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文库
笛声似龙吟赋(以声之相类有如此者为韵) 盛唐 · 梁洽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五十六
笛为乐兮人所吹嘘。龙为神兮天泉是居。何音声之酷似。而性质之本疏。想其形谓同婉若。聆其响稍异翕如。始其伐干厚地。因材制器。四孔有加。五音俱备。无烦乎钧簧促柱。有用于娱心涤志。乍从容而寥亮。究律吕以精粹。伊满堂之咸惊。疑在田之忽至。凄清韵起。方将乐以忘忧。想象云生。实曰物从其类。庶可分于繁会。谅难测于同异。徒察其含嚼奔放。激浊扬清。如泉水之或跃。疑御日以飞声。象乎鼍有逢逢之鼓。疑乎凤有嘒嘒之笙。虽学如不及。莫之与京。曷若高下自乎气。洪衰应乎手。曲引如变于云霄。雾雨若集其前后。刘累听之而欲豢。叶公闻之而反走。非影响以因依。实混合于妙有。东南之美。厥状苍筤。不因乎度土合木。宁谢于玉质金相。调逸箫管之奏。音含宫招之祥。若降于天。如闻于野。穆公子。徒得其游魂。白雪阳春。奚称其和寡。考终乐以自然。信斯笛之美者。当簻易持。龙吟似之。季长每悲于洛客。邻人能感于子期。入耳之初。喜攀鳞之有所。回眸之际。睹截竹而在兹。是知夫挥弦戛击以洋洋。转喉纡馀之靡靡。夫神物之相应者。无能及此。
书断论 唐 · 张怀瓘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三十二
夫卦象所以阴骘其理。文字所以宣载其能。卦则浑天地之窈冥。秘鬼神之变化。文能以发挥其道。幽赞其功。是知卦象者。文字之祖。万物之根。众学分镳。驰骛不息。或安其所习。毁所不见。终以自蔽也。固须原心反本。无漫学焉。今欲稽其滥觞。不可遵诸子之非。弃圣人之是。先贤说文字所起。与八卦同作。又云。八卦非伏羲自重。夫易者。太古之书。夫子之文章。可得而闻也。弥纶乎天地。错综乎四时。究极人神。盛德大业也。子曰。学以聚之。问以辨之。盖欲讨论根源。悉其枝派。自仲尼没而微言绝。诸儒之说。是或不经。左邱明耻之。愧无独断之明。以释天下之惑。孔安国云。宓羲造书契代结绳。非也。厥初生人。君道尚矣。应而不求。为而不恃。执大象也。迨乎伏羲氏作。始定人道。辨乎臣子。伏而化之。结绳而治。孔子曰。三皇伯世。叶神无文。洛乙糺命。颉字胥合。又班固云。庖牺继天而王。为百王先。并是也。易曰。庖牺氏之王天下也。作结绳而为网罟。以畋以渔。盖取诸离。离者丽也。日月丽乎天。百谷草木丽乎地。重明以丽乎正。乃化成天下。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理。盖取诸此也。庖牺神农氏没。轩辕氏作。始造图书礼乐度数甲子律历。自开辟之事。皆先圣传流于口。黄帝已后。纪录言之无几。故春秋国语。唯发明五帝。太史公叙黄帝颛顼以下事。孔子撰书。始自尧舜。尚年月阙然。诗人所述。起乎虞氏。其可知也。巢燧之时。淳一无教。故言上古昔者。俱是伏羲神农之时。言后世圣人者。即黄帝尧舜之际。易曰。上古结绳以理。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此犹太阳一照。众星没矣。史记及汉书皆云。文王重八卦为六十四卦。又帝王世纪及孙盛等以为神农夏禹重之。并非也。夫八卦虽理象已备。尚隐神功。引而伸之。始通变吉凶。成其妙用。触类而长。天下之能事毕矣。故易曰。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伏羲自重之验也。又曰。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观变于阴阳而立卦。发挥于刚柔而生爻。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兼三才而两之。故易六画而成卦。六位而成章。又伏羲自重之验也。若以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谓伏羲。即昔者圣人之作易也谓谁矣。则知伏羲自重八卦。不造书契。焕乎可明。不至疑惑也。又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孔安国云。