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诗文库
岐邠泾宁四州八马坊颂碑 唐 · 郤昂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六十一
垂象者元。
上昭乎天厩天驷。
体元者圣。
下列乎廋人校人。
骥称其德。
亦已远矣。
愿言马之志。
曾有意乎。
粤若乾道为良。
坤元利牝。
驹从渥水。
骏发中庐
屈产贵其能鸣。
雁门多其美脊。
岂止宗生冀北
族施汧西而已哉。
自相士运其天机。
孙阳明其骨性。
秦赞涖其前后。
许卫详其毛色。
悲伐在其股膺。
寒管议其唇齿。
麻朝訾其颊胲。
女厉辨其目眸。
轩辕得之过寒门。
穆满得之游昆崙。
周王得之平东邻。
汉帝得之定西秦。
高祖得之四至。
我开元得之五辂备。
敢问毛虫三百六十。
其谁力多于是乎。
夏殷以还。
经传莫纪。
周制厩马。
始颁厥官。
凡十二闲。
马三千四百五十六。
始皇吞并宇内。
六万骑之国。
马尽归秦。
汉武大脩甲兵。
崇饬战马至四十万匹。
是多乎哉。
自魏及隋。
天下骚动。
疲劳死转。
数不足徵。
我有唐之新造国也。
赤岸泽仅得牝牡三千匹。
太仆张万岁傍陇右驯字之。
四十年间。
孳息成七十万六千匹。
属张氏替职。
圉师败官。
马之教駣。
日失其序。
开元初
唯得二十四万匹。
至十九年。
复成四十四万匹。
今之盈缩。
亦不甚过。
上耕耤之明年
命我邠公典斯马政。
公齐其饮食。
视其良驽。
廥刍庌凉。
纲恶去害。
天子以公有伯翳宜生之德。
爰锡土田。
日磾善养之功。
真堪宰相
召公入掌三事。
外司百揆。
调饪鼎实。
缉熙帝繇。
夷吾果理于高徯。
咎单谌畅于伊尹
帝曰。
若予邠之后。
亮采惠畴。
佥曰元祐。
帝曰俞。
咨祐。
汝作小司空
兼攼牧圉。
李公言成允令。
才实允宗。
恪居本朝。
能率大戛。
载习载步。
(禾崔)之秣之。
疏秽镇浮。
受剂听讼。
匪烧匪剔。
斯马斯才。
天之宠。
未可涯也。
判官尚乘奉御长孙勖寿安贺兰华阴主簿常冀。
并心悬规镜。
家韫赐书。
投刃靡全。
应机立断。
侣昌门之骖乘。
行翼圣仙。
子况之能官。
坐登卿相。
有原迓浦。
非大而何。
雅所谓恺悌君子。
干禄恺悌。
信矣。
先是国家以岐山近甸。
邠土晚寒。
宁州壤甘。
泾水流恶。
泽茂丰草。
地平鲜原。
当古公走马之郊。
接非子犬邱之野。
度其四境。
分署八坊。
其五在岐。
其馀在三郡。
保乐第一。
苏忠主之。
甘露第二。
刘义尸之。
普润第三。
田敬董之。
普润第四。
邵业监之。
岐阳第五。
李行守之。
太平第六。
马庆尹之。
宜禄第七。
曾睿领之。
安定第八。
正之。
八人者。
或折冲禦侮。
果毅昭戎。
射御不违。
始终惟一。
又命朝散大夫都苑总监韦绩总以统之。
韦公敢行利物。
克壮远猷。
悉心效官。
尽瘁事国。
口占诸吏。
躬亲百为。
攻特执驹。
禁𧔞驱䗽。
抚和趣马
慰荐扈人。
陈损益以示其方。
明赏罚以防其慢。
立封准以课其程。
均众寡以节其宜。
告之以畏威。
申之以诱掖。
曰。
善而筐蜃。
辞而缨纕。
除而兹。
剪而盖。
皆当循尔职制。
无使我马元黄。
抱公绝私。
匪怒伊教。
君子曰。
韦公之𢥠下如此。
欲辞福禄得乎。
人从话言。
马赖调豢。
将蕃其类。
必谨其初。
故春祭房星。
尊祖也。
夏祭先牧。
尚养也。
秋祭马社。
敬乘也。
冬祭马步
存神也。
然后时其出入。
侦其肥羸。
一其种性。
殊其皂枥。
旌别淑慝。
无相夺伦。
试言夫名。
且曰献状。
其名则汗血山子。
桃骖绿耳
金喙腾黄。
驺吾吉光。
蒲梢启服。
野麋娥鹿。
白蚁鸡斯。
蜚鸿母儿。
遗风騕袅。
兹白铁离。
项王之骓。
符主之騧。
桓氏之骢。
晋侯之駮。
魏公绝影。
唐国骕骦。
刘之的颅。
吕之赤兔
其状则八尺之戎。
七尺之騋。
六尺之骄。
三尺之果下。
文臂花肩。
阴唇白颠。
握踠作足。
昆蹄素悬。
缟形如练。
紫目如电。
有駹有騱。
有𦐛有驠。
骘騇异偫。
骊騵亦分。
散如摛锦。
聚若屯云。
若乃审其容貌。
观其尾鬣。
司其正骨。
鉴其回毛。
膺为宜乘。
肘为减阳。
干为茀方。
背为阕广。
水火又明。
城郭又张。
逸跃翘陆。
䟃𧽼跼顾。
升甗龁草。
降阿饮沱。
骙而翔。
馺而走。
如龙如彪。
或寝或吪。
骉至特立。
仰鸣俯喷。
威仪变态。
不可谈详。
田事既昭。
军容大备。
有马如此。
何忧乎戎。
由是判官长上果毅都尉成公雅贞尹承顺兼诸寮吏。
及四郡齐人。
八坊长户。
因杂然相与谋曰。
天子亭育我。
邠公覆露我。
李公司牧我。
韦公喔咻我。
君臣同德
其利博哉。
若不毛举数事。
指敕大较。
虽隶圉之后。
将不食吾馀。
且保乐者。
石门马坊也。
其旧制褊狭。
多历年所。
栋折榱摧。
聩墙填堑。
甘露先置在九成苑外。
土良𧲛美。
不迨苑中。
今兹数公得请于帝。
有诏令新保乐。
徙甘露。
所云创葺。
许用正钱。
今则量抽掌闲供饲国马数内商搉。
纳其资课。
回给工人。
计一岁省库钱七百贯有奇。
以约财裨国。
其利一也。
甲令曰。
诸坊马每年四月十一日停料野放。
今则以三月中候。
阳崖坟盈。
春草先长。
便停稿谷。
俾逐川原。
计一岁减菽粟四千石。
箕秆三万围。
来年之用。
以随时豫蓄。
其利二也。
八坊营田一千二百三十馀顷。
析置十屯。
密迩农家。
悦来租垦。
王在京邑
则税其生刍。
天旋洛师。
乃藏厥嘉实。
岁中收贮二万五千石。
薪蒸倍之。
以安氓尽地。
其利三也。
又缘马所须。
羁绊剪刷。
釜镬畚帚。
注药灌刮之物。
义疀涤除之器。
比年皆旁劳州县。
长度公钱。
诛求无时。
不给其用。
寖以承弊。
人多惧忧。
今则权差夫丁。
率自采造。
成二万六千五百三十石升枚具。
中省百姓供费三千贯。
以柅烦激惰。
其利四也。
内厩马每年有瘠者病者。
老者疲者。
择其不任者。
以颁诸坊。
则必喂之艾之。
行之节之。
俟其跳梁。
俟其充腯。
而后入之。
以内癯起废。
其利五也。
是五者。
有仁人焉。
有王政焉。
何独师古。
始为成宪。
则知从邠公之教可以阜。
从李公之法可以经。
从三判官之干蛊。
可以事事无留。
从韦公之训词。
可以孜孜不怠。
古者有劳于国则纪之。
有功于人亦纪之。
里克赋在坰之颂。
燕公篆监牧之作。
吾从二史臣之后。
安敢坠于斯文。
其词曰。
王乘玉兮德至山陵。
泽马于峊兮屡惟休徵。
君命臣力兮庶绩其凝。
八坊载就兮毕来斯升。
岐山之下兮田畴好。
泾水之将兮多美草。
缭垣墉兮积刍稿。
天马来兮从东道
偫紫燕兮骈绿蛇。
骨象奇兮归帝家。
毛御风兮蹄践雪。
举籋云兮低喷沙。
既伯既祷兮无灾害。
有駜有容兮真沛艾。
缟身朱鬣兮又白颠。
聣影长鸣兮声造天。
今安匹兮龙为友。
吾君驭兮寿千年。
山白鹤庙记 唐 · 柳识
 出处:全唐文卷三百七十七
茅山。旧句曲也。
本记云。内有灵府。
空通五岳。其外山形似匕。
因名为句曲。有轩辕鼎湖之后。
世多近智。渐闇真有。
故金阙玉清大圣至神之事。真灵时阐于人閒。
以彰道妙。则汉元帝世有茅君。
积袭道德。来受仙任。
游内统外。泽加幽显。
邦人瞻戴。因改为茅山
元教既溥。二弟亦此山得道。
三峰是三君驻云鹤之所。备详传记。
至明帝永平二年。诏敕修崇其庙。
后代相承。罔敢或替。
我国家统承真冑。宗奉至教。
天宝七载五月十三日。于山之西偏制置祠宇。
道士三人。以修时醮。
列在祀典。夫庙享功德。
显然殊致。以道而言。
则天地之外。亦有覆载。
阴阳之外。亦有生化。
斯乃虚而有象。运而无形。
盖显为皇王师范。道之形器也。
隐为真灵变化。道之精微也。
体虽隐显。心则感通。
有无交畅。化乃大备。
初真人既受羽节。留二弟于句曲而谓之曰。
吾今去便有局任。不得数相往来。
要当三月十八日十二月二日邀师携友以来游。盼有好道者
待我于是乎。吾自当科之。
有以相教。则法之本也。
内习精真冲寂。外行廉清仁惠。
每岁春冬。皆有数千人。
洁诚洗念。来朝此山。
自汉至今。宇宙閒潜修精感。
转相化诱。其可胜纪乎。
若然者。我真人元功圣德。
阴骘妙用。岂言能尽欤。
夫学道则所见无有不忘。得道则所忘无有不在。
多泯迹于常。或标灵引类。
不显定一理。始曰无方之用。
孰知终极。是知圣人情忘爱存。
慈劝不已。益见道之至也。
真人昔将轻举。俯视六合。
虚徐翔翱。于是䌽云自异。
灵鹤自至者。亦如天之运行。
日月为照。星辰为曜。
则日月星辰。为天地光大之用。
天岂有之。自是真富也。
云灵鹤。为真圣升虚之用。
圣岂待之。自是真贵也。
世之贤士。高位济俗。
乃无意于车舆。道之真仙。
孕元育化。宁有意于云鹤。
庙者。亦如人召伯而爱甘棠也。
道士容行延生法成韦崇珣等。经营修奉。
岁月久矣。愿刻金石。
以志于山。唐大历十三年岁戊午三月十八日记。
颜鲁公行状 唐 · 殷亮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十四
公姓颜。
名真卿
字清臣
小名羡门子
别号应方
京兆长安人也。
颜氏乃春秋小邾子之苗裔。
昔帝轩氏生昌意
昌意生颛帝。
颛帝生老童。
老童生吴回
吴回生陆终。
陆终生六子。
一曰昆吾
国卫也。
二曰参胡。
其国韩也。
三曰彭祖
其国徐也。
四曰会人。
其国郑也。
五曰曹姓。
其国邾也。
六曰季连。
其国楚也。
曹姓国于邾。
春秋邾武公为鲁之附庸国。
武公名仪甫
字颜公
故公羊传云。
颜公有功于齐。
齐威公命为小邾子。
子孙以王父字为姓氏。
以其附庸于鲁。
故代代事鲁为卿大夫。
故先贤传孔子弟子。
达者七十二人。
氏有其八。
氏之儒学可知也。
颜无繇字路
颜回字子渊
辛字子柳
颜高字子骄
颜祖字襄颜
哙字子声。
颜之仆字叔并
颜何是也。
