚。
问以辨。
从于师党之言焉。
张嘉运先授于易。
森然可见者万象。
贾公彦次授于礼。
坦然可观者百度。
射策高第。
初补吴王典签
绵州巴西同州冯翊主簿
弗之好也。
尝欲屠郅支。
刺楼兰
执浑邪。
呼韩
始自谋于将帅
终见器于公辅
遂为疏勒道行军从事
策勋至上柱国
营州都督府户曹参军
寻以朝散大夫检校朔州刺史
盖养能而成绩矣。
安西副都护检校庭州刺史
长寿中
武威军大总管王孝杰之复四镇。
实赖其谋。
表公为西州刺史
涉龟沙。
薄乌垒。
精绝
渠犁
此之谓也。
公至则扶厥伤止其擅。
因所利补其阙。
西州之士。
刻石而建碑焉。
无何。
灵州都督新昌防禦营田等使。
萧关
都尉
绝梓岭。
符离
此之谓也。
公至则城彼方要其险。
狎诸野垦其实。
故北地之大者。
有备而无讨矣。
就加银青光禄大夫
入拜左豹韬将军
迁司卫卿。
未几。
摄右肃政大夫检校凉州都尉假节陇右诸军事
参警夜之肃。
严不时之禁。
事典之常者。
惟公是迁。
受南宪之宠。
总西方之役。
邦家之急者。
繄公是任。
其年。
曲莽布支率种落数万寇于洪源也。
公训钲镯完甲兵以禦之。
虏见积尸之凶。
我悬斩级之赏。
遁则忘草。
在而蒙。
他他籍籍。
不可胜云。
朝实休之。
右武卫右金吾大将军
俾仍旧镇。
虽贵而不留中也。
先后稽六官之本。
思五法之要。
自我聪明。
惟天照鉴。
乃拜公文昌夏官尚书同凤阁鸾台平章事
隐心而行。
正色不挠。
功多微管。
议切安刘
中宗之践副君。
旁求中庶
特转公太子右庶子
金紫光禄大夫
知政如故。
召绮里而称叔孙也。
属驾言北垂。
薄伐东鄙。
复公为夏官尚书兼幽营二州都督安东都护
河北之州军。
自弼鄘巡辽碣。
贪夫廉而忌法。
战士逸而待寇。
且有伦要。
而无怨讟。
神功初徵拜辅国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
特进尚书右仆射
食实封三百户。
已而居守秦雍。
今之揆路。
古曰台司
百寮师师。
万事理也。
分郡关而典之。
京师以留之。
岂富人之始封。
酂侯之大任。
位益高而勇退。
年愈迈而思止。
抗闻旒扆。
密奏封章。
久之。
听致仕。
进封宋国公
朝朔望。
天子方崇文太学
讲武宣扬。
延首鸿儒。
倾心硕老。
复以公为太子少师监修国史
乞言而书法也。
景云初
匈奴公主使臣
为约未坚。
致辞或绐。
因命公为特进检校御史大夫方军大总管以禦之。
仗宸威。
肃戎令。
人莫闻于吠犬。
骑宁惮于射雕。
举则全师。
还而罢事。
将弃轩冕。
神明芝术。
然邦有大礼乐大政刑。
率由典谟。
罔不咨度。
享年八十有六。
景命不造。
延和元年七月戊子
薨于长安怀真里第。
呜呼哀哉。
皇上闻哀撤悬。
出次挥涕。
柳庄而亟命。
郑产而安归。
制赠使持节都督荆州诸军事荆州刺史
赠物四百段。
米粟四百石。
丧事官给。
仍差官四品一人监护。
有加等也。
太常考行。
谥曰忠
书不云。
殷之得傅。
用训朕志。
而承其道。
雅不云。
周之命程。
是用戒我师而就其绪。
于戏。
惟公浚明前典。
允迪古训。
总而成之。
入则献规。
出不言政。
石建孔光之比。
决胜千里。
通知四夷。
子房充国之亚。
将军
尊重于位。
谢宾客
公之不敢专。
丞相
开陈其端。
以归人主。
公之不敢伐。
如是则镂彝器。
图旂常。
史官
列盟府矣。
夫翠鹄犀象。
非不鸷也。
有其用则不全。
麟凤龟龙。
非不灵也。
无其时则不至。
若乃时已偕。
用不竭。
身已康。
名不灭者。
既明而且哲也。
公上惟祖祢。
傍至功缌。