河图八卦。是洛之九畴。马融王肃姚信等并云。得河图而作易。礼含文嘉曰。伏羲则龟书。乃作八卦。并乘流而逝。不讨其源。滋误后生。深可叹息。去圣久矣。百家众言。自古非一。正史之书。不经宣尼笔削。则未可全是。况儒者臆说耶。悠悠万载。是非互起。一犬吠形。百犬吠声。一人措虚。百人传实。按龙图出河。龟书出洛。今或云法龙图而作卦。或云则龟书而画之。假欲遵之。何者为是。案左传。庖牺氏有龙瑞。以龙纪官。非得八卦。八卦若先列于河图。又文王等重之。则伏羲何功于易也。又夫子不言因图而画卦。自黄帝尧舜及周公摄政时。皆得图书。河以通乾出天包。雒以流川吐地符。是知有圣人膺运。则河洛出图书。何必八卦九畴。九畴九者。天始锡禹。而黄帝已获洛书。易曰。蓍龟神物。圣人则之。然伏羲岂则蓍龟而作易。言圣人者。通谓后世。易经三古。不独指伏羲也。夫蓍龟者。或悔吝有忧虞之象。或得失有吉凶之徵。或否泰有阴阳之辞。或刚柔有变通之理。若河图洛书者。或天地彝伦之法。或帝王兴亡之数。或山川品物之制。或治化合神之符。故圣人则之而已。孔子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是也。故知文字之作。确乎权舆十体。相沿互明创革。万事皆始自微。渐至于昭著。春秋则寒暑之滥觞。爻画则文字之兆眹。其十体内或先有萌牙。今取其昭彰者为始祖。夫道之将兴。自然元应。前圣后圣。合矩同规。虽千万年。至理斯会。天或垂范。或授圣哲。必然而出。不在考其甲之与乙耶。按道家相传。则有天皇地皇人皇之书。各数百言。其文犹在。像如符印。而不传其音指。审尔。则八卦未为云孙矣。况古文乎。且戎狄异音各貌。会于文字。其指不殊。禽兽之情。悉应若是。观其趣向。不远于人。其有知方来。辨音节。非智能而及。复何所学哉。则知凡庶之流。有如草木鸟兽之类。或蕴文章。又霹雳之下。乃时有字。或赐贶之瑞。往往铭题。以古书考之。皆可识也。夫岂学之于人乎。又详释典。或沙劫已前。或他方怪俗。云为事况。与即意无殊。是知天之妙道。施于万类一也。但所感有浅深耳。岂必在乎羲轩周孔捋释老之教乎。况论篆籀将草隶之后先乎。缕而分之则如彼。总而言之其若此乎。
风疾舟中伏枕书怀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唐 · 杜甫
五言排律 押侵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衡阳市耒阳市
引用典故:伤心庾开府 半死心 尊中弩 源花 陈琳 马融笛 鹑衣 邓林 葛洪 公孙恃险 学步 侯景未擒 锦帐 藜不糁 陆沉 潘岳瘗夭 牵裾 四知金 苏张舌 投阁 许靖 玉为琛 仲宣襟 周宋镡
轩辕休制律,虞舜罢弹琴。
尚错雄鸣管,犹伤半死心(四句言风疾)。
圣贤名古邈,羁旅病年侵。
舟泊常依震,湖平早(一作半)见参。
如闻马融笛,若倚仲宣襟。
故国悲寒望,群云惨岁阴。
水乡霾白屋(一作蜃),枫岸叠(一作垒)青岑。
郁郁冬炎瘴,濛濛雨滞淫。
鼓迎非(一作方)祭鬼,弹落似鸮禽。
兴尽才无闷,愁来遽不禁。
生涯相汨没,时物自(一作正)萧森。
疑惑尊中弩,淹留冠上簪。
牵裾惊魏帝,投阁为刘歆。
狂走终奚适,微才谢所钦。
吾安藜不糁,汝贵玉为琛。
乌几重重缚,鹑衣寸寸针。
哀伤同庾信,述作异陈琳。
十暑岷山葛,三霜楚户砧。
叨陪锦帐座,久放白头吟。
反朴时难遇,忘机陆易沈。
应过数粒食,得近四知金。
春草封归恨,源花费独寻。
转蓬忧悄悄,行药病涔涔。
瘗夭追潘岳,持危觅邓林。
蹉跎翻学步,感激在知音。
却假苏张舌,高誇周宋镡(镡,剑鼻也。庄子:天子之剑,以周、宋为镡,韩、魏为铗)。
纳流迷浩汗,峻址得嵚崟。
城府开清旭,松筠(一作篁)起碧浔。
披颜争倩倩,逸足竞骎骎。
朗鉴存愚直,皇天实照临。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
书信中原阔,干戈北斗深。
畏人千里井,问俗九州箴。
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
葛洪尸定解,许靖力还(一作难)任。
家事丹砂诀,无成涕作霖。
八哀诗 其三 赠左仆射郑国公严公武 唐 · 杜甫