至公之十六代魏青徐二州刺史讳盛
字鲁国
琅琊
临沂县西七里。
十二代侍中讳含
琅琊丹阳
五代北齐黄门侍郎讳之推
丹阳京兆长安
高祖秦王记室参军讳思鲁
曾祖蒋王文学著作郎讳勤礼
王侍读讳昭甫。
薛王友赠太子少保讳惟贞
秘书监师古之曾侄孙也。
公以家本清贫。
少好儒学。
恭孝自立。
贫乏纸笔。
以黄土埽墙。
习学书字。
楷书绝妙。
词翰超伦。
年弱冠。
开元二十二年进士及第登甲科。
二十四年吏部擢判入高等。
朝散郎秘书省著作局校书郎
天宝元年秋
扶风郡太守崔琇举博学文词秀逸。
元宗御勤政楼。
策试上第。
以其年授京兆府醴泉县尉
黜陟使户部侍郎王珙以清白名闻。
通直郎长安
六载监察御史
制云。
文学擅于登科。
器干彰于适用。
宜先汗之职。
俾伫埋轮之效。
寻充河东朔方军试覆屯交兵使
凡阅举糺士伍舒惨之情。
事理无不必当。
七载又充河西右军覆屯交兵使
五原郡有冤狱不决。
公理之。
时方久旱。
而甘泽立应。
郡人呼为御史
八载又充河东朔方军试覆屯交兵。
使有荥阳郑氏兄弟三人。
或居令长。
或尉京畿剧任。
往年母亡。
殡于太原佛寺空园之内。
经二十九载未葬。
公乃劾奏之。
敕三人放归田里。
终身勿齿。
左金吾将军李延业。
素承恩渥。
曾召蕃客内宴。
引驾仗不报台。
公责之。
业凭恃权势。
朝堂喧愤。
公奏之。
出为济南太守
朝廷惮焉。
不敢不肃。
八月殿中侍御史
中丞宋浑
以私怨为御史吉温崔圭所诬告。
贺州
公谓曰。
奈何以一时之忿。
而欲危宋璟裔乎。
由是与二人不平。
宰相杨国忠初党于
亦怒公之不附已。
吉温中丞蒋冽奏公为东京畿采访判官
九载十二月侍御史
百馀日转武部员外郎
判南曹
提纲目。
锄苛细。
武调者多感而怀之。
十二载。
国忠以前事衔之。
谬称精择。
乃遂出公为平原太守
其实去之也。
公至郡。
访孝义名节之士。
皆旌其门闾。
或蠲其户役。
安陵处士张镐
多才博识隐居。
公诣其居。
与之抗礼。
廉使巡察
乃荐焉。
其后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
安禄山幽州十馀载。
末年反迹颇著。
人不敢言。
公亦阴备之。
因岁终式修城
乃浚濠增堵。
坏𡑡垣。
立植木。
内为禦敌之计。
外托胜游之资。
及兵兴。
果赖其固而城得全。
十四载。
禄山祸谋将发。
公遣子至范阳禄山
今年冬合当入计。
禄山猜之。
不许。
公既不得离郡。
乃遣亲客前汉长史蹇昂奏其状。
状留禁中不报。
十一月
禄山反于范阳
众号十五万。
长驱自赵定而南。
洛阳
散榜诸郡。
莫敢枝梧。
禄山乃榜公。
令以平原博平兵七千人防河。
博平太守张献直为副。
公登时使平原司兵参军李平乘驷奏之。
平至东京
封常清
云吾得上旨。
凡四方奏事者。
许开函而再封之。
平听焉。
常清遂倚帐操笔。
寄书于公。
论国家之事。
词意甚切。
并附募捕逆贼牒数十封至平原
令坚相待。
公从之。
使亲表及门客密送于诸郡。
因此多有。
常清乃寻自败绩焉。
有敕赐死于陕州
竟不接声。
平之未至京师也。
元宗叹曰。
河北二十四郡。
无一人向国乎。
及闻平至。
中使五六辈迎之。
兼敕奔马直至寝殿门。
然后令下。
奏事毕。
元宗大喜。
顾谓左右曰。
颜真卿何如人。
朕兼未曾识。
而所为乃尔。
禄山之发范阳也。
平原郡有静塞。
屯平卢镇兵三千五百人。
并已发赴镇。
在路未达。
公悉追回。
更追诸县武举及猎射人
兼召募精勇。
旬日至万馀人。
宗子平原郡录事李择交统之。
骁勇之士刁万岁和琳徐浩相如高抗等分押营伍。
皆千夫之长。
乐以义举。
腹心无阻。
而为其将帅焉。
聚兵后数十日。
公大飨将士于子城四门之外。
办吏四人主酒食所约五十万。
厮役之流。
无不饱饫。
公躬自抚巡。
举酒下泪。
言国家之恩。
戮力死节。
无以上报。
众皆激愤勇。
思致命焉。
饶阳太守卢全诚与司马李正举兵据其城。
河閒司法参军李奂禄山所置长史王忠济南
月馀日。
清河义兵复归本郡。
济南太守李随下游奕将訾嗣贤渡河。
博平太守马⿱(异)
据其郡。
各有众数千。
或至万人。
相次于平原。
共推公为盟主。
公三辞后听焉。
诸郡咨禀指挥
告败剋日数十至。
信都郡武邑县李铣来投。
县令宣远刘铣母。
公以私钱十万募人劫迎之。
故士众叹感。
无不愿效者。
果遂偫意。
兼斩庞宣远首而携回。
十二月
禄山东京
留守尚书李憕御史中丞卢奕判官巩县蒋清等。
因使以三人之首来徇河北
且以胁降诸郡。
使者段子光至。
初拽入门。
子光大呼曰。
仆射十三日东京
远近尽降。
河北诸郡不从。
故令我告之。
公若损我。
悔有日在。
遂历指三首。
各言其人。
公识其是。
恐摇人心。
乃谬谓诸将曰。
我审此三人。
皆非也。
遂命腰斩子光。
潜令收藏三首。
志其处。
数日稍定。
等首澡洁。
仍缚蒲为身棺殓。
发哀致祭
城外殡之。
三日
举声下泪。
受文武吊慰。
左右无不出泣涕者。
自此义合归者益多矣。
斩段子光之日。
沧州清河县步五千攻常山
太原节度使王承业拥兵最近。
不时出救。
常山遂陷。
诸郡颇有贰者。
元宗乃以公为户部侍郎
依前平原太守充本郡防禦使
仍与节度使李光弼计会招讨
公以景城长史李晖为副。
李铣贾载侍御史沈震判官
是月。
又诏公为河北采访处置使
公又以前咸阳王延昌判官
张澹支使
清河郡寄客李华(后因封事睿宗有敕改名)
为郡人来乞师于公曰。
窃闻公高义首唱。
河朔归顺之人皆依倚。
以为声气洪赡。
人心可用。
若不倦于听。
则仆请言之。
公曰。
何如。
曰。
国家旧制。
江淮郡租布贮于清河
以备北军费用。
为日久矣。
相传为天下北库。
今所贮者有江东布三百馀万疋。
河北租调绢七十馀万。
当郡䌽绫十馀万。
累年税钱三十馀万。
仓粮三十万。
时讨默啜
甲仗藏于库内五十馀万。
编户七十万。
见丁十馀万。
计其实。
足以三平原之富。
料其卒。
足以二平原之彊。
若因抚而有之。
以两郡为腹心唇齿。
其馀乃四支耳。
安敢有不从者哉。
彼要仆为行人。
以造公之垒。
仆明见其可同心也。
取命于屏戟之外。
惟公图之。
公曰。
所合之众。
未曾知战。
自死且急。
安有恤邻之暇哉。
虽然。
诺足下之请。
则可为乎。
对曰。
清河遣仆致命于公者。
盖欲禀义□大贤以济谋。
非力不足。
而借公之师。
以当强寇也。
瞻仰高意。
未有决词定色。
与济清河也。
安敢言为哉。
时华才年二十馀。
皆沮云。
必动众无成。
惟公奇之。
迫于众情。
未□许耳。
乃就馆操书。
以达其意。
意者略言清河去逆就顺。
以全实之资。
上公之军。
承公之命。
时不纳而疑之。
即仆回辕之后。
清河必有所托。
系与他人。
与公为西面之难。
无什日之期耳。
公及噬脐乎。
公览而惊之。
遂排偫议。
独仗其决。
借兵六千人。
兵既出平原。
次于竟上。
将把公手而归。
公曰。
兵既行矣。
可以言吾子之意否。
曰。
近闻朝廷遣程千里精兵十万。
太行东下。
拟诣口。
河北诸军讨灭叛逆。
而口为贼所守。
千里兵不得东出。
须先伐魏郡袁知泰(泰禄山所署伪太守
纳旧太守司马垂。
使为西南主。
分开口。
千里之军。
因令讨邺郡以北。
直至幽府已来未顺城邑。
平原清河率同盟诸将。
以十万人直指河阳
分效兵巡河。
而悉制其奔冲之路。
计王师东讨洛邑
必不减二十万。
河南诸郡义师。
西向临之。
亦不减十万。
公当表请坚壁勿战。
不旬月而贼有溃败相图之势矣。
公然之。
遂移牒清河等诸郡。
并遣大将宗子李择副将平原县令范馥偏裨和琳徐浩等十馀人。
促兵清河合势。
便宜从事
复命于清河
因兵合之际。
修永济渠。
引水绕州。
城上大修守战之具。
旬日而毕。
又以清河四千兵。
平原连踪而西。
博平亦义兵千人来合。
于是三郡之师。
屯于博平郡堂邑县西南十里。
袁知泰遣其麾下将白嗣深乙舒蒙等。
率二万人来拒战。
三郡之兵。
尽日苦斗。
遂大败之。
斩首万馀级。
生擒一千馀人。
马一千匹。
军资器械。
不可胜数。
其日。
魏郡城东南面女墙一百五十步。
无故而崩(去郡邑百里战日而崩所以为异)
知泰走投汲郡
于是自魏郡以东。
堂邑百馀里。
莫不携壶浆于道侧。
候官军。
公声益震。
境内稍安。
初平原之师。
既西合清河
时贼将史思明饶阳
恐平原救之。
仍遣游弈兵来拒。
前锋去旧县十里。
公惧不敌。
乃遣骁将刁万岁以三千兵逆之。
坚壁不战。
又以书过河。
北海太守贺兰进明
马步兵五千来助。
公陈兵而迎之。
相揖哭于马上。
悽恸三军。
宴犒甚厚。
进明遂屯平原城南。
息养士马。
公每事咨谋之。
自是兵威之重。
稍移于进明矣。
而公不以为嫌。
进明未有所之。
李择交兵入清河
寻又破于堂邑
而因公以有功。
礼逊于进明
河北招讨使
择交馥各徵进官级。
清河博平有功。
不录一人。
时论进明必有后败。
未期果失律于信都城下。
有诏抵罪。
公纵之使赴行在。
进明以全。
乃公护之也。
君子曰。
窃人之财。
犹为之贼。
况窃人之功乎。
进明之不死幸也。
然公亦过于宽厚矣。
三月
河北节度使李光弼
以朔方马军三千。
步军五千。
初出土门
将讨定河朔
公乃抽兵归。
并放博平清河等军各归本郡。
敛戢以待光弼之命。
俄而光弼平山郡(敕改常山平山
续有诏遣郭子仪以万军助之。
两进兵又拔赵郡
史思明方守博陵以自固。
仍将兵来拒。
于是两军与思明三万人对阵于嘉山大战。
思明败绩。
徒跣走入博陵城
两军斩首万馀。
虏获不可胜计。
平山赵郡已拔。
刘正臣本名客奴归顺于平原。
平卢等十七郡。
公先据之。
于是横截贼路。
人往来幽府。
皆以精骑偷路。
又多被官军杀之。
其贼将士父母妻子。
及曳落河种族。
并质在范阳
绝怀震恐。
时方盛暑
公知光弼子仪禁断侵掠。
将士少衣服。
乃送十五万帛。
为三万人装以遣。
人至饶阳
潼关不守。
