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迁庙议今年夏四月禘享于太庙太祖景皇帝东向之位并迁庙之位) 其一 中唐 · 权德舆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八
古。
伏准今月十六日敕。
禘祫之祭。
礼之大者。
先有众议。
犹未精详。
宜更令百僚议。
限至二十六日内闻奏者。
臣闻礼有五经。
莫重于祭。
祭称百顺。
实受其福。
故曰万物本乎天。
人本乎祖。
以太祖始封之重。
当殷祭东向之尊。
百代不迁。
下统昭穆。
此孝享严禋之极制也。
周自后稷
十六代至武王
毁庙迁主。
太祖之后。
故序列昭穆。
合食无嫌。
汉之太上皇
主瘗于园寝。
寻置别庙。
是为属尊。
故周汉皆太祖之位正。
自魏至隋。
则虚其位。
魏明帝初以太皇别庙未成。
故权设对祫。
后有司定七庙之制。
太祖以下为昭穆二祧。
旋至三少帝
运移于晋。
晋不以兄弟为代数。
元帝上继武帝
简文上继元帝
至安帝时
然后征西至京兆四府君迁尽。
未及殷祭。
运移于宋。
永和中
疑四府君主所藏之礼。
诏公卿博议。
范宣请筑一室。
韦泓请屋朽乃止。
蔡谟亦请改筑别室。
若未展者。
当入就太庙。
以征西府君东向。
议竟不行。
宋齐梁陈北齐周隋。
悉虚其位。
以待太祖
皆以短祚。
其礼不申。
则自魏以降。
太祖列昭穆之位。
非通例也。
武德中亲庙四。
宣简公而下。
贞观中立七庙六室。
府君而下。
开元中始制九庙。
追尊献祖懿祖
故自武德至于开元。
太祖在四庙七庙九庙之数。
则东向之虚。
又非例也。
广德二年将及殷祭。
有司以二祖亲尽当迁。
太祖九室既备。
其年冬祫。
于是正太祖于东向。
藏二主于夹室。
凡十八年矣。
建中二年冬祫。
有司误引蔡谟征西之议。
以献祖居东向。
懿祖为昭。
太祖为穆。
此诚乖疑倒置之大者也。
议者或引春秋禹不先鲧汤不先契文武不先不窋以为證。
且汤与文武。
太祖之后。
理无所疑。
至于禹不先鲧。
安知说者非启于太康之代。
而左邱明因而记之耶。
向者有司以二主藏夹室非宜则可。
阙殷祭非敬则可。
处东向之位则不可。
是以贞元七年冬太常上奏。
请下百僚佥议。
诏可其奏。
八年春有于颀等一十六状。
至十一年又诏尚书省集议。
陆淳宇文炫二状。
前后异同。
有七家之说。
至于藏夹室。
虚东向。
远迁园寝。
分飨禘祫。
加币玉虞(一作虚)主。
而枚卜瘗埋。
援引滋多。
皆失礼意。
臣等细审讨论。
惟置别庙及祔于德明兴圣二说。
最为可据。
德明兴圣之庙。
犹别庙也。
等于创立。
此又易行。
伏以德明皇帝于舜禹之际。
同功。
契后为殷。
向五百年。
稷后为周。
逾八百年。
流光无穷。
启皇运于后。
景福灵长。
与天地准。
又献懿二祖。
于兴圣皇帝为曾为元。
犹周人祔于先公之祧也。
此亦亡于礼之礼者也。
尊祖之道。
正大祭之仪。
礼文祀典。
莫重于是。
凡议同者七状。
百有馀人。
其中名儒礼官
讲贯详熟。
臣于贞元八年
蒙圣恩以博士徵至京师
属当会议时。
崔儆刘执经同状。
十一年臣官备近侍。
不在议中。
乃今累叨睿奖。
贰宗伯
职业所守。
典礼是司。
研考古今。
罄竭愚管。
岂敢以疑文虚说。
黩陛下严敬重难之心。
其夹室等五家不安之说。
谨具条上。
伏惟圣虑裁择。
谨议。
翰林学士院新楼记 中唐 · 韦表微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三
长庆二年春
翰林院学士缺。
穆宗皇帝顾谓左右曰。
孰可充是任者。
皆曰。
恭恪可以奉密命。
通敏可以肆皇猷。
有若内谒者蓝田季温可。
上曰俞。
洎四年夏。
院使缺。
敬宗皇帝顾谓近臣曰。
孰可补是职者。
皆曰。
博览以好古。
清白以奉公。
有若奚官局令卫元璨可。
上曰俞。
是以授金紫之赐。
侍从之荣。
典司禁闱。
参掌诏令。
尝因暇相与议曰。
夫宫室台观。
盖有宜称。
苟失其制。
人何法焉。
内署与集贤史馆秘书省皆号图书府。
内署最为密近。
学士之登将相践崇显者。
十有八九焉。
彼三署不可同年而语矣。
而庭宇逼仄。
屋室卑陋。
非圣朝待贤之意。
岂偫彦养德之所。
于是梧桐高则可以栖灵凤。
岩岭秀则可以韫美玉。
是宜革作
以新其居。
乃同词上闻。
诏命惟允。
锡以材布。
假其工徒。
心匠始形于事先。
物境潜运于度内。
乃撤小屋。
崇广厦。
揭飞梁于层构。
耸危楼于上楹。
重檐翼舒。
虚牖霞駮。
甍栋丰丽。
栏槛周固。
三门并设。
双阁对启。
延清风于北户。
候朗月于南荣。
积其典坟。
藏于扃钥。
讨阅之际。
资登眺之娱。
若乃前瞰云山。
傍窥台观。
仰丹霄于咫尺。
纳颢气于襟抱。
八表殊望。
四时异境。
触类生趣。
随方散怀。
其下廊庑对序。
阶陛四匝。
中创小亭
以候宴语。
卉木骈植。
交荫。
折高标于棼橑。
散馀芳于户庭。
信可久之宏规。
不泯之盛迹也。
经构之始。
侍讲崔学士出拜小宗伯
楼成之月。
学士韦公秉国钧
旬日。
侍讲高学士夕郎
明年正月
学士君迁小司马承旨
表微舍人皆迁秩。
加职院使
复以成绩。
并命迁内常侍
夏四月