押庚韵 创作地点:重庆市重庆直辖县行政区划奉节县
伤时盗贼未息,兴起王公、李公,叹旧怀贤,终于张相国。八公前后存殁,遂不诠次焉。
引用典故:白马 御史府中乌 马融笛 颜回 二竖 履声 何水曹 红粟 瑚琏器 贾谊 匡汲俄宠辱 龙骧茔 蜀人爱诸葛 卫霍 文翁 云台仗 子荆
郑公瑚琏器,华岳金天晶(唐封华岳神为金天王)。
昔在童子日,已闻老成名。
嶷然大贤(谓武父挺之)后,复见秀骨清。
开口取将相,小心事友生。
阅书百纸(一作氏)尽,落笔四座惊。
历识匪父任,嫉邪常力争。
汉议尚整肃,胡骑忽纵横。
飞传自河陇,逢人问公卿。
不知万乘(一作乘舆)出,雪涕风悲鸣。
受词剑阁道,谒帝萧关城。
寂寞云台仗,飘飖沙塞旌。
江山少使者,笳鼓凝皇情。
壮士血相视(一作见),忠臣气不(一作未)平。
密论贞观体,挥发岐阳征。
感激动四极,联翩收二京。
西郊牛酒再(一作至),原(一作九)庙丹青明。
匡汲俄宠辱,卫霍竟哀荣。
四登会府地(收长安,拜京兆少尹。宝应元年,拜京兆尹。两镇剑南,俱兼成都尹,四登会府也),三掌华阳兵(华阳黑水惟梁州,武初出刺绵州,迁东川节度。再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再迁黄门侍郎,拜成都尹,充剑南节度,乃三掌华阳兵也)。
京兆空柳色(一作市),尚书无履声。
群乌自朝夕,白马休横行。
诸葛蜀人爱,文翁儒化成。
公来雪山重,公去雪山轻。
记室得何逊,韬钤延子荆(武尝延甫为参谋,故以何逊自比)。
四郊失壁垒,虚馆开(一作閒)逢迎。
堂上指图(一作书)画,军中吹玉笙。
岂无成都酒,忧国只细倾。
时观锦水钓,问俗终相并。
意待犬戎灭,人藏红粟盈。
以兹报主愿,庶或(一作获)裨世程。
炯炯一心在,沈沈二竖婴。
颜回竟短折,贾谊徒忠贞。
飞旐出江汉,孤舟轻荆衡。
虚无(一作为,一作横)马融笛,怅望龙骧茔。
空馀老宾客,身上愧簪缨。
赠广川马先生 唐 · 卢象
五言律诗 押东韵
引用典故:马融 洙泗
经书满腹中,吾识广川翁。
年老甘无位,家贫懒发蒙。
人归洙泗学,歌盛舞雩风。
愿接诸生礼,三年事马融。
赠程秘书 唐 · 卢象
引用典故:绛灌谗陷 马融
客自岐阳来,吐音若鸣凤。
孤飞畏(一作果,一作长)不偶,独立谁见用。
忽从被褐中,召入承明宫。
圣人借颜色,言事无不通。
殷勤拯黎庶,感激论诸公。
将相猜贾谊,图书归马融。
顾余(一作今)久寂寞,一岁麒麟阁。
且共歌太平,勿嗟名宦薄。
增修学馆制 唐 · 代宗皇帝
出处:全唐文卷四十六
治道同归。师氏为上。化人成俗。必务于学。俊造之士。皆从此途。国之贵游。罔不受业。修文行忠信之教。崇祗庸孝友之德。尽其师道。乃谓成人。然后扬于王庭。敷以政事。徵之以理。任之以官。寘于周行。莫匪邦彦。乐得贤也。其在兹乎。朕志承理体。尤重儒术。先王设教。敢不虔行。顷以戎狄多虞。急于经略。太学空设。诸生盖寡。弦诵之地。寂寥无声。函丈之閒。殆将不扫。上庠及此。甚用闵焉。今宇县乂宁。文武并备。方投戈而讲艺。俾释菜而为礼(一作俾释耒以行礼)。使四科咸进。六艺复兴。神人以和。风化浸美。日用此道。将无閒然。其诸道节度观察都防禦等使。朕之腹心。久镇方面。眷其子弟。为奉义方。修德立身。是资艺业。恐干戈之后。学校尚微。僻居远方。无所咨禀。山东寡问。质疑必就于马融。关西盛名。尊儒乃称于杨震。负经来学。宜集京师。其宰相朝官及神策六军诸将子弟欲得习学者。自今巳后。并令补国子学生。欲其业重籯金。器成琢王。日新厥德。代不乏贤。其中身虽有官。欲附学读书者亦听。其学官委中书门下选行业堪为师范者充。其学生员数多少。所习经业考试等。并所供粮料。及缘学馆破坏。要量事修理。各委本司条件闻奏。务须详悉。称朕意焉。
酬李端得山中道友书见寄之作(题拟)(一作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一作李端诗) 中唐 · 苗发
五言排律 押先韵
引用典故:三径 冯唐 马融
马融方直校,阅检复持铅。
素业高风继,青春壮思全。
论文多在夜,宿寺不虚年。
自署区中职,同荒郭外田。
山邻三径绝,野意八行传。
煮玉矜新法,留符识旧仙。
涵苔溪溜浅,摇浪竹桥悬。
复洞潜栖燕,疏杨半翳蝉。
咏歌虽有和,云锦独成妍。
应以冯唐老,相讥示此篇。