两军却入土门
遂留不行。
河北诸郡。
公始复指麾征讨之事。
肃宗之在灵武也。
公前后遣判官李铣马步军张云子。
以蜡为弹丸。
以帛书表。
实于弹丸之内。
潜至灵武奏事。
有诏以公为工部尚书御史大夫
依前河北招讨采访处置使
又于丸内奉敕书。
及即位改年赦书至平原
散下诸郡宣奉焉。
又令前监察御史郑昱奉赦书。
宣布河南江淮
所在郡邑。
风从不疑。
而王命遂通。
则公之力也。
河北诸郡。
禀公之命。
粗为安肃
公以兵兴半年。
军用已竭。
思所以赡济之。
未得其略。
先是清河行人李华
堂邑战胜后。
又睹公辞权而不有之。
遂藏于人閒不及见。
公再三盟约。
号令诸郡。
及以文牒求之曰。
清河郡属崔审交应贼之后。
吏不安。
行人李华乃崇墉隍。
锻甲矫剪。
乞师破敌。
和众安人
静言其功。
须有甄赏。
仍牒之于路以求焉。
于是复诣平原。
与公相见。
公因问以足用之计。
遂与公数日参议定。
以钱收景城郡盐。
沿河置场。
令诸郡略定一价。
节级相输。
而军用遂赡。
北海郡录事参军第五琦
刺史贺兰进明招讨河北
睹其事。
遂窃其法。
乃奏肃宗于凤翔。
至今用之不绝。
然犹未得公本策之妙旨焉。
是年秋
禄山遣其将史思明子奇等。
并力攻河北诸郡。
前后百馀日。
饶阳河閒景城乐安
相次而陷。
所存平原博平清河三郡而已。
然人心溃叛。
不可复制。
公乃将麾下骑数百。
弃平原渡河。
淮南山南取路。
肃宗于凤翔行在。
初公之将过河也。
乃谓判官穆宁张澹曰。
贼势死尔。
若委命待擒。
必为其快心。
辱国之命也。
今将径赴行在。
公以为何如。
若朝廷必诛败军之罪。
以励天下。
则王纲可振。
死亦何恨。
如复从事
以责后效。
则业不朽矣。
与诸将皆赞之。
策马发至。
朝廷除公为宪部尚书
刘客奴渔阳归顺。
史思明光弼子仪相持于赵定之閒。
客奴遣使越海。
与公计会。
公使判官贾载将男颇为质信。
泛海以军粮及战士衣服遗之。
时颇始年十岁馀。
公更无子息。
三军恳请留之。
不从。
等回。
公乃与渔阳声势相连。
寻又使人迎其军。
比至。
公已弃平原。
归于行在。
竟不及事。
然自肃宗已来。
河南及诸道立大将
如王元忠田神功董泰侯希逸李正已许杲卿等。
初皆是公自北海迎致之者。
终无私谒焉。
至二年正月
又除御史大夫
未几。
因忤圣旨。
冯翊太守
乾元元年三月又改蒲州刺史本郡防禦使
丹阳县开国子
食邑一千户
是年为酷吏唐旻所诬。
饶州刺史
二年六月升州刺史
浙江西道节度使兼宋亳都防禦使
刘展反状已露。
公虑其侵轶江南
乃选将训卒。
缉器械为水陆战备。
都统使李峘以公为太早计。
因密奏之。
肃宗诏追。
未至京。
刑部侍郎
刘展举兵渡淮。
败绩奔江西
淮南遂陷于
议者皆多公而怨焉。
上元元年秋
御史中丞敬羽
狙诈险惨。
班列皆避之。
公曾与之语及政事。
遂遭诬贬蓬州长史
公乐道自怡。
不以介怀。
宝应元年八月
代宗有诏除利州刺史
十二月户部侍郎
银青光禄大夫上柱国
广德元年又加金紫光禄大夫
荆南节度使观察处置使
迟留未行。
为密近所诬。
遂罢前命。
代宗幸陕。
公扈从至行在。
尚书右丞
宰相元载与公不叶。
公亦面数之。
不为之屈。
及銮驾还宫。
公曾建议先谒庙。
然后即安宫阙。
事竟不行。
方在于立班。
更顾公曰。
所见虽美。
其如不合事宜。
公怒而进曰。
用舍在相公耳。
言者何罪乎。
然朝廷纪纲。
岂堪相公再破除也。
自此衔之而不忘。
二年正月检校刑部尚书御史大夫朔方行营汾晋等六州宣慰使
又疑公因使奏对必言短。
寻罢前命。
惟知刑部尚书事。
三月晋封鲁郡开国公
食邑三千户。
自与公有隙。
常俟公阙。
公亦献书直奏其奸状。
代宗俱容。
不罪之也。
永泰二年春
差公摄职谒太庙。
公以祭器不修。
言之于朝。
谮公以为讪谤时政。
峡州别驾
代宗为罚过其罪。
寻换吉州别驾
公与往来词客。
诗酒讲论。
为乐甚。
有所著。
编为庐陵集十卷。
大历三年抚州刺史
在州四年。
以约身减事为政。
然而接遇才人。
耽嗜文卷。
未曾暂废焉。
因命在州秀才左辅元
编次所赋。
临川集十卷。
七年九月湖州刺史
公以时相未忘旧怨。
乃加勤于政。
而以杭州富阳李㟧为本州防禦副使
苏州寓客校书郎权器游客前大理司直杨昱判官
委垦草辟田之务于
委阅簿检吏接词政之务于等。
而境内宴然。
公初在平原。
未有兵革之日。
著韵海镜源。
成一家之作。
始创条目。
遂遇禄山之乱。
寝而不修者二十馀年。
及至湖州
以俸钱为纸笔之费。
延江东文士萧存陆士修裴澄陆渐颜祭朱弁李莆清河寺僧智海兼善小篆书吴士汤涉等十馀人。
笔削旧章。
该搜偫籍。
撰定为三百六十卷。
大凡据法言切韵次其字。
按经史及诸子语。
据音韵次字成句者刊成文裁以类编。
又按仓雅及说文玉篇等。
其义各注其下。
谓之字脚。
韵海者。
以牢笼经史之语。
依韵次之。
其多如海。
镜源者。
八体之本。
究形声之义。
故曰镜源。
绵亘数
其功乃毕。
表奏上之。
有诏付所司藏之于书府。
大抵求经史撰集篇赋。
利于后学焉。
此外饯别之文。
及词客唱和之作。
又为吴兴集十卷。
检校国子祭酒杨昱
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除为汉州刺史
湖州刺史
以旧府之恩。
乘州人之请。
纪公遗事。
刊石立去思碑于州门之外。
即今都官郎中陆长源之词也。
十二
元载伏诛。
召公刑部尚书经年。
公以前后频典刑宪。
密启辞焉。
乃上选举利害事宜数十条。
代宗善之。
人莫知也。
遂改吏部尚书
今上谅闇之际。
诏公为礼仪使
先自元宗以来。
此礼仪注废阙。
临事徐创。
实资博古练达古今之旨。
所以朝廷笃于讪疾者。
不乏于班列。
多是非公之为。
公不介情。
惟搜礼经。
执直道而行已。
今上察而委之。
山陵毕。
光禄大夫
太子少师
依前为礼仪使
前后所制仪注。
令门生左辅元编为礼仪十卷。
今存焉。
三年八月太子太师
四年。
淮宁节度使李希烈以十四州叛。
袭陷汝州
执刺史李元平蔡州
朝廷诏公为淮宁军宣慰使
公乘驿驷至东京
河南尹郑叔则劝公曰。
反状已然。
去必陷祸。
且须后命。
不亦善乎。
公曰。
君命也。
焉避之。
许州
希烈相见。
宣传诏意未毕。
逆贼使其大将军王玢周曾
诟公以丑词。
劫公以白刃。
又令邻境同恶所遣使者四人。
希烈之前拜舞。
伏称诬诉国家之事。
勃慢凶豪。
词所不忍听也。
又令亲兵五千人。
号为希烈养子
人各持一刀。
逼胁于公。
如欲剸食之势。
公位不移定。
色不挠惧。
希烈睹公辞色不变。
谬为惊骇。
以身蔽公。
兵人既退。
方揖公就馆。
前后诈为公表奏。
自说其强盛以请汴州者数十。
今上知而寝之。
希烈虽穷凶极恶。
然亦感公文义。
大陈设燕会。
将欲送公于朝廷。
先为贼所擒汝州刺史李元平时在座。
公指引叱责之。
元平羞惭而起。
书其奸意。
坐上潜通。
希烈意变。
罢宴后。
遂拘公于官舍。
令甲卒十人守之。
仍穿一坑于厅之前以胁公。
公乃直言指希烈云。
死生有定。
何足多端相侮哉。
但以一剑见与。
公即必睹快事。
无多为也。
希烈惭谢焉。
自后不敢无礼于公也。
居数月。
贼于安州城下破官军。
得获将士。
以头连誇示于公。
公大声叫呼。
自床投地。
愤绝良久乃苏。
从此更不复与人言语。
哥舒曜收复汝州
检校刺史周晃已下百人。
希烈乃遣周曾康秀林等领二万人。
来袭哥舒于汝州
秀林行至襄城
乃谋翻兵杀希烈
奉公为节度使以归顺。
希烈押衙姚澹亦为内应。
先期一日事泄。
希烈乃遣骡子军三千。
奄至襄城
周曾等。
收其期兵而回。
因送公于蔡州龙兴寺居焉。
公度不得全。
自撰墓志。
以见其心。
又就希烈请数人之馔。
希烈不知而给之。
自陈设之。
因为文祭周曾已下为贼所害者。
无不欷歔。
其十二月
希烈汴州
僣逆称号。
为惨酷之具以逼公。
意欲其屈礼。
公愤然而无求生之意。
贼以止焉。
贞元元年
河南王师复振。
贼虑蔡州有变。
乃使其将辛景臻。
龙兴寺积薪。
以油灌。
既纵火。
乃传希烈之命。
若不能屈节。
自即裁之。
公应声投地。
臻等惊惭。
扶公而退。
希烈审不为已用。
其年八月二十四日
又使景臻等害于龙兴寺幽辱之所。
凡享年七十七。
明年三月
希烈为麾下将陈仙奇所杀。
西平
仙奇军将营送公神榇于京师
嗣子栎阳县頵次子秘书省正字硕迎丧至汝州襄城县
乃葬焉。
攀号屡绝。
毁裂过不自胜。
其年十一月三日
祔葬万年县凤栖原之先茔。
有诏赠司徒
谥曰文忠
赙钱五十万。
二百硕。
中使吊祭。
仪仗送于墓所。
朝野莫不哀伤。
公蹈忠节之苦。
古今无类焉。
公平居之日自卑。
有井介之操。
而能容众。
有洁已之方。
不以疵物。
与道合岁寒者。
终始无渝变。
况君臣大义。
名教大节。
而得造次焉可夺求生而害仁者。
于戏。
淮宁之难。
岂止天不慭遗。
盖亦有无良之人。
以怨报德。
投之于无存之地也。
悲夫。
初遭难后。
江西节度曹王皋上表曰。
臣见蔡州归顺脚力张希璨王仕禺等说。
去年八月二十四日
蔡州城中见封有邻儿不得名字云
希烈令伪皇城使辛景臻右军安华于龙兴寺颜真卿
埋于罗城西道南里。
并立碑。
臣听之未毕。
涕泗交流。
三军对臣。
亦苦呜咽。
且臣死王事。
子复父雠。
人伦常经。
不足褒异。
所悲去古日远。
浇风荡浮。
多苟偷生。
曾不顾节。
使忠孝寂寞。
人伦憔悴。
段秀实奋身击泚首。
颜真卿伏缢烈庭。
皆启明君臣。
发挥教训。
近冠青史。
远绍前贤。
夫日月丽天。
幽明向烛。
忠烈曜世。
回邪革心。
伏请陛下降议百寮。
遐布九有。
刻石颂德。
告庙图形。
使元壤感恩。
皇风泽物。
公之密亲懿友。
动相规用。
以成其务者。
即今给事中殷公亮吏部员外郎柳公冕。
采其谋猷。
分以休戚者。
吉州刺史李公㟧
重其器。
悦其能者。