中书郑舍人驾部郎中皆以鸿文硕学为侍讲学士
有诏赐宴。
始觞于斯。
中外之知者。
朝昏皆贺。
岂兴作之会。
契于阴阳之运乎。
而土木之动。
应于福庆之数乎。
表微学愧镂冰。
文惭画虎。
秉笔视草。
于兹六年。
备历规度之谟。
详观新旧之制。
承命为记。
实惭菲词。
时太和元年某月日记。
鄂州李大夫柳员外82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呜呼。至人以在生为传舍。
以轩冕为傥来。达于理者。
未尝惑此。昔予与君。
论之详熟。孔氏四科。
罕能相备。惟公特立秀出。
几于全器。才之何丰。
运之何否。大川未济。
乃失巨舰。长途始半。
而丧良骥。缙绅之伦。
孰不堕泪。昔者与君。
交臂相得。一言一笑。
未始有极。驰声日下。
骛名天衢。射策差池。
高科齐驱。携手书殿。
分曹蓝曲。心志谐同。
追欢相续。或秋月衔觞。
春日驰毂。甸服载期。
同升宪府。察视之烈。
斯焉接武。君迁外郎
予侍内闱。出处虽閒。
音尘不亏。势变时移。
遭罹多故。中复赐环。
上京良遇。曾不踰月。
君又即路。远持郡符
柳江之壖。居陋行道。
疲人歌焉。予来夏口
忽复三年。离索则久。
音贶屡传。箧盈草隶。
架满文篇。钟索继美。
差肩。贾谊赋鵩
屈原问天。自古有死。
奚论后先。痛君未老。
美志莫宣。邅回世路。
奄忽下泉。呜呼哀哉。
令妻早谢。稚子四岁。
天丧斯文。而君永逝。
翩翩丹旐。来自遐裔。
闻君旅榇。既及岳阳
寝门一恸。贯裂衷肠。
执绋礼乖。出疆路阻。
故人奠觞。莫克亲举。
驰神假梦。冀获寤语。
密怀。愿君遣吐。
遗孤之才与不才。敢同己子之相许。
呜呼哀哉。尚飨。
御史台新造中书院记 中唐 · 舒元舆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二十七
王者执生杀之柄造天下。使百度顺而已矣。
其或不顺与顺而不得其度者。皆属于御史府
府之动静。为朝廷纪纲之职。
与百司绝类。盖百司坐其署。
但专局而已矣。入于朝与启事于丞相府
亦不出乎其位。是以朝罢而各复其司。
以无事于朝堂中书也。若御史台每朝会。
其长总领属官。谒于天子。
道路谁何之声。达于禁扉。
至含元殿西庑。使朱衣从官传呼。
促百官就班。迟晓。
文武臣僚列于两观之下。使监察御史二人。
立于东西朝堂砖道以监之。鸡人报点。
监者押百官由通乾观象入宣政门。及班于殿廷前。
左右巡使二人分押于钟鼓楼下。若两班就食于廊下。
则又分殿中侍御史一人为之使以莅之。内谒者承旨唤仗入东西閤门
峨冠曳组者皆趋而进。分监察御史一人。
立于紫宸屏下。以监其出入。
炉烟起。天子负斧扆听政。
自螭首龙墀南属于文武班。则侍御史一人。
尽得专弹举不如法者。由是吾府之属。
得入殿内。其职益繁。
其风益峻。故大臣由公相而下。
皆屏气窃息。注万目于吾曹。
吾曹坐南台则综覈天下之法。立内朝则纠绳千官之失。
百官有滞疑之事。皆就我而质。
故乘舆所在。下马成府。
釐朝廷之纲目。与坐台之判决者相半。
是以御史府故事。于中书之南。
常有理所。先时惟中丞得专寓于南舍一院。
若杂事与左右巡使。则寓于西省小胥之庑下。
遇大朝会时。吾属皆来。
则分憩于杂事巡使之地。既寓于小胥
则我实客也。每亡事而去。
则主人必坌而入。諠哗狼籍。
其态万变。向之霜棱。
尽为涕涶矣。岂吾君以天下纲纪属之于我意耶。
上元二年侍御史刘儒之作直厅记。
初拜仪云。谢宰相讫。
向南入直省院候端长。又入中书仪云。
到直省院。入门。
端公讫。各就房。
呜呼。以御史之贵重。
而前时作者之记。恬然以直省院为记。
君子未尝有非之者。神羊之神。
何其翳而不光耶。圣唐大和三年己酉岁
天子擢尚书吏部郎中河南宇文公为御史中丞。诏下之日。
不仁者相吊。御史府新例。
知杂事一人。中丞得以选于廷臣。
河南公既拜之日。上言请尚书司勋郎中琅琊王君以自辅。
识者曰。河南琅琊
同心异质之人也。心苟同。
虽坚金可断。于御史乎何有。
他日。杂事果以寓直省院为叹。
乃议于中丞中丞深乐之。
即时启于中丞曰。此前日之阙也。
中丞能革之。岂直柏署之光乎。
实羽卫吾府之多也。皆佐其意。
事得闻于上。上曰。
良有是乎。俞其请如响应。
即诏度支。出钱百万以资焉。
乃以政事堂直阡之南选地以作之。中书之南。
实天下会计之地。不容咫尺之隙。
非雄重清切之司。于此岂容足乎。
我是以得规制为之焉。旧中丞院在西。
西院相绝。遂以其地易大京兆院。
三院为一。东西四十六步。
南北四十步。由东为首。
其一为中丞。其二为杂事。
其三为左右巡使。若中丞升为大夫
改官不改院。若三院毕朝集。
台院附于杂事。殿察附于巡使
其名总号为御史台中书南院。院门北辟。
以取其向朝廷也。其制自中书南廊
架南北为轩。入院门分东西厢。
为拜揖折旋之地。内外皆有庑。
蟠回诘曲。瞩之盈盈然。
梁栋甚宏。柱石甚伟。
椽栾楶税。丽而不华。
门窗户牖。华而不侈。
名木脩篁。新姿如旧。
若升绿云。若编青箫。
以至于几案笔砚。帘幌茵榻。
果笾茗器。皆新作也。
从官胥士。役夫马走。
勾稽案牍。饮食休息之地。
皆得其所。若百官之请事。
偫吏之来谒。入吾门。
将祗伺于屏者。见吾轩堂阶闼之严。