(见江标影宋书棚本《李端诗集》卷三)(按:《全唐诗》卷二八六以此诗为李端诗,题作「酬前驾部员外郎苗发」,实误。检影宋书棚本此诗附于李端《得山中道友书寄苗钱二员外》后,题作「酬前」,下署「驾部员外郎苗发」,殆为苗发酬答李端见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后代辗转刻印,误将苗发职衔与诗题相连,遂误成端诗。类似情况,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见,如窦叔向诗误归已经继之类,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苗发与张芬诗误归李端,亦属同类型错误。)
送郑说之歙州谒薛侍郎(一作薛能郎中) 中唐 · 刘长卿
五言排律 押庚韵
引用典故:沧州 马南郡
漂泊来千里,讴谣满百城。
汉家尊太守,鲁国重诸生。
俗变人难理,江传(一作流)水至清。
船经危石住(一作往),路入乱山行。
老得沧州趣,春伤白首情。
尝闻马南郡,门下有康成。
唐故灵泉寺元林禅师神道碑 中唐 · 陆长源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
法本无生之谓真。心因不染之谓寂。执有求真之谓著。体真归寂之谓如。非夫善发惠源。深穷定窟。何足以大明观行。独秉禅宗。使定惠兼修。空有俱遣。道流东夏。圣齐北山哉。禅师讳元林。尧城人也。俗姓路氏。黄帝之后。封于路国。因而为氏。捕虏将军端见伪后燕录。豫州刺史永出晋中兴书。迈种于人。嗣有明德。禅师襟灵爽岸。神气俊远。生而克岐。弱不好弄。初游神书府。精意儒术。睹百氏之奥。穷九流之源。平叔之疑义两存。康成之未详多阙。莫不穷赜至妙。剖析元理。涣若冰释。朗然云开。并如枝拒蹶张。步骑弹射。人则旷劫。艺皆绝伦。后读阿毗昙藏。遂发心入道。依龙兴寺解律师学业。依年受具。隶居灵泉佛寺。抠衣之岁。惠远即风雅书生。落发之年。道融乃聪明释子。以戒为行本。经是佛缘。雅闲持犯。克传秘密。学者号为律虎。时人目为义龙。推步浑仪。昭明历象。天竺跋陁之妙。沙门法愿之能。道契生知。理符神授。既习空观。遂得真如。身常出尘。心则离念。将在此以超彼。不自利以利他。不来相而来。不见相而见。焚天香以崇发宏愿。鸣法鼓以召集有缘。声振两河。教被千里。树林水鸟。竹苇稻麻。愿结道缘。争味禅悦。虽先生槐韨。夫子杏坛。摄齐之徒。未足为喻。于是广度偫有。大庇庶情。应悟摄心。随分获益。大云含润。草木无幽而不芳。明镜悬空。妍蚩有形而各兆。尝至城邑。因过巷肆。屠说停刀。酒赵释爵。拥路作礼。望尘瞻颜。师必款曲以情。悦可其意。舍资财以摄其利。言力役以勤其生。渐去客尘。令入佛智。有苛吏败俗。蠹政虐人。伏以刚强。示之易。见方便力。去贡高心。破其重昏。归以实相。夫学偏者量褊。道广者业宏。禅师智括有情。德通无碍。体含虚韵。性有异能。妙穷音律。雅好图画。季长公瑾。别有新声。凯之僧繇。皆得真迹。以是好事君子。翕然向风。檀为施心。居无长物。有流离道路。羁旅风霜。乡隔山川。亲无强近。饥者推之以食。寒者解之以衣。人中之急难。法中之慈济也。景龙三年。敕追与僧元散同为翻译大德。累表恳请。诏许还山。禅师自居此寺。凡六十年。或宴坐林中。累日忘返。或经行岩下。踰月不还。迹异人閒。行标物表。每游峰选胜。建塔崇功。鹫若飞来。雁如踊出。官窑杖标之所。得自神人。破坞移灯之处。传诸耆老。今山上数十处有窣堵波者。即其事也。自金人入梦。白马员来。译音议于天竺。布文字于震旦。是为教本。实曰道因。禅师遍写藏经。以导学者。德实无量。行非有涯。不惟总持辩才。禅定智惠而已。故腾声洛下。独步邺中。齐达睿之大名。继稠融之遐躅。噫。日月大地。咸归有尽之源。河海高山。不出无常之境。天宝五载十二月十日。因阅僧务。诣至德里。回首西方。端坐如定。不疾而化。春秋九十馀。僧腊七十一。日黑震惊。车徒奔集。雷恸雨泣。隘谷填山。粤以其月十七日。迁灵坐于本寺。禅师真身。忽然流汗。是知因生有灭。乃现真空。示圣出凡。独标灵相。以八载二月十五日。即身塔于寺之西北隅。以安神也。其夜霜霰沾凝。山川草木。皓然如素。东带云门。西连硔谷。一佛二佛。前身后身。接林岭之风烟。成邺卫之松柏。禅师洞合神契。妙通法源。义则解空。智能藏往。先是寺中新植众果。弱未成林。悉令沙弥。扶之以杖。其夜大雪。折树摧枯。唯时小枝。不动如故。师之冥感。多此类也。门人等味道通经。连州跨境。归宗虽倍。入法益稀。三千门徒。皆传经于阙里。四百弟子。空问道于襄阳。弟子大通。亲奉音尘。常陪庭院。承宫之岁。初执劳以求师。智称之年。载弃俗而从道。调九候以除五疾。明六度以伏四魔。感自旧恩。录凭故事。龛塔山古。霜露岁深。虎溪为陵。高踪不亡于别传。龙山若砺。盛德长存乎此词。其铭曰。