顷于槐里之閒。
堇原之右。
卜其兆。
图其域。
各以族而为之度焉。
临薨。
戒诸子曰。
俭则自完。
孝不忘本。
吾之志矣。
嗣子陈州刺史先慎左千牛中郎将先择等。
克奉遗命。
能循懿业。
以年月日。
葬于旧茔。
亡夫人太原王氏从祔。
礼也。
禽息进里奚于秦。
穆公之政厚。
虞邱进叔敖于楚。
庄王之力霸。
故有代祀而代禄焉。
则我师臣计功。
允子宏风。
小彼秦楚之事。
大哉之烈。
谋可久者。
敢作铭曰。
稽古陶唐。
惟帝之初。
迁虞事
俾侯而居。
曾盘峻峙。
令德之祉。
亦曰绵系。
诞生君子。
君子伊何。
邦之宰臣
宰臣伊何。
秉我洪钧。
登于庙堂。
王则是保。
服于戎狄。
公常致讨。
事惟一心。
恭乃三命。
崇让颐老
归闲体正。
天也不慭。
人之云亡。
大夫掌域。
偫公会丧。
咸阳北坂。
渭水南渡。
其如邢山。
永此防墓。
大唐右武卫将军上柱国乙速孤府君碑铭 初唐 · 刘宪
四言诗 押纸韵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四
武之去暴。与文德而竞驰。阴之为功。配阳和而并运。利用厚生之事。依古以来。折冲禦侮之材。何代蔑有。秦之强也。起剪恬贲用其兵。汉之盛也。辛李卫霍为其将。大唐操斗极。把钩陈。带甲百万。授钺四七。其有中分麾下。总堂堂正正之师。俨若敌国。负赳赳桓桓之称者。在于乙速孤府君矣。公讳行俨。字行俨本姓王氏太原人也。五代祖有功于魏。始赐而氏焉。因居京兆醴泉县王子晋之上仙。肇开茂绪。车千秋之作相。重锡华宗。家何代而乏贤。人何时而不贵。曾祖安。齐前锋都督武候右六府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河州刺史。随益州都督袭封和仁郡开国公。徙孝移忠。迁虞事夏。司马安之四至。晏平仲之一心。祖晟。皇朝上开府武候右廿府左车骑将军骠骑将军。藏器于身。待时而用。功参列将。宠盛兴王。父神庆右虞候副率检校左右领军卫将军。气岸瑰杰。志力雄武。持军以礼。阴德有徵。才子挺生。将门斯在。公钟家代之休烈。奉韬钤之成训。鹏图奋于霄汉。⿰(噩鸟)阵溢于风飙。得射法于仙灵。习军容于嬉戏。子房智勇。时其无敌。郤縠诗书。颇亦兼善。永徽中司成生擢第。明丁父忧。性实过人。俯而就礼。麟德初宣德郎王府记室参军事。閒平邸第。交游。曳裾其閒。首席推美。咸亨元年以将门子弟授振威校尉。守普济府左果毅都尉。丁太夫人忧。哭泣之节。饘粥之数。复如居府君之丧。仪凤二年敕除兴国府右果毅都尉。镇河源军定州道。游奕护河阳桥。垂拱二年游击将军黄城府左果毅都尉。致果为毅。治戎以律。洗兵盐泽。秣马中山。护浊河之桥。绾黄图之府。智谋洋溢。威武纷纶。功静朔垂。气雄京邑永昌元年制除朝散大夫绵州司马天授二年朝议大夫长寿二年资州长史延载元年中散大夫。题舆绵外。展骥资中。风俗所同。政教如壹。證圣元年制除使持节万州诸军事万州刺史万岁通天元年制加中大夫二年大中大夫。其年检校永州刺史圣历二年使持节都督夔归忠万渝涪肃等七州诸军事夔州刺史三年使持节都督广韶端康封冈等十二州诸军事广州刺史长安三年使持节泉州诸军事泉州刺史神龙元年使持节都督黔辰沅等州诸军事黔州刺史。其年加正议大夫。神授政理之材。天挺公侯之表。故能方州典郡。尽周官牧伯之尊。越海淩山。穷禹贡荆扬之域。控御数千里。周旋廿年。化洽夷夏。功成方国。置生祠之庙。往往而存。畏清酒之盟。于今莫犯。神龙二年墨制授忠武将军右武卫将军员外置同正员。特敕停南衙上下。专委北军事。羽林之任。历代为重。用周勃而后安。召宋昌而先拜。