固不俟戒而自肃焉。为此者何。
尊天子也。吾府为天子耳目。
宸居堂陛。未有耳目聪明堂陛峻整而天子不尊也。
天子尊。未有奸臣贼子而不灭也。
奸臣贼子尽灭矣。可以自朝廷至于海隅
荡荡然何所不理哉。吾之作。
岂是志小者近者之心耶。谨案高宗天皇大帝大明宫
将二百年矣。当时有司经度。
曾不自思将以待我而作。我之所以作。
盖前补二百年之遗事。后贻千万年之不朽。
缙绅观者命为御史北台。闻者谓之知言。
君子曰。移中丞杂事今之心于大柄。
天下岂有遗事哉。某备于寮属。
得闻君子之论。且承公命其记。
于是乎书。仍题中丞杂事洎三院主簿官封名氏于其后。
以为一时之盛事。大和四年岁次庚戌八月十六日丁巳记。
建州人歌陆长源建中初建州刺史,有惠政,百姓歌美之云。) 唐 · 不详
令我州郡泰,令我户口裕。
令我活计大,陆员外
令我家不分,令我马成群。
令我满囷,陆使君
奉和袭美吴中言怀寄南海二同年 唐 · 陆龟蒙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曾见凌风上赤霄,尽将华藻赴嘉招。
城连虎踞山图丽,路入龙编海舶遥。
江客渔歌冲白荇,野禽人语映红蕉。
庭中必有君迁树,莫向空台望汉朝(《交州记》云:“有君迁树,有朝台,尉陀望汉所筑。”)
木赋 北宋 · 吴淑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七、《事类赋》卷二四
维彼嘉木,东方之行。
抱曲直以为性,被荏苒之嘉名。
必待工度,还闻火生。
安能择鸟,祗可从绳。
虽卮茜致千乘之富,而廊庙非一枝可成。
树之榛、栗,椅、桐、梓、漆,或以取阴阳之用,或以象后妃之德。
玉膏灌丹木之根,金刀剖如何之实。
有桂栋、兰橑之芳芬,有藻棁、文榱之丽饰。
尔其姜兹交让,去之不祥。
既结根兮耸本,亦扬荣兮吐芳。
至于嘉彼惟乔,爱兹可结。
或连理并枝,或盘根错节。
盖积小以成高大,而合抱始于毫末。
识彼千岁,观兹万年。
缀银实于平仲,结瓠子于君迁,美《甘棠》之听讼,嘉温室之无言。
若夫擢椅梧而待凤,折若华而拂日,搴弱水之九衢,玩蜜山之五色。
至其合欢蠲忿,无患祛邪。
别枞桧之异,辨楸槚之差,棹木兰之舟,驭辛夷之车。
九棘著孤公之位,三荆滋田氏之家。
蝎盛见枯朽之渐,末大有摧折之嗟。
亦有恍榔之面,文欀之米,柘可为弓,谷宜作纸。
明光之植长生,华林之罗君子。
复闻枯桑之祸延于老龟,文梓之怪惧乎萦丝。
迷谷四照之异,文玉五色之奇。
观彼姑繇,殚此奚橀。
顿逊之酒,折海中之儿。
想不灰之或见,岂返魂之可期。
枹栎魁廆,符娄棫朴,结根拥肿,分条拳曲。
斯皆树之无用之乡,保此不材之福也。
复有悦邓林之繁茂,讶阙里之开通。
或以致河、济之富,或以旌沙苑之功。
见三珠于赤水,植五柞于汉宫。
亦闻服帝休而不怒,食员丘而无死。
曼倩宁忧其折汗,伯禽已观于桥、梓。
或见倾虹布影,或观瑞文成字。
楚材晋用,惟杞、梓之为美。
光武二十八将功业先后论 北宋 · 夏竦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一、《永乐大典》卷一八二七
炎汉中兴,龙飞白水
戎车四征,英雄竞起。
或奋身于行伍之下,或效用于义旗之始。
荡平寇难,克复洪业,功书旂常,宠列茅土。
永平之际,图形于南宫云台者二十有八人焉。
邓禹授西讨之略,岑彭建南征之效;
吴汉勇挚有谋,隐若敌国之势;
贾复方直多计,而少方面之勋;
寇恂之居河内冯异之守洛阳,轮挽折冲,并茂能绩。
陈俊太山而破张步耿弇延岑而扱临淄,王霸之颇识兵事,祭遵之选用儒雅,任光迎车驾而展用,马成筑亭障而厎绩,杜茂之破卢芳朱祐之降秦丰景丹之残五校,邳彤之屠邯郸耿纯之克赤眉,铫期之胜青犊马武之力战无前,盖延之梯城破敌,功效尺寸,竞为忠良。
李忠疏财而受赐,臧宫执朴而见亲,王梁应符而被衮,刘植谈说而受封,坚镡傅俊之徒,刘隆万修之辈,事迹罕著,其名不远,然皆一时英勇之士也,而有遭会焉。
夫汉氏之兴也,高祖因秦之弊,提三尺剑而有天下,宽令善教,以怀民心。
三七厄会,大盗移国。
民思汉德,如涸望雨。
世祖因民之情,崛起南阳
诸将攀龙鳞,附凤翼,因日月之,仗大顺之义,故竞有攻城野战之略,而成中兴际会之事。
若考其隆杀,定其等差,据其所同而稽其所,度其所起而观其所立,则有先后矣。
夫德行宠位,归于邓禹,功业之际,则又殊焉,史氏言之,其详尚矣。
曰中兴将帅,立功名者多矣。
岑彭冯异建方面之号,函谷以西,方城以南,二将之功实为大矣。
若冯贾之不伐,岑公之义信难矣。
夫言功者莫大于方面,居勋贵者莫善于不伐,临事者莫重于义信。
以是观之,二帅之功可以冠夫四七之列矣。
望都县太君倪氏墓志铭 北宋 · 王圭
 出处:全宋文卷一一五六、《华阳集》卷五○
夫人姓倪氏,南唐主爵郎中弼之女,赠大理评事高阳许规之妻。
高阳君死池阳官下,夫人携三子尚幼,寓宣城,日夜戒诸子,期有所树立。
次子府君逖,时为儿童,秀警,已能作诗。
尝憩大溪旁,方据石微吟,潮几没石,府君挥洒自若,诗成顷乃去。
夫人尝奇之,一日从膝下,乃曰:「家世微,若不少激昂,何以大先君之后」?