检校国子祭酒杨公昱故户部员外郎权公器
其馀顾盻曾假吹嘘成名。
布于词场及内外之列者。
不可胜纪。
李公吉州以小子久趋于栏戟。
定以使言。
将存刊刻。
用防逸坠。
尚实去饰。
庶无愧焉。
其故同事之人。
先后存亡。
录之于左。
谨状。
泗州大水记 唐 · 吕周任
 出处:全唐文卷四百八十一
春秋左氏传曰。
天反时为灾。
地反物为妖。
其于水也。
反利为害矣。
在唐尧时。
包山陵而浩滔天。
汉武时。
浮齧而浸钜野
皆震荡上心。
昏垫下人。
其故何哉。
天其或者警休明而表忠诚也。
唐贞元八年
岁在壬申夏六月
上帝作孽。
罚兹东土。
浩淼长澜。
周亘千里。
请究其本而言之。
是时山泐桐柏。
发谼喷涌。
下注淮渎。
平湍七丈。
浮寿踰濠。
下连沧波。
东风驾海。
潮上不落。
两水相逆。
溅涛倒流。
矗缩回薄。
冲壅淮泗。
积阴骤雨。
河泻瓴建。
不舍昼夜。
至于旬时。
乾坤合怒。
云雷为屯。
以水济水。
吞州漂防。
走不及窜。
飞不及翔。
连甍为河海。
噍类如鱼鳖。
事出虑外。
孰能图之。
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右散骑常侍御史大夫泗州刺史武当郡张公伾。
以其始至也。
聚邑老以访故。
搴薪楗石以禦之。
其渐盛也。
运心术以驭事。
维舟编桴以载之。
遂连轴促橹。
敛邑之茕嫠老弱。
州之库藏图籍。
官府之器。
先寘于远墅。
军资甲楯。
士女马牛。
遽迁于水次。
将健丁壮。
遏水之不可者。
任便而自安。
迨数日而计行矣。
洪波汗漫。
不辨涯涘。
惊飙鼓涛。
舟不得不覆。
巨浪崩山。
城不得不圯。
崇邱如岛。
稍稍而没。
厦屋如查。
汎汎相继。
天回地转。
混茫其中。
公独与左右十数人。
缆舟于郡城西南隅女墙湿堵之上。
以向冲波之来。
不亦危哉。
公之左右失色。
同辞请移。
公曰。
伾天子守土臣也。
苟有难而违之。
若王命何。
南山隔淮。
几五六里。
吾能往矣。
况是别境。
离局奸也。
虽死不为。
公于是使部内十驿。
迁于虹城西鄙而南。
南山而东四百里。
达维扬之路。
俾星邮无壅。
又东北直渡。
下邳五百里。
至于徐州
廉察之问。
又移书淮南城将。
令断扁舟往来。
立标树信。
以虞寇贼之变。
公每端拱对水而诉曰。
伾奉圣主明诏。
司牧此州。
以亲万姓。
河公何为不仁。
降此大沴。
伾之罪也。
厉声正色。
阽危不挠。
历数旬而水定。
又再旬而水耗。
自水始至。
及水始耗。
已六时矣。
又一时而复流。
郊境之内。
无平不陂。
郛郭之间。
无岸不谷。
尺椽片瓦。
荡然无所有。
可异者。
惟公之路寝与内寝。
岿然存焉。
岂不可浮而往。
抑不可颠而坏乎。
斯则神仰公之仁。
先庶物而遗已。
神赏公之忠。
临大难而守节
神高公之义。
动适权以成务。
故保其听政养安之所。
旌公之善也。
召伯之理也。
人爱甘棠而勿剪。
方兹神灵扶持。
不亦远乎。
公乃舍车而徒。
弃輴而泥。
吊亡恤存。
绥复军郡。
远轸圣虑。
左庶子姚公吊而赈之。
至于修府署
建城池。
诏有司计功而偿缗。
立廛市。
造井屋。
公申劝科程。
以贳以贷。
才踰年而城邑复常矣。
其馀缩板为垣。
为丽。
端衢四达。
廨宇双峙。
双阙云耸。
琼台中天。
即公之新惠也。
天灾流行。
何代无之。
逢昏即盛。
遇贤即退。
刘昆反风而火灭。
王尊临河而水止。
盖忠诚之至也。
公尝领羸兵守孤城。
以百当万。
俾国家全山东之地。
名载青史。
公即国之长城也。
今以一苇之航。
絓于危堞之上。
以当涨海之势。
城颓而一块不倾。
水止而所济获全。
公即国之贞臣也。
固知明主之委任于公也。
皆感而通焉。
周任不敏。
学于旧史氏
借古人以谕公。
或曰未同年矣。
谨述而记之。
时贞元十三年岁在丁丑清和之月。
哉生魄。
勒于石。
邵伯碑记 唐 · 崔教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六
有周氏历数既归。
诞革商政。
皇皇后帝。
授元老于新邦。
惟邵康公
钦若昊天。
弼成周道。
疑而无象。
用而无方。
辉动于幽阴。
明光于上下。
总三才之懿德。
吊万姓之毒痡。
在昔凤鸟鸣山
鳞虫跃舟。
大人经纶贤智。
为之请命。
是故朝文王于酆邑。
武王孟津
公旦夹辅成王
绍绥祖业。
二后陟配。
而修太平。
当其嗣君幼立。
偫弟称乱。
冢宰遘流言之谤。
太保形不悦之辞。
赋鸱鸮而未归。
感狼跋而旋悟。
稽神谋而不私蔡叔
听天命而不惑姬公
呜呼。
弃稷之道方盛。
烈文之孙迪哲。
贻謺庆以宁乱。
儆微艰于后土。
谁为不臣。
我实有主。
故书曰。
二公寅亮。
分正邦国。
王在镐。
所以殿兹陜西。
桃林抵流沙。
尽神州之右地。
六服偫辟。
会于京师
华戎稽首。
咸听其训。
不玩远物。
而宾鬼方。
允王保之。
肆于时夏。
万邦倚相
九命作伯。
载以龙旂。
执以桓圭。
泱泱景风。
自北而南。
皇化有本。
生人定性。
贯以一德。
革其二心。
由是播为国经。
聚作家道。
施于夫妻。
夫妻不敢不顺。
行于父子。
父子不敢不亲。
睦于诸侯。
诸侯述职。
柔于百姓。
百姓康乂。
时无害气。
律无竞风。
蒙以庆云。
润以膏雨。
然后相洛邑
考清庙。
翘有客以助祭。
阐先王之大孝。
故得周公受其龟食。
仲尼称其麟趾。
既没。
淳源下衰。
汤也不能止鸣条之师。
武也不能无甲子之阵。
生二代之末。
而耻夏殷之事。
出五兵之后。
而怀揖让之风。
尚父阿衡
宜有惭色。
启金縢以定变。
嘉禾于东征。
周公执德不回。
平其叛国。
召伯诚明其道。
克正孝孙。
邦之延长。
必有其自。
向非布以恺悌。
臻乎中庸。
则不能期逾七百。
祚迈三十。
元命无纪。
上天无功。
权而代之。
我制其数。
王乃班宝玉以授瑞。
册子孙而就封。
为燕太伯
奄有辽碣。
元牡秬鬯。
与周始终。
圣唐缵禹旧服。
丕应天统。
皇帝睿文韬武。
光宅海隅
思二南而永怀故壤。
礼十乱而修及废祀。
贞元九年
龙集癸酉
连率姚公南仲宣风于陜。
戒丰宫而新乎茇舍。
慎听讼而树彼甘棠
齐爨既位。
门阶有数。
被以华虫之服。
羞以陆海之菹。
其或吹豳雅。
土鼓
歌鹊巢。
舞行露。
膻香彻达。
悉窣烟雨。
合乐六变。
神可得而接矣。
神实姬姓。
卜其族以为尸。
典有秩宗
设其官以为主。
陜县李晋肃。
虔奉新政。
恭惟昔贤。
请刻石书。
以慰馀俗。
徵士家于太史
命于古文。
教虽不敏。
敢作颂曰。
相维宗周。
王业既成。
天命文王
召公乃生。
遂佐文王
潜翊夷明。
得礼。
伐崇有名。
虐不得纵。
祸不得萌。
西土率顺。
东邻倾。
武王剪商
克集丕祚。
惟公秉文
亦赞其武。
乃放牛马。
乃櫜干橹。
戎功告成。
变化下土。
三监淮夷。
不率不循。
叔旦徂征。
王家遘屯。
幼主蛊惑。
王疑不信。
王谓太保
诲予冲人。
遂归周公
反风乃振。
王谓二公。
董正圻封。
疆理天下。
至于海邦。
自陜而西。
自陜而东。
乃左乃右。
一其庸功。
惟德牧人。
在周其召。
武乱皆坐。
君臣同道。
惟棠有阴。
有摽。
悠悠苍生。
各禀其教。
陜野莓莓。
燕郊浩浩。
二千馀载。
管磬在庙。
草靡德风。
山呼颂声。
康公
勒石祠庭。
刘府君神道碑铭 中唐 · 裴度
 押职韵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三十八
公讳太真。字仲适。族彭城晋永嘉末。衣冠南渡。遂为金陵人。一代祖悱。伏波将军桂阳太守高祖关。皇襄州别驾。曾祖轸。皇沂州刺史。祖际。皇洪州录事参军。考若筠。皇赠谏议大夫。蹈道轻世。为儒澡身。庆流后昆。追荣幽壤。公十有五而志于学。弱冠以行义修洁。词藻瑰异。名声藉甚于诸公间。当时文士兰陵萧茂挺。才高意广。诱接甚寡。一见公。便延之座右。以孔门高第。不在兹乎。天宝中。与伯氏太冲迭升太常第。议者荣之。属被虐虏包祸。中原俶扰。潜心坟素。退迹村庐。乐以忘贫。安乎终养至广德二年江淮宣慰使御史大夫李公季卿荐授左卫兵曹永泰二年河内副元帅太尉李公弼闻风加礼。致望参赞。除大理评事。辟书诏命。謺至里门。初感招弓之遇。犹怀捧檄之惠。及溯淮而北。稍远家庭。以干戈未弭。乱离斯瘼。倘贻忧于一夕。又焉用乎三牲。乃飞咫尺之书。布方寸之心。而理归棹。李公初甚迟之。迄用嗟悼。谏议府君尝被热疾而为疽。医者之言。手不可触。公乃自吮。至于良巳。则刘瓛之药渍指伤。胡可比也。后因与元兄营甘鲜之膳。自城邑而归。未至所舍。而遇曛黑。则有偷者。引弓遮道。公遽告之名居。且曰。身惟所取。无害吾兄。盗者乃愕然自失曰。不谓是刘家兄弟。乃惭而退。则赵孝之争死让生。不是过也。故宗族称焉。乡党称悌焉。浙西观察使御史大夫李公栖筠闻之。表为常熟。公以为入则安亲。出则养人。斯可矣。既到官。不逾岁而一邑自化。未几。再罹家祸。乌鸟之叹若此。齐斩之哀何极。除服。浙东观察使陈少游虚右职而勤请焉。公以陈之镇宣城也。实厚于谏议府君。岁时礼遗。不绝于道。乃从之。奏授监察御史。及陈之移镇扬州。又为节度判官。再迁至侍御史。正违理烦。不负知者。德宗皇帝即位。徵拜起居郎。载笔丹陛。休风蔼然。改尚书司勋员外郎。寻转吏部员外郎。综覈流品。练达程式。藏奸立见。析滞如流。名著南宫。望归西掖。迁驾部郎中知制诰。焕发人文。昭宣帝命。典谟载晖于紫闼。讽议独立于清朝。以称职赐绯鱼袋建中四年夏正授中书舍人是冬狂寇窃发。乘舆薄狩。奔走陪扈。遑恤其家。兴元反正。拜工部侍郎。属两河兵旱。徭费骚然。慎选名臣。往劳来之。乃召入内殿。亲承中旨。德宗嘉之。遂赐金紫。充河东泽潞恒冀易定等道赈给宣慰使。是行也。将之明之。阴雨膏之。与山甫召伯。同具歌诗矣。贞元元年刑部侍郎。详刑议狱。无复烦累。改秘书监。遗编脱。有以刊正。三年礼部侍郎。天下宾王之士。