以公确乎忠信。厉然壮勇。颁命卿之秩。掌孤儿之军。宿卫陛殿而逾严。徼巡岩廊而匪懈。垒垣增肃。轩禁穆清。锡御府之金钱。分大官之玉食。殊恩所逮。中使相望。而执□持戟。筋力为倦。输节竭诚。心术俱尽。神用疲而致损。腠理劳而生疾。其岁夏中。遇病厅事。半体云废。经时未瘳。愿休摄于家庭。遂迟回于天阙。陈情拜疏。理切词殚。有感宸衷。特听致仕。仍褒美绩。更惜羸痾。睿旨殷勤。形乎綍翰。公结欷而辞云陛。投迹而返私门。悬广德之安车。施仲翁之行马。仙方上药。冀养性而延龄。芳酝嘉羞。且忘忧而永日。而公素无息允。命昆弟之子令从为嗣。鞠育侔于巳生。仕为太子通事舍人。坐外氏累左除溱州扶驩县令。公天属为重。既切犹子之慈。门寄所钟。何深舐犊之念。亦既离谴。旧疾暴增。春秋七十有二。景龙元年十二月十五日。薨于大宁里第。呜呼哀哉。惟公盛德温恭。雅怀宽肃。行无文饰。言不浮华。出身入仕。仪家刑国。靡欺暗室。独运虚舟。于人之善无所遗。于人之恶无所记。可疑之地。投足莫践。弗稽之谋。措心所绝。亲友信而敬之。老少安而怀之。惟汲汲以行仁。岂遑遑而求利。防卫之际。屡有奇功。抚字之方。亟彰灵感。公之在永州也。属时□不登。土人多馁。罄仓储而罕赡。捃山谷而无资。所部界分。素饶稆。盘根合翠。弥漫苍然。忽于一朝。结实咸遍。若五谷之含颖。油然可观。比千箱之载咏。俄而告给。人皆和□□□盈路。公仍持数石。奏进京师。圣旨咨嗟。叹其灵味。公之在夔州也。邻界不虞。偫蛮暂扰。侵轶城郭。残伤吏人。公不俟制命。星言致讨。威灵震荡。氛秽廓清。稽颡咽于巫云。□□□于江水。天朝命将。甫戒于师期。边郡飞书。巳闻于战捷。虽耿弇之不遗贼于君父。亦何以尚兹。时嘉乃功。玺书慰勉。疾亟之□思虑弥长。遗书戒令从曰。吾遭遇□□□□卅馀载恨无以报。不敢丝毫有负于圣朝。家业素贫。丧葬所须。务从节俭。勿违吾平生志也。所树碑存实。无为虚美。以掩吾真。尔等唯清唯慎。勿矜勿伐。则吾死而无恨矣。夫人常乐县贺若氏。宋公弼之侄孙。开州刺史怀武之第六女。门宗之盛。钟鼎连华。家室之欢。瑟琴齐契。春秋五十一。證圣元年八月五日。亡于万州官舍。维景龙二年岁次景申二月辛卯朔十六日景午。合葬于雍州醴泉县白鹿乡李中川先府君之茔次。礼也。嗣子令从。叫叫穹苍。哀哀霜露。永言□誓终身奉行。子婿右骁卫铠曹参军安定梁望之。代业通家。天资长者。冰清玉润。常怀国士之恩。石字金书。愿托中郎之笔。□□言行。乃作铭云。
公侯子孙,必复其始。
将门有将,其来久矣。
伊我将军,奕代为美。
壮勇杰出,威棱峻峙。
文则循良,六条千里。
武以侍卫,岩除军垒。
黄霸匪俦,宋昌宁拟。
中外从□,□□勤止。
年至礼优,神劳疾起。
有生终谢,令问不巳。
贤哉伏波,诫其兄子。
太子少傅苏瑰神道碑 初唐 · 卢藏用
 出处:全唐文卷二百三十八
维唐景云元年岁在庚戌十一月己巳太子少傅许国苏公薨于崇仁里之私第。
春秋七十有二。呜呼哀哉。
明年三月己酉。制葬我公于武功之先茔。
礼也。公讳
字昌容京兆武功人
其先出自帝高阳。袭允曰黎。
实勤火正。逮昆吾之子。
始封于苏。以国受氏。
公其后也。暨汉平陵侯子建
侍中嘉。侍中则。
晋尚书遁。即联华国图。
代载明德。公高祖度支尚书邳国公讳绰
立言成务。垂于后昆。
公曾祖尚书右仆射开府仪同三司邳国公讳威。嘉谟成绩。
懿于当代。大父尚书职方郎鸿胪卿讳夔
理综偫品。识覃众妙。
烈考秘书丞池台二州刺史岐州刺史讳亶。游艺聚学。
素风不陨。公系上圣之遐绪。
钟盛德之泉茂。资元和以体仁。
清明以成美。初孩而孤。
绛郡夫人之慈训。幼而岐嶷。