遂从学中茅山,穷《左氏春秋》。
观战国危亡之际,未尝不慷慨太息。
条二十事,皆切当世务,持见江南李煜
器其少年有诗学,拜秘书郎
即日怀其绶归,夫人感泣曰:「姑望吾子至是耶」!
明年,天兵下秣陵,朝延江东诸材望臣。
府君监察御史归,复献书天子,补卫州汲县
居亡何,夫人寝疾,终于官第,亨年八十有五。
夫人治家肃然,诸子候颜色,以时出入。
宣城,岁时与诸子贫食劳苦,意益自安。
府君京师,取朝廷显用,以材识称,盖母氏之教然。
诸子亦承其家。
咸平中,故府君迁太常丞、守武陵,会郊报恩霈,追封夫人望都太君
庆历四年十月丙辰,孙通州司户恂、太子中舍恢、海州司理怡、江淮制置判官某、太庙斋郎平、进士会,奉望都柩于广陵壬申,葬于真州扬子县甘露乡之原,诿某铭曰:
池阳之中,诸孤实幼。
吁嗟夫人,介然其守。
训子有立,果振于后。
夫人之贤,宜识不朽。
朝请郎新知嘉州家府君墓志铭绍圣二年十二月1095年 北宋 · 吕陶
 出处:全宋文卷一六一二、《净德集》卷二三 创作地点:山西省长治市
眉阳士人之盛甲两蜀,盖耆儒宿学能以德行道义励风俗、训子孙,使人人有所宗仰,而趋于善,故其后裔晚生,循率风范,求为君子,以至承家从仕,誉望有立者众。
家氏之族,乃其一也。
自周衰,大夫家父之后迁于晋,至唐德宗时,有为职方员外郎者,从乘舆幸山南,因入,游青衣,访故人,路眉,爱乐风土,遂居眉山,今十一世矣。
曾祖光,不仕。
祖正,赠大理评事
考某,隐居乡里,有善人长者称,累赠左朝议大夫
母杨氏,累封长寿县太君
君讳定国字退翁
六岁知声律,朝议君尝与客饮,客以对句试之,曰「笙歌陪酒圣」,即应之曰「桃李从花王」。
客大惊,闻者以为奇童子。
方冠,举进士,声华翕然。
庆历中,诏天下兴学,时欧阳文忠公友人张公应之为治中,课试群士,善君词业纯茂,与俱来京师
既擢第,除雅州名山
朝议忧,执丧不违礼。
将葬,舍墓次,昼夜哭不已,有甘露之祥,见者以为孝报。
服除,调永康军司法
韩康公帅蜀,欲治西山道,至威、茂,建玉垒关,君谓:「蜀近夷,惟恃险以安。
昔唐中衰,吐蕃三入寇,一出汶川
今凿石平堑为坦涂,将贻蜀之忧」。
康公信其言,捐工役之半。
再调澧州司理
提点刑狱贾宜言囚部吏饶瑄,欲诬以巨罪,君不从。
贾怒,屡摭以事,卒莫能得,识者嘉其持守。
秘书省著作佐郎、知嘉州洪雅县。
岁大旱,诏减民赋,转运使韩璹好裒聚,官属畏之,不敢告以实。
君曰:「岁凶民甚病,朝廷以为忧,而使者不恤,郡县又相附会,诚何心哉!
茍不负于民,虽得罪无憾」。
是岁,独洪雅田赋十减七八。
就差签书蜀州判官事。
二川田税,旧有折变丝绵者,估才十之一,监司犹欲加以耗。
君谓:「既变而敛,则与正税异,岂复有耗耶」?
乃以辨析得免。
又尝增损邛、蜀水平之制,均二渠水利,斗讼止息,人至今以为
岁满,通判泸州,夷罗狗村责言于寨主马仲通,与之战。
既败,夷人将执而归,吏以急告,君遽往晓譬招抚,给牌示信,有降附者矣。
议者请讨之,朝廷遣韩存宝经制夷事。
君具以本末白转运、经制司,请戒于军,凡降而给牌者,勿妄杀以为功。
虽行之,终莫如其言也。
乌蛮乞弟先使其弟一毛遗江安马,既不纳,遣去,又阴谕罗个牟村夷袭杀之。
乞弟怒甚,藏怨未发,间辄以兵往来境上。
一日率众次江安,声言将不利于令,人情大恐。
郡将欲挈牙兵以禦,君曰:「彼众我寡,而从以兵,是速寇也」。
乃止。
遂先以檄,君即驰至纳溪,俾招安,将以利害镌告,乞弟亦从命,归所掠赀畜而去。
转运判官许安世欲以弭兵怀远为事,遣介与议打誓,移文泸州行之。
元丰三年,泸守乔叙及乞弟盟于纳溪,既而报怨罗个牟,大纵攻掠,路分都监王宣战死。
朝廷谓乞弟降不以诚,凡议誓与行之者皆得罪。
君方知渠州,亦罢归。
久之,知怀安军,其政皆有惠爱。
长寿君既去世,君年已六十,哀慕殆不能胜,终丧还朝,气貌减平昔。
得知嘉州,未行,时大疫,从弟朴在太学,病甚,君迁置于家,朝夕视药食,不少避。
及其死,器之恸,因感疾不起,绍圣元年五月朔也,享年六十四。
二年十二月二十二日甲申,葬于眉山县义乡玉山
娶杨氏,封仙源县君
一子,彬,奉议郎太学博士,有学行,为士林所高。
女三人:长嫁武昌程卞,次未嫁而卒,次适故左承议郎、监在京绫锦院君卿
孙男二人;
馀庆、昌祖。
孙女四人:长适庐江何恂,次适承务郎范洪,馀尚幼。
君姿韵恭粹,务自修饰,燕处无惰容,纵谈无谑语。
慎于事,勉于政,论交接物,未尝少忤。
尤工于诗,古律凡三十卷,杂文十卷,体格清懿,如其为人。
苏公子由尝送以诗曰:「鹄鹭性本静,兰深自馨」。
知者以为纪实。
初,君欲葬先茔之右,尝植木志其穴。
及将葬,以地理验而果得之吉,皆如其言,死生之分,岂偶然哉!