执有非有。睹相非相。日离诸妄。得法舍法。悟空非空。是出偫蒙。日景常朗。云藏其耀。无云自照。佛性常在。欲生其尘。无欲为真。无相舍有。出空离法。大师宏业。睹日除云。无欲归佛。大师秘密。茫茫偫有。溺于中流。济之以舟。冉冉八苦。没于五浊。导之以觉。因心发惠。惠契于定。道澄其性。凭缘有生。生归于无。理不存躯。恒沙一劫。藏舟阅水。真身去矣。连岗万古。云门灵泉。飞塔岿然。
山阁闻笛 中唐 · 羊士谔
七言绝句 押支韵
引用典故:马融
临风玉管吹参差,山坞春深日又迟。
李白桃红满城郭,马融闲卧望京师。
同刘二十八院长(禹锡)述旧言怀感时书事奉寄澧州张员外使君(署)五十二韵之作因其韵增至八十通赠二君子(刘禹锡初与公同为监察御史,故称院长。)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排律 押麻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八命 下泽车 拜嘉 苞匦 雄风 连璧 吟同楚执圭 吸流霞 叉手 绛灌谗陷 朝宗 迁乔乐 传芭 东门牛 附葭 胡质矫 竭泽 借寇 蓂荚 梁溠 六珈 鲁人髽 倚麻 马融奢 怒蛙 蓬心 栖苴 青緺 眭夸遁世 腰恒折 天禄署 渥洼种 污尊 先容 相涂 喧蚁 玄圃 枳棘 中散虱爬 梓材
弱岁游玄圃,先容幸弃瑕。
名劳长者记,文许后生誇。
鴳翼尝披隼,蓬心类倚麻。
继酬(酬当作校雠之雠)天禄署(署为校书郎,子厚时亦为集贤殿正字),俱尉甸侯家(署为京兆武功尉,子厚亦为蓝田尉)。
宪府初收迹(署至武功,拜监察御史。子厚亦自集贤殿正字为监察御史),丹墀共拜嘉。
分行参瑞兽,传点乱宫鸦。
执简宁循枉,持书每去邪。
鸾凤标魏阙,熊武负崇牙。
辨色宜相顾,倾心自不哗。
金炉仄流月,紫殿启晨霞(音遐)。
未竟迁乔乐,俄成失路嗟(署贬临武也)。
还如渡辽水,更似谪长沙。
别怨秦城暮,途穷越岭斜。
讼庭閒枳棘,候吏逐麋(一作麇)麚。
三载皇恩畅(张自贞元十九年癸未贬官,至元和元年乙酉宪宗即位,三年矣,故云),千年圣历遐。
朝宗延驾(一作架)海,师役罢梁溠(《左传》:“楚除道梁溠。”谓作桥于溠水上也)。
京邑搜贞干(署自江陵掾入为京兆府司录参军),南宫步渥洼(署自司录迁尚书刑部员外郎)。
世惟材是梓(一作杼),人仰骥中骅。
歘刺苗人地,仍逾赣石崖(署自员外出为虔州刺史)。
礼容垂㻫琫,戍备响铔鍜(头铠也,音鸦瑕)。
宠即郎官旧,威从太守加。
建旟翻鸷鸟,负弩绕文蛇。
册府荣八命(《周礼》:“八命作牧。”),中闱盛六珈(韩愈作《张公墓志》云:“娶河东柳氏子。”则子厚盖与张为亲,故言及中闱)。
肯随胡质矫,方恶马融奢。
褒德符新换(自虔州迁澧州),怀仁道并(一作迸)遮。
俗嫌龙节晚(周礼,泽国用龙节),朝讶介圭赊。
禹贡输苞匦,周官赋秉秅(宅加切)。
雄风吞七泽,异产控三巴。
即事观农稼,因时展物华。
秋原被兰叶,春渚涨桃花。
令肃军无扰,程悬市禁贳。
不应虞竭泽,宁复叹栖苴。
蹀躞驺先驾,笼铜鼓报衙。
染毫东国素,濡印锦溪砂。
货积舟难泊,人归山倍畬(音赊)。
吴歈工折柳,楚舞旧传芭。
隐几松为曲,倾樽石作污。
寒初荣橘柚,夏首荐枇杷。
祀变荆巫祷,风移鲁妇髽(庄华切)。
已闻施恺悌,还睹正奇邪。
慕友惭连璧,言姻喜附葭。
沈埋全死地,流落半生涯。
入郡腰恒折,逢人手尽叉。
敢辞亲耻污,唯恐长疵瘕。
善幻迷冰火,齐谐笑柏(一作泊)涂(音茶)。
东门牛屡饭,中散虱空爬。
逸戏看猿斗,殊音辨马挝。
渚行狐作孽(一作㜸),林宿鸟为𣩈(病也,音嗟,本作瘥)。
同病忧能老,新声厉似姱。
岂知千仞坠,秖为一毫差。
守道甘长绝,明心欲自𠜲。
贮愁听夜雨,隔泪数残葩。
枭族音常聒,豺群喙竞呀(张口貌)。
岸芦翻毒蜃,溪竹斗狂犘(犘牛,兽名,重千觔,出巴中,音麻)。
野鹜行看弋,江鱼或共叉。