聪敏冠常。始读山栖志。
一览便诵。及长。
博纬经史。尤善属词。
年十八。进士高第
宁州参军。转恒州司法
绛郡夫人忧。自中山涉褰。
跣从至京兆。哭不绝声。
性以礼全。形以哀瘠。
左庶子张大安以孝悌上闻。服阕。
拜恭陵丞。转相府录事参军
上改封豫。官亦随府。
上即帝位。拜朝散大夫尚书水部员外郎
未几。兼侍御史淮南廉按。
俄拜夏官员外兼官尹丞。历水部祠部郎中判司礼事
以亲联出为朗州刺史。转歙州刺史并州武兴检校冀州刺史
累迁汾鼎同汴扬陜。以累最入为尚书右丞
银青光禄大夫。迁尚书左丞户部尚书
又拜侍中京师留守。兼理冤滞。
车驾还京。持节河北按抚。
金紫光禄大夫。转吏部尚书东都留守
寻复还守本职。廷拜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
封许国公监修国史
今上践阼。拜尚书左仆射
屡抗词乞骸。优荅不许。
太子少傅。公有子七人。
长子颋。字廷硕
给事中中书舍人修文馆学士太常少卿。尝掌纶诰。
与公联侍紫墀。接机黄阁
前后之拜。近古未有。
公体道贞固。立心直。
多识前言。遍详旧事。
自周隋损益。家牒可纪。
公则绍之。罔不毕综。
故闺门之内。孝悌成则。
朋友之閒。忠信克举。
其在参佐也。婉娈柔嘉。
丑夷不争。其事藩邸也。
从容讽议。宾寮是仰。
四为郎。而弥纶之功布于省閤。
九为牧。而循良之绩著于州郡。
周旋二辖。焞耀文昌。
回翔两宫。耀铄岩庙。
版图国之信。而五教在宽。
冢宰人之纪。而九流式叙。
右端揆。尽吁谟之略。
西掖闱。备忠谠之美。
德愈盛而心益下。位弥大而行益恭。
用能高而不危。长守富贵。
考父三命。谦光数朝。
平仲一心。中孚累圣。
非至德淑慎。畴至此哉。
夫其仁恕笃密。清廉惠。
躬俭约以自持。蹈名教以检物。
禄以周急。不积于家。
财以睦亲。必均于众。
故义广而私谒之途阻。名扬而兼济之道宣
叔敖之贤。国侨之懿也。
几深通志。精晤默识。
文以蹠实。靡绚其华。
学以辨微。信于已。
故始终机揆。举无遗策。
斯又子房之知。孔明之能也。
造膝沃心。务存匡救。
引过称善。不近于名。
故声闻于天而口无择。绩宣于外而事罔专。
叔子之仁。孔光之慎也。
兼斯众善。以答明德。
方将三阶载理。前宫更曜。
天命不祐。闇忽迁殂。
朝丧其桢。人殒所戴。
天子悼焉。遣大府卿李从远册书吊祭。
辍朝三日。有司备礼发哀。
追赠司空荆州大都督。赙绢布八百段。
粟米八百石。凶事葬事并官给。
赐东园秘器。大鸿胪监护。
将作立碑。太常考行。
谥曰文贞。礼也。
皇太子别次发哀。遣洗马吊祭。
赙物二百段。祖载之日。
□□□官□□于开远门外。别遣左常侍徐□宣旨送于郊□令遣洗马如初礼。
宫臣已下毕赴。朱旂载路。
班剑启行。哀荣之礼备矣。
诸侯之孝终矣。公家代尚俭。
载在缣。其生也。
堂无宴客。门无主宾。
其终也。茔无封树。
隧无碑表。大渐之始。
遗令遵行。公卿暨亲戚赗襚吊祭。
一无所受。周身之外。
唯□车一乘。颋等泣血受命。
罔有踰越。虽迫旨朝不旌坟圹。
建碑于茔北一十五里。故临大节而不夺。
见大义而能勇。经纬之迹。
文艺之行。备于国章。
布在人口。惧违先训。
皆略而不书。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昭文馆学士修国史皇太子侍读范阳张说
雅俗之镇。具瞻令德。
文章之雄。谈者为楷。
伟公道德之首。徽猷可行。
刊石纪颂。词如清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