呜呼,泸夷作祸,盖小人锐进行险,以觊万一,勇夫乘其后,急功趋死。
凶焰既不可扑禦,经制颠紊,远方为之骚然。
朝廷再遣将,刬荡巢穴,乃班师,历三四年然后定。
君始终其间,与事居多,平江安之变则无功,行纳溪之议则有罪,时无为君言者,君亦不言,亦古人之不伐欤!
铭曰:
有行在躬,静恪而文。
有政在物,和简而仁。
泸夷复仇,贻忧尔民。
往谕以言,亦怀而宾。
既盟则渝,有功莫伸。
隐德显报,期于后人。
黄君墓志铭绍圣四年十二月 北宋 · 陆佃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〇九、《陶山集》卷一四
君姓为黄,名曰颐,字谓之吉老剡人也。
南齐金紫光禄大夫僧成之后。
今剡有寺,号宣妙光禄之旧第也。
君为人笃实善良,读书闻大略。
元丰中,以恩补将仕郎、试将作监主簿,调南康军司户参军
以重离亲,不复出仕宦。
熙宁岁在单阏吴越大饥,且疫病相渍,死相枕籍者十五六,虽其妻孥,往往走避。
君独为粥药救治之,无所不至,至取家人首饰以贷之。
扶其病而起,若死而葬祭之者,盖不可胜数。
平居尝曰:「治生焉用多求,可焉可矣。
即为善,不可以不多也」。
故其用意处,能以不贪为宝,以教子为义,赒人之急为仁。
居久之,乡人多信向,有疑往谋焉,有急往求焉,孱子弱女有嫁娶往投焉。
剡在东为地最高,一遇旱乾,民辄拱手受毙。
君创水利,溉田几万亩。
尝有为盗者,君面以钱与之,曰:「前日作此,亮乏此物也」。
其人愧羞,恨不死。
由是,里中盗走他境,誓不敢妄意黄氏之藏有无也。
其宗族乡里、执友交游多以佛称之,而先生长者亦以为长者也。
曾王父某。
王父某。
父某,娶王氏,生四子:理中早卒,特、持、时尽遣为学。
为塾门侧,有愿求学者,皆给饮食笔札,以其志愿。
后又请迁县学而新之。
剡自职方史公赐第释褐,县大夫荣其归,揭其西门曰「继锦」,以追买臣,且以来其后。
君迁学,徐充求移忠姚舜明,皆相继登科,特亦其一也。
特、持受学,予所言多。
时,亦在太学
特今为瀛州防禦推官、知通州静海县丞
女三人:适王奕、周诩、徐明远。
明远,主杭州馀杭簿。
孙八人:端彦、正彦,假承务郎,皆已卒。
涛,习进士
孙女十人:长适假承务郎龚节亨,馀皆尚幼。
君享年五十有九,绍圣四年七月甲子卒。
里人初皆为君祷祠,及卒,皆奔走赴哭至噎,填门织路
未捐馆前,忽语诸孤:「初七日,吉日也」。
诸孤以为是日疾愈矣。
其日,乃披衣起坐,作句偈一,有委蜕尘垢之趣。
诸孤筮以十二月甲子葬,来乞铭曰:「日月有期矣,请愿先一言以慰存没」。
予闵君之亡,又义不得辞,故作是铭。
彼满茍得者,以财得魇,无一夕安枕,是亦可以少警矣。
元祐之末,有陈诲者,闽产也,相陵阜得其妙,尝曰:「剡多奇峰秀岭,然皆无如永安乡所谓黄山者」。
又称君多阴善,其后将大,后将有葬此者。
今君之兆,即陈所指也。
铭曰:
义有弗行,行靡不到。
仁有弗为,为靡不报。
譬彼接花,实因尔旧。
花变子移,亦跻厥后。
花则大矣,自跗徂杪。
其或不培,后将复小。
匪接之艰,续则匪易。
顾而孙曾,尚引无替。
赴省试到阙偶成 北宋 · 慕容彦逢
 押庚韵
去年隋堤一丈雪,雪路苦寒那可行。
行人畏寒兼畏滑,满蹊坚冰如鉴明。
行装人与马成二,身不自惜旁人惊。
崎岖千里到京阙,痛定回思双泪倾。
伊予少小亲翰墨,应敌岂解前无勍。
今者西来皆计吏,妄与群俊争文鸣。
无田归耕曷为养,得失未易秋毫轻。
作歌聊用写情素,拥鼻微吟同洛生
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阁刘君墓志铭绍兴八年八月1144年 宋 · 汪藻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八九、《浮溪集》卷二五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
君讳峤,字仲高吴兴刘氏。
吴兴之刘,其传盖远。
熙宁间有讳述、知御史杂事者,正色立朝,与宰相争是非,宰相盛怒,至欲逮治之,不为屈,卒夺御史
司马温公称其道胜名立,东坡苏公为之赋《吴兴丈人》之诗,一时名士,慕而宗之,所谓刘孝叔是也。
于是吴兴之刘闻天下。
卒官尚书吏部郎中,累赠金紫光禄大夫
中兴,又特授秘阁修撰
生握,为朝请大夫,赠通议大夫
通议钦止,为承务郎,赠通奉大夫
生君,皆世其家而有贤子。
君少以文名,端方厚重,不妄交游。
范忠宣之子正平,凛然有二父风,君从之数年,尽得其学。
由是操修益进,贤于人益远,为乡里所尊,闻其行于朝,擢政和五年上舍高弟,除陈州州学教授
丁内艰,免丧调监尉氏税,非其好也。