瘴氛恒积润,讹火亟生煆(訾火,野火也。煆,火气)。
耳静烦喧蚁,魂惊怯怒蛙。
风枝散陈叶,霜蔓綖(一作缒)寒瓜。
雾密前山桂,冰枯曲沼蕸(音遐)。
思乡比庄舄,遁世遇眭(音虽)夸。
渔舍茨荒草,村桥卧古槎。
御寒衾用罽,挹水勺仍椰。
窗蠹惟潜蝎,甍涎竞缀蜗。
引泉开故窦,护药插新笆。
树怪花因槲,虫怜目待虾。
骤歌喉易嗄,饶醉鼻成皻(音查)。
曳捶牵羸马,垂蓑牧艾豭(音加)。
已看能(奴来切)类鳖,犹讶雉为鷨(鷨鸟似稚,音华)。
谁采中原菽,徒巾下泽车。
俚儿供苦笋,伧(七衡切)父馈酸楂(楂似梨而酢,音查)。
劝策扶危杖,邀持当酒茶。
道流徵短(一作裋)褐,禅客会袈裟。
香饭舂菰米,珍蔬折五茄。
方期饮甘露,更欲吸流霞。
屋鼠从穿兀(一作穴),林狙任攫拿。
春衫裁白纻,朝帽挂乌纱。
屡叹恢恢网,频摇肃肃罝。
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
路识沟边柳,城闻陇上笳。
共思捐佩处,千骑拥青緺(《楚词》:“遗余佩兮澧浦。”今澧州也。緺,绶也。东郭先生拜二千石,佩青緺)。
答严厚舆论师道书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五
二十五日。某白冯翊严生足下。得生书。言为师之说。怪仆所作师友箴与答韦中立书。欲变仆不为师之志。而屈己为弟子。凡仆所为二文。其卒果不异。仆之所避者名也。所忧者其实也。实不可一日忘。仆聊歌以为箴。行且求中以益己。慄慄不敢暇。又不敢自谓有可师于人者耳。若乃名者。方为薄世笑骂。仆脆怯。尤不足当也。内不足为。外不足当众口。虽恳恳见迫。其若吾子何。实之要。二文中皆是也。吾子其详读之。仆见解不出此。吾子所云仲尼之说。岂易耶。仲尼可学。不可为也。学之至。斯则仲尼矣。未至而欲行仲尼之事。若宋襄公好霸而败国。卒中矢而死。仲尼岂易言耶。马融郑元者。二子独章句师耳。今世固不少章句师。仆幸非其人。吾子欲之。其有乐而望吾子者矣。言道讲古穷文辞以为师。则固吾属事。仆才能勇敢不如韩退之。故又不为人师。人之所见有同异。吾子无以韩责我。若曰仆拒千百人。又非也。仆之所拒。拒为师弟子名。而不敢当其礼者也。若言道讲古穷文辞。有来问我者。吾岂尝瞋目闭口耶。敬叔吾所信爱。今不得见其人。又不敢废其言。吾子文甚畅远。恢恢乎其辟大路将疾驰也。攻其车。肥其马。长其筴。调其六辔。中道之行大都。舍是又奚师欤。亟谋于知道者而考诸古。师不乏矣。幸而亟来。终日与吾子言。不敢倦。不敢爱。不敢肆。苟去其名全其实。以其馀易其不足。亦可交以为师矣。如此无世俗累而有益乎己。古今未有好道而避是者。宗元白。
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并序,此后江陵时作) 中唐 · 元稹
五言排律 押支韵 创作地点:湖北省荆州市
玄元氏之下元日,会予家居至,枉乐天代书诗一百韵。鸿洞卓荦,令人兴起心情。且置别书,美予前和七章,章次用本韵,韵同意殊,谓为工巧。前古韵耳,不足难之;今复次排百韵,以答怀思之贶云。
引用典故:戴逵 穿杨箭 鱼鲁 情会招车胤 马融帐 城社有狐 透颖锥 作牛后 子房
昔岁俱充赋,同年遇有司。
八人称迥拔,两郡滥相知(同年八人,乐天拔萃登科,予平判入等)。
逸骥初翻步,鞲鹰暂脱羁。
远途忧地窄,高视觉天卑。
并入红兰署,偏亲白玉规。
近朱怜冉冉,伐木愿偲偲。
鱼鲁非难识,铅黄自懒持。
心轻马融帐,谋夺子房帷。
秀发幽岩电,清澄隘岸陂。
九霄排直上,万里整前期。
勇赠栖鸾句,惭当古井诗(予赠乐天诗云:皎彼鸾凤姿。乐天赠予诗云:无波古井水)。
多闻全受益,择善颇相师。
脱俗殊常调,潜工大有为。
还醇凭酎酒,运智托围棋。
情会招车胤,闲行觅戴逵。
僧餐月灯阁,醵宴劫灰池(予与乐天、杓直、拒非辈,多于月灯阁閒游,又尝与秘省同官醵宴昆明池)。
胜概争先到,篇章竞出奇。
输赢论破的,点窜肯容丝。
山岫当街翠,墙花拂面枝(昔予赋诗云:为见墙头拂面花。时唯乐天知此)。
莺声爱娇小,燕翼玩逶迤。
辔为逢车缓,鞭缘趁伴施。
密携长上乐,偷宿静坊姬。
僻性慵朝起,新晴助晚嬉。
相欢常满目,别处鲜开眉。
翰墨题名尽,光阴听话移(乐天每与予游从,无不书名屋壁。又尝于新昌宅,说一枝花话,自寅至巳,犹未毕词也)。