尚实远名者窃相贺矣。秉公心而排偫议。履正道而杜私门。以为耸善兴能。试言考艺。若求虚誉。护小嫌。是全身之计。非取士之方也。乃贬抑浮伪。仍岁不回。适值时栋变更。朝柄夺移。怒不在公。而及于公矣。遂因嚣嚣之口。成是贝锦。出为信州刺史。求仁得仁。不以屑意。则下惠焉往而不黜。子文三巳而无愠者。于是信焉。亦既按部。风行化洽。劳罢者息。离散者来。易政成。剽轻俗革。官刑不用。阖境熙熙。呜呼。黄霸未徵于颍川贾谊不闻于宣室。移疾去郡。以贞元八年三月八日。薨于馀干县之旅馆。春秋六十八。朝廷遂亡其宿重。士子俄失于津涂。故哭于寝丧于心者。寄声相吊。其恸也极。嗣子讽。祇服严训。可谓成人。衔哀致毁。几于越礼。以言归兆域。未叶蓍龟。权窆于丹阳县之别墅。至贞元十八年十月十九日。方从理命。克葬于宣城郡溧水县方墟之古原。夫人赵郡郡君李氏。皇许州刺史崇俭之孙。皇申州罗山县遐之女。昔之嫔则。今也母仪。以讽从事于浙东连帅府。授试金吾卫仓曹参军。学由断织。禄可供赡。不幸又夭。谓之何哉。孤孙曰祐。仅毁齿矣。夫人抚视而哭无时。非不知短长之命也。其所哭者。公之谮愬。巳消于晛见。公之徽烈。将示于来裔。而高碑未刻。良允继没。于是门生之在朝廷者。谏议大夫杜羔中书舍人裴度起居舍人卢士玫殿中侍御史李修光禄少卿长卿右司郎中韦乾度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在藩牧者。浙东观察都团练使御史中丞李逊黔中观察经略使御史中丞李道古泽州刺史御史中丞卢顼嘉州刺史王良士复州刺史郑偫。沔州刺史严公弼慈州刺史刘元鼎。其在幕府者。侍御史田伯。殿中侍御史卢璠马逢监察御史冯鲁杨巨源。其在畿者。栎阳仲容蓝田崔立之盩厔曲澹等。咸怀赏鉴。自悼遗阙。以为沂川表德。鲁□生徒。岘首铭□荆州僚吏。况公忘家体国。正心诚意。历位崇显。而惟欲下人。应事该明。而未尝矜巳。虚和善守。廉俭好施。至于开诱后学。旌别偫才。时皆见其奖之之过也。而莫知其辨之之精也。故始异论。终共称。其为实乎。观于今可知矣。其为名乎。传于后可必矣。若不升台座。不及期颐。将时邪命邪。岂道至人不至邪。如辈。被蒙拔。附丽墙宇。树之贞石。贲此元扃。匪报也。永以为泣拜之所焉尔。铭曰。
行高世兮才经国。学以聚兮文以饰。
奉丝纶兮诒楷则。宰宾贡兮宏鉴识。
丑正兮我好直。时风谬兮天听侧。
隼为𣄣兮鹏对臆。不俾屏兮长太息。
门下诸生愤何极。惟有修业为报德。
德之馨兮间谗慝。石之贞兮垂万亿。
白杨神新庙碑800年 中唐 · 令狐楚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四十三 创作地点:山西省太原市
太原而北。
列郡数十。
雁门为大。
在周秦时。
山戎林胡犬牙其疆。
国家以文德柔惠而驱去之。
北迹距塞口犹千里而远。
若内地控于通都。
二千石者。
非休勋懿德。
则名王旄士。
乙亥岁
尚书陇西李公廉刺并部。
选第郡政之尤异者。
昌化南康郡河南元韶
首表其名。
遽闻于天。
玺书劳勉。
移理于代。
南康以壮事老谋逮事先侍中平王
尚书朗宁
勤于君。
惠于人。
而敬恭于神。
由是神降之福。
人怀其德。
是岁夏五月
赤车彤幨。
至自石州
初一日
会计于官次。
掾吏之勤惰。
次二日
存问于里闾。
求人民之利病。
三日
遍祭于山川神祗。
盖无停阴。
銮不辍声。
于郡东凡四十里。
白杨有祀。
实代之主也。
嘑水旁注。
雁门山前峙。
磐礡相抵。
为堆为阜。
蘙荟柯条。
如虬如龙。
广仅百亩。
厥高又倍。
信可以回薄日月。
而避逃风雨。
岂朔漠之气凝结于此乎。
坤元之精决泄于此乎。
不然。
其何以巍巍苍苍。
将欲戛若木。
稍扶桑。
大椿漆园
蟠桃于东方。
与夫古墓多悲。
芜城早落者。
不同品矣。
按诸经记且曰。
元魏高祖孝文帝
由一成而宅九有。
起云中而驭天下。
损益三代。
宪章百王。
厥初经营。
由此途出。
系马其下。
歇鞍于枝。
威灵所凭。
别白而在。
偃顿以附土。
又跳腾而架空。
如有高掌蹠为鸟势形。
洎今朝中书令燕公说摹咏其事(张公白杨篇之卒章云欲识前王塔鞍处正北苗抽一小枝)
户部侍郎吉公中孚申而明之建中初吉公以万年尉为黜陟判官至此为之歌序具载其事焉)
故迹弥显。
高名益大。
为屏为图。
播于海嵎。
代人神之。
是以祠也。
而旧规相袭。
未甚宏丽。
檐牖东向。
椽栾内奰。
有祅蛊之气。
无尊严之威。
式车马者以避祸。
非以致敬。
蘩者惟邀福。
不惟飨德。
犹此祀也。
不亦涹孝文于代乎。
南康其孙也。
大惧夫祖德之坠于地。
因愀然而言曰。
于古有召公奭
以区区陜服为周二伯。
行野听讼。
憩于甘棠。
后思其人。
犹爱其树。
其在诗曰。
勿剪勿伐。
召伯所茇。
矧我烈祖有开国之武。
丽天之文。
抚正万方。
照临四海。
而又储祉降德于后子孙。
俾不佞起家而王。
专城为守。
愧不能显扬先美。
使若黄帝
幸君之使。
使理此土。
敢黩于祭祀。
是亵于功烈而速其罪戾也。
一年。
因农之隙而易其地。
二年。
乘岁之丰而改其制。
不三四年。
得请于上。
而新庙成。
南面衮服。
所以称尊也。
两楹阼阶。
所以定位也。
筑墉于外。
所以禦侮也。
设屏于前。
所以修容也。
耽耽沈沈。
显敞靓深。
不风而清。
无云而阴。
前王戾止之仪。
于是乎在。
裔孙聿追之孝。
于是乎举。
不惟禁淫祀。
废非礼。
抑亦开明德。
摛耿光。
欲使异日观者。
不俟请书问俗。
而知树之所由植。
庙之所由崇。
谂于有知。
佥曰非颂声不可。
南康之典化。
顾尝客焉。
迨今剖符。
则又备位于陇西公之府。
相得最旧。
见绳为文。
故敢徵成之功。
与作之义。
篆刻贞石。
立于前楹。
庶拟卫悝彝鼎之铭。
敢同鲁僖閟宫之什。
铭曰。
蔚彼白杨。
丛生雁门
蒙暑翳寒。
晴天色昏。
巨抵交柯。
龙翔虎眠。
从古强名。
莫知其原。
惟昔魏帝。
于枝息鞍。
悬垂低昂。
厥迹犹存。
大畏其力。
小怀其恩。
爰有灵祠。
号为神明
二扉不扃。
四簋不陈。
樵苏所往。
雉兔为邻。
于铄良牧。
时维孝孙。
下车之初。
致敬而言。
蔽芾甘棠
犹思其人。
绵绵葛藟。
下庇于根。
乃正名居。
式崇藩垣
山立当宁。
翼张重轩。
有赫斯皇。
既严且尊。
允矣君子。
孰如其仁。
大椿之年。
细柳之军。
吾与元也。
人谁閒然。
欲载其功。
莫先于文。
编词琢石。
终古不迁。
郓州溪堂诗马总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为堂于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以下四首,从文集录入。)822年 中唐 · 韩愈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创作地点:陕西省西安市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三分其地。以华州刺史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镇其地。既一年。褒其军号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召公入。且将用之。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上之三年。公为政于郓曹濮也。适四年矣。治成制定。众志大固。恶绝于心。仁形于色。竱心一力。以供国家之职。于时沂密始分而残其帅。其后幽镇魏不悦于政。相扇继变。复归于旧。徐亦乘势逐帅自置。同于三方。惟郓也截然中居。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恃以无恐。然而皆曰。郓为虏巢且六十年。将彊卒武。曹濮于郓。州大而近。军所根柢。皆骄以易怨。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馀。剥肤椎髓。公私埽地赤立。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若幽镇魏徐之乱。不扇而变。此功反小。何也。公之始至。众未孰化。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惫心罢精。磨以岁月。然后致之。难也。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亲父母。夫叛父母。从仇雠。非人之情。故曰易。于是天子以公为尚书右仆射封扶风县开国伯。以褒嘉之。公亦乐众之和。知人之悦。而侈上之赐也。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以飨士大夫。通上下之志。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众。言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此邦之人。累公之化。惟所令之。不亦顺乎。上勤下顺。遂济登兹。不亦休乎。昔者人谓斯何。今者人谓斯何。虽然。斯堂之作。意其有谓。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乃使来请。其诗曰。
引用典故:羊狠狼贪
帝奠九㙻(与廛同),有叶有年。
有荒不(一作有)条,河岱之间。
及我宪考,一收(一作牧)正之。
视邦选侯,以公来尸。
公来尸之,人始未信。
公不饮食,以训以徇。
孰饥无食,孰呻孰叹。
孰冤不问,不得分愿