徽猷阁待制赵公鼎臣镇邓,闻君名,辟司仪曹事,一府高其文,部使者交荐之。
居无何,争进者比而谗君,君推其能于人,一不之校,人皆服君长者,而谗者反愧谢。
君迁宣教郎、睦亲广亲南北宅大教授,历开封府仪曹少监少府少监尚书比部员外郎
君为郎六年,阅辈流登台省者无虑数百人,未尝以荣滞关怀。
当国者贤之,擢大理少卿枢密院检详诸房文字
出,提点福建路刑狱。
君内为廷尉,外为绣衣直指,于决谳重轻必平反曲折,得其情而后已,不以爰书诿吏,故中外翕然称之。
使闽时,尉诬民为盗,帅幸尉迁,力主之。
君知其冤,引囚物色非是,释囚而黜尉。
帅,贵人也,不悦。
贵人还朝,君知其憾不释,力丐奉祠,得提点洪州玉隆观。
居数年,以疾请老。
卒,年六十二。
积官至左朝散大夫直徽猷阁
时绍兴八年三月某甲子也。
初室信安郑氏,继室开封朱氏,皆封恭人
二男子。
曰坰,右迪功郎怀宁县主簿
曰瀼,将仕郎
一女子,未行。
一孙,曰某。
坰等以其年八月某甲子,葬乌程县某乡某山之原,以郑恭人祔。
君同产三人,长曰崧伯高,仲即君,其季前吏部侍郎季高也。
君事伯高如父,而季高又以君之所以事伯高者事君,兄弟之懿,士大夫谈之。
伯高少旷达,不以世务经心。
通奉公早世,母夫人嫠居而贫。
君于内外干蛊之责,与郑恭人分任之,而遂伯高于閒适,以宽太夫人之忧。
伯高疾废,药必亲尝,饮食必亲馈,以终其身。
故君之卒,季高哭之,过时而哀。
既葬,季高知君与藻善也,来求铭。
会藻以语言得罪,斥居南荒三千里潇水之上,焚笔砚不复为文。
季高每书必以铭为言,諰諰然惟恐君之不得其传也。
藻于是为之太息曰:嗟乎!
季高尽诚于君,固今人所无也。
然能使季高不能忘君如此,则君平日所以处兄弟之间者于此见矣,铭其可已乎?
铭曰:
仲高名一世
学精深,行尤异。
九卿,非不试。
车方驰,忽思税。
归里闾,友兄弟。
合埙篪,为乐地。
谓当还,以经侍。
甲子周,奄然蜕。
相山川,考龟筮。
望先茔,窆于是。
刻幽堂,诏来裔。
遂宁 北宋 · 马咸
 押阳韵
舆地纪胜中述及遂宁好词凡三处:一处作马成,两处作马咸。今从其多者作马咸,俟考。武信旧藩,遂宁新府。乃东川会邑,据涪江之上游。人物富繁,山川洒落。……宴东馆之靓深,傲北湖之清旷。
遂宁好,胜地产糖霜。
不待千年成琥珀,真疑六月冻琼浆。
承仕郎致仕李君墓志铭 南宋 · 韩元吉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四、《南涧甲乙稿》卷二一
淮南故多士也,自郡邑残于兵,惟历阳近岁儒雅之风犹盛。
中书舍人张安国尝为予言:「吾里有李君岩老者,长厚君子也。
虽读书不求甚解,至其所躬行,有博文强识之士所不逮。
尝曰吾家甚微也,当以农事为本。
每岁则治其沟洫,时其耕耨,莫不有法。
由是君之田常登,一乡之农视之,亦无敢惰,而一乡之士复见其躬率礼义,悉尊慕之。
吾于岩老父之执也,不命之进不敢进,不问不敢对,其言有终身不敢忘者」。
予因叩其行事,则曰:岩老生十岁而父亡,奉母王氏至孝。
建炎间,盗入其里,妻奴皆被执,岩老独负其母以逃。
少鞠于叔祖谊者,叔祖家亦被祸,岩老闻其一孙尚在,百计求之,间关得于建康市,为授室,且赎其田园,给之终身焉。
岩老善治生,然其视财之取与,若不足以动其心者。
负人缣钱十万,既而其人亡久矣,一日遇其子婿,举以还之,婿初不知也。
岁有水旱,必损其粒米之直以售于乡。
或以故衣败絮准焉,笑而不拒。
其无以准者,又从而贷之,亦不受其息也。
方钱会初行,淮民无识其真伪,岩老间得伪者辄自焚之,不以问其来。
家有耕牛,必养使自毙。
岁遇牛疫,而岩老所畜独不病。
里有贫者则给之食,死则助其葬,盖不可胜数。
宗族坟墓而无后者,岁时荐祭无阙焉。
吾伯父待制公晚得疑疾,他人馈之辄不食,惟岩老饭之则举匕箸无难色,故吾父以子女妻其子瞻
而吾守临川,遇登极恩,俾瞻奉得齿一命,盖乡闾敬爱岩老者如此,非谓之君子可乎?
安国隽杰尚气,不妄许可者也。
故予尝志其言,厥后识瞻于建康,爱其温厚有文,而以未识君为恨。
今年瞻以书来,曰:瞻不幸失所怙矣,生无以奉吾亲,今葬也,愿得铭诸不朽。
予于是问君之丧,则曰享年八十有三。
瞻为滁州来安县,以庆寿之泽,封君为承务郎君迁延不肯受,曰:十月甲戌,吾元命所直也,当以是日受之。
至期沐浴具衣冠,捧告拜舞,与贺客相酬酢无倦容。
家人方具酒醴设席,君入正寝,端坐不语,左右趋问之,瞑目逝矣。
吁,亦异哉!
夫死生于人,犹夜旦也。
然居则贪其生,富亦徇其财,莫知性命之正,而不为浮图老氏之所诋议者几希。
君之生既有以裕其身与肥其家,以教其子孙,而死也不怛于化,岂有会于道者耶!