绿袍因醉典,乌帽逆风遗。
暗插轻筹箸,仍提小屈卮(予有𥱊箕草筹箸小盏酒胡之辈,当时尝在书囊,以供饮备)。
本弦才一举,下口已三迟。
逃席冲门出,归倡借(去声)马骑。
狂歌繁节乱,醉舞半衫垂。
散漫纷长薄,邀遮守隘岐。
几遭朝士笑,兼任巷童随。
苟务形骸达,浑将性命推。
何曾爱官序,不省计家资。
忽悟成虚掷,翻然叹未宜。
使回耽乐事,坚赴策贤时。
寝食都忘倦,园庐遂绝窥。
劳神甘戚戚,攻短过孜孜。
叶怯穿杨箭,囊藏透颖锥。
超遥望云雨,摆落占泉坻。
略削荒凉苑,搜求激直词。
那能作牛后,更拟助洪基(旧说:制策皆以恶讦取容为美。予与乐天,指病危言,不顾成败,意在决求高等。初就业时,今裴相公戒予,慎勿以策苑为美,予深佩其言。然而怪其多大拟取,有可取。遂切求潜览,功及累月,无所获。先是穆员、卢景亮同年应制,俱以词直见黜。予求获其策,皆手自写之,置在筐箧。乐天、损之辈,常诅予箧中有不第之祥,而又哂予决求高第之僭也)。
唱第听鸡集,趋朝忘马疲。
内人舆御案,朝景丽神旗。
首被呼名姓,多惭冠等衰。
千官容眷盼,五色照离披。
鹓侣从兹洽,鸥情转自縻。
分张殊品命,中外却驱驰。
出入称金籍,东西侍碧墀。
斗班云汹涌,开扇雉参差。
切愧寻常质,亲瞻咫尺姿。
日轮光照耀,龙服瑞葳蕤。
誓欲通愚謇,生憎效喔咿。
佞存真妾妇,谏死是男儿。
便殿承偏召,权臣惧挠私。
庙堂虽稷契,城社有狐狸。
似锦言应巧,如弦数易欺。
敢嗟身暂黜,所恨政无毗(予元和元年任拾遗八十三日,延英对,九月十三贬授河南尉)。
谬辱良由此,升腾亦在斯。
再令陪宪禁,依旧履阽危。
使蜀常绵远,分台更崄巇。
匿奸劳发掘,破党恶持疑。
斧刃迎皆碎,盘牙老未萎。
乍能还帝笏,讵忍折(音浙)吾支。
虎尾元来险,圭文却类疵。
浮荣齐壤芥,闲气咏江蓠。
阙下殷勤拜,樽前啸傲辞。
飘沈委蓬梗,忠信敌蛮夷。
戏诮青云驿,讥题皓发祠(予途中作青云驿诗,病其云泥一致,作四皓庙诗,讥其出处不常)。
贪过谷隐寺,留读岘山碑(寺在亭侧)。
草没章台阯,堤横楚泽湄。
野莲侵稻陇,亚柳压城陴。
遇物伤凋换,登楼思漫㳽。
金攒嫩橙子,瑿泛远鸬鹚。
仰竹藤缠屋,苫茆荻补篱(南人以大竹为瓦,用荻为篱也)。
面梨通蒂朽,火米带芒炊(面梨软烂无味,火米粗粝不精)。
苇笋针筒束,鳊鱼箭羽鬐。
芋羹真底可,鲈鲙漫劳思。
北渚销魂望,南风著骨吹。
度梅衣色渍,食稗马蹄羸(南方衣服,经夏谓之度梅,颜色尽黦,马食菰蒋,盖北地稊稗之属)。
院榷和泥碱,官酤小曲醨。
讹音烦缴绕,轻(去声)俗丑威仪。
树罕贞心柏,畦丰卫足葵。
坳洼饶尰矮,游惰压庸缁。
病赛乌称鬼,巫占瓦代龟(南人染病,竞赛乌鬼,楚巫列肆,悉卖瓦卜)。
连阴蛙张王,瘴疟雪治医(雨中井作蛙池,终冬往往无雪)。
我正穷于是,君宁念及兹。
一篇从日下,双鲤送天涯。
坐捧迷前席,行吟忘结綦。
匡床铺错绣,几案踊灵芝。
形影同初合,参商喻此离。
扇因秋弃置,镜异月盈亏。
壮志诚难夺,良辰岂复追。
宁牛终夜永,潘鬓去年衰(予今年始三十二,去岁已生白发)。
溟渤深那测,穹苍意在谁。
驭方轻騕袅,车肯重辛夷。
卧辙希濡沫,低颜受颔颐。
世情焉足怪,自省固堪悲。
溷鼠虚求洁,笼禽方讶饥。
犹胜忆黄犬,幸得早图之。
五品女乐判(辛为五品官有女乐五人或告于法诉云三品已上有一部不伏) 中唐 · 元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十二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声乐皆具。以奉常尊。名位不同。则难踰节。辛也荣沾五命。始用判悬。僭越三人。终乖仪制。非道不处。多备何为。苟耽盈耳之繁。遂过粲兮之数。广张女列。徒效尤于马融。内顾何功。欲思齐于魏绛。罔循唐令。空溺宋音。虽兴一部之词。其如隔品之异。请惩扰杂。以偿人言。
投陈许崔尚书二十韵 唐 · 张祜
五言排律 押东韵 出处:全唐诗补逸
重镇压华戎,恩威达圣聪。
泰山高不让,沧海阔难穷。
接物欢盈貌,安民术在衷。
旱天云出水,霜野鹗抟风。
东土承殊渥,南方著显功。
瑞呈须是凤,畋获必非熊。
令下齐军仵,诗传入帝宫。
春行膏雨降,夜仰德星丛。
翰苑推词敏,台庭揖道崇。
才周儒学外,礼厚笑谭中。
吏理今廉度,文章昔马融。