孰为邦蟊(一作蛑)节根之螟。
羊很狼贪,以口覆城。
吹之喣之,摩手拊之。
(一作针)之石之,膊而磔之。
凡公四封,既富以彊。
谓公吾父,孰违公令。
可以师征,不宁守邦。
公作溪堂,播播流水。
浅有蒲莲,深有葭苇。
公以宾燕,其鼓骇骇
公燕溪堂,宾校醉饱。
流有跳鱼,岸有集鸟。
既歌以舞,其鼓考考
公在溪堂,公御琴瑟。
公暨宾赞,稽经诹律
施用不差,人用不屈。
溪有(与萍同)(与菰同),有龟有鱼。
公在中流,右诗左书。
无我斁遗,此邦是庥。
郓州溪堂诗序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五十六
宪宗之十四年。始定东平
三分其地。以华州刺史礼部尚书御史大夫扶风马公为郓曹濮节度观察等使。
镇其地。既一年。
褒其军号曰天平军。上即位之二年。
召公入。且将用之。
以其人之安公也。复归之镇。
上之三年。公为政于郓曹濮也。
适四年矣。治成制定。
众志大固。恶绝于心。
仁形于色。竱心一力。
以供国家之职。于时沂密始分而残其帅。
其后幽镇魏不悦于政。相扇继变。
复归于旧。徐亦乘势逐帅自置。
同于三方。惟郓也截然中居。
四邻望之。若防之制水。
恃以无恐。然而皆曰。
郓为虏巢且六十年。将彊卒武。
曹濮于郓。州大而近。
军所根柢。皆骄以易怨。
而公承死亡之后。掇拾之馀。
剥肤椎髓。公私埽地赤立。
新旧不相保持。万目睽睽
公于此时能安以治之。其功为大。
若幽镇魏徐之乱。不扇而变。
此功反小。何也。
公之始至。众未孰化
以武则忿以憾。以恩则横而肆。
一以为赤子。一以为龙蛇
惫心罢精。磨以岁月。
然后致之。难也。
及教之行。众皆戴公为亲父母。
夫叛父母。从仇雠。
非人之情。故曰易。
于是天子以公为尚书右仆射封扶风县开国伯
以褒嘉之。公亦乐众之和。
知人之悦。而侈上之赐也。
于是为堂于其居之西北隅号曰溪堂
以飨士大夫。通上下之志。
既飨。其从事陈曾谓其众。
言公之畜此邦。其勤不亦至乎。
此邦之人。累公之化。
惟所令之。不亦顺乎。
上勤下顺。遂济登兹。
不亦休乎。昔者人谓斯何。
今者人谓斯何。虽然。
斯堂之作。意其有谓。
而喑无诗歌。是不考引公德而接邦人于道也。
乃使来请。其诗曰。
河南少尹裴君墓志铭808年4月 中唐 · 韩愈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六十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公讳复。
字茂绍
河东人
曾大父元。
大理正
大父旷。
御史中丞京畿采访使
父虬。
以有气略敢谏诤为谏议大夫
引正大疑。
有宠代宗朝。
屡辞官不肯拜。
卒赠工部尚书
公举贤良。
同官
仆射南阳公开府徐州
召公书记
三迁至侍御史
入朝历殿中侍御史
累迁至刑部郎中
疾病。
河南少尹
舆至官。
若干日卒。
元和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享年五十。
夫人博陵崔氏。
少府监颋之女。
男三人。
璟质皆既冠。
其季始六岁。
曰充郎。
卜葬。
得公卒之四月壬寅
遂以其日葬东都芒山之阴杜翟村。
公幼有文。
年十四。
上时雨
代宗以为能。
将召入为翰林学士
尚书公请免曰。
愿使卒学。
丁后母丧。
上使临吊
又诏尚书公曰。
父忠而子果孝。
吾加赐以厉天下。
终丧必且以为翰林
其在徐州府
能勤而有劳。
在朝以恭俭守其职。
居丧必有闻。
待诸弟友以善教。
馆嫠妹。
畜孤甥。
能别而有恩。
历十一官而无宅于都。
无田于野。
无遗资以为葬。
斯其可铭也已。
铭曰。
裴为显姓
入唐尤盛。
支分族离。
各为大家。
惟公之系。
德隆位细。
曰子曰孙。
厥声世继。
晋阳之色。
愉愉翼翼。
无外无私。
幼壮若一。
何寿之不遐。
而禄之不多。
谓必有后
其又信然耶。
魏府狄梁公祠堂碑 中唐 · 冯宿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四
后不可以独临。
必诞生岳灵。
扶既倾。
系将绝。
梁国狄公是已。
兴于天授之朝。
蕴深谋。
奋奇节也。
物不可以终否。
必继起邦杰。
钦往绩。
懋来功。
沂国田公是巳。
挺乎河朔之郊。
创新祠。
修旧典也。
梁公出牧于魏。
实宜斯人。
罔遂乞留。
则深遗爱。
阖境同力。
生祠其神。
畏威怀仁
如在乎上。
祈恩徼福。
亦若有答。
洎胡起幽陵。
毒痡中邦。
腥膻遗馀。
渐渍氓俗。
十六年于兹矣。
战血满野。
忠魂归天。
阶戺之容。
隐嶙犹在。
元和壬辰岁
我天子恢拓千古之不庭。
凡在率土。
罔不来服
元侯保和一心之有众。
举兹列城。
表正多方。
归职贡而奉官司。
尊汉仪而秉周礼。
凤鸣而枭音革。
兰芳而棘刺死。
甘醴涌而盗泉竭。
庆云飞而浊祲消。
四郊廓清。
万方丕变。
然后辩正封疆。
咨谋耋老。
得是旧址。
作为新祠。
鸠材僝功。
蒇事颁役。
上下有度。
东西惟序。
披图以立仪像。
据品以昭命数。
不僭不偪。
经之营之。
十月五日
厥功成。
沂国公于是乎请护军宾僚将校虎貔之偫。
撰吉而致飨焉。
先一日。
执事设次于门西。
设柔毛翰音腯肥鲜薧之具以俟。
诘朝公至。
则改命服于次。
护军等升拜。
将校以下。
叙拜于堂下。
公亲酌以奠。
扬觯而言曰。
昔者皇风中微。
阴沴勃兴。
六宫弄其神器。
万乘逊于罗川
生人之耳目尽回。
元老之肺肝弥固。
蹈履虎尾。
攘夺鲸口。
薙除蔓草。
扶持忠贤。
元良克正。
万国居贞。
秘策潜授。
五王奋起。
包复之大业于心术。
安刘之永图于身后。
再造唐室。
时维梁公
顾不腆之是羞。
获守斯土。
实偫帅与三军之众。
逮封内之黎老。
勤请于天王
天王重韪斯人而鉴厥诚。
未及浃辰。
而玺书金印。
命服瑞节。
一日骈至。
于是又颁非常之清问。
下莫大之洪泽
马逐逐。
车阗阗。
野接迹。
驾肩
彼感心与喜气。
固已翔九天而渗九泉。
今所靡遑宁居。
思有上报。
窃慕神之志义。
景神之忠功。
荐神于此堂。
吉辰良日。
以微恳陈告。
至于修废继绝。
兴仁树善。
守臣之职。
乌敢为名。
再拜而退。
由是六州之人士。
狄公崇德可享。
而田公斯言可复也。
诗云。
维其有之。
是以似之。
乃作铭曰。
奕奕新祠。
于魏之疆。
岩岩梁公
惠此一方。
其惠伊何。
其人则亡。
在昔通天。
戎虏猖狂。
冲陷连城
势莫与亢。
山东绎骚。
骀藉犬羊。
顾是都会。
孰能保障。
天后召公
飞传靡遑。
至自彭泽
屹为金汤。
以逸待劳。
以柔摧刚。
缓赋宽役。
勉农劝
外示无虞。
内为之防。
虏则引归。
岁获大穰。
公来。
踊跃欢康。
人惜公迁。
泣涕彷徨。
援刀割肤。
守阙上章。
终然不克。
讵可弭忘。
众心欲成。
经始斯堂。
立公仪形。
荐此馨香。
于此祝之。
万寿无疆。
于以歌之。
久久垂芳。
追惟我公。
实邦之良。
岐嶷有闻。
金玉其相。
学以时习。
闇然日彰。
文武是经。
谟谋允臧。
测圭知正。
涵鼎难量。
硕大博厚。
靖和端庄。
逮使绝域。
义声孔扬。
居忧致感。
有鸟呈祥。
氓于天理。
决狱平当
触龙鳞
骤探虎狼。
西门沈巫。
汲直开仓
蜀守兴学。
晋臣抚床。
公兼有之。
謇謇在旁。
宣威中权。
论道上庠
慰荐幽仄。
怀来暴强。
天授以还。
燎火无光。
蔼蔼本枝。
困于斧斨。
下适人愿。
上回天纲。
拜洛受图。
非刘而王。
后实当扆。
唐迁于房。
时维正色。
中激刚肠。
婪伊侈谋。
将易储皇。
公陈不可。
校短推长。
血沥太阶。
心祈彼苍。
长戈倒日。
劲草横霜。
一柱嶷然。
四维重张。
帝拜元老。
春归少阳。
潜安爪牙。
密布栋梁。
七日变疾。
五月兴唐
道优三仁。
力茂一匡。
始终无愧。
夷夏所望。
维此魏邦。
实维乐康。
燕寇之后。
中为战场。
何人不鳏。
靡室不丧。
祠宇煨烬。
阶除虚荒。
故老怀思。
遗氓慨慷。
犹依封畛。
时奠壶觞。
否道既倾。
圣历会昌
元和御宸。
天子垂裳
九夷八蛮。
山梯海航。
礼备乐陈。
执贽奉璋。
思我怀人。
寘彼周行。
是生沂公。
忠顺激昂。
剑久埋狱
锥能处囊
道言愔愔。
武烈洸洸。
业尚
化臻
扫除氛祲。
吊恤灾伤。
尾断蜂虿。
苗锄莠稂。
万夫归诚
有死无将。
天子嘉之。
霈泽瀼瀼。
龙节虎旗。
玉佩金铛。
班其庆赐。
覃其潜翔。
沂公滋恭。
俯伏兢惶。
愧负山岳。
誓酬毫芒。
乃建新祠。
媲彼甘棠。
航其厦屋。
缭以周墙。
吉蠲羞容。
羽卫两厢。
仰止何远。
中心是藏。
地回沙麓。
河抱衡漳。
刻勒丰碑。
揭乎中央。
唐故相国司空令狐公集序840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五 创作地点:河南省洛阳市
起文章而陟大位。
丹青景化。
焜耀藩方。
如非烟祥风。
缘饰万物。
而与令名相终始者。
有唐文臣令狐公实当之。
公名楚。
字壳士
燉煌人
占数长安右部
天授神敏。
性能无师。
始学语言。
乃协宫徵。
故五岁已为诗成章。
既冠。
贡士
果有名字。
司空杜公以重德知贡举
擢居甲科。
琅邪王拱识公于童丱。
雅器重之。
至是虞部正郎桂州
锐于辟贤。
以酬不次之遇。
先拜章而后告公。
既而授试宏文馆校书郎
公为人子。
重难远行。
禀命而去。
居一岁。
竟迫方寸而归。
家在并汾间。
急于禄养。
从事檄于并州
凡更三牧。
官至监察御史
元和初
宪宗闻其名。
徵拜右拾遗
太常博士
尚书礼部员外郎
性至孝。
既孤。
以善居丧闻。
中月除刑部员外
时帝女下嫁。
相礼阙官。
公以本官摄博士
当问名之答
上亲临帐幄帘内以窥之。
礼容甚伟。
声气朗彻。
上目送良久。
谓左右曰。
是官可用。
记其姓名