君尝以追修佛事戒其子曰:「若捐金币可使登天,则贫者当堕无间狱矣,此在持心何如也」。
以是知君之学道,其庶几焉。
因追念安国平生之言,一为书之。
君讳良弼,字岩老,世居真州六合之定山,自君徙石佛,今为和之乌江人
曾大父文智,大父明远,父璧,俱称于乡。
娶于氏,先四年卒。
三男子,瞻其长也,次澹、次蟾。
三女子,适进士张云翼、王允明黄铸
五孙子,宗臣、宗龙,馀未名。
君之亡以淳熙三年十月三日,以十一月辛酉葬于定山祖茔之侧,从君志也。
铭曰:
养其德足以为其寿,积其善足以裕其后。
其达于死生者大矣,孰谓贵可逾于父也耶!
马成 宋 · 徐钧
七言绝句 押真韵
保塞平淮亦效勤,当时佐命几元臣。
不知谁紊云台次,却作中兴第二人。
录祖先遗事 南宋 · 李吕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八七、《澹轩集》卷八
李始光泽,有二说,今并录于左。
尊长所传,初祖仕,刺建州以卒,葬于上洲。
今冢塼见存,每塼志云「咸通五年二月卒葬」。
其左一冢塼文云「咸通二年某月葬」。
或有「李家冢」三字,或以为始祖之配而不详的。
伯祖宣教尝申县出据,称初祖员外而不名,伯祖寺丞及先祖之志则云讳颖。
考之《唐史·文艺传》,都官员外郎李频大中间尝为建州刺史,死官下,有遗爱,州人庙祀于黎山。
大中继改咸通,以其时考之,讹为颖,容或有焉。
但本传载归葬寿昌而丘垄在,此为不合。
故某往尝为文以谒黎山,有曰:「意其为公支庶,或兄弟之后」。
此一说也。
度支仲权之族居于云际之紫溪,皆言其家旧谱初祖公达南剑人,与弟公远偕来光泽干蛊。
有高公者,夫妇独居乌洲,馆之,奇公达,纳以为婿,因家焉。
生四子,名皆从走。
度支之曾祖名超,超生朱,朱生德荣德荣生巽,是为度支
乌洲派别之祖讳起。
此一说也。
往时从叔兴祖为某言,尝于族祖恩州天常乱帙中获片纸若家谱,已不全,载户曹之父大公、祖十公,二祖母皆危姓。
仲权之世数,视户曹为小功伯叔父,故太博仲权孙判官序兄弟,盖是时昭穆犹未泯也。
等而上之,则户曹之祖十公即讳起者是也。
又吾家有祖坟在北溪旁,号公墓,头人以为户曹之祖,四围埋石为记,某年幼时犹及见之。
庚申辛酉,为水侵啮,墓既破,惟棺木二片在外,漆犹鲜,朱地黑花,岂当时所尚然欤?
登仕、删定二叔合族迁奉于溪东,曰上栏。
夫人之葬不及知其处。
族中除夕门祀上代十二叔公,相传应役死于兵,世祀不绝,或恐为十公之弟。
户曹之父葬浮际,诸叔云:伯祖宣教初幼,侍太博,犹往拜扫,亦不言有夫人墓,自是无能知者。
今所存惟上洲两冢最古,历年滋久,坟土圮落,冢室暴露。
己丑十一月某率亲属增益其封,环以垣墙。
茔旁元有乌臼数株,移植使蕃,岁取其利,以为修盖之费。
户曹十四公讳泰,有乡行,王氏承制,命以为官,葬县南塔浆。
夫人黄氏,葬上栏,在今罔极庵小八伯坟右。
司空二十一公讳建中,手写五经,国初勤王死事,太博卜葬衣冠于溪东曰黄岭。
夫人上官氏二十九娘,葬上栏之大窠。
元有小相思木环列墓侧。
廷评三十八公讳铎,开宝乙亥生,文行甚高,有诗句行于世,享年七十九。
光泽太君黄氏十五娘,江陂黄延之长官之女兄,太平兴国辛巳生,享年七十,皇祐庚寅七月二十四日卒,其年葬杭头
太博生于祥符甲寅,迨庆历壬午登第,起家为象州司理参军,以知州王益冲奏公士行清修,颇有学问,敕兼象州州学教授
庆历七年广南西路转运使杜杞提点广南西路刑狱公事李永德奏公决狱详平,临事干敏,保举堪充县任使,就移黄州黄冈县
丁母忧皇祐五年服阕,有举主九人,注昭信军节度掌书记
丁父忧至和三年服阕,授夔州奉节县
嘉祐五年,以夔州路转运使马仲甫等六人奏公素能自洁,实有可称,保举堪充京官亲民任使,敕改著作佐郎,差知江陵府公安县事。
八年,转太常博士
治平二年,差知兴化军莆田县事,转屯田员外郎
未拜,卒于任,时治平丙午八月二十九日也。
归葬廷评墓次,后以伯祖提举赠至左朝请大夫
仁寿县君高氏,爵里卒葬具于忠肃陈公所为墓志。
先祖父母之葬,李太师斯和、从叔知县实志其墓。
先祖妣不肖嗣某,尝自为行状,求黄待制为之铭,许而未作。
户曹五代时王氏承制所命,向记三七叔父云:尝于二十伯祖家见其命词,有「乡行素高,为众推服」等语。
户曹公生颇优裕,咸平间有产钱一十六千,乌程塘石多其世业。
家居乌洲之北,号后坊,时比邻有乐姓者,以赀相高,今正在李举陂。
埂外仙子岗廪石,乃洲上人汲步。
户曹性嗜驴,人居希少,傍溪皆其畜牧地。
司空公手写六经在门里,十七伯家为水所漂。
司空县君上官氏二十九娘,后晋天福八年癸卯生,至大宋天圣三年乙丑,年八十三,感风疾,以家事戒子孙,后不知弃养岁月。
廷评公善饮酒,既醉益庄谨,乡人戏之曰:李公收足盖㼭,正酒坛耳。
廷评公暇日必挟册徜徉田野,尤乐邑西之徐原
时人稀多虎,一日散步山径,虎自林中奋迅横出,公少避道,誓曰:「业畜,吾夙生傥无负于汝,汝宜好去」。
略无怖容。
虎亦妥尾,徐若化伏者。
廷评公自后坊水患,初徙车边,后一夕遗火,焚其庐,得前坊危氏旧居焉。
有恶邻李燥者,膂力绝人,被酒过门,必拔柱以示勇。
公明日则起而筑之,未尝辄校,率以为常。
太博公既得第归,公一日杖策将度溪西,素苦足重,一足才及船舷,燥从旁推之,船离二三丈,公偃仆水际,同渡者扶掖以归,公以自跌语诸子。
明日,燥踵门愧谢,自此不复失礼云。
廷评公作诗琢句甚工,有送子入京诗云:「父子相传世业儒,只将笔研当耕锄。
尔今应诏趋丹阙,我且贪门守敝庐。
酒酌十分须酩酊,途登千里莫踌躇。
明年二月三日,好报平安及第书」。
又有「圃摇雀舌,岩草坠龙须,池阔鱼容婢,堂幽木养奴,啄食鸡呼伴,逢膻蚁报王」等句,惜不见其全篇。
太常公少时与河源在仙花院读书,寒月坐夜,必预设冰水一盆,才觉睡思,遽投足其中,或至通夕不寐。
中年右足致疾,遂偏小云。
太博公常告光泽县曰:「闻庐山藏书甚当,某也欲往,传诵所未见者,但获一鞋钱则可去矣」。
光泽君如言赀遣之。
盱江,好事者争来致馈,尽以所获附还为甘旨之奉。
南昌,谒吴公路,时以其头方,号吴大帽,投所业,守候留便厅,见其子斋郎,公退复与语,乐甚。
闻其能饮,连酌数巨白,饮之皆尽。
徐出平昔所难赋者凡十题,题注韵脚,且问有曾经灯窗牢笼者否,曰二题盖尝为之,他则未暇也。
因授公,使悉赋焉。
公还所寓,一夕草具缮写。
既成,天已辨色,走之郡宅上谒,太守未知赋就,将拒之。
谒者复曰:「赋就矣」!