行凭孤竹立,诺为一言终。
揭槛楼台耸,加笾海陆丰。
俯移青玉案,高挂绿沉弓。
大幕宾名瑀,长裾客姓冯。
耻为狂狷者,强厕滑稽雄。
马足虚行地,鞭头漫画空。
无能甘画虎,失趣奈雕虫。
死叹身何处,生嗟命不通。
聊当问詹尹,犹许诉明公。
高兴歌酒赋二十一首 其十九 唐 · 敦煌曲子
出处:敦煌歌辞总编补遗
孔夫子。
并颜渊。
古今高哲称大贤。
辩士甲乙鲁仲连。
何晏马融老郑玄。
桃花园里看无地。
走入壶中却有天。
按:敦煌歌辞总编补遗(补一一九)
汉武帝后庭鞦韆赋 唐 · 高无际
出处:全唐文卷九百五十
臣无际才非马融。位叨麟阁。属秘书监博陵崔公画鞦韆障。而得一观皓齿蛾眉遍于后庭鞦韆之欢乐焉。考古之文苑。惟鞦韆赋未有作。况鞦韆者千秋也。汉武祈千秋之寿。故后宫多鞦韆之乐。今因睹斯画而善前名。臣虽不敏。谨述汉武后庭鞦韆赋以歌之。词曰。
大哉汉武兮尊一人。域中无事兮天下皆春。丰比黍兮欲东巡。风雨时若兮辉光日新。百寮良哉。六宫清谧。外无金革之警。内驭玉帛之逸。王母呈益地之图。素女授延龄之术。河鼓效职于永巷。洛神负书而入室。当是时也。初度禖燕之辰。未届亲蚕之日。斗春服。竞新裳。临镜台。耀殿堂。态越千金之态。香殊百和之香。下珠楼。巡玉砌。并伍徐出。丛三连袂。照绿池而娇多。步晴天而影细。妍兮雅。佳兮丽。争攀桃李之花。竞说间以红绨。丛娇乱立以推进。一态婵娟而上跻。乍龙伸而蠖屈。将欲上而复低。擢纤手以星曳。腾弱质而云齐。一去一来。斗舞空之花蝶。双上双下。乱晴野之虹蜺。径如风。捷如电。倏忽顾盼。万人皆见。香裾飒以牵空。珠汗集而光面。时进时退。以游以游以遨。类七纵而七舍。期必高而让高。第取其至乐。靡辞其体劳。徒观其天仙步虚。飞鸟颉颃。飞鸟不离于羽族。天仙不举而自上。汉皇由是辟昭阳。临未央。歌虞舜。诫幽王。知所以失。知所以昌。察六宫之閒旷。耗五䌽之衣裳。念一朝之罢织。想十月之寒霜。俾游者有礼。乃辍而不荒。岂兹赏之为乐。盖欲习夫采桑。必令动也无害。何必劳而有妨。诏宫掖。慕共姜。克勤筐篚之事。继美葛覃之章。则知汉武之德。与尧舜而齐芳。于昭圣王兮。穆穆兮皇皇。
诚节论 唐 · 王睿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五
炙毂子曰。汉史著诚节立名之士。谓其能执一不回。死义不顾。虽汤鼎之威。霜刃之刑。不能胁之。故节义彰明。显于后世。存无愧于英俊。没无畏于神灵。荡荡然偃于暗室之中。堂堂然行于日月之下。卓为人杰。乃有节有义之士也。夫能如此者。亦贤哲之一体。客曰。诚如是。无乃滞于变通。而能成功则拙。仗节死义可矣。既不能仗节死义。又不能变通成功。此谓之偷生无耻之夫。昔李陵降匈奴。又要成功。致老母伏诛。妻子弃市。斯始规变通而终为负义。且临患难。履颠危。虽商贾小人。屠沽贱品。犹能相拯于穷蹙。尚乃任情于依托。矧乎顶章甫冠。拖缝掖衣。口诵先圣之文。胸怀德义之典。目曰儒士。而无慷慨之心。不有风云之操。亦何以见分明之男子。磊落之丈夫。昔如敬通不修廉隅。杜笃请求无厌。班固謟窦以作威。马融党梁而黩货。丁仪贪婪而乞贿。路粹哺啜而无耻。皆文儒之所贱。贞介之所羞。夫士无信不可以立身。无义不可以立名。无节不可以成功。无忠不可以成事。四者不怀。则情同犬豕。行比豺狼。安足以齿于人伦哉。客曰。先生斯论。不亦伤于嫉恶太甚乎。对曰。嫉恶不甚。则好善不笃。若见恶不能去。则邪佞之人偫臻。知善不能用。则贤良之士引去。苟怀诚节。安得不嫉謟谀。今公卿席客。蔑冯谖毛遂之忠诚。侯伯幕宾。肆李园祖珽之欺诈。或受贿卖主。奉越以事吴。或首鼠两端。观成而望败。穷其操心奸宄。蘧蒢戚施。与夫诚节之士。执一不回。死义不顾者。亦何辽廓。论未巳。客曰。若夫先生之论。诚亦富茂。乃敛衽而退。
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一作中丞)俶(一作薛逢诗) 唐 · 赵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仆射陂西想到(一作别)时,满川晴色见旌旗。
马融闲卧笛声远,王粲醉吟楼影移。
几日赋诗秋水寺,经年草诏(一作起草)白云司。
唯君此去人多羡,却是恩深自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