未几。
改职方知制诰
词锋犀利
绝人远甚。
适有旨。
司言高第者视草内庭。
宰臣以公为首。
遂转本司郎中
翰林学士
满岁迁中书舍人
专掌内制
武帐通奏。
梁陪燕。
嘉猷高韵。
冠于一时。
会淮右稽诛
上遣丞相即戎以督战。
公草诏书。
词有涉嫌者。
相府上言。
有命中书参详窜定。
因罢内职归閤中。
而君心眷然。
将有大用。
且出入以试之。
乃牧华州御史中丞
锡以金紫。
居镇七月
大夫
河阳三城怀州节度使
七月
急召抵京师
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天下然后知上心倚以为相。
非一朝也。
是岁元和十四年秋
明年正月
宪宗晏驾。
惜其在位日浅。
遭时大变。
穆宗践阼。
门下侍郎平章事
万几百度。
别有所付。
第以旧相署位。
山陵使
七月礼毕。
部下吏有以赃状闻者。
朝典用责率之义。
是以左授宣歙池等州都团练观察处置使御史大夫
恩顾一异。
媒孽随生。
旋又贬衡州刺史
郢州
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寻起为陜号观察使
或有上封者。
称前以奉陵寝不检下获谴。
今陵土犹湿。
未宜遽用。
次陜一日。
重为宾客分司
长庆四年河南尹
其秋检校礼部尚书汴州刺史
宣武军节度管内观察处置等使
汴州为四战之地。
择帅先有功。
峻刑右武。
疑似沈命。
号为危邦者积年
公始以清俭自律。
以恩信待人。
以夷坦去偫疑。
以礼让汰惨急。
自上化下。
速于置邮。
泮林革音
无复故态。
玺书劳之。
就加大司马
文宗纂服
三年冬上表。
以大臣未识天子。
愿朝正月。
制曰可。
操节入觐。
户部尚书
俄为东都留守
又转检校尚书右仆射郓州刺史天平军节度使
后以王业之始。
实为北京
移镇太原
从人望也。
吏部尚书徵。
续换太常卿
真拜尚书左仆射
大和九年冬十一月
京师有急兵起。
上方御正殿。
即日还宫。
是夕召公决事禁中。
以见事傅古义为对。
其词谠切。
无所顾望。
上心嘉之。
一二日
守本官兼诸道盐铁转运使
以斡利权。
既非素尚。
仡仡牢让。
故复为检校左仆射兴元山南西道节度观察使御史大夫
开成二年十一月十二日
薨于汉中官舍。
享年七十。
齐终之前一日。
自修遗表
初述感恩陈力之大义。
中及朝廷刑政之或阙。
意切言尽。
神识不昏。
上深悼之。
形于悯册。
未登三事。
故以赠之。
归全之夕。
有大星陨于正寝之上。
光烛于庭。
天意若曰。
既禀之而生。
亦有涯而落。
其文章贵寿之气焰欤。
宪宗览国书。
见五王复辟之际。
狄梁公实尸之。
公为台臣
独召便殿。
问曰。
仁杰有后乎。
公以其支孙试校书郎兼谟为对。
即日拜左拾遗
公遂草制。
它日。
相衔者因抉其词。
以为非春秋讳鲁之旨。
穆宗新即位。
谦让不自决。
遂有衡州之贬。
公议冤之。
嗟乎。
天之于赋予也。
甚啬而难周。
公独富文华。
丁良时。
历名卿。
至元老。
盖忠廉孝友。
爱才与物。
合是粹美以将之邪。
可谓全德矣。
既免丧。
嗣子左补阙绹。
集公之文。
成一百三十卷。
因长子太子左谕德分司东都
负其笥来谒。
泣曰。
先赠司空与丈人为显交。
撤悬之前五日。
所赋诗寄友。
非他人也。
今手泽尚存。
言之呜咽长号。
予为之恸。
收泪而视。
分当编次之。
始公参大卤记室
以文雄于边。
议者谓一方不足以骋用。
徵拜于朝。
累迁仪曹郎
乃登西掖
内署
吁谟密勿。
遂委魁柄
斯以文雄于国也。
呜呼。
咫尺之管。
文敏者执而运之。
所知皆合。
在藩耸万夫之观望。
立朝贲偫寮之颊舌。
居内成大政之风霆
导畎浍于章奏。
鼓洪澜于训诰。
笔端肤寸。
膏润天下。
文章之用。
极其至矣。
而又馀力工于篇什。
古文士所难兼焉。
王珣仆射
梦人授大笔如椽
觉而谓人曰。
此必有大手笔事。
孝武哀册文。
之词也。
公为宰相
奉诏撰宪宗圣神章武孝皇帝哀册文。
时称乾陵崔文公之比。
今考之而信。
故以为首冠
重事也。
其它各以类聚著于篇。
复荆门县808年 中唐 · 刘禹锡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六 创作地点:湖南省常德市
直故北走之道。其聚邑曰荆门
揭起重关。殿于乐都
名视县内之制。居殷形束之要。
故吏师重焉。通外夷之底贡
会南藩之述职。故宾礼繁焉。
其肇允经营。实王孙昌夔居荆以表之。
命行名建。而缔构之弗暇。
无几何。有由勇爵而授赤社于兹者。
徼驰名于省啬。谓相沿为非智。
因请罢去其号。发践更以董之。
有司不能端究事本。循空言而可其奏。
繇是分地徵以归它邑。野之人有回远之叹。
废文吏而颛戍督。行之旅有谁何之艰。
是利不及下也。黎民病之。
自鄢而南。斯为画疆。
抵郡之路。贯其七舍。
持瑞节而衔急宣之使。盖阴相交。
遂使服缦胡者备问俗之对。执刀匕者申饩牵之礼。
是敬之不及宾也。君子病之。
如是几二十岁。距永贞元年
江陵裴公政成上游。德及矜人
大建长利。俾无遗害。
乃外济偫欲。内张全模。
周图经制。条白于状。
昌言既从。公议攸同。
忘劳之徒。乐用之工。
载大其门。载高其墉。
径术脉分。阛闾架空。
然后析便地以肥之。建具官以司之。
糜羡财以偿其力役。汰冗食以资其秩稍
田里不闻于徵令。县官无减于岁入。
越某月。既成而落之。
官修其方。人乐其居。
将迎犒饫之仪展。厩置符繻之事举。
戍夫有伍。公吏有职。
由汇而分。率无踰闲。
入其封者。可以知教。
元和元年。四海会同。
天子命公师长南宫。三年。
公以介圭入觐。途出斯邑。
邑人之华皓幼童。咸须于道周。
距跃而谣曰。起我堙废而完之。
徕我荡析而安之。昔室于墟。
风摇雨濡。自公优柔。
郛闬盈兮。昔饮于洿。
枯。自公感通。
觱沸生兮。淑旂之华兮。
四牡之騑。徯公之还兮。
觞以祝之。郤略蹁跹。
百形一音。公为驻错衡而劳之。
有以文从公者。纪事于牍。
且曰民可怀也。盍命夫学旧史之事以志焉。
公不得让而从之。走是以有授简之辱。
初公以县之之便闻于上也。禹锡方以郎位贴职于计曹。
章下之日。得以省事
逮今以迁人获宥于善部。工休之日。
得以践履。故于拜命无牢让。
于传信无愧词。以为古之创物建庸。
宜于人民而得其时者。则必歌其事功。
为后代法。雅有营谢。
召伯也。传称城沂。
蔿敖也。赋水泉原隰之状。
志虑事命日之规。当书而咏之。
细亦弗可略也。是用谨其本始而存乎篇。
俾后之视今者。知楚郊之令典云。
阎贞范先生 中唐 · 董侹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八十四
先生名寀
天水人
蝉联戚属。
才为时选。
再登宪府
三领大郡。
不乐进取机密
求出为武陵相。
桃源有黄君瞿童之事。
甘心而请学焉。
黄君欣然留公。
秋分中夜
授以洞神正一券云。
苍崖沉沉。
如交杳冥。
羽节缤纷。
往来无声。
黄悚异。
命公为记。
时淮将跋扈。
朝议以正人涖之。
可使迁善。
召公申州刺史
公将命始至。
敷陈王纲。
诱谕忠节。
然察其恶稔。
亦以上闻。
渠凶愈怒。
凿空构祸。
初贬韶陵。
怒犹未厌。
逗遛不遣。
再贬韶州司户参军
获脱虎口矣。
于是忠贤失志。
长蛇肆毒。
天子念公之勤。
重惟险阻。
诏还。
恩降造膝。
面拜汝州刺史
录前效也。
为节将挟忿奏替。
改授澧州刺史
澧人熙熙。
如蒙春阳。
星岁七稔。
里俗丕变。
公将偿宿心。
方图别墅。
居无何。
吉州刺史
公乃叹曰。
夙奉道牙。
志期修进。
而流年不待。
齿发将暮。
湛恩稠叠。
恐遂无报。
乃上言乞以皇帝诞庆之辰。
度为武陵桃源道士
永焚香火。
庶竭涓埃之力。
少酬亭育之报。
优诏褒美。
赐号遗荣
仍宣付史馆
以尚贤也。
右词臣
歌诗颂德者。
凡百馀首。
尝试论之。
太上有立德立功之道。
是使君子步骤而不敢懈。
五秉之
七钟之禄。
亦固争之。
安有视青绶苍玉为泥土。
指丹霄白云为枕席者乎。
噫。
心愿已谐。
而降年不永。
谢安石所以长太息于舟中矣。
贞元七年十一月三日
顺化钟陵宗华观。
甲子三百九十有八。
天下向道之士。
无不泫然出涕。
佥云圣唐敷道德之教。
垂二百年。
能以进退出处消息无累者。
稽山贺君桃源阍君两人而已。
汉庭二疏
不至于道。
乌足云云。
乃相与谥为贞范先生
从古义也。
赞曰。
大道既隐。
百氏纷昏。
爰有黄庭。
孰知其门。
于惟先生
金华玉英。
解绶乞身。
誓游三清。
上惜其才。
难夺其诚。
乃宠嘉号。
是曰遗荣。
苍苍桃源。
烟岩盘盘。
上有洞宫。
下有星坛。
醮火既明。
羽旆珊珊。
跪授玉书。
列为真官。
东海三秀。
西山五色。
老莱近名。
嵇康寡识
曷若先生
临炉自得。
阳巡阴转。
三十有六。
剩魂遗形。
古仙同域。
浮山旧侣。
梗槩微德。
寄献北都留守裴令公(并序。今本以序为题,此从《英华》本增。) 唐 · 白居易
五言排律 押豪韵
司徒令公东洛,移镇北都,一心勤王,三月成政,形容盛德,实在歌诗,况辱知音,敢不先唱,辄奉五言四十韵寄献,以抒下情。
引用典故:单醪 封豕 歌五裤 萧曹
天上中台正,人间一品高中书令上应中台司徒官一品)
休明值,勋业过
始擅文三捷进士及第、博学、制策,连登三科,终兼武六韬。
动人名赫赫,忧国意忉忉
(一作伐)蔡擒封豕吴元济也),平齐斩巨鳌李师道也)
两河收土宇,四海定波涛。
宠重移宫籥(自东都留守北京留守,恩新换阃旄。
保釐东宅静周公召公东治洛邑,守护北门牢。
晋国封疆阔,并州士马豪。
兵惊赤帜,边雁避乌号。
令下流如水,仁沾泽似膏。
路喧歌五裤,军醉感单醪
将校貔武宾僚隽髦
客无烦夜柝,吏不犯秋毫。
神在台骀助,魂亡猃狁逃。
德星销彗孛,霖雨灭腥臊。
烽戍高临代,关河远控洮。
汾云晴(一作时)漠漠,朔吹冷颾颾