吴公惊起,迎揖就坐,他客皆未暇及也。
每读一赋,韵韵称赏。
命驾至上蓝浴院,复礼,群僧骇焉,已而群僚皆至。
于是辞往庐山传书。
次年入京补中,裹粮之费,皆南昌所办。
太常、河源二公友爱如古人,每入京,弟负书箧,兄步随其后。
河源足力健,率先数里,太常公至,投店食寝毕备,时人歆艳之。
尝约曰:兄弟四十不得禄,当推一人任家责。
后太常公年二十九入仕,河源每来省,则仁寿君迁处别室,兄弟必同榻卧起。
后太常公在公安,河源过四十未第,请践前言。
公聚清俸得二百千,曰:「汝事济矣,但未可遽行」。
日复一日,欲别不忍,如是复阅数月。
河源一日致恳于仁寿君,君为馔具,太常公以酒,河源始得去。
太常醒,求河源,曰:「去矣」!
太常大怒,为之不怿者数日。
凡二公友爱之道,非世人所及者甚多,惜子孙所知止此。
分水县行乡饮酒记绍熙三年 宋 · 王益之
 出处:全宋文卷六五九六、《永乐大典》卷一二○七二
绍熙辛亥之孟春宛陵奚君来令兹邑。
宛陵不二百里,风声习俗往往不大异。
奚君缘人情以为政,故孜孜得民和,毋有悍而弗迪者,始信人心之易感、礼教之可兴。
凡世之健吏,属意于操切整齐者,皆过也。
岁未尽六日,乃即县庠行乡饮,悉采择古礼与开元绍兴所已行者杂就之。
虽其间颇有所增损,大抵多袭仪礼之旧。
令为主,择乡人之有行义年者为宾,咸推高承奉郎致仕王君迁,令亲往迎致。
复以王君曰烜为介以辅宾,余以簿尉摄僎以辅主。
下是有三宾,又下有众宾,尊卑长幼,烂然有第。
乃立司正以纠其不则,行礼者莫不肃敬抑首。
时王君承奉年九十馀,老不任拜起,而主人以百里之长,仆仆亟拜,成礼而去。
邑人粹观者,莫不咨嗟叹息,然后知德齿之可尊,世俗所谓气势云者,盖不足尚也。
明年季冬之十日,复讲故典,承奉以疾不至,乃请迪功郎致仕俞君汝弼为宾,朝散郎、新通判蕲州君瑑为介。
自主、僎、三宾、司正而下,悉仍旧。
仪制加详,行礼者益习,邑人以观礼,至不惮数十里之远,是岂一旦声音笑貌所能感哉!
始余闻中兴以来,当干戈甫定之馀,首诏郡邑举行乡饮酒,故老犹能道其事。
余以生晚,恨不身当其时,窃自鄙陋。
不图至此,令君再举盛典,俱获以身周旋其间,是独不喜且幸与!
奚君请记其事,以诏来者。
余复于君曰:夫礼未易兴也,必情文具举而后可兴。
昔汉唐举行是礼,史不绝书,而虚其应,非轶录也,徒恃夫升降揖逊以为礼,而情不加焉,则音存而操已变矣。
今君好善之心,优于疾恶,自反之念,愈于责人,是固有兴起于其先者,宜乎是礼之行,而应不旋踵也。
愿君继以无倦,益有以信于邑人之与行礼者,且归以转语其子弟族姓,以期无负于君,敬长上,肃政教,顺乡里,出入不悖所闻。
非独今君举行之意为不虚,或由是推而及旁郡国,以达于天下,使夫人皆知王道之易易,古礼之可复,不以时异事殊为解者,寔自吾邑始,是又独不喜且幸欤。
余因为之记,以俟其成。
奚君名士达
金华王益之也。
从军行 南宋 · 释斯植
茫茫塞月笼寒雾,万里征人不知数。
年少难消壮志多,精锐连营肃貔虎。
从军何日见军回,但见日日长淮雨。
烽烟散漫满路岐,边声飒飒秋风起。
天涯荒草马成群,放去弯弓乱飞舞。
夜深更听胡女歌,古来白骨多于土。
车碌碌 元 · 何中
 押屋韵
车碌碌,车上行人雪中宿。
三更驱驴声陆续,顿憾肝肠眩心目。
霜棱飞刀风激镞,荒邮无烟抱空腹。
橐驼不收马成簇,暗里低心避群牧
望断海光上东旭,木末天低星煜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