豹尾交牙戟,虬须捧佩刀。
通天白犀带,照地紫麟袍。
羌管吹杨柳,燕姬酌蒲萄(蒲萄酒出太原
银含凿落盏(一作线),金屑琵琶槽
遥想从军乐,应忘报国劳。
紫微留(一作含)北阙中书令即紫微令也),绿野寄东皋绿野堂东都午桥庄也)
忽忆前时会,多惭下客叨。
清宵陪宴话,美景从游遨。
花月还同赏,琴诗雅自操。
朱弦拂宫徵,洪笔振风骚。
近竹开方丈,依林架桔槔。
春池八九曲,画舫两三艘。
径滑苔黏屐,潭深水没篙。
绿丝萦岸柳,红粉映楼桃(皆午桥庄中佳境)
为穆先陈醴居易每十斋日在会,常蒙以二勒汤代酒也),招刘共藉糟刘梦得也)
舞鬟金翡翠,歌颈玉蛴螬。
盛德终难过(一作退),明时岂易遭。
公虽慕张范张良范蠡,帝未舍
眷恋心方结,踟蹰首已搔。
鸾皇上寥廓,燕雀蓬蒿
欲献文狂简,徒烦思郁陶。
可怜四百字,轻重抵鸿毛
凌烟阁勋臣颂 其一 河间元王孝恭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二十九
我二后受成命。抚兴运。轧坤轴。撼乾枢。鼓元气而雷域中。腾百川而雨天下。云收雨霁。如再开辟。荡荡焉与太极同功。贞观十七年太宗以功成理定。秉为而不有之道。让德于祖考。推劳于偫臣。念匡济于艰难。感风云于畴昔。思所以摅之无穷。乃诏有司。拟其形容。图画于凌烟阁者二十有四人。盖象乎二十四气之佐天。昭勋德也。昔者舜以九官致理。周以十乱反正。高皇以三杰祚汉。光武以二十八将中兴。若夫错综勋贤。牢笼今古。雄四代而高视者。其唯圣唐乎。至若唐莒公刘渝公之伦。探元符。建帝图。首戴神尧晋阳而活天下。此则大禹之拯溺也。魏郑公以致君为已任。谏若不及。謇謇左右。秉心宣猷。此则咎繇之飏言也。虞永兴纠合偫儒。旁求百代。明备王礼。克谐帝乐。使我大国焕乎其有文章。此则夷夔之制作也。长孙赵公大义。除二凶。安宗庙。定社稷。以振我丕赫无疆之休。此则周公之匡救也。英卫受天勇智。雄武佐圣。鼓行海内。麾定四方。此则太公之鹰扬也。房杜元机朗识。并运帷幄。神发响效。谟成天功。此则萧何之指踪。子房之决胜也。尉迟秦程。刚毅木讷。气镇三军。力崩大敌。匹马孤剑。为王前驱。此则吴汉之朴忠。贾复之雄勇也。其馀皆榱栋殊材。黼黻异制。俦诸古烈。罔有惭德。皇王之业。于斯为盛。其始也。文为经。武为纬。智斯作。忠斯述。其末也。大不偪。小不遏。退者全。来者达。控而纵之。使自用之。推而引之。使自尽之。不设笼槛。以观寥廓之致。不顿缰锁。以极权奇之变。执一德而众力展。悬大信而偫情竭。高祖取之以义。太宗用之以道。高宗终之以仁。传圣万代。享其功利。此非盛欤。昔陆机袁宏晋人。而歌功于汉魏。作者犹或称之。况乎游圣代。观国光。目睨凌烟。而颂声不作。某不揣贱劣。有亹然之志。辄尽所蓄。各为赞一章。上以见王业之艰难。中以明圣贤之相须。次以朗前哲之光韵。末以耸后人之盛节。侯君集张亮。负勋跋扈。自陷大逆。敢没其名。用彰天罚。使伐劳怀贰者惧。春秋之义。异姓为后。故以河间元王为赞首云。
太极构天。
本由一气。
大人创业。
资我族类。
堂堂河间
仁勇是经。
遹骏有声。
为唐宗英。
暴隋天亡。
偫盗猖狂。
我伐用彰。
时维哲王。
武有烈光。
为爪翼肺肠。
经纶八方。
自南徂东。
晏海澄江(平萧铣辅公祏
使父兄帝天下。
化家为邦。
用竭尔力。
宠臻其极。
言不伐。
色不德。
以逊以默。
柔嘉维则。
佐高祖建大绩。
如周
太宗守大成。
如汉间平。
宜君宜王。
盘石无疆。
望思台795年 中唐 · 吕温
四言诗 出处:全唐文卷六百三十 创作地点: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望思台
望思台者。汉武帝戾太子之所建也。事具汉书。夫立人之道。本乎情性。生而知曰性。感而动曰情。性虽生情。情或灭性。是以圣人患其然而为之节。诚而明之。中而庸之。建以大伦。统以至顺。伦莫极于父子。顺莫先于慈孝。然而全之者正也。慈不得其正则失子。孝不得其正则失亲。救失之术。存乎善教。昔者三王之教世子也。如周公乃为太傅。如召公乃为太保。如太公乃为太师。左右前后。罔非端士。礼以专其目。乐以一其耳。仁以制其气。义以凝其情。故非僻之心。无自入也。谗慝之口。莫能间也。父子君臣之道。所以全也。汉则不然。世子非三代之贤。保傅无二南之老。左右前后。惟刑馀罪人。目流于靡慢。耳溺于惉滞。气溢于宠渥。情荡于骄奢。于是非僻之心。得以入矣。谗慝之口。得以间矣。父子君臣之道。所以离矣。向使太子师友尊严。左右端肃。虽江充之诈。岂敢以不义而加之耶。向使太子孝德彰闻。仁声茂著。虽武帝之惑。岂遽以大逆而疑之耶。向使太子早服师训。少知教义。岂忍一朝之忿。弃其亲而忘其身耶。由是言之。其所以陷于此者渐矣。殆哉当时之势也。国亡冢嗣。武老昭弱。京师喋血。天下疑动。若无霍光受负图之寄。秉不夺之节。斥昏建明。镇翊鸿业。则必庶孽寻戈。起商参之祸。奸臣乘衅。行羿浞之事。汉家之祀。岂及三七哉。此有社稷者之所宜深戒也。乙亥岁。予经于湖。登兹荒台。望古太息。以为遇夫一物。有可以垂训于世者。秉笔之士。未尝阙焉。乃作铭曰。
人伦大统,天性是宝。
虽曰自然,亦资斧藻。
皇父子,一失其道。
四海为家,不能相保。
荒台岿而,千古之悲。
悔目空断,冤魂不归。
疑生于微,祸积于基。
苟有明义,谁其间之。
嗣维邦本,本动邦危。
于呼后王,鉴兹在兹。
弘农公以硕德伟材屈于诬枉弘农公杨凭也,为御史李夷简所弹)左官三岁复为大僚天监昭明人心感悦宗元窜伏湘浦拜贺末由谨献诗五十韵以毕微志812年 中唐 · 柳宗元
五言排律 押阳韵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引用典故:召南棠 爱羊 百鍊钢 一旦为龙 豹蔚 璧非真盗 冰鲤 金有误持 采绶垂艾 怀沙 冲天 愁单阏 夫子墙 迁鼎 二龙 凤来 傅好书王 股肱 关识新安 华簪 怀赵 截肪 金谷 刻木难对 孔李通家 畏匡 理剧推张 邹书 鲁侯昌 纆牵长 潘杨 齐国社 时情弃仲翔 时中 五十知天命 训刑命吕 佯狂 张挚 张仲 遵渚
知命儒为贵,时中圣所臧。
处心齐宠辱,遇物任行藏。
关识新安地,封传临晋乡。
挺生推豹蔚遐步仰龙骧。
干有千寻竦,精闻百鍊钢
茂功期舜禹,高韵状(一作上,一作抶)羲黄(一作皇)
足逸诗书囿,锋摇翰墨场。
雅歌,颂祝鲁侯
宪府初腾价,神州转耀铓。
右言盈简策,左辖条纲
响切晨趋佩,烟浓近侍香。
司仪六礼洽,论将七兵扬。
合乐来仪凤,尊祠重饩羊
卿材优柱石,公器擅岩廊。
峻节临衡峤,和风满豫章
人归父母育,郡得股肱良。
细故谁留念,烦言肯过防。
璧非真盗客,金有误持郎。
龟虎休前寄,貂蝉冠旧行。
训刑理剧
直用明销恶,还将道胜刚。
敬逾齐国社,恩比南棠
希怨犹逢怒,多容竞忤彊。
火炎侵琬琰,鹰击谬鸾凰。
刻木难对焚芝未改芳。
远迁逾桂岭,中徙滞馀杭
顾土虽怀赵,知天讵畏匡
论嫌齐物诞,骚爱远游伤。
丽泽周群品,重明照万方。
斗间紫气,台上挂清光。
福为深仁集,妖从盛德禳。
秦民啼畎亩,周士舞康庄。
采绶垂艾华簪截肪
高居迁鼎邑,遥(一作传)好书王
碧树环金谷,丹霞映上阳。
留欢唱容与(音预),要醉对清凉。
故友仍同里,常僚每合堂。
渊龙许劭冰鲤王祥
玉漏天门静,铜驼御路荒。
涧瀍潋滟,嵩少暮微茫。
遵渚徒云乐,冲天自不遑。
降神终入辅,种德会明扬。
独弃伧人国,难窥夫子
通家孔李,旧好即
世议排张挚时情弃仲翔
不言缧绁枉,徒恨纆徽(一作牵)长。
贾赋愁单阏大梁
炯心那自是,昭世懒佯狂
鸣玉机全息,怀沙事不忘。
恋恩何敢死,垂泪对清湘
襄阳李仆射愬献唐雅诗启818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七十六 创作地点:广西柳州市
宗元启。昔周宣中兴。
得其臣召虎。师出江汉
以平淮夷。故其诗曰。
江汉之浒。王命召虎
其卒章曰。于周受命。
自召祖命。以明召公之孙。
克承其先也。今天子中兴而得阁下。
亦出江汉以平淮夷。克承于先西平王
其事正类。然而未有嗣大雅之说。
以布天下。以施后代。
岂圣唐之文雅。独后(一作愧)于周室哉。
宗元身虽陷败。而其论著。
往往不为世屈。意者殆不可自薄自匿。
以坠斯时。苟有补万分之一。
虽死不憾。谨撰平准夷雅二篇。
斋沐上献。诚丑言淫声。
不足以当金石。庶继代洪烈。
稗官里人。得采而歌之。
不胜愤踊之至。轻渎威严(一作尊)
战越交深。谨启。
永州龙兴寺东邱记806年 中唐 · 柳宗元
 出处:全唐文卷五百八十一 创作地点: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区
游之适大率有二。
旷如也。
奥如也。
如斯而已。
其地之陵阻峭
出幽郁。
寥廓悠长。
则于旷宜。
抵邱垤。
伏灌莽。
迫遽回合。
则于奥宜。
因其旷。
虽增以崇台延阁
回环日星。
临瞰风雨。
不可病其敞也。
因其奥。
虽增以茂树丛石。
穹若洞谷。
蓊若林麓。
不可病其邃也。
今所谓东邱者。
奥之宜者也。
其始龛之外弃地。
予得而合焉。
以属于堂之北陲。
坳洼坻岸之状。
无废其故。
屏以密竹
联以曲梁
楩楠之植。
几三百本。
嘉卉美石。
又经纬之。
俛入绿缛。
幽荫荟蔚。
步武错迕。
不知所出。
温风不烁。
清气自至。
水亭狭室。
曲有奥趣
然而至焉者。
往往以邃为病。
龙兴
永之佳寺也。
登高殿可以望南极。
大门可以瞰湘流
若是其旷也。
而于是小邱。
又将披而攘之。
则吾所谓游有二者。
无乃阙焉而丧其地之宜乎。
邱之幽幽。
可以处休。
邱之窅窅。
可以观妙。
溽暑遁去。
兹邱之下。
太和不迁。
兹邱之巅。
奥乎兹邱。
孰从我游。
予无召公之德。
惧剪伐之及也。
故书以祈后君子。